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育论文

2022-05-13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中小学语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媒介素养,作为一个全新的命题,成为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德育核心,媒介素养不仅是当代中小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公民终身学习的最基本要求。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代写一种培养青少年媒介批判意识、帮助其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不良影响的有效手段在国外被广泛实施,而我国对于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第一篇:中小学语文教育论文

农村中小学语文教育衔接问题研究

摘要: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学衔接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对语文教学重视起来,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语文的教学衔接问题重点关注。农村地区,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甚至大部分小学生刚进入初中就对语文学习极为反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能及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作出相应的改变。因此,此地区语文教学衔接问题尤其突出。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语文教育;衔接问题;对策探究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别,无论是从教学形式,还是学习难度方面与小学内容都有巨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一些小学生在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当中,显得非常吃力。

一、农村中小学语文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强烈的,这是因为小学生对于新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对于一些有趣的事情也会愿意投入精力去研究。但是随着农村地区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比如:教师能力素质不足的问题、教学方式不科学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当中正在逐渐减少对于学习活动的兴趣。而且随着学生升学变成初中生,学生发现初中学习变了样子,与之前的小学学习存在巨大的不同,首先是升学压力的压迫,导致一些学生在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时觉得自己难以适应,这就会丧失对于学习的兴趣。其次,初中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开始慢慢地为学生设置一些较难的课后作业,这些作业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当中一点点地丧失学习兴趣,逃避学习活动。

(二)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农村地区中小学生学习习惯普遍还没有养成。农村地区中小学生在放学之后,没有了教师的约束,自己可能就会到小伙伴家中找其他的小伙伴一起娱乐玩耍,并不及时对课上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这就导致学生并不能够很好地消化课上所学的知识。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地区学生家长一来对于学生的课后辅导活动能力较差,二来对于学生的课后复习活动缺少足够的干预,这些原因也导致学生在课后得不到足够的约束,自然将学习活动抛之脑后。中小学生在自身的约束力方面的表现普遍一般,即使是在课堂当中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也不一定能够及时用笔写下来,课后对于学习活动更是满不在乎,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娱乐活动当中。

二、农村中小学语文教育衔接对策

(一)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师能力素质

想要实现农村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良好衔接效果,必须要教师能力素质的提升为起点,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首先,学校要舍得投入资金和经费引入专业素质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给予教师丰厚的待遇,免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安心在农村中小学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其次,学校要开展一些培训活动,目的在于培养教师的能力素质,以教师专业能力素质的提升为基础,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要善于自我提升,在今后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不应固步自封。教师要多学习语文知识,保持自身专业能力素质一直处在进步状态,学习师资力量丰富的学校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活动当中为学生提供新颖的教学辅导。同时,教师要多运用互联网资源,实现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现代社会互联网高度发达,互联网资源在教学工作当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授课内容,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语文能力素质的提升。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多以知识讲解为主,一些学生在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时,难以适应,无法实现良好的学习目的。在今后的中小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善于寻找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当中的薄弱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幫助学生实现语文学习的良好衔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当中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不能过分注重考试成绩的评价,一些初中学生还没有从小学教育思维当中走出来,教师要爱护学生,在评价活动当中科学评价学生,帮助学生一点点地从小学教育习惯当中走出来,逐渐适应以知识学习为主要评价方式的初中教育。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于学习活动的认识不足,难免会存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科学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中小学生天性活泼,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在课后一起进行语文学习,三五个学生在一起使用语文对话,主动大声读一读古诗词或者是成语等。农村地区语文使用环境的不佳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一个突出障碍,教师要求学习课下相互之间大胆地使用语文开展交流活动,大声地说一说成语、生僻字词等,中小学生就有可能在这样的活动当中敢于学习语文知识,从而巩固学习效果。

结语

随着语文课程在小学的设立以及初中教材难度的增大,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变得很严重。有必要针对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提出相关改进措施,提升教学活动有效性,实现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良好衔接过渡。

参考文献:

[1]单圣进.农村中小学语文衔接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20(04).

[2]卢丹.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作者:王远博

第二篇:中小学语文教育里媒介素养教育建构刍议

摘 要:媒介素养,作为一个全新的命题,成为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德育核心,媒介素养不仅是当代中小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公民终身学习的最基本要求。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代写一种培养青少年媒介批判意识、帮助其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不良影响的有效手段在国外被广泛实施,而我国对于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而,针对如何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建构与融并媒介素养教育?本文将从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必要性、语文课程教育的特点、网络文化生活的独特视角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等分别认识、看待、解读和审视媒介素养,探讨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建构与融并。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建构;融并

一、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科技突飞猛进,新媒介层出不穷,信息无孔不入,我们的生活、文化、文明等与传播媒介之间建立了鱼水般的关系,传播媒介提供了一个比家庭和学校教育更为生动有趣的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平台和窗口,无论是印刷媒介、电波声像媒介还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丰富多彩的传播形式适应了学生活泼好动、个性凸现的特点。诚然,传播媒介着实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影视、网络、手机、书刊、声讯等媒介的 “双刃剑”效应。传播媒介所承载和传播的信息皆有正负的双面性,中小学生由于知识和认知的有限性,面对错综复杂的媒介信息,往往缺乏能动的辨识与批判能力,对其中不合情理的或超越经验世界的虚拟内容常作合理化的接受和效仿,导致学生行为上的偏差与失误。一些中小学生对媒介的依赖性和迷恋性的增长,使得这种影响和毒害更加难以防止和消除。首先,自控能力差的学生耗费过多时间接触传播媒介,迷上网络、电视、手机等媒介所营造的虚幻空间,造成自我封闭,弱化了与他人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其次,依赖影音像视觉信息,淡化了文字阅读兴趣,放弃了大脑的深思和叩问,导致学生思维简单化、平面化,以致形成浅薄的表层文化。另外,被建构的媒介也在建构真实,学生倘若缺乏批判思维和眼光,就会全部地接受“被建构的真实”而形成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对于身心迅速发展并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而正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学生,并且在我国应试教育仍在盛行的今天,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培养中小学生知识文化的同时,也要培养和提高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媒介信息的主动接受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

二、媒介素养教育以及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里的缺失

(一)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概述

媒介素养,是一种关于如何应对大众媒介信息的能力,包括:接触、分析、评价大众媒介所传递的复杂信息的能力;使用大众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而所用的能力;获取、批判、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简言之,媒介素养即是对大众媒介信息的素养。在各种大众媒介信息满天飞的现代社会,对信息传统地一味接受的模式已让受者晕头转向、矛盾重重,主要原因是对汪洋大海似的信息难辨真假。因此,媒介素养迫切地成为了现代信息社会里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媒介素养能使媒介环境清晰可见,让受者带着批判的眼光走进媒介、研究媒介和使用媒介。其宗旨是使大众成为积极地近用大众媒介,制作媒介产品,对无所不在的媒介信息具有正确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的现代公民。

教育,我国《新华字典》对教育的定义即“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辞海》里对“教育”的表述:广义泛指影响人,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特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简要地说,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介信息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人们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然而教育主要通过教育传播而实现。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介向受教者传递信息的过程,如:确定教育传播信;选择教育传播媒介;通道传送;接收与释放;评价与反馈;调整再传送。通过对媒介信息的控制和传播,使这些要素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连续的动态过程。

(二)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缺失

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现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语文课程中把“媒体观看”和“媒体表达”当作“听”、“说”、“读”、“写”并列的技能。但在我国,虽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提到了“尊重与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到“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提到“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提到“拓展运用语言文字交流的途径,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交流”等等涉及现代媒介的内容,但并未明确提及“媒介素养”,更没有一本中小学通识的媒介素养教育读本。

不仅如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人也混淆了“信息素养”、“媒体技术”与“媒介素养”的概念。将搜集、整理和传送信息,掌握和使用各种多媒体技术误解为是媒介素养,取代了媒介素养的真正内涵,忽视了学生对整个媒体及其介质的认识,忽视了透过媒介的符号象征把握其潜在本质意义。还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到了新闻通讯,没有关注到影视、网络等丰富多彩的多元媒介,新闻题材作品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辨析体裁、掌握某一体裁的构成要素的认知层面上,停留在赏析、体会语言的感知层面上,远未触及媒介识读教学的实质——在阅读媒体文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质疑精神。

三、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里的媒介素养教育建构与融并

(一)中小学语文目标教学方法亟待更新

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仅以课堂为平台的“教—学”单向流动体系。“中学文学社、诗歌朗诵会、主题征文比赛等”成为在主课堂之外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嫁接要素。然而被长期忽视的是,语文能力是一种基于母语能力培养的诉求,是课堂外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介传播的信息以及传递的文字表达方式和习惯、审美构造和诉求,这对中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信息传播的垄断性,使人们盲目从信大众媒介所传递的知识和信息,学生对媒体现象和媒体行为的本质思索非常欠缺。但事实上,媒介是被建构的,它也在建构真实;媒介有商业的利益和追求;媒介有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诉求;由于内容和形式各异,不同的媒介有各自不同的审美特质、符码和传统。语文目标教育应引导学生以思辨的眼光审视阅读媒介文本,增加对不同媒介的了解,学会以批判的意识理性地接触、解读媒介信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建构与融并媒介素养教育,应在语文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议题设置”等方面不断更新和加载媒介文本与媒介语言,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下几个方面问题的能力。

(1)媒体制作与制作者:谁发布了这一则信息?这则信息是被怎么制作出来的?其目的是什么?

(2)媒体文本:这是何种形式的文本?与其他媒体文本相比较,这种文本的特点是什么?

(3)文本语言:这种类型的文本语言有什么特点?同一个主题,其他类型的媒体文本会怎样表述?

(4)媒体接受者:谁是这则信息的预期接受者?如果做一个假设,他(她)会怎样理解这则信息?

(二)中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应及时更新运用现代多元媒介典型复合型文本

当前,网络、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手机等媒介传播形式正影响着中小学生的生活,影响着他们的语言表达形态和价值观的形成。作为一种基于母语形态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应该是一个贯通课堂与课外、兼顾理论授课和实践反哺效应的开放平台和体系。多维媒介资源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引入,将拓展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文本平台,培养学生全面的信息鉴赏、批判和加工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表达和道德素养的追求。而这正与媒介素养教育教育的培养目标殊途同归。

伴随着多元媒介阅读时代的到来,语文学科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纯文字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而应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积极开发多元媒介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将网络文本、广播影视、短信、广告等富于新闻要素、媒介因子、时代感的复合型文本导入语文教学,为学生提供多元的阅读媒介,搭建媒介素养教育的平台,培养学生信息鉴赏、批判和加工能力。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和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本身就包含了多种媒介,正好可以为媒介素养教育营造最理想的环境。同时,网络也是新知识构建的载体,将网络资源导入语文教学,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时,对信息进行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用,能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识别资源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网络QQ、微博、微信、微视等媒介的交互功能可使学生实现广域交流,BBS可让学生发帖、跟贴、回帖,便是建设性使用媒介的锻炼过程。例如,可开展网络主题性阅读,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阅读网络文本,这种阅读信息量大,外延宽,传输路径具有辐射性,学生从网上获取资源,也可在网上交流心得,这一过程就是选择、理解、评价信息的过程,是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

(三)语文实践活动应在媒介素养教育指导下趋利避害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学应通过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媒介素养能力的指向下,能自如应对媒介环境中各种文化语态和审美倾向,趋利避害。

许多学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理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同时,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应用到多种媒介。因此,语文教师可巧妙利用校园文化建设资源,让学生撰写宣传标语、撰写校园新闻、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班级网页等,这样既能锻炼语文实践能力,又可在锻炼中提高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又如,可让学生观摩改编自名著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比较影视与名著的异同,并发表孰优孰劣的看法,这一比较、思考、评价的过程可使学生理解不同媒介的审美特质,培养其批判质疑精神。再如,读书摘抄、报刊剪贴、编辑小报等语文活动都能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对信息资料进行积累、整理、分析、归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提高媒介素养。

当然,中小学语文教育和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两者不是完全等同和可替代的概念。在国外,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和目标,如何构建我国媒介素养的教育体系,还有赖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语文教学中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仅仅是这种努力的一个探索。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002年增补本

[2]教育部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0)35号

[3]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N].中华新闻报.2002(67)

[4]蒋莉.媒介素养与人的现代化.当代传播[J].2005(1)

[5]刘伟国.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实施难点分析[J].新闻界,2005(7)

[6]谢金文.应该提高全民的传媒素养[J]. 新闻记者. 2006(5)

[7]张冠文,于健.浅论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 2003(4)

作者:邱勇

第三篇:杨绛语文学习经历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内容摘要:杨父“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的教育思想让杨绛受益终身,从杨绛的语文学习经历中可以得出这样的教育启示:学好语文的首要条件是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有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最后还应注重积累加强思考,将语文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关键词:杨绛 学习经历 语文教育 启示

“才女”杨绛之才是多方面的,而其语言、文学方面的才华无疑最是突出。通过她的求学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杨绛并非中文专业科班出身,而她高于常人的语文素养不仅得益于天赋,更与其符合规律的学习经历密不可分。她由“乖女”成长为“才女”的语文学习经历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语文教育的真谛。研究她的语文学习经历无疑可以对我们探究提高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提供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重视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绛之父用行动诠释了这一真理。杨绛曾在大学文理分科时犯了难,她问父亲“我该学什么?”父亲回答:“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有了父亲的这番话,杨绛内心释然,虽半信半疑,可终究选择了文科。

兴趣是人们因认识外界事物而产生的渴望,是一种深层次的、比较稳定的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语文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因爱好语文而力求认识与掌握语文的一种感情倾向。新课标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语文教学在满足学生求知、创造等需要的基础上,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激活、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

首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皮连生教授认为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在讲授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2]这样学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进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从而产生通过学习新知来解决问题的欲望。

其次,可以通过利害关系的明确来发展学生的间接兴趣。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学习结果的价值越来越看重。语文学习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应对考试,不论在中考还是高考中,语文单科都占据了不容忽视的分量,想要取得高分必须学好语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强调,来发展学生的间接兴趣。

最后,还可以通过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体现在学习中的成功需要。如果教师能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并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一定会由此获得良性的自我反馈,并将更高涨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二.注重优良语文学习环境的构建

杨绛先生认为:“榜样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她回忆说,自己就是受父母师长的影响,由淘气变得好学的。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文采斐然,出口成章。杨绛好奇又敬佩,向父亲请教秘诀,父亲回答她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她便学着父亲的样子,找父亲的藏书来读,觉得有趣,从此深深着迷。

教育学中认为,决定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除先天遗传外,还深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一点在语文学习上同样具有借鉴意义。研究表明,不同的教学氛围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影响,差异是很大的。在平等、合作性的学习环境里,学生会表现出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和适宜性行为。所以要想提升教學质量,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是一个重要突破口。[3]

众所周知,课堂学习化环境的营造是多方位的,但教师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典型的范本就是李镇西老师的作文教学课。李老师的作文课由五个板块构成,分别是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段欣赏、出谋划策以及教师试笔。从结构安排上来看,李老师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方法。首先通过激励和表扬,调动起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接着通过发动集体智慧修改文章,调动起了学生们的参与性;最后由教师试笔亲自写范文,展现了一种师生平等的观念,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作文原本是让学生和教师都很头疼的教学内容,但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却发现学生们都十分踊跃。究其原因是因为李镇西老师为学生们创设了一种畅所欲言、平等对话的课堂教学氛围。这五个教学步骤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需要全班同学和教师共同协作完成。写作不再一个人的事情了,它变成了一种集体性的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学生克服了对写作的恐惧感。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赏析,和对问题片段的修改,一反一复让学生们得到了两次以上的作文练习。这样的训练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写作学习规律,也凸显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值得借鉴和模仿。

三.加强语言文字知识的积累

杨绛父女俩因都酷爱读书,成了志同道合的密友。父亲喜爱钻研音韵学,常拿某字平仄来考杨绛。可她到高中还不会辨平仄声,父亲也不急,让女儿涵咏体味,说:“不要紧,到时候自然懂”。晚间父亲常踱步廊前,敲窗考杨绛某字读什么声。日复一日,杨绛终于掌握了平仄的规律,能轻松应对父亲的考问。

荀子《劝学》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就是丰厚底子,打牢基础。一直以来,传统语文教学中就十分注重积累,认为只有通过一定“量”的积淀,才能摸索出规律和经验,从而提升阅读的“质”感,养成阅读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上也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也就是说,不注重语言积累的语文教学,首先是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4]那么,怎样才能有效进行语文素材的积累呢?

对此,陕西师大的李景阳教授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到“四多”。[5]第一是要多读。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阅读的量加大了,才能获得更多的话语基础,在写作文时也才不至于捉襟见肘。然而课内的语文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只有通过课外阅读的补充才能切实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吕叔湘先生说过:“一个人的阅读收获约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只有百分之三十得之于课堂。”[4]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足够的关注与指导。第二是要多记。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知道,人在记忆的初期遗忘是最快的,也就是说一目十行的阅读是无法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要想增强记忆的效果就必须进行反复多次的温习,直至完全背诵下来才能在需要的时候调动已有图式,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第三是要多思。阅读究其根本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每个人心目中都应该有一个哈姆雷特。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经过思考的阅读是无法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的,因此必须将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第四是要多用。积累的最终意义是为了化为己用,这是对语素的一种再加工。教师应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累,并指导他们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丰富学生话语体系,开阔学生思维的目的。

已故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是工具,语文水平低,会影响别的学科的学习,所以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而从杨绛先生的语文学习经历中我们可以发现,语文素养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语文教学要想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从学生的发展规律出发,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十大关系》[J].中学语文教与学,2016年第1期。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四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

[3]范春林:《课堂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影响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J].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第3期。

[4]裴跃进:《教学名家谈语文》[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

[5]李景阳:《语文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作者介绍:谢鸣宇,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作者:谢鸣宇

上一篇:连锁经营与管理论文下一篇:药学系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