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生态文明教育途径与保障的研究

2022-10-05

一、教育背景

(一) 教育环境

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多样的社会,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西方文化、思潮的传入, 人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文化、生活方式、需求、信息通道等。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 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的个性带来了发展的空间, 人们越来越自我、越重视自身的主体地位。

(二) 教育对象

公民生态文明教育对象是我国全体公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 到2017年止我国大陆地区总人口13.9亿, 城镇化率为58.52%, 其中16周岁以下占总人口17.8%, 16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下占总人口64.9%, 60周岁以上占总人口17.3%。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时: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口8.93%;高中 (含中专) 文化程度的总人口为14.04%;初中文化程度占总人口为8.79%;小学文化程度占总人口26.78%;文盲人口占总人口4.08%。人们在生活环境、年龄、受教育程度方面的层次不同, 再加上我国地源辽阔、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风俗人情迥异等因素, 人们的认知、观念、理解力、接受力在客观上存在差异。因此, 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采取多种教育途径以满足不同的群体。

二、理论借鉴

(一)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 理论内容

理论将道德由低到高划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道德阶段与道德认知水平密切相关。理论中提出两个观点:一是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发展道德认知水平;二是认知的发展就是认知结构与环境的结构之间的一种对话, 社会实践与社会活动能有效提高道德的认知水平。理论反对传统灌输, 针对认知的发展先后提出新苏格拉底模式和公正团体法两种道德教育模式。新苏格拉底模式核心思想是在教育过程中设置各种问题和情境以供讨论和思考, 通过讨论交流获得不同的观点和信息。公正团体法是利用团体对个体的影响作用:营造有道德氛围的、公正结构的团体, 以团体公正熏陶教育个体。

2. 理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

重视公民的主体性。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建立在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上的, 理论中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选择权, 反对权威的道德灌输。虽然我国不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 但理论中尊重个体主体地位和自主选择的理念却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需要。公民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公民的主体地位, 把教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公民内在的需要, 引导公民主动地、积极地接受教育内容并内化、形成正确的生态观。

重视隐性教育。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所以提出公正团体教育法, 是因为理论认为隐蔽课程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德育课程, 是一种比其他任何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 个体所获得的道德观念往往来自隐蔽课程, 而不是来自显性课程。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主要依靠显性的思想理论课程, 忽视隐性教育的作用。在公民生态文明教育中应该重视隐性教育, 营造较好的物理、人际环境, 既强调了公民的主体性, 又不知不觉地提升了公民的生态文明水平。

实践教学法。实践体验教学法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教育中。理论研究证明了道德与实践的关系, 指出德性发展有赖于个体参与社会活动、承担一定的道德角色才可能发展道德判断的水平。“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生态文明教育应设置实践的环节, 通过实践来发展和巩固教育效果。

(二) 社会学习理论

1. 理论内容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习得的, 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交互决定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 认为人、环境、行为三者有着很强的依赖性, 其间的交互影响和作用模式会因情境、个体以及活动形式的不同而出现变化。个体习得的行为、行为的表现一方面依赖于被观察者即榜样的感召力、奖赏力、行为的复杂程度、行为的结果、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等, 另一方面依赖于学习者自我调节的作用。

2. 理论对公民生态文明教育启示

榜样示范。公民生态文明教育可以采用树立榜样的方式促进公民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榜样示范学习是一种自我教育, 是个体自己的选择, 具有积极的行为动机。公民生态文明教育可以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来实施教育。示范榜样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文字符号、图像、信息、语言描述、艺术形象等。

三、公民生态文明教育途径

(一) 平台教育——多渠道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平台

1. 传统媒体开办专题栏目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农村村喇叭等传统媒体是公民生态文明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 特别是针对不会上网、不方便上网、不爱上网或不识字的公民。传统媒体开办专题栏目, 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对公民正面宣传和传播生态文明的知识、政策、法律、技术指导,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 增强公民的生态意识, 树立公民的生态文明观, 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众人皆知、人人关注的热点。

2. 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网站

利用网络逐渐普及的优势, 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特色的官方专题性网站, 开展互动式生态文明教育, 并利用大数据引导公民浏览网站。网站具有信息容量大、实时、互动等优点, 既可以刊登生态文明现状、基础知识、政策法规、工作动态、建设经验等内容, 又可开设讲座, 还可与公民互动。网站通过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现状、意识、知识、行为等内容的介绍引起公民对生态文明的重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养成生态文明行为。

3. 开设社交媒体公众号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 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 社交网站、论坛、微信、微博、播客等社交媒体已渗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传播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 传播的信息可以被他人不断转发成为人们社交生活中讨论的热门话题, 进而吸引其他媒体争相跟进, 是公民生态文明教育不可小视的一个平台。

4. 建设博物馆等科教场所

博物馆、展览馆是部分公民特别是中小学生接受生态文明和环保科普教育的有效平台。生态文明专题博物馆通过介绍人类与地球关系的发展史, 展览动植物标本、化石、地貌等揭示当前人类的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后果, 还可以在馆内设置体验区, 如通过高科技模拟自然恶劣环境如沙尘暴, 直观的感官体验可以将生态意识深深烙在参观者脑海中。

(二) 环境教育:营造生态文明氛围的社会环境

1. 完善生态的公共设施环境建设

生态的公共设施环境是指公共设施应是节能、环保、低碳的, 如城市的照明、政府的办公楼、公园、道路等设施上采用节能材料和智能温控装置, 降低能源消耗。生态基础设施、城乡绿化、生态校园、生态社区等的建设为公民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教育环境。公共设施的生态化, 不仅真正地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进行弘扬和落实, 也发挥了政府的言传身教、言行一致的表率作用。当公民处于一个生态的环境, 看到的、使用的是生态的设施, 将更容易习得生态文明行为。

2. 营造生态文明社会氛围

社会氛围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 对处于其中的公民有着强大的感染力, 是教育公民的重要方式。生态文明社会氛围的营造方式通常有以下五种。一媒介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手机、标识牌、宣传栏、横幅等公民能接触到的媒介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及知识。二举办讲座: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生态文明讲座, 可以请环保专业人员宣传生态文明意义, 生态环境科学最新理论及科技创新成果, 普及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也可以请环保志愿者介绍生活的环保常识等等, 帮助公民树立生态价值观。三成立民间组织:社区等部门牵头成立规范的民间组织以宣传生态文明、实践生态文明, 并吸引更多的公民参与到其中来。四做好环保节日宣传:在每一个与环保相关的节日如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来临时, 都要做好宣传工作, 让公民感受生态文明。五开展活动:政府、单位、企业等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活动。

(三) 示范教育——充分发挥党政及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

1. 公务人员、党员示范

各级政府人员、教师、医生、村干部等公务人员及全体党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发挥率先垂范的作用。该群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展现生态文明行为对广大公民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不仅可以强化生态行为的规劝力和感召力, 而且正面直接影响广大公民的生态文明理念和行为。政治伦理和官员道德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永远是社会道德、道德精神的一支重要力量, 官风好, 则民风正。鉴于此, 公民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发挥该群体的示范作用, 以引导公民生态行为的养成。

2. 舞台影视植入

舞台影视作品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将生态文明内容有关的或其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植入其中, 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印象、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舞台影视植入以一种隐性的方式传播了生态文明的信息, 通过娱乐吸引地激活了公民的生态文明潜意识。政府应大力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环保电影、戏剧、文学、漫画等, 以道具、台词、剧情、场景、题材、文化等形式将生态文明植入其中。

(四) 实践教育——引导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实践

1. 日常生活实践

公民生态文明教育应引导并督促公民从小事、身边事做起, 围绕公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正确引导生态行为, 使其养成其良好的生态习惯, 比如不抽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塑料垃圾、无纸化办公、节约用水、不铺张浪费、低碳消费等。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和措施如分时用电、光盘行动等以督促和引导公民从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公民通过实践能学习生态文明知识, 提高生态意识, 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引导公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 是增强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最有效手段。

2. 社会实践

鼓励和引导公民多参与公益活动与社会实践, 如社会调查、案例讨论、公益活动、社会监督等。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社会效应, 可以提高公民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感悟。公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个人与社会的对接, 可以提升公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各种公益活动吸引公民参与, 如环保知识和法规的宣传、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调查等, 支持成立民间公益组织以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 鼓励公民监督、勇于纠正、制止破坏生态的不正当行为, 让公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生态文明知识和技能、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作用, 促进自身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和行为的养成。

3. 参与政治

政治参与也是公民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 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公民可以通过听证会、意见征求等方式参与生态文明方针、政策的制定。公民在参与过程中既体验和强化了自身的主体身份, 又能累积生态文明知识、强化生态文明情感、意识到权利与责任的对等。公民只有树立了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意识、才能发挥自觉能动性更主动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参政也是公民与政府达成共识的过程, 政府应积极构建公民政治参与机制, 完善听证制度, 探索政府与公众对话机制, 促进公民参政的法制化、规范化。

四、生态文明教育保障

(一) 落实管理部门

公民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任务, 为了保障其顺利实施, 应将其正式纳入国家层面的公共教育, 确立或设立行政主管部门。如某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 把工作层层落实, 一层抓一层。主管部门首先应建立起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系统, 规划、组织、协调、整合上述各教育途径, 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目标、管理计划、考核制度, 以便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长效化发展。

(二) 制定法律或法规

依法治国, 是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鉴于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政府应高度重视公民生态文明教育, 明确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地位, 健全公民生态文明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为公民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政策支持确保顺利开展。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社会各界涉及部门、单位的教育义务和责任, 并对其在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作用与活动作出具体规定与说明, 在保证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开展的同时还起到了整合各种教育途径发挥最大效应的作用。

(三) 加强师资 (工作者) 队伍建设

师资 (工作者) 队伍是教育的基本保障。公民生态文明教育要落实到实处, 还要加强师资 (工作者) 队伍建设, 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科研力度, 同时配套相应的教学设施。师资 (工作者) 队伍在专任的同进可以从各组织、社会团体等单位吸纳有志于从事公民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志愿者参与。打造专业的师资 (工作者) 队伍是公民态文明教育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在对公民开展教育之前, 国家应提前对工作者进行生态文明相关培训, 提高其生态文明教育水平, 并要求其与时俱进不断补充新知识。

摘要:在分析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基础上借鉴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针对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平台教育、环境教育、实践教育、示范教育四种教育途径, 和加强师资 (工作者) 队伍建设、制定法律或法规、落实管理部门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公民,生态文明教育,教育途径,教育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北京:知网博士论文库, 2011.

[2] 刘丁鑫.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北京:知网博士论文库, 2011.

[3] 周琳, 徐欢, 吴国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德育价值探索[J].人民论坛, 2015 (2) :208-210.

[4] 晏然, 刘自斌.城镇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企业导报, 2015 (5) :145.

上一篇:以病人为中心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下一篇:地方媒体微信公众号的“个性”塑造——以温州商报微信平台“三化”探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