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发展论文范文

2022-05-10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医学发展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时间生物学(chronobiology)是一门研究机体乃至单细胞功能活动的生物节律及其产生机制和应用的新兴学科,自时间生物学思想渗入医学领域后,导致了时间医学的加速发展。时间医学研究的是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过程的周期节律性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篇:医学发展论文范文

发挥循证医学作用 促进医学期刊发展

摘 要: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为近年来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遵循证据的现代临床医学新模式。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地位日益凸显,循证医学与医学期刊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希望通过论述循证医学和医学期刊的相互关系,使医学期刊工作者了解循证医学可以培养医学期刊编辑循证思维能力,为编审稿件提供循证医学理论依据,达到提升期刊质量的目的。同时,医学期刊是循证医学证据的主要载体,医学期刊把各种临床研究资料通过提炼、分析、整理、加工,形成医学论文,为循证医学提供可以遵循的证据。循证医学的发展与医学期刊质量和编辑素质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

关键词:医学期刊;循证医学;编辑质量

循证医学是现代临床医学实践和研究的新模式,也为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循证医学的诞生使临床医学从传统的经验医学转向遵循证据的循证医学,给临床医学带来巨大变革,被誉为医学实践中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临床医学发展划时代的里程碑。循证医学的传播需要医学期刊为媒介,循证医学遵循的证据来源更需要医学期刊作为载体;而循证医学又能为医学期刊提供积极的动力。

一、循证医学有助于医学期刊的发展

目前国际期刊文献检索系统有6个,其中以科学引文索引(即SCI)最为著名,涵盖了数千种国际性权威科技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和引文的数据信息[1]。能被SCI收录是所有期刊共同的目标,我国也不例外。目前,我国医学期刊数目已达千余种,是国际公认的医学期刊大国,但是这千余种中被SCI收录的却寥寥无几,与世界整体水平差距甚远,远非期刊强国[2]。除了语言障碍外[3],主要问题就是我国医学论文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临床医学论文较为突出[4]。目前普遍认为最常见的错误表现在科研设计和统计学分析两方面[5]:

1.已出版的论文尚普遍存在统计学问题;2.医学论文的审稿,过度依赖同行专家评审,缺乏临床流行病学和统计学专家参与,使许多发表的原始研究和二次研究中存在缺陷,甚至错误。医学期刊如果发表存在问题的学术论文,不但不能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循证证据,有可能会误导临床做出错误的决策。此外,大多医学期刊尚未完全由传统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型,发表的论文证据级别较低,不能为循证医学、临床医学提供可靠的最佳证据[2]。这样的稿源必然严重制约医学期刊质量的提高,限制其更好地发展。因此,在医学期刊中引入偱证医学有助于期刊质量的提高。

二、医学期刊对循证医学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每年都产生大量的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发表于各种医药卫生期刊。据报道,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0多万篇医学论文发表在2万多种医学期刊上[6]。为了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逐渐形成了遵循科学证据的循证医学[7]。而循证医学的存在基石主要来源于医药卫生期刊中的研究论文,论文中的临床数据、统计结果,特别是设计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严谨的临床研究以及对这些研究进行的系统评价,是循证医学的主体内容。循证医学的临床证据分级方法包括:老5级、新5级、新9级及GRADE标准。虽然分级方法不同,但高级证据一般是指设计合理、方法正确的随机对照试验,科学性强、客观性好、可靠性高;低级证据通常是没有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或仅是个人经验,故可靠性较低。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核心,而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必须来源于发表于医药卫生期刊上的随机对照试验及依据随机对照试验而进行的二次研究[8]。因此医学杂志是循证医学证据的主要载体,通过不断累积临床研究证据,为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提供基础,进而推动循证医学的发展。

三、医学期刊编辑的循证意识

随着医学的发展,期刊编辑的知识结构也需要不断更新。现代编辑概念对医学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应具有适合自己情况的、独特的、专博结合的知识结构[9]。

医学期刊质量的核心是论文内容的科学准确,而循证医学有着系统的方法学,无疑对提高论文的科学准确以及期刊的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医学期刊的执行者——期刊编辑具备循证医学思维能力、以循证医学理论为依据,并在期刊的编辑活动中运用循证医学[10]。

临床研究者和应用者尽可能提供和应用当前最可靠的临床研究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关键[11],作为对证据的有选择权和修改权的医学期刊编辑者必须掌握证据的分级,了解不同论文的证据价值和临床价值,客观审稿,正确评价文章的科学性。例如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研究较多,研究论文多,我们就不仅要考虑临床价值,还要考虑证据价值,选择证据质量高,也就是系统评价及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等高级别证据;而对于少发病或罕见病,研究论文少,往往没有系统评价及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等高级别证据,这时则要侧重临床价值,临床经验也是很好的证据。所以,医学期刊编辑通过了解和掌握循证医学知识,并应用于期刊的编审工作中,才能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减少发生错误可能,筛选出高质量的稿件,从而办出高水平的医学杂志[10]。

(一)树立循证医学意识

近年来,有研究显示一些有效的临床疗法没有得到推广应用,而一些无效甚至有害的临床疗法却在广泛使用[12]。因此“遵循证据”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就显得很重要。医学期刊作为证据的载体在循证医学传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质量是期刊的核心。只有高水平的期刊才有竞争力。所有高水平的期刊需要高质量的稿件来支持,而高质量的稿件则来源于医学期刊的大量来稿,编辑作为期刊出版的具体创造者,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稿件,要筛选出高质量的稿件,就必须自觉地贯彻执行循证医学思想。

同时,医学期刊编辑肩负着为循证医学提供最有力证据的职责,所以医学期刊的编辑必须具备循证医学意识。

当前,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国内外著名医学期刊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3]及“中华牌”杂志等[14-15]都极为重视这一领域的研究。

(二)现代医学编辑的循证意识要体现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

有了循证医学意识,还需运用到期刊的编辑实践中,作为期刊编辑者可以借鉴循证医学中对科研设计和统计分析知识的要求:

1.循证医学的高级证据需要遵循随机、对照、盲法、可重复的基本原则,医学期刊编辑在筛选稿件、审理稿件时可以借用以作为评价稿件质量的依据,增强选稿、审稿的客观性、科学性。

2.循证医学要求证据具备正确的医学统计学方法。这一要求在医学杂志编辑的日常工作中也很实用。借此判定医学科研的论文是否设计正确,是否准确、完整地收集了原始数据,是否恰当进行了统计分析,是否对结果合理解释。必要时还需要请流行病学及统计学专家对复杂的或难以判断的科研设计和统计分析做进一步评审,以保证准确无误。

总之,对于期刊中的每一篇论文都要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这必将使医学期刊的质量得到极大的保证和提高,也有利于循证医学的发展。

(三)持续学习循证医学知识

循证医学随着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其所包含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期刊编辑需要结合自身期刊的情况,紧跟临床医学发展的步伐,持续学习循证医学知识。自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以网络最为便捷,例如Cochrane协作网及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的网络版等都包含了大量的循证医学内容;Netting the Evidence收集了大量循证医学知识资源,是目前收集循证医学相关网站的主要导航网站,为自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循证医学知识和资源,方便医学期刊编辑查找相关资料,为其学习循证医学提供了保障。医学领域也有很多关于循证医学的学术研讨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期刊编辑可参加相关会议及继教班学习,可以针对性的学习循证医学。总之,对循证医学不断的自我完善学习,对编辑和期刊的发展都有着促进作用。

循证医学依靠医学期刊载体媒介的传播,循证医学的证据亦来源于医学期刊,同时循证医学又直接影响着医学期刊的质量和编辑的素质。循证医学的发展与医学期刊质量和编辑素质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这就促使医学期刊编辑不断学习循证医学,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编辑水平,从而编辑出高质量的文章,提供高质量的循证证据,尽可能地发挥医学期刊在医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蓓,李海燕.关于高校管理SCI收录论文的一些思考[J].实用医学杂志,2011(16).

[2] 卢全,游苏宁,干岭.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实现全媒体出版的SWOT分析[J].编辑学报,2011(2).

[3] 黄彦凝.浅析医学论文的汉译英技巧[J].中国医学工程,2007(9).

[4] 李静,杨子明.从医学科技期刊的载文分析我国医学论文的发表现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6).

[5] 杨扬,沈志超.循证医学和医学论文中统计学问题编辑鉴审的必要性[J].编辑学报,2001(2).

[6] 陈耀龙,王梦书,张文娟.如何阅读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

[7] Sackett DL,Rosenberg WM, Gray JA, et al.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J].BMJ,1996(7023).

[8] 李幼平,王莉.循证医学研究方法[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0(3).

[9] 付志华.论学术期刊编辑的信息意识[J].编辑学报,2003(2).

[10] 王昕.医学期刊编辑培养循证医学素养的必要性[J].编辑之友,2010(1).

[11] 何俐,屈云,李幼平.循证医学的定义、发展、基础及实践[J].中国临床康复,2003(4).

[12] 陶映雪,李霞.医学编辑如何在循证医学实践中发挥作用[J].编辑学报,2006(4).

[13] Stuebe AM. Level IV evidence--adverse anecdote and clinical practice[J]. N Engl J Med, 2011,365(1).

[14] 李立明,吕筠.关注循证公共卫生决策[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1).

[15] 董大明,王岩松,刘彬.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外科工作中的实际问题[J].中华外科杂志,2005(24).

作者:程翠

第二篇:时间医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时间生物学(chronobiology)是一门研究机体乃至单细胞功能活动的生物节律及其产生机制和应用的新兴学科,自时间生物学思想渗入医学领域后,导致了时间医学的加速发展。时间医学研究的是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过程的周期节律性及其相互关系。也就是专门研究时间结构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和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的影响,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对策。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时间医学已显示出其良好前景。本文就近年来时间医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作一综述。

1 基本特征

随着时间医学的发展,近年来已明确人体随着昼夜、季节的周期性变换其机体功能也发生周期性变化。从系统、器官、组织水平到单个细胞,乃至各种亚显微结构及其物质代谢的变化均有一定的节律性,人体内在的生理活动、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增殖分化均表现出24小时的节律性。一般认为,下丘脑上位于视交叉背侧,第三脑室腹侧的视交叉神经上核和位于间脑背部的松果体是近日节律产生的结构基础。视交叉上核是生物节律的中枢性震荡器,通过白天光照、夜间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调控外周震荡器使机体生物节律与外周环境同步,它是由该处神经元中一组与生物节律有关的基因,称为近日钟基因,在自身表达调控形成一个自激振荡的环路而不断地自激振荡下去。大量的研究发现近日钟基因能否正常表达和调控并形成正常自激振荡不仅仅与生物节律的产生正常与否有关,而且直接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2 中医时间医学

2.1 时间藏象论 中国古代虽无时间医学这一说法,但在实际诊治中早已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理论,中医时间学认为疾病的发作、加重与腑脏精气活动的衰弱有直接关系,在某经脉处于功能活动的“旺时”,根据药物性质、方剂类型、不同病证等择时用药是驱除脏腑外邪最有效之法。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大多出现明显的气阴两虚和阴虚症候。故常在午后至深夜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如肺癌患者清晨(寅卯时)气血行至肺经时症状加重,而在卯时症状减轻或自行缓解,说明气血行至肺经的时辰(寅卯时)是肺癌患者最敏感的时辰。

2.2 时间针灸学 在传统针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时间针灸学,尤其是子午流注纳子法、纳甲法,取得了可喜成果。子午流注针法注重时间因素对治疗的决定性作用,它将昼夜十二时辰分属于十二经脉,每一时辰有一相应经脉的气血循行最为旺盛,其穴位处于开启状态,循时刺穴可获得最佳疗效,这和目前以生物节律为基础的时间治疗学极为相似。

3 生理时间医学

3.1 血压时间医学 (1)血压动态检测:由于血压存在着近日节律的变化,使得24小时血压有时高、有时低,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计检测血压可避免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能客观、准确地诊断出高血压或低血压及不同生物节律特征的高血压,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H)高血压时间治疗:对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较早引入时间节律法。Halberg治疗高血压,在血压波动振幅出现前4小时给药(用1/2药剂量,每天1次)患者血压下降情况与常规抗高血压治疗效果一致。

3.2 睡眠调节 社交活动减少、户外接受光照时间减少,时间感受器的敏感度降低、边缘效应器表达生物时钟的能力下降都会引起时间生物学的改变,包括提前睡眠时相综合征、延迟睡眠时相综合征、非24小时睡眠一觉醒、盲人的睡眠障碍和时差病。Garcia等曾描述了通过光疗、调整睡眠觉醒时间或服用褪黑激素来治疗昼夜节律紊乱疾病。褪黑激素替代疗法可能还为治疗与年龄相关的老人失眠提供了合理的方法。

4 医学记录与时间

4.1 青光眼眼压测定 青光眼是由于跟内压升高导致眼组织损害的眼病。正常眼的眼内压为2.19~3.16 kPa,时间医学研究表明青光眼昼夜眼压变化大于1.0 kPa。大多数研究表明。青光眼眼压峰值往往在早上6时,谷值在晚上10时左右。专家们认为,鉴于青光眼眼压峰值和谷值相差大,昼夜节律变化明显,单靠门诊时间观察眼压是不够的,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光眼病情及发现异常眼压波动,有人认为必须在深夜11时至第二日凌晨4时期间至少安排一次眼压测量,以0~1时为宜。

4.2 癫痫发作记录 Quigg等通过长期癫痫发作记录发现脑的不同部位对时间生物调节的敏感性不同,但不同病灶的癫痫发作在24小时内都呈节律性。癫痫小发作主要在白天,不完全癫痫发作主要在夜间。这些数据表明,与癫痫相关并依赖于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可能受生物时钟的调节。

5 肿瘤时间医学

5.1 肝癌时间统计医学 大量统计学资料显示,临床上出现的乃是大量的失去宝贵治疗机会的中晚期肝癌病人,肝癌死亡率逐年上升。现代时间生物学理论给了肝癌治疗和普查很大启发。研究发现,各种临床检测的峰值参数出现在年周期的4~7月份范围,而提示肝癌临床易表现期在4~7月份,也就是说肝癌组织在这4个月内生长特别活跃。进一步研究还发现,4~5月份为早期肝癌临床易表现期,4月上旬为早期肝癌普查最佳时间,经数家医院临床验证,按照这个时间概念加强临床检查,早期肝癌临床发现率可提高30%。

5.2 胰腺癌时间放化疗医学 近来一些研究结果显示时间化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在一组前瞻性研究中,对16例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采用时间用药(其中有7例曾接受过以5-FU为主的化疗,无效后呈恶化状态),5-FU时间用药的高峰浓度在凌晨4时,连用5天,结果客观有效率为21%,中性生存期10个月,1年生存率30%,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

5.3 其他癌的诊断与治疗 除此之外,肿瘤的时间医学还广泛应用于肺癌、乳腺癌、胃癌、卵巢癌、鼻咽癌、肾癌等各种癌患中。

5.4 肿瘤预后的时间医学 有人对200例转移性直肠癌患者静止一活动周期节律性的研究发现,该节律明显的患者较节律幅度降低或节律发生改变的患者生存期长,前者4年存活率是后者的2倍。对104例乳腺癌患者皮质激素近日节律的研究,也有同样发现,即皮质激素节律正常的患者其4年存活率是节律有变化患者的2倍。

6 器官移檀与节律

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器官移植成功与否除了精致的外科手术吻合外,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排异反应。肾移植排异反应的时间差异存在周节律,一般移植后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时排异反应的发生率最高。免疫抑制剂的药物代谢及效应也有节律性,临床研究证实,早晨是给免疫抑制剂的最佳时间,早上一次给药其3年成活率大大提高,达82%。

7 自杀与时间节律

大量的文献记录显示自杀存在着季节变化。据欧洲统计资料表明,自杀发生率最高在4~5月。日本学者根据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进行统计发现,北半球在4~6月自杀率最高,南半球在10~12月为高峰。

8 结语

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科学家初步创立了现代时间生物学理论,其中一重要发现是揭示了人类预言性稳态机制:人类在长期的进化中,为适应各种外环境周期性变化而产生一种预言性反应,即在周期性变化到来之前自动而有效地激活机体稳态调节机制,以适应周期性环境变化。因此,人类在抵抗疾病能力方面存在周期性差异,正确认识这一差异并在未来的疾病预防、治疗和普查中加以充分应用,无疑将推动现代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陈乐创

第三篇:试谈医学检验与检验医学的发展

[摘要]“检验医学”与“医学检验”属于不同的学科概念,前者包括科学、技术和临床三方面知识,而后者主要是应用技术知识。面对新的形势,社会需求的不仅仅是技师型检验人才,更需要复合型检验医学人才结论只有创建现代化的检验医学专业,医学检验才能获得新生。

[关键词]医学检验;检验医学;转变分析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高技术的渗透必将不断引申生物医学领域深刻的革命。医学检验从形式上而言,由原始手工操作发展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操作。从内容上而言,以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标记技术的出现为代表,为医学检验赋予了新内容和新的发展空间。循征医学的提倡,又为检验医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随着实验医学、临床医学飞速发展以及二者不断结合,使医学检验这个以实验技术为主的学科逐步走向前台。以下从三方面阐述由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

1检验技术水平的转变

1.1仪器方面的转变

目前大型医院的仪器从单机自动化到成组仪器组台(例如将血液分析仪、自动血涂片染色机、网织红细胞计数仪及血凝仪构成一个血液学分析仪模块式组台)以至整个实验室通过传送带连接各种仪器,构成全实验室自动化(Total Laboratory Automation简称TLA)。

1.2检验方法实现标准化

过去测定一种化学成分有不同方法,即使用同一种方法,具体步骤也有微细差别,所得结果和参考值也不一致,给临床医师、病人以及检验人员带来困扰。现在国内外不少学术组织都在研究和推行一個国家或地区以至全球的方法标准化。方法标准化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使全球方法和结果表达得到统一,有利于统一诊断标准,而且更便于试剂生产,质量控制和保证检验准确性和可比性。尤其是在这个人性化的时代,除了准确快速地检验出各项生理指标外,病人在各个医院甚至不同地区医院的化验结果能够通用也是十分必要的。医学检验的标准化就是为实现“一单通”提供保证。

2科研力量和工作理念的发展促使转变

2.1随着大量有关人类组织细胞结构、功能、代谢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信息被发现,医学研究的目标均是通过一组数据全面反映人体特定组织器官的功能、代谢等。过去检验医学多是对特定单一项目的定性、定量分析,难以反映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貌,如今众多的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希望和挑战,科研力量的强大使得检验项目向整体化方向发展。

2.2工作理念的转变,检验管理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

医学检验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是多学科的组合体。现代的医学检验是一个庞大的部门,其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能够进行上千种试验,每天发出成千上万的报告。如何管理好这一庞大部门,保证其正常地科学地运行,特别是保证其发出报告的可靠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50~60年代,依靠几台显微镜、离心机就可以完成三大常规工作,有一台目测比色计就可完成大多数生化测定项目,依靠医师的知识和经验就能管理或控制检验科的检查质量。

3检验医学发展中的问题

从“医学检验”转变成“检验医学”,不仅是文字顺序的颠倒,但确蕴藏着深刻的内涵。检验学科发展的理念与定位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检验科工作的重点已不再是方法学的研究,而是在及时、准确提供报告的同时,协同临床进行诊断和治疗。此外,是为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院管理,或是循证医学的发展,都要求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

检验通过与临床有效沟通,可促进临床标本的正确采集和检验结果的正确解释及应用;同时又可从临床获得许多反馈信息,借此进一步综合评判实验方法学及其临床价值,以便不断完善操作规程并推进新项目的开展和普及。

4结论

4.1实际上,检验学科的发展更多体现在检验医学理念的变化上。在确保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前提下,在发展大型精确的自动化分析手段的同时,“床边检验”技术也有自身发展所特有的应用价值,各类床旁试验(pointof care test,POCT)使检验人员可在患者身边进行各项试验并即刻得出结果,大大方便了病人和临床,充分体现了人性化。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医院检验科从事检验工作,医生或病人把标本送到实验室,再将检验结果报回临床,被称为“医学检验”。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实验室工作不再是机械的标本检查,要综合病人变化、临床诊断,结合数据做判断,还要对临床医生得出的试验诊断提供咨询,称为“检验医学”。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不仅是一个词汇顺序的变更,对学科发展理念、服务模式、工作范围、知识结构都有深远影响。过去检验科“以标本为中心,以实验数据为目的”,而现在检验医学“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目的”。

4.2“检验医学”与“医学检验”属于不同的学科概念,前者包括科学、技术和临床三方面知识,而后者主要是应用技术知识。面对新的形势,社会需求的不仅仅是技师型检验人才,更需要复合型检验医学人才。尽管国家教委规定医学检验系本科定位于“检验医师”,但高校的专业设置取决于市场需求。我国检验科大多没有医师岗位,所以本科毕业生是在从事技师工作,从而导致高校培养模式仍是培养技师型检验人才,尚不能就临床问题与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检验人员将报告单送临床医师参考,但并不负责解释其临床意义。而临床医师又不甚了解检验项目的原理及过程或对检验结果存有疑虑,久而久之造成检验与临床之间隔阂愈演愈烈的现状,正如杨运昌教授所言:“现行独立建制的检验科不具有什么特色,是没有跟上现代医学潮流的落后体制。只有创建现代化的检验医学专业,医学检验才能获得新生。”

作者:薛红

上一篇:交通环保论文范文下一篇:通用机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