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的写法

2024-05-09

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的写法(共8篇)

篇1: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的写法

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的写法

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是通过对房地产市场 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加工整理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一份高水准的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能够揭示房地产市场的内在规律,预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帮助房地产 市场参与者掌握市场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或调整其市场行为。遗憾的是,当前各类写作书刊中鲜见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的写法指导,高水准的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难 得一见。笔者不揣浅陋,拟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的基本组成及常见格式。

一、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的基本组成

一份完整的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通常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即市场现状分析、近期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市场形势预测、下一步的政策建议及主要措施,各部分通常须阐明的内容如下。

“市场现状分析”部分是整篇报告的核心内容,其通常又包括八个方面。分别有:(1)报告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该部分主要反映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宏观背景。包括地区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其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及同比、环比、占比等,下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其变化情况等。(2)报告期房地产开发情况。可同时作为反映市场后续发展趋势的先行指标。包括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构成、投资完成额、土地购置面积、土地开发面积、新开发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等指标的数量及其变化情况等。(3)报告期房地产市场供求总量及对比情况。对于增量房市场(最好能区分预售和现房销售),应包括:批准预(销)售面积(套数,针对住宅,下同)、累计可售面积(套数)等侧重反映供应的指标及其变化情况;登记销售面积(套数)、消费意愿、消费者价格预期等侧重反映需求指标及其变化情况。对于存量房市场,应包括存 量房规模、二手房交易面积(套数)、租赁面积(套数)等指标及其变化情况。(4)报告期房地产市场结构情况。此部分主要针对增量房市场中的住宅,应包括按套型、价位、区域等标准划分的各子市场中的供应量、需求量、供求关系、价格走势等指标及其变化情况,以及各子市场供应量、需求量占总体市场的份额及其变化情况。(5)报告期房地产市场价格情况。对于增量房市场,应包括城市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提供的平均交易价格、同质价格、典型楼盘价格等指标及其变化情况,并参考统计部门提供的70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及其变化情况,且应按住宅、非住宅进行细分。对于存量房市场,应包括城市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提供的二手房平均交易价格、平均租赁价格等指标及其变化情况,并参考统计部门提供的70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中的二手房指数、租赁指数等指标及其变化情况。(6)金融、财税等其他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数据及情况分析。(7)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例如市场的季节性波动、外资进入情况等。(8)报告当期市场现状分析小结。对上述指标和分析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并对报告期房地产市场形势做出基本判断和总体评价。“近期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部分主要应阐述在报告期内,结合本地区实际采取的主要调控措施,以及对市场的影响效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等。

“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部 分通常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报告期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突出矛盾,或者出现异常变化的指标(例如供求总量大幅增减、供求关系明显失衡、价格水平大幅波动、市场结构剧烈变化等),以及引发这些矛盾或异常变化的原因。二是报告期房地产市场中出现的趋势变化,或者市场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出现这些新情 况、新问题的原因。三是报告期当地房地产市场中引起广泛关注的热点性、敏感性问题(如新闻舆论大量报道等),以及专题分析。

“市场形势预测”部 分主要是采用定性判断与定量测算相结合的方式,对未来一段时间(通常半年至一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可依据对当前市场形势的分析,并考虑影响 房地产市场走势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把握供求总量、供求结构、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对市场的基本走势做出判断。亦可根据各统计指标时间序列数据反映的规律 性,结合各市场先行指标和住房状况调查、指标需求调查等专项调研结果,对新增供应量、需求量、价格等核心指标进行定量测算。

“下一步的政策建议及主要措施”部分主要是结合现状分析和预测结果,提出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以及当地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二、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的常见格式

俗话说,文无定法。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亦如是。上述五个基本组成部分在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中并非缺一不可,具体内容的分列也并非“一成不变”。如“近期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以及“下一步的政策 建议及主要措施”有则述写,无则省略;简约的分析报告甚至可以只写“市场现状分析”,其它部分一概略去。又如 “市场现状分析” 部分可以拆分成“基本情况”和“运行特征”两个部分,也可以将“存在问题”部分归为其中。关于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的常见格式,笔者以2008年部分省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的纲目为例,列举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单写“市场现状分析”型

如题为《2008年 广州市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分析》一文的纲目为: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平稳回落;

(二)住宅投资结构优化、商业营 业用房投资快速增长。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到位情况。

三、商品房销售情况:

(一)销售形势整体低迷,年底销售量有所回升;

(二)房地产销售价格同比涨幅 回落,环比价格继续走低;

(三)商品房空置面积持续增加。

四、限价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

五、2008年广州市土地拍卖情况。

(二)“市场现状分析” +“市场形势预测”型 如题为《2008年 西安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报告》一文纲目为: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高速增长但增幅逐步回落。

二、房屋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继续增长,但增速逐渐回落。

三、商品 房销售面积持续下降。

四、房屋销售价格冲高回落,涨幅高于上年。

五、房地产类贷款增速总体趋缓。

六、土地价格年末有所回落。

七、房地产企业景气指数高位回 落。

八、对2009年的展望。该文前七个部分实为“市场现状分析”,最后一部分为“市场形势预测”。

(三)“市场现状分析” +“存在问题”型

如题为《2008年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监测运行情况报告》一文纲目为:

一、运行情况及主要特征:

(一)开发投资增长停滞,全年仅增长3﹪;

(二)商品房施工面积继续扩大,但增幅放缓,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双双下降;

(三)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大幅下降,市场形势严峻;

(四)空置面积不断增加,1-3年 住宅空置尤为突出;

(五)购地面积大幅下降,地价不断走低,待开发面积大幅增长。

二、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商品房施工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供需矛盾更加 突出;

(二)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

(三)开发资金压力不断加大,中小房地产企业面临生存困难;

(四)市场销售持续低迷,商品房空 置面积不断增加。

(四)“市场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建议”型 如题为《2008年 天津市房地产市场回顾》一文纲目为:

一、房地产市场运行特点:

(一)房地产业增加值与上年基本持平,各季发展速度上下波动;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实现较快 增长,增速高于京沪渝;

(三)商品房建设规模继续扩大,竣工面积增加;

(四)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增长趋缓,低于同期投资增速;

(五)经济适用房建设全面推 进,非住宅类项目建设规模扩大;

(六)房价涨速减缓,交易量下跌。

二、当前全市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商品房成交量持续下降;

(二)房地产开发 资金逐步趋紧;

(三)房地产业增加值持续下降;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劲已显不足。

三、几点建议:

(一)保持滨海新区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

(二)加快示范 小城镇建设进度;

(三)稳定“新家园”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

(四)积极鼓励居民住房消费;

(五)完善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配套服务。

(五)“政策措施” + “市场现状分析”+“市场形势预测”型

如题为《2008年 重庆市房地产市场报告》一文纲目为:

一、年末“救世”政策回顾:

(一)国家宏观政策(略);

(二)地方政策:减免部分交易税费、二套房比照首套政策、加大 公积金投放力度、部分房企税费与贷款可延期、主城购房上户口。

二、全市房地产开发市场运行情况:

(一)开发投资与土地购置情况;

(二)开发企业资金到位情 况;

(三)商品房销售市场状况。

三、三大因素决定2009年重庆市能否率先走出“冬天”:

(一)试验区效应吸引外来人口助推房市回升;

(二)主城区以外区县市场需求仍在;

(三)房价增长相对平稳。

参考资料:

篇2: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的写法

一)、办事政策

建设部77号令《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二)、申请程序

1、持一式两套申报材料于资质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内报资质审查科备案登记,进行审查;

2、资质审查科定期对已受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资质延期材料汇总整理,提交处务会议研究;

3、经处务会议研究同意后,签署同意延期意见;

4、上报省建设厅备案发证。

(三)、申请材料

1、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原件(一正两副);

2、《关于申请房地产开发暂定资质延期一年的报告》(以企业红头文件(上行文)形式,主送兰州市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内容包括:企业名称、法人代表、注册资金、股东姓名或名称及出资比例、经营范围、地址、电话、联系人、邮编、企业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概况等);

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带原件备查);

4、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

5、《甘肃省房地产开发企业统计报表(报盘)报送情况登记证》复印件(加盖公章,带原件备查);

6、信用信息档案软盘报送情况。

以上文件1至5项均以A4纸大小装订,一式三套,企业自留一套。

(四)、办理地点

办事地点:兰州市城关区萃英门2号市建管委开发处资质审查科(后二楼209房间);

(五)、办理时限

自提交全部申办材料并审查合格正式受理后,25个有效工作日内办结。

篇3:科技论文中结果与讨论的写法分析

研究论文是科技论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它强调首创性和有效性。首创性要求文章必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有效性是指文章的发表方式, 当今只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同行专家的审阅, 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被承认为是有效的, 它表明科技论文所揭示的事实及其真谛已能方便地为他人所应用, 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

科技写作是以科学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写作。研究论文的写作范式广泛使用IMRAD结构, 它以这样一种逻辑关系组织全文:首先界定研究所关心的问题 (Introduction部分, 即引言部分) , 再介绍研究问题的方法 (Methods部分, 即方法部分) , 然后陈述研究的发现 (Results部分, 即结果部分) 以及发现的意义 (Discussion部分, 即讨论部分) [2]。

科技写作以理工科知识为内容, 但表现形式却是文科研究的范畴, 这就要求科技论文作者文理兼长, 知识面宽, 既精通自然科学专业知识, 又具有写作学、逻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与能力。要想提高科技写作能力, 学习前人总结出来的写作规律是一条捷径, 但是, 目前关于科技论文的写作还缺少具体和深入的研究, 特别是有些科技论文作者, 掌握了很好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却对于如何清楚地阐述结果一筹莫展, 对于如何讨论独到见解不得要领。因此, 本文对科技论文中结果与讨论的写法进行研究。

1 结果与讨论的写法概述

1.1 结果的写法概述

结果是实验得出的数据, 它是一篇文章的核心, 是推理和论证的重要依据, 其水平标志着论文的学术水平或技术创新的程度。结果的内容通常包括:首先是对实验进行总体的描述, 其次要准确地表达必要的实验数据, 扬弃不必要的部分, 最后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 以及有关文献上的材料, 分析说明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客观规律[3]。

1.2 讨论的写法概述

讨论是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论证, 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是对结果的必然性、偶然性、可靠性和重要性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论述, 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讨论是论文的重点部分, 也是最难写的部分, 反映作者对某个学术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高水平的讨论往往能提高论文的水平和价值, 从而有更多的同行引用该论文,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3]。

在讨论部分, 我们应该解释实验结果。因此, 讨论的内容主要如下。

(1) 概述最重要的结果。我们的结果有什么意义?数据是否符合我们的最初假设?如果不符合, 为什么?我们是否需要修改假设? (2) 指出结果是否与其他学者的结果相一致, 如果不一致, 为什么?是否他们的实验设计有缺陷? (3) 对结果提出说明、解释或猜测, 根据这些结果, 能得出何种结论或推论? (4) 说明研究的局限性以及这些限制对结果的影响。有什么进一步的实验需要进行?如果我们的结果模棱两可, 还需要什么实验能使结果更加明确? (5) 指出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4]。

2 结果的写法分析

2.1 结果写作的论据

(1) 论据的数量及表达。科技论文的论据包括实验的产品、实验过程所观察到的现象、实验记录的数据、对上述现象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加工后的有关资料等。支持结论的论据要充分而且必要, 提供论据时, 应尽量避免把所有数据和盘托出, 而要对数据进行整理, 并采用合适的表达形式。在整理数据时, 不能只选取符合自己预料的, 而随意舍去与自己料想不符或相反的数据。有些结果异常, 尽管无法解释, 也不要轻易舍去, 可以加以说明。只有找到确凿证据足以说明它们确属错误之后才能剔除。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时, 要说明结果的适用对象和范围, 分析不符合预见的现象和数据, 检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等。结果分析时, 必须以理论为基础, 以事实为依据, 认真、仔细地推敲结果, 既要肯定结果的可信度和再现性, 又要进行误差分析, 并与理论结果做比较, 说明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要切中要害, 要压缩或删除那些众所周知的一般性道理的叙述, 省略那些不必要的中间步骤或推导过程, 突出精华部分。

(2) 图表的大小及排放。论据表达不仅限于文字, 通常还用表格、插图、公式等表示。图、表安排得好, 可以美化版面、节省篇幅和帮助理解。图、表的大小要适中, 要与页面相称, 比例应协调。无论表是纵排还是横排, 都不宜超过一个版面。图、表内一般都用小5号或6号字, 不宜为了将表缩小而采用更小的字号。图、表出现之前, 必须在正文中提到。与图、表对应的文字叙述一般应放在图、表之前, 即图、表应随文走。

2.2 结果写作的发现

(1) 找准分析角度。分析角度的选择是以最能突出论文的主题为线索的。有的作者对分析角度的选择不够重视, 甚至出现多角度重复分析的情况。在科技论文中, 一般不宜变换角度或多角度交叉分析, 一旦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主次不清、层次紊乱、前后矛盾, 不利于突出主题、阐明论点。另外选择分析角度除了力求准确, 还要新颖独特; (2) 分析问题要全面透彻、推陈出新。这是提高科技论文质量的重要途径。有的论文就某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时缺乏深度总希望走捷径、图省事, 甚至套用陈旧过时的观点, 沿用以往不够完善的计算方法或分析手段。这种论文即使写得再“精彩”, 也很难说是一篇优秀的科技论文; (3) 根据论结展开与揭示研究命题。一个研究命题的论文至少应有3个以上的论结。一般来说有几个论结就应该划分几个层次, 每一个层次前给出一个层次标题。

2.3 结果写作的注意问题

(1) 言简意赅。对实验或观察结果的表达要高度概括和提炼。不能简单地将实验数据或观察事实堆积到论文中, 尤其是要突出有科学意义和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2) 避免重复。决定哪一些纳入结果章节, 哪一些迁移到讨论章节。在结果章节, 我们通常只描述结果, 一般不做解释。在讨论章节进行解释, 并与已知的成果比较, 不要重复所有结果; (3) 对实验或观察结果要客观地评价。我们观察到什么或发现了什么?对每个实验要:简述实验;报告预期结果和阴性结果;使用典型实例和最佳案例[4]; (4) 注意各层次或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果通常分成若干个层次来写, 但也有只分成若干个自然段, 这两种情况都要注意前后之间的逻辑关系; (5) 数据表达可采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如果数据较多, 在进行综合与归纳后, 采用合适数量的图表来完整、详细地表述。文字部分则用来指出图表中资料的重要特性或趋势, 应避免罗列与图、表中相重复的数据。同样的数量关系或例证, 通常只用图、表之一种。如果表中数据非用图不能全部表达或数据特别重要时, 才可图、表并列。

3 讨论的写法分析

3.1 讨论写作的主要思路

(1) 有力的论证。论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分析、推理的过程, 分析事物本身与所述观点之间的必然联系。论证要采用以理服人、合乎逻辑的科学论证方法, 不可做无道理的推断, 更不能进行毫无根据的猜测。在论证过程中注意资料要为观点服务, 避免资料与观点的分离, 道理与观点的脱节, 引文与观点的不一致; (2) 明确的论点。科技论文的关键在于“立意”。意就是论点, 也是论文的主题, 在讨论中要求观点正确、鲜明、深刻, 必须具有作者的创造性内容和独到见解, 清楚表达事件的本质和规律。当存有争议问题时, 决不可以人云亦云、模棱两可; (3) 准确的表达。讨论中的结论是经过科学论证得出的, 应以讨论内容为前提, 具有确定性, 强调最终判断的简明、概括和精炼。遣词造句必须准确、适度, 做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实, 切不能无中生有; (4) 指出结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研究目的, 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说明和解释, 并通过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的比较, 分析其异同点及可能的原因, 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重点说明自己研究结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及其在实践中的意义; (5) 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讨论中要对本研究的缺陷及局限性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分析和解释, 说明相互矛盾的结果和结论。同时, 要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研究设想、相同或相反的观点、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以此体现作者的研究价值, 借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3.2 讨论写作的注意问题

(1) 选择深入讨论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结果在讨论部分进行深入讨论, 是写好该部分首先要面临的问题。要以每一个区别于前人的结果为基点, 通过讨论突出自己研究的创新性; (2) 与结果的一致性。这就是要求讨论和结果一一对应。对于阴性结果, 我们通常也给予讨论, 这样会给以后进行此方面研究的人以借鉴, 以免重蹈理辙; (3) 讨论时引用相关文献。作者应意识到查找和引用相关文献的必要性, 不要故意不引用相关文献, 以突显自己研究的“新颖”和“价值”; (4) 结合自身的研究讨论。作者要把引用文献的结果和自己的结果融合在一起讨论, 这就使读者看完论文后, 对该研究产生系统、完整、深入的理解[4]; (5) 不要简单重复引言和结果的内容。讨论总与引言中引用的问题或假说相连, 但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引言的展开。不要在讨论中再次声明结果, 可以偶尔在讨论中提及图和表, 但不能包含新的数据。

4 结语

结果与讨论部分是许多科技论文作者的薄弱环节, 也最能反映出我国科技论文与国际科技论文的差距。如果科技论文的结果部分是在“摆事实”, 那么讨论部分便是利用前面的“事实”, 借助于参考文献展开的“讲道理”, 即透过现象探讨其本质的过程。本文利用科技写作知识, 对于“摆事实”和“讲道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归纳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写作方法, 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论文质量和发表价值, 能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摘要:科技写作能力是创新能力的直接反映, 而IMRAD结构中的结果与讨论部分是许多科技论文作者的薄弱环节。根据科技论文的特点和要求, 从写作内容的角度出发, 探讨如何写好结果与讨论, 总结出一些符合国际学术界惯例的行之有效的科技论文写作方法, 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论文质量和发表价值, 能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科技论文,科技写作,IMRAD结构,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1]韦凤年.怎样写科技论文[J].河南水利, 2006 (9) :37-39.

[2]罗伯特·戴, 巴巴拉·盖斯特尔.如何撰写和发表科技论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刘钦普.论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18) :76-77.

篇4: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的写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水平;指导;思维能力;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34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更有创造性是高中语文新课标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这一教学要求与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密切联系。语言与思维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着重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写作水平获得进步,语文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升。因此,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教师如何通过提供灵活的写作指导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1.高中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积累的素材不够

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因此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了学习过程中,很少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并且现在的家长将孩子保护得太好,以致学生的社会经历也比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写作过程中就出现了严重缺乏写作素材的问题。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时,大多数情况都是在模仿,因此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升。此外,这种严重缺乏写作素材的情况还会影响学生的写作速度,在绞尽脑汁拼凑字数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会逐渐流失,对语文教学的开展非常不利。

1.2 缺乏创新

虽然高中学生的写作离不开模仿,但是创新才是真正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途径,只有在模仿的基础上实现写作思路、构思、语言等方面的创新,学生的语言以及思维能力才能获得锻炼,才算是达到了学生写作训练的目的。但是我国高中学生所写的文章严重缺乏创新,模仿痕迹严重。

1.3 缺乏真实感受

高中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应该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学生在表达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写出来的语句往往会存在词不达意的情况,句子读起来干瘪、没有营养。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真实的感受,在没有亲身经历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就回去额发感染力,无法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2.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方法的指导策略

2.1 同时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中学生的作文实际上是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因此写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针对学生的情况展开语言和思维训练的过程。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教师需要从修辞、意蕴、句式、词语等方面着手同时对学生开展语言与思维训练。举例来说,在学生学习完《滕王阁序》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语言将这篇文言文进行改写,然后通过朗诵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朗诵出自己改写之后的文章。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根据文章意境斟酌用词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同时还可以在构思文章上下文衔接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的锻炼,为写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2.2 利用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高中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较少,因此对很多事情的认知都不够全面,在写作过程中也就很容易出现堆砌材料、就事论事地表达干瘪的观念等问题,致使文章严重缺乏饱满度。生活是一切灵感的源泉,而写作属于灵感创作过程,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激发写作灵感才是提升写作水平的关键。即便教师可以给与学生一些写作方法上的指导,但是灵感却是无法传递的。因此,教师在知道学生进行写作时,可以利用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同时学生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比如,在学习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来提升写作水平以及语文素养。具有可以组织学生去郊外郊游,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大自然,既能够放松身心,也能为写作训练提供素材,这样学生在表达自身感受的时候不会觉得无词可用、无话可说,文章内容自然也就更加饱满。

2.3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想象与思考空间

素材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只有让学生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学生的写作思路才能更加流畅。高中学生正处于花样的年纪,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也是最丰富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优势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素材,为写作奠定基础。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性强、生动等优点为学生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让学生可以在观影过程中获得深思的机会。学生想得多、相得深,写作的时候立意与深度自然就会随之提高,思维也会更加活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中学生的写作过程中主要存在着积累的素材不够、缺乏创新以及缺乏真实感受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灵活的写作指导必不可少,具体以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写作指导策略加以指导:第一,从修辞、意蕴、句式、词语等方面着手同时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根据文章意境斟酌用词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第二,利用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比如组织学生去郊外郊游,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大自然,既能够放松身心,也能为写作训练提供素材;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性强、生动等优点为学生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让学生可以在观影过程中获得深思的机会。写作的时候立意与深度自然就会随之提高,思维也会更加活跃。

参考文献:

[1]叶继锋.浅谈如何指导中学生作文[J].青年文学家,2010(12)

[2]杨保云.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之我见[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05)

[3]陈锐.拾得金粉 铸成蔷薇——谈高中作文素材来源及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3)

篇5:分析报告的写法

﹝一﹞专题研究报告的结构

专题研究报告是对某一专门问题,经过认真研究(理论研究、实践调研等)经过整理分析后的文字材料。一般应由题目、引言、正文、讨论或建议、结论等几部分组成。

也可以简单归结为前言,正文、结论这种三段式的基本格局。一篇完整的专题研究报告。除了上述几个组成部分外,还应有署名和参考文献两个部分。其目的是表示对报告负责并表明对报告的所有权。

﹝二﹞撰写课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1、前言

前言是课题报告的开场白。前言部分必须说明进行这项专题研究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的目的,采用什么方法,本专题研究准备解决什么问题,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等。要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怎样开头为好,应根据专题报告的内容、各人的写作风格等因素全面考虑后确定。但要注意防止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

2.正文

正文是课题报告的主体,占报告的绝大部分篇幅;是课题报告的关键部分,体现着报告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必须重视正文部分的撰写。各种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在正文部分叙述的内容不尽相同。但要写好正文部分,都必须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过程,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并以观点为轴心,贯穿全文,用材料说明观点。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这是基本的要求。这部分往往易出现两种毛病是:一种是只限于表述自己的论点,而缺乏科学的论证;只有论点,没有材料,缺乏说服力。另一种毛病是罗列大量材料,平铺直叙,看不出其主要论点是什么。出现上述毛病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能以确凿的论据来说明论点,一定要努力做到论点与论据的统一。

3.结论

课题报告的结论部分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它是整篇报告的归宿。结论必须指出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尚待研究。有的报告可以不写结论,但应作一简单的总结或对结果开展一番讨论;有的报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议;有的报告不专门写一段结论性的文字,而是把论点分散到整篇文章的各个部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科学研究报告。都必须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而不是正文部分内容的简单重复,更不是谈几点体会,喊几个口号。写结论必须十分谨慎,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简明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银行分析报告范文

(一)上半年,我行认真贯彻省、市行行长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经营工作,不断开拓市场,提早动手,抢抓机遇,坚持以公司业务为依托,发展个人金融业务,不断调整客户结构,强化中高端客户的维护和营销,加快构建县支行“大个金”的经营格局,积极推进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现将上半年经营工作报告 如下。

一,各项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1、至六月末,储蓄存款净增3699万元,完成计划 任务的80.4%,较上年同期减少2051万元;对公存款下降14986万元,完成计划 任务的-956.3%,较上年同期减少7375万元。

2、新增个人综合消费贷款58万元,完成任务的32%。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43万元。

3、理财产品销售额40446万元,完成任务1900万元的2129%,其中,代理保险251万元,代理发行各类基金100万元,销售“稳得利”理财产品35万元,代理国债40060万元。新增个人中高端优质客户657户,4、新增牡丹信用卡497张(含换卡101张),完成计划任务的134.3%,超额完成分行下达的任务。新增牡丹灵通卡2160张,完成任务6000张的36%。

5、新增企业网上银行证书客户3户,企业网上银行普通客户14户,个人网银证书客户26户,个人网银普通客户749户,个人电话银行350户,手机银行30户。

6、实现利息收入1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万元,完成任务的48.8%。

7、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4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0万元,完成全年中间业务收入任务的67.8%。(若计算今年第二、三期国债手续费,中间业务收入实际完成337万元,已超额完成全年208万元任务)。

8、实现账面利润530万元(去年481万元),实现拨备前利润522万元。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总结 :

年初,我行将各项业务的营销和发展作为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支行积极根据县域经济的发展,整合内部机构,进一步加大考核,制定符合我行实际的业务营销方案,实施以项目产品带动业务发展。

1,整合内部机构,进一步实施“大个金”经营战略。

支行按照上级行加快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要求,结合我行实际,对原信贷管理部、资产风险部、营业管理部进行了统一整合,成立个人金融业务中心,分设个人金融业务服务部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部。为进一步加快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密切银企关系,狠抓各项存款工作

年初,支行组织相关业务营销人员利用闲暇时间,深入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等,以公司业务为依托,对我行代发工资的优质客户逐一进行了上门拜访、慰问,加深了银企之间的关系,稳固了现有代发工资客户。

3,制定营销方案,全力实施项目产品带动业务发展

为了全力构建“大个金”经营格局,我们提前筹划,提早动手,开展业务营销工作,制定了一季度业务营销方案,明确了营销目标,确定了以建立中高端客户营销系统为龙头的七个营销项目,实行行级领导 带头,业务部门具体参与的营销体系,充分发挥个人业务和公司业务的联动效应,增强整体服务能力。先后集体营销**县石油公司中油牡丹国际卡62张,**粮库23张,为****集团有限公司营销国债40000万元。同时,为**宏源机械厂、桥梁厂开立企业网上银行,为**县居家乐超市、城区加油站、**酒楼安装pos机,目前,除**酒楼手续正在办理外,其他已全部安装到位,有力的改善了银行卡消费环境。

3,进一步加大个人客户营销系统的维护工作

为了促进个人客户营销系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进一步筛选中高端优质客户,支行积极制定个人客户营销系统客户信息采集奖励办法,对通过前台业务操作中发现的优质客户,要求柜员讲究策略,与客户拉近关系,尽最大可能的采集客户的详细信息,为下一步个人客户经理的营销提供详细的资料。

4,积极制定银行卡业务营销考核办法,促进银行卡业务的发展

为了不断拓宽市场份额,充分挖掘资源,我们积极制定银行卡业务营销竞赛考核办法,要求每位员工在一季度末完成牡丹信用卡或贷记卡2张,按照“早营销、早收益、多劳多得”的原则,根据营销月份的不同分别给与50元和30元的奖励,活动的开展,有效的调动了全行员工营销的积极性,至六月末,新增信用卡396张。换卡101张,提前完成了分行下达的计划任务。

5,强化中间业务收入,不断促进经营效益的提高

为了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断调整收入结构,一季度,按照支行实施的项目带动发展战略部署,⑴是重点抓住了为金堆钼业公司营销国债一亿元,⑵是与**公司签订代保管国债凭证业务,收取手续费2万元,及时收回了陕化代保管、**县邮政局、**县农发行代理现金手续费3.3万元,与**县烟草公司积极协商,收回自去年10月份以来代理烟草访销手续费1.2万元,⑶积极开展银行代理保险,基金、理财产品的销售,努力扩大代理类中间业务收入。⑷是积极开展牡丹中油联名卡营销,借助刷中油联名卡加油优惠的有利时机,积极与**县二运司、**出租公司等单位联系,大力宣传,推广中油联名卡,有效的提高了银行卡业务收入。

三,经营工作中存在问题:

1,信贷营销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力度,目前,在我行公司贷款业务难以投放的情况下,唯有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住房贷款,才能有效地解决我行资产结构,提高经营效益。

2,电子银行业务营销发展缓慢,从分行通报各支行任务完成情况看,我行电子银行开户处于落后位置,电子银行代理交易额仅完成任务的13%,任务差距较大。

3,对公存款起伏较大,从一季度任务完成情况看,我行对公存款虽日均存款较高,但未完成时点任务数。对公存款主要依赖于**业公司的局面未有明显改观。

4,个人中高端优质客户维护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优质客户信息采集新增218户,但是,优质客户的维护及对优质客户的营销工作还未能充分的发挥作用。

三,下半年经营工作措施

从上半年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看,我行距离序时进度任务还有较大的差距,下半年,经营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认真分析经营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业务营销,缩小差距,确保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㈠是狠抓存款工作不放松

从上半年任务完成情况看,我行储蓄存款工作增长势头较好,下半年,储蓄存款工作仍要坚持以代发工资为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挖掘单位代发工资业务。对公存款重点营销**公司,在抓好优质客户的同时,紧盯新的公司客户和县级机构客户,制定营销措施,不断强化业务营销,逐步改善对公存款优质客户结构。力争在年末完成对公存款任务。

㈡是下大力气,强化各项代理业务

一是不断加强传统结算业务收入,加大人民币结算账户的开立,大力宣传我行汇款直通车即时到帐和代收大专院校学杂费业务,为客户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二是加大各项代理业务的全面发展,继续坚持以代理保险为主的各项代理业务,同时积极营销各类基金和理财产品,促进各项代理业务的健康、稳定的发展。三是借助电子银行示范区的推广,坚持发展新型的电子银行业务,逐步减轻柜面业务操作压力,继续加大电子银行业务营销单项考核力度,对营销企业网银证书客户、普通客户、个人证书客户、普通客户等按照产品贡献度给于不同的奖励,以充分调动全员营销电子银行的积极性。

㈢,努力加大个人消费贷款营销力度

根据我县区域发展的实际,今年,县级部门和单位逐步向上搬迁,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开展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同时,密切关注渭华路项目工程的建设,提早介入,力争在年末完成各项贷款任务。

司法统计分析报告

(二)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增强,诉讼已经成为民众面对纠纷的首要选择。这几年不断吸引公众眼球的“一毛钱诉讼”、“一元钱官司”层出不穷。面对这些诉讼,如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审理,则司法成本过高,诉讼效率过低,人民群众不满意,人民法官也喊累。在此背景下,建立一种简易、快捷、低廉、高效的小额速裁程序,不但有利于保障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深化司法改革的必然选择。

一、小额速裁程序的基本情况

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部分基层人民法院开展小额速裁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安排部署在全国90个基层人民法院开展小额速裁试点工作。兴宁区法院的小额速裁庭于2011年9月1日成立,至2012年6月30日,共受理小额速裁案件162件,适用小额速裁程序的案件主要有以下类型:

合同类91件,权属类13件,婚姻家庭类58件,其中挂靠经营合同纠纷59件,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15件,赠与合同纠纷7件,借款合同纠纷5件,租赁合同纠纷3件,信用卡纠纷1件,民间借贷纠纷1件,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12件,确认所有权纠纷1件,离婚纠纷32件,继承纠纷17件,变更抚养关系纠纷3件,分家析产纠纷1件,夫妻离婚后财产纠纷1件,法定继承4件。上述案件中诉讼标的在1万元以下的有93件,1万至5万元的有69件。上述案件调解结案157件,撤诉1件,判决4件。

二、小额速裁程序的特点

(1)诉讼过程简易高效。案件类型的简单和法律关系的单一决定了小额诉讼程序无需复杂性,该程序的审理过程比简易程序更为简单,法院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即可适用小额速裁,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根据案件需要为当事人指定答辩期、举证期,但期限最长不超过7日。在通知开庭的方式上,可以采取捎口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地点可选择在法庭、调解室,也可以到当事人住所地、村(居)民委员会等处进行。结案形式上,当事人自愿申请撤诉或者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经法院确认,可记入笔录,由当事人签字或捺印,不必另行出具裁定书或调解书,判决结案的,最迟在宣判后三日内送达。

(2)诉讼方式方便灵活。适用小额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对于确有特殊困难,经当事人申请,可以安排在晚间、休息日进行调解或者开庭,也可以灵活地安排询问证人的时间。当事人可以口头申请人民法院询问证人,当事人申请利用视频系统等方式询问证人的,法院经审查认为适当的,可予以准许。在审理过程中,为体现快捷和高效,法庭调解和法庭辩论可以结合进行,灵活掌握,案件一般在立案后一个月内审结,逾期未结的,即转普通程序审理。

(3)诉讼结果异议便捷。适用小额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得提起上诉,不服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提出异议申请,并由本院审判监督庭负责审查,异议不成立,应在三日内裁定驳回异议,异议成立,应撤销原判决转普通程序进行审理;未在十日内提出申请的,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并优先执行,上述程序的设定有效提升了小额速裁程序解决纠纷的效率。

(4)诉讼成本低廉。小额、简单的案件由于标的金额小,涉及当事人利益不大,当事人往往倾向于以较小的成本,迅速地解决纠纷,因此小额速裁程序的特点就是通过独任审理、压缩审限、简化程序、限制上诉、降低诉讼费用等方式减少当事人精力或资金投入,使之具有成本低廉性特征。目前,根据现行《诉讼费收费办法》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小额速裁试点工作的精神,从便民、利民角度出发,确定为50元/件。

三、小额速裁程序适用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1)小额速裁程序适用范围特定。按规定小额速裁程序在适用范围基本上限于5万元以下的给付之诉,据统计,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兴宁区法院受理诉讼标的在5万元以下的案件有649件,数量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序上限定了该院适用小额速裁程序的范围。该院在立案审查时只能从上述案件中筛选哪些案件可以适用小额速裁程序进行审理。

(2)虽然小额速裁程序简便,实行一裁终局,收费低廉,但在适用该程序审理时却受到被告同意适用这一硬性条件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项工作的开展。原则上,兴宁区法院立案法官对原告起诉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可以适用小额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都会建议当事人适用小额速裁程序。一般情况下,原告一方出于速裁的优势和特点考虑,往往都同意适用此程序;而多数被告方则出于一裁终局的原因对小额速裁程序认同度较低,大都不同意适用此程序,由此导致除双方一致同意调解的案件外,法院启动小额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少之又少。截止6月30日,兴宁区法院适用小额速裁程序审理案件162件,占符合条件的案件总数的24.96%,不到三成。

(3)原告起诉时避重就轻,从有利于自己的角度书写诉状及提交证据材料,而被告在法官向其征求意见时也表态愿意调解,同意适用小额速裁程序进行审理,这给立案法官造成双方权利义务较明确的一个假象,在调解没有结果时,被告又对双方的基础法律关系有异议,意见分歧较大,致使法院不适合再用小额速裁程序进行审理,将案件转为普通程序进行审理,这在一定上也影响试点工作的开展。

四、小额速裁程序适用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一)小额速裁作为民事诉讼的一种创新举措,仍亟待不断地研究和完善,尤其是其一裁终局的程序性特征与民事诉讼的立法旨意不尽相符的问题,且小额速裁需要通过立法将相关规定予以明确,使法官适用此程序有法可依。

(二)加强小额速裁的宣传力度。立案大厅的导诉台和立案审查、答疑窗口加强了对当事人选择小额速裁的引导工作,同时通过制作宣传栏、发放小额速裁指南等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展示小额速裁便捷高效的优点,争取当事人对小额速裁工作的认同,并鼓励当事人积极选择小额速裁程序。

(三)充分赋予和尊重当事人对程序的知情权、选择权和救济权,从程序选择、举证质证和救济途径等方面加强释明和引导,制作《小额速裁程序确认书》,书面提示小额速裁程序的核心内容。在程序设置上突出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对达成适用小额速裁程序合意的当事人,要求在确认书上签名,以提升其对实体裁判结果的认同度。

(四)继续坚持自愿、合法原则。速裁法官在初步审阅案件材料后,及时组织双方当事人,不限时间、地点,采取背靠背、面对面等灵活、便捷的方式主持调解,在查明事实、明晰法律关系的基础上,抓住矛盾焦点,适时提出调解建议和意见。多数案件的审结做到了当天立、审、调,有条件的还实现了当天履行完毕,这样的审判速度让速裁调解被当事人称为“一日法庭”。

篇6:党性分析的写法

一、入党经历及过程

2004年初,怀着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 请书。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成了我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最大动力。为了达到党员标准,我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坚持学习,在生活中努力帮助他人。经过两年的考察,2006年党组织批准我成为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我没有放松,坚持严格要求自己,于2007年年底转为正式党员。

二、学习认识

从去年十月以来,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十七大,另一个是近日发生在四川的地震灾害。下面我就分别结合这两件事谈谈思想认识。

十七大是中国历史发展和改革开放关键阶段的重要会议。

1.十七大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功绩和历史地位

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是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成绩和功效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思潮作出的明确的响亮的回答,更加鲜明地举起了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旗帜,显 1

示出我们党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的领导核心作用。

2.十七大更加丰富完善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

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 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地回答了我们为什么必须要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怎样实现发展目标等一系列当前的重大问题,既反映了党坚持理论创新,又为努力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3.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的各项要求

报告指出,党的建设必须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的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的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就明确地全面地回答了党的建设的关键、内容、方法、目的等重大问题,正确解决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建设怎样的执政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为党的建设和党的自身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地震灾害给中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伤害。地震灾害发生后,以党中央为首的各级党委的领导发挥了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确保抗震救灾各项工作领导有力、紧张有序、落实到

位。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做带领群众抗震救灾的主心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挺身而出,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做到在所有灾区特别是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受灾群众最集中的地方、抗灾困难最大的地方,都有领导干部的身影,都能听到领导干部的声音。

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抗震救灾中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自强互助,关心群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灾区广大群众增强信心,战胜困难。积极宣传党中央关于抗震救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主动帮助灾区群众解决困难。

非受灾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组织和动员本地区本部门的力量,全力支持灾区抗震救灾,特别是医疗、民政、交通、电力、水利、运输、电信、物资保障等部门的党组织,要全力以赴支援灾区,共同完成好抗震救灾的重大任务。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优秀表现使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得到了很好的修复,获得了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对比优秀党员和新时期党员的标准,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需要 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1.抓好自身学习

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必须领会精神,把握实质,统一思想认识,能够自觉地用十七大精神指导工作。

2.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落实学校工作目标紧密结合,努力

促进工作

3.地震灾害虽然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也凝聚了人心,升华了人性,加强了党性。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要努力提高党性,塑造高尚人格,做一名称职的共产党员。

总监办吴**

篇7:报告的写法

【标题】一般是:“事由+报告”。

【主送机关】与请示相同。

【正文】种类繁多,正文内容有差异。为学习方便,把报告大致分为二种:

一是综合性报告正文,或称总结性报告。政府及机关单位都要在大会上作此种工作报告。

1.情况简述:工作时间、地点、背景、条件或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这种开头称为概述式。此外还有结论式(议论判断)、 说明式(用“为了…”)等。百字上下。

2.成绩做法:这是主体。可以简要叙述一下工作过程。成绩常常通过数字、比较、事实来表现。安排形式有条陈式、 小标题式、阶段式和贯通式。

3.经验教训:要有观点、看法和规律,又要有具体的典型事例以及理论分析。常常占五分之一篇幅。

4.今后计划。往往写成今后的工作计划。常常占三分之一篇幅。

各级各类行政机关每年都要作这种总结式的报告。

二是专题性报告正文。着重汇报某项工作或某个问题,特点是专项、特殊,一事一报。

1.概述情况。讲清工作开展情况,或问题发生的原委,事项的起因和经过。

2.说明理由、做法和反映。或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或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或说明工作做法,或写出群众反映。

3.提出意见。写基本看法,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办法。

报告要用事实说话,以叙述为主,叙议结合。

【结尾】一般用“特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等习惯用语,有的不写。如有附件,与请求相同写法。

篇8:计算机类论文中引言的写法分析

计算机类的科技论文的主体部分结构一般称为“IMRAD”, “I”、“M”、“R”和“D”分别表示“Introduction”、“Material and Method”、“Result”和“Discuss”。引言也称序言、绪论和概述, 是“IMRAD结构”中的“I”部分, 主要目的是是给阅读论文的读者提供足够的信息, 让读者不用查阅该领域的文献就能理解论文的结果, 并对其做出恰当的评价。引言应说明作者开展论文所述科研工作的原因, 最为重要的是要简洁明了地陈述写作目的, 还要谨慎的选择列在引言中的参考文献, 以便为读者提供最重要的背景信息。对于引言的写法, 许多科研工作者都给出了较好的建议, 特别是Robert A.Day提出的好的引言要遵循几条规则: (1) 引言要清楚地给出论文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范围; (2) 引言应简要回顾相关文献中的工作; (3) 引言应明确指出采用的研究方法, 必要时还应指出采用特定研究方法的原因; (4) 引言应陈述主要的研究结果; (5) 引言应指出由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 (6) 引言最后应给出全文的其余部分的组织结构。本文以此规则为标准, 分析了参考文献[1][2][3]三篇SCI论文的引言结构。通过分析, 对引言的写作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引言应层次分明, 语言凝练, 详略得当, 逻辑性强。

本文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已发表的计算机类的SCI论文引言的书写方法;第三部分对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第四部分为相应的结论。

2 材料与方法

2.1 引言的写作结构

计算机类科技论文引言结构包括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范围、文献回顾、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和组织结构。通过分析, 将这几部分内容从引言中分离出来, 进一步研究其在引言中的作用及语言特征。

2.1.1 引言中的要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范围

一篇文章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和范围是至关重要的, 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文章的关注程度, 必须明确清晰的描述。对提供的文献进行如下分析:

“Subspace selection algorithm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many applications, e.g., human face recognition[16], speech recognition and gait recognition.”[1]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and network technologies has lead to an explosive growth of social media in recent years.Therefore, efficient search technologies for social media corpus, such as Flickr and Youtube, are of great importance.”[2]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image classification problem:given an image, we wish to annotate it with one or multiple keyword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semantic classes.We are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the large-scale setting where one has to deal with a large number of images and classes.”[3]

通过上述引文可知, 文献[1]研究的是子空间选择算法的应用, 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和步态识别等等。文献[2]讨论的是社会媒体资料库的高效搜索技巧。文献[3]考虑的是大规模图像分类问题。通过上述主题句的提取, 使读者对文章的研究方向和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写法上开门见山, 直接切入主题。

2.1.2 引言中的文献回顾

文献回顾是引言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主要介绍文章所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分析如下:

“Conventional algorithms, such a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11], linear discriminate analysis (LDA) [14], [19], have proven their value in several applications.However, these algorithms are optimal under Gaussian assumption and their performance criterion is global[10].Therefore, they fail to estimate the nonlinearity of the intrinsic data manifold, and ignore the local variation of the data[8]...Recently, nonlinear algorithms have been proposed to alleviate this problem, e.g., kernel algorithms[7]and manifold learning algorithms[13], [25]...”[1]文献[1]中指出, 传统的算法如主成分分析法 (PCA) 和线性判别分析法 (LDA) , 无法估计数据流形的非线性特征和数据局部的变化。因此, 识别性能不令人满意, 特别是对大规模数据集。最近出现的非线性算法如核算法和流形学习算法, 与传统算法性能有所提高。但当训练样本数很大时, 计算量会非常大, 实际计算是不可能完成的。

“Unlike general media search that heavily relies on the contextual text information, such as titles, surrounding text and alternative texts on web pages, and content-based multimedia retrieval[1]-[8], social media data are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user generated tags that describe the images, provide meta information (i.e.date, location, etc.) , or express any other sentiment.These tags can be used to index the multimedia data to facilitate their search.Extensive research efforts[9]-[11]have been dedicated to tag-based multimedia analysis...

Several algorithms have been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relevance of social image search[13]-[15].However, most existing methods usually explore visual content and tags separately or sequentially...[2]文献[2]首先列出了依赖上下文信息的多媒体检索方法的相关文献, 然后是基于标签的多媒体检索的。由相关文献分析, 传统的基于标签的社会图像搜索方法效果不好。原因是一用户提供的标签噪声太大, 二缺少最优排序方法。后续文献给出了改进社会图像搜索相关性的方法, 一般的是将可视化内容和标签单独使用或依次使用, 这样搜索只是次最优的。

从上述分析可知, 文献回顾有助于读者了解文章所研究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局限性, 可自然过渡到研究动机。文献回顾一般采用文献综述的形式, 其中选择的参考文献应与研究主题相关, 且是最近发表的文献。

2.1.3 引言中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

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是一篇论文的核心, 在引言中应有所提及, 让读者了解文章的主要工作。分析如下:

“We propose an efficient localized indexing model, termed Subspace Indexing Model on Grassmann Manifold (SIM-GM) .To improve the searching performance, in SIM-GM we apply Grassmann manifold measurements to manipulate the indexed subspaces derived from partitioning the global space.Moreover, we construct the model hierarchical tree so that our proposed model is able to return a customized local subspace in a querydriven manner…

Our model enjoys a number of merits:1) our localized indexing approach is efficient compared against other global algorithms…2) given a new query, our model is able to return a customized effective local space for classification.and 3) it is a common framework, which can incorporate many learning algorithms…”[1]文献[1]提出了高效局部索引模型, 格拉斯曼流形上的子空间索引模型 (SIM-GM) , 其应用格拉斯曼流形的观测值标记子空间, 构造分层树模型, 使得在查询驱动模式中可以回到自定义的子空间。与之前的方法相比, SIM-GM的优点有:1.比其他的全局方法效率高;2.分类错误率明显降低;3.是一个通用框架, 可以包含其他学习方法。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hyper graph-based approach to simultaneously utilize visual information and tags for image relevance learning.In the proposed method, each social image is represented by bag-oftextual-words and bag-of-visual-words features.A hyper graph is constructed, in which the vertices denote the social images for ranking, and each visual word or tag generates a hyper edge…”[2]文献[2]提出了同时应用可视内容和标签的超图方法, 并介绍了超图结构的生成过程。通过实验, 此类方法是有效的。

“In this work, we propose an alternative patch aggreg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Fisher Kernel (FK) principle of Jaakkola and Haussler (1998) ...The FV representation has many advantages with respect to the Bo V.First, it provides a more general way to define a kernel from a generative process of the data...A second advantage of the FV is that it can be computed from much smaller vocabularies and therefore at a lower computational cost.A third advantage of the FV is that it performs well even with simple linear classifiers…”[3]文献[3]考虑基于Fisher Kernel (FK) 原则的交替补丁聚合机制, 是结合了生成和识别优点的模式分类方法, 核是由数据的生成模型得到的。在这过程中, 需要计算模型参数的梯度, 称为Fisher Vector (FV) 。与Bo V相关的FV表示有许多优势, 提供了核生成的一般方法;计算开销更小了;执行与线性方法一样有效。但当Bo V稀疏时, FV依然稠密, 此方法实际应用是不可行的, 建议使用Product Quantization (PQ) 。文献[3]还证明了此压缩模式在学习线性分类器时是有效的, 对FV压缩限制至少在32, 不会影响分类精度。陈述采用的方法和陈述结果时要高度概括, 点到为止, 详细内容在正文中介绍, 一般不要使用插图列表, 数学公式等等。介绍结论和意义时, 应不夸大做到实事求是。

2.1.4 论文其余部分的组织

文章的组织是对文章各章节的安排, 这样可以让读者了解文章的大体轮廓。对上述文献分析如下:

“The rest of this paper is organized as follows:in Section II, we present our proposed Subspace Indexing Model on Grassmann Manifold (SIM-GM) …;in Section III, we pres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by comparing our proposed model against other conventional models;Section IV gives the conclusion and outlines the further direction of our work.”[1]文献[1]第二章提出了SIM-GM及其相关量的计算;第三章给出了SIM-GM与其他传统方法比较的实验结果;第四章给出了结论和展望。

“The rest of the paper is organized as follows.Section II briefly reviews related work on social image search and hyper graph learning.Section III introduces the hyper graph learning…Section IV.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e Flickr data set are provided in Section V to just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Finally, we conclude the paper in Section VI.”[2]文献[2]第二章简要回顾社会图像搜索和超图学习的相关工作;第三章介绍超图学习;第四章介绍与相关性结合可视文本学习方法;第五章Flickr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第六章结论。

从上述分析可知, 文章的组织结构是符合“IM-RAD”结构特点的, 从而引导读者阅读。引言主要是用简洁的语言, 描述所研究问题背景, 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 文章的组织结构。此外, 在引言中问题背景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讨论, 说明问题背景的描述是很重要的。文献回顾部分就是相关问题的文献综述, 只有清楚了解这部分内容才能得知论文所讨论问题的意义, 对研究而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2 引言语言特征

2.2.1 被动语态与主语We的使用

当注意力集中于客观现象以及事物本身, 动作的主动者并不重要, 因此就不必说出主动者。被动语态不着重主动者的特点正好符合描述客观事实的需要, 使描述更加准确得当。在科技论文中, 被动语态被大量使用。此外, 引言中还会经常出现主语为We的语句。被动语态强调所讨论的方法。We作主语时强调该观点或方法是作者他们提出的, 一般不用I作主语, 用于强调团队合作。

2.2.2 时态的使用

引言部分一般使用现在时用于讨论一些事实;使用过去时讨论参考文献的内容;当说明事物处于完成状态时, 使用现在完成时。举例如下:

“These global models prove often ineffective for search problems on large scale image datasets.”“Subspace selection algorithm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many applications[22], [23], [26], [27], e.g., human face recognition[16], speech recognition and gait recognition[12].”[1]

3 结果与讨论

3.1 引言结构

通过分析上述3篇SCI科技论文, 初步了解了科技论文中引言的组成结构。引言的开始部分用于简单的描述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范围、研究背景;其次通过在引言中总结文章的材料和方法, 使读者对其研究方法有初步了解;再次对论文的结果作表述, 使读者能初步掌握论文研究结果;最后对论文结果进行相关的讨论及论文章节的安排。

从分析可知, 引言结构是符合论文整体逻辑结构特点的。引言在论文中能够独立存在, 读者通过引言的阅读, 可对论文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采取手段、研究结构能有初步的认识, 为读者熟悉论文提供捷径。

3.2 语言语句特征

通过上述分析, 对科技论文引言撰写过程中语言结构的使用及语句特点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语句组织中多用被动语态和一般时态。同时, 在引言中多用“信息前置的倒装结构”。当强调作者本身所做工作时要用主语We。引言应简洁明了, 对所研究问题要进行清楚描述, 背景知识应充分, 方法、结果和结论都要提及。高度概括, 语言正确, 用词得当;在引言中应避免使用图、表和公式;仔细检查引言所用简写是否符合惯例;一般正文中将要使用的符号, 应在引言中定义清楚。

4 结论

在计算机类的论文写作中, 引言是论文的开篇。通过引言内容的阅读, 可对论文的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结果有初步的了解。通过对引言写作的分析, 我们能对引言的结构能更好地掌握, 语句特点和表达方式能更好地应用, 为以后科技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 熟悉引言结构对以后阅读文献也是大有裨益的, 可以通过引言选择感兴趣的文献, 而不必通读全文。引言部分的文献综述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可对某一感兴趣的问题搜集相关文献, 查看其发展, 了解已有方法的优劣, 同时还可挖掘我们可以做的工作。

摘要:引言是计算机类论文正文的第一部分, 提出论文主要研究问题, 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文章。分析已发表的3篇计算机类SCI论文的引言, 剖析了其结构组成、语言结构和语态使用等问题。对SCI论文的引言部分的写作技巧有了进一步的掌握, 为以后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有利于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科技论文,科技写作,IMRAD结构,引言,SCI

参考文献

[1]Xinchao Wang, Zhu Li and Dacheng Tao.Subspaces Indexing Model on Grassmann Manifold for Image Search.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vol.20, no.9, September 2011, pp.2627-2635, DOI:10.1109/TIP.2011.21143542011

[2]Yue Gao, Meng Wang, Zheng-Jun Zha, Jialie Shen, Xuelong Li and Xindong Wu.Visual-Textual Joint Relevance Learning for Tag-Based Social Image Search.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vol.22, no.1, JANUARY 2013, pp.363-376.DOI:10.1109/TIP.2012.2202676

上一篇:论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及实施策略下一篇:员工身份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