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阶梯式写作训练模式初探

2024-05-22

五步阶梯式写作训练模式初探(共9篇)

篇1:五步阶梯式写作训练模式初探

五步阶梯式写作训练模式初探

纵观目前的我们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既缺乏教本的参考,亦缺乏梯度的设置,更少高效的教学训练模式,作文教学往往重视训练学生作文的技巧而忽略了学生写作积累和写作心理过程的分析,学生写作能力也是不能有效提升。

作文的心理过程及其特点决定了作文能力发展的规律,具体表现为三方面:一先积累后表达的规律;二由摹仿到创造的规律;三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的规律。基于以上认识,我把初中阶段的写作训练优化整合为“五步阶梯式”的导写模式。首先,每学期我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专门的“作文素材搜集本”、至少一本初中优秀作文书,按每学期训练六篇制定作文教学计划确定阶段习作主题,每篇训练历时三周按以下五个步骤依序开展:

第一步:选定话题,积累素材。老师按教学计划确定阶段写作话题,然后指导学生积累素材。这种积累来源有两种:一为读书积累,一为生活积累。我让学生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随时随地收集整理与写作话题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写作素材。谈话笔录、观察日记和生活感想是生活积累的好办法,摘抄名言警句、歌词或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是读书积累的好办法。积累写作素材解决了写作空洞无物的病根。这一环节的要点在有目标有落实,坚持不懈。

第二步:范文引领,提升认识。即在学生有目标的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在优秀作文选中找出契合阶段写作话题的优秀作文尝试研究分析其用到的素材和写作特点。首先让学生课外在优秀作文书上找自己喜欢的契合阶段写作话题的优秀作文,提高对写作的认识。其次给学生讲清写作训练话题的意义、教给学生分析优秀作文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分析的角度,引导学生掌握分析的重点,再次让学生小组讨论,教师个别辅导答疑,帮助学生认识优秀作文的可借鉴学习之处和不足可优化处,如立意、选材、结构、语言。学生感到自己写作的不足是什么就侧重什么。

第三步:仿写套用,表情达意。即在前两个阶段训练的基础上,就确定的阶段写作话题让学生尝试动笔表达,着重让学生仿照优秀作文的样子选择运用积累的写作素材,可用别人的语言写自己的生活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感。强调仿写套用这一点,学生主要考虑自己写作中仿的像不像,套用的多不多。在此要求下,大胆动笔,学生完成习作。

第四步:修改点评,优化表达。这一阶段先将学生交来的仿写习作按写作水平每四人组成一小组并随机发给小组集体评,要求写出评语;接着生生交换互评,也写出评语。随后课外让学生自评写出反思后上交,最后再由教师批改。这一过程重点也是引导学生理解写作与生活、写作与语言、写作与思维、写作与情感的关系。学生的修改点评重点不是“评”而是“改”,以优化语句表达为目的。教师的批改重点是“评”而不是“改”,以总结学生收获进步、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不足为主,以便将在下一篇训练过程中予以纠偏矫正。

第五步:反思总结,推陈出新。这一阶段是在完成第四步的基础上讲评学生的习作,重点指出立意构思、选材构思、语言运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教给学生作文升级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反思从积累到成文的全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课后不做任何参照再次独立完成一篇作文力求推陈出新,充分体现自己阶段写作学习成果。

以上“五步阶梯式”写作训练模式基本观点是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关注写作目的和对象,重视写作过程的指导,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态度、写作习惯及创新意识。其关键是:一训练量要到位,特别是练笔、美文抄写和典型文章的特点仿写;二是修改要到位。抓住缺点反复修改,一定要改到完美为止。

这种写作训练模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技巧指导,而是怎样让作文回到现实生活中。所以,老师的任务应该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课内分析讲解、课外观察示范、范文的评析引路等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认真去观察,用心去领悟;二是通过各种途径改变学生对作文的误解,尽快让学生的作文从“假”“大”“空”的编造中回到现实生活,回到他们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用自己眼光自己的头脑观察身边生活、认识生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论写作教学》.[2]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现代语文教育学[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主编:靳健石义堂(218-243页).[4]娄胜文.构建序列,愉快导写[J].语文教学通讯,2008(7-8B).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222)科研论文

赵小龙,教师,现居甘肃渭源。

篇2:五步阶梯式写作训练模式初探

福州四中桔园洲中学语文组雷朝文

350008 摘要: “规范的议论文写作五步训练序列”就是从训练分析论据入手,进而学会叙述事实论据,到写好一个完整议论文段,再到分论点的设置,最后写好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的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局部到整体的议论文写作训练过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关键词:中学语文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

议论能力是衡量一名中学生语文能力高低强弱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学生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尺度。陈钟梁先生也曾指出“我们认为,高考的作文必然是有一定议论的。”因此,议论文写作训练自然而然地成为高中阶段作文教学的重点。可以说几乎所有的高中语文教师都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然而,长期以来,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又总是难以提高。这一状况亟待改变。梁启超先生早就说过:“合格的作文可教,一流的作文不可教。”近几年,笔者和同事们,在议论文写作训练教学中,曾努力作了一些探索,窃以为,我们采取的五步训练序列似乎是“合格”——规范的议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一种好方法。笔者现略陈固陋,正于方家,还望不吝赐教。

第一步,学会分析论据,学会“议例”: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引用充分的论据作为证明论点的材料是十分必要的。可是不少同学在议论文写作中往往只注意引用论据,却不会对论据作分析,走进了罗列论据摆花架子的误区。而分析论据进行“说理”恰恰是议论文文体的本质特征。针对这一议论文写作的“核心”环节的薄弱,笔者着重训练学生六种常用的论据分析方法:求质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阐释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辩证分析法。通过指导学生经过五个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掌握该方法:简要阐释、举例说明、归纳规律、练习掌握、答案参考——在下一次训练中给出(以下各步训练步骤同此)。如: 因果分析法: 首先,简要阐释: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事出必有其因,我们可以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由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推导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即论点要素),使论据有力地证明观点。其次,举例说明:

例如《近墨者黑》一文中引用“孟母三迁”这一事例后的一段分析:“„„为什么孟母初居墓旁,孟子便每天只会学哭呢?这是因为人有社会属性,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联系,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不可避免地要烙上周围环境的印记。所以说,近墨者黑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本段文字就是通过分析孟子行为的原因,从人的社会属性的角度考虑,阐明了环境对人的直接影响,发挥了事例的论证作用,直接论证了“近墨者黑”的必然性。再次,归纳规律:

这种方法具体说,就是对论据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其议论分析的文字往往有这样的标志性词语,如“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等。再次,练习掌握:

运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下列提供的论据,使它能证明“惟有靠奋斗,才能冲破‘埋没’的压力”这一论点:

论据: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最后,答案参考:

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通过“议例”的训练,学生不仅具备了“议论就是分析说理”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切实掌握了基本的分析说理方法,从根本上弥补了写作中“论点+论据”机械组合的缺陷。第二步,学会叙述事实论据,学会“叙例”:

高考阅卷中发现:相当的考生写议论文时却写成了“观点+一两个精细描述的故事+结论”的三体合一的“杂文”——即议论文的架子记叙文的大肚皮的“四不象”,使文体走了样,成了《等级评分标准》中评估文章表达(满分20分)的第四档(6~0分)作文。究其因,是论据叙述不当造成的。这些同学在叙述事实论据时,不突出重点和精华,不注意取舍,水分太多,有许多的叙述描写,有时还有详细的故事情节,文章几乎成了记叙文,使文章的论点无法得到充分的证明,这是写议论文的大忌。针对这一“走体”现象,笔者从三个方面对学生加以训练:

1.紧扣论点叙述论据:

第一,用同一材料可以论证不同的观点。这种材料的主旨总是由多个意义点构成的,那么我们用它论证观点时就必须对材料进行分解,从材料中找出切入点,把事例中与论点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的部分分离出来加以叙述使之与观点高度统一。这也较好的解决了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材料贫乏的毛病。

第二,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很多材料,看起来能够用来论证同一观点,可细细体会,发现它们侧重点并不相同,彼此之间其实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2.简明扼要叙述论据:

议论文中的事例是作为论据出现的,它的任务是确立论点,而不在于向读者展示本身发生的过程,因此,陈说事实应简括扼要,力避繁冗拖沓,以叙代议。所用事实若为人们所熟知,那只需“一言以蔽之”,使之能证明论点即可;所用事实若不为人所熟知,也同样要力求简要,做到要言不烦。3.挖掘增补叙述论据:

叙述论据,不仅要学会裁剪做到紧扣论点、简练概括,还必须学会根据论点的需要,将事例中隐藏的东西挖掘出来,增补一些与论点相近甚至相同的词句。学生掌握了“议例”、“叙例”的能力,就具备了写作“符合文体要求”的议论文能力了。第三步,写好一个完整的议论文段: 一个完整的议论性段落,包括论点句→阐述句——引例句(直接阐述论点句、引证+阐述句)→叙例句→议例句→结论句等部件。

训练学生写好一个完整的议论文段的可采用“五步法”来完成:

第一步:段的首句,一定要摆放这一小节的分论点。开门见山,使阅卷老师明白你这一节要论证什么问题。第二步:或直接阐述论点或引用名人名言并加以阐述或概括下例,目的均在于完成由论点到例子的过渡即引例。注意:引用名人名言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论证时,要注意名人名言与分论点有关系,如没有联系,则不能起论证作用。引用名人名言之后最好要加以阐述,挖掘出理论论据中能证明分论点的要素。第三步: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所举事例要紧扣分论点。写法上按照“叙例”法来叙述。

第四步:分析说理。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可选用“议例”六法中一种或综合几种进行分析说理。

第五步:本段小结。它有两个任务:一完成由特殊到一般的过渡,可加上“同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或“此种想象,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等字样;二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

这样一来,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必须强调板块字数应控制在200—260之间。通过“议例”、“叙例”和“完整文段”三步训练,学生掌握了写好一个有理有据、分析说理到位的议论文段的能力,而后经过成篇训练,便可做到议论的“结构严谨”、“说理透彻”了。第四步,学会设置分论点、学会找“理”: 议论文写作的关键是分析说理,从整篇议论文写作来看,关键是要解决好说理的角度和说理的层次问题。训练学生学会分论点的设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首要使学生懂得议论文实际上只有四个范畴:1.“是什么”,论证性质和类别方面的问题;2.“为什么”,论证目的和原因方面的问题;3.“怎么办”,论证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4.“会怎样”,论证效能和结果方面的问题。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不会也不必同时论述四个方面的问题,而应有针对性,大胆取舍,择其一、二来论述。

其次,必须使学生清楚议论文写作可分三步走:首先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这四个方面展开思路、设置分论点;然后,根据个人对题意的理解,确定论证的范畴,找准论证的中心,再从四个方面选取一定的分论点构思文章的提纲;最后,根据提纲快速完成文章的写作。

完成第一步的思路展开、设置分论点之后,拟写提纲就容易得多了。这一步实际上是将展开的思路、设置的分论点经过挑选,使之条理化且固化下来。注意:

篇3:小学阶梯式作文训练模式初探

关键词:小学生,阶梯式作文,写作素材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小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许多小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手足无措。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上观念陈旧,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阅读量少,词汇量和语言组织能力差,缺乏真情实感的表露等。在教育体制改革和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在不断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写作素材,帮助小学生找到学习方法和写作灵感。但是,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升,限制了小学生的个性发挥。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现实,立足长远,发挥阶梯式作文教学的优势,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下面,笔者对此谈几点体会。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一)只注重课堂训练,忽视学生的生活实践

现阶段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严格的写作训练,给学生设计繁重的写作作业,使小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语文教师没有把作文写作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导致小学生对写作失去了兴趣。其实,小学生的思维还不成熟,他们看待事物比较单纯,语文教师应该多带领学生观察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丰富小学生的情感和认知,而不是一味地在课堂上进行写作训练。还有一些语文教师在期末考试前给小学生打印一学期的写作范文,让小学生强行记忆,等到考试时进行生搬硬套。结果,教师会在批改试卷时发现全班小学生的作文都非常类似,没有创新。

(二)只注重书面表达,忽视学生的口头训练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二者共同发挥作用,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综合素养。但是,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片面注重书面表达,认为只要学生能够写出优秀的作文就行,没有认识到口头训练的重要性。教师还把教材中每单元的口语训练都忽略了,把大量的教学时间放在提升教学进度上。这样就使小学生的发展不均衡,口头表达能力差,在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结结巴巴,条理不清,甚至有的小学生面红耳赤,抓耳挠腮。在一些农村小学里,语文教师的教学技巧和经验有限,无法为小学生进行深度的语言训练,导致小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三)只注重技巧指导,忽视学生的素材积累

有一些语文教师认识到了对小学生写作过程进行指导的重要性,因此在作文课上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指导上,忽视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体地位,使小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由于小学生的阅读量有限,在写作时往往缺少素材,不能深刻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可是语文教师并没有引导小学生积累素材,造成有些小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异想天开。还有一些语文教师忽略对小学生作文的讲评,在批改作文时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删减原文内容,使小学生的真实情感不复存在,并没有发现小学生的闪光点,没有鼓励小学生的自信心,也没有分析小学生写作的得失。

二、阶梯式指导方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训练目的,突出作文训练的重点

阶梯式作文训练侧重的是训练内容的集中性、训练层次的有序性、训练结果的高效性。因此,在进行阶梯式作文教学时,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训练目标,通常是先从语言描写入手,再到选材和结构设计,最后是写作技巧。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会在日常教学中要求他们细心观察身边人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周围事物的发展、变化等,然后让他们将观察到的内容写出小段的文字,为正式写作积累素材。在选材上,我严格要求小学生根据自己想表达的意思确立写作中心思想,并组织小组合作讨论,确保写作主题的正确和新颖。技巧的指导要围绕小学生写作的全过程,为他们详细讲解作文开头、结尾和过渡段的策略。

(二)创设写作情境,鼓励小学生自主写作

阶梯式作文训练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有效避免了语文教材中较长的作文训练模式,让小学生更具有开放性和独立性。我在教学中,会为小学生创设不同的写作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写作欲望,鼓励小学生能够自觉进行作文写作训练。比如在讲了《赵州桥》以后,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先进行课堂提问:同学们的家乡是否有古建筑呢?如果有,请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并将它画出来。这时小学生都非常踊跃,课堂氛围高涨起来。然后,我要求小学生按照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对自己家乡的古建筑进行描述,并写成作文。这样,就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枯燥和封闭,使小学生能够发挥主体性,认真完成写作任务。

(三)提高阅读量,让写作与阅读相辅相成

针对小学生阅读量少,写作缺乏素材的现象,我在作文阶梯式训练时会提倡小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量,为作文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师要为小学生指定或者推荐阅读材料,防止小学生阅读到不利于学习和成长的材料。语文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对小学生进行片段训练,比如语言结构、修辞手法、描写技巧等,还可以让小学生进行续写或者缩写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新时期,作文教学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有效结合现实生活,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阔小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小学生的作文能够做到情文并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阶梯式训练需要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语文教师不懈的探究和开发,循序渐进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水平,使小学生能够养成终身写作的好习惯。语文教师需要立足学情和现实生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小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让作文真正的融入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成为小学生表达情感和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杨艳“.写作情趣”的阶梯式培养[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3(13).

篇4:五步阶梯式写作训练模式初探

关键词:高中英语;书面写作;造句;听说作文;限时训练

一、阶梯式教学的概念和理论依据

1.概念的表述

所谓“阶梯式教学法”,是一种分层次进行目标管理的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方法,是给不同程度的学生铺上成长的台阶,引导其踏上“正确定位”“主动升级”“积极进取”的良性循环“魔力圈”。

2.理论依据

(1)语言习得理论。

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认为,“获得外语能力有两种途径,一是习得,二是学习。习得的知识能用于与人交流,而通过有意识学习的知识只能起到监控和编辑作用,用以检查和修正习得系统的输出,但不能转化为交际能力”。即人们接收到足够可以理解的语言输入就可以习得语言。

(2)借鉴过程法的优势。

过程法强调写作的整个过程,它揭示了写作过程不是单一的个人行为,而是个人与范文,个人与社会多方面的互动过程。

(3)参考写作心理学。

阶梯式学习法,以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及情感调节为突破口,进行阶梯成长试验,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二、高中英语写作困难的主要成因

1.我校藏族学生的写作基础几乎为零,因为西藏的英语中考不考作文

2.由于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学生在写作中谓语应用不明确、不熟练

3.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已相对成熟,他们想说的话很多,使用的语言形式却词不达意,错误百出

4.在写作中单词拼写错误占了一定的比例,说明学生英语词汇的记忆准确熟练程度不够

三、阶梯式写作训练模式建构

1.构建初始写作基础

(1)复习语音知识,让学生学会拼读英语单词,并通过默写初中词汇巩固增强学生的基础词汇量。

(2)英语书法训练。对英语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学生正确、工整、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

(3)结合预科教材巩固学生的基础语法知识,减少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的语法错误。

2.大量词汇、短语、句型的输入,循序渐进地搞好初高中写作的衔接

(1)单词、短语造句。每个单元部分单词、相关短语造句练习,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

(2)每个单元中相关主题的名言背诵。对名言警句的背诵和灵活运用不仅能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样这些名言警句在作文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语法训练中典型句子的听写。

(4)听说造句。新课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课文中重要的短语、句型,教师再将事先根据这些短语、句型设计好的汉语句子逐句要求学生口头译出。

(5)固定句型造句。学英语离不开背诵句型及精彩句子仿写,要求学生对实用句型掌握到位。

3.语篇训练之课程开发训练

(1)用所学单元的部分单词和短语进行讲小组故事比赛。

(2)鼓励学生运用本单元内容画出文章结构并复述。

(3)写作训练融入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

4.语篇训练之课程外实战演练

(1)新闻播报。

我校学生几乎每晚都要看新闻联播,对于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了解得比较多,把英语写作和新闻联系起来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活动按小组竞赛形式展开,小组成员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新闻上网查询资料适当展开,查字典找资料用英语表达出来,由该条新闻播报员带领全班同学熟悉这些词汇,再听新闻时就比较容易懂了。

(2)过程写作。

过程写作是教师使用较多的指导学生课堂写作的方式。教师选定题材,通过预写作—打草稿—修改—校订—定稿,从创设情景,形成特定的写作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大脑中的图式及背景知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接着,提供有用句型及结构,帮助学生自主获取足够的写作信息,使情景与语言产生直接的联系,形成英语思维环境,然后在联想中表达。之后,把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一定的整理,写出初稿。接着在同学评价、老师评价、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寻求更好的布局方式,最后独立成文。

(3)写作限时训练。

写作限时训练是训练的最后阶段。训练时当场发题,限时交卷,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在写作限时训练的初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判断文章的体裁、时态、人称、内容等。学生明确目的,并掌握要领后,要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书面表达应从平时抓起,逐步、有序、长期地坚持训练,使学生的写作由“量”向“质”方面转化,形成流畅的语感,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苑莉,赵英敏.新课程下高中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3).

作者简介:陈兰英,女,1970年12月出生,四川省营山县人,大学本科,中教一级,高中英语教师,主要研究高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及教师用自己的教学激情激发学生学习能力。

篇5:五步阶梯式写作训练模式初探

近几年, 笔者在议论文写作训练教学中, 曾努力作了一些探索, 采取的五步训练序列, 促进了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笔者现略陈固陋, 正于方家。

一、 学会分析论据, 学会“议例”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 引用充足的论据作为证明论点的材料是十分必要的。可是不少同学在议论文写作中往往只注意引用论据, 却不会对论据作分析。而分析论据进行“说理”恰恰是议论文文体的本质特征。针对这一议论文写作“核心”环节的薄弱, 笔者着重训练学生六种常用的论据分析方法:求质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阐释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辩证分析法。通过指导学生经过五个环节的学习和训练———简要阐释、举例说明、归纳规律、练习掌握、答案参考 (在下一次训练中给出) ———掌握该方法 (以下各步训练环节同此) 。

因果分析法:

首先, 简要阐释:

因果分析法, 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 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事出必有其因, 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 由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 推导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从而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 使论据有力地证明观点。

其次, 举例说明:

例如《近墨者黑》一文中引用“孟母三迁”这一事例后的一段分析:“……为什么孟母初居墓旁孟子便每天只会学哭呢? 这是因为人有社会属性, 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联系, 一个人的性格行为, 不可避免地要烙上周围环境的印记。所以说, 近墨者黑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本段文字就是通过分析孟子行为的原因, 从人的社会属性的角度考虑, 阐明了环境对人的直接影响, 发挥了事例的论证作用, 直接论证了“近墨者黑”的必然性。

再次, 归纳规律:

这种方法具体说, 就是对论据中的行为, 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 探求其根源, 发现其本质, 使内容逐步深化。其议论分析的文字往往有这样的标志性词语, 如“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等。

运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下列提供的论据, 使它能证明“惟有靠奋斗, 才能冲破‘埋没’的压力”这一论点:

论据:古今中外, 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 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 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 抓住一切机会进行研究, 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也曾“埋没”在小店铺里, 但他没有消沉, 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 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 昼夜不停, 寒暑不辍, 刻苦自学, 潜心钻研数学, 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 并且能有建树? 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是怨天尤人, 而是努力拼搏奋斗, 终于冲破“埋没”, 脱颖而出。

通过“议例”的训练, 学生不仅具备了“议论就是分析说理”的意识, 更重要的是切实掌握了基本的分析说理方法, 弥补了写作中“论点+论据”机械组合的缺陷。

二、掌握叙述事实论据, 学会“叙例”

高考阅卷中发现:相当的考生写议论文时都写成了“观点+一两个精细描述的故事+结论”的三体合一的“杂文”———即议论文的架子记叙文的大肚皮的“四不像”, 使文章走了样。究其因, 是论据叙述不当造成的。这些同学在叙述事实论据时, 未突出重点和精华, 不注意取舍, 水分太大, 叙述描写太多有时还有详细的故事情节, 文章几乎成了记叙文, 使文章的论点无法得到充分的证明, 这是写议论文的大忌。针对这一“走体”现象, 笔者从三个方面对学生加以训练:

1.紧扣论点叙述论据

第一, 用同一材料可以论证不同的观点。这种材料的主旨总是由多个意义点构成的, 那么我们用它论证观点时就必须对材料进行分解, 从材料中找准切入点, 把事例中与论点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部分分离出来加以叙述使之与观点高度统一。这也就解决了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材料贫乏的毛病。

第二, 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很多材料, 看起来能够用来论证同一观点, 可细细体会, 发现它们侧重点并不相同, 彼此之间其实有着较大的区别, 因此, 需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

2.简明扼要叙述论据

议论文中的事例是作为论据出现的, 它的任务是确立论点, 因此, 陈说事实应简括扼要, 力避繁冗拖沓, 以叙代议。所用事实若为人们所熟知, 那只需“一言以蔽之”, 能证明论点即可;所用事实若不为人所熟知, 也同样要力求简要, 做到要言不烦。

3.挖掘增补叙述论据

叙述论据, 不仅要学会裁剪做到紧扣论点、简练概括, 还必须学会根据论点的需要, 将事例中隐藏的东西挖掘出来, 增补与论点相近甚至相同的词句。

学生掌握了“议例”、“叙例”的能力, 就具备了写作“符合文体要求”的议论文能力了。

三、 写好一个完整的议论文段

一个完整的议论性段落, 包括论点句→阐述句———引例句 (直接阐述论点句、引证+阐述句) →叙例句→议例句→结论句等部件。

训练学生写好一个完整的议论文段, 可采用以下“五步法”来完成:

第一步:段首句, 要摆放这一小节的分论点。开门见山, 使读者明白你这一节要论证什么问题。

第二步: 或直接阐述论点或引用名人名言并加以阐述或概括下例, 目的均在于完成由论点到例子的过渡即引例。

第三步:列举典型事例, 古今中外, 正反事例均可。所举事例要紧扣分论点。

第四步:分析说理。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 因为没有分析说理, 就没有议论。可选用“议例”六法中一种或综合几种进行分析说理。

第五步:本段小结。它有两个任务:一完成由特殊到一般的过渡, 可加上“同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或“此种现象, 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等字样;二照应本段开头, 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 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

这样一来, 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就完成了。

通过“议例”、“叙例”和“完整文段”三步训练, 学生掌握了写好一个有理有据、分析说理到位的议论文段的能力, 而后经过成篇训练, 便可做到议论的“结构严谨”、“说理透彻”了。

四、掌握设置分论点、学会找“理”

议论文写作的关键是分析说理, 从整篇议论文写作来看, 关键是要解决好说理的角度和层次问题。训练学生学会分论点的设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首要使学生懂得议论文实际上只有四个范畴:1.“是什么”, 论证性质和类别方面的问题;2.“为什么”, 论证目的和原因方面的问题;3.“怎么办”, 论证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4.“会怎样”, 论证效能和结果方面的问题。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不会也不必同时论述四个方面的问题, 而应有针对性地大胆取舍, 择其一、二来论述。

其次, 必须使学生清楚议论文写作可分三步走: 首先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这四个方面展开思路、设置分论点;然后, 根据个人对题意的理解, 确定论证的范畴, 找准论证的中心, 再从四个方面选取一定的分论点构思文章的提纲;最后, 根据提纲快速完成文章的写作。

五、 写好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

篇6:基础写作训练“五步曲”

写作材料

下面五幅图描述了李先生的遭遇。

[写作内容]

根据以上图画,写一篇短文。

[写作要求]

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图画的全部内容。

训练方法

第一步:仔细审题

1. 看清题目要求,确定标题:A Beggar

2. 确定文体:记叙文

3. 确定主体时态:一般过去时

4. 确定写作要点:要点为图画中的所有内容

第二步:列出提纲

所需词汇:beggar, stretch, disabled, walking stick, ask for, in a hurry, pay no attention to, go on one’s way, by accident, take an action, jump up, run after等。

选择句型:such... that, so... that...

列举要点:可按图画顺序简单地排列要点

1. a beggar was on the roadside; Mr. Li was on his way

2. the beggar stretched his walking stick

3. Mr. Li looked for some change

4. a 100-yuan note was blown into the air

5. the beggar jumped up and ran after the note

第三步:组合信息点,连句成文

如果文章内容简单,我们就可以把相关的信息点组合成一个句子,然后把要点补充完整,有时适当使用连词即可成文。在将句子补充完整时,一定要时刻树立主谓意识。如果文章信息点较多,句子较为复杂,则应先用几个简单句来表达,然后再合并成一个句子。

图画1:

A beggar asked for money on the roadside.

Mr. Li was in a hurry on his way to going for work.

He paid no attention to the beggar.

图画2:

The beggar stretched his walking stick.

The walking stick made Mr. Li nearly fall to the ground.

图画3:

Mr. Li realized he was a disabled person.

He began to look for some change in his pocket.

图画4:

He took out a 100-yuan note by accident.

The note was blown into the air.

图画5:

The beggar jumped up quickly to run after the note.

He was so surprised.

He stood there .

He opened his mouth.

然后再将相关的简单句进行合并,合并句子的方法有:

1. 用连词。合并成复合句或并列句。

如,图1的三个句子可合并为:

One day,when Mr. Li was in a hurry on his way to going for work, a beggar was asking for money on the roadside but he paid no attention to the beggar.

又如,图2的两个句子可合并为:

The beggar got angry and stretched his walking stick, which made Mr. Li nearly fall to the ground.

2. 用非谓语动词短语。如图3的两句可合并为:

Realizing he was a disabled person, Mr. Li began to look for some change in his pocket.

3. 用with的复合结构。如图5的四个句子可合并为:

The beggar jumped up quickly to run after the note, which made Mr. Li so surprised that he stood there with his mouth open.

第四步:修改

修改时应做到六看:

看体裁和格式是否正确;

看要点是否齐全;

看主谓是否一致;

看人称是否一致;

看时态是否一致;

看句子结构是否完整。

第五步:认真誊写,再次检查

修改完之后,要认真誊写,特别注意书写规范、整洁。誊写完之后,还要再次快速检查一遍,看有没有单词拼写错误、标点符号错误及大小写错误,特别是那些由于笔误而导致的错误要及时修正。最后,可定稿为:

A beggar

One day, when Mr. Li was in a hurry on his way to going for work, a beggar was asking for money on the roadside but he paid no attention to the beggar. So the beggar got angry and stretched his walking stick, which made Mr. Li nearly fall to the ground. Realizing he was a disabled person, Mr. Li began to look for some change in his pocket. He took out a 100-yuan note by accident and the note was blown into the air. Seeing this, the beggar jumped up quickly to run after the note, which made Mr. Li so surprised that he stood there with his mouth open.

实战演练

假如你是李明,是某校的生活部长,你组织了一次全校性的问卷调查,以了解一学期来学生的开支情况,以下是调查数据:

[写作内容]

请你根据上面图表所提供的信息,用英语写一封信给某杂志社,内容包括:

1. 调查时间、调查问题及调查对象;

2. 男女生主要开支的项目;

3. 男女生在交友方面开支的差异;

4. 书籍开支在男女生方面的排序差异;

5. 你对这一结果的看法。

参考词汇:文具:stationery; 零食:snack

[写作要求]

1. 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2. 开头与结尾已给出。

Dear editor,

Yours,

Li Ming

参考范文:

Dear editor,

We have done a survey on their expense among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recently. As is shown in the graph, both boys and girls have spent most of their money on snacks, entertainments and making friends. As for making friends, the money that boys have spent is twice than that of girls. But books rank the last for both boys and girls. In my opinion, their money should be saved for books rather than spent on snacks or entertainments.

Yours,

Li Ming

责任编校 蒋小青

篇7:“五步教研模式”初探

“五步教研模式”就是在开展以研究课堂教学为主的校本教研活动时,通过“集体备课——课堂展示——反思评价——专家示范——对比研讨”五个步骤来研究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

一、“五步教研模式”的基本形式

第一步: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针对某一教学问题的集体研究。这里的集体备课主要是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进行集体研究,确定最佳教学方案。首先,要针对学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学科组教师进行自主备课和思考。自主备课要充分,既要学习教育理念,研读课程标准,钻研感悟教学内容,又要分析教学对象,思考教学方法与策略,设计教学流程,这样才能在集体研讨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次是进行学科组教师集体研讨,在研讨中每一个参与的教师都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中心发言人要认真听取每一个教师的意见,并做好记录。再次是要在大家的意见基础上整合成一个最佳的教学方案。最后是随机或指定一名教师代表大家执行集体确定的教学方案,进行课堂展示。

第二步:课堂展示

集体备课的成果要运用于教学才能起到实效,作为以研究课堂教学为主的集体备课,就应当把集体备课的成果运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检验集体备课的实效。在运用“五步教研模式”开展校本教研时,在集体备课确定最佳方案后,要指定一名教师把集体设计的教学方案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展示。为了切实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展示的教师既要忠实地执行方案,又要根据课堂上学生具体的生成情况随机调整教学设计,即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教师进行课堂展示时,其他教师要参与听课,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和随机的反思与点评。在听课的过程中,既要看展示教师的发挥情况,又要思考教学方案每一环节的可行性、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科学性。

当然,课堂教学展示的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教学方案的可行性,还取决于执教教师的个人素质,这需要在反思评价中进行客观的分析。

第三步:反思评价

反思评价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形式,不注重反思就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在反思评价中,要遵循全面性、整体性、可行性和客观性的原则,一是要反思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二是要反思评价课堂教学展示中教师组织教学的有效性;三是要反思评价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有效性。不仅要反思评价教学方案,而且要反思评价课堂教学;既要反思评价教师的教学,又要反思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通过反思评价,不仅要肯定集体备课和课堂展示所取得的成果,而且要充分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要研讨改进的措施,这样才有利于使每一个教师都得到提高。

反思评价时如果让部分学生代表参与效果会更好,因为只有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才最有发言权。

第四步:专家示范

在校本教研中,教学的专家参与到研究中,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可以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在使用“五步教研模式”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专家(教研机构的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要全程参与,从集体备课、课堂展示到反思评价,专家都要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思考。但在集体备课环节,专家只是参与,原则上不发表任何意见。在反思评价这一环节中,在听取教师的反思评价意见后,专家就要进行全面的指导和评价,帮助教师形成改进的意见。

专家的引领作用主要应当体现在教学的示范。如果专家只是局限于对理论的指导,广大教师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切实领会。如果专家进行教学的示范,就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专家在反思评价环节对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展示已经做了理论上的指导,在这一环节中,专家就要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示范。专家示范要在与教师展示不同的班级进行。专家示范时,参与活动的教师要认真听课、记录和反思自己的教学。专家示范的效果如何,取决于他本人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与策略、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能力。这就要求“专家”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

第五步:对比研讨

专家示范结束后,应当及时组织对教师展示和专家示范的对比研讨。对比研讨实际上是第二次反思和评价。经过集体备课、课堂展示、反思评价等环节以及专家的理论指导后,参与的教师对本教学内容的教学如何组织和把握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再加上专家的示范课,应该说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此时,对教师的展示课和专家的示范课进行对比研讨和反思,就能使教师对展示课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感性的认识,对专家指导的理论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对于示范的专家来说,上示范课和对比研讨,对自己也同样得到锻炼和提高。在对比研讨中,专家应当对自己教学设计、理念,所采用的方法、策略等进行详细的说明,便于教师反思和研讨。在研讨过程中,专家应当尽量不发表意见,只对教师存在的疑问进行解释和说明。为了使教师在研讨中能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上示范课的专家也可以在说明教学思路后就回避。在研讨中,既要肯定教师展示课和专家示范课的成功之处,又要找出存在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要确定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应当如何把握类似的教学内容,如何把教学理论、理念运用于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可以邀请学生代表参与对比研讨,让他们谈谈不同教师执教的不同感受,这样更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所需要的课堂。

二、“五步教研模式”的优势

“五步教研模式”是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校本教研方式。其优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指向明确。

“五步教研模式”直接研究课堂教学,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如何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和专业发展。

2. 问题集中。

利用“五步教研模式”开展校本教研,一次活动就只集中解决一个问题,使问题的解决更加彻底,方案更加可行,并通过两次检验和反思,使解决问题的方案更加完善和有效。

3. 反思充分。

对同一个教学内容教学的反思达两次,这就使反思更加落实,更加到位。第一次反思在教师展示课之后,参与教师对集体形成的教学方案和教师的执教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和评价;第二次反思在专家示范课之后,这一次的反思以对比研讨的形式进行,参与教师对教学的得失、怎样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以及怎样把握好课堂教学都有了进一步的感受和升华。两次反思,实际上对教师就是两次提高。

4. 主体明显。

“五步教研模式”直接面向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五个环节中有四个环节学生都参与其中,特别是反思评价和对比研讨时,学生代表参与评价,教师主动听取学生的意见,使课堂教学直接面向学生,服务学生,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5. 理论与实践结合。

以往的专家指导往往与教学实践脱节,教师在听专家指导讲座时常常是“听得心动、激动,事后难动、不动”。在“五步教研模式”中,专家直接参与其中,并把理论指导及时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使理论指导与实践示范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师不但心动、激动,而且能够行动。这样的专家指导才是最有效的,也才是最受教师欢迎的。

6. 研训一体化。

“五步教研模式”不仅是一个校本教研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校本培训的过程。教师在自主备课时需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领会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实际上教师都在参加培训,培训不仅有理论的学习,更有实践的观摩,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校本培训,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的都是群体参与、同伴互助、集体研讨等特点。

7. 促进了教研员的成长。

篇8:五步阶梯式写作训练模式初探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

G623.24

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种愉快的心境,将自己的现实情感结合实际经验加以创新表达出来,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分段式训练是通过对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进行不同技巧的训练,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写作能力,训练学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帮助学生逐渐优化自己的写作水平,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以往的一些实践教学的开展,已经在分段训练模式上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绩[1]。

一、小学语文采用分段式训练模式的依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写作是一种静态的倾诉,将自己想说的话通过写作的方式记录下来,供他人倾听和欣赏。我们将整个写作阶段分为三种:一种是低级阶段,低级阶段主要是记录自己的心情起伏,用一些较为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它的表达方式较为单一,写作的过程非常随性,对于写作的具体目的和想要表达的主题尚不明确,主要是写出自己的心中所想。第二个阶段是中级阶段,也是小学三、四年级左右的学习阶段,随着小学生心智的发育以及生活经验的累积,使得其在情感体验上以及表达上会更加的全面,学生随着自己的学习逐渐累积了写作的兴趣,不仅仅拥有了想要写的心态,逐渐出现了想要探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的意识以及自己不会写的认知。第三个阶段就是高级阶段,大约在小学五年级至六年级的时候,随着学生写作的经验逐渐丰富,他们开始表达的过程也会更加的理性清晰,随着他们写作素材的累积以及目的性的增强,在这个阶段学生逐渐对写作具有信心,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想法和创新写出一篇具有借鉴意义以及欣赏价值的作文。根据对学生学习状态以及写作过程的划分,我们得出了训练学生写作过程当中的学习规律,通过对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渐帮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本质以及提升自己写作的能力。并且在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写作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训练技巧,找到训练规律逐渐累积,我们也按照三个阶段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所采取的方式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衔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学生的写作水平打下良好的根基。逐渐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累积、学生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阶段来进行不同种类的训练,帮助学生随着年纪的增长掌握更加娴熟的写作技巧,学会自如地驾驭好文章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2]。

二、小学语文采用分段式教学模式的方法

目前普遍认知的训练学生写作的思想就是先以兴趣诱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再进行文化的逐渐累积。但是在整体推进这条指导思想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识字、阅读能力以及语言交际能力等等受到限制,导致学生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很难将预先设定好的一些阅读训练联系起来,因此我们采用分段的训练方法,用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打开学习的大门,逐渐累积累积知识,打好文字基础。分段式训练也是以兴趣逐渐累积的过程来帮助学生提升成绩的,但其与其他的教学方式具有根本上的不同,它采用分阶段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够帮助学生坚实的打下基础,配合字、词、句、段篇的练习,帮助学生日积月累、提升成绩。低级阶段的学习主要在于帮助学生打好文章的基础,包括一些标点符号的运用、词语的排序、句子的撰写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帮助学生打好词语字句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到文章當中的句子结构和整个脉络。具体可以采用一些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修改病句,学会查找同义词、反义词进行替换,用一些词语进行造句等等,让学生学会这些词语的基本用法。比如在《王冕学画》这一篇课文当中,可以让学生模仿文章当中的经典好词好句来进行撰写,通过词语的运用来逐渐掌握字词句的用法。第二个学习阶段也就是中级学习阶段,在这个学习阶段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对于整篇文章的把握,或者一些篇幅段落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学会分段落分层次地归纳文章当中的意思,让学生找出文章当中的中心句子,这样就能逐渐让学生了解到一篇文章的写作用意何在以及主要段落大意。这样一来,学生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的清晰明确自己的写作意图。比如在学习《草原》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文章当中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而且其段落的组织具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教师则可让学生进行段落分段并总结段落大意,让学生学习借鉴其表达技巧以及写作方式。高级阶段的学习重点在于提倡具有个人特色,让学生在掌握了表达技巧以及具有一定的写作经验之后学会自己创新,找出自己写作的核心要素,通过优秀文章的阅读来掌握一些优秀的写作方式并进行创新[3]。

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分阶段式学习,学生能够逐步的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并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步一个脚印,比传统意义上的写作教学更加的富有实施的可能性,具有章程,并且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凤兰.下笔生花锦绣文章——浅谈小学语文写作[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10)

[2]刘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探索与尝试[J].神州,2014(01)

篇9:五步阶梯式写作训练模式初探

一、“五步教学法”简介

中职应用写作教学的“五步教学法”是指遵循先知后行、先浅后深、先分解后综合、先呆板后灵活的原则, 按照基础理论知识简介、范文教学、病例分析、仿写、拓展学习及训练五个步骤依次进行的教学形式。

二、“五步教学法”在中职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1. 基础理论知识简介:力求讲解简化、教学形式多样

没有理论不能成为科学。但理论讲解过于详尽和单调, 就会枯燥和乏味, 更加让人难以理解。因此, 教师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上, 必须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把握好尺度, 化抽象为具体;要有新意, 应少讲、精讲, 只讲重点、难点;只教学生不会的, 其他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去解决。教师可采取“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先学后教, 当堂作业”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先自学, 以自学为主,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学前, 教师应抓住知识点, 先提出问题, 确定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 让学生的自学带有目的性和实效性。学生自学过程中, 教师要巡回辅导, 启发思考, 留心观察, 广泛答疑, 重点地辅导差生, 保证不放过一个学生。自学结束后, 教师应先让学生讲。学生讲对了, 教师不重复, 讲得不完整, 教师再补充, 讲错了, 教师再改正。教师可以利用PPT课件呈现填空、选择、判断等多种形式的练习题来快速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以便及时纠正。内容简单的理论, 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教师, 讲述自学的内容, 等等。通过不断变化的教学形式, 使学生感受到新鲜, 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为后续教学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范文教学:力求精选典型实例、学生细读、教师精讲

范文教学承上启下, 是引导学生把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的桥梁。为保障范文教学效果, 首先, 教师应精选最新、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需要的、难易程度适中的实例作为范文。其次, 教师应注意去甄别范文, 不能认为教材里所选的都是对的, 把反例当正例来对待。再次, 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 引导他们对范文一字一句地精读细读。在学生细读基础上, 教师再循循善诱, 带领学生从结构形态、表达方式、语体风貌各方面逐一分析并把握例文的参考借鉴价值。最后, 范文讲解中, 教师应尽可能展示不同写作风格的范文, 更好地让学生去感知体会。教师可采用条块式分析方法, 一个结构一个结构地讲清楚、讲透彻。

3. 病例分析:力求病例典型, 分析具体细致

病例分析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以往教学经验, 把“病灶”设在学生易错的地方。运用这种教学法, 教师在平时就应留意收集学生有代表性的病文或者其他典型病例, 针对写作中容易犯的“毛病”, 作适当的总结、分类, 做成一份“病例”薄。

选好了病例, 教师可按照学生思考分析, 指出错误之处、说明理由并提出修改意见, 教师点评并补充, 按顺序进行病例分析。病例分析前, 教师可根据需要给予学生适当启发或提示。病例分析中, 教师应精心组织与引导, 应带领学生做到逐字逐句修改, 做到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体式、内容等方面全面修改, 同时应注意避免冷场或落入不着边际“讨”而无“论”的境地, 争取达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和互相启发、借鉴, 共同提高的效果。

4. 仿写:应注意从形式到内容, 从呆板到灵活, 由局部到整体

习作者通过模仿范文,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是日后进行独立的创造性写作的基础。仿写包括形式和内容的仿写。从形式上仿写, 便于快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格式、结构形态、语言表达方式和语体风貌。仿格式时, 教师只要注意让学生树立牢固的格式意识, 把该文种的规范格式讲清楚后, 用设计好的格式框架让学生多加练习, 则能熟能生巧, 写出的应用文定能达到格式规范。仿语言时, 教师应注意先让学生仿应用文的程式性语言, 以规范性训练为主, 如介绍信的正文开头一般用“兹介绍XXX”等字样;然后才让学生感受并把握应用文时代语言的使用, 如“甲流”“VIP”等。从内容上仿写, 教师应侧重分析应用文主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角度。应引导学生去注意表述是否符合国家方针、政策, 语气是否适当, 表达角度是否合理, 表达的对象是否正确, 内容是否准确等。

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写与例文同类题材的应用文, 待学生对同类题材应用文能仿写好后, 再加大难度, 给学生不同题材的内容进行仿写。教师可以采用先分解, 后综合, 各个击破的分解式训练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先仿文种各局部, 待学生有一定基础后, 再采用文种整体仿写训练法全面仿写, 这样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仿写可以在课堂上当堂进行, 也可作为课后作业。当堂仿写, 仿写习作的材料宜篇幅短小, 且仿写完毕, 教师应立即组织学生互相点评和修改仿写习作。课后仿写, 教师下次上课时, 一定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好”与“差”学生习作进行评析, 对写得好的予以肯定、表扬, 写得不好的予以指正, 这样有始有终才能确保教学效果的加强。

5. 拓展学习及训练:应抓住一切实践性的机会,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

中职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是其写不好应用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让他们走出课堂, 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和探究应用文写作的规律, 可为写好应用文创造条件。

(1) 教师要善于抓住校园生活中让学生练笔的一切机会。如:学生请假, 要求学生写规范的请假条;利用开家长会, 要求学生写欢迎词、讲话稿、会议议程;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经常联系用人单位举办毕业生现场招聘会, 可组织学生到现场进行观摩。然后因势利导, 教授他们求职信、个人简历、证明信、介绍信等的写作。

(2) 教师要善于利用校园应用文的一切资源开展范文或病例教学。只要稍微留心, 学校办公室、学生宿舍、食堂里生活专栏上, 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等地方, 鲜活的应用文写作范文和病例随处可见。对于好的范文, 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对于典型的病例, 可由师生对其进行“病例会诊”, 挑毛病并提出修改意见加以修改。

(3) 中职生钟爱网络,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 指导学生按照提出的问题到网上搜索相应的应用文章或寻找应用写作中牵涉到的相关内容, 既增长他们的见识, 又可为正确写作打下基础。

(4) 教师可以学生下机关单位实习为切入点,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获得材料、分析材料, 利用获得的材料撰写成文、修改、定稿, 独立地完成整个写作活动, 从而使应用写作课变得更生动、更多样, 使学生的眼光变得深刻、犀利, 使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有实际性提高。

总之, 五步教学法应用时, 教师应树立知行并重的教学观念, 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应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来安排教学内容, 做到学以致用;应注意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 做到因材施教, 讲透练实;应注意精心准备, 科学设计, 有的放矢地教学, 最后达到全面提高。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应用写作教学现状, 提出“五步教学法”教学模式, 希望通过先知后行、由易到难的阶梯性教学及采取多形式教学方法的实践, 达到提高应用写作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应用写作,五步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宋俊丽.文本细读——行之有效的应用写作教学方法[J].应用写作, 2008 (4) :37.

[2]郭秀菊.作文“病例”也闪光[J].吉林教育, 2008 (6) :78.

上一篇:辽宁省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暂行规定下一篇:国企面试常见问题汇总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