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赏识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素质教育观倡导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缺点的放大,赞美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提高语文素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小学语文赏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赏识教育论文 篇1:

谈小学语文赏识教育探究

摘要: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能在教学当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因此,在小學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应时刻赏识学生的进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下思想的包袱,学好语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赏识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越来越凸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一切教学实施都要从学生出发,把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在首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赏识教育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赏识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爱上语文。那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关爱和尊重――赏识之灵魂

新课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及理解,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知识,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课堂也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圣殿,而是发展生命的乐园。作为课堂教学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也应该体现这一理念。因此,教师应该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敏锐地捕捉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亮点,并及时地给予赏识,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田。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小男生:父母离异,寄住在外婆家里。因为生活中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双亲的呵护,他性格内向,郁郁寡欢。他每天都蜷缩在座位的一角,那胆怯的眼神似乎怕见到春天的阳光,让人瞧着好心痛!下课的时候,我只要一走进教室,总会挤点时间,温和地“赶走”他的同桌,陪他一起做作业,和他一同读课文。时间久了,其他同学也明白了我的良苦用心,只要一有空大家就围过来与他谈天说地。看着他又害羞又激动的样子,我总是喜欢走过去,轻轻地抚摸他的小脑袋。渐渐地,他敢于和同学们亲近了。当他第一次在课上主动地站起来回答我提出的问题的时候,真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从容地、有条理地回答完问题后,我仍然激动地凝视着他,赞许地频频点头,很久都没有回过神来。他似乎也很兴奋,不时地用眼睛瞅着我,这时,我觉得自己和这个孩子的心贴得好近、好近。这次小小的成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他成了一个敢于发言而且爱笑的阳光男孩。

二、理性的激励――赏识之原则

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不需要付出努力,垂手可得的称赞有谁会去珍惜呢?对于孩子而言,不切实际的夸奖不仅不能真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而且还会导致他们形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这样会闭塞学生创造性思维,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会让优等生觉得教师在敷衍,让学困生觉得这是教师在迁就。因而,在学生的心中也就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感受到的不仅不会是尊重,反而会是虚情假意。可见,赏识不应该是泛滥的洪水,而应该是鲜活的溪流,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1.精当的指导性

教师的赏识一定要防止过于笼统模糊的倾向,不能盲目、随意。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评判”,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估计,进而明确努力的方向。我们常听教师说“你很可爱”“我很喜欢你”,诸如此类的“赏识”语句没有明确的指向性,没有让学生明白“你什么地方做得好,让人感觉很可爱,值得我喜欢”,学生也许会感到高兴,但绝对茫然。因此,这种赏识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效力。例如,有位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赞扬学生时只是说“读得很好,再接着读下一段”,如能换成“你读得响亮流利,很好。如果能放慢语速,尤其是读第二句话时语气舒缓一些,就更好了”这样细致的、针对性强的评价,不仅会使学生了解自己朗读的优点和不足,还会让他们感到一种受关怀后的温暖。

2.强烈的启迪性

赏识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手段,它可以放飞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挖掘他们的心理潜力。赏识不仅应该让学生感到兴奋,更应该给他们以启迪。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用水晶比喻小弟弟的眼睛,教师给予很高的评价“比喻恰当贴切”,然后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比喻”。学生回答说:“小弟弟的眼睛是透明的,用水晶可以表现出小弟弟的眼睛亮。”这个回答固然不错,但不够全面,这位教师没有急于作评价,而是又问:“那为什么不用玻璃呢,它不也透明吗?”这样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悟出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小弟弟心灵的纯洁与可贵。

三、语文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注意事项

评价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对老师能力的一种考验。有位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老师说:“读得很好,真棒”。而另一位老师评价说:“你读得很流畅,很好。如果能在重点词句上加强语气,把感情读出来就会更好!”她让学生再试读一遍,果然,这次学生读得更加完美。这种评价针对性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于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健康成长。应用赏识教育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该生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一种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同样赏识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同时赏识要因人而异。如:对胆小好学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在适当赏识的同时提出新要求,规范其行为,克服不良习惯。

总之,教学中,由于进行赏识教育,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学生健康的个性得到张扬。赏识的方法千千万,赏识的结果万万千。希望我们每个教师都能赏识自己的学生,使他们在学校快快乐乐地学习,轻轻松松地生活。让我们继续努力,坚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多多。老师们,给孩子一份赏识,一份真爱吧,用“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甘霖,用教师爱的心雨,浇灌孩子们,使之长成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8月.

[2]刘京海.《成功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3]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动》《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作者:冉瑛

小学语文赏识教育论文 篇2:

小学语文赏识教育初探

摘要:素质教育观倡导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缺点的放大,赞美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赏识教育;初探

赏识教育是新课程理念影响下产生的教育形式,主要是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对学生的言行给予积极的肯定、赞美和鼓励,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受到全面赏识。通过赏识教育,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优势,完成教育目标,促进其终身健康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赏识教育,对学生的语言交流、阅读、写作等能力进行积极评价,有利于小学生对语文产生喜爱,对自我相信肯定,激发学习潜能,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一、 赏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小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是其语文素养的一个外在展现。教师在语文课堂讲解过程中,要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口语表达机会,让学生主动的阐述内心想法,发表观点和意见,展示自我风采。教师应对勇于发言的学生给予赏识,让学生充满自信心,更加愿意在语文课堂上举手发言,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相信坚持进行赏识教育,课堂学习氛围定会非常融洽,学生对语文学习更加热爱。

例如,在学习课文《珍珠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默读课文后概括文章大意,谈一下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体会。在学生积极回答后,一定要对他们的回答做出积极性评价。“你说文章讲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和呵护,珍珠鸟对作者的信任。你的概括能力真是越来越强了!”“你的想法很正确,领悟了作者的意图,我们的确应该爱鸟护鸟,和谐相处!”“你的理解很深入,说出了核心思想,只有信赖,才能创造美好的境界!”学生得到肯定的答复,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会满怀喜悦,积极主动的跟随教师学习课文,从而快速掌握和理解本课知识。

二、 赏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学生对于文章主旨理解、思想感悟、情感体会的一种方式,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语文教师应在阅读课中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表述思想情感。对于情感深厚的文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朗读重点语句,将文章蕴含的感情表达出来,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点评价,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在评价时要注意先点出学生表现出色的地方,然后再说明需要改进的部分,这样学生心理上会比较愉悦,很容易接受建议。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树立学生自信心,增强阅读兴趣和朗读能力。

例如,在讲解《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把自己喜欢的语句画出来,并让学生主动朗读喜欢的语句。如“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在朗读这段话时,学生刚开始可能并不会把里面的情感读出来,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得非常优美,但是你体会下文中说的‘一切都活了,一切都是自由的’是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学生会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应该是自由、快乐、幸福的。然后让学生再次带着这些感情朗读,表达出话语中的情感。最后给予学生评价“你真是太聪明啦,一点就通,朗读得非常有进步,我能感觉到你话语中的作者的欢乐心情。”“对,就是这样,就是这种心情!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运用这种赏识的评价,学生将会获得飞快的进步和提升。

三、 赏识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的高低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水平。在作文中,学生会将自己的生活所感、内心体会都记录下来。然而小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写作水平不是很高,可能不会运用准确的词汇或者语句表达。但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时,要展现赏识之心,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并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了解作文不对的地方,进而理解改正,提升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全班学生一起赏析优秀作文,对作文中的美句朗诵体会,对错误之处进行共同评价。又如可以组织学生团队合作,互相评改作文,相互交流沟通。或者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直接批改,写出评语。如:“你的作文感情非常充沛,深深地打动了老师,继续加油啊!”“作文写得非常生动,如果能再把字写得工整一些就更好啦!”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会感受到老师的赞扬,下次再接再厉,写出更加优秀的作文。

四、 家校合作,共同开展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在学校中,语文教师可以从语文课堂、与学生交流、作业评改、班级活动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然而赏识教育不应止步于学校,家长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者。在家庭中,父母的言语关爱和激励是对学生最大的肯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和家长建立密切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长信息。教师可以给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让他们也学会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家长会、家长沙龙等活动,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互動沟通,实现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又或者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我帮妈妈忙”“爸爸的一天”“第一次做饭”“为爸妈准备礼物”等课外实践作业,让学生从中体会父母的辛劳,感受到父母的爱和肯定。通过长期的家校共同赏识教育,学生将会从内心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五、 结语

赏识教育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鼓励,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育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唯有对学生充满喜爱赞赏,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看到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魅力,并引导其向着更加卓越的方向发展。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毫不吝啬的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促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赏识之余,也要用恰当的方式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培养良好品性,提升语文知识技能。

参考文献:

[1]姚淑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学周刊,2017(26):53-54.

[2]李晶.赏识教育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2016(8):00018.

[3]马义雄.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中国西部,2016(12).

作者简介:

郭颖杰,江苏省昆山市,昆山高新区紫竹小学。

作者:郭颖杰

小学语文赏识教育论文 篇3:

浅论小学语文赏识教育

摘 要:赏识教育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信心;批评

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需要的是被关心、被赏识、被尊重。来自赏识的激励作用,可以激发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使学生树立强大的自信心,战胜学习上的一切困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一、运用激励的语言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作业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检验,老师通过批改作业,可以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有一个了解,老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做出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鼓励性评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错误的认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及时修正错误,正确评价可以使学生进步,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

二、在批评教育中进行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地进行表扬,在赏识教育的时候也要进行批评教育,老师在赏识的同时,指出学生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会使学生较为轻松地接受,因此也建立起教师的权威,双方都乐意接受。

三、使用心理暗示法帮助学生塑造良好行为

小学生都非常崇拜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孩子们都会记在心里。因此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形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暗示的方法,矫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巧妙的暗示,就像一盏指明灯,引导着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小小的暗示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当行为,使学生感觉到阳光般的温暖,从而使学生进步和成长。

四、将赏识教育运用于语文教学中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恰如其分地进行赏识教育,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对学生说:“大家读得都很好,如果我们重视每个句子的语气,就会更好。更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所在,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学生在第二次阅读时,就更加完美了。我们在赏识教育中,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当然,赏识教育也不能过度,否则将会导致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

总而言之,赏识教育是一种指引学生走向成功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产生自信,使学生感到自尊,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积极向上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锐宁,叶芃.重审“赏识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

[2]赵俊.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探索与思考[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3]司绍喜.浅谈“愉快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

[4]郭月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

编辑 李建军

作者:韩轶

上一篇:科技管理系统设计论文下一篇:高校青年师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