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数的应用之单调性

2024-04-07

导数的应用之单调性(共11篇)

篇1:导数的应用之单调性

§1.3.1 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题型一 利用导数求单调区间 例

1、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1)f(x)3x22lnx(2)f(x)sinx(1cosx)(3)f(x)(xk)ex(4)f(x)x3

3ax1(a0)

(5)f(x)exexx[0,) 题型二 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例2 证明:函数f(x)

lnx

x

在区间(0,2)上是单调递增函数.练习1 证明:f(x)xlnx在其定义域上是增函数.求证函数yxsinxcosx在区间(32,5)内是增函数.题型三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问题(思想方法:构造函数法)例3 已知x1,求证:xln(x1)练习3 证明不等式:lnx

2(x1)

x1

(x1)练习4 当x0时,证明:12xe2x.题型四 证明方程根的唯一性(方法同题型三)例4 求证:方程x12

sinx0只有一个跟.练习5 :证明方程2x376x2在区间(0,2)内有唯一实根.题型五 利用导数求值域

例5 求函数yx32x2x3,x[23,1]的值域.练习6 求函数f(x)4x27

2x

在[0,1]上的单调区间及值域.题型六 利用单调性求参数的范围或求参数的值.例6 已知函数f(x)2ax1

x2,x(0,1],若f(x)在(0,1]上是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例7 已知函数f(x)ax3bx26x1的单调增区间为(2,3),求a、b的值.例8 已知a(x2,x1),b(1x,t),若函数f(x)ab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求

实数t的取值范围.练习7 已知函数f(x)ax33x2x1在R上是减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练习8 若函数f(x)x3x2mx1是R上的单调函数.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练习9 设函数(x)ex

f1ax,其中a为正实数,若f(x)为R上的单调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练习10 设函数f(x)1x31x22ax.若f(x)在(23

3,)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篇2:导数的应用之单调性

情境引入

本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发现导数与函数单调性之间的联系,而这两个概念都是非常抽象的,学生很难直接感知,所以在引入阶段,利用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汽车灯光的指向与上下坡之间的联系,第一次抽象:引导学生发现道路可以抽象成函数的图象,灯光可以抽象为切线,这样问题就转化为切线斜率正负与曲线上升下降的联系;适当建系后,第二次抽象:将曲线看做是函数y=f(x)上的一段图象,那么切线斜率即为函数在该点处的导数,顺势猜想结论,感知导数正负与函数单调性之间的联系,从而轻松高效引入课题,成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合作探究

前面已经猜想出结论,但是该结论是否正确,还有待检验,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验证已经学过的常见函数,从而深化对所得结论的理解.再从“形”回到 “数”,进一步引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抓住导数和单调性的定义之间的联系来提炼一般性的结论,由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展示,互相点评,变灌注知识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从而使之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典例应用

在典例演练,强化应用的过程中,例题1由“形”到“数”,规范了用导数研究单调性的书写,加深了对结论的理解;例题2在了解函数的性质基础上,要求学生画出三次函数的大致图象,经历由“数”到“形”的过程,并对导函数图象与原函数图象进行对比、深化理解,突显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的优越性;例题3由三角函数图象很快能得出结论,解三角不等式时,学生可以画出导函数图象辅助解题,题目解完后数形结合再次画出原函数图象加以验证,并且突显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性.三道例题逐层推进,体现了导数法在研究函数单调性中的一般性和有效性,由形到数,由数到形,数形结合贯穿始终.

(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教师语言感染力度不够。一节课下来,语言起伏度较低,未能将重点知识通过起伏的语言方面传递出来。同时课堂评价语言单调,不能够起到鼓励学生的作用。作为一名新教师,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仍需多加练习,增加听课频率,多像优秀教师学习教学技能和技巧。

教学重难点内容的安排形式有待改善。本节重点知识在于为什么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怎样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怎样引导学生将导数的正负与函数单调性之间建立联系。实际上,这节课的重点,我觉得教师必须讲清楚函数在一个区间上的任一点出的导数为正时,在任一点处的切线斜率为正,函数在这个区间上的任一点处呈上升趋势,所以函数在整个区间上单调递增。但根据上课效果来看,学生并没有这样层次的理解,对于知识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所以我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数学知识本质的教学,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小组讨论环节有待改善。本次课的小组讨论环节实际上是让班级学生分小组互相列举一些基本初等函数验证导数的正负和单调性的关系。但在实际教学中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效果。每个学生自己单独完成了这个过程,并没有合作探究。课后我反思了这一过程,主要是和班级学生的熟悉程度不够,也是我在教学中引导过度不够自然,没有引起共鸣。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一个这样的疑惑,在数学教学中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是否一定需要,是否一定会起到正面的效果,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深入思考的问题。

板书设计有待改进。本节课板书不太理想,客观原因上课班级黑板不好使用,当然我对于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确实准备不足,应该将情境引入部分整体思路理清楚,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展示清晰。

篇3: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

一、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的关系

我们在应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时一定要搞清以下三个关系,才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下面以增函数为例作简单的分析,前提条件都是函数y=f (x)在某个区间内可导.

(一)f′(x)>0与f (x)为增函数的关系.

f′(x)>0能推出f (x)为增函数,反之则不一定.如函数f (x)=x3在(-∞,+∞)上单调递增,但f′(x)≥0,∴f′(x)>0是f (x)为增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二)f′(x)≠0时,f′(x)>0与f (x)为增函数的关系.

若将f′(x)=0的根作为分界点,因为规定f′(x)≠0,即抠去了分界点,此时f (x)为增函数,就一定有f′(x)>0.∴当f′(x)≠0时,f′(x)>0是f (x)为增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

(三)f′(x)≥0与f (x)为增函数的关系.

f (x)为增函数,一定可以推出f′(x)≥0,反之则不一定,因为f′(x)≥0,即为f′(x)>0或f′(x)=0.当函数在某个区间内恒有f′(x)=0,则f (x)为常数,函数不具有单调性.∴f′(x)≥0是f (x)为增函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一条重要性质,也是高中阶段研究的重点,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以上三个关系,用导数判断好函数的单调性.因此新教材为解决单调区间的端点问题,都一律用开区间作为单调区间,避免讨论以上问题,也简化了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还会遇到端点的讨论问题,要谨慎处理.

对于f′(x)<0与函数单调递减关系,仿照上面的三点即可得到答案.

二、单调区间的求解过程

已知函数y=f (x),其单调区间的求解过程如下:

(1)分析函数y=f (x)的定义域;

(2)求函数y=f (x)的导数y′=f′(x);

(3)解不等式f′(x)>0,解集在定义域内的部分为增区间;

(4)解不等式f′(x)<0,解集在定义域内的部分为减区间.

三、函数单调区间的合并

函数单调区间的合并主要依据是函数f (x)在(a, b)单调递增,在(b, c)(其中a

四、应用举例

例:求下列函数单调区间

注意:此题的单调递增区间不能表示为

(2) ∵∴当x≠0时都有y′>0,

令y′>0,解得x<-k或x>k;

篇4:如何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方法不一,选择恰当的方法,简洁明了;反之,虽然也可以进行到最后,但是需要大量的计算.本文将各类方法进行了总结,并点明了注意问题,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点、缺点、适用范围.

一、 正用

例1求函数y=3x2-2lnx的单调递增区间.

解析:函数的定义域为(0,+∞)

∵ f′(x)=6x-2x=2(3x2-1)x

∴ 令f′(x)>0,结合x>0,得x>33

∴ 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33,+∞

【方法总结】用导数方法求函数单调区间:首先,求函数定义域、求导f′(x);然后令f′(x)>0得到函数的递增区间,令f′(x)<0得到函数的递减区间.

二、 逆用

例2已知函数f(x)=x2+mx(常数m∈R)在x∈[2,+∞)上单调递增,求m的取值范围.

【方法一】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增,则f′(x)≥0在x∈(a,b)上恒成立,且f′(x)=0的点是孤立的;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减,则f′(x)≤0在x∈(a,b)上恒成立,且f′(x)=0的点是孤立的.恒成立问题可以转化成求最值问题.

解析:∵ 函数f(x)=x2+mx(常数m∈R)在x∈[2,+∞)上单调递增,

∴ f′(x)=2x3-mx2≥0在x∈[2,+∞)上恒成立

∴ m≤2x3在x∈[2,+∞)上恒成立

∴ m≤(2x3)min,x∈[2,+∞)

∵ 当x∈[2,+∞)时,y=2x3是增函数

∴ (2x3)min=16∴ m≤16

当m=16时,f′(x)≥0且f′(x)=0的点是孤立的(只有f′(2)=0),∴ m=16合题

∴ m的取值范围为(-∞,16]

适用性分析:这是解决“逆用”问题的基本方法.注意检验f′(x)=0的点是否孤立.

例如:(1) 已知函数g(x)=ax+1在[1,2]上是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a>0(a=0时,经检验不合题).

(2) 若函数f(x)=cosx+px+q在x∈R上是减函数,则p的取值范围是p≤-1(p=-1时,f′(x)=0的点有无数个,但这些点是孤立的,故p=-1合题)

【方法二】首先用m表示出f(x)的单调递增区间(a,b),然后根据关系[2,+m)(a,b)得出m的取值范围.

解析:f(x)的定义域为{x|x≠0}

∵ f′(x)=2x3-mx2,令f′(x)>0,得x>3m2

∴ 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3m2,+∞)

∵ f(x)在x∈[2,+∞)时单调递增

∴ 3m2≤2解得m≤16

∴ m的取值范围为(-∞,16]

适用性分析:该法思路清晰、简单明了,但有时涉及解无理不等式,需要分类讨论,运算量大.例如(例3):已知函数f(x)=x3+mx2+x+1(a2>3)在-23,-13上单调递减,求m的取值范围.利用该法需要解不等式组-a-a2-33≤-23

-a+a2-33≥-13,诸多不便.

那么,象上面的例3,该怎样解决呢?

【方法三】二次函数法,结合二次函数性质,寻求使得导数恒≥0(或恒≤0)成立的充要条件.

解析:∵ 函数f(x)=x3+mx2+x+1(a2>3)在-23,-13上单调递减

∴ f′(x)=3x2+2mx+1≤0在x∈-23,-13上恒成立

∴ f′-23≤0

f′-13≤0即73-4m3≤0

43-2m3≤0解得m≥2

∴ m的取值范围是[2,+∞)

适用性分析:(1) 适用面窄,只有当f(x)是三次函数(此时,其导数为二次函数)时,才可用该法;(2) 列出的条件容易不充分(少条件)或不必要(多条件),需要进行严谨的分析.一般的解决二次函数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① 开口方向② 对称轴③ 判别式④ 端点处函数值.

篇5:导数的应用之单调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例,借助图形直观探索并了解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以及求解函数单调区间;

2、过程与方法目标:会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并会用导数求解函数单调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探究导数与函数单调性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教学难点:发现和揭示导数值的符号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究式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现代设备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我们知道平均变化率可以刻画函数的变化趋势,大家还记得 问题1:函数yfx在区间x1,x2上平均变化率的数学表达式吗?

fx2fx1生1:(教师板书),x2x1师:那你能给出这个二次函数fxx4x3在x1,x2上的平均变化率吗?

2问题2:导数的概念和它的几何意义?

生2:x2x1时,fx2fx1fx1(教师板书)

x2x1师:这个导数又有什么几何意义?

生2:曲线yfx在点x1,fx1处切线的斜率

师:这个二次函数fxx4x3,它对应的fx1又是什么?

2生3:fx12x14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导数作为函数变化率比较精确地刻画了函数的变化趋势,(板书“导数在研究函数 中的应用”)

二、建构数学 师:观察二次函数fxx24x3图象,请大家给出在对称轴左右两侧函数的变化趋势 生:对称轴x2左边下降趋势,对称轴x2右边上升趋势,师:也就是在,2为减函数,在2,为增函数,这也是函数的单调性 师:你是怎样判断函数单调性的? 生:图象法(教师板书)

师:我们曾经还学习过判断函数单调性还有什么方法? 生:定义法(教师板书)问题3:那函数单调性定义又是什么?

生:函数yfx的定义域为A,区间IA,任取x1,x2I,当x1x2时,fx1fx2,则yfx在区间I上是单调增函数; fx1fx2,则yfx在区间I上是单调减函数。

师:回答的非常好!请大家用定义法证明二次函数fxx4x3在2, 为增函数

2生: x1,x22,,不妨设x1x2,则fx2fx1x2x1x1x240,所以fx1fx2,所以函数在2,为增函数。

问题4:大家注意观察,从形式上你发现定义法和平均变化率对应的两式之间有关系吗?

f(x2)f(x1)x1x24,f(x2)f(x1)x2x1x1x24

x2x1生:有关系

师:说的很好!我们发现平均变化率与定义法之间存在某种密切的关系

问题5:当自变量的改变量无限趋近于0时平均变化率无限趋近于导数,而定义法可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导数与单调性之间可能也有关系

师:说的太好了!同学们发现了导数与函数单调性之间可能也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这个问题的发现是很非常了不起的,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数在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中的应用。(教师补全课题)

问题6:导数与单调性之间究竟什么关系?

师:请大家结合切线斜率来观察这个二次函数fxx4x3在对称轴左右两侧导数值有

2什么不同特点?切线在对称轴左侧移动时,观察导数值特点并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结果,切线在对称轴右侧移动时,同样也观察导数值特点并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yfxx24x3x

生: 在区间,2上,fx0函数在该区间为减函数;

在区间2,上,fx0函数在该区间为增函数。(教师板书)师:我们通过图形直观观察得出结论,请大家回到导数定义中来,o2fx2fx1不妨假设x1x2,x2x1时,fx12x14

x2x1问题7:你能从“数”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在2,上,fx0得到在该区间为增函数?

生: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点评归纳:

不妨设x1x2,当x2x1时,fx2fx1x1x24fx12x14,x2x1fx2fx10,所以 fx2fx1,x2x1若fx10,得到x12,x1x240,得到在2,为增函数。

师:对于这个二次函数我们体会到平均变化率、定义法、导数、单调性四者密切相关,通过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从图形直观观察得到结论,又结合导数定义从“数”的角度解释了结论,做到了数形的完美结合。更一般地,我们也可以用导数值的符号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你能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吗? 生:对于函数yfx,在某个区间上fx0函数在该区间上为增函数; 在某个区间上fx0函数在该区间上为减函数

师:归纳的很好!这样大家便有了一种研究函数单调性新的方法——导数法。尤其对于那些很难作出图象,或者用定义法也很难判断单调性的函数,我们就可以选择导数法(板书)。

三、数学运用:

例1:用导数法确定函数fxx2x3在哪个区间上是增函数,在哪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2解:fx2x2,令fx0,解得x1,即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

令fx0,解得x1,即在区间1,上为减函数(教师板书)师:结合这道例题,你能归纳出利用导数求解函数单调区间的主要步骤吗? 生:回答 教师点评步骤:

(1)求导数fx;(2)解fx0和fx0;(3)写出单调区间。最后不忘函数定义域

四、课堂练习:

例2:用导数法确定函数fx2x6x7在哪些区间上是增函数?在哪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32(请学生板演)

解:fx6x12x6x(x2)2令fx0,解得x0或x2,令fx0,解得0x2,因此函数在,0和2,上为增函数,在0,2上为减函数

教师追问:你能根据函数单调性在演练纸上作出反映三次函数fx2x36x27单调性变化趋势的简图吗?(实物投影学生演练纸)

生:解释怎样做出函数简图:(1)找导函数零点;(2)分区间;(3)由单调性作图

师:我们利用导数值的符号来研究了函数的单调性,体会到导数法可以作为研究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方法,那对于这个结论请大家思考:

问题8:若函数fx在某个区间单调递增,那么在该区间上必有fx0吗?大家请结合函数fxx3来思考

生:fx3x2,发现 f00

师:由此看来若函数fx在某个区间单调递增,那么在该区间上不一定有fx0。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体会了哪些数学思想?

五、回顾小结:

生1: 学习到利用导数值的符号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及利用导数求解函数的单调区间; 生2:在探究导数与函数单调性之间的关系时,通过图形直观观察,体会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师总结归纳:平均变化率、定义法、导数、单调性四者密切相关,通过四者关系我们得到了一个结论,学习了判断函数单调性新的方法—导数法,在探究这个结论的过程中,以一个二次函数为例,先从图形直观观察得出结论,然后结合导数定义从“数”的角度解释结论,最后将结论一般化,渗透了两种思想:数形结合、研究问题从特殊到一般,利用导数求解函数单调区间时把握三个主要步骤“一求,二解,三写”最后不忘定义域,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是非常重要的,为后面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最值打下基础,对后续学习非常重要。

六、课外作业:

1、课本29页第1题(必做题)

篇6:《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评课稿

恩平一中谭青华

本节课郑凯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了新颖、活泼的学生活动。成功的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简明扼要、具体,便于实施,便于检测,注重数学思想、能力的培养、兼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广度和深度都符合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准备的也比较充分,清楚的知道学生应该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学会什么。本堂课很好的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

执教者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到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准确的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探究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并在处理时,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层层递进,化难为易。学生易于理解、掌握。很好的处理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抓住知识的生长点,讲授具有启发性,层次详略得当。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很好的照顾到了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鼓励学生不断努力、挑战自我,体现了分层教学思想。

三、教学方法

教师本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并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猜想、试验、探索与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思维品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境引入:引发学生对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关系的思考。

2、探究关系:引导学生从图像、切线、定义三个不同的角度去探究。

3、规律总结、课堂总结:都先是学生思考回答,老师再补充完善,体现教师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基本功

教师的教态自然、评议清晰富有启发性,在语言表达方面还可以简练些,使学生感到我们的老师的语言不是罗嗦。使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的语言中感觉到学习的乐趣、领受知识、训练思维。板书设计合理;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强。

五、教学效果

本堂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思想与道德教育等方面都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从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本堂课的学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篇7:导数的应用之单调性

1、学生对函数的单调性有所遗忘,不会求单调区间。

2、学生对导数的几何意义不能深入理解。

3、学生对求导公式掌握不够熟练,求导出现错误。

4、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难度偏大,练习题目过少。

5、学生的讨论与参与不够主动。补救措施:

篇8:利用导数解决函数的单调性问题

热点题型一:直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例1】设函数f (x) =ln (2x+3) +x2, 求f (x) 的单调区间.

思维拓展:已知函数f (x) =ln (2x+3) +x2, 求f (x) 在上的极值与最值.

热点题型二:利用导数求含参函数的单调性

【例2】已知函数f (x) =ax-lnx, x∈ (0, e], 判断函数f (x) 的单调性.

热点题型三:已知函数的单调性, 求参数的范围

【例3】已知向量a= (x2, x+1) , b= (1-x, t) , 若f (x) =a·b在区间 (-1, 1) 上是增函数, 求r的取值范围.

解析:f (x) =x2 (1-x) +t (1+x) =-x3+x2+tx+t, 则f′ (x) =-3x2+2x+t.

若函数f (x) =a·b在区间 (-1, 1) 上是增函数, 则f′ (x) ≥0在区间 (-1, 1) 上恒成立, 即t≥3x2-2x在区间 (-1, 1) 上恒成立.记g (x) =3x2-2x, 则t≥g (x) 在区间 (-1, 1) 上恒成立, 等价于t≥g (x) max成立.由于二次函数g (x) =3x2-2x的对称轴是x=31, 所以g (x) 在区间[-1, 1]上的最大值为g (-1) =5, 因此t≥5.

思维拓展1:已知向量a= (x2, x+1) , b= (1-x, t) , 若f (x) =a·b在区间 (-1, 1) 上是单调函数, 求t的取值范围.

解析:f (x) =a·b在区间 (-1, 1) 上是单调函数, 则f′ (x) ≥0或f′ (x) ≤0恒成立.

点评:已知函数在某区间上单调, 即f′ (0) ≥0或f′ (x) ≤0恒成立, 其中f′ (x) 不恒为0.

思维拓展2:已知向量a= (x2, x+1) , b= (1-x, t) , 若f (x) =a·b在R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 求t的取值范围.

解析:f (x) =a·b在R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 转化为f′ (x) >0在R上有解, 即-3x2+2x+t>0在R上有解, 即t>3x2-2x有解.

篇9:导数的应用之单调性

【关键词】参数;单调性;分类讨论;二次函数;判别式;方程的根

导数是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而利用导数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用导数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其一般步骤为:

1.确定函数y=f(x)的定义域;

2.求导函数f'(x);

3.在函数f(x)的定义域的范围内解不等式f'(x)>0或f'(x)<0;

4.根据3的结果确定函数f(x)的单调区间。

例1:求函数 的单调区间。

解:函数f(x)的定义域为R,f'(x)=x2-2x-3,解不等式f'(x)<0,得-1<x<3;解不等式f'(x)>0,得x<-1或x>3。所以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3),单调递增区间为(-∞,-1)(3,+∞)。当我们遇到含参数函数时,基本上也要按照这个步骤进行。

例2:求函数的单调减区间。

解:函数f(x)的定义域为R, f'(x)=x2-(2a+1)x+2a,解方程f'(x)=0,得x1=1,x2=2a,只需解不等式f'(x)<0即可,但需要对x1,x2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讨论。

若x1>x2,即时,f'(x)<0的解集为:(2a,1);

若x1<x2,即时,f'(x)>0的解集为:(1,2a)。

所以,当时,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2a,1); 当时,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2a)。

通过例2可以发现,含参数函数问题,往往需要分类讨论,而且有的时候,含参数类问题的讨论并不仅仅像例2那样,只是对两个根之间大小关系的讨论,其讨论的过程会更加复杂,运算会更加繁琐。不少同学解答起来会感觉很混乱,无从下手。下面,就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看看如何才能在这个混乱的“局面”中找到解题的思路,做到“乱中有序”。

先看一个例题:

例3:设函数f(x)=mx2-ln(x+1),其中m∈R,求f(x)的单调区间。

分析:函数f(x)的定义域为(-1,+∞),

这里通过通分的方法,得到,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x+1>0,所以只需判断好2mx2+2mx-1的符号。不妨设,则,不等式f'(x)>0等价于 ,不等式f'(x)<0等价于,看来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了,但是在解决的过程中,有一些确是不容回避的:

1.是否为二次函数?这需要通过对m=0或m≠0来加以讨论;

2.若 为二次函数,则是否恒为正(负)?这一点,可以通过判别式△来判断。

3.若△>0,则方程=0的两个解x1,x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否确定?x1,x2是否在定义域(-1,+∞)内?如不确定需要分类讨论,这也直接关系到不等式 或 的解集。

看来这个问题涵盖了三个层次的分类讨论,当它们叠加在一起的时候,需要我们有很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具体解答如下:

解:函数f(x)的定义域为(-1,+∞),

设=2mx2+2mx-1,①m=0时, ,此时 ,

∴f(x)在区间(-1,+∞)单调递减,②m≠0时,=2mx2+2mx

-1为二次函数,其中△=4m2+8m。

1.若△≤0,即-2≤m<0时,函数=2mx2+2mx-1的图像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故≤0恒成立,此时在定义域x∈(-1,+∞)上也恒成立。

∴f(x)在区间(-1,+∞)单调递减

2.若△>0,即m>0或m<-2时,=0的两个根分别为

,。

①当m>0时,,故在

上 <0,此时;在上 <0,此时。

∴f(x)在区间 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②当m<-2时,由于m<-2,

,所以-1<x2<-,故在区间(,)上 >

0,此时f'(x)>0,在区间上<0,此时f'(x)<0,∴f(x)在区间 单调递增,在区间

上单调递减。

综上可得:当m<-2时,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单调递减区间为: ;当-2≤m≤0时,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无单调递增区间;当m>0时,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单调递减区间为:(-1, )。

通过解答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像这样的,导函数f'(x)可以转化成二次函数的题型,其解答的一般步骤为:

1.确定函数f(x)的定义域,求导函数f'(x),并将f'(x)转化成用二次函数,(可设为 )来表示;要注意两点:①若f'(x)本身就是二次函数,则无需转化;②若 的二次项系数不确定,需再加一步讨论。

2.先讨论二次函数的判别式△,一般是分△≤0和△>0。因为当△≤0时,往往 恒为正(负),此时,f'(x)的符号就可以较为容易的判断出来,先将这一部分问题解决后,再解决△>0时的部分;

3.当△>0时,对应方程=0有两个不同的根,需要进一步讨论x1,x2。这一块主要讨论两点:①x1,x2之间的大小关系;②x1,x2是否在定义域或题目条件指定的区域中。这一部分运算往往比较繁琐,讨论容易出现混乱,解答时思路要清晰,还要有耐心。

解答这类问题时,要严格按照上面的步骤和要求,有序进行,解答的过程才能更加全面和彻底,不会有遗漏。

仿照例3,按上述的步骤和要求,再来训练一个题目。

例4:已知函数f(x)=x2-(2a+1)x+alnx,求函数f(x)在区间[1,e]上的最小值。

分析:需要确定函数f(x)在区间[1,e]上的单调性,按步骤进行。

解:第一步:确定函数f(x)的定义域,求导函数f'(x),并将f'(x)转化成用二次函数来表示。

函数f(x)的定义域为(0,+∞), ,

设=2x2-(2a+1)x+a,则 ,

第二步:讨论二次函数 的判别式△。

因为这里的△=(2a+1)2-8a=4a2-4a+1=(2a-1)2恒大于等于0,所以不需要再讨论,直接求出方程 =2x2-(2a+1)x+a=(2x-1)

(x-a)=0的根: 。

第三步:讨论x1,x2之间的大小关系,x1,x2是否在区间[1,e]上。

=(2x-1)(x-a),x∈[1,e]时,

1.当a≤1时, =(2x-1)(x-a)≥0对任意x∈[1,e]恒成立,此时 ≥0对任意x∈[1,e]也恒成立,

∴f(x)在区间[1,e]上单调递增,∴f(x)min=f(1)=-2a

2.当1<a<e时,

若x∈[1,a]时,则 =(2x-1)(x-a)<0,此时 <0

若x∈[a,e]时,则 =(2x-1)(x-a)>0,此时 >0

∴f(x)在区间[1,a]上单调递减,在区间[a,e]上单调递增,

∴f(x)min=f(a)=a(lna-a-1)

3.当a≥e时,=(2x-1)(x-a)≤0对任意x∈[1,e]恒成立,此时 ≤0对任意x∈[1,e]也恒成立,

∴f(x)在区间[1,e]上单调递减,∴f(x)min=f(e)=e2-e(2a+1)+a

综上可得:a≤1时,f(x)min=f(1)=-2a;

1<a<e时,f(x)min=f(a)=a(lna-a-1)

a≥e时,f(x)min=f(e)=e2-e(2a+1)+a

第三步可以通过绘制草图或列表格来辅助完成。

篇10:导数的应用之单调性

魏立国

内容摘要:应用函数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一、利用函数单调性的性质证明不等式性质:若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减函数),则对任意xi∈D,n

(i=1,2,…n),恒有

i1xif(xi)1ninxni1f(xi)0(0)。

二、利用函数单调i

1性证明不等式。

不等式的证明,一直是中学数学的难点,基本上每年高考和竞赛的压轴题都与不等式有关,而人们常常关注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放缩法等,很少人关注用函数的单调性证题,其实有些不等式的证明,如果使用函数的单调性,很容易证得,现举例如下。

一、利用函数单调性的性质证明不等式

性质:若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减函数),则对任意xi∈D,n

(i=1,2,…n),恒有

i1xif(xi)1ninxni1f(xi)0(0)

x1,恒i1仅证增函数情况,若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则对任意x

2有(x2x1)f(x2)f(x1)0,即对任意xi∈D,(i=1,2,…n),恒有

xixii1f(xi)fnnxii10,也就是 nn



xif(xi)xif

xii

1n



n

n

xii1

fn



n

n

xii1

n



n

nn

i1

xi

f(xi)0

n

n

∴

i1

xif(xi)xif





1n

n

xii1

n



ni

xii1

fn

xii1

n



n

i1

xi

n



f(xi)0



n

∴

i1

xif(xi)

x

i1

i1

f(xi)0

减函数情况同理可证。

例1,设a、b、c∈R,求证:届友谊杯国际数学邀请赛试题)。

分析:左边=a数

f(x)

xsx

+

a

bc

b

ca

c

ab

abc

(第2aabca

b

babcb

c

cabcc,可构造函,利用性质即证

f(x)

xsx

证明:构造函数由

f(x)

/,其中s=a+b+c,x∈(0,s)

s(sx)

0,所以f(x)在x∈(0,s)上是增函数,由性质可知,abc

f(a)f(b)f(c)

即2af(a)2bf(b)2cf(c)(bc)f(a)(ac)f(b)(ba)f(c)

af(a)bf(b)cf(c)2(a

bc

b

ca

c

cb)abc,即

a

bc

b

ca

c

ab

abc

.例2,设a、b、c为正实数,且abc=1求证:

1a(bc)

1b(ca)

1c(ab)

32(第36届IMO)。

分析:由abc=1,原不等式可化为

(bc)

abca

(ca)

bcab

(ab)

cabc

32,由

例1可知

(bc)

abca

(ca)

bcab

(ab)

cabc

bccaab,又

bccaab3,显然即证。

说明:其实例1第二届友谊杯国际数学邀请赛试题与例2第36届IMO

试题本质上一样,例1更具有一般性。

例3,若ai∈R+,i=1,2,…,n, n、k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则

n

i

1ain(k

n

n

ai)

k

k1

/

k

2i1

证明:设

f(x)x(x0),f(x)(k1)x

n

0,n

即f(x)在R+是增函数,ai

nn

由性质可知,

i1

ai

k

i1

ai

n

f(ai)

i1

n

aif(ai)

i1

n

i1

n

i1

ai

k1,重复放缩即

得。

k

ai



aii1

n



n

k

n

n

i1

i1

o

ain

aii1

n



n

k

即证。

二、利用函数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例4,求证:

21

121314...

12n

112n

(n2)

分析:左边常数,只有看右边最小值是否是

712,若令

an1

3

4...

12n11

12n,如能证明an递增,a2最小,它就是

1312n

1n

1n11n112n1

12n

712

证明:右边

1(1

1212131314...1n

2n1

1n1

12n1n2

1

...

...1n2

12n2

12n

...)...,令an

...

an1

1n2

1n3

...

12n2,an1an

1n1



12n2

12n1

0

∴an递增数列,∴an∴

712

1

121314...

a212n1

1312n14712

(n2)

例5,设函数y=f(x)定义域为R,当x>0时,有f(x)>1,且对任意x、y∈R,有f(x+y)=f(x)f(y),解不等式

f(x)

1f(x1)。

分析:本题是一个抽象函数,显然根据f(x)然与单调性有关。

1f(x1),求不等式解集,必

证明:当x0时,f(x)f(0)f(x),f(x)1f(0)0,由x0时f(x)1可知f(0)1,当x0时,f(x)f(x)f(0)1,即f(x)f(x)同号,又x0时,x、x中必有一个为正,当x0时,f(x)、f(-x)必有一个为正,又f(x)f(-x)>0,f(x)>0,f(-x)>0,又f(0)=1>0

任意xR,f(x)0,设x2x

1则f(x2)f(x1)f(x2x1)x1f(x1)f(x2x1)f(x1)f(x1)

f(x1)f(x2x1)1,f(x1)0且x2x10时,f(x2x1)10f(x2)f(x1)f(x)在R上是增函数,又当

f(x)

1f(x1)

时,即f(x)f(x1)1,也就是f(2x1)f(0)又f(x)在R上是增函数,∴2x+1≤0∴x



2,即得不等式解集为x|x



12

说明:例

4、例5通过作差判断单调性来解题

例6,求证:(11)(1证明:

(11)(1

令an

4)...(1

13n

2)

nN*)

1)...(1

则an

1)(11)(1

1)...(1

1)

an1an

(1

13n1)

1

an递增数列

又a1

1an1(11)(1

14)...(1

13n2)

nN*)

例7,设x、y、z是正实数,且xyz=1,证明

xxyyzz

(1x)(1y)(1z)

4

333

证明:设

f(x)tt

(t1)原不等式等价于f(x)f(y)f(z)0成立

由则

/

f(t)f(t)

(t1)(4t3t1)(t1),设g(t)(4t3t1)(t1)

g(t),当

(t1)4

t>0时,则

g(t)0g(t)在(0,)严格递增,假设xyz

g(x)g(y)g(z),又xyz1,则x1,z1

(x1)g(x)(x1)g(y),(z1)g(y)(z1)g(z)14

(x1)g(x)

(y1)g(y)

(z1)g(z)

x1y1z1g(y)14

又xyz330,g(y)0原不等式成立

(x1)g(x)(y1)g(y)(z1)g(z)0

篇11:函数的单调性

我说课的课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函数的单调性。我将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和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我从下面三个方面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必修一)第二章函数第三节——函数的单调性,本节课内容教材主要学习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依据函数图象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应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本章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学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函数贯穿整个高中数学课程。在历年的考题中常考,函数的思想也是我们学习数学中的重要思想。在这一节中利用函数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数形结合思想将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教学。

函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有界性。而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函数基本性质中的一种——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函数图象局部变化趋势的。函数的单调性是学生初中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基础上对增减性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是函数概念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内容的基础,对进一步探索、研究函数的其他性质有着示范性的作用,对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有着广泛作用。此外在比较数的大小、极限、导数以及相关的数学综合问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它是整个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核心知识之一。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并能运用单调性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上述活动,加深对函数本质的认识。更主要本节教学过程中还渗透了探索发现、数形结合、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函数单调性在整个教材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教学应实现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函数单调性和单调函数的意义;会判断和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过程与方法:培养从概念出发,进一步研究其性质的意识及能力;体会感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用运动的观点去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论证的良好思维习惯;由合适的例子引发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欲望,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判断并证明函数的单调性;1 函数单调性说课稿 教学难点: 根据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和利用函数图像证明单调性。

二、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本节课是函数单调性的起始课,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主要采用“创设情景、问题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联系巩固”的教学方式,这样既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思路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敏捷。

2(教学手段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目的是充分发挥其快捷、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材料,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3(学法

高一学生知识上已经掌握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基本性质等内容,但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上不完备,反应在解题中就是思维不严密,过程不完整;能力上具备了一定的观察、类比、分析、归纳能力,但知识整合和主动迁移的能力较弱,数形结合的意识和思维的深刻性还需进一步培养和加强,所以应从下面两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水平。

(1)让学生利用图形直观感受;(2)让学生“设问、尝试、归纳、总结、运用”,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信息反馈,通过引导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认识得到深化。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归纳探索,形成概念;巩固提高,深化概念;归纳小结,提高认识.具体过程如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们知道,函数是刻画事物变化的工具。在2003年抗击非典型肺炎时,卫生部门对疫情进行了通报。如下图是北京从4月21日到5月19日期间每日新增病例的变化统计图。

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刻画疫情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对图像的上升和下降有一个初步感性认识,为下一步对概念的理性认识作好铺垫。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直观性,拉近数学与实际的距离,感受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生活。函数单调性说课稿(二)归纳探索,形成概念

在本阶段的教学中,为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函数单调性的本质的认识,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分别完成对单调性定义的认识.1、提出问题,观察变化

12问题:分别做出函数的图像,指出上面四yxyxyxy,,,,,2,1, x 个函数图象在哪个区间是上升的,在哪个区间是下降的, 8 688 86466 44422 22-10-5510-10-5510-10-5510-10-5510-2-2-2-2-4-4-4-6-4-6-6-8-6-8-8-8 12 yx,,2yx,,1yx,y,x 通过学生熟悉的图像,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图像上A点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能用自然语言描述出,随着增大时图像变化规律。让学生大胆的去说,x 老师逐步修正、完善学生的说法,最后给出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 新课标十分注重初中与高中的衔接,注重通过函数的图像,研究函数的基本性质。以学生们熟悉的函数为切入点,尽量做到从直观入手,顺应同学们的认知规律。第三个、第四个函数图像的上升与下降要分段说明,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函数的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是函数的局部性质(2、步步深化,形成概念 2观察函数y=x随自变量x 变化的情况,设置启发式问题:(1)在y轴的右侧部分图象具有什么特点,(2)如果在y轴右侧部分取两个点(x,y),(x,y),当x

【设计意图】通过启发式提问,实现学生从“图形语言”到 “文字语言”到 “符号语言”认识函数的单调性,实现“形”到“数”的转换。另外,对“任意性”的理解,我特设计了问题(2)、(3),达到步步深入,从而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目的。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领会函数单调性。师生共同总结出单调增函数的定义,并解读定义中的关键词,如:区间内,任意,当<时,xx12都有<。f(x)f(x)12 仿照单调增函数定义,由学生说出单调减函数的定义。3 函数单调性说课稿

教师总结归纳单调性和单调区间的定义。

注意强调: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在定义域某个区间上的局部性质,也就是说,一个函数在不同的区间上可以有不同的单调性。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分解,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直至找到最准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定义。体现从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动变化的观点,同时充分利用图形的直观性,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品尝到了自己劳作后的甘甜,感受到耕耘后的丰收喜悦,更激起了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

3(巩固提高,深化概念

本环节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加深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单调性定义本质,完成对概念的再一次认识.练习1:如下图给出的函数,你能说出它的函数值随自变量值的变化情yx况吗?

怎样用数学语言表达函数值的增减变化呢? 1f(x),例1 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并指明在该区间上的单调性.x 练习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定义在R上的函数满足,则函数是R上的增函数。f(x)f(2),f(1)(2)定义在R上的函数满足,则函数是R上不是减函数。f(x)f(2),f(1)1(3)已知函数,因为是增函数。所以函数fx()y,ff(1)(2),,x,,(4)定义在R上的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在0,,,上也是增函数,f(x)则函数是R上的增函数。

(5)函数在上都是减函数,所以在

上是减函数。

例2 画出函数的图像,判断它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f(x),3x,2 通过对上述几题讨论,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强调以下三点,完成本阶段的教学: ?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离开了定义域和相应区间就谈不上单调性。函数单调性说课稿

?有的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单调(如一次函数),有的函数只在定义域内的某些区间单调(如二次函数),有的函数根本没有单调区间(如常函数)。

?函数在定义域内的两个区间A,B上都是增(或减)函数,一般不能认为函数在上是增(或减)函数。

【设计意图】函数单调性定义产生是本节课的难点,难在:如何使学生从描述性语言过渡到严谨的数学语言。而对严谨的数学语言的准确理解及正确应用更是学生薄弱环节,这里通过问题研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合作的教学新理念。例1主要是从图形上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例2主要对数形结合,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的只是巩固与应用.(四)归纳小结,提高认识

归纳小结是巩固新知识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本节课我采用组织和指导学生自己谈学习收获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深化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1(本节小结

函数单调性定义,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像、定义)在方法层面上,引导学生回顾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体会探究过程中用到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如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类比等。

2(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实施分层设置,书面作业、课后思考.作业布置:教材第38页的第2,3,5题 思考交流:问题 如果可以证明对任意的,且,有xxab,(,),xx,1212fxfx()(),21,能断定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吗? fx()(,)ab,0xx,21 【设计意图】: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这种叙述与定义的等价性,而且这种方法进一步发展可以得到导数法,为今后用导数方法研究函数单调性埋下伏笔。

以上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注意调动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努力实现教学目标,也使新课标理念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

各位评委,本节课我在概念教学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探索数学的学习环境,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亲身经历数学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从而逐步把握概念的实质内涵,深入理解概念。函数单调性说课稿 附一:板书设计 函数的单调性

一、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三、例题讲解

四、课堂练习

二、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 例1:

上一篇:祖国我爱您作文下一篇:酒店餐饮宣传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