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导数教学的建议反思

2022-10-29

第一篇:对导数教学的建议反思

《导数的概念》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陈吾婷

在备《导数的概念》第一课时,对课本内容作了一定的调整,设计了这样的过程:由芝诺著名的一个悖论“飞矢不动”引入,然后利用瞬时速度来解释飞矢在某一点的速度是存在的,然后再转到曲线切线的讨论上来。

应该说,这样的思路很自然,也很有趣。但是在第一节课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使得学生在芝诺悖论之后,就慢慢地变成了“无声”的状态,这主要是一些推导中复杂的符号使然。第一节下课后,很快地做了一个反思,总结了如下几点:

1.在推导瞬时速度时,应该先讲清楚牛顿的思路,即求位移的增量,求平均速度,再求极限。这样再进行推导,学生就有了方向,而不会象第一节课那样,听得慢,看着复杂的符号就头晕。

在学习理论中,有个“先行组织者”的概念,“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可能在对于这样牵涉到复杂符号的推导时,更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前提准备。要不然学生就弄不清方向,从而被符号所困。

2.也是在推导瞬时速度时,应该做一个图解,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增量的意义。第一节课正是没有给出图解,虽然对增量做了一定的强调,但是学生对增量的理解依然是抽象而非具体的。

3.推导完瞬时速度后,应该点出对“飞矢不动”悖论的反驳,即在某一点是有速度的。第一节课中忘了说明这一点了,就使得学生不知道“飞矢不动”这个情境有什么用,也不知道与瞬时速度有什么联系。

4.在介绍完曲线的切线后,给出一个很好的例子,即y=|x|在x=0处有没有切线,可以先增加另一个变式——求x=1处的切线,这会使学生认识得更深刻一点。最后最好能指出正如某一点的瞬时速度只有一个一样,某一点的切线也应该只有一条。

经过课间几分钟的反思与调整,第二节课果然清晰了许多,也生动了许多。学生听得也饶有兴致。

课后,有两个学生也分别提出了两个很好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刚才这一例子中,没有斜率难道就没有切线吗?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切线垂直于x轴,按导数的解释,如果斜率无穷大——即以前通常所说的极限不存在,那么切线不是也不存在吗?

当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导数不存在,切线就不存在;导数无穷大实际上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是无穷大,而上面的例子中的在x=0的导数是真的不存在,这是有区别的。回家路上想了一下,并不敢保证这样的解释的正确性,尤其是导数不存在,切线就不存在。到家一查,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高等数学》(第五版上册)第82页中就有切线的定义,包括了导数无穷大时的切线情况,在第85页中就有y=|x|在x=0处切线不存在的例子。放心了!但是依然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怎样才能更加直观地说明上例中的切线不存在呢?它又哪里去了呢?

第二篇: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中问题的反思及建议

白银市三中 李光成

自从我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来,由于学校领导重视,全体教师努力,课堂教学改革顺利推进,主要表现在:生本教育思想在教师中形成共识,校本教研活动成为推进课改的有力保障,教务处组织开展的课改展示课,真正起到了典型课例引路的作用,听评课制度的实行,以评促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反思我校课改之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为破解这些难题,扎实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现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逐项进行诊断,并就破解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

问题一:学校领导和教师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部分领导、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不足,持观望态度,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和基本要求不很清楚,学的不透,理解不深,有的领导、组长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解和把握与教师处于同一层面,对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讲不清楚,搞不明白,摸不到头脑,不能指导教师加以解决,以致于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信心。

建议:

(一)坚定实施高效课堂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在现有成员基础上增加所有校委会成员,学校领导、教务处和政教处教学管理人员、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师要将思想统一到课堂教学改革工作部署上来,将精力凝聚到抓高效课堂建设上来,凝心聚力带领广大教职工共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二)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学习,要求学校领导,特别是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教学管理人员和教研组长要将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理论、策略作为主要任务,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引领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中。以己昏昏,怎能使人昭昭。要争做学习型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明白人,建设高效课堂的引领者。

(三)建立机制,强化学校领导抓课堂教学改革责任意识。从我校实际出发,完善《白银市三中领导包级包班教师包学生工作方案》的要求,让学校领导全部深入到各年级和班级,承包课改任务,建立相应责任制,使之成为课改直接责任人。坚持不懈地落实听评课制度,听课以后要及时给予点评。对比分析课堂

教学,找问题,开处方,找出问题,人人过关达标。

问题二:部分教师专业素质与高效课堂要求还不相适应。一是观念陈旧,面对新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不能尽快进入角色,没有彻底转变教学方式,没有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意识,对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放心,不敢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习小组积极性,课堂沉闷,没有达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效果。二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差,要么放任,要么仍然控制课堂。在学生学习产生障碍,提升出现困难,产生歧义,甚至出现错误时教师点拨不到位,错过拓展升华的时机。三是教师缺乏激情,不能点燃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激情。四是不能熟练掌握白板等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

建议:

(一)加强教师培训,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全体教师要明确:高效课堂是教育概念,有三大系统做支撑(全新的教学系统;以学评教的评价系统;开放搞活的文化系统),强调“两唯”(唯生、唯学)教学,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现在教育急需要重建两个关系,即教服务于学,师服务于生。围绕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引导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观,要熟知“自主预习、合作交流、展示拓展、检测反馈、归纳总结”的师生互动自主合作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遵照模式,按部就班,并在教学中创造性实践,最终达到不唯模式的境界。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教师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和追求,“责任心是最大的道德”。要把“爱学生和尽责任”作为教师最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的底线要求,消除职业倦殆,使教师始终充满激情和工作热情,用激情点燃激情,用热情激发热情,用思想碰撞思想。

(三)真正落实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按照高效课堂要求,发挥学科教研组集体智慧,每一节导学案都要经教师个人备形成个案、学科组集体备形成共案,再由教师课前二次备形成学案、课中续备、课后补备五个环节,力争每位教师上的每节课都成为全校同学科最高水平的课。

(四)强化课后反思制度。教育家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学校要重视和加强教学反思,建立制度,落实任务,使之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成为文化。每位教师每 2

节课都要写出反思,每周写出不少于500字反思。

(五)打造一支骨干教师团队。引导教师转变角色,变“二传为一传”。教育要解决两个问题,“让普通教师上不普通的课,让普通的学生学习不普通”。这就要求我们在课改中抓典型,树标杆,发挥标杆作用,大力开展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问题教师上过关课活动。

问题三:学生学习习惯、方法与高效课堂不相适应。一是不会学,二是学习效率低,三是不善于合作学习,四是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多数学生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方式,课改后不配合教师。一些学生拿到导学案后,显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按导学案要求去学,预习速度跟不上课堂节奏,效率低下。学生不能借助学习对子、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多数课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

建议:这里核心是会不会学问题:“没有训练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可能会学。如果单纯依赖‘喂’,给双筷子也自然不会吃”。

(一)加强学法指导。利用班会、课堂、课外活动等途径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指导学生会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达到会学、学会、乐学的要求。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学习杜朗口中学、白银市二中提倡学疑前置,培养学生读书习惯、思考习惯、自己纠错习惯、质疑习惯。抓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学校各科教师要将这项工作作为课改的重点工作务必抓紧抓实。

(三)加强小组建设。“课改是学生的事,要发动学生,光动教师没用,不能就技术而技术,给马车换发动机是没用的。”要把学习小组建设作为高效课堂建设的关键来抓,要选拔好学习小组组长,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把任务下放给小组组长。要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当组长,都有不同的角色体验。要无限放大展示,敢于直面问题,及时反馈;要真正落实并做好小组内学生“一帮一对子”之间的互帮互助,政史地生各科要真正把作业量减下来,当堂的问题当堂毕,课外尽量别留作业。

(四)充分发挥学生管理组织的教育作用。课改的精髓,就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从我校的实际看,课改单凭教务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远远不够,学校政教处、学生会、团委要切实发挥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创造性地组建学生自主管理 3

组织,学校有什么部门,学生就组建相应的组织,这样,学校就活了。学校政教处要强化学生会的工作,选举任命学生担任学生会主席,切实履行责任,强化责任意识,训练组织能力。团委,也要有部分学生担任,只有学生担任才会活起来。让学生演讲,让学生主持,让学生评比,让学生测评„„。有些管理交到学生手里,面貌马上就变,学生铁面无私,热情尽职,也许比职业倦怠的老师强。

问题四:学校文化问题。一是班级小组文化杂乱无章,有的既不美观,又缺乏创意,有的不很高雅,小组文化不能发挥激励作用;二是普遍重视外显文化,缺乏与课改要求相适应的内涵文化。

建议:

(一)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和小组文化建设,营造昂扬向上的高效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投入课堂的激情。

(二)重视班级图书角建设。重视并落实学校图书进教室工作,鼓励学生将有益于学习的书籍带到教室与同学共享。图书角配备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工具书。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写好读书笔记,让读书成为受益终生的习惯。

(三)建设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张校长通过认真研究,深入思考,提出建设一种存于师生心中,内化为共同行为的文化,即秉承“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的根本宗旨,以“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服务”作为我校的基本办学理念;因此,我们必须在学生中大力倡导“尊重、理解、支持教师”;在学习组长中倡导“当好小老师,讲明白才是学好知识的最高境界”;在教师中倡导“好学生谁都会教,培养好差学生才是真本事”,从而使学校教师和学生形成良好的教与学的思想,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做教育就是做文化,做信仰。同样,每个班级都要有自己的旗帜和号角,班级的旗帜就是班级的象征,有了班级文化,才有学校文化,才会师生一心用事实捍卫学校尊严。除了旗帜,就是号角,号角就是激励。一个班级必须寻找到这两样东西,这是精神文化的化身。班级要有文化,基于这个团队,共同的信仰生发出来的。

(四)学校除了《白银市三中课改文集》外,要建立学生自己课改报,让学生担任主编,每个班也都要办好课改报,课改报要发到学生家长。

问题五:评价体系还不健全,制度不全,方案还不完善,学校制定方案只是大框,评价手段单一,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建议:

(一)落实学生小组评价机制,发挥小组评价教育功能。一是要建 4

立激励措施,每一个班在门的后面要设评价栏,分组、按成员喜好起个组名,学生评价要及时,落实到小组,统计发言次数,及时给予评价,公布表现最优秀的小组,优秀组员。二是要建立科学评价体系,评价的范围要广,评价的尺度要活,评价的激励要强,真正做好小组捆绑评价,评出日优秀、周优秀、月优秀、学期优秀、优秀,全校最优秀。表彰月优秀、学期优秀、优秀,全校最优秀的小组和学生,让每名学生持续地充满激情,让学生自我管理,不再厌学,学到传统课堂学不到的东西。

(二)改革课堂评价,完善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业评价由过程评价和考试终结评价两部分组成,各占50%,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规范各学科过程评价的办法和评分细则。

(三)落实学校领导分工负责的检查督导组织,建立以学评教的系统。不利用学生来评教,不从学生检验教学效果,不把学生放在眼里,课堂永远不会高效。检查督导组织要深入每一节课,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并以此评价教师,并将每节课评价结果累积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开展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互评互查机制,共同提高,促进每位教师专业发展。

(四)继续完善优秀学习小组、优秀学生、优秀教师表彰制度。开展优秀小组、发言积极分子、歌唱之星、书法大师、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评选活动,定期组织优秀小组长、学生、教师课改经验交流会,营造比学干帮超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增加学生的荣誉感。

问题六:导学案。一是缺乏分层教学要求,对课标三维目标、任务不明确;二是设计、布局不合理;三是没有理顺与教材的关系,有的照搬教材,有的成习题集,缺乏“制导性”;四是有的直接从网上下载,脱离学生实际;五是教务处、教研组管理层普遍对导学案指导不足。

建议:专家将导学案比作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是GPS、是渡船,足见其重要性。何为导学案?引导学习的方案就是导学案,学是核心,案是设计。导学案就像学步车,让学生由“学步”到“奔跑”。导学案是辅助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学生会学。好的导学案要做到把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编写导学案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出示目标,这节课学什么,一目了然。学生拿到导学案,哪个题 5

会哪些不会非常清楚,学会不会的,就达到目的了。

第二步是围绕目标制定学法指导,以前是备教材,现在是备学情,备学法。李炳亭先生曾强调,编导学案就像老妈做饭,她知道哪个孩子喜欢吃什么东西,所以做饭菜可口适宜。而且建议老师用八成精力来编导学案,把一成精力放在课堂上。导学案要有重点提示,要有具体的学法指导,不“喂”了,连“筷子”都不给,怎么让学生吃。导学案奥妙在“分层”,在因材施教上,老师下再大功夫都不为过。

第三步:学习过程设计。按照五环节的要求进行设计。学又分为:独学、对学、群学,一节好的课堂都是这样的流程。要利用好三面黑板,要想实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展示的舞台。成人都爱面子,学生更乐于表现。你让学生展示,如果不会,他就会向人请教。要无限放大展示,力争每节课让每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不会,抄一遍也是学习。靠讲,永远没有希望!要分层教学,给学生具体的学法指导,利用好学习小组,互相找出问题,老师研究出现的问题。课改就是学会不会的,围绕问题研究问题。

第四步:研究检测反馈问题。检测反馈是高效课堂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即是一次学情调查,也是教师写导学案和学生学没学到知识的依据。课改最好的做法是学生利用“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把圈出来的问题解决掉,你学你的,我学我的,他学他的,各人忙活自己的事。对学生提出分层要求,进行分层学习,最后分层达标。课堂变成“一个黑板呈现一个题”,上课学生扎堆,不会哪个扎哪个堆,解决完了自己的问题,再去解决其它的问题,那才是真正的高效!

问题七:落实不到位。这个问题现在普遍,学校各项制度很全面,但因为只重视安排部署,缺乏抓落实环节,往往主意挺好,想法很新,但收不到预期效果,有些事虎头蛇尾,有些工作“雷声大雨小,或光打雷不下雨”。

建议:

(一)强化抓落实意识。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落实。要建立督察反馈总结通报机制,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各层面执行力。完善课改问题征集制度,在师生中间要求每周为课改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改变周五课改领导小组会议和周一教研例会只是上传下达流于形式的做法,每周选定一个主题,做好实在的研究工作,从而推动课改健康发展。

6

(二)抓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学校没啥大事,我们将一件件小事做好就是不简单。细微处见精神,随时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坚定不移落实双基教学,坚定不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今后我校的重要工作,我们要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意识,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工作,为实现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奋勇努力。

第三篇:对小学数学导学案实施的反思和建议

现代教育理念昭示着我们,高效课堂是和谐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是高效课堂生成的基础。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一直关注并执著追求的目标。实现课堂高效性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很多时候也是困难的,针对个人教学实践,我从导学案的角度对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进行了思考。

在创设“高效课堂”的口号下,教师们都采取课前布置预习学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导学案”的课堂常出现课堂效率更低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效课堂的实施。

一、目前导学案的使用存在几点问题 1.重视了导学案,忽略了自主探究

常见的数学预习学案由以下内容组成:预习题、探究题、巩固题、拓展题、检测题。当然,每个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版本的预习学案,但呈现的都是一片试题的“泥潭”,学生拿到学案导学往往不是首先去认真看书,而是浅尝辄止,急于做题,在概念原理都不甚理解的情况下对照例题等直接解题。 2.乏味的数学课堂

因为年龄特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作业任务而学习。实施导学案教学,更多的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表达各自的意见,但同时,这样的课堂变成了师生核对答案的讲堂,因为学生需要的是完成导学案,需要的是正确答案,至于为什么是这个答案很少有学生关心,这样学生失去了知识的一个形成过程,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数学课堂一旦失去头脑的思考,必然变得乏味。 3. 师生精神失去了家园

较长时间(如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内,使用同一种形式的导学案,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会受到挫伤和压抑。长此以往,师生的激情消磨殆尽,课堂气氛再度沉闷,持着对“导学案”的怀疑,教学方式很有可能重回原点。

二、实施导学案教学的几点建议 1.导学案的设计要多体现主观性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预习应该按课标要求去掌握概念、理解例题、会模仿例题完成课本练习题。应使应试式的学案回归生态化的学案,使试题式的学案回归问题式的学案。更多的时候,主观一点的问题,更容易让人发挥大脑的思考,尤其在小学生“减负”永远完成不了的情况下,问题式的学案可以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使身心得到放松。 2.传递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在“导学案”教学方式中,导学案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但通过导学案直接传递有形的知识,而且还要把尽可能多的能力培养调整在有形知识之上,传递给学生。导学案除了为学生疏导知识、辅导探究外,还应该具有指导学法的作用,这也是学案导学的预期优势。体现在指导学生在关键和重点处有所突破,在学案中往往以“建议”“注意”“提示”等加以提醒。课堂上,根据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供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3.导学案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

虽然学生的预习是一个自主化的过程,但由于思维受到导学案以及书本的禁锢,会使他们产生共同的视角和基本知识的把握。所以,学生预习中产生的新奇的想法或问题,都可以预料。因此,教师们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了解学生导学案完成的“成果”,做到 “心里有谱”。课堂上面对学生的“超前”生成,最好利用学生的发言,“相机行事”,智慧引申,使教学过程成为多向交流互动、充满活力的过程。 (1)教学流程与学案导学相顺应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流程与学案相顺应,不仅能极大地推动学生的预习,而且能点燃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反之,学生通过学案获得的成就感将消减。 (2)教学流程因学案导学而调整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预习后差异更大,因此,教师要“以学定教”,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内容、要求和节奏。对于预习之后就能掌握的,可以少讲甚至忽略,而对于一点就通的可以以点拨为主的指导,把最多的时间用在有一定难度的知识面上。

三、“导学案”使用中师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学生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习。

2、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

3、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上课前一天,下发本节课的“导学案”,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小班额最好全批),以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

4、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突出一个“导”字,强化一个“研”字。

学生不是玩偶,让做什么就只做什么,没有主动性;学生也不是容器,让装什么就装什么,没有思维。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有能力也必须学会自己预习属于他们的书本。学生预习的成效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学案导学能够达到辅导学生自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并把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成一种学习知识的能力。

学案导学是教学大纲的指南针,以导学案为纲,可以达到对学情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指导,师生互动,智慧共生,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

第四篇:对双语教学的建议

一,师资队伍是大力推进双语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为顺利地进行双语教学首先要有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足够的民汉兼通的教师队伍。因为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翻译法教学。

二, 语音室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场所,所以个学校要有几个语音室设备。

三, 幼儿园双语教育是学前,中小学双语的唯一基础,目前为止这项工作在较多农牧区还未实现。

四, 各校的广大青年教师队伍,还等待着双语培训,他们希望上级部门能够增加每年培训人员的数量,自己更早能加入双语教学队伍。

第五篇: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座谈会材料

通信0901班学委

姚家渭

经我组织,各寝室长收集到的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汇总如下:

一:对教师授课的意见和建议:

大部分老师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部分老师上课只对着课件读,与学生的互动很少,或者说没有。如,嵌入式系统课程,微波技术课程。

建议:采取多样形式和学生互动(提问,分组讨论等),这样能督促学生积极学习,相信效果比较好。

2、部分老师认为很多知识我们都已经学过,故而略去不讲,殊不知,我们急需老师给我们提点,带我们会回忆。

建议:老师上课时尽量花点时间,带着我们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

二:对学生学习的意见和建议:

1、当前学生学习兴趣低,很多同学没有把心思放到学习上来,而是花在了自认为锻炼自己的活动中去。

建议:营造考级考证的氛围(比如召开专题讲座,老师上课多指明其重要性等),这样可以提高班风学风,影响周围同学共同进步。

2、做实验不认真,不积极锻炼实验动手能力,对实验只了解怎么做,却不知为什么这样做。

建议:上实验课时,老师应该多阐明实验原理,并且,结合课本,举出实例,以利于同学消化吸收。

三:对教学的其他意见和建议:

1、课程设置不合理,我们很多前期课程未开,就开始学习要求更高的专业课。如:嵌入式系统课程,先前的单片机类课程没学过;JAVA ME 先前基本的JAVA知识为零,这样,直接导致了很多同学上课听不懂,进而不听课。

2、实验设备问题,我们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里面的最重要的仪器之一,示波器质量就很差,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同学调不出来,而是,实验设备问题导致调不出来,实验效果可想而知。

3、课程设计问题,课程设计本来能够很好地锻炼我们自己,真正把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去,可是,由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带课程设计的老师提供的帮助又很少,直接导致最后同学们从网上下载现成文章完成任务。

上一篇:地方标准申报填表说明下一篇:对党支部书记工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