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教育

2024-04-07

理性与教育(通用6篇)

篇1:理性与教育

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教育与引导探讨

【摘要】一个国家的强盛在于年青一代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行为状态,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大学生爱国教育就成为了社会各方面关注的一个话题。当前大学生面对新时代,情感饱满、热情高涨,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但是在表达上,往往会出现行为失当,缺乏冷静思考的状况,以致给社会的和谐带来不好的影响,大学生的理性教育亟待加强。本文具体阐述了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加强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的一些建议和措施,对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教育和引导做了探讨。【关键词】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引导 0.引言

爱国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是个人对国家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在维护国家形象和荣誉等事件上,往往充当了先锋。任何事物都在发展,时代也在不断进步,爱国主义的内容和精神内涵也不断地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主要的建设力量,但在思想上还有不成熟的一面,对爱国精神的时代内涵可能欠缺领悟,缺乏理性思考,某些方面表现过于偏激,因此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的理性化教育、引导尤为必要。

1.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法制教育不足

爱国主义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伦理现象,是人人都有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从情

[1]感层面讲,爱国不需要任何理由,但从理性层面讲,爱国需要方法、策略和理论指导。爱国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表现爱国也不是一腔热血的头脑发热,时代要求我们表现爱国情怀时需要理性。大学生在表达爱国情感时表现偏激、暴躁,缺乏理性,一个原因是大学生爱国教育体系中对法制教育的缺失,没有法制观念的约束,没有对违法法律造成严重后果的意识,致使大学生失去正确的指导,表现地无所顾忌,不计后果,最后往往因此酿成严重过失。我国的教育中,对法制教育的投入严重滞后,正规的、专业的法律教材不足,课程安排偏少,在理性爱国教育中,往往只是片面的情感熏陶,而忽略了大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大学生普遍呈现出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的状态。1.2认知水平不足

爱国主义的思想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维护国家利益和荣誉上也要根据不同情况而采取恰当的行为方式,国际关系的变化和时代发展时爱国主义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大学生处于大学校园,长期接受传统爱国式教育,生活范围相对狭小,对国家事物和国际状况了解不充分,加上认知水平的局限,使得大学生盲目追随网络,接受负面消息的引导,从而导致大[2]学生行为的失当。同时,国际关系和民族矛盾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在维护国家利益上需要具备全面的认知水平,能够清醒认清国际形势,考虑全局。大学生的年龄阶段以及阅历方面的特点和状况决定他们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加强理性爱国的认知意识。1.3教材更新度不足

在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中,往往理性教育的效果不明显,原因在于大学爱国教育方面教材的更新不够,在教学过程中还沿用多年前的出版书籍,许多大学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遵循着老教材的流程模式进行教学,方法陈旧,模式僵化,内容枯燥,缺乏创新,在教育上注重对学生爱国情感的熏陶,而对理性意识的培养的内容则严重不足。这就使得教育内容难以跟上时代步伐,教育方法也停滞不前,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悬空在现实之外,不能立足于当前的形势,不能与实际相结合,造成理性爱国教育适用性的削弱、预期目的难以达标。2.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的策略 2.1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培养理性克制能力

理性是一种行为自我约束能力,理性爱国教育要达到培养理性的效果,就必须做好自我[3]行为约束能力的养成工作。法律是保证国家正常运行的武器,也是约束国人行为的准则,[4]因此法律意识的强化对大学生爱国理性化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理性爱国教育中,应该增设法律课程,由专业的法律老师进行讲学,传授法律知识,对出现的法律案件进行具体分析,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事件,正确行使国家权利的能力,避免行为偏激,做出不恰当的行为。例如某大学在爱国教育课上,老师问同学们当抓住一个偷自己东西的日本小偷时该怎么办?有同学回答说打,老师就结合我国法律知识,告诉学生不能故意伤人,应当交由警察处置。该校在爱国教育方面采取了与相关法律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化了学生的法制意识,潜移默化,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法制思维,克制个人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就事论事,提高了学生辨析事物的能力,以及培养了理性爱国思想。2.2加强爱国教育宣传,营造理性爱国氛围

环境对人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应当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才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爱国教育应当从点滴做起,注重在学生之间的宣传。具体地要结合学校的实际以及社会情势,完善爱国教育相关设施的配备,如宣传栏、黑板报、网站等爱国宣传载体的丰富与内容的充足。加强理性爱国活动的开展,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如某校定期组织大学生观看爱国教育方面的电影,提高了大学生的爱国情怀。2.3加强教材更新,丰富爱国教育模式

传统的爱国教学注重情感熏陶,忽视了理性爱国内容的讲解,因此,要改变以往的教学

[5]模式,跟进相关教材的更新。在爱国教材中要增加理性爱国的内容篇幅,积极发挥书面教材对大学生理性爱国培养的作用。同时,要促进大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丰富爱国教育教学的模式,提高教学水平,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结合当前国际情势,国家面临具体状况,使爱国教学贴近现实,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对爱国理性的培养。如某大学改进教材,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模拟教学法,以钓鱼岛争端为案例进行现场模拟,充分分析中日形势,针对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声音,说明盲目爱国造成的危害性以及理性爱国对国家利益维护的重要来对学生在比较中加以教育引导,达到了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效果。2.4加强科学引导,拓展理性爱国视野

爱国教育要使学生具备充分的理性,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和单调的课堂教学,还应当结合实际,在实践中加以培养。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中,学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引导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性,不能盲目引导,避免适得其反。要针对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以及身心发展特征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限,人生阅历不足,在教育教学上要注重大学生认知视野的开拓,经常组织大学生研讨会,向学生讲解国际情势,分清国家在国际中的扮演角色、所处地位,分享国际理性爱国典型事例,更新学生的爱国观念,深层次地对[6]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某校针对南海问题举行爱国教育,向学生讲解具体形势,以及分析国际和平大势,从思想上和实践上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意识到盲目地煽动战争情绪不是爱国的理性行为。3.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当在大学生教育中大力提倡。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教育在教学实际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相关方面加以引导和改进方法,提高对大学生爱国教育理性化的效果,做到科学化地引导。【参考文献】

[1]王军,田晓放.新时期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引导的途径和方法[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10(87):25-28.[2]鄢月,逄方圆.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初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03):71-74.[3]柳礼泉,黄艳.爱国情感与理性爱国相统一的辩证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3,15(18):85-86.[4]徐晨光,黄光荣.新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时代特征[J].湖南商学院,2013,94(51):18-20.[5]李芙蓉,徐晓飞.新时期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教育[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48(48):16-18.[6]谢海燕,孟中阳.新时期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教育的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49(04):91-94.

篇2:理性与教育

标和内容而围绕特定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而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大学钢琴教育是我国钢琴教育的一部分,它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的钢琴教学,又不同于中小学的音乐普及教育。由于音乐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音乐专业的教学改革,将会直接关系到普通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进而对全社会的音乐教育――素质教育水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钢琴课是音乐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在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中,钢琴课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成为所有音乐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作为大学音乐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基础课,钢琴课必然成为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而钢琴教学水平的提高,又将积极作用于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在更高层次上的体现。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视角来构建我国的大学钢琴教育教学模式。

一、明确大学钢琴教学活动的目标

在我国,专业的钢琴教学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在这种专业教育体系里,一切都以选拔、培养和造就艺术家为中心。过去我们高等院校的钢琴教学完全照搬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经验,一味追求技巧的训练,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大学钢琴教学的目标并不是很明确,教学活动的随意性较大。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了教学手段、教学要求等诸多方面出现了偏差。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毕竟不同于以培养专业演奏人员为目标的音乐学院,大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基础教育人才。因此,大学钢琴教学乃至整个大学音乐教学应该培养的是中小学音乐教师。以此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中小学教学工作的需要。作为音乐教育的普及者,他们不仅要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还应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过去我们的教学就是围绕专业课进行的,课程设置也模仿专业音乐院校,忽视了大学钢琴教学的自身特点,实际培养出的人才既不可能是专业演奏家,也不能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

为了解决教学与实际人才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一些高等院校开始尝试招收艺术通才专业。艺术通才,顾名思义即对众多艺术知识融会贯通。此专业定位于培养具备一定的音乐、舞蹈、美术(含书法)的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能在中小学校特别是在基层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课程设置较之以往也有很大不同,随之带来的是钢琴教学活动的改变。在通才专业的教学中,钢琴课全部采用“集体课”的形式,课堂教学不对学生具体的钢琴演奏技法做过多过高的要求,演奏曲目也不需要很高深,而是更多侧重于识谱演奏能力和即兴伴奏水平的培养。因为在具体的中小学教学以及普及型的音乐活动中,视奏和即兴伴奏这两项钢琴技能更加实用。大学开设钢琴课程首要任务就是为其他音乐课程打基础,如乐理、和声等,并通过钢琴课的学习,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注意内容的实用性,改变过去的老套子,从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全新的,集培养乐理、和声、曲式、即兴伴奏、视奏等多方面能力于一身的钢琴教学。

二、把培养规格落实到钢琴教学全过程

作为一名大学钢琴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到我们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总体练习曲、复调乐曲、大型乐曲、中外各类中小型乐曲都应让学生有所涉猎并掌握。但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首要任务是即兴伴奏技能的掌握,所以,应加大即兴伴奏课的课时量,在其它内容上适当取舍与调整和补充。

首先,要由钢琴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教学大纲,调整各项教学内容各占的比例,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灵活教学,并突出教育专业的特点:

1、钢琴基本技术中的断奏、连奏、音阶、双音、和弦、八度、大跳等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准确掌握的基础部分,故应系统合理的予以安排,成为贯穿于学习钢琴演奏和教学全过程的主干线。钢琴基本技术应占整个钢琴教学内容的 5%。

2、钢琴练习曲是对于掌握钢琴演奏技术,如断奏、连奏、音阶、双音、和弦、八度、大跳、震音及装饰音、踏板等训练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按比例必须合理地安排难易度始终的一定数量曲目。钢琴练习曲应占整个钢琴教学内容的 20%。

3、复调作品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耗时太多、难度太大,可适当涉及,不应作为主要内容。复调作品应占整个钢琴教学内容的 10%。

4、中小型作品可以使学生掌握各个流派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手法与风格,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重要途径,应作为主要内容。中小型作品应占整个钢琴教学内容的 20%。

5、大型作品的练习对钢琴基本技术的有效运用和培养学生音乐整体结构感方面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可听性较强,应加强这方面的内容,大型作品应占整个钢琴教学内容的 15%。

6、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应着重加强即兴伴奏能力的训练。

除了应开设伴奏课程以外,应在钢琴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分析各种伴奏类型与手法,为日后的即兴伴奏储备大量的感性知识。伴奏曲目应占整个钢琴教学内容的 40%。加大即兴伴奏教学内容比例是培养目标的需要。落实各项教学内容比例实施,由于是即兴伴奏所占的比例,它是在钢琴教育中突出教育的集中体现。 其次,要求教师在每学期伊始,针对每一名学生制定教学日历,并在授课过程中严格执行,学院及教研室负责人定期检查教师的执行情况。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不能按时完成计划的学生也要灵活应变,因材施教。大学钢琴教育应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既是音乐学习的工具,又是教学手段,是需要普及、推广的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现在大学的钢琴课只开两年,三年级分专业时,只有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还可继续学钢琴,成为主修生或方向生,他们的钢琴程度大多连299 的水平都达不到,这就导致了好的学生、主修生向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看齐,差的学生又不能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需要,这也使得教师的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要改变目前的状况,就需设立一个标准,学生在毕业时均需达到 299 以上的程度,学制为 4 年,对于达标的学生可以提前拿到学分,对于还想继续提高的学生也给他们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突出大学钢琴教育的特点,高标准要求,为中小学及整个社会所需的音乐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总之,大学音乐教育钢琴教学研究要从实际出发,全方位考虑方能找出一条适合大学音乐教育钢琴教学的实用之路,要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合格优秀的音乐教师。

三、以培养规格为轴心,设置合理是教学内容体系

为了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实现学科课程的整体优化组合,我们有必要对一些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与组合,把在教学内容上有重复的课程合并在一起。比如说,乐理课与视唱练耳课在教学内容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乐理课大部分教学内容需要结合音响效果进行教学,反之,视唱练耳课的教学内容中也有大部分乐理知识,所以两课合并是可行之举。另外,因为,钢琴即兴伴奏课教学内容中的音乐理论知识,都属于和声课里面的内容。所以,和声课在教学内容上应该调整,由易到难,可与钢琴即兴伴奏课合并。这样不仅解决了资源浪费问题,而且在教学上能让学生接受的更完整、更直接。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精简必修课程,丰富必修课程的知识容量,减少教学中不必要的内容重复,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选修其它课程,拓宽其知识面。

选择钢琴课教材授课,是通过学生的钢琴程度和学习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在大学钢琴教学中,普修只有两年,那么,对于钢琴程度相近,但有一定基础、程度并不高的学生,在基础技术训练的同时,要多选择一些伴奏音型较规整并有一定旋律性的伴奏曲作为学习的教材。例如,我们可以从中外声乐作品中选出一些不同程度的、有一定教学价值的、有一定针对性的歌曲成品伴奏进行钢琴集体课教学,把钢琴基本练习曲、复调、乐曲教学相对地削减。这样,既可以改变学生学习钢琴的被动情绪,同时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钢琴视奏、伴奏能力。在大学钢琴集体课教学中,将初级和声理论、简单曲式结构、钢琴作品背景及作者生平有机地引入到钢琴的技能教学中,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又可使本显枯燥的技能练习变得有趣和鲜活起来。学生通过两年的钢琴普修,不仅在钢琴视奏、伴奏、演奏以及一些理论基础知识上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接受钢琴即性伴奏课、和声课、曲式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不同钢琴程度的学生,可选择一些初、中、高级的钢琴四首联弹及双钢琴协奏曲目,作为钢琴课教材,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钢琴技能、技巧,而且避免了钢琴教学单一、枯燥的不良现象,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77-86.

[2] [美] 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xx. 22-36.

[3]杨昕.试论高师钢琴教学的考试改革[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xx.(02): 36-37.

[4]徐大成.试论新形势下的高师钢琴教学[J].乐器,20xx.(05): 52-53.

篇3:解读法律理性与法律教育

一、理性分析法律教育理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在法律理性中法律教育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内容, 弱视法律教育缺失, 那么法律理性也会失去基础, 没有存在价值, 若是没有法律教育那么法律理性便会缺失沟通机制。法律教育的理性指的是在进行法学教育的时候, 应该将法律教育的目标、方法以及内容等理性化情况。法律教育与理性化则是将法律教育方法、法律教育内容以及法律教育的任务结合在一起, 将法律教育的功能真正的发挥出来[1]。

在法律教育中, 教育理性和法律理性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 并且在进行法律教育的时候, 也将法律理性渗透了进去, 并且也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对法律知识进行教育, 不断的推动法律理性的深入和发展。

二、在法律教育中培养法律理性的教学手段

在法律教育的时候, 培养法律理性必须根据需要将多重教育方法运用进去, 从而更好的对学生的法律理性进行培养。

(一) 课堂讲授法

在大陆法系国家中, 课堂讲授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办法, 这和大陆法系法律之间存在明显的内在一致性, 课堂讲授法能够将体系和概念二者很好的传递给学生, 不断的提高实际课堂教学效率。此外, 在社会科学理性中, 法律理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将课堂讲授利用进去也是做好法律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此外, 就大陆法系而言, 法律理性建构性体系比较明显, 这也给课堂授课更好的进行提供了方便。课堂讲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例会法律理性的相关内容。所以, 我们必须真正的认识到课堂讲授的重要性。课堂讲授教学能够很好的帮助法律理性更好的传播, 但是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本身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 比较被动, 往往是听老师讲课, 很难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这会导致课堂教学比较沉闷, 教学效果也比较差[2]。

(二) 案例接学法

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 将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使用进去。老师可以通过分析案例的手段, 帮助学生了解案例发展的脉络, 以及解决这个案例的思路和方法,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典型案例解决的思路, 从而能够很好的解决类似的问题。通过案例教学能够更好的对普通的法律课堂讲授进行辅助, 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率。我国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 使用的案例一般都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顺序来编写的, 选择的案例能够很好的将涉及的法则说明出来, 将案例使用进去, 来讲知识传授给学生, 能够缓解以往那种知识灌输的方法。课堂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本身的属性是相同的, 就是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的法律理论知识, 但是案例教学法能够很好的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虽然, 案例教学法能够让课堂氛围更加的活跃, 但是这种办法无法很好的提高学生法律人本身的理性能力, 所以, 老师必须正确的认识案例教学法, 不能够对这种办法过度的推崇, 应该根据需要和计划来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安排, 并将其运用到法律教学中去, 切实提高法律教学的效率, 提高法律人本身的理性能力。

(三) 诊所法律教育

诊所法律教育这种方式是在案例教学法应用以及案例教学法批判的过程中, 逐步出现的一种法律教育手段。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在学院中进行法律诊所的设置, 每个诊所中应该设置一名老师, 老师应该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进行当地真实诉讼案件的代理,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法律实践活动中去, 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怎样和当事人会面、怎样和案件的代理人打交道、怎样更好的参与到社会制度谈判中去。这种法律教育手段很好的挑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 比如说课堂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 这种方法在学生理性培养的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学生能够给通过案件的处理来更好的巩固课堂教学的时候学到的法律知识, 与此同时, 还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提高自身的道德标准, 全面的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 推动我国法律教育更好的进行。

三、结语

在法律人理性培养和法律理性完善的时候, 法律教育是重要的手段, 进行法律教学也是对学生本身的法律理性进行培养的重要手段, 而法律理性本身便具备多重性的特点, 这也决定了法律教学培养应该多样化, 教学手段不同, 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也有一定的不同。而法律教育能够让社会发展更加的完善, 也是提高学生法律理性的重要手段, 这便需要在法律理性环境中进行法律教育的渗透, 推动法律教学改革更好的进行。

摘要:在法律教育中, 理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法律理性主要包含了法律人、法律教育以及法律的理性。法律教育问题比较复杂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在于法律理性的多重性。在进行法律教育的时候, 必须重视学生法律理性的培养, 将各种手段运用进去, 提高法律人的理性。

关键词:法律教育,法律理性,教育手段

参考文献

[1]孙桂燕.法律理性中的法律教育分析与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16) :244-245.

篇4:理性与教育

几年前网易新闻中心曾有这样一则报道,某外语外贸大学文秘专业老师在有关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人力资源配置等方法,以抢劫银行为目的,制定“打劫银行”计划。学生们为完成这一极具创新意义的作业煞费苦心,不少方案模拟影视作品相关内容,使用炸药、催泪弹、假车牌和冲锋枪等工具、武器。两周后,该任课教师又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完善该策划书。该任课教师表示,这个策划书写作作业借鉴了哈佛大学商学院曾用过的教育手法,目的是锻炼文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实际的人力资源配置技能;并且认为,由于大学生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判断力,不会轻易盲从和模仿,因此并不存在道德方面的问题。

这种标新立异、甚至令人觉得匪夷所思的课堂教育,典型地反映了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在价值取向上片面强调工具理性,造成人文素质和价值理性教育缺失的功利性倾向。

一、高等职业教育“工具理性”倾向明显,价值理性缺失

1.高职教育目标定位强调培养“高技术人才”,忽视人的全面素质

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各类高职院校抓住机遇,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服务生产第一线,把培养大量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强调培养并形成学习者的技术应用能力,使之进入社会就业。这种办学指导思想体现在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工学结合的开展、资格证书的获得等看得见的工具和技术,对于高职学生的人格素质、思想情操、审美能力等方面,相对不够重视,甚至避而不谈。

2.高职教育课程内容强调技术的实用性,忽视技术的人文性、社会性

职业技术教育是技术发展的产物,技术也就成为了职业教育的基石。技术的过程是物的要素(工具、材料)、人的要素(知识、能力、素质)和技术本身目的的有机结合的过程。技术有实用性,也存在人文性和社会性特征,这表现在: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客观的技术要起作用,人的自主意识也要起作用,作为背景存在的社会因素、人文文化也起作用;另一方面,运用技术进行生产活动,其结果有实际的物的产生,也必然创造一定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如对人类心理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然而,目前的高职教育在实践上,强调的是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如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利益的更大化。也许就是出于这样的教学目的,本文开头所述任课教师在讲评运用人力资源配置理论作打劫银行策划书时,提醒学生思考如何有效配置人员、合理安排时间以使打劫行动更安全、更高效。

3.高职教育对能力的认识强调职业岗位操作技能,忽视综合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无疑是非常重视能力的,从专业课程的设置到教学模式的选择,从教学运行过程到配套设施保障,都强调要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然而,这种“能力”在实际中有被简单化理解的倾向——把单一的岗位操作技能等同于全面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关注确定工种的需要,关注岗位技能的训练,忽视适应较广泛职业群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的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行为,使得部分在专业不对口岗位就业的毕业生,很长时间内不能胜任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面对职业发展时后劲不足。

以上种种造成高职教育实践中技能、技术与人文素质的分离,技能教育被日益强化,人文素质与价值理性教育逐渐衰弱,并日益边缘化。尤其在科技至上、物质至上的社会潮流下,高职教育实践过程中工具理性得到广泛接受,淹没了对培养全面的人的呼吁。

二、高职教育发展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通

“教育世界是形成自为人的意义世界,教育实践的本原、根据、最高追求和全部意义、全程价值、终极关怀是人,是学生,是通过教学不懈追寻、发现人的意义和提升人的价值。‘成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育人是教育安身立命之本。”[1]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专家。因此,仅仅用专业知识、技能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我国著名学者徐葆耕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评论:就两个极端而言,孤立的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可能会造就两种畸形人,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和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欠缺工具理性和技术的人,根本无法参与到现实的发展中来,只能是怀着空中楼阁式的“崇高”“乌托邦”理想,却难以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即使是面对机遇,也只能是“有遇不才”。但只有科学知识,而精神世界苍白、贫乏的人,同样是可悲的。他们的大脑被所有的公式和定理格式化了,只能使自己没有精神价值和人性;在缺少正确价值观指导的情况下,甚至导致对技术的极端运用,造成社会危害。几年前清华大学学生为了证实“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强”这句话的正确性,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的5只熊;此番“运用人力资源配置理论作打劫银行策划书”同样有这样的倾向。单纯追求价值理性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使自己变为一无是处的“废品”;而单纯追求工具理性的人,则是社会的“危险品”。理性的任何一方面的单极发展都会导致非理性,不利于人的全面自由的实现,也不利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担负着传递、创新文化以及提高学生精神境界的双重任务,“大学教育除了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有清楚的头脑、热烈的心,这样他对社会才能理解、判断。”[2]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应当是具有健全人格体系的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简单的承载知识、存储技术的容器;应当是既掌握了较扎实的职业技能,又具有完美的精神品质的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通以及升华,是现代高职教育应当具有的重要灵魂。

三、重视高职教育中的价值理性追求

1.对技术的理性认识,改变高职教育工具理性倾向

不否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赞同职业教育对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意义。但关注技术教育的工具性并不意味着高职教育可以以忽视人文素质和价值理性为代价,而应该高度重视高职教育中的价值理性追求。

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新技术正迅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对世界的认识,推动着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然而,技术是把双刃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与经济某些层面的片面膨胀,出现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巨大断裂,片面强调与追求技术作为工具的最佳手段和途径的意义,导致了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与人格畸变、异化。因此,应该对技术进行理性认识——技术不该只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利益不该是技术的唯一取向,技术的人性化和人文价值应成为更重要的追求。

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不矛盾,因为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人才培养与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不同,关键在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上,也就是知识技能型人才。以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宗旨的高职教育不仅仅是培养有一技之长的职业人,还要塑造完美的社会人。高职教育如果只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成功地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学生的专业学的再好,这种教育也是失败的;如果不以人品优先,就会培养出善恶不分,不管是非的技术动物。以技术教育为特质的高职教育迫切需要抛弃那种在教育价值取向上片面强调“工具理性”的功利性倾向,把人文素质教育提到应有的高度,彰显教育过程中的人文价值,追求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相融相通。例如我们的高职教师为什么不布置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人力资源理论高效地抗震救灾?

2.对全面职业能力的正确认识,改变高职教育短视倾向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知识和教育的功能的理解局限于短期的“有用性”上,而这种“有用性”的内涵又是非常狭隘的:职业教育的“有用性”就是实际的操作技能、知识、经验,再加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中规定的考试要点。这种非常实用主义乃至急功近利态度,忽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其结果往往是造就一批卓别林时代的生产流水线上的简单劳动者。这绝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职业岗位操作能力,而是从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包括职业技能、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创业能力等等。高职教育应把握能力本位和全面职业素质培养的协调,由关注岗位技能训练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转变——不仅仅为了学习者就业,还要让学习者适应社会变化和未来发展,让学习者成为会学习、有能力、有自信的人。

我国著名学者杨叔子曾说教育是“育人”非“制器”;那么高职教育更应该改变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割相离的“制器”状态,追求两者相通相融的“育人”状态。

参考文献:

[1]郝文武.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8.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64.

[3]李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篇5:理性与教育

[论文摘要]在高职教育各环节中,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是学院联系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点,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决定高职教育办学和人才培养“双特色”的首要因素。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专业设置与建设是高职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的契合点,把握发展趋势,在科学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积极的对策,使高职教育灵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推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专业建设 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是一种比普通高等教育更贴紧社会及经济的特殊教育类型,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教育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联系社会和学校的一个纽带”。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是学院联系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点,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应对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数量和结构的变化有较为灵敏的反应,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对接,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才能使高职教育的教学工作灵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推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一、专业设置与建设:高职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的契合点

刚刚闭幕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指出:今后10年,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职业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是对社会职业的反映,也是适应区域经济的最佳契合点。“适应性”是高职教育专业建设诸多属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属性,是伴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历史趋势,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中日益凸显出来的一种系统属性。“区域性”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彰显的地方特色。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我国高职教育,源自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在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等方面都是随着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与普通教育相比,高职教育主要立足于本区域,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方面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高职教育技术服务的行业、专业与区域的定向性,使高职教育特别是它的专业建设具有社会与市场的定向性质,也就是说,在服务面向上具有更强的区域性和适应性。而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逐步向知识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职教育之间的关联正逐步从疏离走向紧密。据统计,目前,95%的地级市都建有高职院校,这种区域性布局和高职本身的特性,使得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更为直接,一方面,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输送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为高职院校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与本科院校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不同,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不仅是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与有效途径,更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因此,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职教育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自身的发展,其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就必须很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找到适合教育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公共发展与服务平台,在人才培养规格、内涵和功能上充分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使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的强大支撑力量,才能促进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的发展趋势

1.专业宽化趋势。专业宽化趋势是指专业设置为适应不同岗位或岗位群工作需要,专业口径宽窄并举,以宽为主。当前,随着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应用型人才必将在较大范围内流动,复合型口径专业的学生适应性较强,专业覆盖岗位群集。专业宽化,既为人的潜能发挥提供更大的空间,也为学生就业后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专业综合化趋势。专业综合化趋势主要体现在有些专业内涵跨学科体系,其培养目标是精一兼数、一专多能。因为一专多能、多工序轮换的需求正在上升,多机床操作及多仪表看管等也正在发展,这是现代化高技术企业运转现场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经济学角度、生理学角度、心理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共同考虑的必然结果,这是当前世界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必然趋势。

3.专业实体化趋势。所谓专业实体化,是指专业不仅应成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基地,而且还应成为生产、科研、技术服务的综合实体。即在专业设置与建设中,依靠专业师资和设施设备等有利条件,积极开展科技开发、技术辐射、生产经营与咨询服务,以使专业设置管理发挥最大的效益,为经济社会更好地服务。目前,我国部分专业已呈现上述发展态势。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下简称为“我院”),学院依附江苏省品牌专业——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建起了江苏倍康药业有限公司,依附机电专业建起了曙光机械厂,依附江苏省特色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建起了江苏省畜牧科技示范园,依附宠物美容与护理专业建起了宠物医院等。专业实体化,不仅扩大了专业服务功能,而且还增强了专业建设的自我发展能力。

4.专业行业协会化趋势。专业行业协会化趋势,是指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行业协会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中的作用,并且主动与行业企业联系,邀请它们参与,共同制定行业技能标准、等级考核标准和技能认证体系等,这也是专业改革方面值得注意的趋势。

三、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经济增长点的切换,面向市场,服务市场,基本摆脱了以往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原则的羁绊,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主要表现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专业名称趋于规范,专业设置的随意性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专业设置越来越贴近社会需要和个体需求,较好地反映了技能岗位要求,促进了高职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的紧密结合;专业结构日趋合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专业的设置,主动适应了高校扩招和教育对象择业观念的变化;重视品牌专业和特色示范专业建设,注重对专业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指导和服务等。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在专业设置与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在专业教学改革中,职业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许多专业建设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仍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之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新专业的设置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行业企业参与度不够,专业设置与建设和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还较模糊;传统优势专业和老专业改造、调整严重滞后;专业设置“同质化”,特色缺失;部分专业的建设缺乏稳定性,短期行为明显;把“职业导向”作为办学目标,以产品带专业,专业面变窄,忽视了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专业教学指导机构缺位;等等。这些问题的根源集中表现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还没有把主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第一要务,对区域社会的需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适应。

四、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1.专业设置——建立主动适应、动态开放、自我调整的发展机制。高等教育学告诉我们,高等院校的教学活动必须依附于特定的实体——专业来实现。专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接口,是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首要环节,也是学校与社会和市场的结合部。《辞海》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根据这一观点,从高等学校的角度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而从社会和市场的角度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种或某类社会职业,或某种技术领域工作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与训练需要而设置的。可见,“专业处于学科体系要求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是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建设的载体。研究表明,高职教育是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变化与调整的结果。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区域经济中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又是高职教育专业调整和改革的重要依据,其产业结构也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及其发展规模。众所周知,一所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体现其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市场之间的结合程度。因此,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必须解决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之间的矛盾,建立起主动适应、动态开放、自我调整的发展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依据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动态分析和把握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特点、现状为依据,按照区域经济中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发展和人才规格的需求,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和新兴专业,专业口径宽窄并举,用人才的广泛适应性来应付社会需求变化的多样性。专业链对接地方产业链,专业结构对接产业结构,努力构建专业设置与建设、新专业开发与储备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同时,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实践的需要,跟踪职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总体趋势,通过建立自我调整机制,开展面向未来的专业划分和专业设计,保障专业设置适应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

以我院为例,学院根据东南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紧扣畜牧产业链,合理设置了以一产养殖类专业为重要基础,二产动物药品、饲料、食品等专业和三产动物防疫检疫、宠物、种畜禽等专业为重点发展专业的“专业链”,很好地实现了专业链与产业链相对接。又如,学院以地级泰州市打造的中国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医药产业基地——中国医药城为契机,及时对药品类专业设置进行调整,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集化学制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药品生产与营销、药品质量检测等多个专业于一身的药品类专业群,做到了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实践证明,由于我院所设专业与区域经济的针对性、适应性强,因此培养的毕业生受到了养殖、饲料、食品和动物药品等企业的青睐,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院的快速发展。

2.专业建设——建立政策主导、院系主体、行企参与的政校企发展机制。从宏观层面,国家和省级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宏观指导,完善制度,重点扶持,在“质量工程”“全国百所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和“全国百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推进合作,提升高职院校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水平,引领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近十年来,国家确定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文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截至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15所,为国家培养了超过1300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社会提供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但在一些制度和政策的导向上,在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的对接与融合方面,还或多或少存在着影响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成分。以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推行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例,它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一种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新的职业教育教学制度。但事实上,不少学校的顶岗实习被异化成简单劳动或初级打工。因此,政府要从制度层面和管理层面加强统筹和协调,要进一步完善改革措施和激励政策,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方针,积极探索高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的合作办学制度;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强化学生顶岗实习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规范学生与实习企业之间的教育性劳动关系,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要继续深化实施“质量工程”,充分发挥国家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要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建设、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制度,促进专业与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引领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

从中观层面,高职院校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出台一系列专业建设的制度、规定和政策,协调好领导、指导、引导和主导的关系。专业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各个部门,涉及每一位师生员工。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一要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学校专业建设总体规划,明确院系两级专业建设职责;二要出台一系列专业建设的制度、规定和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激励专业教研室的主导作用和专业教师的主体作用;三要从战略高度构建专业框架;四要加大实践教学条件的投入,重视实训配套建设;五要定期对专业建设进行评估,剖析专业建设的状态,发掘专业建设中的亮点,及时研究并处理在专业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的、共性的问题,使学院的专业建设健康、良性发展。

从微观层面,二级院系要认真制定各专业建设规划,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打造专业特色,建设专业品牌。二级院系作为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和建设部门,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和学校专业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在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各专业的专业建设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第一,要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探索“校中厂”“厂中校”合作发展新机制。例如,我院动物药学院依托国家级实训基地——倍康药业有限公司,由动物药学院院长任总经理,教研室主任任车间主任,完善“校中厂”人才培养机制;依托中国(泰州)医药城管委会、天杰药业等企业,组建人才培养基地理事会,通过联合招生、省兽药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共建,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产品研发和学生就业方面,探索“厂中校”校企合作、共同发展新机制。第二,要以产学合作理念、“职业化”的策略推进专业建设。第三,要加强专业(群)建设,即要从学院所处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自身所具有的办学基础条件出发,结合广泛而深入的市场调研,寻找、确定若干个行业,作为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与依托,以专业群建设打造专业群体优势,增强市场适应性。第四,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建立集群式优质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植专业生长点;要依据岗位、职业、行业与人才市场的要求,着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到“三个结合”即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校内实训与生产实训相结合,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相结合;要实施“三个环节”“四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要发展现代学徒制度,推行“双导师”制和“三证”制的人才培养机制。第五,要重视课程体系建设,要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柔性不足,刚性有余”的课程体系,构建一个柔性化的课程体系结构;要改变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上,引入行业企业技术与管理规范,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与专业相关企业的人力资源和设施资源,共同开发课程方案,系统地设计和安排实践教学,做到课程模块与岗位能力相匹配,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相接轨,课程考核与岗位技能考核相融通,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相协调。第六,要在校企合作的管理平台上,重视“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的质的突破。第七,要重视实践条件建设,要围绕专业(群)对应的职业岗位,优化实验实训中心的结构;校内实践条件建设要遵循“生产性”的原则,尽可能与生产实际相一致;要主动与企业联系,邀请行业企业参与实训场所的规划和建设;要加大实验实训经费的投入,保证实验实训项目的高效开出;要开放实验实训室;要重视专业实体化建设。第八,要重视社会科技服务,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功能之一,二级院系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发挥专业(群)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通过服务“三农”、产学研结合、技术咨询与开发等途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渠道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有为”求“有位”。

五、结束语

篇6:教育合理性探究

描述: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执政理念,对我国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向意义。“和谐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 径与目标。高校加强“和谐教育”亦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摘要】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执政理念,对我国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向意义。“和谐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 径与目标。高校加强“和谐教育”亦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高校的“和谐教育”主要体现在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应培养出既有较强 技术能力又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技术人文主义者”。本文通过对高校存在的不和谐现象的分析,提出对大学生进行和谐教育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探讨和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现阶段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伟大使命和重大任务。构建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 重要保障,是弘扬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高层次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也理应走在前列。而构建和谐校园,必须首先抓好学生的和谐教育。拙稿针对大学生的和谐教育问题进行探讨,为今后的大学生思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一、和谐教育及和谐校园的定义

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协调、均匀、有序发展的态势,和谐教育是教育的各组成要素间的协调统一。和谐校园不仅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对和谐社 会的构建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公众心目中,大学校园是象牙塔,是净土,是被世俗恶习沾染最少的地方。然而,由于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负面因素以及高校 扩招而带来的生源质量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校园周边环境趋向娱乐化与商业化,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也在侵蚀着学生的心 灵,高校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现象。

二、存在问题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因此,必须保证大学生们在和谐的氛围中接受教育。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

弱势群体多。高校中存在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贫困学生群体、心理障碍群体和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等。贫困群体中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面临着各种 各样的压力,如生活、学习和就业压力等,容易使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给学校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心理障碍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有孤独、自卑、羞怯心 理,不敢与人交往,因神经衰弱、心理承受力差、情绪脆弱等原因退学休学的学生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校园的和谐。

恶性事件多。近些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增多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自杀原因也是越来越复杂。一部分学生的自杀是由于感情上遭到挫折而一 时冲动,有些学生则因为毕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对生活失去信心。此外,由于其他纠纷而引起的自杀、伤人、杀人事件也不在少数。在现代社会高节奏与高压力的 生活中,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偏弱,这是影响高校校园和谐的高危因素。

学风浮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的学习风气越来越差。一些学生早上睡懒觉,晚上泡网吧,要么就是谈恋爱,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一部分学生上 课思维不跟老师走,学习不动脑筋,缺乏勤奋钻研精神。有的学生干脆就不去上课,考试时投机取巧,想办法与老师拉关系。此外,学生之间的物质攀比现象越来越 严重,一些学生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讲究高消费和奢侈生活,这些现象给校园风气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和谐教育原则

所谓和谐教育,是指通过灌输和谐理念,以培养自我内在身心和谐,自我同他人、同社会、同自然和谐的品质,以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为目的而实施的素质教育,就是由于实现了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和谐而达到教育价值最大化的教育形式。

自内至外。从人的和谐品质发展规律来看,人的自身内在和谐是外在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首先实现自我的内在和谐,成为人格健全的人,才能很好 地适应社会的要求,有机地融入和谐社会之中。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和谐”教育必须首先抓好内在和谐的教育。开展内在和谐的教育,就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 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调节内在需求,保持与外部的和谐统一,逐步引导学生学习上自主,行为上自律,人格上自尊。

由近及远。人类社会是否和谐,首要的或主要的取决于各种社会关系是否和谐。就每个人而言,他的社会关系有着远近亲疏之别。一般来说,越是亲近的关系更容易实现和谐,呈现出由近及远、由亲到疏、依次扩展的规律。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和谐”教育时,要首先抓好他们在家庭、在集体中的行为,打牢基 础,步步提升,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由低到高,循序渐进,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高技能和谐型人才。

分类施教。一是要根据存在问题分类施教,采取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重在抓好个别谈心和个别指导。二是根据性格特征分类施教。三是 区别不同专业分类施教,认真研究本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力求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四是区别家庭情况分类施教。五是区分性别进行教育。

四、和谐理念的构建

面对大学生和谐理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一支合格的实施和谐理念教育的队伍;并且通过建立健全和谐理念教育的引导机制,优化和谐理念教育的人文环境,努力使校园整体环境实现使用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和谐统一,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和谐理念教育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倡导主流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明了高校的教育方向,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做出了原则性规定,是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在各学科教学中都要努力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学校各项活动中都应突出和体现德育工作。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和把握各种社会现象和国外思 潮,尤其是要教会学生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

确立和谐有序的德育过程观。智育主要解决的是“知”与“不知”的矛盾,德育主要解决“信”与“不信”和“行”与“不行”的矛盾。高校德育工作应将 “知、情、意、行”和谐地整合在一起,以传授道德知识作基础,涵养道德情感为关键,培养道德意志作保证,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归结,取得真正意义上 的德育实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成就和谐人生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加强诚信教育。应把诚信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方面,体现到教师教书育人的各环节;要在加强管理上下工夫,通过管理,实现他律与自律的相互促 进,从而形成诚信受尊重、失信遭鄙视的良好风气;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大力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的氛围;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 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全面学习广大人民群众的诚信品质,深刻认识诚信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体会诚信在人的成长和事业发展中的重要 性,自觉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意识,主动把诚信理念变为诚信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和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教育,有目的地以学生的心 理疏导为主,引导同学克服不良心理,提倡同学间团结友爱、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建立宽松健康的同学友爱关系,以保持健康心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和抗挫折能力,建设一个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心理环境。心理咨询中心对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通过加强对辅导员在心理教育方面的 培养和强化,使他们能敏锐地洞察学生心理,并能合理地予以引导。

加强养成教育。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个人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中的不少人在中小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没能较好地接受系统 扎实的文化学习和基本的思想道德及行为规范教育,缺乏良好的学习、生活及交往习惯,对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抵抗能力差,法制观念、公德意识比较淡薄。因 此,对大学生来说,养成教育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环节 或项目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等的行为习惯,使他们逐步成为具有自学、自律、自立、自强 能力的新型大学生,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职业素质要求。

五、今后展望

上一篇:税务个人现实表现材料下一篇:农家乐市场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