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民角色定位

2022-09-11

1 引言

自人类文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 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 然而, 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环境问题成了社会发展的掣肘。接踵而至的环境公害事件的爆发, 自然资源的逐渐匮乏, 让人们开始反思社会发展机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 “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了现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我国在经历了一个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之后, 粗犷式的生产模式带来的生态危机也迫使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布局之中。那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公民如何定位, 本文的主旨便是研究生态公民和生态文明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 探索其的内在联系与角色差异, 并揭示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公民在内涵、本质以及诉求上的内在融合与一致性, 对生态公民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进行可行性论证。

2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一词最早由德国的海克尔在1865年提出。生态的概念最初是来源于自然科学领域, 主要是指不同的生物种群能够长期维持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的状态下, 也指种群之间和种群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文明, 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 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1]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执政者自身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认知程度和执政水平决定了将倡导什么样的文明社会。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生态阶段, 是人类在实现自身幸福、生活舒适的同时, 积极协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努力实现人与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继工业文明之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生态文明最突出的特点, 是要求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生态文明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生态经济模式, 生态经济不是把获取财富建立在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基础上, 而是在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实现经济发展。在生态文明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不再是征服自然, 而是利用先进的理念与科技手段与自然协调发展, 在实现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和谐共处, 强调自然是文明的基础, 倡导理性消费与绿色生活方式。

3 生态公民的含义

公民是指具有某一国国籍, 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因此, 公民的定义具有政治意义, 它体现了个体与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而生态公民是公民含义的延伸与发展, 它既体现了公民的基本意义, 也表达了在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 对于公民的新要求。在生态环境问题恶化的当今, 如何让有限的自然资源能维持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不仅是对某些行业、某几个国家的要求, 更是对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要求,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员, 不应该凌驾于其他物种甚至整个自然界之上, 人类在追求发展的同时, 要保证以可持续、可循环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 使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相适应。归根结底, 生态平衡的维持需要全体公民的支持和参与。而本文所指的生态公民就是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其核心理念与基本目标, 依法享有生态环境权利和承担生态环境义务, 具有参与生态环境管理事务并担任公职资格的人[2]。

4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公民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公民在内涵与诉求上具有一致性, 两者相互联系, 互为依存。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这一历史阶段是人类发展的自然需求, 但却不会自发出现, 它的建设与完善需要生态公民的不断追求与积极参与, 需要每一个普通公民被培育为生态公民, 从而推动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向生态文明转化。

4.1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公民的内在关联

(1) 它们都是人类历史进化的共同需求。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自然行为和社会行为构成的集合, 是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而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 人类利用自身的智慧, 逐渐摆脱了受自然支配的地位, 建立起一个能在一定程度上支配自然的社会制度, 正是这种地位的改变, 使得人类也逐渐忘却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应遵守的规律与制度, 恣意利用手中的工具和科技手段去掠夺自然资源, 侵占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 甚至破坏了自己的生存家园。

自工业革命以来, 机械为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生产力,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达阶段, 然而, 同样经过几百年的掠夺式生产, 自然环境也极度恶化。水质污染使很多国家和地区进入了水质型缺水;雾霾在中国各地频频爆发;城市垃圾堆积成山, 不断侵占污染土地和海洋;化能燃料作为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 也在日渐枯竭;还有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臭氧层空洞等多种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制约了社会的经济发展, 更威胁到了地球上所有物种的生存, 包括人类。人类文明想要持续发展下去, 与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已刻不容缓, 建设生态文明乃是大势所趋。不可否认, 由于人类对科技的掌握, 人们在生态破坏中起到了致命的作用, 同样, 在生态修复、维持生态平衡中, 人类也承担更大的权利与义务, 将公民培育为生态公民势在必行。

(2) 两者都追求公平的生态价值。狭义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一个商品的价值不取决于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而是由取决于这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从这个价值定义看, 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不花费人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因此它们没有价值。然而, 商品的两重性中不仅包含商品的价值, 还包含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也是价值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作为共有物品, 其使用价值的公共属性使其价值损耗在传统经济学中不被计算, 即外部不经济性, 而当部分人利用该价值盈利, 其损耗的后果却需要由全人类乃至整个地球生态圈来承担。生态文明和生态公民追求的就是消弭这种不公平的生态价值, 这里所说的生态价值是生态哲学角度的价值。生态价值观认为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价值关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所有物种满足生态系统的需求;二是生态系统满足所有物种的生存生命需要。生态公民应具有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就是拥有生态价值意识。[3]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就是实现生态价值的公平性。

(3) 两者具有战略性、综合性和持续性的共同特点。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战略, 作为战略, 它有理论基础、技术内涵、实施工具、实施目标和实施计划。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战略部署, 需要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协调配置, 体现了整体性的价值追求。在政治方面, 生态文明着重于构建生态化的政治制度框架, 建立生态化的国际政治关系, 建立生态化的法律体系;在经济方面, 生态文明则以发展可持续的经济模式、建立市场化的资源配置经济体制、成立生态化的产业机构为建设目标;在文化方面, 生态文明倡导社会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生态价值理念、全民化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深入的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生态道德观念。只有这三个方面共同推进, 才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与之相对应的是, 只有具备了环境友好的意识观念、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品格、生态化的行为模式的生态公民才能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体, 知、情、意、行任一要素的缺失都会导致整体路径的偏移。[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生态文明体现了代际间对资源和环境等方面配置的平衡与协调的重视, 是作为可持续性价值的综合反映, 这里所指的代际平衡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各方面的各个时期的平衡, 生态公民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真正实践者, 也是公民的生态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生态文明是个相对的概念, 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没有终极目标。随着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态公民应当有更高的标准, 推动着生态文明也具备了更高的目标。

总之,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公民具备着维持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宗旨, 在内涵、价值与特点上具有高度的内在融合和一致性, 两者相互联系, 互相促进, 具备同步推进的可行性。

4.2 生态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

生态公民作为生态实践主体,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规划、参与和实践的角色。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社会的文明发展建立在生态的基础上, 社会所有成员的政治、经济、消费等行为均具有生态意识。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可以使生态公民的社会行为生态化, 从而降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对生态意识普及性要求较高垃圾分类为例, 目前, 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国家就是日本,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 快速的经济发展不仅给日本人民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 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地少人多的大背景下, 日本人民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因此, 日本将污染控制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从70年代起, 日本花了近五十年的时间细化垃圾分类的方法, 并将其普及至每一个日本民众, 既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产生量, 又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的回收利用率。经过从小到大的生态教育, 每个日本公民都能做到极为细致的垃圾分类, 实现了垃圾近乎百分百的回收率, 依赖的不仅仅是发达的科技和先进的技术, 更是全体公民所怀的对生态环境的敬畏、对大自然真挚的情感和近乎苛刻的自觉性。任何生态文明的建设行为都不仅仅是一个单位、一个区域或者一届政府来主导完成, 而是要靠全体生态公民的自觉实践。

生态公民是具有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公民, 是和谐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公民代表, 是社会形态、生态形态和主体形态的综合体。[5]作为生态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 生态公民其自身需求的满足、利益的获取都受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社会条件的制约, 其社会性的特点决定了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必须依赖生态公民的集体力量。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生态公民具有生态性, 它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生态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所起到的主体作用体现在, 具备了生态政治自觉、生态经济自觉、生态消费自觉的生态公民推动政治实践、企业生产、生活消费等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4.3 生态文明是养成和发展生态公民的平台

(1) 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 人们不仅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更要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 保护并提高环境质量, 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创造更适合的生态条件, 力求为养成生态公民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平台。与之对应, 生态文明建设所创造的美好生态环境也有助于人们陶冶情操, 提升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 为生态公民形成生态化的价值观和伦理观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2) 生态公民的养成也需要相应的生态文明制度来规范。生态公民是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公民, 他们依法享有生态环境的权利和义务, 也就是要求公民在宪法和法律的约束下对生态环境形成与权利义务并行不悖的理性自觉和行为取向。[6]制度相对于道德约束更具有强制力,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针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从上层的制度设计开始着手, 在法律层面上保障生态公民的环境权利、义务得以实现, 在方针上引导生态公民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生态化, 在政策上激励和扶持生态公民的培育。

(3) 生态科技推进生态公民养成。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阶段, 也是迄今为止的最高阶段, 生态文明旨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科技,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科技的推动力。生态科技是在消除了科技的负面影响之后, 提高生态公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入手, 倡导理性价值, 促进生态公民的养成。

(4) 生态文明创建绿色消费氛围。绿色消费是指对生态环境友好的消费模式, 从源头上选取环境危害小的环保原料, 采用能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绿色工艺, 生产清洁的产品;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以及产品使用后注重废物处理, 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在提高自身消费水平的同时, 注重环保, 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观念的宣传和教育有助于绿色消费的氛围的形成, 通过全社会的各种渠道普及绿色消费知识, 共享绿色消费信息, 用绿色消费的理念引导消费者消费方式的转变, 促进生态公民消费理念的更新, 使公民形成崇尚节俭、适度消费的观念, 逐渐形成文明、节约的绿色消费模式。

5 结语

综上所述,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公民的内在宗旨一致, 相互联系却又有所区别。生态公民是建设生态文明、实践生态文明的主体, 生态文明建设则为生态公民的养成和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两者的建设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摘要:随着人类经济水平的发展, 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势在必行。本文研究探讨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 生态公民的角色定位, 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角色差异。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公民的在内涵与价值追求上内在融合、相互依存, 生态公民是建设和实践生态文明的主体, 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公民的培育和养成提供了平台, 两者之间彼此促进。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公民,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 周争艳.生态文明建设刍议[J].济宁学院学报.2013 (2) .

[2] 刘艳.从普通消费者到生态公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主体性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 (6) .

[3] 李婷.生态公民的伦理学探究[D].2011 (4) .

[4] 徐梓淇.论生态公民及其培育[D].2013 (4) .

[5] 郑利鹏, 杜朝举.美丽中国建设主体——“生态公民”的内涵初解及价值追寻.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2013 (5) .

[6] 张永萍.基于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民角色定位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0 (15) .

上一篇:我国机器人的现在与未来下一篇:对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