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廉政文化建设论文

2022-05-01

中共中央于2013年12月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提出,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加强廉政文化精品工程建设,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交通运输行业廉政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交通运输行业廉政文化建设论文 篇1:

论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交通运输部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文件指示精神,长江航道党委高度重视、审时度势,系统规划、精心组织,大力加强长江航道文化建设,提出了文化兴局、文化强局的发展战略,制定了长江航道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和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111”的奋斗目标以及七项推进措施,其中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七大任务之首,也是长江航道文化强局战略的核心任务,长江航道局将通过加强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筑牢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内河航道的思想基础,形成长江航道的强大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充分认识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长江航道的本质体现和主要载体,是长江航道思想文化建设长期积淀形成的精神成果,是引领航道广大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的思想基础,是实现长江航道科学发展、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内河航道的重要推动力量。

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及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等基本内容与长江航道改革建设发展实际紧密结合,与长江航道文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与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实际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凝炼形成了具有长江航道行业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

行业使命、共同愿景、核心价值观、航道精神、服务宗旨、职业道德构成了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了长江航道的发展方向、奋斗目标、价值取向,以及精神动力、宗旨原则、职业操守等内容。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内河航道的新形势下,建设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建设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是长江航道干部职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是提升航道广大干部职工现代文明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长江航道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坚强保障。“十二五”时期,长江航道发展处于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建设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长江航道,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长江航道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实“十二五”目标任务,需要通过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切实形成共识,打牢思想基础,保持行业和谐稳定,进一步增强长江航道事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丰功伟业

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行业使命:开辟美好生活新航道。开辟美好生活新航道,是新时期长江航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世界一流内河航道的战略部署,也是长江航道人抢抓机遇,率先发展,推动长江航道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促进长江流域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足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开辟美好生活新航道是长江航道发展具有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使命,也是长江航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和美好憧憬。

共同愿景:当负责任护航使者、做可信赖水工专家。长江航道的共同愿景体现了长江航道作为长江航运发展的基础性和服务性行业的特征,体现了长江航道在履行行业使命过程中对未来发展目标与发展蓝图的理想追求。“当负责任的护航使者”着眼于自身行业特性的准确定位,长江航道人将确保长江航道畅通安全作为自己的天职,努力成为长江航道这条水上交通大动脉的守护神。“做可信赖的水工专家”是根据长江航道发展的需要,努力开拓工程经营市场,始终站在疏浚水工技术的前沿,以诚信为本,以效益为先,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创造一流的品牌,成为疏浚水工行业的领军者。

核心价值观:一切为了畅通。核心价值观是长江航道一切工作的根本准则,是长江航道与生俱来的鲜明特质,是长江航道人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宣言。过去,为了确保长江航道畅通,一代代长江航道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战滩斗水、搏风击浪,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航标灯精神,使万里长江从天堑变为通途。 未来长江航道人也将把“一切为了畅通”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牢记使命、加快发展,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为国家和人民提供一条更加畅通、安全、便捷、绿色的水运大通道。

航道精神:团结、诚信、奉献、卓越。航道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长江航道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是对长江航道先进典型精神内核的高度概括,是长江航道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长江航道履行自身使命、实现共同愿景的强大动力。团结是长江航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和力量源泉,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调动全体航道人的创造力,形成推进长江航道发展的合力,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内河航道的宏伟蓝图。诚信是长江航道人的立身之本,只有诚实守信,我们才能赢得服务对象和业主的信赖,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同,才能树立起长江航道负责任的行业形象。奉献是我们的最高准则,在履行航道职责,做好“三个服务”的前提下,必须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更加注重社会责任,更加关心弱势群体,做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卓越是长江航道人的永恒追求,必须鼓励理念、技术、管理和机制的不断创新,勇于竞争、敢于超越,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打造一流的服务品牌,努力实现“世界一流现代化内河航道”的发展目标。

服务宗旨:服务长江水运、服务沿江经济、服务流域百姓。“三个服务”是对多年来长江航道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对长江航道本质属性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长江航道行业神圣使命的高度认同。“三个服务”强调在服务过程中更加体现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更加体现高效服务,努力提高服务的效率、效益和效果;更加体现主动服务,想服务对象之所想,急服务对象之所急。总之要以精细的管理保障服务,以精湛的技术完善服务,以精干的队伍实施服务,以客户的满意检验服务。为港航企业提供一条安全、畅通的运输通道;为沿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泉动力;为流域百姓的幸福生活提供基础支撑。

职业道德:敬业爱岗、诚实守信、服务行轮、奉献社会。长江航道职业道德是与航道养护、管理与服务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既是对长江航道职工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长江航道直接面向社会,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长江航道职工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精髓,诚实守信要求长江航道职工做到诚实、诚恳,讲信义、守信用。服务行轮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服务是长江航道的本质属性,为航行船舶服务是长江航道人的天职。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长江航道职工要将奉献社会作为职业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加强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不断完善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把握规律与服务大局相结合。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内河航道的目标任务,科学推进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要遵循和把握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与特点,更要紧密联系长江航道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努力使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长江航道发展的目标过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广泛开展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推动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广泛开展知识竞赛、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等,加大对长江航道使命追求、共同愿景、核心价值观、航道精神、服务宗旨、职业道德的宣传力度,使之成为全局上下的共同追求和奋斗目标。

建设一批航道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地。在现有荣誉室、阅览室、职工书屋等文化设施的基础上,积极建设和完善展示航道发展历史、弘扬航道精神的教育基地,如:先进人物事迹陈列(展示)馆、长江航道博物馆、航道整治重点工程参观点等。通过一流的文化藏品、一流的展陈水平、一流的服务质量,使之成为全面反映长江航道发展历史、更好传播长江航道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

培养选树体现航道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典型。对在践行航道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组织和个人给予重点宣传和表彰,激发长江航道人践行航道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性。继续开展评选长江航道杰出人物、道德楷模、文化使者等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郑启湘、金生国、马亮、杨玉成等各类先进典型的活动,使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使践行航道核心价值体系成为航道职工的自觉追求。

深化行业群众性文明创建活。不断更新创建理念、创新活动载体。把航道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到文明创建活动的全过程,积极倡导现代管理、现代文明、现代服务新理念,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处室、文明船舶、文明窗口、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扩大“学树建创”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努力增强行业文明创建活动的广泛性和深入性。

创作一批优秀文化成果。按照“三贴近”的原则和体现时代特点、突出航道特色、富有文化韵味的要求,精心创作一批航道文艺书籍、文艺节目、书画摄影作品、音像制品,让航道故事、航道声音、航道印象,走出长江、走向全国,跨过大洋、走向世界。在“十二五”期间,以《迈向世界智能航道之巅》为主题编撰一套彰显航道文化品位的系列丛书,充分展示航道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多姿多彩的文化情趣,不断丰富航道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重点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以“绿色航道、畅通服务”为主品牌,努力打造现代文明与绿色生态相和谐,畅通高效与优质服务相协调的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内河航道。同时,根据长江航道不同地域和单位的特点,打造一批有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的文化子品牌。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航道安全文化、廉政文化、诚信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校园文化、科研文化、救捞文化、经纬文化等精品文化内涵,使之成为长江航道文化的有力支撑,充分体现航道文化和而不同的张力和神韵,促进长江航道文化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宁晓东

交通运输行业廉政文化建设论文 篇2:

事业单位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中共中央于2013年12月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提出,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加强廉政文化精品工程建设,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随着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的职能定位已与传统的国家机关有了明显的区别,以往的廉政文化建设路径将很难再适合事业单位的现实需求,如何做好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廉政文化建设成为一个新的命题。

一、事业单位廉政文化的内涵

廉政文化是群体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思想观念上的客观反映。

一是廉政道德要求。是指引导、约束和规范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核心精神要素,直接作用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内心,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正常运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一些不能或无法由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方面,由政府组织、管理或者委托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的需求。这无疑就要求其工作人员既要符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又要符合事业单位服务性和公益性基本特征对工作人员清正廉洁、公正高效等职业道德的要求。

二是廉政实践活动。是在群体廉政道德要求下、在社会廉政意识的促进下,主动或被动、有意识或无意识参加廉政活动的总和。它既体现群体与单位内部管理的相互作用,也体现与单位外部监督的相互作用。廉政制度是廉政实践活动在内部管理中的规范化表现形式,是促进群体谨守良好的职业操守、坚持廉政道德要求的保障,是廉政文化的精神体系、核心理念的表现。群体遵循廉政实践活动总结形成的指导和约束工作人员行为的价值理念,而这些指导与约束规范就表现为廉政制度。外部监督是推行运行机制透明公开、清除腐败、促进廉政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事业单位运行中不侵害所属部门或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证机制。

三是廉政文化物质形态。是廉政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包括事业单位廉政道德要求的物质载体和廉政实践活动的记录,主要是事业单位自发形成的廉政教育场所、景观、网络、书籍等历史和现存的廉政文化积累。从具体的实践来说,不断丰富和繁荣自身的物质文化建设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而在基础设施、技术设备和信息化建设中,通过物质建设不断改善群体的文化需求,逐渐形成自觉廉政的内生动力是廉政物质形态作用的重要体现。

二、事业单位廉政文化建设的要求

事业单位有自身的运行特点,工作人员有与自身职业特征相关联的廉政心理。

一是建设特色廉政文化要有适应性。廉政文化建设具有约束功能、指引功能和激励与凝聚功能。约束功能使群体对自身使命、社会责任以及价值取向等精神层面的追求产生深刻的理解和深度的认同,使群体在行为模式中有了高层次的精神约束;指引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体在定位自己、选择决策时自觉地以单位所倡导的公正廉洁理念为根据,指引工作发展和个人价值的正确方向;激励与凝聚功能促使群体增强群体意识并重视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念形成,进而产生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产生强烈的向心力,从而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事业单位的廉政文化建设既要扣准时代的脉搏,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要切准单位的职能,文化建设的内涵、外延要大小得当、范围适宜。

二是建设特色廉政文化要有层次性。一是要把握重点,分清对象类别,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注意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注重研究和把握不同对象不同阶段的思想状况和认知能力,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二是要把握要点,找准穴位,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性。事业单位群体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方面与公务员、企业职工和个体从业者有着不同的特点,要注重采用多种层次的廉政教育手段达到形成共识、凝聚精神的目的。同时要注意各层次教育手段的频次和程度的配合,谨防教育频次失宜和教育深度不够引起的群体“漠视”心态和“逆反”心理。

三是建设特色廉政文化要有渗透性。文化的特点在于其形成于无形并作用于无形之中的“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廉政文化是内化于心的自我约束机制,所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原则若不内化为良心,就只能是一种空洞的形式存在。廉政文化旨在通过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来消除腐败的动机和念头,是依靠人们内心的自我反省,达到廉洁从政的目的。渗透性表现在廉政文化的精神、理念、核心价值观对群体的思维、价值观的形成和更新具有内在深刻的、无形的渗透影响力,伴随廉政文化建设过程而潜移默化式的积淀,它的作用和功效不会一朝一夕就能彰显,而一旦形成,作用发挥将较其他手段更为持久、有效。

四是建设特色廉政文化要有参与性。一要重视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开展的广度,面向全体组织成员,要求群体处事公道正派,掌握公共权力的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执政为民,形成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广泛群众基础和良好社会氛围,真正形成崇尚廉洁、鄙弃贪腐的社会风尚。二要重视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开展的丰度,丰富廉政宣传教育的形式,突出宣传、教育、娱乐的作用,寓教育于有益的文化活动之中,摒弃空洞、枯燥、教条式的教育方式,做到以德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加强教育的互动性、参与性,让干部群众愿意主动参与廉政文化建设。

三、以“五廉教育”为抓手推进北海

航海保障中心廉政文化建设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以“五廉教育”(即读书思廉、党课讲廉、典型倡廉、案件警廉、家庭促廉)为抓手,稳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步伐,为事业单位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一条建设性的路径。

一是注重廉政文化建设和单位文化建设相结合。“五廉教育”认真分析了事业单位廉政文化建设的四个要求,在道德要求、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方面基本符合了单位的基本特点和总体状况,与工作职能定位相统一,与职业道德要求相适应,与文化建设系统做到了有机结合,形成了“忠于国家、热爱航保、以人为本、奉献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燃烧自己、照亮航程”的航保精神以及“廉洁、规范、专业、卓越”的职业道德。所属单位的廉政文化建设也各具特色,一是以文化建设为母体,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体系中,其中涌现出的典型是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建设的“万里海疆探路先锋”文化品牌被交通运输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交通运输文化品牌;二是以廉政文化建设为切入点,逐步打造形成以廉政文化为核心的单位文化品牌,其中的典型是青岛航标处建设的“心明灯亮”廉政文化品牌,2014年获得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第一批廉政文化示范点称号。

二是注重廉政意识提高和业务质量提升相结合。通过开展“读书思廉”和“党课讲廉”活动,组织各单位主要领导结合工作实际讲廉政党课,并将党课材料汇编成册、发放学习,达到交流经验、互补长短的目的。研究探讨覆盖到干部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设备设施购置及航标维修保养、船舶维修保养、大宗物品采购等领域的廉政建设,形成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体系化和“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局面。在物质文化建设领域,结合业务工作中灯塔等特征性建筑较多的优势,建立灯塔展馆、航标广场、劳模风采展室,同时结合各单位的实际,建立“廉政文化墙”、单位内刊廉政文化专栏、廉政展板巡回展示等媒介,巩固廉政教育与宣传阵地。

三是注重道德素质提升和家庭主动参与相结合。在文化建设路径选择上,实现了对个人的多层次引导。通过“党课讲廉”,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讲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正气。廉政党课既强调了理论、政治、道德等维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上的隐性要求,也明确了纪律、作风等体现执政行为的显性规范,从思想到行动上全面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党员干部的修养标准。通过“家庭促廉”,通过开展“廉内助”座谈会、家庭促廉漫画巡展等形式,把亲情化为廉政的动力,让家庭成为廉政的“加油站”,编制“家庭护廉网”,体现家庭在保持清正廉洁本色中的防线作用。

四是注重正面典型引导和负面案例警示相结合。发挥“典型倡廉”作用,以全国劳模王炳交等身边劳模为榜样,以先进典型为镜子,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航保人精神,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促进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持续发展。发挥“案件警廉”的作用,组织开展对交通运输行业、海事系统违法违纪案件的分析,深刻剖析行业腐败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加强教育震撼性,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围绕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组织观看反腐倡廉警示片,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做到警钟长鸣。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党组工作部

责任编辑:张 伟

作者:董江

交通运输行业廉政文化建设论文 篇3:

海事廉政文化建设

作者通过对海事廉政文化的内涵和建设意义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加强海事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海事廉政文化的内涵

海事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容,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关于廉政的理念、知识、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是廉洁从政行为在观念和文化上的反映。海事部门廉政文化大体分为四个层面:一是廉洁的政治文化。要指各级领导干部,要讲政治讲正气、自警自律、淡泊名利、恪守宗旨执政为民;二是廉洁的组织文化,主要指海事执法部门要公正透明、文明执法、诚实守信、廉洁高效;三是廉洁的职业文化,要求各类工作人员尤其是海事执法人员要恪尽职守、公道正派、遵纪守法、慎独慎微;四是廉洁的局域文化,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运用多渠道、多层次、多视角的形象文化,在全局上下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用积极健康的廉政文化去陶冶干部职工的情操,充实干部职工的精神世界。

加强海事廉政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加强海事廉政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海事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交通行业的一脉,点多、线长、面广、社会影响大。它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在水运大力发展的今天,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人命关天,海事行业反腐倡廉任务艰巨,形势复杂。充分发挥海事廉政文化建设激浊扬清、扶正驱邪的功能,对于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海事廉政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加强海事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海事廉政文化建设,加大正面宣传引导力度,可是在海事全行业消除陈旧观念,突破陈规陋习,用健康向上的、先进的海事廉政文化引导海事职工,可以为他们克服不良风气、抵制各种各样诱惑腐蚀,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加强海事廉政文化建设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根本举措。

加强海事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思想教育,大力培育海事队伍的廉政信念和廉洁信仰。廉政文化是一种文化体系,它能使人们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同一模式中得到教育,从而逐步形成相同的价值取向、思想模式、行为方式,使整个干部队伍因同一文化熏陶,从而形成强大的向心凝聚力量。一是把坚定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作为海事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二是把提高干部职工的道德水平作为海事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三是把提高干部职工的廉政文化素养作为基础工作来抓。

加强制度管理,努力为海事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廉政建设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而制度文化则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和保障功能。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中,不断完善各项廉政规章制度:一是把行风建设纳入全局整体工作和行业管理之中,发挥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即主动研究部署的责任、管理教育的责任、监督检查的责任、责任追究的责任要加强。形成立体化的内部管理网络。像合肥市地方海事局就形成了行政负责人——党委成员——海事处行政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的层级负责制,每个分管领导既要对单位的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队伍建设负责,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局面,管理渗透到队伍中的各个角落,使其无管理空白区,类似于监管方式一样。发挥班子成员的表率带头作用,班子成员中的每一个人既是监督他人者,同时也是被监督者。二是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机制,将廉政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海事业务管理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三是不断完善在管理、行政审批、人事任免等方面的制度,建立结构完整、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反腐败机制,同时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加大对制度的宣传力度,使各项制度的内容广为人知,使人人都重视制度、服从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树立制度第一、制度不可侵犯不能侵犯的理念,为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奠定思想基础。

加强制约监督,形成严格的管理机制。行为方式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廉洁用权是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核,也是海事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大力实施内部制约监督。首先要整合资源,健全行风监督网络。此外,坚持实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与监督。同时,通过聘请行风监督员、设置举报箱、公开监督电话等多种途径,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及海事执法人员的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种问题,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减少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

加强信息宣传,不断丰富海事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信息媒介是廉政文化得以表现、得以传播的重要载体。廉政文化从属于文化范畴,只有具备生动的形式和内容,才有永恒的生命力;也只有借助现代化的媒介手段,才能实现最大意义上的广为传播。一是在内网就开设了廉政建设专栏。二是建设廉政文化墙。三是观看廉政影视片。四是开设廉政热线电话。五是发送廉政短信。六是开展述职述廉活动。

(作者单位:合肥市地方海事局)

作者:唐义满

上一篇:移动通信机房监控系统构建论文下一篇: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地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