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通识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近年来,众多本科高校均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通识教育改革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为了谋求自身发展也积极地进行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从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门类、师资、教学模式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日益多元化,助推学生全方位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学院通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院通识教育论文 篇1: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识教育作为一种育人理念又重新回归教育视野。由于长时间形成的历史性教育断层,通识教育的开展并不像理想中的一帆风顺。各大院校追求通识教育的同时,忽略了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特殊性,导致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出现滞后。

[关 键 词] 通识教育;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对策分析

一、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一)缺乏对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

通识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多模仿移植国外的教学模式,且在通识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国内高校对通识教育的研究多在于理念的传播、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对教学管理及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较少。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大学教育理念,高校践行通识教育也多体现为对通识教育的推广宣传、课程建设两个层面,尚未进一步深入推进通识教育建设。

独立学院践行通识教育之路与国内重点高校相比较更艰难一些,这是由独立学院其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无论是学情分析还是师资队伍建设,独立学院均阻力重重,在推行通識教育上,更是举步维艰。因此,缺乏对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现状的研究,教学状态尚处在设置课程数量、安排教师授课阶段。

(二)缺乏对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构建

自全面学习苏联专才教育培养模式以来,我国大学对教学管理体制的构建始终围绕专业教育开展,通识教育兴盛后,原有专业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就被直接移植应用到通识教育上来。随着通识教育的发展,专业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给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但由于教育大环境所致,对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构建工作并未积极展开,而出现了“放任自流”的现象。

(三)缺乏专业的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队伍

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始终是高校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识教育由于起步晚,在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体系。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成立独立的通识教育机构以外,其他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的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仍处在“课程各自为营”的阶段。学校推行通识教育,在各学院提交的选修课程中进行遴选,然后开始授课,称之为“通识教育”。其实,完全不符合通识教育的理念,属于形式化的通识教育。

二、对策分析

(一)加强对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

鼓励各大高校加强对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尤其是独立学院。学校层面要设定相应的鼓励措施,组建专门的通识教育教学管理研究团队。针对本学院的办学特殊性结合教育大环境,深入研究通识教育的教学管理。本项研究要结合通识教育教学目的,构建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二)健全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制度保障是通识教育教学管理提升的关键,通识教育区别于专业教育,需要建立特殊的制度保障体系。目前,独立学院的通识教育开设较为散漫,因人开课现象较为严重。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较为随意,多为硕士毕业生缺乏通识教育教学经验。高校不加大对通识教育的投入与关注,就不能吸引高素质、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体制,需要高校自上而下的重视。

我国近20年来推行的通识教育多流于形式,缺乏根本性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制度保障。各高校均有其特殊性,教育部门应对各类高校的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建设进行分类指导。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成立通识教育组织机构,并改变各院系各自为政的局面,为达到通识教育的真正目的而奋斗。

(三)优化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队伍

独立学院应积极引进具有通识教育管理经验的教师,作为院校发展通识教育的领导者,进行教育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同时,要大力培育教学管理骨干,优化自身的教学管理队伍,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四)建设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我国通识教育评价体系受到了专业教育的影响,评价过于量化,缺少灵活性。

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对高等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评价理论与技术均不成熟、不完善。建设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能有效提高大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三、结束语

通识教育的两大任务在于完成知识文化的传承与本土化知识文化的创新。通识教育是把人培养成自由之人,造就具有全球视野和优美情感的博学创新之人。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致力于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应试教育将学生悄无声息地进行了分类,独立学院应结合自身育人目的出重拳打造通识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因此,独立学院的通识教育教学管理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翼星.我对大学通识教育的几点认识[J].现代大学教育,2012(3):1-5,112.

[2]倪胜利.通识教育:真谛、问题与方法[J].教育研究,2011,32(9):94-97.

作者:邓渝,刘会

学院通识教育论文 篇2: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发展探究

【摘要】近年来,众多本科高校均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通识教育改革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为了谋求自身发展也积极地进行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从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门类、师资、教学模式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日益多元化,助推学生全方位发展。本文研究了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公选课程体系的发展历程,以期能够对其他类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提供可借鉴经验。

【关键词】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翻转课堂;发展

通识教育旨在追求一种跨学科或超越学科的普遍性知识与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文件精神,近十年来,应用型本科高校均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识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开展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对于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独立学院办学起点较高,它们依托母体学校的优势学科,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在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示范作用,为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专门人才。但与公立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和不足,因此,必须依据自身的特点,精准定位,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赢得长足进步与发展。独立学院要秉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和打造符合学院自身和区域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厚基础、宽口径的鲜明人才培养特色,使独立学院真正走上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状况

(一)起步阶段

独立学院在建校之初,由于办学规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限制,首要任务是集中精力、聚精会神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积极打造专业课程体系教师教学团队,未开设公选课或有选择地开设公选课。但为了开拓学生视野,会适时从国内知名高校及其他科研院所聘请一些名家名师来校进行专题报告或讲座。随着专业课程体系的形成和师资队伍的稳定,会从专业教师队伍中遴选仍有余力的开设公选课,严格控制开设门数,以确保公选课的教学质量。此阶段沿用传统的公选课开设模式,实行大班教学,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参与程度较低,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难以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供学生选择的空间较为狭窄。

本阶段,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平稳起步,稳扎稳打,采取传统模式开设,形式较为单一。

(二)发展阶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融合日益紧密。在线学习平台的出现,引发了一场教育领域的巨大变革,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认知与想象。线上课程以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反复回放的便捷特点,受到了全球学习者的热烈欢迎。近十年来,在线学习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落地开花,上线课程和学习人数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这一背景下,众多高校纷纷引入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供学生选择,如学堂在线、超星尔雅通识教育在线学习平台等,上述平台拥有师资经验丰富、课程制作精良等众多优点,整体运行状况良好。学习平台线上教育课程均为国内名校名师精心制作的优质视频资源,每学期可从中精选10门课程作为面向全校学生的公选课,内容涵盖文学、历史、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和实际水平进行选择。选课后学生只要按要求完成线上视频内容的学习和线上考试成绩达标,就能获得该课程的学分,此类课程基于在学习时空上的自由性、便捷性,一经推出即受到学生的青睐,每学期在开放选课时间范围内,选课人数迅即满额。诸多优秀在线学习平台的引入对独立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同时,传统公选课开课模式继续保留沿用,但平稳中有新发展,任课教师学术背景、教育教学经历、教学方法、课程门类等方面都日趋成熟化、多元化。

本阶段,实行传统公选课与在线学习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双轨并行,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发展稳中有升。

(三)改革与创新阶段

在“互联网+”背景下,在线学习平台发展速度惊人,随之而来的一些教学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一学习模式下,出现学生选而不修或不精修、为获得学分而刷课程等不良现象,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得不到有效监管和科学评价。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富有远见的独立学院开始着手建设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翻转课堂体系。以通识教育在线平台课程引入为契机,每学期再从中遴选出2~3门课程作为试点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此种模式下,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进行实施。课前学生们根据老师的要求提前观看线上视频,自行完成视频的学习;课中,教师既可以就线上内容进行拓展讲解,也可以就学生观看视频时产生的问题与疑惑进行师生间、生生间互动讨论,这样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学习效果;课后环节主要是教学评价和总结。课程结束后,承担混合式教学课程模式任务的老师会结合线上数据、问卷调查等撰写一篇课程整体运行报告。

此阶段,传统公选课、通识教育在线平台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三种模式并行,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初见规模与成效。

二、未来目标与发展方向

(一)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布局合理、科学有序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宽口径的模式。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和相互衔接的特点,打造构建更加成熟、系统、多元的“优质在线学习平台通识课程+混合式教学课程(翻转课堂)+传统公选课”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健康人格、良好身心的培養与创新能力的训练。

(二)建设在线课程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立足国情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文件精神,一些独立学院后续将加大力引进更多国内名校的优质通识课程MOOC资源,同时立足自主建设,适时打造一批具有学院办学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示范翻转课堂,培养一支稳定的青年骨干教师团队,精心制作、开发符合和反映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特色的线上精品课程资源,为学院其他类型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提供经验与借鉴作用。

(三)建立评价跟踪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跟踪体系。充分利用在线平台的线上数据统计、监测与分析功能,结合线下课堂教学评价,同时借助其他传统评价手段,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和跟踪体系。

参考文献:

[1]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 [M].李曼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翟志勇.慕课(MOOC)时代的通识教育[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年.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作者:宋伯存

学院通识教育论文 篇3:

湖南省独立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现状分析及策略

摘 要:通识教育是传统的“自由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纵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领域进行的相关研究,关于独立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为研究对象,找出本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落实完成本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改革的任务,为其他独立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策略

一、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现状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目前包括才艺选修课程和通识名家讲座,与其他独立学院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有所不同,具体现状如下:

(一) 才艺选修课程

1 教学模式:张家界学院才艺选修课程为一年级学生必修课程,共有2个学期,合计为2个学分。学生虽然可以自主选择才艺项目、授课教师、上课时间等,但依旧是行政班级的教学模式。各班级学生人数不一样,有的班级人数过多导致教师无法对每位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和讲解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多样,学生按照授课教师自拟定的方式进行考核,如有不及格现象实行学期对应重修原则。

2 课程设置:我院才艺选修课程开设的选项课程,根据学院现有教学场地、器材、师资以及学生对该课程的爱好程度等来确定,目前开设的课程分为线下课程与线上课程,线下课程有播音与主持、新闻采写、化妆与造型、健美操指导员教程、古筝、葫芦丝、吉他弹奏、二胡、萨克斯等共30门;线上课程有大学生讲话实操、穿着T恤听古典音乐等共8门。

3 师资队伍:我院开设的才艺选修课程较多,授课教师的现状如下:有外聘教师7名、本院教师18名,还有学院的部分优秀学生5名。就目前情况看来,师资队伍人数仍然是不足的,因此,部分教师担任的不是自己所专修的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有发展的空间,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部分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明,上课效果不是很好。

(二) 通识名家讲座

每学期学院通识教育部会聘请国内外高校知名的专家教授、业界成功人士开设讲座6~8次以填补学院讲座举办方面的空缺。讲座内容广泛,包括军事理论教育、创业就业教育、卫生与健康教育、旅游业发展教育、文化教育等,学生可以自主报名听这些讲座。由于场地限制,每次讲座都有严格的参与人数限制,到场的每位学生必须遵守会场规定,及时签到。学院通识教育部为保持会场纪律,在每个班级都聘请了一位通识信息员作为工作人员,负责所属班级的通识名家讲座的工作。讲座的考核按照学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从2014级的学生起大学四年必须听满4次讲座,写满4篇心得体会,每篇心得体会经评阅合格才能获得1个学分,合计为4个学分。如果未达到4个学分将进行延迟毕业处理,直到达标为止。

二、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因素

(一) 对通识教育认识不够

1 对于才艺选修课程来说,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有定位不准的错误。在学生眼里,他们认为这就是一个选修课而已,更何况现在是上大学,专业课都不一定会认真去听讲。就大多数学生而言,无非是换了一个地方玩手机,当然也不乏有学生真正是想学一门才艺课程的,但这是少数。如今我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学生的认识问题,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认识,对才艺选修课程的认识,对自身学生身份的认识等。部分授课教师也有不正确的教学态度,认为这只是选修课程,没有必要对学生那么严格,这其实是一种放纵学生的做法,是不对的。

2 对于通识名家讲座来说,许多学生都出现了叛逆心理,他们认为听讲座人去现场就可以了,没必要写心得体会。我院通识教育部规定要写心得体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检测学生听讲座时有没有认真,是不是真的从讲座中有所收获,这对于举办单位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反馈信息。

总的来说,对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认识不够,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院的教学条件不达标,对学生、教师的宣传程度不够造成的。这也正是我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 教学成果不太显著

对于才艺选修课程来说,教学成果没有达到预想的水平。我院通识教育部原本针对才艺选修课拟定了一个“才艺天天秀”方案,但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一直没有实行下去。在学院的各种晚会上的节目依旧是之前“历史性”节目,少有新的节目安排。总的来说,我院开设的才艺选修课程还是比较多的,每门才艺课程也都有学生选,但是教学成果可能并不是很显著。至于通识名家讲座的举办成果要比才艺选修课程的教学成果好很多,其中在2016年的“全国大学素质教育优秀品牌活动”比赛中,我院的通识名家讲座获得铜牌。

(三) 師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我院的通识教育才艺选修课程的授课教师由外聘、本学院教师、本学院学生组成,组织比较散乱,不利于通识教育课程科研的发展。兼职的外聘教师由于不受本学院的管理,只是上课时间来学院,对于工作和我院并没有归属感,会降低部分外聘教师教学热情。本学院的学生教师平时比较零散,再加上各方面的因素,我院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有效的对授课教师的管理办法。虽然我院通识教育部针对才艺选修课程成立了一支学生队伍——通识才艺督查员,但授课教师这一方面仍然是制约我院通识教育课程发展的重大阻力,亟须改善。

三、 应对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改革过程中问题的策略

(一) 转变观念,重新对通识教育进行定位

教育改革,观念先行。我院作为民办的三本学院应该立足于自身的优点,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向学生、教师们宣传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首先,通识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把学生作为“人”来培养而不是当作“工具”来培养,这是为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然后,对于我院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包括才艺选修课程和通识名家讲座两方面,都是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开设的课程,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首先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最后,学院本身应该对于通识教育进行广泛普及,让学生和教师对通识教育建立一个新的正确的定位。

(二) 增加实用课程,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

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中通过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着内容不合理等问题。作为独立院校的本院当然也存在着这个问题,就此而言,我院可以立足身处湘西地区这一优势,开设立足于本土的实用课程,比如可以适当增加张家界本土文化类课程,本土植物资源与利用、阳戏、花灯等课程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学生对于能真正学到知识或者技能的课程是不会拒绝的,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要依照学生的兴趣来定所学课程。大学生毕业后是要步入社会工作的,所以在学院课堂上当然需要增加一些实用课程来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比如,我院本学期就增加了线上课程“大学生魅力讲话实操”就深受学生欢迎。

(三) 加强才艺课程教学管理队伍、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实现独立学院的通识教育改革,关键要靠管理队伍与师资队伍。我院面对当前才艺教师组织混乱现象,要实现才艺课程达到预想的教学成果,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一,要加强教师专业培训,鼓励教师进修、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第二,要调整和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培养“一专多能”型教师,各授课教师应熟知多方面知识。第三,要密切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建设,加强双方交流合作,管理队伍要对教师队伍及时进行教学信息反馈,使两者形成一个密切的工作团体。

四、 结语

张家界学院在2014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通识教育课程进行过一次大的改革,初步形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在学院领导高层的高度重视下已经形成了基本定位、体系,以及工作思路,在通识教育部管理下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将为落实学院培养“通识素养宽厚的应用型”人才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本法.简论通识教育的历史嬗变和时代内涵[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2] 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4(06).

作者简介:罗希,湖南省张家界市,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作者:罗希

上一篇:监狱管理创新论文下一篇:网上合同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