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院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学前教育学院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新体制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在中国教育大众化改革的背景下,为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国家鼓励公办本科院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独立学院。独立学院教育统计是指为完成高等学校基层统计报表所开展的校内统计工作,因独立学院办学形式的特殊性,其教育统计工作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第一篇:学前教育学院论文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之探究

【摘要】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独立学院开展既是客观需要,又有许多有利条件。本文针对目前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滞后等现状,提出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创业教育 独立学院 大学生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由英语中的“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其基本内涵是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即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创新精神,以及进行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能力。创业教育发端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即开始探索创业教育。1967年百森学院成立了全美第一个创业研究中心,并开设了创业课程。到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世界各国和各级教育组织对创业教育思想的不断完善,使创业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目前,创业教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深受重视,发展颇具规模,一些学校甚至以专注创业领域的研究和教学作为学校的策略重心及竞争优势。

我国的创业教育开始于20世纪末一些高校自发性的创业教育探索。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九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各试点院校开始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践探索。目前,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创业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各地高校正以极大的热情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对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认识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产物,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新机制指试办独立学院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新模式指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在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1.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解决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问题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激增,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将有610万应届毕业生步入社会,比2008年增加50余万人。一方面,是就业市场上求职需求的放大,另一方面,则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用工紧缩,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由于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要得到社会认可,创造出自己的品牌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因此帮助独立学院毕业生扩大就业途径的工作就更为迫切。

在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是缓解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出一批创业型人才,通过他们的不但能实现自身就业而且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无疑使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多出一种选择。

(2)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独立学院形成自己的特色

独立学院若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继续发展壮大,就要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对于独立学院而言,把培养应用型、创业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方向,通过深入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扩大社会影响,是其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2.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

(1)独立学院学生创业意识强、创业条件优越

独立学院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意愿相比普通公办高校学生而言要更强。独立学院学生尽管学习基础要差一些,但他们一般具有兴趣爱好广泛、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参与活动积极性高等特点,参加创业的意识相对要强。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创业氛围比较浓厚,很多学生的父母或亲属往往就是成功的创业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们不仅可以为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以及各方面的支持,而且传授创业的实践经验,这都为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独立学院办学具备一定灵活性

相对于一般高校而言,由于独立学院在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财务、管理上独立,因此更具有弹性。开展创业教育,在制定教学计划、学生管理等方面具有灵活性。同时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更有机会利用合作方各种资源,这样更有利于开展创业教育。

二、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

1.创业教育滞后,南北差异大

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创业教育更加滞后。目前,全国已有300多所独立学院,但只有极少数独立学院开始了创业课程,开展了创业相关活动,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和成熟。由于南北城市差异,浙江、厦门等南方城市由于中小企业较多,其所在地的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开展较多,在校生自主创业率较高。北方城市的独立学院则相对滞后。

2.教育理念落后

目前开展的创业教育大都存在急功近利的情况,往往局限于实务层面,将创业教育简单地定位为“企业家速成教育”,认为其仅仅在于鼓励大学生开办大大小小的公司,这实际上是一种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与创业教育的本质相违背。创业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及具备创业的知识和基本素质,创业精神的培育是这一教育的核心所在。

3.缺乏专业教师队伍与整套的教育教材体系

创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形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施教者本身不仅应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同时也应当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甚至创业历程。因此,符合有关条件的师资力量缺乏是一个突出问题。同时,目前创业教育的开展缺乏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更缺乏形成体系的创业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材,创业教育流于形式。

三、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与措施

1.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就要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教育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单单为了培养企业家,更重要的是通过创业教育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创业心理品质培养以及创业人格塑造等。通过教育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头脑中传统的就业观念,培养创业人才,更要使学生学会如何主动地获取新知、创造新知,将知识转化成现实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最终实现知识的最大效用。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

独立学院要行之有效开展创业教育,必须要造就一支懂创业、会创业并能指导创业,具有敬业、勤业、精业精神的师资队伍。要建立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进行创业教育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创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提供机会帮助教师走出校园,深入到工厂企业实践,了解创业前沿的最新情况,增强为创业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聘请成功的创业家为学生开设系列讲座或讲授具体课程,传授学生实际的创业经验和技能,现身说法,使学生更贴切地领悟到创业的过程,为学生今后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可以有效利用学生家长这一资源,邀请学生家长中的企业家加盟,无疑是对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师资的极好补充。通过建立这样一支校内外结合、知识能力互补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创业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3.深化教学改革,构建独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独立学院应深化教学改革,结合自身专业与学科优势,进一步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构建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有针对性地增加创业类课程,如“创业学”、“创业心理学”、“创业指导”等课程,将其作为必修或选修课。除了课堂讲授之外,更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要进一步启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采取活动开展案例研究、集体讨论、模拟创业等多种形式进行创业教育。如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模拟创业等形式,引导学生根据特定的情况,发现问题和商机,制订创业方案等,学会抓住商机、解决问题的方法。

4.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拓宽创业教育的培养渠道

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创业活动是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创业教育的载体。独立学院应积极组织一系列有特色的创业活动,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创业沙龙或讲座等。也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进行创业实践模拟,在解决企业创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创业的乐趣。最终,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帮助学生从找饭碗到“造饭碗”就业观念的转换的跨越,激发创业热情。

社团活动也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学校可以建立学生的创业组织,如大学生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将志趣相投的同学组织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开展创业活动,并要为学生的创业组织安排指导老师,及时为学生提供咨询和业务指导,为大力培养学生创业的实际能力搭建社团活动平台。

5.充分整合资源,开创创业教育新路子

独立学院应当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利用学校的食堂、学生公寓、超市、接待中心、物管中心、实习工厂等经营服务企业作为学生创业实践的校内基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见习岗位和职务,分期分批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在见习中增加创业的感性认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利用现有社会资源,成立企业家协会、家长联谊会,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学生创业教育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建立校企合作、学校与家长合作机制,建立一大批校外学生创业的实践基地。此外,还可以通过实习环节开展创业实践。把校内外实习基地办成创业教育示范基地,可以使学生在这样的场所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

总之,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是必由之路,而创业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独立学院从制度和组织等各方面提供有利保障,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徐华平.试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2).

[2]彭刚.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崔玉华.独立学院研究综述[J].煤炭高等教育,2006,(9).

[4]张德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5]余瑞玲.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

[6]范龙,尹琦.学生创业定位与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作者:张 莉

第二篇: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应用性研究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应用性研究李振国 杨丽丽 程良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摘要: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新体制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在中国教育大众化改革的背景下,为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国家鼓励公办本科院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独立学院。独立学院教育统计是指为完成高等学校基层统计报表所开展的校内统计工作,因独立学院办学形式的特殊性,其教育统计工作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本文以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为例,通过对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的分析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信息应用思路,搭建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的校内应用平台,发挥教育统计信息对独立学院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育统计 信息 应用

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形势,对教育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院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经过近15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中,教育统计既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一项工作任务,又是学校发展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和经常性工作。实际上,教育统计的第二项功能往往被忽视,学校内部的统计数据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方面,在运用新机制新体制快速发展起来的独立学院内部显得更加突出。

1 独立学院教育统计工作现状

1.1 统计机构及人员配置。与其他传统公办大学不同,独立学院的办学更多考虑对成本的控制,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或者岗位来从事教育信息的统计工作。在多数独立学院,承担统计工作的部门一般为学校(院)办公室。

1.2 统计工作总体流程。独立学院在接到上级主管部门统计工作任务后,根据要求组织相关部门按照报表要求采集统计数据,学校负责统计的部门整理汇总,主管校级领导审核后报至上级主管部门。

1.3 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的特点。①信息量大,数据关系复杂。由于独立学院具有办学主体多元化、产权关系复杂的特点,涉及校园、校舍、师资等方面的数据统计时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数据关系较公办高校要复杂一些,需要统计人员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甄别、合并、计算等操作。②个别信息缺乏真实性。在独立学院上报的统计数据中,虽然数据关系正确,但并不能保证数据完全真实准确。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学校内部统计信息由多个部门共同完成,掌握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一方面是上级主管部门将统计数据与办学指标直接挂钩,数据达不到要求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和发展。③统计信息口径单一。独立学院的统计信息更适合教育行政部门了解和掌握一定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宏观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实际办学中,一些重要的数据并不在统计的范围内,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频率很高,但是在统计信息中往往被忽略。

2 独立学院教育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指标体系缺乏对独立学院的针对性。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已呈现出公办、民办等多种办学模式。但是,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生的教育产物,其办学模式存在着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既不同于公办高校,又区别于传统的民办高校。但是在统计工作中,独立学院一般被归为“民办”一类,而专门针对独立学院的体系指标还不够完善。①多数指标未体现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统计信息的基本办学指标与监测办学指标共归为五类院校标准,占据了教育统计信息的绝大多数比例,划分标准没有专门针对于独立学院的相关指标做出说明。而独立学院是新办本科院校,在各项指标上势必会与公立办学有一定差距。②主体调查内容延用落后指标,不能发挥信息的服务功能。过去沿用的一些统计指标已经明显落后于独立学院的发展步伐,不能反映出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例如图书、语音室、多媒体等指标没有关照独立学院的办学实际。

2.2 统计过程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从工作的流程可以看出,信息在自下而上的呈报过程中,上级主管部门缺乏对信息准确性的检测程序。为了不被“停止招生”或者“亮出黄牌”,很多信息的填报上以凑指标为目的,难以保证真实性、科学性,于是上报结果时有些信息失真,没有利用价值。

2.3 统计方法落后。①信息化工作意识薄弱。目前教育统计信息工作还是以手工为主,主要依靠各相关部门基层的统计工作,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主要针对上报信息,进行汇总、录入。因此利用信息化手段的水平较低,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②统计口径与实际应用不完全匹配。独立学院的教育统计信息,主要是根据上级要求来完成统计内容,不能满足综合性的人事、教学、后勤等全面统计的需要,难以实现信息的整合,甚至个别信息只是简单罗列,高层次、有深度的信息寥寥无几,甚至内容滞后,可用性差。③信息资源功能单一。当前高校教育统计的数据除了成为国家宏观调控高校发展的功能之外,其实也是高校对外交流,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这就要求学校掌握所有办学信息,依靠信息进行前景预测,掌握发展动态,但这一功能往往被高校忽视。

2.4 统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不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对统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进能主动接受信息化这一新的管理手段的高层次人才,成为独立学院发展的必须趋势。

2.5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目前,独立学院教育信息统计工作未引起上级部门足够重视,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体制。因为这项工作不属于一线管理工作,加之上报形式存在的问题,弱化了统计的功能。

3 推进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在办学实践中的应用

3.1 改革指标体系。①建立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指标。上级主管部门要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特點,结合独立学院发展形势,对统计指标体系重新进行调整、更新和补充,同时对指标进行简化,增强信息的实效性。②完善主体调查内容。健全针对独立学院特点的主体调查内容,增强信息的实用性,在突出办学特点的基础之上,增强对教育统计工作和学校的整体办学情况的管理。

3.2 完善统计工作监督机制。针对于独立学院,要完善法规,制定监督标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如制定《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公开条例》、《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保护条例》和《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监督办法》等。

3.3 加快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①成立信息化管理机构,增强信息化意识。信息化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按照学院发展思路,总体规划、协调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同时负责公共信息平台共享数据的建设和维护、负责学校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化业务。②建立教育统计信息数据库,细化信息分类。高校教育统计信息主要分三类:学生类、教师类、办学条件类。独立学院员工队伍组成复杂,教师类分为自有聘任教师与校本部聘任教师;办学条件类中的资产、房产等分为产权与非产权,非产权又分为租借用等情况。③加强信息采集的科学性。按照信息分类,将信息划分到各职能部门,信息来源由各职能部门负责采集,涉及到有共享的信息,以信息源部门的口径为准。④建立信息查询管理平台。拓展信息发布和查询的空间,开辟信息查询系统或者网络办公平台,使得学校的各项统计信息能够更好的管理与使用。设置不同的信息查询权限,这样,既做到了关键信息的保密,也发挥了信息的实际作用,方便了数据的查询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⑤提高信息分析能力。对独立学院而言,教育统计信息的收集与统计,不只是为了上报,还为了通过分析统计信息,了解本校的情况,找出教学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4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独立学院的信息资源是独立学院发展的战略资源。开发和利用教育统计信息资源,关键是要有一支人员精干、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因此要努力提高统计队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注重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统计人员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熟练使用统计应用软件,合理利用教育统计信息平台。

3.5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上级部门要制定起符合独立学院特色的、健全的法规,提高教育统计信息中各项数据的权威性,为独立学院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独立学院自身也要依据自身学院情况,制定各种制度来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3.6 扩大统计范围,拓展信息应用。以教育统计信息应用性研究为契机,独立学院的一些日常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此基础之上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实现管理与使用的功能。如“档案信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办公用品领用管理”等日常办公。

总之,独立学院教育统计工作及其信息应用,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发展的课题,只有树立改革意识,优化工作方法,推动实践创新,才能是教育统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独立学院的发展和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发共和国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Z].2008.

[2]徐文彬.教育统计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周爱苹.高等教育统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问题和对策探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4]林世軍,等.教育统计在独立学院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中的有效应用[J].浙江统计,2006(12).

作者:李振国 杨丽丽 程良

第三篇:浅析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

摘要: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 新生刚入学,思想和认识正处在形成时期,积极开展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细致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特点,采取不同方法,对新生加以正确引导,能为独立学院学生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

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关键环节,而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独立学院作为新形势下的时代宠儿,它同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和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是更好更快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对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如果能够细致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特点,采取不同方法对新生加以正确引导,积极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可为今后独立学院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

通过在独立学院的调查分析得知,当前我国独立学院新生有

一下几方面的共同特点:

(一) 思维活跃,个性鲜明,自主意识较强,但成绩基础相对薄弱。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大多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或者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学生从小兴趣爱好广泛,思想活跃,多才多艺者较多,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社会实践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强。对学生会、学生社团以及班内学生干部的竞选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但缺乏务实精神。虽然综合素质相对全面,但成绩基础相对薄弱。这些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律性较差,缺乏韧劲和恒心,成绩相对较差。因此,全国各省独立学院学生大都录取分数线和本一批、本二批相比偏低。

(二)就业目标定位较高,缺乏耐力和拼搏精神。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就业目标是公务员、企业家、医生、律师等。好的生活条件、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不错的家庭背景,使他们不再为毕业谋求出路而困惑。因此,这部分学生人生目标定位较高,希望将来大有作为。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在期末考试、学生干部竞选、各种竞赛及今后就业的过程当中总有成功者与失敗者。一些在顺境中成长的新生往往因为受到一些挫折而萎靡不振,自我封闭。这些学生虽然理想远大但却缺乏恒心和毅力,缺乏拼搏精神,从小受父母娇生惯养,面对挫折消极退缩,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往往让他们在挫折与困难面前显得好高骛远。

(三)个性张扬,缺乏集体荣誉感,心理问题相对突出。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花钱无节制,喜欢我行我素,对于自己的学习生活无法合理安排,一些学生干部无法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学习无规律。此外,一部分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自由散漫,起居无定,很少甚至完全不去参加大学里的各种课外活动,在集体荣誉和个人利益之间做抉择时,偏于眼前利益,功利性较强。独立学院学生相对普通一本和二本高校学生而言,他们在中学因为学习成绩不够优秀的缘故往往处于老师的视线“边缘”,由于高考成绩的差距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会因为没有能顺利进入理想中的重点大学而感到自卑,对自己毕业文凭的含“金”量、毕业后待遇、前途和未来缺乏自信,也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还有一部分学生家庭条件较差却担负着高昂的学费,这使他们学习和生活压力较大,久而久之便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对策

第一,积极开展专业入门指导教育,对自我进行合理定位。

在大学生入校以后,学校为新生专门开设有关专业介绍的相关讲座,介绍学校的课程体系和办学理念,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出新的学习动力。由于独立学院学生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要让他们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重新找回自信,合理实现自我定位。通过对所学专业的介绍,使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法,并依据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合理规划的制定有助于他们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告诉自己时刻不能放松和懈怠,从此要自强不息,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第二,积极进行理想信念和校规校纪教育,培养他们的毅力和恒心。通过军事训练、军事宣传、军事理论课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明白“国无防不立,有国才有家”的道理。尤其通过开学初的军训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增强学生的毅力和恒心,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精神,让新生重新认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生活。在开学初,要对所有在校学生明确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派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和校园安全教育。

第三,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信心。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重要作用,在开学初对大一新生做好全面的心理问题排查工作,在新生中广泛进行心理调查,做好防范工作。全面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疏导学生情绪。作为辅导员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建立贫困生库,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同时,发挥学生干部和家长的共同作用,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共同预防极端事件的爆发,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积极的生活学习环境。

第四,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过渡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新生入学教育在这一时期则显得尤为重要。来到大学,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学习方法,都会有明显的转变,辅导员要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要经常深入宿舍和课堂,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重点关注贫困生的日常情况,做好新生的资助工作。 有针对性的组织寝室、班级联谊活动,利用团日活动、迎新晚会、社团活动等途径使同学们熟悉自己身边的同学,初步建立社会交往的自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新生摆脱孤独与自闭,感受大学校园的激情与活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总之,要充分尊重新生的主体地位,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时刻将新生的健康成长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有效解决新生的适应性问题,使新生顺利完成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积极制定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3-04-23(1)。

作者:刘倩

上一篇:城市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初中数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