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学案

2023-05-15

第一篇: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学案

交通运输业学案

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四节交通运输业学案

班级 :八年级()班姓名:主备人:王彬

【学习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

2、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作用。

3、学生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作用。

【自主学习】:(教师寄语:相信自己,就是成功的一半)

一、 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1、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促使、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它起着联结与、与、与的纽带作用。

2、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较为突出的薄弱环节是。

2、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是。

三、公路运输

1、公路运输、、,可以满足的服务要求,把、直接送达目的地,因而是我国的主要方式。

2、在我国西部,先后建设了、、、、等干线公路。

四、铁路运输

1、铁路运输、、、可以把或、送到全国铁路网中的各个车站,是一种适宜于运送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2、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

3、南北向干线有、、、、、、等。

4、东西向干线有、、、。

五、海洋运输

1、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分为和两大部分。

2、沿海航线一般以为界,分和。

3、北方沿海航线以和为中心。

4、南方沿海航线以和为中心。

5、我国远洋航线以、、、、、、为据点。

六、航空运输

1、航空运输具有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

2、我国有个航空港。

1、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分为和两大部分。

2、沿海航线一般以为界,分和。

3、北方沿海航线以和为中心。

4、南方沿海航线以和为中心。

第二篇:学案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学案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一、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 1.与朝鲜的关系

两汉时期朝鲜半岛南部的

曾多次派人赴汉,先

后会见汉武帝和

,加强了双方的联系。当

时,中国与朝鲜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2.与日本、越南的关系

(1)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

”。东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使者“

”金印。通过不断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

丝帛传往日本,丰富了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 三韩 汉光武帝 使译通于汉 汉委 奴国王

(2)两汉时期,中越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

切。 3.丝绸之路

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

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

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

路”。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

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贸易往来,这就是

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 张骞 南海诸国 印度

4.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公元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甘英

行至

,未能到达大秦。

(2)《后汉书》记载,166年,

安敦王朝派

出的使者,终于到达东汉。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

同欧洲国家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 波斯湾 大秦

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如何?

答案(1)先陆路为主,后海路为主。西汉开辟了

陆地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加强

了与西亚等地的交往,唐代的陆路、海路商业通

道都很发达。宋元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的主要

通道已以海路为主。

(2)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加强友好交

往为主。

(3)外贸伴随着经济文化交流。西亚不少商人带

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的科技也伴随着外贸外传。

(4)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回族的形成就是中外

民族融合的结果。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1.和新罗的往来

(1)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最多。

(2)唐朝的长安和沿海城市设有“

”、

”,接待新罗商旅。

(3)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

(4)新罗与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5)新罗在

、风俗等方面,都

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新罗坊 新罗馆 姓氏 服饰 节令

2.和日本的交往

(1)隋朝时,中日互派使臣。唐朝时,日本十多

次派出遣唐使。

(2)日本的

,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

动的,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

(3)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长安城的样式。

(4)日本的各级学校教授

(5)日本同唐朝的贸易往来频繁。

(6)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有日本的

和中国的

等。 大化改新 儒学 吉备真备 鉴真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

交往

(1)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①隋唐时,中国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有往来,彼

此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

②以

为纽带,中国和天竺的交往大大加强。

③在中印文化交流中,高僧

起了重要

作用。

(2)与中亚、西亚:中亚一些国家同隋唐往来密

切,一再遣使前来,带来名马、异药等特产。其

中与波斯的交往尤为密切。大食与中国通使持续

了一个半世纪。中国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到大食。 佛教 玄奘 义净

(3)与欧洲: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往还,东罗马

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唐朝的

大量

运往欧洲。

(4)和非洲:唐朝时和非洲也有来往,中国史书

上有这方面的记载。 丝绸 瓷器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案(1)通过官方和民间贸易。汉唐时期,“丝

绸之路”水陆并举,明朝郑和下西洋等。

(2)官方派遣使节或留学生。唐朝时,日本派遣

13批“遣唐使”来中国;大食与中国通使达一个

半世纪;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来往;日、朝都曾

向中国大量派遣留学生。

(3)宗教传播。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

内地。唐朝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等。

(4)战争。隋炀帝对高丽的战争;成吉思汗的远

征;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康熙帝时

期的两次雅克萨之战。

三、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 1.明朝

(1)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七次航

海,出使西洋,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

区,最远到达

东海岸地区。

(2)华侨开发南洋: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

人迁徙到南洋定居,成为华侨。华侨对南洋的开

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3)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中国东南沿海的奸

商勾结倭寇,共同抢掠分赃,倭患愈演愈烈。戚

继光率戚家军,在

九战九捷,并与

配合,重创倭寇。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

本肃清。 红海沿岸 非洲 台州 俞大猷

(4)

殖民者租占澳门。

(5)明末,

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2.清朝前期

(1)郑成功收复台湾:①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

兰殖民者。②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雅克萨自卫反击战:①明清之际,俄国强占

了我国的雅克萨和

等地。②1685年和1686

年,康熙帝两次组织自卫反击战。③1689年,中

俄签订《

》,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

题。 葡萄牙 荷兰 尼布楚 尼布楚条约

明清时期,中外关系有哪些新变化?

(1)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主要

有葡萄牙、荷兰、沙俄等。

(2)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徐光

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3)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

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考能提升

主题: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典例】(2008·上海单科)下图是发现于高昌古

城(位于今新疆吐鲁蕃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

“圣枝图”。有人认为:“这幅壁画是公元5世纪

左右景教(基督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观

察此画,回答问题。 圣枝图

(1)请你从壁画中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

(2)这种观点有哪些史实依据?

(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

方法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第(1)问要从图片中提取信息来论证设问观点。

第(2)、(3)问要从两汉史实和现实工作、学

习中探讨、论证观点。

答案(1)壁画中人物的相貌、服饰,壁画中的场

景等。

(2)丝绸之路已经开通,东西方之间能够进行经

济、文化等交流,或从西汉到5世纪时期,匈奴活

跃在西域及欧亚广袤草原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

的经济、文化交流,佛教就是通过西域流传到中

原的。

(3)关于景教传播的文献记载、该地区的其他考

古资料、专家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等。 考向预测

考向一

发达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

【示例1】下图是一张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

线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与该图对应

的朝代是

(

)

A.西汉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地图信息,调动所学知

识判断问题的能力。地图关键信息“天竺”、

“大食”“新罗”,这些是唐朝时期对周边国家

的称,故应选B。

答案

B 考向二

古代中国的对外友好交往

【示例2】2007年2月,印度天竺那烂陀举行玄奘纪

念堂落成典礼,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出席。印

度举行这一盛大庆典是因为

(

)

A.玄奘长期生活于天竺那烂陀

B.天竺那烂陀是佛教的诞生地 C.唐代高僧玄奘曾去该地取经

D.玄奘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题干提供两个现象,一是那烂陀举行玄奘纪念堂

落成典礼,二是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参加。能够

同时解释这两个现象的原因,只能是D项。A、B、

C均只能满足第一个现象,与第二个现象无关,故

应排除。

答案

D

一、选择题

1.《后汉·东夷传》载:辰韩“其名国为邦,弓为弧,

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为徒,有似秦语。”上

述材料表明

A.张骞通西域传播了先进文化

B.辰韩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C.秦朝语言中有外来词汇

D.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

息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从辰韩的语言称谓皆与

秦相似这一信息可判断辰韩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B 2.秦汉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

华文明都可以传播到的地区是

A.巴尔干半岛

B.印度半岛

C.地中海东岸

D.非洲沿岸

解析

秦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

(

) )

(

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最南端的一条

通往印度,其余两条通往安息、大秦和大宛、康

居。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因此B

项符合题意。 B 3.“舍生取义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的这

两句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

A.张骞打通丝绸之路

B.法显到天竺研究佛学

C.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解析

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唐风”“奈良”等词,由此

判断此历史事件发生在唐朝,且与日本东京有

关,故选C项。 C 4.唐玄宗派使者出使新罗时说:“新罗号为君子国,

颇知书礼,有类中华,以卿学术,善以讲论,故选

使充此。”这反映出

①新罗文化比较发达

②新罗与唐朝关系密切

③中国文化对其影响大

④唐政府重视对外交往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不仅要明确材料的含义,还要判断材料

反映的史实。其中“有类中华”反映③,“颇知书

礼”“善以讲论”反映①,“选使充此”反映②④。 D 5.通过下图两枚同时期铸造的钱币(仿制图),说明

唐朝与日本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贸易频繁

②中国文字对日

本文字的创造作出了贡献

③中国制钱对日本影响

较大

④中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既要看到表面信息,也要看到深

层次信息,直接信息可从钱币的文字、形状上得

出,即②③;由间接信息可得出贸易往来和相互

影响,即①④。

答案

D

) ( 6.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交往历史悠久。上网搜索古

代中非交往史实,键入的有效“关键词”是

(

)

①杜环

②郑和下西洋

③吉备真备

④非洲黑

人陶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吉备真备是唐朝时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

人物,与非洲无关,故应排除含③的选项,只能

选B。 B 7.在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市有这样一副题联:“继张

(骞)班(超)立功异域,开哥(伦布)麦(哲伦)

探险先河”。此联称颂的杰出人物和事迹是

(

)

A.“玄奘西游”

B.马可·波罗来华

C.郑和下西洋

D.成吉思汗西征

解析

从题干中的“印度尼西亚”“立功异域”“探险”

等词可判断C项正确。 C 8.2008年9月19日,“中国改革开放与日本”论坛在

北京举行,讨论今后中日经济合作发展的前景。

历史上中日两国很早就有密切联系。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

A.日本特产檀弓、果下马输入中国

B.汉武帝时朝鲜半岛国家通过日本“使译通于汉”

C.东汉光武帝赐给日本“汉委奴国王”金印

D.两汉时期,日本“嫁娶以礼”,语言、称谓与

汉相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和再认再现历史知

识能力。A、B、D三项史实叙述错误,檀弓等是朝

鲜特产,“使译通于汉”是日本通过朝鲜半岛而

进行的,“嫁娶以礼”的是朝鲜。 C 9.秦汉时期,中国与东亚国家政治关系非常密切。下

列史实中能说明这一关系的是

A.秦朝时朝鲜半岛北部的辰韩被称为“秦韩”

B.汉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使译通于汉”

C.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委奴国王”金印

D.中日两国流传的徐福东渡的故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

A、B两项叙述错误,因为称“秦韩”应是两汉时

期,“使译通于汉”应是汉武帝时。D项徐福东渡故

事是民间交往。 C 10.女性的裙子,在初唐流行高腰束胸、宽摆拖地的

)(

样式。这种裙式,至今还影响着朝鲜、韩国的女子

裙装风格;中晚唐时,流行多层广袖上衣,外面围

上宏大拖地的厚重裙子,日本著名的宫廷和服“十

二单”就是从此款礼服演变而来的。可见唐文化对

这些国家影响之深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日本的服饰、风俗等深受隋唐文化影响

B.朝鲜半岛上的辰韩服饰与唐服相似

C.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唐朝服饰传到罗马帝国

D.《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唐服在天竺流行的状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

料中没有提到罗马和天竺的情况,只是提到唐朝

服饰对日韩服饰的部分风格产生很大影响,而不

是相似,所以应该选A。 A 11.下列各项中,反映了唐政府对外开放成果的史实

的有

(

)

①海陆商路发达

②铁犁牛耕技术开始在越南

推广

③赐“汉委奴国王”印

④波斯人开设

“波斯店”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和再认再现历史知

识的能力。①④是唐代史实,符合题意;②③是

汉代史实。 D 12.对外交通由汉唐的陆路为主转为宋元的海路为

主,其主要原因是

(

)

①北方战乱

②经济重心南移

③指南针应用

于航海

④阿拉伯帝国阻隔交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

能力。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北方战乱较

多,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再加上经济重心南移、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因此宋元时期对外交往以海

路为主。 D 13.梁启超曾感叹说: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

布„„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出现“郑和之

后,竟无第二之郑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受传统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制约

B.中国再没有出现明成祖式的开明君主

C.伟大的航海家可遇不可求

D.中国造船工业比西方落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航海

)

事业不能延续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郑和航海不计经济效

益,缺乏生命力;闭关锁国使航海事业每况愈下。

西方受资本原始积累驱动,航海事业蒸蒸日上。 A

二、非选择题

14.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大开放,我国成功实

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食于651年遣使和唐朝通好。大食商

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大食商人不少定居在唐

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受到唐政府尊重。

„„唐朝时,造纸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到西方,唐

也从天竺学会了熬糖法等先进技术。

——《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用书》 材料二

„„1683年台湾郑氏降清,次年七月,康 熙帝曾决定废止海禁,开海贸易。„„与西方国家 的海上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康熙帝又 在1716年实行禁海,对海外贸易规定禁条,严加限 制。„„实行海禁后,海上一片荒凉。西方国家的 贸易商船,清朝“听其自来,不许往贩。”每年来华 商船不过几艘。„„

广东普宁县蓝鼎元著《论南洋事宜书》,论

述闽广形势说:“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

海谋生,十居五六„„南海未禁之先,闽广

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 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

蹙„„今禁南海,百害无利,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

材料三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鲁迅《看镜有感》 (1)材料一中反映的唐朝对外政策是什么?有何重

大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清朝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实行这

种政策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这一政策对我国有什么

影响?

(3)结合鲁迅的话,说一说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变

化和你的认识。

答案

(1)政策:对外开放(或兼收并蓄)。影响:这种政策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增进了唐朝与各国的联系和交往;提高了唐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 (2)政策:海禁(或闭关锁国)。社会根源:封建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影响:阻碍了中外正常贸易

和交往,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国计民生与

社会安定;造成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

界发展潮流。

(3)变化:由对外开放、互相取长补短到闭关锁国、

害怕接受外来事物。认识: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挨打,对外开放才能富民强国。 15.(2008·全国文综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

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

报此事。

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

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

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

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

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得益,建

立两国永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

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

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

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摘编自《清史编年》等

材料二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的英国国内背景。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

答案

(1)不同之处:①两广总督译文:视两国关系为蛮夷之邦与天朝上国的关系,视双方往来为朝贡关系。②英方信函认为马戛尔尼使团出使中国可增进邦交,扩大贸易。

原因: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就是出于这种心态。

(2)工业革命;拓展海外市场;殖民扩张;中国成为其目标。

(3)乾隆拒绝了英方的各项要求,维护了领土主权;盲目自大,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返回

第三篇:《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 学生用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 编写者: 审定者: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

编写者: 审定者:

教学目标

知识: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能力: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德育: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案

一、知识衔接

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

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 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 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 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 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以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作家: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大学,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二、自主学习思考题

1、注音。

帷幕( ) 屋脊( ) 接榫( ) 穹窿( ) 埋怨( ) 埋葬( ) 翘起( ) 翘首以盼( )

1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 编写者: 审定者:

点缀( ) 辍学( ) 厦门( ) 高楼大厦( ) 角色( ) 凤毛麟角( ) 门槛( ) 直栏横槛( ) 轴线( ) 压轴( ) 哺育( ) 发掘( )

2、形似字辨析

(1) 磨坊 船舫 额枋 (2)房檩 仓廪 凛冽

3、分辨词义

独特〃独到 发掘〃发现

独特:独有的、特别的。 发掘: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

独到:与众不同的(多指好的) 发现:①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

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②发现。

独树一帜〃独辟蹊径〃独具匠心

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独辟蹊径:独自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者新方法。 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

三、合作探究题

(1)如何解读课文的题目?

(2)整体感知

把握全文脉络,理清线索:

第一层( 至 ) 第二层( 至 ) 第三层( 至 ) 第四层( 至 )

(3)本文概括了中国建筑的哪些特征?着重说明了其中的哪几项? 明确:

四、课堂总结

五、检测巩固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____________的建筑体系。 (2)考古学家所___________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3)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建筑,围绕着一个__________若干个庭院______天井建造而成。

A.独特 发掘 或 或 B.独到 发现 和 和 C.独到 发现 或 或 D.独特 发掘 和 和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 编写者: 审定者:

A.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B.党中央一声令下,广大医务工作者同仇敌忾,立即奔赴抗击‚非典‛‚禽流感‛的第一线。 C.汉语有些字的构词能力强,认识了常用字便认识了许多词,但其中许多词仍不可以望文生义。

D.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

六、学习反思

第二课时 学案

一、知识衔接

中国建筑的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大土壤中生长、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可读性。中国古代的建筑比之外国建筑多了一些人文色彩。虽然建筑的形式语言很抽象,常用雄伟、高大、轻巧、秀丽等来形容它们。但是,先人们赋予了其以人为的寓意。比如,不同的屋顶、匾额、楹联等有着不同的含义,象征着不同的社会意义、等级制度等。读懂古建筑所作的注解,我们可以领悟比建筑自身丰富得多的内涵。

可塑性。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空间上都是以"间"为单位,这就带来了一种灵活性,人们可以随着使用过程改变其形态、功能,可随意拆、移、挪。

内向性。外国建筑多数很讲究形式外观,而中国古代建筑有些虽然外形简单,比如四合院,进院后却发觉极为丰富,不论是视觉、心理感受或是内涵。再比如苏州园林,也是这样,曲折回转,别有洞天。

超稳定性。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封建制度下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没有太大改变,对于建筑的要求也没有太大改变。所以有人评价中国古代建筑千年一律、千篇一律。但是我们要注意,在评价古代的遗存时,不应该简单绝对的褒或贬。它们是历经几千几百年发展而形成的,要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评判。由于看待的角度不同,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延续久远,生命力极强。

容《易》性。中国古代人们思维方式多数受到了《易经》的影响,认为将任何事情放在易学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可以发现它规律性的东西。在建筑上,也是这样。比如说,中国古代建筑为何喜用木构而不用石材,这并不是技术问题,是种社会文化现象。"金、木、水、火、土","木"象征春天、绿色、生命,用于给生者建造房屋;而"土"即是砖、石,"此生归无,可再生",多用于为死者修建陵墓、墓室。八卦、阴阳五行、风水等对中国古代建筑都有诸多影响。

二、自主学习思考题

文中概括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属于结构特征?哪些属于装饰特征?

三、合作探究题

(一)深入研读课文。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3

《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 编写者: 审定者:

(二)佳句品味。

(1)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2)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三)拓展延伸。

你一定很熟悉家乡的房屋建筑吧?说说这些建筑在哪些方面保留了中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在哪些方面有表现出现代风格?

四、课堂总结

五、检测巩固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骄美 戳穿 温顺 怨诉 B、璀璨 汹涌 覆灭 魅惑 C、振惊 震撼 贵冠 束缚 D、凋敝 崎岖 窠臼 暄响

2、对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笑,是反映内心的一种面部表情。

②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来看,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

③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④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是‚死海不死‛。

A.下定义 作诠释 作比较 举事例

B.作诠释 举事例 分类别 作比较

C.作诠释 下定义 举事例 分类别

D.下定义 作比较 作诠释 打比方

六、学习反思

第四篇: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学案4.1区域发展对交通布局的影响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布局的影响

教案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1.

综合思维:结合实际案例,了解不同地区交通运输布局的差异,运用综合思维,合理选择交通方式,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交通布局的影响。

2.

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通过实例分析,科学评价交通运输布局,树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3.

地理实践力: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到交通部门,了解本地或者某一区域交通布局的现状,并分析交通运输需求、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之间的关系,提高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

交通运输布局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2.

区域发展从哪些方面影响交通运输布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重庆轻轨视频新闻报道导入(点击图片播放),引发学生思考交通线、站布局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从而进入本课新课内容。

二、新课讲授

1.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1)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

(2)交通运输布局的目的

这两个内容直接可在课本中找到,可让学生自主找到并回答,教师加以展示即可。

(3)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包括两大方面,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让学生结合课本自主先讨论、总结,教师再加以解释,二者都很重要,而目前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日趋明显。

(4)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坚持原则,课本中有所体现,课件通过图示加深印象。

结合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和原则,在宏观决策和微观选线方面进行升华,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选线要考虑的因素,提高解题准确率。

(5)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和影响

根据课本内容简单再现即可。

[活动探究]

西成高铁修建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西成高铁克服穿越山岭、坡道长的修建困难,且实现了4G全覆盖,这里充分体现了我国高铁修建技术的提高,也是我国经济水平提高的体现,当然,此线大大缩短了南北(成都到陕西)的距离,节省了时间,连接了沿线各地,也将带来南北沟通加强,经济持续发展的好处。

2.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需求量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交通运输需求量的大小,影响了交通线标准的高低,场站规模的大小。比如,北京作为首都,其航站点会更大,疏导的交通线也更多。

(2)区域发展状况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在一条线路的布局中,重点关注的是需求量大的点和点,所以一个区域发展状况很大程度影响了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和站点的设置。

[活动探究]

广东省省会广州地铁线的增设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所选择的地铁线是客流量大,即需求量大的线路和站点。而从修建的工期预估也可以看出经济发展。

(3)交通运输需求差异对交通布局的影响

a.

充分发挥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回顾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点击云朵链接下一张PPT,观看完毕继续往下一张PPT)

以课本4.4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平面示意图,其陆空便捷的多种交通带来便捷换乘,转运效率很高(点击箭头回到(3)PPT,得出“交通运输布局注意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和转运效率”的结论)

b.

注意不同运输方式直接的衔接和转运效率,当然,要考虑客或物的实际性,综合实际考虑。

(4)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

(5)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分布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

当一个区域的需求发生变化,那么其线路、站点的布局也会相应变化。而一个区域需求分布也就决定了交通运输布局。

(点击箭头图标链接到活动探究)

[活动探究]

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

解析:舟山群岛新区港口航道深、岸线长、有利于大型船舶停泊;长江中下游地区铁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大,多选择水运中转。

3.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1)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经济发达与落后地区,交通线、站的疏密程度不同,质量高低有差别。

(2)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一个区域经济水平提高了,有了足够的资金,就可以推动技术攻关等,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也就减弱了。

结合课本84页青藏高原的热棒和沪昆高铁贵州段隧道和桥梁相连,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从高原建设成本高而过渡到平原建设成本一定低的思考。

[活动探究]

在平原地区修建交通线成本一定低吗?

辨证看此问题,一般而言成本较低,但要考虑如果是像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样河网密布、有大量农田的平原,则需要建设桥梁,建设成本会增加。

三、课堂练习

1、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

(1)据图分析,制约a地区发展交通运输业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资源

(2)若计划修建由a城镇至c城镇的公路,则四条线路中的最优线路及理由

分别是(

)

A.

①线路

地势起伏最小

B.②线路

路程最短

C.

③线路

兼顾b城镇

D.

④线路

连接城镇最多

解析:(1)B

(2)D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区被山地包围,修建道路的难度较大,故地形成为约该地发展交通运输业的主要因素。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①线路连接a和c,经过的城镇少。不利于居民出行。不是最优线路;

通过②线路连接a和c,采取直线直接穿过山地,工程量大,修建难度大、成本高,并且经过的城镇更少,不是最优线路;

通过③线路连接a和c,虽然经过了多个城镇,但是直接穿过山地,工程量大,修建难度大,成本高,不是最优线路。

通过④线连接a和c,不仅能够尽可能多地连接城镇,方便居民出行,而且尽量避开了山地陡坡,修建难度较小,工程量较小,是最优线路。

2、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我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对促进两地及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图”,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完成下列问题。

(1)

对规划中①、②两条线路,你认为哪一条更合理?简述其理由。

(2)

简述郑渝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发展的积极意义。

解析:考查学生对交通线选择考虑因素的掌握。

见PPT(其中方法阐述中箭头链接到宏观和微观因素,在微观选线PPT右下角箭头链到答案)。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通过树枝状结构进行回忆,回顾本节重要知识。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85页的活动,分析交通线、站布局与运输需求的关系。让学生课后自主合作探究讨论得出答案。

六、教学反思

七、

第五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科目 历史 课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学案号 19【学习目标】

1.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观察历史图表、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学习本课,感受张謇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前预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了“”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

3.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

4.思考:“动脑筋”一(第101页)、二(第102页)。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课内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1.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了什么?

2.讨论解决:大生纱厂的命运和结局说明了什么?

3.讨论归纳: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自的阶段特征。

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是什么?

5.旧中国民族工业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6. 思考:“动脑筋”二(第102页)。

【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以知识树、图表等形式,自主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巩固检测】(我达标,我快乐)

1.甲午中日战争后,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并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家是 () A.荣宗敬B.荣德生C.张謇D.张骞 2.下列企业中,状元张謇创办的是()

A. 大生纱厂B.发昌机器C. 继昌隆缫丝厂D.久大精盐公司 3.张謇创办的纱厂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的主要原因是 () A. 张謇不善经营,管理混乱B. 清政府压制工商业发展

C. 一战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D.企业技术落后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的推动 ②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③使用国货、抵制日货的运动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A. 美国B. 日本C. 英国D.法国 6.中国民族工业的特征不包括()

A. 总体上比较落后B. 轻工业发展较快C.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D.沿海大城市比较发达

7.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导致其在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的三座大山是() ①帝国主义②封建主义 ③官僚资本主义 ④工商主义A.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③④D. ①②④

8.下表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A.辛亥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课后提升】(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征。

【学(教)后记】(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

的弯路的反思!)

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中学导学案

上一篇: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制度下一篇: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归纳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