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2024-04-30

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精选6篇)

篇1: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苏堪宇

1摘要: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教师要掌握以下指导策略:帮助学生做好自主学习的心理准备,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条件,引导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指导策略

自主学习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认为,学校条件下的自主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场所以及学习所需要的学习材料等,以实现自觉主动学习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它是指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自主学习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自主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和现实的自生产的系统过程,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因素特别是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完善自我,学习者主观的自我反省被理解为学习的中心,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等自我选择与自我负责。自主学习适应了国际“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潮流的要求,并有助于改变我国基础教育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自主学习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自学”,它不是指学生完全自发地学习,老师可以不管不问。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要将自主学习应用到教学情境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承认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放权”,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自由与空间;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始终,教师要给以适时适当的指导。自主学习相对于被动接受学习而言,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因此,教师要掌握以下策略,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帮助学生做好自主学习的心理准备

自主学习相对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习惯于被动接受学习的学生来说,心理上可能难以接受。正如一直关在笼子里的鸟儿,一旦把它放飞了,它可能会茫然无措,不会自己找食吃,反而难舍笼子里“衣食无忧”的生活。对许多过于被既有教学方式束缚的学生,可能不知如何自主学习,“自由”反而成了“不自由”。因此,需要帮助学生做好自主学习的心理准备。

1.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变革

有许多中小学生并不清楚为什么学习,在家长“望子成龙”的期待与老师“满堂灌”的殷殷关怀下,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是为父母学的、为老师学的。必须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自己的生存与成长,在实现自我的基础上贡献于社会,并因而做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加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感,树立起学习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爆炸”,知识的更新率极高,知识的储备虽然仍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与能力。因此,学生要自觉主动地去掌握“渔”,以利于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获得“鱼”。

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要求

人的心理的构成因素十分复杂,不光有认知,还有情感、意志等。除了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把学习视为一桩乐事。第二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内在动机驱力下努力学习,并通过归因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1苏堪宇E-mail:sukanyu@163.com

第三要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合理期待,既要有好好学习的积极情感和学习心向,又把学习目标定位得比较具体实际。

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

“自知者明”,只有对自己有着清楚的认知,才能更好地促进自主学习。现有教学中许多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就是因为他们并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不敢相信自己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第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基本的心理状况,比如个性心理特点、情绪状态等,这有利于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而安全的心理环境,并可随时调控心情以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第二要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以利于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而不会盲目地效法他人。第三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起点,包括知识经验、能力水平等,避免学习目标定得过低或过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特点

自主学习的学习任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规定的必须学习的任务,一种是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点可以选择的任务。学生首先要对学习目标有个大致定位,最好能明确并具体化,以利于取得学习的成效。其次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细致分析,以理出学习内容的基本逻辑层次,并分析学习内容的深浅难易,以及学习内容的价值性与适切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任务时,要切合自身能力水平,尽量选择有一定挑战性但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任务,以适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最终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

二、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条件

抽象的学习是不存在的,任何学习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也即学习要存在于时间、空间、场所等具体情境中,自主学习也是如此。学生要选择好利于自主学习的良好场所,以适应自身学习的特点,避免分心物的干扰,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要创设好自主学习的良好条件,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因为有些条件是学生难以控制的,需要教师配合解决。

1.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自由空间

目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突出弊端就是教师管得太死。课堂上老师使劲地“满堂灌”,学生在下面也被动地听与拼命地记笔记;课下老师布置一大堆作业,学生则没命地做与写;考前老师突击强化复习,学生更是自我加压死记硬背。如此,教师和学生都很累,但是教学效果却不佳,学生学不了自己的东西,硬性灌输的东西难以巩固应用,更别说创新了。教师要“放权”,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因为学习本来就是“自求自得”的过程。教师要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在精神上给学生以心理安全与自由,在物质上给学生以学习场所、材料以及必备设施等的保证。自主学习应该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师要努力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做到时空开放、学习自由。

2.营造群体支持的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学习要有自觉性与主动性,反对被动盲目地学习,但这并不是说学生完全靠自己独立学习。事实上,学生学习是离不开他人的,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与交流可以达成理解与共识,通过沟通可以交换看法,通过质疑问难的辩驳可以深化并提升自己的认识。整个社会普遍要求既要竞争又要合作,许多学习任务需要在团体中才能完成,学生的参与精神需要在群体活动中进行培养。而在目前班级授课仍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所以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十分重要,只有“群体向学”,才能形成有利于学习的“心理场”,学生才能获得自主学习的外在动力。

3.创设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近几年,“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模式因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而备受人们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许多学生还不会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精心筛选、设计思维空间比较广阔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要从实际中来,要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典型性;问题的难易要适中,符合学生的解决能力;增强问题的隐蔽性和冲突性,以暴露学生学习的不足从而查缺补漏;问题还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利于每个学生发展。通过问题解决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质疑,引发学生思考,产生积极情感体验。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培养了

其学习的独立性与自觉性。

4.做出计划将自主学习整合到课程中

教师要处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在上课中精讲多练,允许学生自主发言和集体讨论,在教学方式上给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支持。但鉴于目前学生仍难以做到自主学习,需要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单独开设自主学习的课程或在学科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方法的训练。教师要做好系统设计,对自主学习的教学进行认真计划是确保其正确实施的关键。教师要考虑怎样安排课程、讲授哪些策略、自主学习作业的难度等,确保自主学习的“过程”与“内容”紧密结合。教师要关注自主学习课程提供的有效信息量以及深度和广度,不断反思以改进计划和教学方法。

三、引导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过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自主解决疑难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并获得自我效能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自我监控,只有随时地进行自我体察,才可能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与不足,验证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正确性与适切性。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仍要给学生以指导,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1.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积极体验的过程。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任务、学习内容与学习策略,这种选择不是学习者盲目、被动地选择,而是基于他们的需要与兴趣的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心甘情愿的,而不是被逼迫的,这本身就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协调与整合,通过实践活动得以内化与领会,获得了理解与迁移,并得到了满意感,增强了自信心。教师希望学生获得的也正是这种积极体验,所以要予以关注,并采取鼓励、奖赏等手段来强化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其自我效能。

2.教给学生有效学习方法

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权利与心向后,不一定会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因为学生并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必要进行有效学习方法的教学。学习方法有许多种,有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的方法,有进行心理调控的方法等,教师要合理安排讲授的内容,以兼顾学习方法教学的多样性。教师在学习方法教学中要注意操作性示范,可通过课件来演示,这样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学习方法教学中,要贯彻讲懂、讲透、会用的原则,使学习方法真正发挥有效性。

3.指导学生选择学习策略

没有一种学习策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为每个策略都有其独特的功效,而且对特定情境中的特定学生有效。所以,学生必须对所学的学习策略进行选择,找出适合自己的策略,以利于更好地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进行策略选择时要给以适当指导,以防止学生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自我认识,包括自己的学习类型、风格等,并对学习策略进行分类,找出最适合的。当学生采用新的学习策略时,由于开始不熟悉,往往习惯于旧有的学习策略,而使新策略的效果不明显。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监控,使其逐步对学习策略熟练应用并达到自动化,否则再试试新的策略。

4.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的也就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有限,或者问题过于复杂,学生总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教师进行帮助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并界定问题,对症下药地寻找解决方法,并指导学生检验解决方法,若不成功再次修改假设与方案。教师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不要“越俎代庖”,学生自己的学习问题要自己解决。第二要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面临的问题不同,教师需要进行个别辅导,有共同问题方可进行集体教学。第三要关心尊重学生,使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并加强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意志控制。

四、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自主学习提倡学生自我选择、自我负责,这不光表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在学习结果的评价上学生也有自主的权利。但现在教育中太过于强调外在评价而忽视自我评价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很

薄弱,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

1.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评价标准

评价是需要一定标准的,否则难以鉴别好坏,自主学习的评价也需要建立一定的标准,以判断自主学习结果的成功或失败。自主学习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客观、公正,也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性”。自主学习不提倡群体间相互比较,虽然别人学得好坏可作为相借鉴的例子,但学生与学生间是不同的,有时自主学习的任务难度等也不同,自己跟自己比是最好的评价方式。一般提倡自主学习达到预期的目标即为成功,但有时因为学习任务过难等原因,虽然学习者并未达到预定目标,但只要比自己以前有了进步,应该说这是阶段性的成功,不能完全归之于失败。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学习反思是学习者以自己的学习活动为思考对象,主动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的审视和调控,作为一种反向思考,主要是“由果索因”。学习者对学习结果的反思可以明确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与失误,并可以给以后的学习以指导。例如,学习结果不好时,学习者便会检查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并对学习的具体策略进行调控,以利于目标的达成。学习者对结果的不同归因也会影响学习者以后的学习,若把学习的成功与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将会有可能导致以后的成功,若归于能力或运气导致的结果将不确定,对自我效能低的人来说则是惨痛的打击。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找出不足,并相信自己的能力而加以努力。

3.鼓励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产生出许多学习成果,如科技论文、发明制作等,由于这些东西都是学生自己做出来的,心里十分喜悦,急于向别人展示。但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一般是要求学生整齐划一,评价方式单一,提倡学生“谦虚谨慎”,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努力使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开放课堂,让学生自主表现,自由展示学习成果。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开展览会,可以当堂演示,也可以自己制作学习档案,等等。通过学习成果展示,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促成自主学习螺旋推展

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实施模式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评价自身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起点,并确立“可望又可及”的学习目标。第二是依照实际选择自主学习的内容,并根据自己学习风格选择切实可行的学习策略。第三是策略执行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自我监控。第四是总结评价学习结果,找出经验教训,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自主学习。所以,自主学习的实施模式从形式上看是循环往复的,而其实质上则是螺旋上升的。教师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各个阶段,并在每个自主学习过程循环的“终点”进行鼓励强化,努力促成自主学习向前螺旋推展。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论自主学习[J].学科教育,1999(9).[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3]李如密,张金泉.“会学习学生”培养的教学论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3(2).[4]李如密,王平.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1(6).[5]吴桂花.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1(13).[6]祁京生.加强知识形成过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管理,2000(10).[7](美)齐默尔曼等著.姚梅林,徐守森译.自我调节学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8]刘娜.自我调节学习的自我实现循环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9]刘淑青,赵丽敏.主体自主发展教学实验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6).[10](美)巴里斯,爱丽丝著.袁坤译.培养反思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篇2: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1、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战略,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3、从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不断销蚀。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沿袭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在外力强制下的被动行为、他控行为。学生常常在盲目、“无我”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和作业,很少能独当一面地从事完全自控的学习活动。这种缺乏能动性、自觉性的被动学习,完全丧失了促进主体成长和发展的长远价值与意义。从指导与自主的关系来看。传统教育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牵得比较多,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大力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敢多指导。因而,如何正确认识指导与自主的关系对推进素质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4、从学校自身的发展来看。我校青年骨干教师多,业务能力强形成了教师潜心教研的氛围。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科研成果,使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新课改,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自主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一般指在教学条件下学习主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指导”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实践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指点式的培养活动,它侧重于对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帮助和引导。

“策略”,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达到唤醒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的目的。

三、研究的目标

1、教师的目标。通过研究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安全、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平等、民主地进行对话,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心态中接受新知识。其次,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学科教学目标和每门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适当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选取适合的学习方式,开展学生学法指导的实践探索。

2、学生的目标。让学生学会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探索问题,主动地参与操作,参与观察,参与小组学习、全班讨论,主动地参与总结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提问题,学会作业,学会复习,学会制订学习方案和安排学习时间。让学生学会调控:使学生在受到困难或挫折后能自我调控心理状态,养成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毅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

四、主要理论依据

1、主体性发展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活动,即主体活动,是个体自觉地与客体(活动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人只有通过主体活动,才能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才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事实,并在这一过程中改进发展和完善人本身。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学生有特定的自然禀赋,在特定的自然社会和家庭环境中生活,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产生不同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思维习惯和认知结构。应该重视学习者先前所建构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使学习者自觉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五、操作原则及研究方法

1、操作原则

为保证该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自主性原则。教师应根据课题方案和自身实际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

(2)差异性原则。受教育者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条件差异,有环境影响的不同,也有教育条件的不同。这些差异决定了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要求有差异的个体都要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而应当按照这种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师生合作原则。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4)整体发展原则。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身心素质各方面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发展整体,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形成一个相互协同的整体。教学力求面向学生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5)反思性原则。反思是回顾已经做过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标、进展,提出改进的方案,应用从教学中或从他人身上所学到的知识的一种能力。实验中,教师要具备反思的意识,不断地反思自己指导行为。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筛选法、调查法。

(1)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

(2)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3)经验筛选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

(4)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

六:研究成果: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我们看到了可喜的收获,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成了学生的朋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过程体现了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师生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逐步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教师“学生观”的转变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逐渐被教师所认可,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并适时给予激励,已成为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走进课堂不时传来“你真棒”、“你回答的很好”等赞美的语句,学生在课堂上情绪高涨,学生“两眼发光,两手直举”的现象时常出现。

3、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生自主性强了,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受到诸多的限制、支配、束缚、控制、压郁,因而变得唯唯诺诺,亦步亦趋,现在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的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质疑、批判等;合作的意识已经形成,懂得进行小组间人员分工,特别是对于偏好独立学习,不善交际的学生,教师鼓励他们投入小组学习活动,学习、实践与他人合作、交流、表达。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探索总结了一些利于开展“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①情感交融策略。教师正确运用情感功能,教师除了本身积极的情感投入外,还必须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变学生的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去。

② 引导参与策略。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利用学习工具或课外书籍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③ 学法指导策略。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展开学习,并在运用方法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补充创造完善学法,从而在不断探索进取中提高学习能力。④合作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动机,让学生感受在群体合作中的自身价值,引导学生向预期目标努力。

5.探索总结了“自主学习”评价标准

①我要学—注重对尝试、参与等态度评价。如:在学习过程中乐于探索,乐于与人合作,乐于共同探讨等进行评价。

②我学会—对在老师指导下达到要求,掌握程度的评价。如:能根据学习情况正确评价,调整学习方法,直到学会。

③我会学—侧重于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及理解是用能力评价。如:能自己提出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及达标措施,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并会制定作息时间表,初步掌握各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并能运用等。

④我真行—对经过学习后的结果达成度的评价,并能根据评价矫正或提高。

这些都体现出了小学生由依存→他律→自律→独立性→自觉性的过程。

6、教师教科研能力有所增强。

教科研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捷径。从前,教师对“科研”充满了神秘、神圣,觉得遥不可及,可亲密接触之后,才发现科研就在我们身边,科研是为了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初步知道了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为了更好地研究,很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拓宽、加深自己的知识领域,去获取与课题相关的种种信息。自觉自愿投入学习中,知识面大大加宽,分析处理信息能力大大加强。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教育行为和教学实践活动得到了一些改善。(论文评选结果)

七、研究后的思索:

1、学法思考

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素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发挥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学习能力,更培养了学生主动构建,敢于进取的学习精神。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差异,在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发现问题,加强发散思维训练的同时,还需要手把手,面对面,循循善诱地“教”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相信这些学生,只要起步,总会前进。

另外,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素质,也不能仅仅在课堂,要帮助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特点和需要,对自己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教法思考

“教改的关键是教师,教改的核心在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本课题从设计到实施,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服务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教”。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决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结构。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习对象,有不同的程度的变化。我们必须努力转变观念,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气氛和环境,使学生不仅获得学习的乐趣,更为他们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用学到的知识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篇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策略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 理性认识排挤了感性体验, 被动接受抑制了学生的个性自主。把孩子们的梦撕得支离破碎, 导致出现一批输送到高一级学校的学生“高分低能”, 无法继续学习下去的局面。童年是多梦的春天, 在平时的语文课中, “荷花会与我共舞”, “我想请卖火柴的小女孩到我家来做客”, “我好像长出一对翅膀翱翔在蔚蓝的天空”。而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应融为一体, 始终用一颗宽容理解的心对其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加以赞许, “你们简直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小作家, 你多像一位小诗人呀!”这些赞许就能满足孩子内心的自我肯定的要求, 增强了其积极向上的欲望,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的责任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策划。

一、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策略

1. 促进学生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预习是学习的准备, 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要想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首先得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要使学生读懂一篇课文, 可分六步预习。第一是找。找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句;第二是查。查字词典, 尽力弄懂字词句;第三是问。向他人或教师请教, 尽量在课前弄懂词句;第四是读。读熟课文, 弄懂段落、段意和主要内容;第五是答。试答课后的问题;第六是想。试着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以便带着问题听老师讲。

要让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 教师也要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加强复习可以巩固已学的内容, 加深理解和记忆, 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复习时应着重教会学生课堂复习、课后复习、单元复习、阶段复习、综合复习等方法。养成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随堂复习, 教师可在每课讲完后留一定时间, 出示课件习题, 习题大多是已学知识和刚学的新知识的对比性复习。课后复习, 可让学生抄写好词佳句, 背诵一些好句和段篇来加强识记, 单元复习, 要综合单元要点进行。阶段复习, 要抓住字、词、句、篇进行, 以加强系统性复习, 期末复习要加强分类复习。总之, 复习可按读、分析、总结和记忆的步骤进行, 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自主复习的习惯。

2. 促进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和课外书的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 有目的、有计划地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是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重要方面。预习时, 使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教会学生遇到不会读和不理解的字词, 可以查字词典自主学习;在听课时, 可让学生查字词典和查阅资料等;在阅读课外书时可让学生查字词典和查阅相关资料来理解内容。

课外读物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要培养学生看书报时, 先看目录和要点, 看报纸先整体浏览, 再选重要的细读, 并且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提问的策略

1. 把握时机提问

教师应当在保证学生对课文充分自主阅读后再提问题。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 留给学生自主阅读, 但不是让学生凭经验完全自由地泛读。有的教师在出示课题时就让学生用各种形式去读, 然后用一句“你们都读得很认真很有情感”而结束了一节课。这种做法是扭曲了的“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内涵。还有些教师在学生才初读课文时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 如“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你对这篇课文有哪些理解等等。学生呢, 急于得到答案就阅读起来, 然后寻找答案。例如, 《灰雀》是一篇通过列宁爱鸟, 小男孩也爱鸟, 启发小男孩放鸟归林的事,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明白知错就改是诚实的一种表现。在学生朗读后就执意提问:“那只灰雀不见了, 到底哪儿去了?你有什么发现?列宁是怎么么知道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去了呢?”授课者在没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和语言时空的情况下, 匆忙组织学生谈阅读的发现和问题, 结果学生只可能得到一些与课文主要内容近乎无关的“发现”, 课堂教学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2. 循序渐进,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自己在读中去发现问题。例如, 在《灰雀》的阅读教学中采取先让学生熟读之后, 让学生自主提问题, 然后请同学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随后提醒学生“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部分, 要慢慢地读, 细细体会”。接着课件出示课文2~10自然段, 教师引导:“我在课前读了几遍课文, 特别是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部分, 发现了许多有趣的问题。你们刚才把课文读了几遍, 发现什么问题了吗?”这时学生马上议论起来, 学生质疑的问题有:

(1) 那只灰雀不见了, 到底飞到哪儿去了呢?

(2) 男孩为什么肯定地说, “一定会飞回来的!”

(3) 列宁为什么不去问男孩, 反而去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

这样, 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导到课文内容的情景中去发现问题。

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评价的策略

“我亲爱的同学们”, “你很棒, 真的很棒”等语句是大多数教师经常在课堂中应用的评语。教师语言的亲和力固然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但在实际中也有赞赏过头的情况, 在一片欢欣的景象之后, 听不到瑕疵, 教师唯恐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甚至有时还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 赞扬之语却已脱口而出。这种过于频繁的激励性评价, 可能难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成功感, 使他们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评语的激励作用就大打折扣了。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评语应有个性化和针对性, 不可以过于单调。如在学习《乌鸦喝水》一课时, 理解“到处”一词, 表现乌鸦口渴难熬的心情, 教师叫一名女生到讲台前表演, 这名学生表演得不错, 老师表扬了她, 话音未落, 一名平时学习不太好的男生举起手来说, “我表演得比她还要好!”, 老师马上鼓励说:“真勇敢, 你来吧!”, 果然这名学生创造性地把当时天气热, 大地干涸表演出来了, 赢得同学们的一片掌声。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 时时激发学生进取, 让学生“我读得比他好!”、“我能超过他!”。

此外,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意味着教师放弃过去一味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某篇文章一定要得出“歌颂什么”、“揭露什么”、“表现什么”的结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也不是完全放任或纵容学生, 引导“无中生有式的创造性阅读”。如在学习《大海的歌》一课时, 课前学生质疑“大海会唱歌吗?唱什么歌?“是不是海浪的声音就是大海的歌?”, 教师点头说:“教师也想知道这些, 咱们一起读课文找答案吧!”, 学生带着疑问, 自觉地去读、去找, 读后学生有所疑问地说:“大海的歌不单是指海浪的声音, 好像还有更深的意思, 但是说不清楚。”教师接着说:“那么咱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 把问题彻底弄明白好吗?”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地位, 学生积极性很高, 学生边读边提问:“为什么开头写蓝天、白云和朝阳!”一节课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课文, 就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4: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新课程渴望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能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让学生在问中学,在学中问。在“五严”精神的指导下,我校进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教学模式的尝试。为有效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此种模式的教学,学是核心,导是关键,教师应在“导”上下功夫,导的实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导的落脚点是促使学生进行高质高效的独立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教学就要求教师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把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把握英语学习,增加英语知识的吸收,提高英语学习的技能,以此来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并最终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此笔者根据一学期的教学与大家分享几点体会

一、有针对性的心理暗示

德国的蒙田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件就是认识自我”。自信心是人生成功的第一要素,缺乏信心、胆怯、意志不坚强、缺少兴趣往往是阻碍学生英语课中实施自主学习的障碍,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爱和高度尊重以及对学生潜能的坚定信念会潜移默化,深深感染着学生的心灵,使本来即使缺乏自信的学生也会慢慢地相信自己的潜能,并付诸行动,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具体做法如下:

1.充分利用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的关键之处在于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分层,具体,量化,可测评, 自主性,教师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给予不同程度的学习活动,避免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如对话和课文的学习,最终目的是语言运用。对于语言能力差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语言储存量小,语感不强,因而只要求他们适当背诵,即指的是反复朗读,直到脱口而出,从而达到增加语言量,加强语感的目的。对于基础扎实、语言丰富的学生,他们有能力对材料进行归纳、整理、重新组合,因此可要求他们复述课文,或模拟创作。

2.正确对待差异学生

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就应处理好学生的评价问题。高中学生日趋成熟,希望自己能给周围同学好印象,否则易产生挫折感,因此,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以肯定与鼓励为主。善于挖掘学生长处,让他们看到自己突出的一面,找到自信自尊;不用带有明显消极情感色彩的字眼来评判学生的学习。同时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和付出,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

二.有效的教学指导策略

1.以课前预备为先导

预备铃响后的两分钟,如果组织不当,不仅使班级变得无序,影响下节课的上课和听课效果,而且使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丧失掉了。于是,我们班级制定了“课前预习常规要求”,即由课代表组织同学朗读或背诵学过的重要内容,负责提醒检查学生课前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刚开始时,由我督促课代表,时间久了,课代表已经养成习惯,不用提醒,预备铃一响就走上讲台,带领全体同学读或背起来,直到任课老师进教室准备好课件,示意课代表这才停下。日复一日的,学生在这个时间段内的自主学习意识越来越强烈。我也给学生算了一笔账,这样充分利用了课前准备的两分钟,那么每节、每天、每周、每月……积累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时间财富、知识财富。同样,每天解决一个小疑问,日积月累,就收获了很多,他们珍惜时间的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2.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首先,笔者在这里十分推崇-情景教学,这对于促进学生英语课堂中自主学习有非常好的效果。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引用学生较为熟悉或能够理解的生活实例从而丰富和激活背景知识,促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直接、主动地语言学习交流活动从而保证英语教学目标。例如在教授过去完成式时,我以学校的艺术节为话题要求学生造过去式的句子,由于军训在艺术节之前,我便提问”How to say this sentence?” 学生讨论之后,揣测着。这时,我便介绍道“When we want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that happened at an even earlier time in the past ,we use the past perfect tense So your guess is right”. 当学生的揣测被证实后,他们非常开心,兴趣更浓了。随后,我便以军训生活为例让学生自由发挥,造了许多句子如”We had washed ourselves before doing exercises”. 自然而然,最后学生自己便能归纳出过去完成式的基本结构“Had+动词的过去分词”。在本课的结尾,我以Flash 的形式回顾了以前学过的语法时态,学生有了对比和联系,对新授内容的理解加深,前后的知识也融会贯通了。情景教学使语言内容直观,易被学生吸收,从而降低教学过程的难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欲望,达到同等语言难度的教学目标。

其次,营造质疑问难的学习氛围。“指导自主学习”课堂中,学生应敢于质疑。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是发展个体,他们对教材、问题的感受和体验,理解不尽相同,教师要尊重、珍视他们与众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不从众、不唯书,敢于否认自我、同伴和老师。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学习策略、思考策略的发展。 正是由于课堂上质疑氛围的创设,才逐步形成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nlc202309031807

3.以自习课安排为辅助

“自习课”就是自主、有序而高效学习的课,此课形式可以多样化。有时,我在自习课前让学生定下本节课自己的学习内容,然后,距离下课五分钟的时候,我进到班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自己在这节课的收获,以此方式让学生了解别人都在学习什么内容,以及在单位时间内学习的效率,让那些还不会自主学习的同学借鉴一下其他同学的经验,同时纠正个别学生不良的学习方法。有时可分学习小组自习,有序安排复习、预习,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与本组同学进行讨论,但应注意不影响他人学习。有时为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让学生用课堂前20分钟检测,然后当场由学生讲解,这样即时反馈效果更佳。有时由学生出卷,分为A、B、C、三个层次,小组竞赛、并派代表讲解、互相评判。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完成任务的使命感,更重要的是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学,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真正体现了自主学习。

4.以复习计划制定为契机

每次考试前,我都会很郑重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复习计划。为了让学生制定计划能更为自主,我在学生制定计划前都会对他们分析当前形势,分析上次考完后他们的心理活动,尽量说到他们的心里,在他们比较心服口服的情况下,我再提要求,提写复习计划的事,这样做一不是空洞的说教,二还真能激发他们的斗志。学生便能抓住自己近阶段学习上的一次弱点,然后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进行科学计划。我对同学们制定的每个计划都会认真阅读,挑选出写得有针对性有科学性的,在班级宣读,并督促他们每天回家按照计划进行自主复习,同时与家长联系,请家长了解孩子的复习计划并监督孩子在家里的复习情况。这样就能保障制定复习计划不会流于形式。

三.强有力的自主管理机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管理,我也都是放手给学生干部、课代表、小组长。他们对每节正课、每节自修课、每次课前预备,每天作业,每次考试都有专门的情况记录,最后汇总到学习委员这里,我及时的了解情况,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转换十分有用,他们对英语学习没有信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基础知识严重缺乏所致。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在当天检测这部分同学的课堂效率如何,通过抽查笔记,书本的记录情况,听习题讲评课的摘录情况等,只要是当天有英语课就必定对其课堂效率检测,促使这部分学生尽可能在当天消化课时目标中的知识要点,长期下来,他们便养成了认真听课记笔记和思考的习惯,成绩自然出现了转机。

四.结束语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性操作,笔者总结了六个尽量:

1.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

2.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

3.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

4.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说

5.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6.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本班课堂教学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大面积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局面基本形成。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后,懂得钻研课本,能探索有关问题。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的自主性、学习兴趣、学习信心以及表达能力都大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这样的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能够促进学生去思考、去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允漷.课程·良方[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研究[J] .2009(1、4)

[3]教育研究[J] .2008(12)

[4]《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0(11)

[5]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5:语文自主探究性学习指导策略论文

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者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也是探究教学应该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基于此,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该怎样引领小学生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呢?

策略之一:指导从生活中选择探究专题

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材料作为探究学习的专题,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智慧和才能,促使他们自觉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如:学习了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我启发学生审视身边的环境,自主发现探究专题。学生很快就想到他们村子中央原本水清鱼乐的小池由于遭到人为的破坏,现今已变成臭气熏天、生命绝迹的死池。于是,在教师的进一步引领下,学生踏上了探究学习的行程:他们首先确立了“人与自然”的探究专题,继而开展了自主探究学习实践活动。

策略之二:指导从疑惑处找寻探究内容

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合作探究,最后自主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和感受,自主获得了知识,使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切实的锻炼。如教学《新型玻璃》一课,课前,我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玻璃”的资料,并认真预习课文,提出自己认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课堂上,我采用“问答对对碰”的形式组织教学,即让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和文本内容自主提问、自主答疑。之后,我又引导学生用拟人化的手法和第一人称的口气,结合文本,以“我是玻璃”为题,要求分别从种类、功能等方面介绍各种新型玻璃。学生在这样的“自主问答”和“自由表达”过程中,经历了认真研读文本、深入思考问题、精心组织语言、圆满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其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与提高。

策略之三:指导在“开放”中学习探究方法

“开放”学语文的实施:

1、开放时空。开放语文课堂时空要求教师放宽视野,把语文课堂向室外、校外延伸,向课前、课后拓展,使语文课堂变得博大、丰富而生动。如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我首先指导学生利用图书室、网络、广播、电视、书报等资源,最大限度地搜集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从多方面研究秦兵马俑;接着充分发掘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扩展性探究,指导学生开展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兴趣,广泛积累有关祖国名胜古迹方面的资料,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然后组织“模拟游览”,由学生当小导游,为学生提供语言习得的机会,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2、开放表达。记得有位教育专家说过:语文课堂表达要尽可能开放,给学生最大的自由,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究、去表达。如教学《去年的树》一文,我让学生在深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炼出一条主线:依依惜别――苦苦追寻――兑现承诺――生死永别;然后以这一主线为依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读,并明确研读的目标:想想这部分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只怎样的鸟儿?你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依据是什么?这样,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主动朗读、思考、交流,轻松地落实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策略之四:指导在实践中发展探究能力

生活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大课堂,其中有大量能触发学生探究性思维的问题。基于这样的思考,我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应的社会实践。如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商店名、广告标语牌,甚至电视屏幕上出现了许多不规范字(包括错别字),根据这一学习资源,我引导学生开展了“小小啄木鸟”专题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我首先带领学生走上社会,深入生活,作深入细致的观察实践,找寻问题。接着,师生一起讨论:为什么要指正这些不规范字?该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来纠正?怎样才能做到不让或少让不规范字在我们生活中重现?然后,我指导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进行相关调查和访问,并针对不同情况,设计具体可行的纠错办法。在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探究的主角,获得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其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与提高。

策略之五:指导在“整合”中提升探究水平

语文探究性学习指导应以引领学生学习语文为出发点,运用各科资源,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实践,以此来凸现语文的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如组织学习《草船借箭》一文之后,我立足本文,设计了以“走进三国”为专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三国成语大盘点】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与三国有关的成语,如三顾茅庐、桃园结义、神机妙算等。

【三国故事对对碰】指导学生以“讲故事”、“课本剧表演”等形式演绎三国经典故事,为他们各展其才创设平台。

【三国人物我来评】指导学生立足于读三国故事之基础,对自己感兴趣的三国人物进行点评,然后通过辩论活动,初步学会全面评价人物的方法。

篇6:大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策略探讨

大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策略探讨

本文时大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策略进行探讨,学习指导成了当今大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本研究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的构建有利于高校学习指导实践的开展进行.

作 者:宋生桂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学员旅17队,重庆,400042刊 名: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英文刊名:TIME EDUC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642.0关键词:大学生 自主学习指导策略

上一篇:《点与线的魅力》教案下一篇:苏泊尔利润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