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文化

2024-04-12

中国交通文化(精选8篇)

篇1:中国交通文化

中国·豆沙关交通文化体验馆建设情况 豆沙关位于盐津县城西南22公里,古称石门关,自古就是中原与边疆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枢纽、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咽喉巴蜀,锁钥南滇”之称。这里文化底蕴厚重,自秦开五尺道以来,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僰人文化和古滇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独具特色的“五尺道”文化。这里历史文物众多,有秦代五尺道、隋代古城堡、唐代袁滋题记摩崖石刻、清代观音阁、僰人悬棺等,极具文化旅游开发价值。

近年来的几次破坏性地震、特大洪灾和冰雪灾害,使豆沙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中央、省市领导对此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做好灾后重建。盐津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把灾后重建与小城镇建设、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相结合,按照“关隘生态旅游县”的战略定位,“文化旅游富民”的工作思路和“文化旅游名县”的建设要求,一手抓硬环境打造,一手抓软实力提升,致力把豆沙打造成为滇东北地区的旅游精品小镇和4A级旅游景区。在省、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不懈努力,豆沙关已相继获得“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唐·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国家AAA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等多项殊荣。为深入挖掘开发豆沙五尺道、关河水道、GZ40国道、内昆铁路、水麻高速公路古今五道并行的交通奇观,着力打造成“沿昆水公路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

1点和国家4A级精品旅游景区,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中国·豆沙关交通文化体验馆”。

篇2:中国交通文化

序 言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企改革大力推进的时代背景下,2005年12月,原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与原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以强强联合、新设合并方式重组成立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改善资本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全部主营业务及相关资产作为投入,独家发起创立了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并于2006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整体上市,成为具有国际资本背景的国有控股企业。

公司以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施工、设备制造为主业,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建设及设计企业;是中国领先的公路、桥梁建设及设计企业;是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疏浚企业;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商;在铁路、航空、物流等领域也有骄人的业绩。

公司现有42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分别成立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诞生于清朝末年,见证了民族屈辱奋斗解放历程的百年老店;有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壮大的国企骨干;有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的合资企业、上市公司。悠久的企业发展历程,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内涵,是公司的宝贵财富。多种管理模式的企业共存,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理念,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继承优良企业传统,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促进多种文化融合,培育更具时代气息和自身特色的新文化,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为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在梳理已有文化理念、总结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及认真研究公司面临形势任务的基础上,按照符合实际、简明易懂,便于考核的原则,由公司企业文化部组织编写了本手册。手册分企业理念、员工行为规范和标识规范三部分。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改完善本手册。

让我们团结起来,共擎一面旗、同唱一首歌、齐创一品牌,为建设“诚信中交、品牌中交、效益中交、和谐中交”而奋斗!

董事长: 总 裁:

2008年2月 第一章 企业理念(MI)

第一节 内容:

1、企业使命:固基修道,履方致远。

2、企业愿景:让世界更畅通。

3、企业核心价值观:

为顾客创造精品;为员工创造机会;

为股东创造效益;为社会创造财富。

4、企业精神:

甘于吃苦无私奉献的“墨脱精神”;

勇于创新领先世界的“振华精神”;

善于协作团结奋进的“龙成精神”。

5、企业作风:勤奋、务实、严谨、高效。

6、企业道德:重诺守信、感恩回报。

7、管理方针:科学决策、精细管理、优质服务、和谐发展。第二节 释义:

1、企业使命:固基修道,履方致远。

释义:《说文解字》解释:“基,墙始也。从土,其声。”亦指基础。“履方”,出自《汉书•冯奉世传》“鞠躬履方”一语。“履”即践行。公司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企业标识取材于中国甲骨文中的“行”字。公司致力于为社会经济发展构筑坚固基础,为人类往来修畅行大道;坚守法规,厉行理念,追求和谐发展。

2、企业愿景:让世界更畅通。

释义: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领先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司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秉承行业精神,做到领先发展,成为技术领先、管理领先、效益领先的企业。在让世界更畅通的同时,企业走向世界,自立于世界优秀企业之林。

3、企业核心价值观:为顾客创造精品;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创造效益;为社会创造财富。

释义:简称“四为”,是公司处理与顾客、员工、股东和社会四方面关系的基本原则。“精品”指优质、便利、低耗、安全和环保的产品与服务。“机会”既要为员工提供工作岗位,也要提供个人发展、岗位成才的通道。“效益”使股东得到满意的投资回报。“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4、企业精神:甘于吃苦无私奉献的“墨脱精神”;勇于创新领先世界的“振华精神”;善于协作团结奋进的“龙成精神”。

释义:根据公司的历史传统、业务特点和面临的任务,要大力提倡甘于吃苦、勇于创新、善于协作的精神,这三种精神的公司形象化的代表是“墨脱精神”、“振华精神”、“龙成精神”。

墨脱,位于祖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境内,是中国唯一未通公路的县。为了把公路修进墨脱,中交二公院的技术人员承担了勘察设计任务,他们多次进入墨脱,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等不利因素,战胜了饥饿、寂寞和死亡的考验,胜利完成了任务。培育了甘于吃苦无私奉献的“墨脱精神”。

上海振华港机公司以创建中国自己的世界品牌为己任,坚持自主科技创新,研制成功40尺双小车集装箱起重机等具备世界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结束了港机装备依赖进口的历史。上海振华港机公司敢于和世界大企业竞争,经十余年的艰苦奋斗,产品出口到世界62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商。“振华港机”已成为享誉全球的中国世界名牌。培育了勇于创新领先世界的“振华精神”。

公司整体上市工作以“龙成项目”命名,它是在原中港、路桥两大集团刚刚合并重组,各方面关系尚未理顺的情况下启动的。全体员工以大局为重,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经过9个月的努力工作,使公司成功在香港联交所整体上市,创造了国有企业海外上市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深一层融合,员工进一步团结。培育了善于协作团结奋进的“龙成精神”。

5、企业作风:勤奋、务实、严谨、高效。

释义:公司深切了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传统、薄利、市场竞争激烈的业务领域,要在这一领域中取胜,惟有培育发扬“勤奋、务实、严谨、高效”的作风。

6、企业道德:重诺守信、感恩图报。

释义:重诺守信、感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应予继承发扬。

中交二公局2004年底签约杭(州)浦(东)高速公路路面三标,合同约定2007年底交工。因客观原因,至2007年6月现场才具备作业条件,如按期交工需每月完成产值1亿元,相当每月建一个中型公路项目,实属困难。但二公局人克服困难,践诺履约,如期按质按量完工交付,业主十分感动。

上海振华港机公司1992年成立时,加拿大温哥华港是首家客户。14年之后,2006年温哥华港再次向公司订货,公司以1992年第一台起重机的价格向温哥华港售出了公司第1000台起重机(让利200万美元)。“正是有了你们买的第一台,才有了振华今天销往世界的1000台,饮水思源,感谢你们。”公司领导如是说。

7、管理方针:科学决策、精细管理、优质服务、和谐发展。

释义:详见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第一版。

第三节 宣传口号用语:

我行天下,天下我行!

诚信服务、优质回报、不断超越。

用心浇注您的满意。

精细打造质量,责任确保安全,诚信浇筑品牌。

安全是企业最好的效益,安全是员工最大的幸福。

员工道德与行为规范(BI)2.1道德:

爱国爱企、遵纪守法;

明礼诚信、恪尽职守。2.2工作:

用心做事、日事日清;

科学规范、主动热情。2.3纪律:

下级服从上级;

不侵占公司财物;

禁酗酒、禁赌博、禁黄毒。2.4仪表:

容貌整洁、着装规范;

修饰自然、文明端庄。2.5言语: 说话和气、手势适当;

少扯闲言、不说秽语。2.6待客:

一声问候、一句请坐、一杯茶水、一张笑脸、一声再见。2.7环境:

注重安全、讲究卫生;

团结友爱、和谐宽容。

标识规范(VI)1.标识图形:

2.标识释义:

标识图形取材于中国甲骨文中的(行)字,以公司英文译名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MPANY中四个首写字母“C”组合,结合现代交通理念,融入现代审美观念,艺术加工形成以“行”字为主体的标识架构。表现了公司的专业特征,宣示了公司的企业使命。

标识图形以圆为衬托,托起“行”字主体架构,象征公司立志成为国际化大企业,走向世界“行天下、天下行”的雄心壮志。中间的方块,象征公司在发展中坚持科学的经营理念,倡导优秀的企业精神。圆形与方块结合,“外圆内方”,表达了广交朋友、和谐共处、创造价值、合作共赢的胸怀。

标识以蓝色为主,代表文明与和谐。以横平竖直的线条作为标识的主要元素,体现庄重严谨的风格。图形中线条长短不一的变化处理,增加了图形的动感和活力。蓝白结合的色彩对比,突出了标识的立体感、现代感。

标识图形既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吸收了科学、创新、规范、共赢等现代文化理念,集中展现了公司现代化、国际化企业的视觉形象。

3.品牌名称: 中文:中国交通建设

英文: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4.旗帜:

视觉识别系统规范手册(全文)

                   [ 09-05-08 ]

公司标志[ 08-07-03 ]

公司标志图贴(供word文档使用)[ 09-05-16 ] 标志矢量图形(AI格式文件)下载[ 09-05-16 ] 标志和公司品牌(三种组合样式)[ 08-07-03 ] 标志和公司名称(六种组合样式)[ 09-05-14 ] 公司标准色(中交蓝)[ 08-07-03 ] 公司辅助色[ 09-05-22 ] 司 旗[ 08-07-03 ]

机关驻地司旗悬挂图例[ 09-05-15 ] 项目部旗帜悬挂图例[ 09-05-15 ] 桌 旗[ 08-07-03 ] 彩 旗[ 08-07-03 ] 工地彩旗[ 09-05-15 ] 安全帽[ 08-07-03 ]

安全质量工程师 安全帽 臂章[ 08-07-03 ] 女职员工装[ 09-05-15 ] 男职员工装[ 09-05-15 ]

篇3:中国交通文化

1汉口火车站设计的文化传承现象概述

1.1 汉口火车站设计的背景

汉口作为武汉三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 特别是在近代, 它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的曲折发展。它是西方列强最早在我国开辟的通商口岸之一, 列强们纷纷在此开立租界。这样独具的历史条件成全了汉口, 中西方文化在这里得到碰撞和交融, 汉口也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了一大批具有浓郁西方特色的建筑。

汉口火车站前身为大智门火车站, 又名“芦汉火车站”“京汉火车站”等, 为法国人设计建造, 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 是京汉铁路最有特征、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 是武汉市乃至全国不可多得的优秀历史建筑, 曾是亚洲最现代化、最壮观的火车站, 在亚洲地区首屈一指, 原为芦汉 (京汉) 铁路南端终点站。它始建于1896年, 1903年正式建成开通, 命名为通湘门车站;该火车站是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准轨铁路的大型车站, 法式建筑风格, 为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尚存的重要历史见证, 它直至1991年才停止使用。在汉口火车站的设计过程中, 正是对汉口近现代文化的多方搜集和提炼升华, 并作出求证和总结, 最终确定了具有浓郁西式风格钟塔和弧形的的拱顶结构。汉口火车站的设计, 选择这样浓郁的西式风格, 是设计者对汉口近代文化的寻踪。

1.2 汉口火车站设计的文化传承现象

现在的汉口火车站是在对1991年建成投入使用的火车站改扩建的基础上建造的, 新的汉口火车站的设计过程中, 充分考虑到了汉口的文化和历史。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前还充分考虑到了汉口站所处位置商业发达, 近现代建筑林立, 因此考虑选择具有欧式建筑形式的车站造型, 这样既与汉口地区特有的城市肌理相契合, 也使得具有百年历史的大智门火车站的文脉和建筑风格得以传承, 与现在汉口火车站广场周边业已存在的欧式建筑交相辉映, 相得益彰。

新建成的汉口火车站设计了两座对称的高度达47.6米的站房钟塔和高度达31米的弧形拱顶的中央广厅, 强化汉口火车站站房在当地区域性中轴线对景关系, 在站房广厅两侧的配楼向外加设12米宽、24米高的裙楼, 下设15米高架空柱廊。这样的设计使车站站房正立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平方向的三段式, 整个建筑突出建筑轮廓的节奏感, 对称处理。中间突出主入口, 使立面具有明确的垂直立面轴线。从这个设计我们可以看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整个火车站是一个富有鲜明特色, 具有强烈个性, 既传承具有百年历史文脉的汉口站最初的站房形象, 又无处不体现出科技的魅力。这种设计对政府或是这座城市来说, 俨然已成为一张可以代表这座城市的名片, 将这个城市的一份厚重的历史和科技的文明传递给外来者。汉口火车站的设计, 对于湖北的地方政府来说就是一个“形象”, 是政府对历史沿承做出的表现。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也是一个“形象”, 老百姓是火车站的切实使用者。在对外面的朋友介绍时心里往往洋溢起得意的心情, 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汉口火车站代表了他们所居住的城市的形象甚至于是代表了他们。

设计者始终紧紧围绕着前面介绍的汉口这一地域性历史文脉, 对汉口的近代建筑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探寻。这种灵活的综合论证的方法, 在追求地域性建筑特色、体现丰富性文化内涵和高科技时代精神的今天具有深远的意义。

2从汉口火车站看中国城市交通设计中文化传承现象的来源及条件

2.1 汉口火车站的设计来源

独特的城市形象建设是每一个有着灿烂文明和悠久历史的国家和城市所必须要做好的事情, 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应用在城市的交通建设中。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中, 关于城市设计对人的心理及行为的影响问题,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陆元鼎在《建筑创作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一文中提出建筑创作的目的是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广大人民的工作、居住、文化服务, 也即要创造出功能完善、技术先进、安全、并有悦目美观形象的现代化建筑。翻开我国城市建设的历史图卷, 不难找到许多城市的代表性建筑。

建筑文化要传承, 传承的来源包含两个方面。从时代讲, 前人的文化, 包含古代、近代, 同时也包含建国后的20世纪下半叶, 只要是过去的文化都应该传承, 但重点在古代。因为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建筑和文化特征比较显目, 在世界上别具一格, 有独特风貌。从地区讲, 包含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我国土地辽阔, 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文化丰富、地域文化有特色, 还有一个就是的国外建筑文化。

汉口火车站的设计来源就是国外的建筑文化, 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它将汉口的近现代史内含在建筑里。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其中也包括了时代的选择和地区特色的选择。汉口是列强在我国最先开辟的通商口岸之一, 这样就造成中西方文化很早就在这里交融, 汉口这座城市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的渗透。汉口火车站选择这样的一种文化来传承, 既是对它的近现代史的传承, 同时也是对中西方文化交融的选择以及在未来发展这种交融性文化的决心。

在城市交通设计中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和不同的历史, 对创造我国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现代新建筑, 对弘扬我国优秀建筑历史文化面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建筑也是有生命的, 它立在那里可以不断的向外诉说它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然后只有传承先贤的文化记住城市曾经经历的历史才能使这座城市更好的发展。

2.2 汉口火车站设计中文化传承现象的形成条件

第一, 与自然条件有关。

普列汉诺夫说过:“不同类型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地理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我国幅员辽阔, 地大物博, 无数的名山大川, 丰富的矿产资源, 孕育了五千年光辉的华夏文明, 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中国各地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特征, 这也造就了人们对于自身所处地理条件的认识。人们在此基础上就想要找到一个外在事物来形象的代表这里独特的地质特征和自然条件, 这里的外在事物其实就是人们形象观的一个外化。汉口处于长江中下游, 隶属长江中下游的特大城市武汉。这样一个自然条件就决定武汉必须要建这样一个恢弘的火车站才能与它处得地理位置相匹配, 才能代表这个城市的形象。

第二, 与人文条件有关。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各地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 例如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 这些文化都代表着中国的灿烂辉煌的历史。但是近代以来, 中国经历的是一段屈辱的历史。闭关锁国造成国力衰弱, 列强入侵, 汉口作为我国最先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见证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那个时候的汉口租界林立, 满街的西洋建筑。汉口火车站的设计来源就是国外的建筑文化, 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它将汉口的近现代史内含在建筑里。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其中也包括了时代的选择和地区特色的选择。汉口是列强在我国最先开辟的通商口岸之一, 这样就造成中西方文化很早就在这里交融, 汉口这座城市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的渗透。不难看出, 汉口火车站的设计, 传承的正是汉口近现代历史与文化。

3从汉口火车站看中国城市交通设计中文化传承现象的社会效应探析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 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 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 地大物博。按照常理来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应有自己的建筑特色, 然而现在各地建筑的重复性令人堪忧。尤其是火车站的建设存在着很多的重复性, 当你置身武汉火车站和广州火车南站时你会惊讶的发现好像不知自己身在武汉还是广州。

汉口火车站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十分明显的西方建筑特色, 简明的勾勒出汉口的近现代史。汉口火车站的文化传承带来了好的社会效应, 它像一个纪念碑一样无声的为这个城市记住它的历史, 让国人不忘那段屈辱的历史, 同时也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做了一个见证。现在的中国每个城市都在找能代表自己的某种物质或是名号, 就比如“山水园林城市”这一称号, 但不可能每个城市都是山水园林城市, 这时你会发现只有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它独有的。汉口火车站的设计给我国其他城市的交通设计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 让其他城市看到在建设城市交通设施时要找寻自己独有的文化和历史。正是由于这种城市交通建设中的文化传承才为每个城市保留了他们的历史, 在城市化进程中不知有多少带有城市历史印记的建筑顷刻间化为废墟然后又消失不见。像汉口火车站这样将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保存在城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火车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如果是这样, 我们乐见红墙黄瓦的北京火车站, 乐见白墙上片片乌瓦的江南小站。

然而设计中的这种文化传承也是保守争议的, 就比如汉口火车站的建设。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告诉我们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近代中国饱受列强凌辱, 这样的历史也构成了中国特有的租界文化。然而对于像汉口火车站这样, 完全继承租界时期的建筑遗风是不是合适呢?这种传承是对于租界文化的认可吗, 是对我国近现代屈辱历史的遗忘吗?这样的文化可以代表汉口这座城市吗?有的城市的历史很简单, 没有多少文化的交融, 所以选取城市的符号比较单一。然而像汉口这样, 不仅有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印记, 也有近现代西方列强入侵的遗痕, 还有汉口当地浓郁的“码头文化”。哪一种文化更能代表这座城市呢?这其实是很多城市在建设城市交通设施时头疼不已的问题, 像火车站这样的一个城市的标志性交通枢纽应该更能代表当地的本质特色, 而不是让那短暂的租界文化成为永恒掩盖了这座城市千百年形成的印记。

摘要:火车站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交通枢纽, 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和国际的现实生活中, 火车站的建设往往也会作为一个城市的符号, 体现着一个城市的传统文化或是现代文明。以汉口火车站的设计为例, 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条件, 从而透视出中国城市交通设计中的文化传承现象。

关键词:汉口火车站,城市交通,形象设计,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陆元鼎.建筑创作与地域文化的传承[J].华中建筑, 2010, (1) .

[2]冉晓明.汉口火车站改扩建设计[J].山西建筑, 2008, (10) .

[3]袁继成.汉口租界与汉口租界志[J].武汉文史资料, 2004, (7) .

[4]王振复.中华建筑的文化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7) .

[5]周晓红.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6]侯玉波, 朱滢.文化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J].心理学报, 2002, (1) :106.

[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上) [M].北京:中华书局, 1961.

篇4:中国交通文化

平时提到城市文化的时候想到诸如“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等类似的字眼,而在城市中的公共交通也同样是在逐渐成长与完善的过程中。文化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和行业的关注和重视。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发展建设与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个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越完善,相应反映出的是这个城市的城市规划良好,城市发展水平较高。而公共交通本身又是具有其特色、充满活力的,研究和探索从“功能交通”到“文化交通”的转变,对于不断加快公共交通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功能交通;文化交通;城市交通文化

一、从公共交通到文化交通

“功能交通”到“文化交通”的升级和转变过程是有脉络联系的,并不孤立存在,是相互牵动而不牵制的过程。从简单的提供公交服务,通过维持道路畅通、保证乘客准点到达,来提高运营效率,促进社会和谐等功能性的指引,到積极创建公交文化,打造公交的文化属性等文化属性。让公交从维护社会公共交通底线到在城市中传递公共交通温暖的目的,“功能交通”和“文化交通”,一个是量的指标,一个是质的飞越。

从“功能交通”走向“文化交通”的转变不仅依赖于“功能交通”的不断完善,且两者应该是盘旋而上并逐渐有所偏向于“文化交通”一方的,但这一的转化过程并不是锁定性的依赖路径,是跳出锁定的预期效应又不冲破社会规范的一种文化形式表现。“文化交通”也不仅是公交服务上的精神文明建设,而是城市交通文化的具体展现。让社会各界对公共交通事业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和理解。

二、文化交通的精神传递

交通文化呈现着交通行业的优良传统以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①交通文化建设是行业内精神文明建设,对交通现代化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行业精神文明的拓展和升华。 另有研究从文化理念对交通文化的本质进行了分析,交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交通价值观,以价值观为基础和核心,其中包括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②在李振福的研究中,呈现了交通文化的结构图,认为精神观念是交通文化的“塔尖”,是交通文化逐步健康发展的灵魂和方向。③“文化交通”以公交车为载体,以特殊的方式体现着公交车内文明和车外文明。车厢文化、公交媒体广告、一卡通设计多样化等都是公共交通文化的传播途径,而这种影响一定是对“文化交通”的最好表达和呈现。这不仅是城市风貌的一种的体现,更多的是展示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公共交通的文化属性是城市形象的特殊构成要素,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一定会成为城市形象的新视点。从“功能交通”走向“文化交通”的转变是公共交通发展的方向,而根本的改变并不是一味地等待功能上的不断完善,而是要将文化与功能提高到整体城市建设的战略高度上来看,公共交通作为城市的基础,用公交精神来描述整个城市,承载着城市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公共交通可以搭载更多文化内容,融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在满足人们出行的基础上,同时为乘客带来文化享受,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使之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这是一个公共性的整体塑造的过程的实现。

三、文化交通透视城市发展

交通文化是交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交通文化建设有利于整体社会发展及交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④有学者对城市轨道交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行研究,阐明文化创意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交汇作用及启发。⑤促进和完善交通文化建设是促进交通行业的必然要求。⑥“文化交通”的定义不用最简单的文化母体性和差异性去概括其各种公共类型,城市中有着更多的情感因素,公共交通对于国家社会的构成的形成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它构成了区域,以及区域内人们的频繁来往,公交的线路塑造着群体的走向,同时也影响着人的行为,从某个层面来讲,它是城市化动力的一种机制。

公共交通也是一种集体性消费,即便是拥挤,有时也并非在破换一种文化标准,而是在塑造一种“文化交通”。公共交通逐渐形成一种我们消费的文化产品、记忆以及日常生活,过滤形成了城市的视觉形象,而视觉和形式上的统一可以带来社会效益。城市的发展必然面临着公共交通的发展,城市发展的落脚点是交通,公共交通是在与城市相伴,共同进化的。而城市空间与城市的社会空间不一定完全重合,但在公共交通的联络中会产生互动,发生共振。“文化交通”最终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化为市民的整体价值取向,进而推动公共交通和城市的发展。

四、未尽的讨论

面对这种转化,我们不缺少世界的眼光和胸怀,同样也不缺少中国特色,加强硬性的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研究,面对柔性的城市交通,从最初的推动,到维持,再到改善和加强,逐渐形成城市公共文化交通的认同。

公共交通所承载的能力和面对的人口规模的转变,在对公交机构,公交产业,公交策略等提出挑战,公共交通是一种社会存在,并具有社会影响,公共交通是成长过程的结果,而不是瞬间的产物,公共交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嵌入在社会结构和社会主流力量之中使城市交通成为城市的一种意象,这样完成了一个从理论理性到实践意识的转化过程。从总体上讲,从“功能交通”向“文化交通”的转变发展与城市风光和城市整体规划分不开,这是其指导精神。

①赵攀,交通文化建设是交通行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J],改革与开放,2011年,第10期

②桑业明,论交通文化的本质[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1期

③李振福,交通文化与交通管理[J],公路与汽运,2002年,第06期

④曹艳玲,王运庆,王峰等,以文化魅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新乡市获嘉县交通运输局推行交通文化建设调查[J],交通企业管理,2012年,第03期

⑤李永亮,梁衡义,城市轨道交通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模式探讨[J],都市快轨交通,2012年,第01期

⑥方向,浅谈交通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2年,第28期

篇5:中国交通文化

授课教师:邢福金

授课日期:2014-11-1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学会根据需要合理的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过程与方法:运用图文对案例材料和生活事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总结归纳的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安全文明的交通意识,倡导绿色出行,养成联系生活、关心生活的素养

【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难点是对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特点的归纳总结。只有突破了难点,认识到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才能做出合理的选择,顺利的完成重点。【学法指导】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可采用启发式情景学习、任务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法指导】

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谈话法、情景创设、多媒体演示和合作探究等方法。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合作达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1.学案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通过生活调查引入新课,亲切自然,同时培养学生关心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调查)我想知道我们同学平时从家到学校以哪种交通方式为主?(学生展示)--------(总结)适当点拨、引导。我们周围出现了哪些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呢?请大家试着例举一些。

(学生例举)-------(过渡)适当对学生的列举做出评价。当我们面对如此众多的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时,如何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合理的选择,先要清楚各运输方式的特点。

二、学生自主学习:仔细阅读P93--P95图文,填写比较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图文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活动:提供具体的生活事例,把现实生活引入地理课堂,为课堂补充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情景创设:出行方式大PK(投影)生活直通车

1.人们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请你为下面几位当事人出出主意。怎样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1.人们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请你为下面几位当事人出出主意。乌鲁木齐某校的王校长临时接到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河南郑州某公司的业务员小张,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签一份合同铁路运输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行方案水路运输 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2.根据下列的情景,判断应选择哪种交通方式较为合理。

(1)一吨活鱼从昆明的水库运往城区。(2)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

(3)1万吨海盐从天津的长芦盐场运往上海。

(4)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骨髓移植。台北有 一志愿者捐献了骨髓,骨髓必须在24小时内送到上海。

3.【方案设计】从昆明前往拉萨有哪些交通方式?假如到拉萨旅游,你会选择哪一种交通方式呢?说说理由。

四、通过对案例材料的分析和生活事例的小结,使理论的提炼自然,合乎情理,是本节课的归宿和升华。

(总结)通过对以上生活事例的分析,我们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有所掌握。不同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点,无论客运还是货运,都要考虑当地的交通条件、运输的需要以及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随着社会发展,交通运输也向专业化、高速化发展。(投影)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五、课堂小结:作为现代公民,我们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出行时做到安全、文明、绿色出行。

【板书设计】第四章 第三节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方式:1.特点 2.选择

篇6:交通文化格言

一、加强学习篇

1、学好特色理论,做新世纪的交通人。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敢于攀登才有可能到达顶点。

3、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改变命运。

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5、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它一切都要通过学习和劳动获得。

6、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

7、知识经济中的一切都与学习相关,所以生存的第一要诀就是学习、再学习,懒于学习的人实际是在选择落后,也就是在选择离开。

8、学习的能力比学历更重要,比已获得的能力、经验更重要。

9、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0、学文化,强基础;学政治,明方向;学经济,闯市场;学法律,懂规矩;学业务,增才干。

11、三人行,必有我师。

12、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

二、道德修养篇

1、工作立身,终生受用,淡泊名利,苦中有乐。

2、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我,忘掉自我难,战胜自我更难。

3、看人看事,从大处着眼,做人做事,从小处着手。

4、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敬老人,帮他人,做个好人。

5、正视平凡,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笑对人生。

6、理想来自坚定的信念,责任来自无私的胸怀,能力来自实践的积累,形象来自群众的口碑。

7、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从中学到什么,领悟到什么。

8、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9、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10、事业看重一点,工作做实一点,名利放轻一点,得失想少一点。

11、你若要现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12、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的多。

13、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14、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15、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6、畏惧和回避烦恼是可悲的,因为烦恼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7、度量宽如海,意志坚如钢。

18、只有根植于现实的理想才闪闪发光。不参加变革社会的斗争,理想永远是一种幻影。

19、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20、时尚就是比普通人的生活快半步,快一步叫前卫,慢一步叫落伍。

21、乐观是一种选择,放弃选择就是悲观的开始。

2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23、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4、一个人的快乐,不因为他拥有的多,只因为他计较的少

25、行动速度决定工作成就。

26、低调做人,可以在你周围保持健康的空气,而高调做事,则可以赢得支持和声誉。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8、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三、廉政建设篇

1、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建和谐交通

2、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3、公路千条万条,为官清廉第一条;领导千变万变,心系百姓不能变。

4、正人先正己,无私方无畏。

5、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

6、遵纪守法,做人堂堂正正;廉洁自律,为官清清白白。

7、修公路,砺操行以修德业,当自重;善吃亏,甘淡薄以守清贫,当自省;勤交通,谋善举以泽众生,当自励。

8、耳不听蜚语,目不视邪色,足不蹈非地,心不起妄念。

9、廉洁可百路畅通,贪婪定寸步难行。

10、收费万千,一尘不染。

11、廉洁是张洁净的名片,展示稽查形象,书写执法尊严。

12、鱼为诱饵而吞钩,人因贪婪而落网。

13、不求惊天动地,但求问心无愧。

14、为“官”必先修德。

15、其身正,不气而行;其身不正,虽气不行。

16、以廉为美 以廉为乐 以廉为荣。

四、公路建养篇

1、畅安舒美,路通百通,和谐交通。

2、爱护公路光荣,损坏公路可耻。

3、但愿人长久,千里路畅通。

4、阡陌交通,方便你我,城乡快客,惠及万家。

5、经济发展,交通先行。

6、依法治路,保障畅通,爱路护路,人人有责。

7、爱护公路树木,保持公路水土,建设绿色通道。

8、文明执法,保护路桥,治理“双超(超限超载)”,关

爱生命。

9、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公路环境。

10、绿化美化公路,改善生态环境。

11、今日不爱路,明日路难行。

12、爱护公路就是爱护自己。

五、安全生产篇

1、礼让三先,一路平安.2、超载超速,危机四伏。

3、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稳如山。

4、幸福源于安全,灾难来自隐患。

5、粗心是安全的大敌。

6、疏忽一时,痛苦一世。

7、安全是父母的寄托 安全是妻子的企盼,安全是朋友的祝福,安全是儿女的心愿。

8、安全与守法同在,事故与违法作伴。

9、路漫漫,握好方向盘;情相伴,绷紧安全弦。

10、金玉有值,生命无价,遵纪守法,珍爱生命。

11、企业效益最重要,安全生产第一条。

12、安全是效益,安全是生命,安全是生产力。

13、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14、鉴往知来,警钟长鸣。

15、交通安全进万家,平安伴随你我他。

16、树立现代安全意识,养成良好交通习惯。

17、走遍东西南北中,“安全”二字记心中.18、酗酒开车是驶向死亡与坟墓的选择。

19、不讲卫生要生病,不讲安全要送命。

20、十次事故九次快,谁不相信谁受害。

21、晚五分钟回家比永远回不了家好。

22、客货混装,害人害己。

23、安全行走的人才能走得远。

24、宁走十里远,不冒一步险。

25、细小漏洞不补,事故洪流难堵。

26、居安思危,常备不懈。

27、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28、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

29、舍得在安全生产上投入,才能体现一个领导者的远见卓识。

30、容忍违章,看似有情却无情;严惩违章,看似无情情最浓。

六、文明服务篇

1、“宁阳快客” 树品牌,文明新风扑面来。

2、满意旅途,从进站开始。

3、用我甜美声音,传递完美服务。

4、笑迎千家客,情暖万人心。

5、服务无极限,真诚每一天。

6、宁阳大地尽春天,真诚服务到永远。

7、文明在交通,爱心伴您行。

8、打造文明车站,展现企业风彩。

9、给人以关爱,给人以方便,给人以欢乐,给人以希望。

10、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1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为旅客着想。

12、承诺至诚至信,服务尽善尽美。

13、人生的旅途上,最好的通行证就是微笑。

14、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15、擦亮“窗口”,播撒文明,展示形象,树立品牌。

16、旅客满意、用户满意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七、严格执法篇

1、一身正气,严格执法,两袖清风,为国争辉。

2、交通形象源于执法素质。

3、上岗一分钟,规范六十秒。

4、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无规矩不成方圆,守法纪才有安定。

6、知法懂法智则广,依法办事威自高。

7、公平正义是人类的理想,程序公正是法律的生命。

篇7:遵守交通文化礼仪

1.在适当的区域候车,切勿站在行车道上。

2.遵守“排队上车、先下后上”的文明礼仪规范。

3.主动买票,自觉投币。

4.上车后尽量向中间走,不要停留在车门口,以免影响其他人上车。

5.主动让座给老、弱、病、残、孕者。

6.不在车内吸烟,也尽量避免在车内进食。

7.不吐痰,不乱扔垃圾,维护车辆卫生,同时也维护城市环境。

8.不要在车上大声喧哗或高谈阔论。

9.不要把自己的随身物品放在座椅或通道上。

10.雨天时,要收好雨具,以免弄湿其他乘客。

乘坐出租车的礼仪

1.在出租车指定侯车处,应按顺序排队。如果遇到老、幼、孕、残及病人,最好能谦让,让他们排到自己的前边。

2.在机场、火车站等场所等候出租车时,应该到指定区域排队,由于出租车也需按顺序前行,所以应走向等在前面的车辆,不要干扰出租车本身的等候顺序。在没有出租车等候站的地方,应该自觉遵守先来先上的原则。

3.在一些禁止停车或上下车的地方,不应执意叫停,不应为难司机。作为文明的乘客,应该配合司机遵守交通规则。

4.如果向对面马路的出租车招手且该车已准备掉头,那么,此时即使有其他车开到你面前,你也不应该为了方便就上车,而不理会之前招呼并正为你掉头的那辆车。

5.乘车时,要爱护车辆及其设施,保持车内卫生。除了避免往窗外丢垃圾、吐痰等不良行为外,也不要把废弃物留在车内。如果携带带有异味的食品或物品,应将其包严,以免污染车内空气。下雨天,不要把湿淋淋的雨伞放在车座上。

6.对出租车司机要谦和有礼。如果对司机选择的路线有意见,或不满意司机的服务,如司机在开车时接听手机等,要善意提出,注意文明用语,切勿与司机发生争吵。此外,为了让司机集中精力开车,应避免和司机长时间攀谈或做其他干扰司机安全驾驶的行为。

7.下车时,应对司机的服务表示感谢,并说声“再见”,这样会让司机感到温暖,他将带着一份愉悦的心情为下一位乘客提供服务。

基本礼仪

行人靠右侧,走人行道。过马路时,应注意交通信号灯,绿灯亮时,从人行横道的斑马线上穿过,行人之间要互相礼让。不要闯红灯,不要翻越马路上的隔离栏。行路时不吃零食,不吸咽,不勾肩搭背,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

乘车时应依次排队,对妇幼、弱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或有碍安全的物品上车。上车后不要抢占座位,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应主动让座。不要吃东西、大声喊叫或把头伸出窗外。不随地吐痰、乱丢纸屑果皮,不要让小孩随地大小便。

乘坐飞机时要自觉接受和配合安全检查,登机后不要乱摸乱动,不使用手机手提电脑等可能干拢无线电信号的物品。

篇8:中国交通文化

皇甫晓涛,男,汉族,河南商丘人。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化产业与金融价格方向博士生导师,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大学文化产业方向博士后,曾先后获天津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四川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维也纳大学访问学习,2012 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受关注的十大名师学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文化产业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国家艺术类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委。曾任辽宁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等多所高校教授,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做过多次文化产业专题讲座培训。兼职北京领识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深圳创意文化科学院院长,广东创意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主任,中华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人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会理事,光明日报社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顾问,光彩集团文化事业部部长,哈尔滨马迭尔集团顾问,青岛保税港区顾问,伊春市人民政府顾问。

二、研究领域

皇甫晓涛教授近年来主要从事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文化资本与资本理论研究工作,具体研究方向与学科背景为管理科学与规划科学,鉴识科学与认知科学,文化产业与文化金融,城市文化与文化治理,文化教育与教育科学,人类学与文化科学,美学与文化哲学,传播学与新媒体研究,信息科学与生态科学,并为跨部委、跨区域政府做多方面规划、咨询、智库研究。

三、研究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200 余篇,发表CSSCI论文30 余篇,其中CSSCI检索论文20 余篇,被中国期刊数据库引用50 余篇。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项,主持教育部、建设部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项。撰写著作16 部,参编教材两部,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与优秀著作奖多项,并全国青年社科优秀成果奖,20 世纪中华英才奖,博鳌论坛国家生态理论贡献奖,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银奖,辽宁师大等高校多项优秀教师奖及北京交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社科优秀成果与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十余项。

皇甫晓涛研究成果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基于跨部委国家科研项目的文化、文化产业、产业经济学与金融、管理科学与文化管理、生态科学与信息科学的学术与学科建设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创新研究;第二,基于跨区域、领域的政府、企业创新研发与规划、智库研究;第三,文学、美学、比较文学、哲学、史学、传播学、人类学、教育学人文科学与文化科学、认知科学与教育科学的学术、理论研究。

四、主要论著

1、开放的本土性与重写的现代性,文艺研究,2003 年第5 期。2、中华性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人民日报,2003 年10 月21 日。3、文化产业研究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重构,清华教育研究,2006 年第1 期。

4、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体制研究,远东经贸评论,2006 年第2 期。

5、文化产业要重视内容生产,光明日报,2006 年3 月18 日。

6、文化创新与产权市场,文艺报,2006 年12 月12 日,文化研究,2007 年第3 期。

7、城市文化与产业哲学,人大复印期刊文化研究,2007 年第9 期。

8、关于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本创新问题的思考,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 年4 月28 日。

9、让版权实现价值,光明日报,2010 年4 月15 日。

10、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重构,学术月刊,2010 年第8 期;人大复印期刊文化创意产业,2010 年第6 期。

11、城市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城市化的自主创新基础,北大文化产业论坛,2011 年下卷。

12、关于文化产权交易的理论思考,中国美术,2011 年第6 期。

13、如何确立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与规范标准———中国工艺文化城的文化启示(下),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部内参专题,总第280 期,光明日报总编办,2011 年8 月29 日。

14、泛媒介革命的内容生产与新媒体的文化创新,文化产业研究,第五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6 月。

15、最宝贵的文化资本,光明日报,2012 年11 月。

上一篇:赠王威古原文翻译及赏析下一篇:在秋天收获的季节背后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