分组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22-12-06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习兴趣对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特别是农村小学, 由于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的不同, 家庭条件的不同, 自然而然地学生的数学成绩就会发生分化, 用同一个教学目标来对待班上的几十名学生, 就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 上课时,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受到影响。笔者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 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正确分组,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分化现象是数学教学中普遍的现象, 不同的学习基础, 不同的学习习惯和不同的思维能力造成学习效果的不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 正确分组, 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学习动机、智力状况等综合考虑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A、B两组, A组为基础、思维能力和非智力因素都较好的学生, 中等和差生为B组。分组时应给学生讲清楚, 分组的目的是为了搞好学习, 不是其他意思, 同时分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学得好的学生可以升到A组, 学得不好的也可以降到B组, 引入竞争机制, 使每个学生的竞争意识得以发挥,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层次化,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教师在备课中, 要深钻教材和课标, 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形象地说, 就是让每个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所以, 教学目标的层次化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前提。

多层次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是使A组学生能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进一步作好能力训练, 以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对B组的学生, 则只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行。从不同的目标出发, 可以使全体学生都处在积极的思维之中,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是激化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

俗话说, 教无定法, 但教学有法。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 对于较易掌握的内容, 可采用“自学提问总结法”。

教师提出问题, 组织学生自学、交流讨论、汇报总结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法, 放手让A组学生独立完成, 培养其自学能力, 教师重点辅导B组学生。

2. 对于一般难度的教学内容, 可采用“点拨练习法”。

教师重在重点、难点的突破, 练则贵精, 尤其是课堂提问, 一定要请稍加努力即可回答正确的学生, 不要随意造成难堪局面,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3. 对于较难的综合问题, 可采用“讲授法”。

即通过教师系统、详细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并对练习题加以分析、提示, 让A组学生学得主动灵活, 让B组学生也能学懂。

教学实践证明:“分组教学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符合“因材施教”和“新课改”的要求, 对提高农村学校数学教学质量非常有效。

上一篇:建筑给水与排水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技术措施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高专英语口语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