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硕士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医学硕士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贯穿研究生教育的自始至终,需要学校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方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通过改革教育环境和观念、强化科研实践、重视论文质量三个主要培养途径,从而达到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性医学人才的目的。

第一篇:医学硕士论文范文

野生动物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探讨

[摘 要]野生动物医学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是兽医学和野生动物保护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以野生动物为研究对象,以野生动物疾病防治为研究内容。野生动物医学的研究生教育是对动物医学、野生动物保护专业的本科生在野生动物疾病研究基础上作更高层次的培养。

[关键词]野生动物医学 野生动物保护 兽医学 疫病防治

野生动物医学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是兽医学和野生动物保护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以野生动物为研究对象,以野生动物疾病防治为研究内容。野生动物医学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研究生的培养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目录中还没有野生动物医学这个学科。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的招生培养需要借助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生物学等学科平台进行。

一、野生动物医学方向的研究生将成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野生动物救护领域的研究型或者综合型人才

野生动物医学的研究生教育是对动物医学、野生动物保护专业的本科生在野生动物疾病研究基础上作更高层次的培养。动物医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学习的是动物疾病防治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其在动物疾病防治方面的初步应用,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知识内容学习得并不深入。野生动物保护本科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学习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对野生动物疾病方面的知识只作一个大概的了解。而野生动物医学的研究生就在要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将这两个不同专业体系的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培养既熟悉动物疫病防治理论又掌握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跨学科体系的研究型或者综合型人才。

研究型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侧重对野生动物疫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在对病原体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后,结合发病野生动物的行为特征,提出疫情、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该类型的研究生要重点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将来野生动物疫病防治领域基础研究做人才储备。野生动物医学研究型研究生可按照科学硕士进行招生培养,鼓励他们继续进行博士学习,并最终将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作为其终生的职业。

综合型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要以野生动物保护具体工作单位或者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的需要为培养出发点,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基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或者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者的业务水平,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和野生动物救护能力。该类型的研究生要重点培养其组织协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野生动物医学综合型研究生可按照专业学位硕士进行招生培养,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多与相关生产实践单位接触,了解相关生产实践单位在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野生动物中遇到的问题,有目的开展相应的研究试验,以便将来在工作中解决这些问题。

二、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人才的培养

(一)对于研究生的培养,不再以教师传授基本的学科知识为首要任务。研究生授课体系应该具有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素养、自主获取知识的功能。对于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应将科学的野生动物保护观根植于心,熟悉国际、国内野生动物保护行业的现状,使学生明白其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是服务于野生动物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这个根本的大局,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人文意义。

(二)野生动物行业有其特殊性,在进行野生动物相关工作的时候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作为野生动物高级人才,野生动物医学的研究生一定要熟悉与野生动物相关的国际、国内法律法规。适用我国野生动物和利用的法律法规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物一类、二类传染病》《进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分析管理规定》《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三)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需要结合兽医学和野生动物保护学两个学科体系的知识进行培养,需要建立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在培养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应该围绕“野生动物疾病防治”这个核心点,建立“兽医学”和“野生动物保护”这两个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本科为动物医学背景的同学应该选择“野生动物保护”这个模块中设立的课程,本科为野生动物保护背景的同学应该选择“兽医学”这个模块中设立的课程。但无论是“兽医学”还是“野生动物保护”模块中的课程体系,都不能简单的照搬各自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也不能采用本科阶段的授课方式。

研究生要重点培养其自学能力,在课程设置和授课过程中不需要全面系统的讲述,只需要给学生点出各种课程核心内容即可,按照“师傅领进门,学艺靠个人”的观念进行授课。“兽医学”模块体系,可借鉴兽医学一级学科的分类法,分为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三大综合课程。“野生动物保护”模块设置野生动物管理学、生态学、动物学这三大综合课程。

基础兽医学重点讲述怎样应用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知识阐述发病机制,诊断具体疾病,指导用药施治,通过例证法使学生掌握这几门课程的用途即可,而这几门课程系统的理论和概念,包括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可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学。

预防兽医学重点讲述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在传染性疾病发生过程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可通过几个重要的疾病如禽流感、血吸虫病对野生动物及人类自身的影响来讲述。

临床兽医学重点讲述面对野生发病个体时第一时间应该怎样做,而不要求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具体的操作技能可在实施野生动物救护实践中学习掌握。专业学位硕士应该重点选择临床兽医学综合课程进行学习。

对于本科为动物医学背景的同学,无论是科学硕士还是专业学位硕士都应该系统学习野生动物管理学、生态学、动物学这三大综合课程。

(四)在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授课过程中不应使用固定的教材。本来就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授课教师可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近期国际公开发表的野生动物医学相关的科研成果作为素材进行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从疾病的角度解释一些生态学现象,如寄生虫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节和寄生虫对野生动物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多态性的驱动作用。也要从生态学的角度解释一些动物发病的现象,如寄生虫的带虫免疫现象可用生态学知识得到合理的解释。在寄生虫和宿主的进化过程中彼此适应,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协同进化关系。寄生虫的毒力不能无限制的增强,感染的数量也不能不受限制,否则会引起宿主的死亡,而宿主死亡必将导致寄生虫的死亡。当然,寄生虫也需要保证对宿主具有一定的毒力,要在宿主体内寄生一定的数量来延续其种群。

(五)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把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团队的建设有机结合。现在研究生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主体力量,研究生承担了大部分的实验研究任务。将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融入已经形成的科研团队载体中,非常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的培养。这一培养方式突破了导师单独指导传统模式,构建以导师为主体,融合其他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的交叉指导,为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提供了具体实施措施。把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放到由动物医学和动物生态学研究方向组成的学术团队中培养,将非常有利于野生动物医学研究型和综合型人才综合能力的提高。

(六)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在培养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过程管理。研究生培养中的过程管理包括定期的小组学术研讨、参加学术会议、开题论证、预答辩和正式答辩几个关键环节。顺利的完成课题论证,在小组学术研讨、学术会议中取得收获均建立在广泛的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答辩是在初步完成学位论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优秀学位论文的产生不仅需要系统完整的实验数据,也需要对科学问题的分析讨论,而这也需要建立在广泛的阅读文献的基础上。也就是说,阅读文献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非常关键。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可阅读这些以研究野生动物疾病为办刊宗旨的杂志中发表的论文。相关的杂志有Journal of zoo and wildlife medicine,Journal of wildlife disease,European journal of wildlife,Microbial ecology 等。

[ 参 考 文 献 ]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张丽娜,华彦,肖向红.从野生动物疾病谈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4):155-157.

[3] 马建章,张明海,邹红菲.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学科发展.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 夏咸柱,高宏伟,华育平,主编.野生动物疫病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 Rebecca Dmytryk.Wildlife serach and rescue[M].Wiley-Blackwell,Uk,2012.

[6] 孙濡泳.动物生态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 邹红菲.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2(1):15-16.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侯志军 邢明伟 孙颖 曾祥伟 王亚君 张雯 田丽红 柴洪亮

第二篇: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贯穿研究生教育的自始至终,需要学校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方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通过改革教育环境和观念、强化科研实践、重视论文质量三个主要培养途径,从而达到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性医学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医学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教育部周济部长曾指出:“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最高层次的教育,代表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也往往成为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高低最重要的标志。”医学研究生教育更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对于研究生的创新教育已成为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创新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通过质疑、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理念,激发研究生不断向人类已经获得的成果或结论提出新的挑战,并展现新的世界。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使研究生具有利用已有的知识、理论和成果,经过科学的思维和创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综合能力。通过我们对全国十余所大学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复杂过程。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既要有科学的培养制度,又要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要注意教育环境和导师队伍的建设。要引导学生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留下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索新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现代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及特点,不断向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培养高层次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新的医学教育模式

多年来,应试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了主流并且延续到了研究生教育,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模仿,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医学生们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缺乏独立的个性和独特的见解。由于课程设置形式上与大学本科教学的模式接近,仍没有摆脱填鸭式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讨论,无法激发学生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早已认识到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并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到目前仍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多数学者认为,医学研究生教育急需转变观念,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为重点。在制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时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采取提问式、讨论式、参与式、启发式、引导式、案例式授课等,引入PBL和基于网络的学习教育模式;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和内容,建立创新课程体系,强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等课程的建设,建立起以核心课程为主,公共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为辅的课程体系,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加强课程配套教材建设,跟踪学科前沿,及时调整选修课,注重知识的更新,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特长选择课程,增强其综合和探索知识的能力,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改变研究生的考核评价模式,建立创新能力培养、评价和考核体系,制定和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核,采用考试、综述、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把创新能力的考核措施和方法纳入到研究生考核评价体系中。

二、改善教育环境,增强交流与合作

构建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尤其是软件和硬件建设,是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研究生在较高层次的科研活动中可以更好地活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学校应为研究生创造能够进行创新研究的良好的科研体制和环境,其中,信息查阅是使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得到有效训练与堵养的重要平台。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尤其是科研文献数据库,是研究生从过去的知识获取型向现代的能力发展型过渡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条件及仪器设备支持,可保障研究生所做的创新性科研的数据更加精确、可靠,理论分析更加缜密、科学。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国际交流与合作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可忽视的途径,对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可以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思路,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和成果,追踪学科前沿,掌握本领域的研究方向,有效地激发灵感和求知、创新欲望,为创新型研究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高水平的学术合作与合作,可以迅速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和科研工作能力,通过自由、宽松、高水平的学术氛围的培育,有效地克服机械的、按部就班的科研模式和思维习惯,在创新性科研活动中不断孕育创新性思维,从而逐渐提高创新能力。

三、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导师作用

调查发现,导师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会明显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导师的质量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的学术水平、学术道德、治学风格对研究生的培养和成才起着关键作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导师自己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有助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下开发出创新潜能。由于导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导师就应该担负起创新培养的责任,包括学位课程的选择、学习和辅导;研究课题的选定和开题报告书写;学位研究课题的实施和指导;论文的书写和答辩等。上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对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产生明显影响,所以,必须要求导师具有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导师应时刻掌握本学科和专业的最新动态,能够站在学科的前沿,预见学科的发展方向。在实践活动中具有创造性的工作经验,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经验向学生言传身教。导师对研究生不仅严格要求,还要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善于挑战和攻克学术和科研难题。教师还要转变角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术和经验,更重要的是组织、协调和督促研究生的创新活动,使研究生对新理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冲动,从而练就出较强的创新思维模式。导师的集体指导作用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同样重要。导师指导小组制通过不同治学风格、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向的导师的集体培养,可以使研究生博采众长、全面提高,避免单一导师某些方面的缺陷对研究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有助于研究生具备完整知识结构和提高综合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导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促进导师履行其责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四、加强自我管理,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科研实践中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关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除了各种外部条件和环境外,研究生本人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研究生的学习动机不纯,创新意识和意志薄弱,那么,即使外部条件再好,也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因此,研究生需要加强自身修养,以便于全身心地投入到理论知识学习和科研实践中去,从而有效地提高创新能力。研究生自我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学习和科研实践的点滴做起。首先,研究生要端正学习动机。一个仅仅为了能顺利毕业和找到好工作而学习的人,就会局限于考试及格、论文发表、答辩过关,无心于钻研和探索,学习和科研效果可想而知,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了,因此,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责任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其次,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们产生创造新生事物或观念的动机以及对创新的态度,并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新意识是引起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条件,是成长为创新性人才的起点和基础。研究生应该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的束缚,树立科学的怀疑和批评精神,养成对新问题、新事物、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质疑态度,才能转化为提出新观点和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动力,进而升华为创新性思维。创新理想的实现,除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外,还要有顽强的创新意志。创新意志是指为了达到创新性目的而克服重重困难的心理过程与行动,是一种具有目的性、顽强性和自制性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和险阻,只有通过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百折不回、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的磨练,具有无畏挫折的韧性、持之以恒的耐性和必胜的信念,才能促进自身积极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才能勇敢、正确的面对创新过程中的困难和失败,从而确保创新理想的实现。研究生创新团队的构建既为研究生提供科研机会,营造创新学术氛围,又可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团队中,研究生能相互承担责任并自觉进行创新性活动,能彼此交流科研经验、创新意识,团队创新成果远大于个体成果。

五、重视科研工作,提高论文质量

科研工作涉及科研条件、科研课题、科研实践和论文环节等多个方面。改善科研条件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选定高质量的课题是保证科研效果和对创新能力的检验,严谨的科研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论文质量和水平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首先,先进的仪器设备、充足的科研经费、齐全的图书资料、通畅的信息渠道是保障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否则就难以得到前沿的科研课题和基本的科研训练,科研创新能力自然也得不到培养和提高。其次,选题是高水平论文的基础,选题阶段也是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一个有效检验。选题和开题工作决定了研究课题是否具有创新性,也是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的保障,对研究生培养效果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研究生应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全面深入的了解所研究课题领域,找出问题关键,选好突破口,在导师指导下写好开题报告。导师指导组及平时专家应把好选题和开题关,严格审查和评估开题报告的创新水平和创新意识,并指出其问题和不足,评审合格后才可进行开题工作,以确保科研课题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第三,科研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掌握正确科学实验方法的关键环节。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科学研究的创新训练,才能强化创新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同时,通过科研实践可以不断的发现新问题并探索和设计新的实验方法,甚至形成新的见解和理论,在课题研究中掌握学习、研究和创新技巧。导师以及科研团队在科学研究中应发挥指导、督促和协调作用,以使研究生切实提高科研水平,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最后,论文水平能够客观反映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是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位论文涉及从选题、文献查阅、设计方案、开题报告、研究实施、数据获取及处理到论文撰写和答辩一系列环节,是一套系统工程,其创新水平受创新培养过程中每个方面的影响,包括教育体制和环境、科研环境、导师因素、研究生自身因素等。在创新性研究取得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撰写并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指导,论文的严格审核与论文答辩是促使研究生提交高质量论文的重要工作。另外,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也可以起到研究生创新意识的激励作用。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培养研究生积累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提高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研究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提高创新思维的工具;参加学术交流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导师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力;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献身科学精神是实现创新成果的坚实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应树立融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播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育与科学研究为一体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不断培养出高层次创新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秦琴.创新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119-121.

[2]佘菲菲,陈燕凌.素质教育与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62-64.

[3]岑洪.关于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9):304-305.

[4]高立.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282-284.

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DYY10054

作者简介:王青山(1962-),男,山东平原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牙体牙髓病的研究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王青山 金光春 李言君 王晶

第三篇: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医学硕士研究生对医学人文教育认知的调查研究

摘 要 目的:了解不同学位的医学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实施路径及教学模式的认知及需求状况。方法:采用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昆明医科大学270名医学研究生对医学人文教育认知和需求情况。结果:不同学位的医学研究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和需求不同;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位的学生需求进行差异化设置;医学人文教育授课教师应加强医学背景知识储备。结论:医学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应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加强课程系统化建设。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医学人文教育 专业学位 科学学位

0 引言

教育部等部委在2013年《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倡导医学院校要在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方面下功夫,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新时代研究生”。2015年第35卷第7A期《医学与哲学》杂志刊发《加强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1]意见的主要内容包含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的主体内容,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的人文社科公共必修课程课程也仅开设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二门。与《若干意见》提议七门课程不相符合。

课题组前期经过调研,试图通过调查昆明医科大学医学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对上述内容的认知,探讨不同培养模式医学研究生,即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人文教育的认知是否有差异,增加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是否加重在读研究生学业负担的调查。本研究结合若干意见的要求开展调查研究,从课程设置、师资要求情况等为其他医科院校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昆明医科大学在读的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的部分研究生(涉及昆明医科大学第一、第三附属医院,校本部直属单位科研、教辅部门、法医学院、药学院暨重点实验室、公卫学院等部门)。

本研究包括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实施路径及教学模式等内容,自行设计“关于医学人文教育认知状况的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回收270份,回收率为96.4%,有效回收率为96.4%。回收资料数据使用GraphPad Prism 5.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在调查的270人中,男生111人,占41.1%,女生159人,占58.9%;研一106人,占39.3%,研二97人,占35.9%,研三67人,占24.8%;专业学位研究生86人,占31.85%;科学学位研究生184人,占68.15%;有工作经历82人,占30.37%,无工作经历188人,占69.63%。

2.2 医学研究生本科阶段学习医学人文核心课程的情况

我们设计问卷对7门核心课程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本科阶段86.67%的人学过“医学伦理学”课程,“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学”、“卫生法学”学过的比例是66.67%、48.15%、38.52%,而学过“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和“医学史”课程的比列只有20.37%、16.67%和13.33%。见表1。

关于本科阶段学过的印象最深的医学人文课程是“医学伦理学”,选择人数14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2.59%。而对于核心课程的重要程度调查,则有77.78%的学生认为“医患沟通学”是最重要的,见表1。

2.3 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研究生对医学人文知识需求的了解

专业学位研究生中,87.21%的人认为是“医患沟通学”是最需要了解的,65.12%的人认为是“医学伦理学”,62.79%的人认为是“医学心理学”,45.35%的入认为是“卫生法学”。而科学学位研究生认为最重要的人文知识中,71.74%的人认为是“医学伦理学”,最多有67.39%的人認为是“医患沟通学”,62.79%的人认为是“医学心理学”,只有40.22%的人认为应该是“卫生法学”,33.70%的人认为应该是“医学社会学”,38.04%的人认为是“医学哲学”。见表2。

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医学人文七门课程重要程度排序”,96.51%的人认为是“医学心理学”,95.35%的人认为是“医患沟通学”,94.19%的人认为是“医学伦理学”。对于“科学学位研究生对医学人文七门课程重要程度排序”,最多有92.39%的人认为是“医学伦理学”,88.04%的人认为是“医患沟通学”,86.96%的人选择“医学心理学”,87.5%的人选择“卫生法学”,83.70%的人选择“医学社会学”,85.33%的人认为是“医学哲学”,83.70%认为是“医学史”。

关于目前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研究生集中认为是医学人文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和医学人文技能培训课程不足,选择比例:专业学位研究生选择比例为56.98%和50%,科学学位研究生选择比例为66.85%和52.17%。

2.4 医学研究生对医学人文课程的内容、实施路径和授课形式的认知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专业学位研究生,52.33%学生认为“医师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是医学人文课主要内容,其次是应该是“医疗、医学科研与医疗体制改革”和 “医学哲学思维、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选择比例分别为46.51%和33.72%。而科学学位研究生选择比例分别是40.22%、38.59%、36.96%,内容见表3。

研究生阶段的医学人文教育实施路径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应该将表3内容分单元开设讲座的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的研究生分别占40.7%和40.76%,认为应该将表3内容系统地开设课程的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的研究生分别占25.58%和34.24%;有25%的科学学位研究生认为应该将表3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由26.63%的科学学位研究生认为应该将表3内容分专业开设讲座。见表4。

关于研究生阶段的医学人文课程的授课形式调查,因侧重點不同,52.33%专业学位研究生认为讲授“应该结合案例,突出应用性”,而“结合案例系统讲授理论知识”为45.35%;科学学位研究生认为“讲授案例,突出应用性”为41.85%,而50%的人认为应该“结合案例系统讲授理论知识”,见表5。

2.5 对课程性质和考试方式的需求调查

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医学人文课程必修课、选修课设置,78.15%的研究生认为应该根据专业的不同进行设置,认为不该分专业设置课程的的只占20.74%。关于课程的考核形式,61.85%的研究生认为应通过理论考试结合其他考评的考核办法。

2.6 对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的调查

对医学人文课程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8.52%的人都认为任课教师应该是具有医学背景和人文社科知识的医学专家。

3 讨论

医学研究生中,科学学位以科研能力培养为主,毕业考核只针对科研成果,而专业学位以临床技能培训为主。培养目的不同,所以研究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认知和需求也有差异。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89%的人认为医学人文知识对医学研究生是重要的,这表明医学研究生从主观意愿和客观要求都需要开展相关课程,但由于培养模式、专业、学生背景的不同,如何根据实际针对性地对医学研究生进行医学人文教育,也是医学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3.1 医学本科生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偏差大

调查发现,在本科上过“医学伦理学”的学生比例最高,占86.67%,这可能与学校设置必修课程有关。但是本科阶段学习过“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课程的学生很少,大部分学生都未学过这些课程或未用心学习这些课程。调查结果提示我们研究生阶段很有必要再补充学习这些课程。

3.2 分专业开设医学人文课程

据了解,哈佛大学医学院为在校学生提供医学人文的选修课,选修课程的数量占总数的近20%。[2-3]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可知,由于培养目的的不同,因此不同学位的研究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应该根据专业来设置医学人文课程是必修课或选修课。科学学位的研究生认为“医学科研道德”课程是首先要学习的,再次是“医学哲学思维、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其次是“医疗、医学科研与医疗体制改革”;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医师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应该是必修的内容首选,再次是“医疗、医学科研与医疗体制改革”,其次是“医学哲学思维、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即使是二者有共性需求的课程,如“医学与文化”,“医学技术与医学人文”,“生命前沿技术伦理”其内容也是应该有所侧重的。[4]

3.3 医学人文教育授课方式改革

调查发现,医学研究生对当前的医学人文课程有一定的认可度,但从总体上看,40.7%的人倾向于“系统地开设课程”,表明研究生对人文教育内容系统化教学的强烈渴望,尽管也有部分学生(专业学位占25.58%,科学学位占34.24%)倾向于“分单元开设讲座”,但调查结果同时显示,认为应该“将表3内容分专业开设讲座”的比例也较高。该结果提示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分专业开设系列课程是医学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实施路径的发展趋势所在。

3.4 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内容

从调查结果看,医学研究生对“医师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医疗、医学科研与医疗体制改革”,“医学哲学思维、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医学科研道德”等课程需求较为迫切,选择这些课程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9.5%、55.5%、48.5%、44.5%。所以,如果目前课程设置有所限制,各医学院校在制定人文思想教育课程时应该科学规划课程体系可课程内容。

3.5 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要求

调查发现,科学学位研究生最喜欢“结合案例系统讲授理论知识”的授课方式,而“讲授案例,突出应用性” 又是专业学位医学研究生最为接受的医学人文课程的授课形式。表明在现阶段,对于医学人文课程授课形式的改革,应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改变现如今已开设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课程零散性的教学设计。[5]对于课程的考核形式,61.85%的学生认为应该以“理论考试+其他考评”为主。因此,高校在设置课程考核形式时,应该将“理论考试”作为考核的主要方式。并且根据考核要求,在授课时就应该重点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系统课程的学习,丰富医学研究生人文理论知识储备。

3.6 加强教师队伍“医学知识背景”建设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工作和生活,但是目前在医学人文课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与工作实践脱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任课教师缺乏“医学知识背景”。前文提到,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应该结合案列进行讲解,但如果授课教师没有相关医学背景知识,对于医学案例尤其是临床实践案例的讲授,任课教师是无法胜任的。我们的调查也证实,78.52%的学生希望担任医学人文课程的老师应该具有“医学知识背景”, 这一结果表明我们的教学组织和教师不适应医学人文素质培育需求,据有关调查显示:医学人文师资队伍中,医学专业毕业的人数只占21%~35 %,[6]大篇幅理论讲授,而不能结合临床实践,这也是调查对象普遍认为“教学内容与工作实践脱节”的根本原因。

目前,各院校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导师负责制,导师是在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系下,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在学术思想、科研思维、研究方法上对研究生起到引领、指导作用,而人文理念、思想如何渗入学生的日常行为,特别是专业学位学生如何渗入医疗实践中,变成学生、医生处理各种医疗问题的实际能力,就是一门“隐性课程”,但不如人意的是,目前医学高校中相当部分导师在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方面缺失。因此,缺乏医学背景人文教育教师与医学专业课程所形成的合力,医学研究生的医学人文教育则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全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学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加强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的若干意见[J].医学与哲学,2015.35(7A):8-10.

[2] 孙鹏,陈俊国,柏扬,等.从哈佛医学院看美国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2):117-118.

[3] 连婕,燕娟,王洪奇.哈佛医学院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设置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3.34(8A):26-29.

[4] 田永吉.加强神经外科研究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6):1136-1137.

[5] 郑英花,赵海燕,孔祥金.医学研究生对医学人文教育认知的调查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6.37(11A):81-84.

[6] 邹明明,刘虹.综合性大学医学院(部)人文医学教育教学组织状况调查报告[J].医学与哲学,2015.35(7A):19-23.

作者:冯国华 张志 毕邓虹 赵洪波 张媛

上一篇:毕体育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医学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