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

2022-11-15

曾经不止一次的听理科老师说:语文教师最轻松, 中国话嘛, 每天在说, 汉字嘛, 每天在接触, 中考又是考课外的, 语文课上不上无所谓的。就是三个月不教, 学生依然考得好。而语文老师则抱怨:哪里呀, 教语文最辛苦, 抄写默写、日记作文, 哪一样不需要亲力亲为?写写难, 改改烦, 没一分钟可以休息。哪像你们理科啊, 一道题目能讲半天……争论最终也没有结果。语文教师该教些什么?语文教师该做些什么?语文教师该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扮演何种角色?这些问题令人深思。

笔者认为, 一直以来, 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都热衷于扮演“知识贩子”、“保姆”、“驯兽师”这三种角色。

1 知识贩子

慈溪中学的任富强老师曾经说过:现在很多的语文教师就是菜市场的小商贩, 只不过后者贩卖的是蔬菜, 教师贩卖的是知识。很多教师喜欢围着教参转。教参写什么就教什么, 教参怎么写就怎么教, 教参没有的一律不教。长此以往, 把本应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程式化、固定化、死板化, 使本应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面目可憎。在没有魅力的语文学习中, 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自然也无法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 保姆

毋庸置疑, 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 语文教师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为提高优秀率、及格率这两个至关重要的分数, 许多老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知识点的整理和灌输上。该记什么?该做什么?都规定的死死的。字、词、句、篇, 面面俱到。字词要默, 段落要背, 甚至一些经典的语段阅读, 都要出一张押题式的练习, 做好答案, 让学生把标准答案背下来。没有标准的主观题, 也让学习尖子“创造”一个标准答案, 大家背熟记牢。这样从头管到脚, 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去了, 但学习能力并未见得提高多少。鲜活的语文知识被硬性加工成了一包包口味相似的方便面, 不仅没有营养, 而且后患无穷。

3 驯兽师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就像动物园里的狮子, 它能学会钻火圈, 是以鞭子抽痛和被火灼伤为代价的。如果驯兽师换了或火圈有了变化, 狮子就不肯去钻火圈了, 因为曾经的伤痛已深深烙在它的记忆里。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一遍一遍的课文默写, 默不出再默, 有错误重默, 长时间的重复劳动最终让教师失去耐心, 使学生失去自信。学生一见默写就头疼, 视语文学习为畏途, 何来学习热情的高涨呢?没有学习热情, 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是不可能的。跳蚤试验也说明了这一点。众所周知, 一只跳蚤能跳出几乎相当于自己身高200倍的距离。但如果把一只能跳得很高的跳蚤关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里, 盖上透明的玻璃盖子, 跳蚤每跳一次都会碰到盖子。刚开始的时候, 跳蚤跳得很欢。几次碰壁后, 跳蚤就适应了人为限定的这个高度, 不再跳得很高了。即使拿掉盖子, 它也跳不出这个容器了。学生也是如此, 当他在某一个高度上失败碰壁的次数多了, 就会对自己能不能超越这个高度产生怀疑, 就会认定自己永远不可能再有新的突破了。

4 当好学习的“导游”

生活处处有语文, 语文处处皆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这个知识的大课堂里, 把握方向, 学会取舍, 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就好比我们祖国的旅游资源:既有大家闺秀式的宫殿寺院, 又有小家碧玉型的田园山庄;既有高大壮美的名山, 又有雄浑奔放的江河;既有积淀浑厚的传统文化, 又有时髦前卫的现代元素。要做一个优秀的导游并非易事。不仅要能充分认识并描述景点本身的美, 而且要了解与之有关的风土人情、奇闻轶事, 并且要把这些素材串联成一篇精美的文章, 让游客读之前渴盼, 读之后回味无穷。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比如《三峡》这篇课文的教学, 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去过三峡的农村学生来说, 面对的又是一篇并不浅显的文言文, 理解体会三峡的美有一定难度。如何学好?一、借助多媒体, 直接感官画面的美;二、联系已学知识,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产生情感共鸣;三、用现代汉语描述, 还原三峡的美。以下是学生用一句话描述的自己眼中的三峡:

三峡真美啊!美在有声有色。你看, 猿猴在高耸连绵的山上对江长啸;山上枯黄的树叶随风飘落, 如同一只只金色的蝴蝶。

三峡真美啊!美在水的流淌声, 猿的长啸声, 风的咆哮声, 所有的响声在山涧回荡, 给人无限遐想。

三峡真美啊!美在两岸高耸陡峭的悬崖, 像一柄柄巨剑直刺苍穹, 让人心胸激荡。

三峡真美啊!美在水的清澈。你看, 山峰遮天蔽日、连绵不断, 倒映在回旋的清波中, 犹如一幅水墨画, 令人流连忘返。

三峡真美啊!美在盛夏的热情奔放, 春冬的俊逸闲远, 秋日的忧伤素叹。

三峡真美啊!美在水的清澈, 树的茂盛, 山的高耸, 草的繁密。

……

读了学生这些融合了他们理解和感悟的创造性文字, 不能不佩服他们大胆丰富的想象力。这也说明只要方法得当, 写出好句好文章也不难, 关键是找到打开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

5 做好课堂的“导演”

导演是一部戏的灵魂。一个好的导演, 要把编剧、演员、制片、剧务的工作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大家齐心协力, 有劲往一处使, 才能出艺术精品。语文教学也一样。教师要把“激情导入-诵读感知-揣摩领悟-生活链接”等教学环节有机地串联在一起, 学生才能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有所作为。而语文教学的过程, 也就是把课文这一脚本转换成舞台剧的过程。学生是演员, 教师则是启发学生进入角色的导演, “演戏”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比如学习《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言文,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 理解文章内容并不难, 故事场景也不多, 比较适合学生表演。表演之前, 先让学生确定人物和场景。主要有唐雎、安陵君、秦王三个人物, 根据情节需要还可加上“使臣”、“传令官”等角色。场景主要有两幕:一是安陵国的大殿之上;二是秦王的大殿上。有些学生则把它分成三幕:一是安陵君与使臣的对话;二是安陵君与唐雎的对话;三是唐雎与秦王的对话, 也是可以的。然后快速编写剧本, 确定角色。时机成熟后, 则抽一部分学生进行表演, 其余学生充当临时导演, 开始“评戏”。评戏的过程最为重要, 这是一个思维火花相互碰撞的过程, 也是知识的创新过程。

有同学说:秦王的声音太轻太软了, 没有演出秦王不可一世的霸气。

有同学说:这组道具准备得不错, 秦王的帽子、唐雎的剑很有时代特点。

又有同学说:秦王和唐雎的姿势不对。他们都应该是盘腿坐在地上, 这样唐雎才能做出“拔剑而起”的动作。

还有同学说:这个小组演得不真实。居然让战国时期的安陵君和唐雎用手机联系, 太荒谬了, 简直是恶搞……

在这些文字里, 我们不难发现, 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更到位了, 秦王的前倨后恭、骄横狂妄, 唐雎的忠君爱国、临危不惧, 也都深深烙在了脑子里。

语文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也是一门崭新的学科。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就在于必须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魏书生老师说过:“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就必须引导学生多参与教学, 即不仅参与学, 而且参与教。参与得多了, 才会增强主人翁意识。”教学不应该是“自古华山一条路”, 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语文学科是最富有创造力的学科, 只要不断与时俱进, 就能老树开新花, 结出丰硕的果实。

摘要: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 必须对自身角色重新进行审视与定位, 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 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 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师不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 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关键词:知识贩子,保姆,驯兽师,导游,导演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

上一篇:《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初探下一篇:高师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