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化

2024-04-09

数学化(通用9篇)

篇1:数学化

摘要:人们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组织,以发现其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

课堂教学中,如何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演绎推理为手段,突出数学化,实现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使数学课堂不仅真实有效而且学生兴趣盎然、思维层层推进呢?笔者在文中结合国标苏教版第九册《找规律》案例的教学进行一些反思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价值

案例描述

(一)感知规律

师:同学们,我国将举办一项重大体育赛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对,奥运会的成功申办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那你们知道这届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有几个?想看看吗?(课件出示)

观察一下,这五个福娃们是怎么排列的呢?(齐读)

你们觉得这些福娃的排列有规律吗?有怎样的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找规律。

(二)探索规律

师:这些福娃的排列有怎样的规律呢?你找到了吗?把你的发现先和同桌交流一下。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与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生:从左边起,每5个福娃为一组,每组都是按照北京欢迎你的顺序排列的。

师:请你猜一猜,如果继续这样排下去,第11个会是哪个福娃?第24个呢?

生:第11个是贝贝,第24个是迎迎。

师:这么肯定?你们怎么知道的这么快呢?请把你的思考过程写在纸上。

生展示介绍策略。

(列举―推想―计算)

师:能解释一下,除法算式中的每个数各表示什么吗?

……

(三)运用规律

师:看来找到了规律就可以帮助我们有序地、简便地解决问题了。

师:更多的福娃来欢迎我们了,你能很快找到第65个是谁吗?

……

反思和分析

数学化是一种由浅入深的过程。

数学化包含两个层次:对非数学内容进行数学化,以保证数学的应用性;对数学内容进行思维加工,以促进思维发展。

教材的思路重在多种策略的指导上;本课通过对教材的重组着重把周期规律和除法计算结合起来,使学生经过直觉思维、反思、比较、判断,不断地将数学化过程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1.对现实生活进行理性加工,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这既是把情境问题表述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也是对现实问题的数学加工与整理。

数学生活化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了浓浓的“生活味”,也让数学课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我们注重数学教学生活化,目的是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起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内化所需掌握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但是,学生经历过的、与数学有关的生活背景并不必然产生相应的数学问题。

例如:《找规律》一课,如果设置这样的情境:“出示5个奥运会的吉祥物,再出示5个奥运会的吉祥物。

你们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学生一定会提出福娃的排列是有规律的这个数学问题吗?未必。

因此,我们需要对情境进行理性加工:这些福娃的排列有规律吗?有怎样的规律呢?按照这样的规律排下去你能很快确定第几个福娃是谁吗?

为有效促进转化,本课从学生学的角度启发学生思考:要很快确定第几个福娃是谁,要研究哪些数学问题?(几个福娃为一组,每组按怎样的顺序排列?一共有多少个福娃)可以怎样计算呢?通过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到启发学生探索规律,找到算法,学生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提炼成数学问题的.数学化过程。

教师还让学生画出每几个图形为一组,列式后让学生解释每个数字的含义,促进学生及时有效的转化。

2.将思维引向有序和简捷,凸显数学价值

当现实问题转化成或多或少具有数学性质的问题时,教师要把握时机,指导学生重视数学的内在联系。

本课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满足于解决找到第几个福娃是谁这样的问题,而是启发学生继续探索,想一想:最后一组的第四个与前面每一组的第几个是相同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据这样的规律来判断第24个是什么?其实我们只要看哪一组的第几个就可以了?那如果余数是3,最后一个是谁?它与每一组的第几个相同?我们只要看哪一组的第几个就可以了?余数是2呢?余数是1呢?没有余数呢?这就抓住了找规律教学的实质。

为什么要找规律?找到规律有什么作用?当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有序和简捷时,数学价值就凸显出来了。

这样的教学让数学化在哪里?化在策略多样化上,化在与除法计算的联系上。

3.把握数学化的最佳时机,使数学化向纵深发展

课一开始,对学生的多种策略,教师并没有组织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并不是这个问题不重要,而是此时就让学生得出用除法计算最简便,学生还没有这样的体验和感受,接受起来比较勉强。

再说数字小用其他的策略解决未尝不可。

所以,在学生交流了多种策略后,我让学生很快找到第65个福娃是谁时,每个人都主动选择了除法计算的策略。

这时再引导学生概括出:当一些物体按照几个一组几个一组的规律有序排列时,要很快弄清第几个物体是什么,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用除法计算时,先要仔细观察,弄清几个物体为一组,也就是要找到物体的排列规律。

这样处理,就把握住了数学化的最佳时机,能促使数学化向纵深发展。

篇2:数学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我们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要以生活体验为原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自主探究为动力,把数学课堂教学构建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平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从现实生活入手,让学生通过参与身边的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内在的情感体验,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主动参与新知探究,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一、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数学。

数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生活中数与形的夺目光芒。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活生生的数学知识,是小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要求学生理解“平均分”这一概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礼物,你们喜欢吗?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 6 颗糖,想请小朋友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但是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议一议:这 6 颗糖你准备怎样分着吃?一下子,教室里便炸开了锅,小组同学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个同学说:“爸爸妈妈每人吃一颗,剩下是我的,嘿嘿!”立即就有一个同学批评说:“这样不好,你也太自私了吧!爸爸妈妈工作那么辛苦,我想每人应该吃 2 颗,这样很公平。爸爸妈妈也会夸奖我的。”此时,所有的同学都赞成这种分法。此刻,我非常兴奋,于是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平均分”这一概念。通过这一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这一片断的教学,让我感受到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要想真正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必须让数学随着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初步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让他们学到有价值的、生活所必需的`数学。

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数学。

实践是创造的源泉。脱离了实践活动的数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有通过数学活动才有可能被激活,才能迸射出创新的火花。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要把课堂知识的学习和社会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的方式生活化,用动手实践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紧闭的心智,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知识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丰满、鲜活起来。

在教学“我长高了”这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同学们,我们班上谁最高?你们想知道他有多高吗?你想知道自己长高了吗?话音未落,同学们便活动起来了。首先,他们找出了班上最高的同学,量出了他的身高,接着又互相量出了自己的身高。整个活动,大家非常兴奋,学习的兴趣很浓,因为他们正沉浸在自己长高的喜悦中,愿意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成长的快乐创设了一个愉悦的心理空间。

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因此,我们要用创新的教育理念,去激活学生创新的思维,播撒创新的种子,点燃创新的火花,开发创新的才能。在自主探究的课堂中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把课本中的既成结论转化成学生探究的素材,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探究的思路新颖化,解题的方式独特化,收到异曲同工之妙。

在“数学广角”这课的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三个小朋友握手,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如果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同学们激烈的争论起来,有的说 6 次,有的说 3 次。究竟握几次呢?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好吗?活动的规则是: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其中三个人分别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头饰,另外一个同学仔细观察,看他们每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同学们便兴高采烈地分组活动起来。这种探究的学习方式,能让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我也作为一个学习伙伴参与学生之中,把积极思考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和着教育发展的节拍,使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活动化、探究化,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精彩的生命活力。

篇3:让“数学化”回归小学数学课堂

他认为数学是“抽象—符号—应用”的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机械接受知识的过程, 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创造的过程, 追寻前人的足迹创造数学知识。因此, 我们的教学过程要伴随着探究活动, 科学地组织现实世界, 探寻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领悟数学的学科思想。学生也不是坐等答案, 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自己动手、动脑, 亲身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 获得全新的数学体验, 逐步完善数学知识。

为了回归数学课堂的“数学化”, 教师要更深入地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 让学生用最有效的途径洞悉生活、学习数学知识, 了解最本质、最基本的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能力, 提高数学素养。

一、肯定生活化元素, 体现数学的人文化

数学不是空中楼阁, 而是有它的根基的, 生活就是数学的根基,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时刻在为我们服务, 只是我们缺乏感知, 数学教学要做的就是唤醒学生的认知, 把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学生的元认知、生活经验都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起点, 为了适应学生, 我们要逃离“以书为本”的时代, 灵活变通, 有选择性地处理教材, 一切为了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生活。其实, 小学数学课本上的内容, 学生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已经接触过, 不能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例如,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 现在社会上流通的几乎没有以分为单位的, 所以在教学时我只作了简单的介绍, 没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 同时, 以元为单位的钱币学生也有所接触, 认识没有问题, 因此,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使用钱币, 花费大部分的时间给学生创设模拟购物情境, 在买卖东西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二、生活化, 仅是“数学化”的途径

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 生活化是数学课堂“数学化”的重要途径, 但数学应高于生活经验, 生活化的素材引进数学课堂之前, 教师要对素材进行解读, 用数学的眼光重组这些素材, 再带到课堂上来供学生学习。“数学化”的途径还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内心的学习欲望, 建构一个数学化的策略体系让学生经历。那么, 如何建构呢?

1. 开展问题性的操作活动。

数学课堂上的动手机会比较多, 但不易操作, 有部分学生往往趁着动手的机会玩自己的, 教师可以在操作之前给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或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动手, 这样的动手就更数学化了。

2. 准备逻辑化的数学材料。

生活中的材料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 往往会设计漂亮的图案, 学生的注意力又不具备强烈的选择性, 容易注意到无关紧要的图案上去。因此, 教师在准备数学课的材料时, 要有选择。例如, 在教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一课时, 不要准备食物、玩具等漂亮的包装盒, 而要准备简单的白色包装盒, 去掉不必要的干扰因素, 凸显数学的本质。

3. 解决生活化的数学问题。

学习就是为了运用, 也只有运用了才能体现价值。出示生活原型, 抽象出数学问题, 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经历这样的过程, 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就能学着用数学的眼睛看世界, 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三、数学课堂不能“去数学化”

眼下教师在评论一节课的时候, 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是否创设了生活情境?是否运用了多媒体?学生有没有合作探究?反而没有人关注数学内容, 这样的“去数学化”说的严重点会危及数学教育的生命。生活化、活动化固然应该是数学课堂要追求的, 但逻辑思维训练也要正常开展, 只会生活不会思考数学家就没有了。

当然, 低年级的学生知识水平有限, 理解能力不强, 也只能依靠形象、直观的材料吸引注意力, 开展学习。因此, 低年级的数学课堂生活味比较浓,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 知识有了一定的储备, 思维也上了一个台阶, 就要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数学。数学课不妨按照这样的思路开展教学: (1) 创设情境, 发现数学问题。课始, 出示生活化的情境, 但不能过多的纠缠于情境之中, 教师要及时提出指向数学的问题, 供学生发现、思考。 (2) 借助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教师要舍得花时间, 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 让学生自己不断探索、纠错、改正。 (3) 解决问题, 获取新的数学知识。在学生探究出基本正确的方法时, 教师可以适时加以点评, 在肯定的同时也可以加以补充, 让学生获得全新的感知。

四、回归“数学化”, 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

数学教材的编排主要遵循两条线索, 一条是数学的知识体系, 直接安排在教材里, 教师可以直观看到, 容易把握;还有一条则是暗线, 是数学知识中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 内在的需要教师去分析、思索, 才能加以提炼。当然, 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灵活变通, 当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时, 更多地注重学习数学的知识体系, 可以用生活化作调剂,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但是当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水平时, 就不要再一味地生活化了, 要逐步淡化生活化, 回归“数学化”, 给学生揭示内在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化”才是数学课堂的终极目标, 也是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

篇4: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数学化;教学情境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服务于生活。面对那些还一知半解的学生,他们认识数学知识的能力还比较朦胧,非常肤浅,这要求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数学知识,并将所获得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平时的生活中。比如低年级数学教学,可以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同时,当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运用生活数学开展课堂教学,又该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去呢?

一、将数学课堂演绎成学生熟悉的生活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课堂教学应向生活数学大胆开放,通过创设情境数学,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背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比如:一年级涉及到对不同事物特征进行分类,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樱桃、白菜、西红柿、苹果、辣椒、桔子、扁豆、草莓等入手,让学生自由分类,说出你这样分类的道理。这些学生们熟悉的事物,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特征,确定不同的分类标准,讨论起来你争我抢,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按照蔬菜和水果分两种,樱桃、苹果、桔子和草莓是水果,西红柿、白菜、辣椒、扁豆是蔬菜。有的说:“按颜色分,樱桃、苹果、西红柿和草莓都是红的,剩下的是另一类等”。在感受童言天真的同时,我更深地体会到分类这种数学思想是如此朴实地贴近学生,而学生们已有的生活经验真的是数学教学的宝贵财富,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们也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就生活在数学的世界里。

二、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数学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爱好是入门的老师。有爱好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聚精会神、积极思考,所学的知识把握得迅速而牢固,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抓住能让学生产生爱好、带着他们跑40分钟的“火车头”。我曾经听过一节小学五年级有关《分数的意义》的公开课,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堂课就是让同学们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分数的意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人注目的是讲课教师拿出的事先策划好的两个话题题目。

话题一、2008北京奥运——根据申办预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经费为16.25亿美元,除中心政府和北京市政府提供少量补贴外,4/5以上的经费将通过奥运会的市场开发来实现。

话题二、“奇妙”的人体——婴儿体内水的含量占体重的4/5;成年女性体内水分占体重的2/5;成年男性体内水分占体重的1/5。

按照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师要求学生当场自由编组,然后在讨论完题目发表见解。这两个话题一个是国家的大事,一个与人的健康有关,同学们都十分感爱好,所以现场的学习讨论气氛就非常热烈,而且大家在学习内容之外还说了许多对这两个题目的更深的熟悉,有的说奥运会需要的钱很多,所以打算拿自己的压岁钱去赞助,有的说,对比一下,婴儿体内水含量比例最多,可见平时要注重及时补充水份等等。原本一堂单一的数学课,结果被孩子们用一双双“生活的眼睛”变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研讨会,自然大家也把有关分数的意义及其运用学在了自己的脑子里。

三、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眼睛”发现数学

生活是多样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爱好。”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们那一双双“生活的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也是多样的,他们的思维方向、思维结果不一定会顺应教师的教学预设。那么我们的教学是执行预设的教案,还是开发课堂生成的资源呢?

比如:有这样一道讨论题:“在一个长方体物品的每个面上都捆扎十字包装绳,需用包装绳的长度至少要有这个长方体物品棱长总和的长度?”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绝大多数认为包装绳的长度一定超过物品的棱长总和,因为每个面都捆扎成十字包装绳,即物品的棱长之和,再加上打结的,所以超过物品棱长总和。但是也有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不同看法,提出包装绳可能比棱长总和要短一些。究其理由,认为假如这个物品是一块海绵,因为海绵是膨松的,生活实践中都要扎紧,因此就不需要那么长的包装绳。这种不苟同于一般的解答从现实生活出发,并能够对自己的想法充分阐明理由,教师就要予以肯定和赞扬。数学的严密性是它的特点之一,但是严密性不是绝对的,假如刻意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那么就不可能有生动活泼的思想,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受到抑制。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课堂教学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教师,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

四、将课堂中的生活数学向课外延伸

学生经常把课堂上的作业视为负担,这与作业缺少情趣、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忽视活学活用有关。而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它的这一性质给其课堂作业的设计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另外也可以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发动学生拓展设计这样的练习:配制含糖20%的糖水,可以怎样解?这是数学问题,它是科学问题还是化学问题已不再重要,而这正是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的体现。

数学课堂作业还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素质,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如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就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帮助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料,设计一个厨房,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成立设计公司,为客户设计。此时,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培养和塑造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归结到实践中就是需要教师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给学生一双“生活中眼睛”,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生活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数学课堂教学要“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做“敢探未发明的新理”的“第一流的教育家”。

篇5:让中班数学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游戏不受外部的强制和干预,完全是幼儿自主自愿进行的,这是游戏显著特点。幼儿在游戏中,活动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动作、思维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将数学教育渗透其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景结合起来,就可以把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因此,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游戏化,能极大地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产生较好的效果。首先,我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说说中班数学游戏怎样的游戏化:

1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探究

1.1编制数学教学游戏:(l)数学教学游戏主要有六种类型:情节性的教学游戏;操作性的教学游戏;运用各种感官的教学游戏;口头数学教学游戏;竞赛性教学游戏;数学智力游戏。编制数学教学游戏,必须根据幼儿教学教育的内容与要求,选择、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大,智力的发展,游戏化的程度宜逐渐减弱,游戏中宜减少游戏情景增加智力因素。小年龄的幼儿以有情景、有角色的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为主。中班幼儿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他们适宜开展各类游戏。(2)设计教学活动时,可选择不同的游戏形式,如个别玩的游戏,结伴玩的游戏,小组玩的游戏以及集体进行的游戏等。这样既能提高单位时间幼儿学习的密度,又能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如中班数学“学习5的序数”中,既有幼儿的单独操作游戏“给小动物回家”,又有集体参与的游戏“找朋友排队”,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整个数学活动可以采用一个游戏主题贯穿始终,也可以各个环节运用不同形式的游戏。(3)将数学活动于音乐、美术、体育等游戏性结合。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如在学习“比较多少”时,我们可以让幼儿玩“抢椅子”的音乐游戏。当音乐一停,会又一位幼儿没有请到椅子,这时,我就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幼儿能通过游戏实践获得“比较多少”的方法的数学知识。

篇6:数学教学游戏化案例

——小班数学活动《按规律排序》给我的启示

一、背景

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和智力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如何实现上述规定和要求,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做了尝试。

二、案例描述和分析

数学活动活动设计一直困扰着我们,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怎样把枯燥的数学活动设计的有趣味,让孩子们主动来学习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教研组就开展了教研活动,共同来研究。我有幸成为了这次活动的执教老师。

第一次活动 治标不治本

无意中看到儿子的小电视在放《花仙子之歌》,我觉得这首歌音乐优美,画面漂亮,一定能受孩子们的喜爱。于是我就设计了花仙子播花的游戏情境,活动一开始我用花仙子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引入活动,希望把孩子带入这个情境中,但是从孩子们的表情看出,他们对这首歌曲很陌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然后我又拿出“花仙子”的图片,用花仙子的语气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花仙子,春天到了,我要给大地送花来了。”接下来就出示ABAB排序的规律(红花黄花红花黄花),让孩子们就下去排。巩固了ABAB结构,我又出示ABBABB一组新的规律(红花黄花黄花红花黄花黄花),引导孩子们找出跟和上面一组规律的不同,然后接下去排。在验证排的对不对时,我们一起读规律,一起纠正错误的地方,这时候已经有很多孩子的注意力开始转移。接下去再进行巩固,还是ABBABB(蓝花黄花黄花蓝花黄花黄花)。最后幼儿独立操作,帮花仙子播花。很多孩子在操作中没有排对,而且最后环节集体验证时没有孩子愿意跟我一起来验证,各管各的去玩了。

分析:

花仙子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经典动画片,现在的孩子很少看这类动画片,对花仙子的人物形象不感兴趣。教师对孩子的了解不够,设计游戏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都是以自身的喜好、想法为主来设计的,孩子们对这个游戏并不是很喜欢。

第二次活动 换汤不换药

我吸取了上次活动的经验,换了一个游戏主题,改成了《羊羊大战灰太狼》,想想这个应该是当前孩子们最热门的动画片,对里面的角色也应该比较熟悉,用这个作为活动的主要游戏情境应该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于是我出示了喜羊羊、灰太狼的图片,问:“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趣,七嘴八舌的讲了起来,基本上都认识他们的。于是我又说:“慢羊羊村长发明了一种神奇药水,喝了这个药水,可以变出许多的羊。”一边讲,一边拿出许多个喜羊羊,美羊羊。“喜羊羊、美羊羊喝了神奇药水,就变出这么多了。现在它们要排队去对付灰太狼了。”孩子们一个个的眼睛都不眨。于是我引出ABAB排序规律,问“喜羊羊美羊羊怎么排队的?”孩子们找出了规律,大家一起读一读,然后放一放。接下去引出新经验,出示ABBABB规律(喜羊羊美羊羊美羊羊喜羊羊美羊羊美羊羊)让孩子们找出与上面规律的不同,然后一起说一说规律,接下去排,孩子们说规律时我只听到羊羊羊„„ 接下去又是巩固练习,出示很多懒羊羊和沸羊羊,让孩子们尝试接下去排什么,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在慢慢减弱,在说规律的时候,有不少孩子不认识沸羊羊的名字,排序时不会说或者不会排。孩子的单独操作也是给羊羊们排队去对付灰太狼。我在巡回指导,最后环节不了了之了。

分析:

《 喜羊羊和灰太狼》这个游戏主题是当前最流行的动画片,对于里面的主角孩子们都认识,因此一开始出示主角的时候,孩子们都很兴奋,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的,但是到后面为什么慢慢减弱了呢?我想:

1、情境设计单一。我在设计游戏时,只想到了要设计一个游戏情境,但是没有真正把孩子引到这个情境中去,可以说是为了游戏化而游戏,游戏只是一个冒头,在活动过程中却很少有游戏的成分,到活动结束羊羊们还没有大战灰太狼,还停留在排队,游戏的逻辑性、情境性都不够,还是传统式的数学教学。

2、游戏语言不够丰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游戏性指导语言少也是导致孩子兴趣较弱的原因之一。教师要巧用语言、巧设环境,适时适度地把幼儿带入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情景,同时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但又井然有序的学习氛围,和幼儿形成一个公平的,朋友型的关系,一起参与活动,共同探讨。

3、情境没有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本次活动是按规律排序,涉及到的新经验是学习ABB规律排序,在整个活动中只有羊的种类进行排序,范围太小,没有真正地达到教学目标。

第三次活动 对症下药见成效

我吸取了两次的经验教训,这次一定要好好把游戏化教学在数学活动中好好地运用进去。首先引入环节,我播放了轻松地背景音乐《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主题曲,说:“今天我们一起去羊村吧”,在欢快的歌声中,把孩子带入了游戏情境中。然后点击PPT,出现喜羊羊、美羊羊,跟小朋友打招呼,再点出慢羊羊村长,手上拿着“药”,说“这是一种神奇药水,喝了它可以变出很多只一样的羊„„”孩子们看的津津有味,又充满了好奇心。接下去的一环节是复习巩固ABAB排序规律。我点一下PPT,出现了很多喜羊羊,美羊羊,排成了ABAB规律,让孩子们说一说接下去该排谁了?孩子们对ABAB规律掌握的比较好,他们一说出来我马上点击出一只羊,用各种插入的方法出现,孩子们可开心了,在他们眼里,学习就是在看电视那么轻松。

接下去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学习ABB的排序规律。我说“灰太狼得知慢羊羊村长变出了这么多的羊,就要来抓羊了”,孩子们马上紧张起来。我继续说:“羊羊们还不知道呢,在玩各种排队游戏,瞧,他们又排出了另外一种方法的队伍,跟前面的一样吗?”(引导幼儿比较ABAB与ABB的不同排序规律),眼尖的孩子马上发现了现在变成了一只喜羊羊两只美羊羊了。这时点击灰太狼图片,“哈哈,有这么多的羊,实在太好了,今晚我可以美餐一顿了。”“啊,怎么回事,我头好晕,眼睛花了。”教师“原来灰太狼看到这样的排队方法会头晕”,喜羊羊马上想到了对付灰太狼的好办法了,“我们快点排成一个两个一个两个的队伍”。师:小朋友,请你快帮帮他们来排队好吗?”小朋友们都很想帮助羊羊们对付灰太狼,专注地看前面的规律,排出后面该排谁。孩子们说出来后,我马上点击PPT出示一个两个一个两个的喜羊羊美羊羊。我想:排的对不对如果是我老师来说的话不够有趣味性,不如请灰太狼来试一试。然后又引出灰太狼“我又回来了”,孩子们这次集体排对了,灰太狼又一次晕倒,“我还会回来的!”我说:“原来灰太狼真的是怕这种排队的方法,那我们把羊村的花也种成这个规律吧,灰太郎看到花也会晕倒的。”这一次我不广把排序停留在给羊羊们排队这个狭小的内容上,拓展到给羊村其它东西排排队,使的排序内容更丰富,面更广。接下去是巩固练习。出示一排红花,黄花,让幼儿看前面的规律,给花来排排队,孩子们的兴趣一直保持着。最后是单独练习环节,加入了更多的内容,根据形状的规律,根据大小的规律,是孩子们的学习不再呆板。我的要求是“我们一起来帮助羊羊们把羊村的墙面,地砖都做成一个两个一个两个的规律吧,这样就能战胜灰太狼了。”孩子们很乐意为羊羊们做点事,认真地排着。又到了最后评价、检查环节,眼看着孩子们的兴趣即将转移,尤其是有些调皮的孩子蠢蠢欲动,又要离开位置,控制不住了。我想如果还是想上次那样要求孩子们一张一张拿上来,老师对过去,孩子们肯定也会像上次那样不愿意检查了。于是,我又将灰太狼引了出来,让它来验查孩子们的操作结果,让配班老师扮演灰太狼,小朋友们举起自己排的卡片,灰太狼一一在小朋友面前跑过,如果排对了,灰太狼会发出“头好晕呀”,如果排错了,灰太狼就会把他抓走,关到狼堡里去。小朋友们可紧张了,当看到灰太狼“晕倒了”就开心的大笑,获得了成功感,但是有几个小朋友不幸被抓走,也牵动着小朋友的的心。怎么样让孩子主动来纠正做错的题卡呢?于是我又增加了一环节:解救大行动。把排错的几张卡拿上来,大家一起想办法,改正过来,那样就能把他们就出来。为了解救同伴,验证环节小朋友也很专心,不再出现前两次的情况。整个活动在紧张、刺激、愉悦的过程中结束了。

接下去是评课环节,老师们对这次活动的评价很高:

1、游戏性强,能够把一个动画片的游戏情境贯穿活动始终,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主动学习。

2、教师组织活动语言赋予了童话语言,避免了单一的说教,而是采用了游戏的指导语,孩子们 乐意听,听得懂,操作时目的性很明确。

3、情境的设计能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每一个环节设计的情节能够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教学内容层层递进,目标达成率高。分析:

在这次活动中,1、我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游戏情境,利用孩子们喜欢的《喜羊羊和灰太狼》这一动画内容,把游戏情境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灰太狼这一孩子们既喜欢又害怕的角色在前挡的时间出现,给孩子们一次次的刺激,使得孩子们的学习状态一直处于主动学习,对活动的兴趣不减。尤其是最后环节,以前的活动这个环节我们很难把握,因为活动时间到了最后几分钟,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渐渐分散,往往就很难再集中,而我巧妙的引出灰太狼要来抓羊了的游戏情节,使得孩子们更有了要做好做对题卡的愿望。最后的纠错环节又加入了解救同伴的游戏情节,孩子们为了解救同伴,也能够集中精力地去纠错,去战胜灰太狼,感受胜利的喜悦。

2、这次活动中ABB排序规律的内容更为丰富,不再局限于给羊羊们排队,而是拓展到了羊村的花草围墙、路面,使得目标完成的更好。

启示

通过本次数学活动教研活动的经历,让我对数学教学的游戏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值得反思与改进的地方有:

一、创设轻松的游戏情境

特定的环境可使人产生相应的态度、情绪或情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境结合起来,可以将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因此,教师须巧用语言、巧设环境,适时适度地把幼儿带入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情景,同时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但又井然有序的学习氛围,和幼儿形成一个公平的,朋友型的关系,一起参与活动,共同探讨。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直观的PPT教具,加上《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主题曲,把孩子们带入了他们感兴趣游戏的情境中,一下子吸引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而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沉浸在游戏的氛围中,使他们的学习轻松、愉悦。

二、游戏的设计要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找到幼儿的兴趣点 幼儿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的认知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设计游戏时幼儿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的认知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设计游戏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让游戏贴近幼儿的生活。我们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让游戏贴近幼儿的生活。一开始我设计的游戏主题是《花仙子》,不能贴近幼儿的生活,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当然也不能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欲望。小班幼儿喜欢熟悉的人物或动物,还喜欢情节有重复的游戏,这样就能一次次的刺激他们,后面的活动设计了《羊羊战胜灰太狼》的游戏情境,就符合了小班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点,他们最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对动画片中的人物比较熟悉,尤其是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三个角色很熟悉,因此,游戏中主要采用了这三个角色。游戏在不断推进,但是又有重复性,每次灰太狼都会晕倒,诙谐幽默,给孩子开心的体验。

三、游戏设计要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无论是用什么教学方法,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服务,游戏化教学也如此。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游戏,巧妙的把教学目标隐藏在游戏内容中,使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像这次数学活动中,我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根据ABB规律进行排序”这一条目标来设计游戏,并且做到游戏的渐进,推动目标的逐步实现。

四、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作为教师,首先自己要进入游戏情境,这样才能够感染幼儿,以达到快速进入游戏情境的目的。小班幼儿理解能力差,规则意识也差,教师要善于运用游戏语言与幼儿对话,提出活动的要求和注意点,这样幼儿会更愿意听,更乐于学,从而能较好地完整教学目标,师生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篇7:数学化校园系统情况说明

四中数学化校园系统包含四大部分(协同办公、教务管理、校务管理、家校通)系统架设在本校机房服务器,为实现系统能够正常使用,特与四中学校何主任进行沟通了解。

协同办公自己学校有一套系统基本不怎么使用,邮件会议等都是通过群进行通知管理。用系统不便捷。

教务管理系统:A、学生学籍管理现使用的是安徽省学籍管理系统,系统不与省学籍对接是不会用我们学籍系统,安徽学籍系统比数字化校园系统功能更齐全。B、智能排课系统学校自己购买过一套系统,使用不太理想,数字化校园系统排课条件与学校情况还有出入。C、考务系统和成绩分析现使用的是科大讯飞的阅卷系统,已经具备数字化校园系统的成绩分析功能。D、实验室管理自己学校管理没有多大意义,基本学校实验平时不做都是到学期最好冲刺一起做实验。E、图书系统使用的是单机版配发图书时的系统,不需要更改。F、班班通增加自己负担管理意义不大,后期数据没人维护。G、后期管理中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不需要更换。H、家校通使用的是移动定制的系统,但会收取月租费。有条件可以推广但希望系统App具有ios系统版本的,免费版本不收取费用。I、学校网站,自己学校有网站个域名,满足自己学校需求。

篇8: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

一、巧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解决问题

小学生所接触的生活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常常有许多数学问题是不了解、不熟悉的, 但那些事物中又常常蕴藏着非富的数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能利用学生身边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他们理解、掌握新事物。

例如,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十二册中就提到了关于纳税的问题, 很多学生对纳税的方法不理解, 哪怕教师讲解之后仍然有少部分学生存在疑惑。原题如下:

2005年我国公布了新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月收入1 6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1 600元, 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李明的妈妈月收入1 800元, 爸爸月收入2 500元, 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学生在求李明妈妈纳税问题时很轻松, 用 (1 800-1 600) ×5%=10 (元) , 而在解决爸爸纳税问题时出现了很多错误: (2 500-1 600) ×10%=90 (元) ;而事实上, 爸爸所纳税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不超过500元的:500×5%=25 (元) , 第二部分是500元~2 000元的: (2 500-1600-500) ×10%=40 (元) , 合起来就是:25+40=65 (元) 。学生对纳税方法不了解, 解决问题时也就不明白要分段计算, 于是笔者采用了如下的解决方案:

六年级学生对刻度尺上的厘米数都能很快读出, 借助刻度尺的读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黑板上画出刻度尺, 并标上相应的数字:

有了这样一幅图, 再利用学生已有的读数基础, 学生很快理解了分段纳税的计算方法, 对于分三段的纳税问题也能轻松应对。

二、巧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原型, 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 发现数学问题, 缩短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 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 培养了数学兴趣。

例如, 六年级学完“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后, 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

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非零的数, 所得的新分数与原分数相比, 是大了还是小了?

看到这样的问题有少部分学生采用列举、赋值的方法, 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结论, 但大多数同学看到问题后无从下手。于是笔者想到用糖水的甜度来帮助学生理解:

一杯糖水的甜度就是用现在往杯子里加入一些糖, 此时杯中的糖水一定是变甜了, 可以这样表示糖水的甜度

再比如, 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 先让学生回答:一周有几天?这7天是按什么规律出现的?引导学生感受现实生活, 从中体会, 一周7天总是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出现, 循环不断。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此类的现象, 学生找出了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太阳东升西落, 等等。在学生对一系列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感受中, 轻松地理解了“循环”这个抽象的概念。

三、巧用学生喜爱的经典故事, 解决问题

许多经典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都是小学生的最爱, 如果能利用这些经典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 相信解决问题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例如有这样一道行程问题的题目:

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出发去同一目的地, 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35千米, 途中甲车因故障修车用了3小时, 结果甲车比乙车迟1小时到达目的地。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这道题目是典型的追及问题, 学生都知道追及问题的关键是求出追及时的路程差以及两车的速度差, 而本题的关键就是如何求出“追及时的路程差”。为了让学生理清题目中甲乙两车之间的关系, 笔者将甲乙两车置于“龟兔赛跑”的情境之中:把甲车看成骄傲的兔子, 把乙车看成是虚心的乌龟, 那么原题就可以改编成“龟兔赛跑”的故事了。兔子和乌龟赛跑, 兔子每小时行40千米, 乌龟每小时行35千米, 兔子见乌龟在后面很远便停下来睡起了大觉, 一睡就是3小时, 兔子醒来赶紧又跑, 结果还是比乌龟迟到了1小时。这时学生很容易发现, 如果兔子睡2小时的觉, 就可以与乌龟同时到达, 那么改为追及问题就是:乙车先开2小时甲车才出发, 结果两车同时到达。所以, 追及时的路程差是:35× (3-1) =70 (千米) , 两地间的路程为:40×[70× (40-35) ]=560 (千米) 。

再比如, 六年级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替换) 时, 教学时从学生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入手, 在回顾曹冲称象的故事情节后提问:曹冲采用了什么策略来称象?从而很顺利地引入到“转化”策略中来。

篇9: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一、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1.结合生活经验,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

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做角的边?角有几种……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2.运用生活实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数学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老师在教学时要善于用学生身边的实际事实为背景,结合生活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与生活很贴近,从而能以積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如:教学《生活中的小数》时:1、交流课前收集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身高的数据,学生交流(例):爸爸:1米80厘米,也就是1.80米。妈妈:1米62厘米,也就是1.62米;我:1米36厘米,也就是1.36米。2、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学生交流:25厘米9毫米,也就是25.9厘米;18厘米7毫米,也就是18.7厘米归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测量和计算时,有的测量结果并不正好就是整数,需要用小数来表示。通过观察收集的数据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能有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圆满完成了整节课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而且离得很近,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3.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生活情况的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谁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谁搭的积木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特别是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1.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

例如,在讲授“利息”的知识点后,笔者安排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自己做一次小小会计员”,让学生去银行了解现在的利率,然后让他们把积攒的零用钱存起来,怎样存最合算?这样的作业学生极有兴趣。在这一系列的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的实践中,学生对利率、利息这一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而且此次活动.还可以是对学生不乱花钱的思想教育,实现教知识和育人的统一。

2.增强策略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

在现代社会里做任何工作或者解决任何问题,为了提高效率,都要讲究策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策略研究。如教“可能性”时,设计了这样一道实践练习题,“要过六一儿童节了,小明要为班里的同学准备一个摸奖游戏,其中准备了6个白球、2个黄球、3个绿球,设有三个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品有铅笔、铅笔盒、一个足球。现在小明要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个摸球有奖游戏规则,你能帮帮他吗?”学生在看到题目后,经过讨论都能确定摸到绿球为一等奖,摸到黄球为二等奖,摸到白球为三等奖;但在奖品的分配上出现了分歧,这时老师作为指导者告诉学生在奖品的分配上要考虑奖品的价钱,学生再次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确定了摸球有奖游戏规则。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学习数学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

上一篇:薯类食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下一篇:高一作文:找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