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科论文范文

2022-05-10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医学专科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医学专科学校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大部分与从事医疗卫生行业有关。他们的职业精神素养关乎未来个人职业发展和医学事业发展,值得重点关注。目前,现代医疗研究发展日趋成熟,医学专科学校专业教育日趋完善,但是,医学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关于职业精神培养方面,体系仍然不够完善,方法仍然不够全面,效果仍然有待加强。

第一篇:医学专科论文范文

医学专科生就业心理现状调查

[摘 要]医学专科教育,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高等职业教育,它直接关乎人的健康和生命。医学专科生在就业定位、薪酬要求、医院选择等方面存在偏差,就业压力较大,就业依赖心理较强,就业准备不足,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指导。坚持进行面向基层的服务定位教育;编制含就业心理指导内容的教材;加强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就业工作人员的就业心理培训;健全就业心理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医学专科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

医学专科教育,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高等职业教育,它直接关乎人的健康和生命。和一般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相比,医学专科毕业生社会信任度较低,就业准入门槛较高,就业岗位相对较少,就业的可选余地相对较小,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很多学生甚至认为,起点决定终点,从踏进专科学校的那一刻起,无论自己怎么努力,前途总是灰暗的。[1]为了准确把握医学专科生的就业心理,提高医学专科生就业指导心理教育、教学的效果,舒缓学生求知择业方面的不良情绪,提振学生专业学习信心,课题组开展了此次调查。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选取湖北一所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一所本科院校和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医护方向)专科层次大二、大三的学生,发放自制《医学专科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1000份。其中向大二学生发放600份,大三学生发放400份,收回有效问卷906份,回收率为90.6%。

本次调查基本按照专业人数的比例发放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作答,当场收回。学生填写前,课题组成员对问卷调查目的、填写方法进行了说明,以打消学生的顾虑,控制其他干扰因素。部分没有按照要求填写或填写态度不够端正的问卷,被视为无效问卷,不列入统计范围。问卷结果采用SPSS15版本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一)就业定位调查

表1显示,选择地级市以上作为就业地的学生占比75.3%,选择乡镇的仅占4.9%;在医院级别上,选择在二甲以上医院工作的占比81.2%,但据我校就业部门对就业市场的调查,地市级以上城市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不招收医疗类专科生,三级甲等医院不招收护理类专科生,二级甲等医院招收数量有限的护理专科生,大多数医专生就业地的选择过高。对医院性质的选择,70.5%的学生选择公立医院,这表明学生的就业观念比较传统,认为公立医院最可靠,但是公立医院受人事制度的限制,进人条件对学历有硬性要求。民营医院与个体医院用人机制比较灵活,学生不愿意前往,造成不必要的供求矛盾。在薪酬待遇方面,根据我校对医学专科毕业生工资情况的调查,医学专科生试用期工资在1000元左右,转正后工资在2000元左右,奖金数额随效益而定,而学生选择的可接受底薪,3000元以上的占到62.6%,这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以上调查说明,医学专科生的就业期望值偏高,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造成医学专科生较大的就业心理失落。

(二)就业形势的判断与应对

表2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就业压力,40%的学生专业思想发生动摇,25.4%的学生选择放弃专业;约37%的学生不知所措,处于迷茫状态。此项调查说明学生就业压力很大,且没有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些心理会对他们的专业学习及就业观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三)不同专业就业压力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临床(西医)专业和中医专业超过70%的学生对就业持不乐观态度,比例最高,说明此类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最大,应予以重点关注,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疏导。经过深入访谈,得知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临床、中医专业学生觉得自己基础差,学制短,难以胜任医生岗位;专科文凭低,缺乏竞争力,而临床医疗从业要求高,稍微好点的医院进不去,与自己的就业目标相差太大;乡镇、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条件和待遇较差,进修培训的机会少,因而产生悲观情绪。

(四)就业依赖性

表4显示,学生就业依赖心理较强,近一半的学生有依赖家长或其他社会关系找工作的心理倾向,虽然有21.3%的学生选择了自主择业,但在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访谈时,有不少学生反映,自己没有关系可以利用,如此选择是无奈之举,流露出较强烈的抱怨情绪。这说明就业依赖导致了就业不公平的社会现象,而且对学生的就业心理冲击很大。表4显示,29.2%的学生想求助于学校。表5显示,只有13.3%的学生把老师作为求助对象。访谈得到的解释是目前师生关系冷淡,平时缺乏沟通,怕贸然张口会遭到拒绝。这从另一方面说明,普通教师平时不太关心学生的就业心理,很少给学生此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在就业心理教育中的作用还需加强。

(五)就业准备

表6显示,医学专科生对职业、学业规划的作用认识模糊,只有不足20%的学生认为很有用。没有规划,就会缺少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导致学生就业信心不足。表6还显示,学生对就业心理健康缺乏重视,没有认识到通过心理调节来解决因就业产生的心理问题。

6.就业心理教学情况

此表反映出只有10%多一点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就业心理方面获得了帮助,这说明该课程在就业心理指导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够。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当前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定位过于功利化,倾向于求知的技术层面,缺少就业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二是就业指导教师缺少就业心理指导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缺少对医学专科生就业心理方面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就业心理不能有效指导。

三、讨论

(一)坚持进行面向基层的服务定位教育

《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医学专科学校主要是培养面向基层的实用性人才。从国家统计年报资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城乡卫生医疗配置差距较大,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70%,而公共卫生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30%左右。乡镇、农村基层需要大量的医学专科生施展才华。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家的扶持政策不断向基层医疗倾斜,基层医务工作者同样可以得到较好的工作环境、合理的职业收入。因此,医学专科生也不必为待遇担忧。学校要及时、主动地帮助学生了解医学专科生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导向,引导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就业,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

(二)编制含就业心理指导内容的教材

目前的就业指导教材,较少涉及学生的就业心理。有专家指出,要开发以学生职业心理能力发展为主线,以培养内源性职业素质为主导的教材。[2]医学专科学校应组织一线就业指导教师和就业专职工作人员,归纳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的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类型、疏导方法等,然后结合具体专业,编写适用于医学专科生的含就业心理指导内容的教材,便于就业指导教师开展就业心理教育。

(三)加强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就业工作人员的就业心理培训

目前,就业指导课教师多由公共课教师和学工人员、辅导员担任,他们绝大多数既无医学背景,也没有心理教育经验。学校应聘请经验丰富的心理专家、就业指导专家定期培训,传授就业心理辅导的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案例现场指导。定期对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就业工作人员进行考核。

(四)健全就业心理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医学专科生从入学开始,就要被纳入包含专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职前教育等内容的就业心理指导服务体系。就业指导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人员共担就业心理教育职责,针对普遍存在的心理倾向,利用校报、校园网、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介绍实用、简便的缓解负面情绪的方法。针对个别因就业压力过大引起的严重心理障碍,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指派有经验的教师进行系统的指导、帮扶。此外,应在学生中建立就业心理信息员制度,以便对医学专科生的就业心理进行动态管理。

(五)提高医学专科生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

首先,教师应多采用体验式和反思式教学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并以此为依据对影响自己求职择业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总结,调试。其次,教师应引导医学专科生将个人价值和社会需要相联系,摒弃狭隘的、短视的就业心理,对社会现实及发展趋势有清晰的、乐观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就业心理不断趋于理性和成熟。

(六)加强对健康服务业的宣传

2013年10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指出:“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健康服务业将为医学专科学生释放巨大的、高品质的就业空间。但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更多是要靠市场力量的推动,民营或个体的健康服务机构可能成为主力军。医学专科生应改变到公立医院就业的心理。学校要加强对健康服务业的宣传,使学生对健康服务业的内涵和前景有深刻的了解,树立投身健康服务业的心理。

[ 参 考 文 献 ]

[1] 胡芳.医学生执业心理分析及调试[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6):141-142.

[2] 程玮,支素华.大学生择业心理状况调查与生涯发展课程设计策略 [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4):53-59.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季春元 刘立富

第二篇:医学专科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概述

摘 要:医学专科学校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大部分与从事医疗卫生行业有关。他们的职业精神素养关乎未来个人职业发展和医学事业发展,值得重点关注。目前,现代医疗研究发展日趋成熟,医学专科学校专业教育日趋完善,但是,医学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关于职业精神培养方面,体系仍然不够完善,方法仍然不够全面,效果仍然有待加强。本文专门就医学专科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内容进行讨论,希望能够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使命感和认同感,为完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医学;专科学校;职业精神

面对医疗卫生行业迅速发展的态势,人口老龄化和医疗卫生知识普及化对于医疗卫生行业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当代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突出问题,大力倡导针对作为医疗卫生行业后备主力军的医学生,进行以职业精神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医德教育。这符合国家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精神,符合医疗和教育行业的需求,也符合中华民族传统职业道德中医者仁心,治病救人的优良美德。

一、医学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

医学职业精神可以广义的理解为医疗卫生行业及其从业者在工作实践中所表现的主观精神想法,其内涵可以概括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方面,体现了真善美的高尚职业追求。

医学职业精神核心价值可以概括的从以下几点理解:1.社会公序良俗对医学从业者的要求。医患关系越是紧张,就越凸显医学从业者的职业精神重要性,医学从业者作为直接面对患者的主体,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身体力行的为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做出主动改变。2.医疗卫生行业对医学从业者的要求。服务行业发展既要求医学从业者有娴熟的医疗技术,又要求医学从业者有适当的人文关怀,并且,在制定治疗方案的时候将这种人文关怀作为重要因素综合考虑,从而兼顾多方,平衡利弊,谋求利益最大化。3.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学从业者的要求。除了对医学从业者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以外,他们还期望医学从业者能够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为患者考虑,渴求医学从业者能够给予情感认同、充分信任和公平对待。

二、医学专科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内容

医学职业精神培养的内容包括之多方面,具体如下:多种道德品质、价值取向、职业准则、医学理念等丰富内容,

1.职业态度。分别指:①主观方面,对自身职业时刻保持敬畏、热忱的感情;②客观方面,对自身职业坚持科学求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钻研,勇于创新。

2.职业责任。指医学从业者在医疗服务中保证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尊重患者,遵守规范,同时,保证客观中立,不添加感情色彩,不拉扯利益关系,

3.职业理想。指医学从业者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远大,职业理想崇高,拥有奉献精神,力求将医疗事业发展需求和实现个人价值联系起来。

三、医学专科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

医学专科学校面对医疗卫生行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对接医疗卫生行业,针对医学专科在校学生应该尽早完成职业精神培養。

1.医德教育

医德是所有职业道德当中比较特殊种类。医德教育在深化医教协同进步,推动医学教育发展过程中被着重提出。医德教育应该始终贯穿渗透到医学专科学校各个年级各个学科中,以求赢得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共同发展。针对医学专科学生医德教育形式多样。举例说明,学校可以通过宣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公益志愿者活动进行,切实了解患者疾苦,大力弘扬善良美德,全面激发职业认同;可以通过演讲活动、征文活动、歌唱活动进行,学习先进榜样人物的事迹,抒发内心的远大抱负,培养优秀从医品德。

2.人文教育

通过调整和完善医学专科学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合理规划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凸显人文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举例说明,学校可以适当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包括《医学伦理学》《医疗卫生法规》。值得强调的是,人才培养计划不应该因为过于强调人文课程,从而忽视专业课程,而是应该兼顾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医疗从业者的专业技术和职业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有所偏颇。所以,医学生既要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又要学熟练运用人文知识,从而为高效的本职医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文化建设

高校是同时融合教育、科研、文化机构。通常来说,校园文化既能够融合多元的、兼容的、丰富的文化元素,又能够体现其本身的特色文化底蕴。医学专科学校应该大力弘扬以医疗职业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在全面打造学校特色品牌的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文化的影响作用,帮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当中。培养优秀的医疗职业精神。举例来说,学校可以通过建设并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档案馆、博物馆,让学生对于学校、专业、行业形成更加深刻和透彻的认识;可以通过校校园环境、硬件设施布设,或者校训、校歌等等方面,让学生慢慢了解和体会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还可以通过学生会、社团、广播站等校园文化宣传主体,拓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医学职业精神的视野。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医学专科学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问题,在明确医学职业精神基本内涵,以及医学这可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之上,需要作为教育服务主要课题的学校方面积极主动的从医德教育、人文教育、文化建设方面入手,巩固医学从业者职业精神培养的根基

参考文献:

[1]国峰宝,马其南.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学校大学生医德教育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4):90-96.

[2]代苑林,龙艺,简红江.健康中国视角下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06):762-766.

[3]苏天霞,王蕾,陈莉,张光奇,严刚,王健,张祎,王士然.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学校不同学历卫生人才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2):106-110.

[4]张美艳.新医疗环境下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01):51-53+68.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绵阳 621000)

作者:钟晓艳

第三篇:对高职专科医学检验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的思考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学和医疗卫生服务研究中的基础学科,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是关于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近年来,不仅在本科层次开设医学统计学,越来越多的专科院校也将其列为必修课,但存在的问题较多,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内容抽象难懂,公式繁杂,学习吃力,教学起来困难。本文结合我院实际及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成果,谈谈对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1.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现况

我院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来源于三校生、文史类和理工类高考生,医学统计学安排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只接触到解剖学、生理学等课程,尚未接触临床和检验专业课程。

1.1学生现况。

专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主要在基层医院,面对的是疾病的诊治工作,认为科研离自己太远,对以后的工作帮助不大,虽然老师强调了课程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但对课程结构不明白,培养目标不明确,思想上缺乏主动性。近年,大学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生源的质量下降,而对于专科学院的学生来说,部分学生缺乏有效地学习方法,难掌握所学知识。多数学生数学基础薄弱,且把医学统计学定位为数学课,看到数据就头痛,对课程缺乏兴趣,学习起来困难[1]。课程初期,大部分学生还是有学习激情,但随着课程越来越抽象,内容越来越枯燥,理解越来越困难,有不少学生选择了放弃,主动性逐渐丧失,变成为考试而学,甚至为了考试过关,获得平时成绩,抄作业、实验报告的越来越多。

1.2教学现况。

高职学院的教师多是承担至少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课时多,任务重,对专业的研究不深。我院医学统计学教师都是承担预防医学的教学,兼职讲授医学统计学,都是非数学专业类教师,对统计学的研究不深,也是非师范类教师,教育的方法有待提高。

1.3缺乏合适教材

一本好的教材应该是能够让学生快速入门,并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当前,面向专科生或高职学生编写的教材非常少,对于高职检验专业来说就更少了,内容缺乏针对性,即便有专科的教材,也是本科教材的缩写版。我院选用的是马斌荣主审的人卫第6版医学统计学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属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第八轮编写教材。

2.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思考

随着医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疾病的研究,越来越依赖于统计分析,而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后,接触的医学原始资料会越来越多,对医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越来越重要,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很必要,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思考:

2.1增强学生认识,明确课程的重要性、实用性

在每门新课的绪论部分,都向学生介绍课程情况和学习方法以及考核方法,也应向学生阐明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医学统计学是研究医学现象的科学,是揭示数据内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能指导医学生在医学研究与实践中有效地获取数据、正确的分析数据以及合理解释所得到的结果。在以后的工作中,从事临床工作或医学研究都离不开统计学,对自身非常重要。教师应避免空谈重要性,在整过教学过程中,应经常以统计学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为例,强调统计学的重要性。如上交专业、实验报告有少数未交,这也符合小概率事件;教材中有计算错误,也符合小概率事件;查找相关论文,让学生发现统计学应用不当等,这些都在我们身边,统计学并不抽象。

2.2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教材,适合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普通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两者的培养目标不同[2]。现今的医学统计学教材,多为本科教材演变而来,或为采用普通高校的本科教材,理论内容过多,实践环节少,缺乏吸引力。应组织相关学校的医学统计学教师经常进行教学研讨,研究高职专科生的特点,分析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组织编写符合实际需要的教材。教材内容应避免理论化,强调实用性,便于学生理解,少一些推导,增加课后习题,并配有答案,增加上机实训操作。

2.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多数教师都是兼职医学统计学教学,教学任务重,尽管如此,也应加强师资培训,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安排教师集中培训。也可以利用帮扶途径,邀请外校高水平教师到校授课,传授教学经验,选派教师到相关高校去进修。应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可以采取“师徒”式的指导培养,年轻教师多听有经验的教师授课,有经验的教师多指导年轻教师,多到课堂,帮助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4改革学生考核方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只要体现在应用性和操作性,为了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的评价方式,调整考核方式,注重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双重考核。实践能力的考核可以从课题考核、课后考核、课前预习、知识掌握、灵活运用程度、个案分析等方面,加深对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加强对学生统计思维、分析问题的初步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反馈于教学,调整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方法,提高教学效果[3]。

总之,在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医学统计学的教学中,要掌握学生情况,选好教材,调整授课内容,改革评价方式,提高教学能力,加强统计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艳.高职高专医学统计学教学思考,卫生职业教育,2013(9):54-55

[2]段致平,王升等.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现代职业教育,2015(15):20

[3]冯萍,王海平等.医学生卫生统计学学习现状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4(10):10-11

作者:钱桂林

上一篇:体育美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药学本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