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的思维

2024-04-10

激活学生的思维(共6篇)

篇1:激活学生的思维

激活学生“三动”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激活学生“三动”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摘要

引活学生思维,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动脑,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促进智力的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说什么,问什么,都表明他们在独立思考。因此,课堂上,我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环境气氛。放下教师的威严,平等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动口,积极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正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我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引活学生思维,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让学生动脑,活跃思维能力。

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动脑,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促进智力的发展。

1、巧设疑难。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能促进思维的“想象点”,巧设疑难,引导学生用脑去探个究竟,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教材《小珊迪》这课时,当学习到“我”给了小珊迪一先令,小珊迪转身就跑了,等了很久也不见小珊迪回来这一内容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

师:小珊迪拿一先令钱很久不见回来,能给“我”送回零钱来吗?

学生①:小珊迪拿到一先令钱,肯定先去买食物。

师:为什么?

学生②:因为天气很冷,小珊迪饿极了。

学生③:小珊迪拿到一先令钱可能丢失了,不敢回来了。

师:为什么你想到钱可能丢了?

学生④:因为小珊迪拿到一先令钱,他转身就跑了,跑得快钱很容易丢失。

学生⑤:小珊迪拿到一先令钱去换零钱时,可能被人抢去了。没有钱了,他不敢回来,所以很久不见他回来。

师:为什么你想到钱会被抢去了?

学生⑥:因为在那个社会是万恶的社会,是富人的社会,穷人的孩子受人欺负。

我对学生种种大胆的设想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因势引导,逐步引导学生学习下文。通过设题,跃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产生联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巧用插图。课文插图大多数是与文章重点内容相配合的。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配合课文内容,充分利用插图,积极引导学生去细致观察,合理想象,准确表达,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使思维更活跃。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五壮士巍然屹立,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画面情景,想象五壮士的内心世界――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我们胜利完成了任务;体会五壮士悲壮动人、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这样借助插图让学生懂得怎样透过外表去想象人物的内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联系实际。小学语文课文不少蕴含丰富的社会内容和人生经历,给读者提供了进行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天地。因此,我在教学中,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合理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如《小珊迪》这篇课文,所描写的人和事与学生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因而,我引导学生读后留下思维空间;所如小珊迪生活在我们现在的中国就不会这样了,因此,我就出了“与小珊迪比童年”的讨论题,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自然会调集自己的生活感受去联想,学生的思维就得到发展。

二、让学生动口,训练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说什么,问什么,都表明他们在独立思考。因此,课堂上,我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环境气氛。放下教师的威严,平等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动口,积极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1、调动学生读的欲望。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在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活动,因此,我始终把读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腾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去读,并人人参与读,做到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参与读的过程中,我有目的,有要求,有引导地精心指导学生读,既重视量的要求,又重视质的提高。如《狼牙山五壮士》,在讲读到五壮士“壮烈跳崖”时,我先是在激昴壮烈的《英雄赞歌》乐曲中进行范读,调动学生读的欲望,然后指导学生反复多次朗读,个别读,齐读、分组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中体会悲壮动人的情境,再现五壮士项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2、满足学生说的愿望。动口说话训练,既是日常学生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多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满足学生说话的愿望。从而使学生说话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①在课堂上,每当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我都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②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描述图意。③充分利用概述,进行复述,提高学生说话能力。④看老师或学生的表演,讲述表演的经过,总之只要有学生说的机会,我就让学生说,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三、让学生动手,培养自学能力。

在人的大脑里有一种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把思维跟双手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大脑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事先设计好让学生自学的提纲,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动手划一划,圈一圈,运用“点、划、查、注”等方法,在课文中圈圈、点点、划划等手脑并用。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使学生理解课文,掌握学习方法。例如:教学《白杨》一文时,我先拟好自学提纲。

(1)用“――”划出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句子,并读读,想想这个句子描写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2)为什么说爸爸在表白自己的心?用“△△△△△”划出来。

(3)爸爸从第一次沉思到第二次沉思,他脸上的表情变化的词语用“===”线划出来。

问题出来了,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边划。手脑运用,促进思维。这些自学提纲不但把课文内在的知识挖掘出来,而且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更主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思维定向,手脑并用,易于操作,日积月累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学习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引得适当,探得适当对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就高了,从而使学生学得有趣,思维活跃,教学质量就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也就相应地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

广东教育

篇2:激活学生的思维

摘 要:教学不是通过传授知识来消灭问题,而是通过传授知识引发更多新的问题。旭东数学的教师的任务是努力做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再“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一个问号吧。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创新型人才、想问、敢问、善问、乐问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进,数学与数学教育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代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而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呢?旭东数学的老师认为养成好疑好问的习惯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基础。众所周知,童年时期的牛顿对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发问:“苹果为什么会掉在地上,而不是飞上天空?”并最终带着这一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一代科学伟人。

古人也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是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由此可见,鼓励学生敢问,教会学生善问至关重要。

尼尔·波斯特曼曾这样批评教育:“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句话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警醒,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旧的教育观的弊端。新世纪需要各类创新型人才,这对于我们基础教育来说则更具有紧迫性。而鼓励和培养每一位学生去疑、去问、去探索,是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如何培养学生想问、敢问、善问、乐问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旭东数学激活学生的思维的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想问的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引起学习需要,同时问题本身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定向,它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如果我们把数学的内容寓于各种各样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就会激发起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索性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如何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想问意识呢?我认为以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问题为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做法。如:我在讲“乘法估算”时,演示情景图课件:学校组织我们四年级189名学生去看电影,每张门票3元,带600元够不够?限3秒内枪答。此时,有的学生不高兴了,说时间短算不出来,此时少数几名学生举起了手轻松答了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想问的问题出来了──他们怎么算得那么快?有时我还通过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创设问题的情境或以童话故事、模拟生活情境等形式呈现问题。帮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问”转化为“我要问”。

二、创设安全愉悦、民主和谐的情境,鼓励学生敢问。

(一)“爱”是敢问的前提。

我国古代就有“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说法,如果我们教师能用满脸的阳光和灿烂面对每一个孩子,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尤其是“被爱遗忘的角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心中博大的爱,那么在课堂上就会不自觉地营造出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言心中之所言,敢问心中之所问。我们班有一位女同学从一年级入学起就沉默寡言,不仅上课时一声不吭,就连下课也极少跟同学讲话。怎样才能调动他的积极性呢?我利用平时批改的机会接近她,和她说悄悄话──你的字写得很漂亮,你的计算有进步了„„渐渐地,我发现她在我讲课时开始用目光追随我了,入学的第三个月,当我提出问题时,她终于第一次勇敢地举起了手。这多么令人兴奋啊!

(二)“民主”是敢问的基础。

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好奇心、自尊心与思维的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专制式的教学最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惰性,缺乏自信心,思维迟钝、僵化。多年以来,我一直坚持当学生发言时,我耐心地听、虚心地听,并和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如我常问学生:“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点什么?”“你想补充点什么?”„„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我备课的预想,我也决不打断学生的思路。学生回答问题或提出的问题无论正确与否,一律表示欢迎,必要时展开讨论,肯定成绩、鼓舞信心、纠正错误。尽力发挥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的作用,以自己的参与热情,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由于采取民主鼓励的方针,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乐于进行各种尝试。

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因素,引导学生会问,培养学生善问。

(一)努力挖掘教材,把教材中的句号变成问号。

在现行教材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前人研究总结出来的结果,结果就是句号。传统的课堂教学习惯于通过教具、学具的演示和教师的讲解,把结论变成学生头脑中的句号。这样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从而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教材中“静”的内容教“活”了,如:更换教科书上的事例,选择为学生所熟悉的同时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事例,适时、适地、鲜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又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有时还可以向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内容,即把教材中的句号变成问号,引导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探索学习过程,把外在的认知结构内化为学生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如:我在教“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时,就把书中的这一结论变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什么是180·?”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索:(1)可以用量角器测;(2)可以把长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求证;(3)还可以把三角形三个内角剪下拼成一个平角。这一过程是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新知的过程。在探索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长此下去,学生会养成一个习惯,每遇到书中的结语都会追问“为什么”。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1.拾级而问,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教学无疑是主渠道。而从入学之初,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则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我在教一年级学生时,就要求他们每节课都要提出问题。起初,很多学生不会提问,我就只要求他们提出一般性的问题,即这道题该怎样做;过了一段时间,我又让学生提出理解性的问题,即这道题为什么会这样做?而不那样做;最后我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即这道题不这样做,我可不可以那样做?学生的提问由一般性到理解性再到创造性,拾级而上,问出了水平。

2.以问引问,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出许多开放性的问题,以问引问。教师的问题有多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就有多大,也就能提出多大的问题。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师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大相径庭的。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教师因材、因人引问的能力高低各不相同而已。如:我在练习中,常常会给出一些条件不完备或多余条件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既可以让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孩子都体会解决问题的愉悦,又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我认为教师可以在练习中设疑,还可以在探索新知中质疑或引导学生向书本质疑,如对概念的定义、规律的总结的质疑,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又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

3.课上互动,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实现课堂上的互动,尤其是学生间的交流是培养学生提问的又一有效手段。英国大文学家肖伯纳曾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儿童之间的交往影响常常大于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在交流中对学生间不同的意见和见解,我决不充当仲裁者横加干涉,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甚至是辩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班级的交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一次又一次地激发起学生认知的碰撞,便于学生开拓思路,使学生原有的认识的到补充修正、提升与发展,从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等诸多成功的乐趣。

4.体验成功,让学生乐问。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体验成功的喜悦后,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在课堂上,我会对学生说:“你有什么问题?”“你希望我讲什么?”“你需要知道些什么?”这样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我用信任的目光鼓励他,以示对他提出的问题很重视,如果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我也要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如果提出的问题有创见,我就给予高度的赞扬。这样学生乐问的精神会受到进一步的鼓舞。

四、向课后延伸,是学生“问”的源泉。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我们鼓励学生发问,但教师不必、也不可能一一作答。因为有些疑问,仅凭本节课知识、本学科知识无法诠释透彻。爱因斯坦也曾竭力反对某些好心的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时马上就详细地给予解答。他说:“老师的责任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行动和独立见解的人。”所以教师要巧妙地“存疑”,将问号“装进学生的脑子里”,进而让思想在学生“脑袋里产生出来”。如我在教“三角形的认识”时,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长分

别是10㎝、5㎝和4㎝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我把这一问题诱导学生在课后解决。第二天,许多学生竟找来初中课本研究讨论起来„„课堂不是教育的唯一场所,如果我们能善于把问题引向课外,那么课外知识就会成为学生“问”的源泉。

篇3:激活学生的思维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作为语文教育重要形式的写作教学, “教师不是实验者, 而是学生作文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不会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事, 也不是天生具有创新能力, 传统的作文教学很难启发学生的思路,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创作欲望,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探索创新作文教学的思路。“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尤其是作为语文教育重要形式的写作教育, 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见解。

一、培养兴趣, 鼓励创新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倘使学生对创新兴趣浓厚, 并从中品尝到成功的甘甜, 那么, 他们会在作文中力排思维定势的干扰, 而“惟陈言之务去”, 发人之所未发。为此, 我常常用古今大手笔们的“求异”名篇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同是《凉州词》, 写征人之怨, 为何在王之涣笔下是“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而王翰笔下则是“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同是论宽容:为何上世纪三十年代, 鲁迅高扬起“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旗帜, 而八十年代, 王蒙新翻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的论调? 学生兴趣盎然, 深刻认识到:只有创新, 才使这些作品异曲同工。我对他们作文中的创新因素大加肯定, 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比如一次题为《关怀》的作文, 一般学生只是写得到社会、学校或家庭的关怀而倍加感激, 有位学生却独辟蹊径, 写某老师对他的畸形关怀造成了他与同学间的一堵高墙, 因而他疾呼:“老师, 您把爱心分给每一个同学吧, 我不需要您的这等关怀! ”我视此为珍宝, 在作文讲评中大加赞赏,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情境, 启迪创新

富于思考性的作文题可以启迪学生创新。因此, 命题须求活、求新、求变, 使学生感到既有“镣铐”在身, 又有较大空间“跳舞”。这样, 才能创设创新情境, 而不致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性扼杀在摇篮中。例如, “坚持就是胜利”虽是出自伟人之口的一句名言, 但我不是对它不作条件分析, 绝对肯定或否定, 简单地用它命题, 让学生立论或驳论, 而是用它命意, 给学生划出自拟题目的范围, 留下一片创新的天地。题意是:“‘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在过去一直被奉为颠扑不破的真理, 但今天有人提出异议, 认为它失之偏颇, 请你结合生活谈谈自己的认识, 题目自拟, 要求观点明确, 有具体分析。”

题目一出, 便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从作文中看出, 他们敢闯禁区, 不仅能各抒己见, 而且俱言之成理。或立论:坚持就是胜利, 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的飞跃, 革命战争年代的斗争如此, 经济建设年代的生产亦如此。或驳论:坚持未必胜利, 它夸大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坚持”不过是“胜利”的必要条件, 倘坚持错误必然事与愿违, 不讲求战略撤退会落得个悲惨结局。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作文的主体位置上, 使他们稚嫩的笔锋迸射出创新思维的绚丽火花。

三、指导方法, 引导创新

作文教学需要指导, 但不能越俎代庖。“引而不发, 跃如也。”孔子之言极是。只有恰到火候极有分寸地“引”, 指点方法, 而又能“不发”, 不代为学生立意选材甚至列提纲, 才能将他们导入创新之路。指点哪些方法呢?

1.多维思考 , 推陈出新。 别出心裁的文章均是发散思维的结晶。指导时, 我要求学生对文题多换角度思考, 多方寻求立意的途径; 授予他们对各条思维辐线取舍的十六字策略:平中求奇, 常中求新, 正中求反, 同中求异。譬如《从孔明斩马谡谈起》一文, 学生或从批判马谡的角度讲“骄者必败”的道理, 或从赞美孔明的角度论“执法如山”的精神, 但此二者立意均流于一般化。我启发他们另从批评孔明的角度谈“斩马谡”的教训 , 他们讨论得出了“任人唯贤”的论点 :与其执法如山于后, 孰若任人唯贤在前? 此可谓独创之见, 令人耳目一新。

2.设疑自答, 问中探新。一篇文章所反映的问题 , 总超出不了这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或是三者居其一二, 或是三者尽在其中, 不过侧重有别而已。引导学生质疑, 可教会他们“三步问法”, 开拓思维领域, 探索新的立意。例如写《我懂得了珍惜……》时, 我曾教学生设疑 : (1) 我懂得了珍惜什么? (2) 为什么我懂得了珍惜? (3) 我怎样懂得珍惜的? 此即将思维纵向发散的过程。学生多数能从中刻意探新, 写出了别具一格的文章。

3.启动联想, 触发求新。世间的事物都是联系着的。“诗人感物, 联类无穷”。正是凭借联想的纽带, 他们把那些相似、相反或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使立意不同凡响。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所强调的“触发”工夫。作文欲求新, 必须使学生炼就慧眼, 识别事物间质同、意反、神似、相关、形象等诸种联系, 并能心游万仞, 思接千载, 展开联想, 触类旁通。例如操场旁一株槐树, 秋风掠过, 哗哗作响, 我要求学生触景联想作文, 于是槐树在他们笔下, 或为睥睨一切的战斗者, 或为不甘寂寞的奋斗者, 或为高唱大风的胜利者, 或为哗众取宠的狂妄者, 或为浮躁多疑的庸俗者……都能立意新颖, 不拘旧说。

篇4:遵循思维规律 激活学生的思维

1.找准思维起点。

数学知识是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教”应当基于学生的“学”,找准学生的思维起点,确定学生“现在在哪里”和“能够到哪里”,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内驱力。教学苏教版五下《分数的意义》一课,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教学时,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回顾: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接着,指出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使学生明白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点。然后出示苹果等图,引导学生利用新旧知识间的相同因素进行操作、推理,最后对一个物体和一群物体的情况做抽象化处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固定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他们的认知结构又由于新旧知识间的异同而得到发展。

2.把握思维方向。

思维自然舒展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课堂一旦开放,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起来,往往也会出现方向不明、条理性较差、容易受阻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学苏教版五下《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学生已经学习过“2的倍数的特征”,会很自然地想到要了解3的倍数的特征也看个位。当学生通过举例、验证否定了自己的猜想又茫然不知所措时,教师应及时站出来指出用眼睛观察很难直接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得寻找新的研究思路。可以让学生用计数器拨出一些3的倍数,再进行观察研究,看看有什么发现。教师的及时点拨为学生指明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促使学生积极地投身到新的探究活动中。

3.掌握思维方法。

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他们才能真正学好数学。同样,学生在独立思考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不断积累思维的经验,逐渐形成自己合理的思维方法,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借助计数器研究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后,教师引导学生找一些不是3的倍数的数来研究,体验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枚举法以及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结论的合理性。初步发现规律后,教师没有止步于此,继续推进“有了这些研究,你是否认为我们研究出的结论对所有的数都适用?”,再及时将数的范围扩大,并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验证初步发现的规律。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要得出结论,只选择某一个特定范围内的数进行研究是有局限性的,还需要选取更多的数进行验证。这样的环节不仅让学生收获了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更获得了终身有效的探究经验和必要的思维方法。

数学课堂应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舒展,这不仅是数学教学的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方法,更是我们对数学教学的追求。我们将继续追求,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尽享思维自由舒展的快乐。

篇5:浅谈激活学生阅读思维的方法途径

内容摘要:通过导语、标题、诵读、多媒体、文眼、讨论、比较、联想与想象等多种方法途径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

关键词:阅读

思维

激活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现代社会要求现代人具有自由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现行考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强、比值加大(如上海市高考只考阅读和写作两部分),无不说明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地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在于使他们具有敏锐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深广的思维空间。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文本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刺激反应,创造时机,唤醒、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同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自我的丰富与发展,形成钱梦龙老师的“教的艺术”——“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艺术。”(钱梦龙《导语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下面一些方法途径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提高阅读的效率。

一、通过导语激活

一堂课如一篇优美的散文,漂亮的开头能引人入胜;一堂课如一池春水,良好的开头如一粒石子,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千层浪。

教学《黄鹂》,先引导学生回顾、吟诵描写黄鹂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何处经年绝好音,暖风吹出啭乔林。„„晓来枝上千般语,应供桃花说旧心”,“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从这些诗句中,学生能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黄鹂通常都是与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老师趁机提问:孙犁写于60年代的散文《黄鹂》叙述了些什么,到底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学生再细读课文,勾画并概括出描写黄鹂在不同环境中不同状态的有关内容:炮火连天的抗战时期,黄鹂发出“尖利的富有召唤性的启发性的鸣叫”,但美丽一闪而过;青岛疗养时所见的黄鹂是生活于枪口之下的惊弓之鸟;鸟市的黄鹂如同囚徒,被羁绊着,被玩弄着,那病态令人不忍多看一眼;而春季的江南,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茂林修竹,桑田苇泊,“才是它们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的所在”,因此黄鹂伴随着春雨、宿露啼叫,伴着朝霞、彩虹飞翔,展示着它们全部的美丽。由此明白,良好的环境,是黄鹂展示美的必要条件。而作者写黄鹂,显然是托物言志,大有深意,富有哲理。于是启发学生阅读文章的说理部分,教师再相机点出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和写作背景,学生便不难领悟——作者以黄鹂在不同环境中不同的生命状态,说明事物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到极致,文艺乃至一切事业、一切人,要发挥到极致,都需要最佳的环境。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思索和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除用诗歌导入以外,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实物导入、设疑导入、猜读导人、反常导人等等。阅读课中,只要我们因文而异——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根据教师的特长等情况巧妙施导,就能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调动情感,引发思考,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二、通过标题激活

一般地说,文章的标题是标明文章内容的简短语句。因此,抓住它,往往能纲举目张,带动全文,窥见全篇,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学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就可以把文章的标题作为激活点。第一步,抓住标题中的“游”字,引起学生对游踪,以及与游踪紧密关联的描写点、描写重点的思考。泰山游记,古今不乏佳作,本文之所以不落窠臼,独具风格,就在于写的是“雨中”登泰山。一个“雨”字引出一篇佳作,全文紧扣“雨”字,或明写,或暗点,不仅借“雨”写景,缘“雨”抒情,而且借“雨”组织材料,推进文章。对上述内容的教学都可以通过标题中的“雨中”二字激活。最后,抓住题目中的“泰山”二字,引导学生归纳雨中泰山的特点,并总结全文。

三、通过诵读激活

诵读激活,是指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有声语言转化课文的文字语言,从而对文章进行理解、品味和记忆的教学方法。正确的诵读有助于领会课文内容,体味文中的感情。

比如,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中有一句:“虾米皮熬白菜,嘿!”结合全文,反复揣摩,便知作者意在用“嘿!”凸现北京人易于满足和满足后自我陶醉的心理,因此应该读出一种由然而生的幸福,一种通体顺畅的舒坦。而《荷塘月色》运用叠音词,意在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表达作者对荷塘四周景色的喜爱之情,给人以一种音韵和谐的美感。诵读时,语调宜悠长、舒缓,读出淡淡的喜悦,读出朦胧的诗意,读出协调的韵律,并在头脑中再现语句描写的物象。如“

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薄薄”的清雾等等。

诵读时,“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25页)。通过重音、停顿、语调和节奏处理等听觉艺术,能把课文的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和观点主张酣畅地表现出来。

四、通过多媒体激活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语文教学的形象、直观、生动化提供了实现的物质保证。用《人间四月天》的乐曲伴读《再别康桥》;展示湘江秋景,吟诵《沁园春·雪》;播放科教片,分析《中国石拱桥》独特的造型结构;观看同名电影《祝福》,加深对祥林嫂悲剧性格的理解等等,都是简单而又能开启智慧仓库的有效手段。在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时,一面启发学生思考,若给断臂维纳斯续上手臂,可以有那些姿态?一面将学生的设想投影在屏幕上,学生们的思维便会迅速活跃起来,老师再给以关键的一“激”:为什么长期以来都没有给维纳斯续上手臂?学生们将续上断臂前后的维纳斯一比较,便会明白:缺陷的美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接着顺势向外拓展,欣赏罗丹的雕塑、齐白石的名画,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举出诸多艺术作品的例子加以分析,使之对虚实相生的审美原理加深理解。

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给学生以直接的形象的刺激,能够点燃他们思想的柴火,使之燃烧起来,燃旺起来,形成探究的燎原之势。

五、通过文眼激活

关于文眼,清人刘熙载《文概》中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说明白点,文眼即文章构思的凝聚点,是作品中脉络层次的关键之语,它往往能“一字穷理,定全篇主脑,片言居要,连通体脉络”。因此,抓住“文眼”,常常能激活学生思维。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威尼斯》以颇具特色的语言,介绍和描绘了威尼斯颇具特色的风貌。第一句“威尼斯是个别致的地方”中的“别致”二字就是全文的文眼。按刘熙载的观点,文眼“在篇首,则后必顾之”。那么“别致”在哪儿呢?两个特点——“水上的城‘和“文化艺术的城”。文章两部分的过渡处,作者写到“威尼斯不单是明媚,在圣马克方场走走就知道„„最华妙庄严的地方也是这儿。”这是另一处文眼。只是比起前一处来,低了一个层次而已。“明媚”回头概括了“水上城市”这一特色,是第一部分的文眼;“华妙庄严”概括了下文描述的“文化艺术城市”这一特色,是第二部分的文眼。巧借这三处文眼,就能一动万随,纲举目张,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六、通过讨论激活

叶圣陶先生指出,讨论能使学生享有独创成功的快感;作比量长短的思索;预习的时候集中追求解决问题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对于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都有很高的价值。确实如此,在讨论式教学中,师生之间,有融合,有交锋,甚至有争执不下的驳难,但正是如此,才更易激起学生仔细探究阅读材料,寻章切点释疑的兴趣。

教学韩东的诗歌《山民》,可以先将《教参》上的两段话展示给学生——

全诗借一个山民的口吻,表达了长期处于封建传统文化中的人们的要求,以及冲破文化滞闷的强烈愿望;

《山民》在诗中消失了他原有的含义成了一种符号,闭塞、保守、愚昧的象征,平静的叙述中,隐藏了作者强烈的批判激情。

然后要求学生就上面两段话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该诗的主旨。讨论中,学生认为,以上两段话是矛盾的。既然“山民”有冲破文化滞闷的强烈愿望,又怎么会成为闭塞、保守、愚昧的象征呢?学生认为,诚如《教参》所说,“山民”确实有走出大山,见到大海(即冲破文化滞闷)的强烈愿望。在1982年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这已属难能可贵了,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阻碍他走向大海的,是其生活的环境——重重大山。既然如此,作为闭塞、保守、愚昧的象征物,就应该是“山”而不是“”山民”了。据此,学生认为,该诗旨在呼唤“山民”有更先进的改革意识,给“山民”以更广阔的开放空间,使以后的“山民”不“只是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七、通过示范激活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对教材的讲解、分析和挖掘的示范作用,能引导学生深入地揣摩、领会、探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实现语文学习的迁移。教学《拿来主义》,教师可以对1——7段的论证思路作示范性的分析、讲解,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其论证思路归纳如下: 论题:要实行“拿来主义” 论证:或实行“闭关主义”,或实行“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主张“拿来主义”。

“闭关主义”行不通;

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必沦为乞丐; 听凭“送来”,大受其害。

所以,要主张“拿来主义”。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做法,依葫芦画瓢,分析归纳课文后半部分的论证思路,教师则相机点拨。其思路归纳如下:

论题:对文化遗产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即“占有,挑选”)

论证:或采取逃避主义,或采取虚无主义,或投降主义,或批判地继承。逃避主义者是孱头; 虚无主义是昏蛋; 投降主义更是废物。

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八、通过比较激活

爱因斯坦说:“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展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吴霓主编:《课堂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全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76——77页。)进行比较阅读,能激发探索的兴趣,开拓思维的空间,启发思辨的新思路,从而获得独特的认识。教学中,可用于激活思维的比较点是很多的,如选材、结构、章法、技法、用语等写作技巧以及写作风格的比较等等。

品读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便可运用比较法,领悟诗人融合意象的炼字技巧:用“击”而不用“飞”,是因为“击”能表现雄鹰在辽阔高空上下搏击,箭也似地矫健飞行的形象,见气势,见力度;用“翔”而不用“游”,是因为“翔”能描绘出游鱼在“碧透”的江水里自由自在,轻快游动的形象;而“击”“翔”二字又相对成文,自然而然归于“万类霜天竞自由”。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可与高适的《别董大》相比较,以领会两首诗的主旨和情调。两诗虽然均为送别诗,都是七绝,都是先景后情,由景而情,但两诗切入、运笔和落点不同:王诗不写依依不舍,没有细语叮咛,不言日后相思,而写秋雨连江,楚山孤寂,突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的情调悲哀怅惘,借送别以明心志;而高诗写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荒寒黯淡,重在以景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之情,无哀怨之语,情绪激昂,胸襟开阔,借送别以劝友。通过这样的精细研读,能得到比较的实效,使思维迅速扩展,突破原有的认知模式,形成“叶叶相交通”的思维网络,获得创造性的认识。

九、通过联想、想象激活

爱因斯坦认为,联想和想象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力。阅读中,教师借助联想和想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联想出或再造出与语音符号相应的栩栩如生的形象,生动地再现、灵活地填补、大胆地延伸文本的内容,获得对文章的切实理解和真实体味。

教学《荷塘月色》时,就可以要求学生对众多精彩的比喻进行联想和想象,并加以描述。例如,由“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学生可能就会联想到月光般朦胧柔和的灯光,山泉般叮咚跳跃的音乐,舞池中轻轻旋转的女郎,以及女郎雪白修长的双腿,飞扬舒展的翠绿的裙子,甚至荷花般娇嫩红润的面庞。这样,既丰富了比喻的内涵,又有助于深入领会其精妙之处。

又如,针对《项链》中“她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辱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的描写,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构想出了如下的对话情节:“老板,这牛肉„„“

“去去去„„,问了又不买,问什么问?”老板斜着眼睛,看了看她那胡乱地挽着的头发,歪斜地系着的裙子,神色更加鄙夷。“这„„苹果呢?”

“别动!瞧你那粗糙的手,别把它的皮刺破了!” “这堆白菜总该便宜点吧?” “两个铜子你拿去。”

“两个?如果再搭点„„”她赶紧打住了,因为她瞥见了剜过来的眼神。

针对《项链》出人意料、戛然而止的结尾,要求学生发散思维,进行续写。同学们设想出了这样一些续写方案:

A、玛蒂尔德悔恨不已,慨叹年华已逝,从此一蹶不振; B、玛蒂尔德百感交集,从此喜怒无常,精神彻底崩溃;

C、玛蒂尔德喜出望外,讨回了三万五千五百法郎,又开始了对 经梦寐以求的生活的追求;

D、后来无意中发现,玛蒂尔德赔偿给好朋友的项链也是假货,双方哭笑不得。在此基础上,进行辐合思维(又称聚合思维)训练。要求学生从文中寻找依据,比较上述续写方案的优劣,选出相对合理、新颖的设想,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情节内容、主题思想,甚至铺垫等写作技巧的多方面思考和探究。

以上所论仅是举例性质,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途径很多;在阅教学中的使用也往往不是单一的,多种方法途径综合使用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才能把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激活起来,实现阅读的功能。

阅读是以文字材料为对象的特殊活动,它需要阅读主体充分发挥能动性,积极进行创造性的智慧操作,只有如此,才能将文字符号负载的内容信息转化为头脑里的认知。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新”字上出彩,“巧”字上下功夫,“激”字上做文章,使阅读能力在课堂这一主阵地上得以广化、深化和优化,形成阅读教学的最佳状态。如果教师经常性地“扔些石头”“播些火种”,在激活学生思维前先激活自己的教学思维,那你的学生就会思维敏捷,你的教学就会真正走出一条费力少而又能达到较高教学效果的捷径。参考文献:

1、谢贤扬主编《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2、文兰森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的曙光——导读发展新论》(重庆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3、《语文建设》编辑部《语文教师读本》(教育部语文文字报刊社)

4、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篇6:重视课堂提问 激活学生思维

昆山市第二中学

凌敏

[摘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过程及方法,重视课堂提问首先要了解提问的要求,其次应结合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掌握一些提问的策略和技

巧,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激活学生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提问

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即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努力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并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要求设计的问题要科学,结构要合理,设问要巧妙,问题要衔接,逻辑要严密,重点要突出,解决问题要彻底。

一、提问的要求:

1、提问要事先做好精心的准备。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符合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文水平。由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不同,因此提问要兼顾各类学生,难度较高的问题可以安排优秀的学生来回答,比较容易的问题可以安排困难学生回答。对于比较害羞或比较困难的学生,可以事先通知他们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或者适当延长他们回答问题的时间,不要只让少数学生,尤其是优秀学生回答所有问题。

2、避免机械的提问方式。如按照座位顺序,学号顺序逐一进行提问。那样,学生会很快熟悉这种提问顺序,很可能只有在轮到自己回答问题时才集中注意力。

3、不要一次性提出多个问题。问题过多会使学生应接不暇,也无法使学生认真思考所有问题的答案。同时,提出问题以后,应该给予学生恰当的准备时间,因为准备的时间长短可能直接影响到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在学生给出错误的答案或不能给出答案时,教师应该给予某种提示或者变换提问的方式。一旦答案正确,教师应该马上给予肯定,并及时做出鼓励性的评价。

5、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问,而且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或者鼓励学生互相提问。这将进一步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使更多的学生从消极地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提问的技巧:

在当前如何实施好素质教育,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如何使课堂提问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都需要教师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1.课堂提问的趣味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是人们希望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提问时应注意到其趣味性,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例如教学《幼时记趣》时,因课文是学生上初中后遇到的第一篇难度较大的文言文,学生感到非常难学,特别是一些学生不爱听也难记就易出现开小差的现象,我就先设计了一个问题:你童年时,发生过什么趣事?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然后深入课文,展开讨论学习,最终体会作者的童心、童趣,也掌握一些文言虚词、实词。可见,激趣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问”。

2.课堂提问的逻辑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所提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即抓住学生的心理,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同时还要抓住课文内容的逻辑关系,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启发学生思考,一步一步地深入,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切忌提问过大过空的问题,因为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肯定不知从何下手,只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以回答。长此以往,必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循序而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使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并理解掌握结论。例如教学《变色龙》时,先提问:“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学生回答:“善变。”)再提问:“他‘善变’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变得快”、“反复无常”、“变得多”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提问:“他虽然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呢?”(有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学生很快悟出答案是:“见风使舵的本性。”)最后,教师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逐层设问,先易后难,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也更好地把握了本文的重难点,正所谓“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木。”

3.课堂提问的思考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同时还要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提问的深度,并且一定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设问,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的同时,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不只一种划分方法,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又比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黑暗社会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主题后,教师继续提问引导,“如果当时社会上都是陶渊明这样的人,社会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很多学生经此一问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思想中消极的一面。接着再问:“假如陶渊明生活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他会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学生们很感兴趣,纷纷议论起来,争着说出自己合理而大胆的想象,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通过讨论及教师的点拨,同学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4.课堂提问的灵活性

语文老师对于课堂提问的设计,其关键在于设疑的时机,提问要随机而设,灵活应变。只要抓住时机,找出学生在认识上的矛盾,就能积极地开启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引领学生理解课文。一般教师应该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提出问题:

(1)牵涉全文的线索处,抓住“文眼”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背影》教学中,“背影”二字既是文章的题目,也是全文的“文眼”。因此,教师的提问,就应该抓住文眼,如:“文中几次出现背影?各是什么情况?”以此引导学生思考,理清思路,从而把握主旨。

(2)蕴含较为丰富、深刻的主题处。在这些关键的地方,设问质疑,引导学生进行推敲、发掘,使学生的思考达到较高的层次。例如《白杨礼赞》教学中,最后的一组排比句气势磅礴,蕴含深刻,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义,教师提问就应加以体现,“反问句式能否改为陈述句,为什么?四个难道之间有什么关系?”以此让学生理解了反问句所起到的强调作用,领悟了文章主旨。

(3)引起不同意见处。如郦道元的《三峡》在写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时,为什么没有按着四季的顺序来写呢?以此提问加深对三峡地貌的理解,水借山险、山借水威而形成四季不同的景观。

(4)课内外知识衔接处。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上哪些人也具有“莲”的精神品质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

总之,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学生迅速进入思维过程,积极主动思考,培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当然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提问也是一样,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特点进行精心设计。教师在“善问”、“巧问”的同时,还要善于导疑、释疑,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参考文献:

(1)孟献华《促进课堂有效提问的视角分析》《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7期

(2)陈运永《语文课堂提问的三个原则》《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7年第5期)

上一篇:听评课心得体会下一篇:总行合规文化建设三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