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论文

2024-04-27

中国文化论文(共6篇)

篇1:中国文化论文

茶文化论文

题目:茶文化的核心价值

指导老师: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班级: 联系电话:

论文完成时间: 上课地点:

实际成绩

论文关键词:茶 文化 核心 价值 中国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写中国茶文化的历史,茶文化的价值,当今社会背景下的茶文化的表现形式。

美国作家葛瑞格·摩顿森的小说《三杯茶》中有三句话:“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再奉第二杯,你是我们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书中主人公摩顿森为了一个承诺,进行着一段漫长的旅程,历经艰苦坎坷,承诺得以实现。而最初让他坚决许下承诺的,竟然,只是源于素朴的“三杯茶”。感慨小说中出色描写的愤怒以及难能可贵的友谊之余,这三杯茶更是发人深思。茶文化源远流长,古今中外,茶似乎早已超出了“饮品”这个名词的限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更多的时候,茶代表着一种文化及精神价值。在中国,茶的种类繁多,喝法讲究。茶艺茶道成了人们的一门爱好甚至是专业。那么中国茶文化中间又蕴含又怎么的核心价值呢?对人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

(1)什么时候开始喝茶?

茶,本为一种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长品易健康、长寿,经长久发展至今,茶品要顺为最佳、所以就有一句茶乃天地之精华,顺乃人生之根本。因此道家里有茶顺即为茗品。唐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1】中国是茶的故乡。唐代陆羽(728—804)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在神农时代(约在公元前2737年),即已经发现了茶树的鲜叶可以解毒。《神农本草经》曾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反映的就是古代发现茶治病的起源,这说明我国利用茶叶最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2)什么时候开始形成茶文化?

茶文化的形成是从知识分子开始的。统治阶级和文人把饮茶作为一种高级享受和精神力量而超出它的一般自然使用价值——饮品,于是便出现了茶文化。从茶传播情况来看,先秦时代是茶文化在巴蜀的发源阶段。到了两汉三国时代茶由巴蜀渐次向外传播,这种传播主要是饮茶生活与茶叶生产相结合的传播。【2】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倡导茶道,从此茶道大兴。茶饮之风蔚然,逐渐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宋代承唐代饮茶之风,茶文化日益普及。宋梅尧臣《南有嘉茗赋》云:“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鳌铺”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茶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3】

二.茶文化的价值

(1)为什么常说喝茶怡情养性?

怡情养性——谓修养身心,涵养天性。《孟子.尽心上》中写道:“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喝茶像是道家修行,安静独处一室,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致志。再者,性﹐意思是“性命”【4】。1982年,台湾的国学大师林荆南教授将茶道精神概括为“美、健、性、伦”四字,即“美律、健康、养性、明伦”,称之为“茶道四义”。性——养性是茶的妙用,人之性与茶之性相近

(2)文学作品中茶文化彰显。

苏东坡茶诗

试院煎茶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传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盌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诗人在试院中烹茶,听着沸腾的水声,凝视飞雪般的茶末,浮想联翩。想起了李约的煎茶讲究活火发新泉,又想起了潞公饮茶专爱定州花瓷。而自己正处在贫病不得意之时,以砖为炉,石桃煎汤,一副孤清简朴之状。然而只要有茶,能每天睡足就足够。作者感慨自身处境,对饮茶不敢有过高的奢望。表现出随遇而安的处世哲学。诗中对煎茶过程中水泡、水户描绘得极为生动细致,颇负盛名。

再如,纳兰性德《浣溪沙》中:“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在此用典。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中记载,李清照夫妇两人互相考,开心时失手弄翻杯子湿了衣服。纳兰借李清照夫妇的故事说自己也曾经与心爱之人玩赌书的游戏,以过去(当时)的快乐生活对比现今的冷清凄凉。由此可见,茶在赋诗作时不可或缺,在当时文人墨客中是极为受欢迎的。

(3)茶和佛。

自古有“茶禅一味”说法,佛即茶,茶即佛,禅机如茶理。事实上饮茶是随禅学的兴起而得以普及的。早在唐宋时期,天心永乐禅寺就有了一套以茶礼佛的仪轨。【5】每逢佛祖诞生日,僧人们都要举行盛大的“浴佛节”,以茶汤沐浴佛身的“洗佛茶”,供香客取饮,祈求消灾延年。这里还时常举行茶会,或“茶宴”,用以招待施主与香客。此外,如供奉佛祖的“奠茶”、按照受戒年限先后啜饮的“戒腊茶”、全寺僧人共饮的“普茶”等等,名目繁多。后来天心永乐禅寺还设置了专职的“种茶僧”、“制茶僧”,专司茶叶管理和制作,并设有“茶头”专门负责烧汤烹茶。寺院门前配有“施茶僧”,为施主、香客、游人惠施茶水,还建有“茶堂”、“茶寮”,专门供僧人们讨论佛理禅道,切磋经论,招待施主宾客。茶不但使天心永乐禅寺实现了自养,也因其提神、解渴静心的功效,为僧侣们打坐修禅提供了必备的身心条件。随着茶和佛的密切渗透,茶渐渐成了参禅悟佛之机、显道表法之具,既充实了佛教的仪轨,又丰富了禅林生活,同时也起到了广结善缘、凝聚十方善信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三.当今社会背景下的茶文化表现形式

(1)广东的早茶。

广州人爱茶。早上见面打招就是问“饮左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一般有铁观音、菊花茶、茉莉花茶等绿茶。他们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干蒸烧卖、虾饺、叉烧包、生肉包、还有皮蛋瘦肉粥。饮早茶被视作一种交际的方式。

(2)茶座

茶座,顾名思义是“品茶的处所”。这在唐代就已出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遥郑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声”,记述了当时社会名流一边茶座品茗,一边欣赏歌舞的情景。如今,“文化茶座”片地开花,许多高校里面里面也有不少。诸如某大学“回归茶座”,同学

们可以在那里点上一杯茶,下一盘五子棋,看本书或是其他,怡然自得。再就是,各类茶座、茶馆已遍布大小城镇,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聚会场所。人们闲暇之余,约上三五好友,品茶聊天,别有一番闲情逸致。与座谈会相比,“文化茶座”更显“非正式”、更加“休闲”。“文化茶座”受到广泛好评,是因为它收效更佳。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平等、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将提高42.6%,语言表达能力将提高60%。【6】 “文化茶座”摒弃会议式的正襟危坐,摒弃仪式化的固定程序,领导与被邀请者,就像普通朋友之间的喝茶聊天、交心谈心、拉家常,大家会放松警惕、头脑更清醒、思路更清晰、语言更流畅,交流变得轻松直接,甚至高效。领导者可以听到更多的真言、诤言。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文化茶座”是中宣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推出的重大举措。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中华各民族生活中,茶是用来喝的、用来表情达意的,是和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人们在饮茶中不仅关注冲泡过程,同时把茶的滋味感觉、心理感受和社交很好地融为一体,追求一种极好的生活享受。因此茶文化既是服务于大众的通俗文化,又是能升堂入室的高雅的精英文化。茶是中国的,是中华民族的,更是全世界的。茶可清心、提神、保健、茶有益于身心健康、茶有利于人际交往。茶本身的怡然和质朴,体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参考文献

【1】茶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6312/5407319.htm

【2】陈文华 《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 2003 02

【3】《茶与中国文化》王国安

作者:武永乐http://fo.ifeng.com/chanchayiwei/detail_2011_01/26/4454974_0.shtml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王力 岑麒祥2006 商务印书馆

【5】凤凰网佛教 禅茶一味蕴和谐 2011年01月26日 09:16来源:华人佛教综合【6】中国文明网首页 周文君 《清茶一杯问民意 “茶座”为何受好评》2013-09-12

篇2:中国文化论文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一般认为,科举制度产生于隋代(公元607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科举制这艘航船,从隋代起锚扬帆,历经唐代、宋代、元代,进入明清,经过几百年平稳航行之后,整艘船的复杂精细的结构和部件已变得老化失灵。行驶至清末,在强劲的欧美“风雨”和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之下,它已是破败不堪。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布上谕:“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提倡科学为急务,屡降明谕,饬令各督抚广设学堂,将俾全国之人咸趋实学……科举不停,民间相率观望,推广学堂必先停科举……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对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由于历史风云的遮蔽,使人们的认识难免有局限。本文仍试图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科举制度本身的利弊出发,理性地考察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纵观世界政治的历史,不仅是在封建社会的中国,甚至在欧美各国,科举制度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较为科学地选拔人才,维护政治统治

由于科举考试是通过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判标准来择优取士,并且打破阶级的束缚,使得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正如余秋雨所说,“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势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得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举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持着机会。”不可否认,“科举

取士确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是选官任能的最佳形式和途径,是最大程度上吸引知识分子,尤其是社会中下层人士加入国家政治行列的最优制度。”因此科举制在保证统治者掌握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权的前提下,同时使封建政权取得更多阶层的支持,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相对缓和社会阶级矛盾,进一步扩大其统治基础,并且有利于提高封建官僚队伍的政治、文化素质,成为封建统治者强化其思想统治、巩固皇权的有效手段。

(二)影响现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政治录用的典范,而且对近现代各国政体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欧美各国在18世纪以前,多实行贵族世袭制、君主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机制进行文职官员的选用。这些任用办法不可避免都会因为“人”的关系带来结构性的腐败,削弱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而我国的科举制度采取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尽可能大的向平民开放,倡导公平取士,唯才是举,正体现了“机会均等”原则。这与资本主义启蒙时期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当西方了解了我国的这种选官制度后大为赞赏,进而仿效,成为近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胚胎。之后西方各国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由于英国当时国力强盛,所实行的文官考试制度又较为系统且卓有成效,因而成为其他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效法的榜样。1883年美国也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并于1893年进一步完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借鉴西方文官制度以建立公务员制度,才发现西方文官制度是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学过去的。科举制对欧美现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堪称为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三)客观上推动了教育文化的发展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它不是教育制度,但它与教育关系密切,对学校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具体体现在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导向、学校教学内容的导向、对学校教学效果的导向等诸多方面。科举考试主宰并控制了学校教育。总体上,科举制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广泛兴起,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因为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同时,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发

展。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各类学校就更加发达了。明朝南京国子监学生多达9000人,是15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最高学府。清代府、州、县学的教官就有4000多人,府、州、县学及私塾的学生,大概有上百万人。用知识作为选拔的核心内容,确立了知识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科举带来的直接结果,其种种弊端和恶果自有定论,在此不作论述,但它确立了知识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是功不可没的。强化国学和人文精神的修养,推动了文化普及和社会文明:读书人数的大量增加,科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在历史上,中国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选拔“人才”。人们接受国家正规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自己能被国家权威部门选上并得到社会的认可。科考的内容主要是文化修养及对诸子经典的熟悉程度,对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注解和发展,虽然这样考未必合适,但无疑对社会重心和人格重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读书人的国学和人文精神修养得到强化,大批书生从政,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社会的文明。

二、科举制度的弊端

科举制度为历史所淘汰,必定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与社会发展不匹配所造成的。

(一)考试内容单一,知识结构僵化

科举考试规定必须学习儒学经典,考试内容多是《四书》、《五经》、策论和诗赋之类,读书人所学内容均以科考为目的。科举制度发展到后期,明清的八股文造成了“因命题范围狭窄,士子揣摩试题,读时文选本,模拟仿作,而束书不观,不务新知”的现象。儒家历来重纲常伦理而轻技艺,因此大多数读书人为了仕途,为了出人头地,把学习的精力都集中在儒家经典上,对于其他自然学科的知识毫不关心。人们的知识结构逐渐狭窄僵化,思维被禁锢,甚至胸襟狭隘、目光短浅。此时科举制重伦理轻技艺,重才能轻德行,仅仅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而已,失去了选拔优秀人才的意义。

(二)与时代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

科举制作为一项选官制度,决定着政治人物的诞生和发展,必定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灭亡是有着必然关联的。随着历史的推进,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动地走上了近代化道路,社会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经济上,新兴的工业经济对科学技术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科举制的考核内容将自然科学完全摒除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之外,在这样的选拔制度下,无法培养出需要的人才,也无法推动经济的发展。从政治上,科举制度造成官员普遍思想教条僵化、目光短浅的情况,无法应对政治制度的革新与变化,无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陈旧的社会制度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时,必然将被取代。不论是当时的中国封建社会,还是当时的中国科举制度,都不能幸免。

(三)仍然存在选拔不公

虽然一再强调科举制度体现了极大的公平和公开,然而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它不可避免的仍然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性。在少数几类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中,就有女性。科举制度始终将女性排斥在外,这与时代进步所带来的“男女平等”观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也不为社会发展所认可。此外,科举考试的层层选拔不仅需要应试者投入大量的时间,更需要投入相当的财力。很多人因为家境贫寒而没条件读书,有的即便自学成才,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承担其远赴京城参加考试。“学而优则仕”这条在当时几乎是唯一的出人头地之路,很大程度上只为了富裕人家、官宦人家以及书香世家的子弟铺就。因此,科举制的公平性是有限的。

三、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隋唐以前荐举做官,隋唐以后,若想做官必须经过科举的选拔,才能取得接受吏部考试的资格,经吏部考试及格才能授官。所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都围绕科举而行。

(一)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或附庸,学校培养目标就是准备参加科举

科举注重文辞,所以学校也注重文辞,而少实学;科举注重贴经、墨义,学校也采用这些考试方法,结果学生只重视记诵不求义理。科举支配下的学校教育培养出的是记诵经典章句、善于文辞而缺乏实学的人才。士子为科举而学,学校为科举而教,这就导致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向应试教育发展的必然。

(二)科举考试的内容必然成为学校教学内容

如唐代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的教学计划就是按照科举“九经取士”的要求而安排的。把经书分为大、中、小三类,规定通二经的须大小经各一或中经二,通三经的须大、中、小各一,通五经的须大经并通,而《孝经》、《论语》则为共同必修。至于律学、书学、算学的教学科目与科举考试的科目相同,如注重习字、习时务策,也是适应科举的要求。又如,进士科注重诗赋,所以从唐朝至清代即使在乡村学校都普遍做诗,学诗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气。

(三)对学习观和教育观的形成影响深远,“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中举之路,举步维艰,但纵然是“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句功名误煞人”。成千上万的士子终身追求,孜孜不倦,至死不悔,因为这是他们,尤其是平民布衣改变身份和命运的唯一出路。因此,社会上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畸形学习观和教育观,从而“官本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影响至今。为符合这种社会潮流,学校为科举而教,教育功能日渐低落。隋唐开始的古代教育走向应试之路,一直沿续到宋、元、明、清,持续了1300多年。科举制不仅影响了隋唐之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仍受其影响,“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观念仍顽固地存在于大多数人的头脑中,所以当今教育界才有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生择业观不正确等问题的出现。

(四)科举本身就是一种应试教育

科举考试就像一根灵通的指挥棒,科举考什么,士人就学什么,不考什么就不学什么。这种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士人都自动地挤到一条狭窄的成才之路上,科举考试所限定的科目和内容,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只要你想参加考试就得接受特定考试内容的检测,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个性的发展,束缚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科举不考体能,许多士人“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读,不重体育锻炼,身体弱不禁风,许多人考过了秀才,中了举人,已是疾病缠身,英年早逝,何谓报国卫家?科举重八股制艺楷法试贴,士人便追求八股精通、楷法圆美。至于其他学问,统统弃之不顾。这种知识偏狭、学非所用的弊病越到后来越是暴露无遗,尤其是在列强环伺,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这种科举教育更是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不得不加以改革,在改革还来不及跟上社会急速变迁之需时,则未能摆脱被废止的命运。

事实上,真正要评价科举这么一个复杂精细、影响重大的制度,需有一定的时空距

篇3:《建筑与文化》论文投稿指南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东南大学创新基金项目、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项目、南京林业大学高学历人才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计划项目、山西省教改项目、安徽省社科基金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12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等选择本刊发表论文。

核心期刊

东南大学、南京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等多所重点高校建筑、艺术学院列入核心期刊。

已发论文高校

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多所重点高校建筑、艺术学院选择本刊发表论文。

已发论文企业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四川省建筑设计院、东南大学设计研究院、重庆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杭州江南建筑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苏州中元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等多所业内知名企业选择本刊发表论文。

投稿要求

1.论文要有一定的学术高度。

2.符合论文的基本要求(中英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中文的简单的作者简介)。

3.文章中的图片单独放在一个文件夹且标明序号、图注,和文章打包在一起。(图片要求jpg格式,分辨率300dpi以上)

4.来稿请注明姓名、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

5.编辑室有权对稿件进行修改,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

6.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

本杂志论文电子版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ASTP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收录。

《建筑与文化》杂志每年将会对已发表的论文作专项评比。

投稿联系方式

郑重声明

篇4:中国文化论文

那么,怎样让议论文具有杂文化、散文化的特征呢?有以下方法可以借鉴。

一、向纵深处挖掘

即“平常之中见深意”。这里所说的“平常”,指的是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经历的日常之人、之事、之物。所说的“深意”,是指关于社会、人生、文化等方面的思考,揭示出或深刻,或独特的意义。

例1:所以据我们观察,中国若要真正平等法治,不如大家丢脸。脸一丢,法治自会实现,中国自会富强。譬如坐汽车,按照市章,常人只许开到三十五哩(“英里”的旧写法,1977年淘汰这个写法)速度,部长贵人便须开到五十六十哩,才算有脸。万一轧死人,巡警走上来,贵人腰包掏出一张名片,优游而去,这时的脸便变大。倘若巡警不识好歹,硬不放走,贵人开口一骂,“不识你的老子”,喝叫车夫开行,于是脸变更大。若有真傻的巡警,动手把车夫扣留,贵人愤愤回去,电话一打警察局长,半小时内车夫即刻放回,巡警即刻免职,局长亲来道歉,这时贵人的脸,真大的不可形容了。

这段文字节选自林语堂的《脸与法治》。“脸”是日常生活中极其寻常的一个物象,作者却从这一寻常物象想到抽象的“法治”,提出“中国若要真正平等法治,不如大家丢脸”的观点。接着列举生活中一系列与丢脸有关的生活小事进一步论证,真正做到了“平常之中见深意”。

二、用具象来阐释

即把观点“渗透”到某一具体的人物、事件中去;或者通过想象、联想,描绘出动情的画面,把观点渗透到画面中去。

例2: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吗?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吗?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吗?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一说是杨贵妃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当我们回望唐朝时,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这段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个特写镜头,一个个意象,这些镜头和意象都来自于李白的诗歌,可见作者对李白的诗歌非常熟悉。通过这些镜头和意象,表达作者对李白的欣赏和赞美之隋。结尾更是直抒胸臆,“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在作者的心目中,李白的地位甚至高于帝王。

三、多变化句式

即句式要富于变化,体现鲜明的文学性。散文的语言,句句相连,层层相接,却又句无余字,篇中没有剩言。不同的句式能体现不同的语言之美:长句似风行于水,舒展而流缓;短句如军号,急促而庄严。偶句,自然匀称而不失凝重;奇句,新颖奇崛而不失潇洒。这些错落有致的句式巧妙搭配和排列,便自然地显示出语言流动般的美。

例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是已经被无数古今事实证明了的真理。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徵,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广积粮、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铭的意见得到采纳,精兵简政,人民拥护;马寅初的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

首句为起始部分,提出了中心: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尾句为终结部分,以反问句对本段中心进一步加以强调总括。中间几例是展开部分,它们或写兼听,或写偏信,两两相对,泾渭分明,不仅句式整齐,写得极为概括简洁,而且长短句参差错落,读起来跌宕起伏,朗朗上口,称得上将声美、形美、意美结合在一起,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四、以逻辑来构建

即以逻辑推理的方式为主来安排文章内容层次和结构。有不少考生不明此理,只是对事例进行平面叙述,使前后内容缺少内在的逻辑联系,列举出来的事例只能反复证明同一层面上的道理,不能对论点进行不同层次的阐述和证明。而优秀作文则充分注意到文章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性。

例如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全文在正文前先写了一个题记,明确了文章的论点。然后,用“一、二、三、四”分别明显地标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用苏格拉底、尾生、诸葛亮讲诚信的例子,证明“诚信”二字浸透了血泪;第二部分叙写林肯竞选总统的例子,用具体生动的文字证明“诚实的人最值得信任”的分论点;第三部分用安徒生童话中“皇帝的新装”,说明现实生活中有些“成人”不敢讲实话,只狡猾地赞美“皇帝的新装多漂亮”;第四部分则由重庆彩虹桥倒塌之前,一个小学生写桥上有一条大裂缝而遭到呵斥的例子,引出“是谁在扼杀真理”的诘问。

全文从表面看,“形”确实散,然而细心推敲,则发现各部分之间的逻辑性极强,从不同的层面证明了“人生应该讲诚信”的观点,做到了“神”聚。

五、引用古诗文

即擁有较为开阔的文化视野,善于恰当地引用典故、诗文等材料,来扩展文章的文化内涵。考生除了从理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外,还应该在思想内容上显示出大手笔的气度,表现出“大见识”的襟怀,以文化积淀、历史维度为观照的基点,思考严肃的问题,显示庄严的思想,让议论文真正成为“作者独抒性灵的载体,成为作者魂归故里的磁场,成为心灵舞蹈的平台,成为抗争世俗文化和文化世俗的角斗场”。

例4:读李白,让我感受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旷世豪情;读李煜,让我体味到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世事沧桑;读余秋雨,让我感受生命恰似一段宁谧久远的“文化苦旅”;读冰心,使我真的不再“斯人独憔悴”。

读这段文字,读者仿佛可以随着作者的笔触一起畅游古今,深切感知文学对人的熏陶作用,仿佛文学就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些诗文不仅支撑着文章的结构,表现文学对人的作用,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美好,而且也增添了文章的韵味,散发出中国诗文诱人的芳香。

【巩固训练】

请分析下面这篇文章是如何体现杂文的特点的。

放下身段

在古代,戏子们的地位卑贱,大都是被人们瞧不起的。观众与戏子的关系,就是一个出钱买乐子,一个卖唱谋生存而已。

可不知从何时起,昔日的戏子摇身变成了爷,站在高高的舞台上,盛气凌人,傲视台下;而台下的人们,一见到心仪的明星,激动得发疯,嗷嗷大叫,像得了狂癫症似的。时间久了,艺人们自然就用“大家好,我来了”做开场白,挥挥手,以示自己的身份。

我以为艺人与粉丝的这种状况,是病态的。于粉丝,是一种自我贬损的自虐;于艺人,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妄尊自大。因此,我喜欢那种平等待人的人,我也从不为哪个明星大腕疯狂。我很尊重那些有真技艺的人,但在我眼里,艺人也是人,只是他有技艺,而我没有。所以,我希望艺人们见到我们时,说一句“谢谢大家,你们来了”。哪怕只是一种客套,但至少他们已认识到了为人的基本要义:懂得尊重,有平等意识。

我想,真正喜欢艺术的人肯定都欣赏那种把自己地位摆得正的艺人,他们不高傲,也不媚俗,总会恰如其分地降低一下姿态,放下身段,接接“地气”,亲近观众。记得姜文曾说:“拍电影的人,应该把观众当作恋爱对象。”我很赞赏姜文的这种态度。因为他意识到了,搞艺术就像恋爱,应该尊重对方,用心去与对方交流,切不可以自我为中心。一个孤芳自赏的人,如何能博得对方欢心?在我看来,艺人的确得摆正自己的位置,学会尊重,学会用心去同观众交流,从而形成默契。原因在于,艺术是心灵活儿,唯有心灵与心灵交汇、共鸣,才会把艺术之真谛传达给观众。若没有彼此的尊重,何来心灵共鸣呢?

不过,在当今社会,我倒不担心艺人们放不下身段,而是担心他们太过放下身段,一味地媚俗,迎合观众,追逐市场。我觉得,若是这样,倒不如不放下身段好,有一点傲气,有一点品格,总比一味地媚俗好。现如今,媚俗的艺人,低俗之作在当今中国真是太多了,連政府都喊出“反低俗”的口号。君不见,如今艺术非常“亲民”,可这“亲民”说白了就是向商业妥协,向大众献媚,为那红灿灿的钞票罢了。张艺谋前年花几个月拍摄的《三枪拍案惊奇》,片子里嘻嘻哈哈,观众们也乐得哈哈,票房自然也赚足了。老谋子的姿态的确是低了,观众也欢喜了,可作品的品位却没了。如此放下身段,还是不要为好。

人不可无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做人如此,从事艺术亦然。倘以为自己高人一等,固执地以自我为中心,注定会被人厌弃,被疏远,甚至被边缘化;同理,倘若一味地放下身段,没有原则地迎合他人,放下的不仅仅是身段,还有人格、尊严,于己、于社会,都是有害的。所以,在保持文艺的独立的同时,又不作高姿态的俯临,当是最好的态度。

篇5:中国文化方面论文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呈现出了十分丰富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很长时间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因为其自身独特的丰富内涵,养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

但近些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当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进行,这也导致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的问题,现代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并没有有效的进行认知,十分缺乏古代常识,而传统文化的传承缺乏,也使得现代学生出现了缺乏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等问题。

针对这样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的指出,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更是人类文化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对语文的人文性以及工具性的统一。

除此之外,《标准》当中还强调要让学生能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认识到我国的博大的传统文化,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吸收到民族文化当中的智慧精华。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传统古文化进行传承可以说是当代教师十分重要的责任,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教材进行密切的集合,

并利用在教学当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来使得學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最终使得学生的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一.以教材为立足点,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从初中语文的教材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其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这些丰富的文化内涵则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只对语文的工具性进行了重视,却因此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一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过于重视对诗文的传授但却忽略了对这些诗文体现出来的文化进行传承。

因此,本文认为,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应重视对教材当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挖掘,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

我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的传承、发展,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正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着“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

而以人为本的观念更在儒家、道家的思想当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尤其是儒家的思想,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直至今天,仍然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从这一点我们能够看到,儒家对于神学并不重视,而是格外的对人学十分重视。

儒家强调人格修养,激励人应该不断的努力奋进。

在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这一点,例如《<论语>十则》等,这些文章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当中十分重要的人生态度。

而在古代,文人大多会表现出儒家的风范,《孙权劝学》鼓励人勤奋好学,李白也有诗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道家的思想当中,也对以人为本有着十分重要的体现。

道家强调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在《塞翁失马》当中就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思想,而通过对这些文章进行阅读,则能够发人深省。

古代的很多文人,在面临逆境的时候都常常利用道家的思想来对自己进行抚慰,陶渊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对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进行了体现。

2.礼仪教育

中华民族又被称为“礼仪之邦”,从古代开始,中华民族就有十分完善的礼仪制度。

还以《<论语十则>为例》,其中写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等,都是向后人传递如何待人接物,而《礼记》更是专门对礼仪制度进行阐述的经典论著。

这些传统美德的传承,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讲,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含义。

3.爱国主义思想

在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古诗文,文天祥写道“人生似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诸葛亮则在《出师表》当中写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些文章都体现了古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传统文化是十分丰富的宝藏,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包含的内容远远不止上文提到的这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需要从初中语文教材当中不断的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挖掘,从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1.课前活动,激发学生热情

古文是比较难学的,因此很多的学生都比较害怕对古文进行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能够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一些具有独特特色的教学方法来对古文进行教学,从而让古文能够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出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的五分钟当中,利用一些课前活动来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

例如“推荐一本好书”的活动,很多学生都推荐了外国的名著,但对于我国的古典文学却很少有人会推荐。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我国的经典名著,我国的古代文学大多篇幅较长,例如《红楼梦》共有一百零八回,如此大量的古代文学阅读量学生往往是不愿意主动接触的,

教师则可以从《红楼小讲》等一些对红楼诗词的讲解当中入手,吸引学生主动的对《红楼梦》进行阅读。

2.品读鉴赏,提高学生欣赏水平

对于传统文化来讲,古诗有着十分重要的传承作用,而古诗文更是对古人思想精华的凝缩。

因此在对古诗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审美,在更好的欣赏优美的诗词过程当中吸取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

《使至塞上》当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十分经典的一联,在对该诗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引导学生对其中的场景进行联想,

篇6:中国文化软实力论文

[摘要]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总书记围绕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四个方面所作的精辟阐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指引。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 提高 建设 中国梦

一、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及意义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文化的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精确地计量、规划和预测。对硬实力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人们普遍重视、早有共识,而对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见仁见智,而且以往重视不够。为此,习近平同志专门就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这一论断从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高度,突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分析

(一)、中国拥有的文化软实力资源分析

1、独具吸引力的传统文化资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

5000年的中国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厚的文化积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瑰宝,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其演化的历史过程中留下了文化瑰宝,这些珍奇的文化遗存从上古时代一直排列到现代的整个中国文明史序列,而且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从漠河到海南的山山水水之间,谱写着中华大地上勤劳的人们从石器时代走到网络时代的壮丽诗篇。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而且内含普世价值,可以作为文化吸引力的基础发挥作用。

2、拥有庞大的海外华文网络和华文媒体资源

华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勤劳、勇敢,用自己的双手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海外华文媒体在抨击“中国威胁论”和树立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良好的国家形象和较为灵活的外交政策

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现与象征,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外交已经成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按照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要求,提出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新秩序,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发展观,奉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持久和平的新安全观,以及尊重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新文明观。通过举办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和开展文化交流,不仅宣传了中国的巨大发展成就,也缩短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心理距离,文化交流还促进了港、澳、台同胞的中华文化认同。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从硬实力方面说,中国有着辽阔的土地、丰富的宝藏、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矿产、雄厚的经济实力。从软实力方面讲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糟粕正逐步予以重构,具有较强的民族凝聚力和旺盛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继续保持文化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成功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文化国力的主要发展指标在世界的比重并不理想。

1、国际文化传播逆差严重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贴着美国商标的商品、电影大片、各类碟片、乡村音乐、摇滚乐、变形金刚、唐老鸭、米老鼠等一系列无不反映大国的文化和价值观的东西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即使是意识形态相对淡薄的纯粹娱乐性节目,也因有意无意间展示、倡导了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产生了重大影响。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和光辉灿烂的历史传统。但是中国在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丰富的文化资源却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

2、存在文化认同危机

文化认同是由共同的语言、民族血统、宗教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体系、历史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是民族国家确立其存在正当性的重要依据,民族国家的凝聚力是建立在全民认同的国家利益、文化传统和相对一致的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基础上。

目前中国文化认同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一些群体和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我们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的怀疑。

3、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全球范围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现代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各国对外贸易能力和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都加快了文化产业化的步伐。

中国也认识到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不仅在资金投入上给予了很大支持,而且制

定了比较优惠的经济政策,但是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差、规模小、发展慢,国家在文化产业资金上的总体投入不够。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全球化的深入

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这个客观历史进程是一个多维度齐头并进、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存的过程,是一个冲突与融合并存的过程。

西方经济模式和规则的蔓延,西方产品的涌入,西方意识的广泛传播,以及伴随而来的价值观念,使得一些人在接受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过程中不辨良莠,对其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最终依赖这种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从而只看到本民族文化的劣根性、落后性,看不到传统文化的优势,忽略了民族精神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动摇了一些人本来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根基。

2、大众消费文化迅速崛起

随着信息技术和全球媒介的发展,使文化传播突破了传统的领土疆域,制造一种越来越一致的全球意识和全球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大众消费文化迅速崛起,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全球大众消费文化中,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众消费文化产品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发展中国家中的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不断受到侵蚀,对本土文化、民族传统造成缓慢的然而是重大的影响,许多民族语言、艺术品种濒临灭绝,极大地削弱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接受一定的文化往往就会引起心理和感情的向往,理性的认同。凡是来自这种文化圈的东西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宣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的终结,中国告别了意识形态为主导的时代。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一些人思想困惑、信仰淡漠,一些领域诚信缺失、道德失范。

4、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美国以其很强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高科技实力向世界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美国文化借助商业机制和高科技手段,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利益主体多样化

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带来利益主体多样化,带来人们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化,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利益群体在竞争中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

三、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

在思想文化已经多样化的今天,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扩大我们主导价值观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使它最大程度地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是一个异常严峻而困难的问题。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当今时代的发展战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和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要科学确立以下发展战略:

1、科学发展战略

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战略,既要处理好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还要科学处理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内需型文化与外向型文化等各种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2、价值主导战略

价值观念是文化的内核,它时时处处主导和制约着文化的发展。处理好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在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过程中,坚持用主导性文化来引领和发展多样性文化。

3、文化融合战略

坚持文化融合战略,就是要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前提,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促进中国文化同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文化交流消解文化隔阂,以文化融合化解文化冲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4、自主创新战略

要大力推进文化载体与手段的创新,特别是要运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注重运用新的文化载体和手段来改造和更新旧的文化生产方式,创新文化生产方式。

上一篇:范畴论文索引下一篇:深圳市考财会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