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11

小编精心整理了《良渚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良渚遗址中墓葬分化和聚落差别所体现的阶级分层、礼仪建筑和器物工艺所体现的专业分工、区域整体所体现的经济依赖性以及强制性公共权力系统的出现,说明良渚文化已具备早期复杂社会乃至是国家形态的重要特征。良渚的制度文化因素不仅在同时期文化系统与后续文明发展中发挥着导向作用,而且良渚文明的证立也在探讨文明起源的判定标准、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篇:良渚文化论文范文

良渚文化器物纹饰的再创新应用研究探讨

摘要: 良渚文化器物纹饰具有严整统一的装饰风格,其纹饰装饰的独特性,对现代艺术图形与设计具有重要的重新启示。本文从传统图案与现代装饰设计的内在联系出发,探讨了如何对良渚文化器物纹饰进行再创新应用研究,将其文化内涵自觉融入现代设计,促进现代设计推陈出新,实现设计再创造。

关键词: 良渚文化,纹饰,再创新,应用

1.引言

良渚文明所處的时期约为公元前3300-2300年,这是中国史前文化发展的特殊阶段。经历了黄河流域庙底沟文化、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崧泽文化和北方地区红山文化的扩展与融合,良渚文化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支。

良渚文化的器物纹饰体现环太湖流域地区人群特定的审美风格、文化特质与本土唯美意识,具有严整统一的装饰风格,构成了独特、别具匠心的器物纹饰。其纹饰装饰的独特性,对现代艺术图形具有重要的重新启示。

近年来对器物纹饰的创新与再设计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对针对良渚器物纹饰在各个设计领域的设计与研究还不多。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对良渚文化的器物纹饰装饰进行深度挖掘,将良渚文化内涵自觉融入现代设计,实现设计再创造,促进现代设计的推陈出新。

2、传统图案与现代装饰设计

传统图案大多凝重、典雅而神秘、古老,具有鲜明的层次和节奏感。而现代图案大多注重简约,更注重传意的功能性,线条极富现代感,虽然少了精美雅致,但多了分洒脱和简约。面对传统图案,要在充分理解传统图案文化内涵的前提下进行充分的挖掘与分析,从对传统图案的简单复制与挪用转化为全新的诠释、改造、创新,用创意灵感设计出的作品表现出后现代主义的装饰意味。在现代设计语言中,对传统图案中包含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内涵的理解,与对新表现方法和新材料的应用,两者都不可或缺。现代装饰设计应该以新的表现手段综合各方面元素进行重新塑造,使传统精神与现代理念相结合。

从对传统图案的简单复制与挪用转化为全新的诠释、改造、创新,把纹饰分解成点、线、 面、体、空间、肌理、质感等,并对节奏和韵律、对比和调和、尺度和比例、统一和变化等进行形式美原则分析。解构原有的形态而形成新的艺术形态,强调空间、运动、材质,强调简洁、净化、抽象,得出新的有意味的形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对纹饰样式的再设计和再运用,让其得以重获新生,运用于视觉传达、文创产品、产品设计、服装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现代设计诸多领域中等,从而在审美意识中对先民创造的装饰艺术形态的致敬和再现。

3.良渚文化器物纹饰再创新应用研究的方法

良渚器物纹饰的线条、色彩等以某种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发人们的审美兴趣。通过对良渚文化的器物纹饰进行内容、表现形式、艺术风格的深入研究,发掘其体现的美学原则和艺术魅力,从而提出良渚器物纹饰对现代艺术图形的重新启示。提取其形式构成法则,从人的心理上的相似需求出发,进行装饰纹饰再设计,重构具有良渚特点的装饰图案,产生视觉上风格的一致性。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结合,进一步与现代装饰艺术融合,将其文化内涵自觉融入现代设计,愉悦自我、表达自我,作用于现代人的生活,丰富现代人的心灵并投射情感,促进现代设计推陈出新,实现设计再创造,为其装饰艺术所具有的传承和传播提供更多有益的价值。

由点及面的研究良渚文化在社会文明进程中所具有的普遍性与典型性。探讨良渚文化在器物中所反映的美学观念。从组织形式和装饰手法方面进行深研究,从器物纹饰中提取原生的图案因子,利用构成原理和形式美法则对其进行深层次的设计重构,保存原有纹饰的特征,呈现新的组合形式。

研究良渚文化器物纹饰的构成形式、创造意念、装饰位置以及装饰造型等角度进对现代艺术图形的启示。以其内容为出发点,关注图纹的形式,并且依据图纹形式内在精神内涵来实现对现代设计意义。利用良渚文化器物纹饰的装饰性特点,给现代基础装饰图案的创作提供了更智慧的启迪。

4、讨论

通过对良渚文化中器物纹饰进行内容、表现形式、艺术风格的研究,发掘其体现出的美学原则和艺术魅力,从而提出环太湖流域的器物纹饰对现代艺术图形的启示。树立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合而为一的思想与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才能有效地实现传统纹饰图案与现代装饰设计的融合,最关键的是对于传承与创新契合点的把控,在设计思想上完成转变。将传统图案在现代装饰设计学习中加以拓展和延伸。借用前人的智慧,用创意帮文化找到新出路,把传统带入到当下和未来。

参考文献

[1]高黎,《陕西半坡彩陶纹饰在陶瓷造型艺术上的重构研究》(研究项目)

[2]方向明.良渚玉器的种类及其纹饰[A].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文物精品集[M].北京:中国杜会科学出版社,2005.

[3]贡布里希著.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地理学研究[M].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

[4]黄宣佩.良渚文化特展,财团法人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文教基金会、上海博物馆主办,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承办,1997.

[5]蒋卫东.神圣与精致:良渚文化玉器研究[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0.

[6]李学勤.良渚文化玉器与馨餐纹的演变[J].东南文化,1991(5).

作者:梁云

第二篇:略论良渚文化与文明起源

【摘要】良渚遗址中墓葬分化和聚落差别所体现的阶级分层、礼仪建筑和器物工艺所体现的专业分工、区域整体所体现的经济依赖性以及强制性公共权力系统的出现,说明良渚文化已具备早期复杂社会乃至是国家形态的重要特征。良渚的制度文化因素不仅在同时期文化系统与后续文明发展中发挥着导向作用,而且良渚文明的证立也在探讨文明起源的判定标准、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良渚文化;文明起源;国家形态

目前学界公认,在距今5000年左右时,旧大陆的埃及、西亚、印度等地相继进入较先进的文明社会。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起源发展具有共时性,因此中华文明探源成为国内外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而考古材料无疑是文明起源的实证。自殷墟与二里头遗址被发掘后,国际公认的中华文明大致始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但早于商代1000余年的良渚古城卻展示出与之相媲美的社会发展程度,因此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探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文明起源的标志考略

在集中探讨良渚文化与文明起源关系之前,有必要对文明的标志予以明确。戈尔登·柴尔德最先提出文明应以城市的出现作为标准,并罗列出诸多要素:文明的首要特征包含城市、全职分工、阶级分化与国家组织;次要特征为纪念性建筑艺术、远程贸易网络、文字等早期科学。此种“长清单式定义”标准旋即遭到反对,但其所涵盖的人类学分析方法被后世继承。随后,克拉克洪提出城市、文字、礼仪中心的“短清单定义”法;罗伯特·温克提出社会功能相依存的定义,即以社会分工存在与否作为文明标准;威廉·桑德尔提出“社会结构定义”,即社会分层是复杂的、凌驾于血缘关系之上且具有相应的建筑中心,它为区分鉴别社会阶层、衡量单位社会组织内部依赖程度提供能动性指标,成为考古学“聚落层级分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西方文明理论可谓众说纷纭,国内学者结合本土情况提出了文字、城市、冶炼金属、礼仪建筑的“四要素说”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国家“五要素说”。据上述内容可见,文明标准缺乏普适性的特点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统一的硬性规定,但可从中抽象出部分共同特征:如经济依赖性、社会阶层划分、国家合法权力的运用等。因此,部分国内学者又提出将国家产生作为文明社会的单一标志,王震中指出国家的本质是阶级与阶层的划分、强制性公共权力的存在;易建平则着重强调国家运用武力的合法权力。据此,笔者认为从国家形态来看,无论是邦国、酋邦或广域性王权国家的出现,都可视为该地区文明产生的标志,且“国家”概念是包含于“文明”概念之中的,它是文明在政治形式上的具体表现。事实上,良渚遗址中墓葬分化和聚落差别所体现的社会分层、礼仪建筑和器物工艺所体现的专业分工、区域整体所体现的经济依赖性、王权管理下的区域性政体的出现,无不涵盖着早期国家形态的具体因素。学界泰斗科林·伦福儒也曾提出:“夏商已经是成熟国家社会阶段,良渚遗址则是早期国家社会阶段。”良渚社会中的文明因素不仅在后续文明中得以延续,还对文明起源的理论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二、良渚社会中的阶级分化

如前所述,阶级划分是国家形态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一状况在良渚遗址的墓葬中表现得最为突出。首先,良渚文化中的墓地主要有平地式和人工高台式,墓葬可分为大、中、次中、小型墓四种类型。从墓葬规模、葬具规制、随葬品数量等方面来看,四种墓葬之间存在严格的层次界限,从中透露出良渚社会的阶级分化状况。据张忠培先生考察,良渚墓葬等级可具体划为兼管军权神权的贵族、亦工亦军者、战士及赤贫者等六个阶层,不同阶层均有与其身份地位相匹配的礼仪葬具,这从侧面体现出良渚文化中的礼制差别。良渚墓葬中广泛使用的礼器多为陶制,主要有鼎、豆、簋、壶等多种形制。此外工艺精美、纹饰繁复的陶器,如石钺、石璧等,大多见于良渚的中型墓葬之中,是中等权贵者的身份象征。做工考究、质量上乘的玉质礼器多见于贵族墓葬中,尤其是玉璧、玉琮等礼制重器,成为掌管大权的权贵阶层的身份象征。良渚墓葬中严格的等级划分,表明此时社会存在阶级或阶层分化,且礼制或已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必需礼仪。

其次,从聚落分化情况来看,良渚社会的阶层差别也十分明显。良渚文化以余杭地区的良渚古为中心,辐射太湖流域乃至长江以北地区,在广袤的地域范围中形成了若干聚落族群。这些聚落多围绕祭坛而建,居住区、墓葬、灰坑等井然有序,其文明密集程度可见一斑。此外,各聚落群的地位并不均等,按遗址类型规模大致可分为四个层级。长江入海口地区聚落等级最高的是草鞋山聚落群,其中有张陵山、赵陵山、福泉山等多个高等级聚落;嘉陵荡、王焰聚落群分属第二、三等级;广富林内部各聚落均为第四等级,嘉兴地区的聚落群与之类似;早期普安桥聚落群等级高于大坟聚落群、亭林聚落群、庄桥坟聚落群,并对后三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晚期亭林聚落群异军突起,和普安桥聚落群并驾齐驱。从第一层级的良渚古城到第四层级的庙前遗址,聚落居住人群的身份地位逐级下降,说明良渚社会的分化程度已相当复杂。此外,不仅不同聚落之间成等级分化态势,同一聚落内部也同时存在聚落中心与中小型村落,显示出明确的等级差别。

最后,良渚社会形成了以犁耕稻作农业为主,以渔猎经济、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生产模式,脱胎于农业的手工业也呈现出专门化的发展趋势,制石、制陶、纺织、漆木器等多个部门都有明显进步。其中,玉器是良渚遗址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其生产制造与使用范围也最能凸显出良渚社会的阶级差别,以往学者多有论及,前述墓葬中礼制器具的使用都可说明问题。良渚漆器的生产制作与适用对象也展现出良渚社会独特的阶层分化。《良渚古城综合研究报告》指出:“良渚文化的漆器开始走向成熟,红与黑相间的图案设计与艺术表达是良渚文化漆器的主要风格。”漆器制作对漆液粘性质量、髤涂方法、朱漆制作等都有较高要求,其过程极为复杂且需要一定的社会分工。良渚遗址中出土众多漆器,从漆树种植与漆料采集的过程来看,野生漆树的产漆量远不足以支撑起数量如此庞大的漆器制作。因此,良渚漆器生产背后必然拥有培育种植漆树的单独场地,且割漆工艺要求工作者必须脱离农业和渔猎生产,成为专业的工作人员。此外,为保证漆液粘性适度,处理时需要纺织品、陶木器对漆液加以过滤提取,因此对配套设施的要求较高,良渚漆器的生产是以陶木器、纺织用品等专业部门的出现为前提的。良渚漆器主要有彩绘与嵌玉两种髹涂工艺,尤其是嵌玉漆器最为珍贵,多见于贵族墓葬中;且漆器因其工艺复杂与产品稀缺性一直被视为贵族用具,大多用于祭祀或日常生活之中,以表现使用者异于常人的尊贵地位。据此,单从漆器生产制作过程也可看出:良渚社会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已出现专门的手工业生产部门与专业技术人员,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尤为明显。

三、良渚社会中的强制性公共权力

良渚古城核心区域及外围水利工程均为人工堆筑而成,其体量之大无疑需要长时段的建设施工。据推算,依照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此项工程约需110年才可完成。显然,工程任务的分派、工人的集中管理、工程的质量监管等各方面的落实必须一套完整成熟的公共管理机制,而此种机制必然是由强有力的公共权力系统所掌控,个人或者零散小集团不具备程度如此之高的社会组织能力。据此,当时良渚社会或已存在有力的公共权力系统。

良渚各聚落的出土器物上都装饰有统一的神人兽面纹图样,且多见于玉器和象牙器之上,此纹饰很可能是良渚社会的最高(甚至是唯一)神灵。可见良渚宗教已经发展至一神教阶段。宗教作为人类意识形态领域的直观映象,其产生必然是以特殊物质载体为前提。从全球文明演进来看,一神教的诞生往往与民族崛起、国家政治集权化等重大事件挂钩,如古埃及埃赫纳吞施行独尊太阳神的宗教改革、以色列人在建立统一政权过程中创建犹太教等。同理,良渚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神人兽图腾应是人为创造,其功用在于凝聚人民力量、统一族群精神。此外,良渚宗教在社会管理与正常运作中发挥直接作用。以高度发展的神灵信仰为载体、以垄断祭祀神灵的玉质礼器为手段,良渚社会的巫觋集团逐步发展起来,巫师阶层在良渚社会可能具有至高无上的神权地位,并借此参预政治管理工作。在被视为埋葬良渚统治者的反山遗址中出土了唯一一件装饰有神人兽面纹的玉钺,说明最高政治管理者集神权、王权于一身,良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看作是以“神人兽面纹”为标志的宗教信仰结合“玉钺”为代表的军事权力建立起的统治社会,是“以神权为纽带的文明模式”。另需注意,花厅、蒋庄等遗址中均有人殉、贫民与贵族分区埋葬的现象,说明此时社会存在明显的阶级差别和暴力活动,至于此种规模的武力活动是否由国家政府集中施行,目前尚未可知。总之,放眼整个良渚文化遗址,可粗略观察到良渚先民意识形态的近乎统一、宗教信仰与社会管控的密切联系都是在强制性公共权力发挥作用的基础之上得以实现的。

四、良渚文化与文明起源的理论探讨

以往学者对良渚文化与后续文明之间的承继关系多有探讨,从目前已知遗存来看,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浙南的好川文化等多被视为探索良渚去向的重要线索。另外,良渚的制度文化对商周时期“王权国家”的影响还未可知,但有迹象显示从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的中原地区,确实吸纳了包含良渚文化在内的诸多“外来因素”,如以玉琮为代表的仪礼器、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等级森严的丧葬制度等。从这个层面来看,良渚文化并非完全消失或断层,只不过可能因各种客观原因而未被史书记载。

此外,在中华文明起源这一课题下,集中探讨良渚文化的“国家形态”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首先,良渚文明的证立或能起到弱化文字、提升记事符号体系地位在文明判定中的作用。科林·伦福儒指出,在判定复杂社会性质时,该区域独特的“精神性”(如程式化的纹饰、特殊的宗教符号)可看作是联结社会的精神纽带,文字并非判断文明的固定标准。个人认为应是如此,文字、记事方法、宗教图符等都是社会成员内部约定俗成的,即便某个时期专用的信息承载工具并非文字,但并不能否认其在复杂社会沟通系统中的实际意义。良渚文明的证立,表明学界在探讨文明起源时逐渐注意到文字以外的文化精神载体的作用,同时也暗含着“文明社会普遍提前、文字发明普遍推后”的认识。据此推测,文字极有可能是在成熟文明诞生后、为适应日益频繁的信息交流而产生的传播媒介,而不同文明中信息传递存在不同的物质载体,如印加帝国的奇普密码、基克拉泽斯的大理石塑像、良渚的刻画符号等。探索隐藏在这些载体背后的社会契约与组织形态,将进一步提高人类对自身文明演进的认识。事实上,本文立论前提也正是以国家产生作为文明判定标准的。

其次,良渚文明的证立在判定聚落边界问题上有重要意义。传统观念往往将陶片分布范围作为大型聚落的边界判定标准,但此标准是否适用于依水而生的族群呢?良渚文化遗址是典型的水网型聚落,各遗址点虽在地理位置上彼此分离、但内涵上却密切联系,因此需结合不同遗址点内独特的遗迹现象来判定良渚聚落边界。城市规划严密、社会分工明确是良渚古城的独有特点,如莫角山的建筑基地功能最突出、卞家山是货物集散中心、塘山的制玉部门最具代表性,若将这些遗址点从良渚大聚落中剥离出去,它们将无法单独实现自身的社会功能。这正是柴尔德“城市分工固化原理”的体现——城市具有加速商品人口流动、规划生产部门的特殊能力。良渚古城中并未发现真正意义上的农田,说明城内人口多从事手工业、商业,良渚各遗址点也就被城市功能有机串联起来。据此,良渚文明的证立或能为判定大聚落边界提供新思路,即着眼于多个遗址点之间的功能依赖性与内涵关联性。

总之,良渚社会中出现明显的阶层分化与强有力的公共权力系统,已具备早期复杂社会乃至国家形态的重要特征。良渚社会的制度文化因素不仅在同时期文化系统与后续文明发展中发挥着导向作用,而且良渚文明的证立也对探讨文明起源的判定标准、研究方法等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与国家起源研究中的理论探索[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3).

[2]易建平.关于国家定义的重新认识[J].历史研究,2014(2).

[3][英]科林·伦福儒.世界早期文明视野下的良渚古城[J].杭州,2019(7).

[4]张忠培.良渚文化墓地与其表述的文明社会[J].考古学报,2012(4).

[5][英]科林·伦福儒.中国复杂社会的出现:以良渚为例[J].南方文物,2018(1).

[6]赵辉.良渚的国家形态[J].中国文化遗产,2017(3).

[7]林华东.良渚文化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8]尤仁德.玉器与中华文明起源[J].故宫文物月刊,1997.

[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古城综合研究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44.

[10]石超.浙江史前遗址出土的漆器[J].杭州文博,2012(2).

[11]赵辉.良渚的国家形态[J].中国文化遗产,2017(3).

[12]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权力与信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278.

[13]刘斌等.良渚:神王之国[J].中国文化遗产,2017(3).

[14]南京博物院.花厅——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162.

[15]甘恢元等.江苏兴化、东台市蒋庄遗址良渚文化遗存[J].考古,2016(7).

[1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5(5).

[19][英]科林·伦福儒.史前史的重要性:考古与人类生存状态[N].文汇报文汇学人,2016-02-05.

作者简介:赵伟(1997-),女,山东泰安人,201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秦汉经济史。

作者:赵伟

第三篇:职业体验套餐:“良渚文化宴”平台下的中职职业生涯教育创新探索

【摘要】职业体验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基于丰富育人途径、完善生涯教育、迫切解决当下问题的需要,借力“良渚文化宴”多功能平台,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具有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个性化定制”职业体验套餐。该套餐从“我与自己”“我与职业”“我与社会”三维度设置不同体验目标,围绕目标设计良渚文化认知类体验活动、自我认知类体验活动、职业认知类体验活动、职业技术类体验活动四模块体验内容,通过准备阶段、体验阶段、总结阶段等三过程开展体验活动,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良渚文化宴”平台  职业体验套餐  中职职业生涯教育

一、问题提出

(一)基于丰富育人途径,成就良匠人生的需要

近年来,我校遵照“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指示精神, 坚持走“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特色亮校”的特色内涵发展道路,厚植良渚文化发展优势,践行”精雕细琢成就良匠人生”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为当地餐饮行业培养“懂良渚文化、习传统技能、能融合创新”的德才兼备、复合型人才,即“如玉良小匠”。而目前,我校专业教育及育人途径过于单一,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掌握,轻专业知识的体验应用;重校内课堂封闭教育,轻社会学堂的开放教育;重烹饪专业的整体发展,轻专业学生的个性成长。这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社会认知和实践,出现学生从事工作专业不对口、频繁跳槽与被辞退的现象,这大大增加学生毕业后首次就业的压力和困境。为此,融合文化与专业、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破界创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职业体验活动,能平稳、循序渐进实现从学校人转向职业人,最终实现人职匹配十分必要。

(二)基于完善生涯教育,提高教育成效的需要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十分重要,是探寻自我、重塑信心,明确目标、重新起航的重要途径。通过前期调查显示,烹饪专业入学新生对自我有一定的了解,但比较普遍、浅层,主要集中在兴趣、性格上,对能力、价值观、学习状态的认知不多;对职业的了解具有普适性,主要集中在专业大致对应的职业类别、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但对于专业的横纵职业群、从业者应具有的职业素养、该职业的发展动向等认知不多。由于学生对自我、环境的认知是不断更新、完善,其规划途径是螺旋式循序上升,故规划教育应贯穿整个高中三年。而前期我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教育单纯地局限于高一中职政治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中,共32学时。围绕教材内容,以德育教师讲授为主,再加以零散、大众化的职业体验和普遍性的就业指导,教育空间有限、时间短暂、形式单一,内容讲解刚性硬化,理论教学落后于实践,学生严重缺乏职业体验感,学生单纯输入原理知识,无法输出到应用,无法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需要,教育成效低。为此改变笼统、形同虚设的生涯教育,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丰富教育方式和途径,形成完善、系统的学生职业体验活动体系,提升职业体验感尤为重要。

(三)基于解决当前问题,实现由“虚”转“实”的需要

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学校育人理念的改进,我校职业体验活动开展不断提升,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前期对我校三个年级八大专业300名学生开展《关于我校职业体验活动开展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有49%的受访学生对于我校职业体验活动开展情况不满意,仅有15%的学生表示我校开展的各类职业体验活动对于自己非常有帮助。出现以上结果存在体验主体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师的指导能力问题,但根本原因在于职业体验活动的开展存在以下问题:

1.形式单一,体验不深刻。目前我校职业体验活动主要是组织学生参观调研、认知实习,节假日社会岗位体验,邀请校企合作单位来校讲座,时间“少得可怜”,形式“简单粗暴”,过程“走马观花”。为此,学生职业体验感不强,体验成果甚少。

2.内容常规,针对性不强。我校职业体验活动内容通用于三大专业群、三个年级段的所有学生,固定、普遍,受众面广,普适性强,但针对性弱,存在“大统一”现象,缺乏差异化、个体化和特色化,未有效融合地域文化和校园特色、专业特点,与企业需求、学生需求脱轨,未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此,学生缺乏体验兴趣,体验结果“千篇一律”。

3.活动零散,实效性不高。我校职业体验活动零散穿插于专业实训和德育活动中,呈现碎片化,围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未形成系统的、全面的、进阶的活动设计和构想。为此,学生职业体验实效低。

二、概念界定

(一)“良渚文化宴”平台

“良渚文化宴”平台是我校倾力打造,融合良渚文化、校园文化,以学生需求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有文化味的技能人才为目标,从“立足传承、融合创新、传播文化”为出发点,打造“探寻良渚文化,传承传统技艺,寻求现代融合,培育文化自信,助力地方发展”的多功能平台,该平台构建文化认知类、文化技能类、文化融合类、文化创意类四大课程,探索田野课堂、学校课堂、民间课堂、企业课堂、云端课堂五大课堂,具备“参观、体验、教学、实训、展示”等五大功能。

(二)职业体验套餐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职业体验是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它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基于我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良渚文化宴”平台下的职业体验套餐具有以下内涵:

1.四模块:根据体验形式和内容不同,将职业体验活动分为文化认知类活动、自我认知类体验活动、职业认知类体验活动、职业技术类体验活动等四个模块。“四模块”体验活动分为普适和拓展兩种,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个人兴趣和成长需要一键点击,自由选择。其中普适类体验活动在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大范围的展开,要求所有学生参与;拓展类体验活动不做硬性要求,学生按需选择。

2.三层级:结合学生高一、高二、高三不同的生涯规划时段和成长需求,根据我校“如玉良小匠”的“璞玉”→“琢玉”→“美玉”成长步骤,围绕体验目标,职业体验活动从“玉鸟(高一)—玉璧(高二)—玉琮(高三)”三玉进阶层级,对良渚文化实现从认知→传承→传扬,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实现从感性→知性→理性,职业技术从实训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的依次进阶、逐级深入过程。

三、创新实践

(一)三维共育,明确职业体验目标

学生在不同学段、不同阶段因身心发展、认知水平、能力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其对职业体验活动的认知、体会、感悟、要求都存在。中职阶段围绕“生涯规划”开展体验,目的在于树立明确目标,具有规划能力。为此,在设计职业体验活动内容前,必须确立高中三年的职业体验目标,具体如下:

维度一:我与自己

新入学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对自己和职业缺乏深入、全面、科学的认识,而正确认识自我是开启成功职业生涯的前提,高一学段体验以重塑自信、探索自我为主,明确自己的兴趣(对什么感兴趣)、性格(适合做什么)、能力(擅长做什么)、价值观(关注什么)以及自己的优势劣势等,同时以初识所学专业及对应的职业群,加强专业实训,感知良渚文化为辅。

维度二:我与职业

高二学段体验侧重于探索职业,明确有关专业及职业的信息(了解社会整体就业趋势和目标行业产生的新职业、新岗位,熟悉目标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典型生活方式、薪资待遇、发展前景、最新的发展动态、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及职业资格证书等),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同时不断更新自我认知,感悟良渚文化。

维度三:我与社会

经过两年的职业体验活动,对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有了深度的认识,在高三学段体验测重实现人职匹配,根据目标职业,在体验活动中提升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精神,同时发扬良渚文化。

(二)顶层设计,构建职业体验内容

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依托“良渚文化宴”平台中的“参观、体验、教学、实训、展示”等五大功能,构建以下四模块体验内容,引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感悟、感触,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出发有选择性、方向性参与,制定独一无二的体验套餐,实现了职业体验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成长。

1.文化认知类:我校地处“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核心保护区内,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赋予我校“弘扬良渚文化、传承良渚精神”的历史使命和培养一批良渚遗址守望者、良渚文化薪火传人的艰巨任务。为此,学生通过此类职业体验活动,接受良渚文化的熏陶,了解良渚文化内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做好良渚文化的薪火传人。 例如良渚文化讲解员活动、良渚博物院志愿者活动、良渚文化进校园讲座活动、良渚文化宴制作体验活动、“良渚文化宴”展览参观活动、良渚玉雕体验活动、良渚黑陶制作体验、非物质文化体验活动等等。

2.自我认知类:自我认知是规划职业生涯的基础,它是个体对自身进行全面分析,即引导学生思考“What am I”,问自己我是怎样的一个人,相关研究显示自我认知与生涯发展相辅相成,对自己了解越全面、透彻,其对未来的生涯发展认识就越清楚明白,在职业选择时更加明朗清晰,因此自我认知类职业体验活动十分有必要。例如云端课堂的职业生涯测评活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TI测试、职业能力测试、职业价值观测试等)、各类职业角色扮演活动、模拟面试活动、校园招聘会、良渚文化宴各类社团类活动(兴趣类社团、公益类社团、专业类社团)、田园课堂劳动教育活动等。通过此类体验活动,学生不断更新和完善对自身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认知,同时在体验中培养新兴趣、调适性格、提高能力等,培育健康体魄、积极心理,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

3.职业认知类:通过职业初体验活动、琢玉讲堂系列活动、三美人物进校园活动、“良匠”职业人物访谈、职业体验周活动等职业体验活动,学生对于所学专业对应行业及职业群的认识、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及强度、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薪资待遇、对从业素养要求、升迁要求、行业证书、代表企业文化、行业工匠及劳模的认识实现单一到多样、从片面到全面、从浅层到深层的转变,有利于学生树立合理、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意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更有方向性、针对性地投入高中三年学习生活。

4.职业技术类:通过真实或仿真工作情境体验,学生在体验中了解未来职业的具体专业要求,同时检验、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提升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例如专业实训、校园美食节、拜师学艺活动、良渚文化宴主题开发活动、职业技能比赛、职业定岗实习活动、职业跟岗实习活动等。

(三)有效运作,推进职业体验实施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职业体验的关键要素包括: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实施岗位演练;总结、反思和交流经历过程;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结合纲要和以往体验活动开展经验,学生自主选择后,确立职业体验活动过程分为三阶段:准备阶段、体验阶段和总结阶段。下面围绕文化认知类职业体验《良渚文化宴菜品设计比赛》为例,阐释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

●教师设计情境

设计依据:设置此体验情境符合高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高一一年的专业学习,已积累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操能力,该体验活动设计与学生专业、体验目标契合。此活动为拓展类活动,学生自主选择,不做强制要求。

●学生制定方案

学生自主选择,在教师的指导下单独或自由搭配组成体验活动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的擅长和意愿進行分工,拟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内容包括主题、内容、小组成员及分工、时间与地点、步骤、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等具体要求,教师做好方案攥写的指导。

2.体验阶段

教师定位:在学生体验过程中,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根据活动实施方案开展职业体验活动,此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信息,摆正职业体验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导师”,时刻准备好帮助学生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根据方案,小组合作完成体验活动,并保留活动过程资料。

3.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一般分为成果展示和总结报告两个环节。 学生整理好活动材料,按照文字类、实物类进行分类。同时小组讨论展示方法,此体验活动有小组通过视频还原整个活动过程,有通过PPT图文结合说明,也有通过文字总结展示成果,形式多样,随后师生评价,互动交流。而职业体验活动的落脚点是围绕此次职业体验的反思与收获撰写职业体验报告。

(四)三玉徽章,探究职业体验评价

职业体验评价是职业体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地实施职业体验评价,是引导职业体验科学发展、促进学生积极体验的根本保证。基于层级定位、标准、方式协同构建“三玉徽章”职业体验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评价和过程性评价,针对高一年级形成“玉鸟”评价体系,针对高二年级形成“玉璧”评价体系,针对高三年级形成“玉琮”评价体系,这三个层次互为基础,螺旋式循环上升,根据表现授予相应升级迭代的徽章和奖励机制,激励职业道德养成,促进职业素养提升。

四、总结反思

(一)创新亮点

1.文化融合,体验套餐凸显“个性化”。立足良渚文化,借助具有“文化味、良渚味、专业味”的体验平台,根据区域人才需求和我校育人目标,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职业体验套餐,创新体验活动,实现文化育人和生涯育人两目标,打破了以往“千篇一律”的体验模式,具备个性化选择和阶梯式递进,形成菜单式,实现私人定制。

2.破壁跨界,体验活动实现“高效性”。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本职业体验模式打破传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体验活动的封闭化、单一化、表面化,具有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系统性、教育性、全员性、自主性等特点。体验时间分为高一、高二、高三三个阶段,是长期的、连贯的、系统的,突破传统体验的时间界限;体验形式上分为校内体验和校外体验,不再局限于课堂内情景体验,将体验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突破空间的界限;体验主体从孤立无援到全社会全员参与;体验内容从浅层单一到多元全面。破壁跨界,多功能一体化,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无效到有效,最终实现高效率大大推动我校职业教育发展,特色专业实现高质发展,助力“良小匠”幸福成长。

(二)成效分析

1.学生层面:增强规划能力,提升职业素养。通过丰富、系统、深入地职业体验,学生有了全面、合理、科学的自我觉知和职业认知,进而能够树立正确、适合的职业目标,大大增强了规划能力和行动力,能自觉寻找“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的差距,从而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缩小差距,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最终实现人职匹配,有助于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实现良匠人生。近三年,无论是升学率还是就业率,节节攀高;各级各类的比赛捷报频传。尤其是2021年的高职高考,连翻一番,本科上线人数突破两位数,创历史新高。

2.课程层面:完善课程建设,推动生涯教育。职业体验活动是中职思政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后延续,动静结合,有效弥补该课程偏理论性的特点,转变该课程可有可无的尴尬局面,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推动生涯教育健康、长久地发展。

(三)探索展望

1.细化“三玉徽章”评价体系,建立电子体验手册,构建网络评价平台。该评价体系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应继续细化评价标准、优化评价形式、外化评价效果,充分利用成长手册作为体验活动过程性,逐步建立电子体验手册,对于职业生涯发展形成大数据,可分析、可追踪,更有利于学生的职业成长。

2.立足“互联网+”背景,开发线上云体验活动,推动体验平台信息化。目前体验活动以线下实地体验为主,随着信息化高速发展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后期将借助VR、3D虚拟技术,结合专业开展需求,不断深入开发线上体验活动,实现虚体验和真演练,增强学生體验感。

3.深化职业生涯教育,形成“一校一品牌,一专业一特色”职业体验特色。继续深化职业生涯教育职业体验教育,深挖“良渚文化宴”平台资源,实现体验活动以点到面,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体验需求,促进和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教材〔2017〕4号《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2]李晓娟.中小学职业体验教育的现实关照与理性回归[J].教学与管理.2021(12).

[3]李沿知.中小学职业体验的概念理解与价值向度[J].职教论坛.2019(11).

[4]陈志雁.普职融通,构建职业体验课程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学.2020(22).

[5]肖素芳.职业体验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向作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32).

[6]左耘.中职职业体验教育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8).

作者:叶晶晶

上一篇:文化学术论文范文下一篇:生态旅游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