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若干建议》

2024-04-30

C06《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若干建议》(精选7篇)

篇1:C06《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若干建议》

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若干建议 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

《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低碳广州、智慧广州、幸福广州。这是我市重大发展战略,对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智慧广州”,契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现阶段对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智慧城市”是以信息化为龙头,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为驱动,以环境为载体,以智慧为本位,既包括城市生产与生活模式的信息化、智能化,还包括城市软环境的改善和市民素质的提升,涵盖城市人居环境绿色化、低碳化以及市民自身的高智商与高度文明,涵盖了城市管理生产、生活、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智能化。

建设“智慧广州”,将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充实提升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性门户功能。将显著扩大广州总产业发展规模,拓展内需规模,提高内需质量,更新生活模式,有效提升市民总体幸福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优化转型。

目前,作为“智慧广州”建设基础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仍存在不少难题:

一、缺少一个全市统一、内容完整、技术先进、操作性强、权威性高的“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顶层设计”,致使已建的、在建的一些市级大项目(如电子政务、公安、社保、卫生)之间很难达到资源共享,更难解决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的问题,比如不少网络重复建设、或不连续、或各网络之间不能连通以及公务员卡、身份证、社保卡、诊疗卡等卡信息不能共享等。

二、政府部门及下设机构的电子政务技术与内外整合水平尚需大力提升,服务面与服务便利性尚需大力提高。

三、传统商贸交易市场发达,交易规模较大但电子商务相对而言较弱小。

四、物联网、数字家庭等还处于零星实验,存在不少技术瓶颈,大量标准有待建立,应用氛围不强,有待大力加强示范、扶持、推广;支撑“数字家庭”的“三网融合”要真正落实尚需下大力气推进。

五、创新型中小软件服务企业急需具体政策扶持等等。

为使“智慧广州”建设战略顺利推进,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理论研究,大力培养人才,营造“智慧广州”社会参与氛围

1、“智慧城市”是在原有“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等概念基础上发展而来,涉及的面更广,要明确定义有一定的难度。“智慧城市”涉及的一些方面如“物联网”还存在一些重大的技术瓶颈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现在既然要作为广州一大发展战略提出,就必须给予一些限制性的定义,明确“智慧城市”内涵、应包括的内容及其评价的客观指标,否则,很有可能走偏方向,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建议市政府联合科研单位与广州地区有关高校共同设立相关学科,开展深入的课题研究,重点支持那些对目前广州信息、网络发展状况有全面、深刻认识基础、对建设“智慧广州”既务虚又务实的理论研究课题。建立全市及各行业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指导性、政策扶持性政府文件,制定具体的近、中、远期目标,统筹政府各部门协力引导推动“智慧广州”建设。这一研究过程不宜太仓促,以利于我们的步伐迈得更加稳妥扎实。

2、“智慧广州”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全社会与市民的广泛参与,很难有效推进。因此,必须下力气、多渠道培养相关人才,同时要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提升市民和全社会“智慧”的应用水平、创新素质,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建设“智慧广州”的良好氛围。

3、政府及其各部门要率先垂范,克服狭隘的传统观念和小团体小部门利益,通过业务流程的再造,统一“智慧”的电子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承载“智慧”的电子政务,以统一“智慧”的电子政务引导广州的电子商务和“智慧城市”建设,充分整合政府内部资源,有步骤地实现网络、信息充分的内外部共享,减少政务运行成本,为全社会起带头示范作用。

二、抓好区域典型示范,营造战略发展基础环境

1、建立广州超级计算中心,并把如何利用超级计算机来为我们的工业、金融、科研和学术等领域服务作为我们研究发展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应用到全市统一的大的综合数据中心的管理,建设公共云计算平台,借助其提供信息服务的强大引擎或平台,整合资源,协同作业,解决污染整治对算法、方程、建模、模拟等复杂计算的需求,为我市真正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证。

2、由小到大,需求导向扶持一批智慧家居、智慧小区、智慧城区及智慧城市研究与推广项目。比如,番禺区的数字家庭试点项目。及时总结“三网融合”试点经验。实现“互动高清”和“增值运营”的技术集成,提升数字家庭用户体验,建立可持续用户支持的商业模式,适时在全市引进推广,扩大应用规模,逐步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

3、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充分挖掘“商贸之都”的潜力,实现高效、便捷、低廉的商品交易环境,增强广州国家商贸中心城市地位。

一是深入全面、系统研究各类区域商贸市场成功模式的经验,深化各自全业务流程信息化,以此为基础,建立各自的电子商务系统,提升传统商贸交易水平。

二是建立各种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品牌、整合商贸资源。研究应用物联网技术手段,实现商贸流程的充分便捷、可控及时效性。适时建立广州电子商务综合平台,整合各类平台应用与服务。

三、政府主导推进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实现“智慧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1、政府主导建立本市信息数据灾难备份中心。一是服务于政府内部机构的重要数据备份与安全管理,以保电子政务安全万无一失;二是应对区域全社会愈加复杂的各种系统安全需求,面向全市各类机构提供具体的、成本低廉的数据备份服务,防止信息灾难,实现社会重大基础数据可控。

2、在现有科技产业园的基础上,在无线射频、传感器、短距离无线通信和网络等重点设备制造领域,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基地,逐渐扩大产业规模,支撑城市管理、电子商务、公共民生服务等众多应用,创造有效需求。

3、在各专业公共服务领域,诸如市政、交通、环保、医疗等领域,开展智慧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例如建立全市统一的区域性基于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卫生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实现全市“一卡通”。

四、通过积极推广设施管理和资产管理理念,为“智慧城市”管理理念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撑和实现方法

设施管理和资产管理理念就是在设备和设施密集的行业和项目推广规范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借助计算机辅助系统以及云计算模式实现设备和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共享数据,规范过程从而达到规范维护工作、降低维护成本、减少安全事故、管理知识积累,最终达到提高设施设备服务水平、提高设施设备的资产回报率的目的。这一方法是在管理学中继ERP(企业资源规划)之后,对于设施设备资产管理的方法。

目前这一方法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城市管网管理、大学管理、大型商业地产、发电供电管理、交通设施管理、医院管理等几乎所有设施设备密集的企事业单位和项目。几乎参与了所有智慧城市管理所涉及的领域。在广州的地铁、发电厂、制造业等领域也已先行使用。但尚未在城市管理等更广阔领域被认识和应用。构建“智慧广州”需要通过“智慧城市管理”、“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制造”、“智慧医疗”等具体实现,而所有这些领域都需要推广和使用规范的资产管理实现,而实现这一理念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也是智慧管理的一部分,也符合广州积极推动的信息产业政策的方向。

篇2:C06《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若干建议》

一、切实了解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现状, 加深认识

要认真学习、研究与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 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视程度, 以全新的姿态、与时俱进的思维模式、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认识加强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性, 提高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领导力度, 保持人民群众与党的血肉联系。要把提高人民群众思想素质、实现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大跨步发展摆在日常工作的主要地位, 拓宽群众文化活动空间。要充分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对基层群众爱国主义的教育力度, 保证整个社会风气健康向上, 弘扬时代进步的主旋律。

现阶段,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比较单一, 许多基层单位仅仅采用书面文字、视频播放等来开展文化活动, 内容也相对枯燥、单调。同时, 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基础薄弱, 群众参与活动程序复杂, 文化产品的供给也无法跟上群众的需求量, 某些领导在文化活动中脱离群众基础, 使得群众与群众文化建设距离愈来愈大, 最终导致基础群众文化事业建设进程放缓, 对群众的文化需求产生深远影响。其次, 从事基础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队伍底子薄弱, 各地区对基础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力度不同, 造成地区建设发展不平衡, 在整体范围内没有形成积极的文化活动氛围。基础群众文化事业建设队伍中的骨干十分稀少, 队伍综合素质水平较低, 又缺乏一种长期有效的鼓励机制, 导致基础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人员积极性不够, 工作效率低下。在参与文化活动的群众基础中, 大量的青壮年忙于学习工作, 即使开展了文化活动项目, 参与人员的主体也仅仅是老年人, 其他群体的参与活动的人数少, 积极性较差。

除此之外,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对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十分稀少。因资金投入不足原因, 直接导致基础群众文化事业建设进程放缓, 不论是日常活动经费还是活动配套设施都难以得到保障, 资金的缺乏难以保证日常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影响基础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第一, 以人为本, 让群众自发参与基础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人民群众是基础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主要受益者, 文化事件建设的生命力是由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支撑的。因此, 基础群众文化事业建设要依据群众这一主题来开展, 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吸引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当中, 将思想道德教育、科普知识等与文化活动相结合, 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实际需求。文化活动形式要注意贴近人民群众生活, 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适当对活动形式进行革新, 使文化活动表现出时代性, 传承好的风俗, 引领新的文化潮流, 把文化活动朝多元化发展, 将节日性活动、仪式性活动向日常化、生活化转变。

第二, 加大基础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设立专项经费来保证基础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正常进行, 并制定相应资金管理制度, 严格保证资金使用是针对基础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积极调动各地区各阶层力量, 加大政府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合作, 引导社会力量对基础群众文化事业建设方面的投资, 在减少政府资金投入压力的同时也能够保证人民群众的日常文化活动不受影响。还可利用企业赞助、募捐等形式筹集活动经费, 构建文化活动中心, 使人民群众享受优质的文化生活。

第三, 对各个本土的优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丰富人民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文化建设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立足于群众基础, 为群众文化活动服务。可以考虑活动的举办形式, 开展效果好、投入小、影响大的文化活动。或者借助本土特有文化传统开展文化活动, 向人们征集稿件等方式激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开展的同时, 活动负责人要起着带头作用, 要频频出现在文化活动第一线, 避免整个文化活动流于形式。

第四, 要积极探索基础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发展的新路子。扩展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利局面,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主精神, 加强人民群众对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理解, 帮助人民群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提高文化活动的层次, 展现崭新的精神风貌, 提升文明水平。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民间资源相当丰富, 要善于挖掘其中的精华, 从贴近群众文化生活的角度策划文化活动, 注意发挥优势、结合特色, 切合当地文化特色和人文风情, 真正融入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积极发掘文化资源, 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发展的优势。要不断因地制宜的开展民俗活动, 将单一文化活动方式的局面扭转过来, 大力培育地方品牌文化, 激发群众自身的文化活力, 推进基础群众的文化事业建设。

三、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发展之路

(一) 促进建设要依靠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

社会经济是不断发展的, 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以一种科学的精神去接纳其他文化的传播, 使不同文化之间的相融更加顺畅, 是自发性的优良创新。在维护和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 还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保证文化的原汁原味, 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 并不断创新, 以此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得到优秀传承。

(二) 对文化的包容促进文化事业的建设

基础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 但是无论面对什么问题, 都应该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 打造出符合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化活动形式, 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此外, 还应加强建设和谐文化, 培养群众正确的价值取向, 将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作为发展目标, 为构建和谐社会使出自己的一份力, 进而推动基础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发展。

结束语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 对基础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充分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发掘文化资源, 加大对文化宣传、文化活动以及基础群众文化事业建设队伍的支持力度, 采取相应措施以应对人民群众的具体文化需求, 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为创建和谐社会、稳定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群众文化事业作为社会文化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事业发展上的比重日益增加,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是我国政府工作内容之一。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对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陶冶人民群众思想情操, 弘扬民族精神, 促进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基础群众文化,思想,和谐

参考文献

[1]陈胜.群众文化事业工作的意义分析[J].群文天地, 2013 (12) .

[2]王福来.浅谈新时期加强基层文化站队伍建设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 2011 (15) .

[3]赵晓红.我国基层群众文化现状与对策浅析[J].企业文化 (中旬刊) , 2012 (5) .

[4]孙猛健.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基层群众[J].戏剧丛刊, 2012 (2) .

篇3:C06《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若干建议》

一、国家战略意义

其一,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更好地发挥集聚效应,是构建“消费者社会”的重要载体。与工业发展类似,消费也存在重要的集聚和规模效应,不同商品和不同品牌的集聚,能节约交易成本,释放规模效应。更为重要的是,市场经济体系是一个由消费者主导的价值运动系统,市场经济对人的关怀,深切地体现在对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追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要构建的正是“消费者社会”。在老百姓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背景下,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可以给予消费者更充分的选择权和更优质的购物体验,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是构建“消费者社会”的重要载体。

其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城镇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共同着力点。城镇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长期任务,但不管是优化投资消费结构,还是创新城镇化发展方式,都不能只靠政府行政手段,而是要尊重市场规律,更多依靠市场力量来实现。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正是为了更好发挥市场力量(尤其是消费者的力量)创建平台,是将上述两大战略加以统筹推进的重要着力点。同时,以其为抓手,根据居民消费升级的规律,还可以带动形成服务业发展新高地,推动重要节点城市的功能转变和优化,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其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思路创新。长期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以输出价格低廉的制造产品为主,近年又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出境游、境外购物等消费力输出现象。这些都是在市场经济规则下形成的客观结果,但从国家利益来看,上述参与国际经济价值循环的模式亟待改变,必须在价值输出通道基础上有效拓宽价值输入通道。目前实施的资本和企业“走出去”是为了构建以资本回报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输入通道,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则是在消费方面构建另外一个价值输入通道,其建成将吸引海外消费者入境购物,也将吸引国内高端消费回流,有助于同时获得制造和销售环节的利润。

需要指出的是,除此之外,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将有助于缓解当前的香港问题,分流涌港消费人群。

二、目标与任务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的是世界级购物天堂,但最终战略定位是形成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世界城市。以我国香港为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能:

一是提供丰富且多元化的商品和服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一个多元化的消费平台。不仅能服务高端消费人群,提供各类全球顶级品牌,同时也要服务于普通民众,如允许各类小摊贩存在。不仅要提供实物商品,同时也要提供各类优质服务。

二是创造优质安全舒适的消费环境。这是优质购物综合体验的重要组成,包括一流的友好服务、有力的消费者保护、美丽的城市风貌、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等。尤其是有力的消费者保护,是维护购物价值的重要保障,不管是消费品和服务的质量监管,还是消费纠纷的解决,都需有一套相对完备、便捷和公正的制度。

三是形成与国际接轨的高效城市管理体系。现代消费是一个包括集文化、旅游、休闲等在内的广义消费集合,它依托于高效的城市管理。以城市交通为例,需要具备高效安全便捷的到达和公共交通网络、容易且价格可接受的出租车服务、以及方便的公共服务信息获取等。尤其是航空运输体系,要与世界主要城市实现频密化通航,同时具备足够的货运能力,形成高效的物流网络。

三、政策建议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面临全球性竞争,其形成过程也是城市国际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过程,且不同城市的具体路径各有不同。从国内城市自身发展及面临的竞争来看,建议采取以下政策加以推进。

一是纳入国家战略体系并建立消费中心城市梯队。消费选择由市场决定的,但消费城市平台建设具有准公共性,需要政府加以推动,建议借编制国家“十三五”规划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纳入国家战略体系。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城市区位特征,选择若干重点城市和城市群,明确定位后加以推动。同时,加强中小型消费中心城市的梯队建设,形成若干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二是以改革为主线提升消费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消费中心城市的竞争力来源主要包括:(1)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这是吸引全球高端品牌和商户入驻,以及城市软实力的核心所在。建议按国际主流做法和标准,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取消和优化政府审批,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加快推动形成法治环境,建设法治城市。同时,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简化和优化人员和货物出入境管理手续,推动消费中心城市的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城市的包容性与多元化。(2)消费品价格的国际竞争力。建议在财政体制改革的整体框架下,适当减轻宏观税负,建立有利于消费的税制结构,统筹研究并优化现行的消费免税政策体系,赋予消费中心城市更大的免税范围和额度。(3)科学有效的市场秩序监管。建议改革和创新市场秩序监管制度,减少政府对市场不必要干预的同时,提升政府依法履职能力。在消费中心城市探索建立由单一部门负责的商品质量、食品安全、市场秩序综合监管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净化消费环境。在法治框架下提供多元化、便捷低成本的消费者维权途径。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突出商业诚信建设,提高居民诚信意识。

三是加强消费中心城市的基础配套建设。适当调整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划,将部分工业用地活化为商业用地。以消费中心城市为枢纽,加强构建以航空运输、高速铁路为主要支撑的交通网络。改善城市接待设施,提升出行便利度,优化旅游交通设施和景点标识,提供多语言导游资料。加强对消费中心城市的对外宣传,通过旅游门户网站,国内外重点社交网站等加以推广。

篇4:C06《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若干建议》

一、运用先进的技术构建智慧型图书馆

大数据时代数据体积数量巨大,数据类型多种多样,图书馆既有本身包含的大量数字资源,又有日益增长的电子资源。高速网络及移动图书馆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智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社交新媒体逐步多样化,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限于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其他更便捷的通道来获取所需的资源。近年来图书馆的用户报告证明,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阅读的纸质书越来越少,电子书得到了普及,图书馆的用户量正在不断减少。不过,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机会,带来了挑战。针对上述在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高校图书馆应运用先进的技术来武装自身,使自身拥有网络所不具有的功能,开始向书书相连、书人相连、人人相连的“智慧图书馆”迈进。首先,图书馆应当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智慧图书馆以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为首要任务,它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为依托,虽然图书馆目前已经完全实现了开架借阅,并且书本量也呈现出几何式的增长态势,但是用户面对大量的同类型的书本时,选择困难,并且相对于纸本书,很多的用户倾向于电子书。针对这样的情况,图书馆应当将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书本的查找,将纸质书与电子书放在同一个查询系统,在书名后进行标注区分,用户输入自己的要求,虽然用户的要求不明确或者较模糊,机器依然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找出所需书目。其次,建立用户借阅图书馆图书的信息,借阅图书馆都会有记录。图书馆员通过分析用户的这些借阅记录,确定这些借阅的书目可能是用户感兴趣的,也可能是用户需要的,根据分析出的数据进行归类,并推荐类似题材或者作者的书目给用户,挖掘用户潜在的需求,使得图书馆推荐的数目更加智慧,更符合用户的需求。

二、培养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型图书馆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员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也应随之改变,一是从知识服务走向智慧服务,二是对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研究要上升为智慧的高度。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的服务人员,代表着整个图书馆的精神面貌以及整个图书馆的水平。高水平的综合实力也是智慧型图书馆建设的必然要求。首先,图书馆员不仅应具有传统型图书馆员所具有的图书借阅、查询、图书上下架等基本功能,同时应该具有参考咨询的功能,作为用户的信息参考顾问。其次,图书馆员不仅应该具有掌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能力,而且还应当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使用能力,能够熟练掌握智慧图书馆所涉及的各种新技术,如云计算技术、RFID技术、智能感应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现代化智能设备等;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例如微信、微博、QQ等为用户推送信息,并实时在线答疑解惑,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方式。第三,不仅应该具有掌握一门专门学科的能力,还应当具有答疑解惑的能力。第四,图书馆员不仅仅是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者,还应当是图书馆与相应单位、机关的联络员,不仅仅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还应当对用户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不仅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更要告诉用户寻找到所需信息的方法,帮助用户构建信息理论的框架,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服务,使图书馆成为用户的私人秘书,帮助用户构建他所需要的知识网络。只有这样,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馆员才能充分发挥智慧图书馆的作用,体现智慧服务的实质。

总之,大数据时代为图书馆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图书馆应当实现自身的变革,利用先进的技术与方法努力实现自身的发展。通过不断的尝试与改变,更好地实现突破与转型,融入社会的变革浪潮中,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燕波.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中的“不智慧”[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1).

篇5:C06《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若干建议》

“十年育木,百年育人”,教育在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历史中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传承着先人的智慧、经验,承载着推进生产力稳步、加速向前发展的作用。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随着最近几年各高校对工程实践环节的重视与加大投资力度,金工实习中心迎来了又一轮发展的高峰期。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水平,激发出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则又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笔者作为一名始终处在教学第一线的金工实习指导教师,对现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几个建议,供各位专家、领导、教师参考。

2.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几个建议

2.1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包括师德、师范建设

师德建设指的就是教师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建立健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师范建设就是指规范教师的行为举止,言语谈吐,使教师的一言一行能成为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首先领导要重视,个人要努力,同事要团结一致。根据每一位教师从最初踏上工作岗位到成熟起来的过程,笔者大致将此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热情高涨期”, “烦躁郁闷期” “成熟稳健期”。

2.2第一个时期为 “热情高涨期”

也就是刚刚离开校门,初次踏上工作岗位的时期。从之前的学习状态、学生身份一下子变换成了工作状态、教师身份。角色的转变带来的新鲜感使之拥有无穷的前进动力。好学上进,开拓创新,积极热情是这个时期青年教师的基本特点。领导者若能把握住这个心理特点,提出较高的工作目标和期望,青年教师一般都会去努力做到。可以说,这时是工作阻力最小的阶段。但是,过高的热情也会使人变的盲目和莽撞,甚至不谦虚。所以,对青年教师过高的心理预期和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也要加以控制和引导,并且绝不要轻许诺言,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制造了不必要的障碍。这时的青年教师要有一个谦虚谨慎的态度,脚踏实地,多向老教师学习,苦练基本功,切忌眼高过顶,目空一切。

2.3第二个时期为“烦躁郁闷期”

高潮之后,必然是低谷。经过前一个时期,熟悉了工作岗位和职责,也就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工作重复。新鲜感正在消退,枯燥感却接踵而至。很多事情可能与自己预想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失落,烦闷,总觉得有劲使不出。体现在行为上,就是慵懒、懈怠和烦躁。作为领导者,一定要警惕此时出现的一些不良苗头,及时发现,及早处理,不能让问题积累多了,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工作。作为个人,一定要明白,其实简单工作的重复,正是经验积累的过程。 “熟能生巧”、“厚积而薄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定要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尽快成熟起来。

2.4第三个时期为“成熟稳健期”

经历了成长初期的兴奋,又经历了成长过程中必经的磨砺和调整,时间的转移将“新教师”自然转变为“老教师”,也就进入了工作的成熟稳健期。所以很多领导者有了“心满意足”的感觉,“可以松口气了”。可是,这个阶段也是骄傲情绪最容易滋生的时期。再有,就是“经验”也许此时恰恰成为向前突破的最大障碍。无论领导者还是个人,都应树立更远大的目标,“创新”,应成为今后工作的主旋律,也会为将来的前进提供不竭的动力。

3.关于业务能力提高的几个建议

没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工作绩效是无从谈起的。如何将新老教师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出各自的特长,特别是如何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可通过以下途径:

3.1自学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知识的自我提高、更新、与时俱进的能力。但教师本身就有工作要承担,缺少充裕时间,也不容易找到相关的老师、专家给予详细的指导。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所以,自学就显尤为重要。一是“自己学”,二是“向自己学”。

自己学,首先是自主的主动性学习。自己学的形式主要是通过查阅资料,实验等手段来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向自己学,就是向自己过去的经历学习,向自己的错误学习。举一个例子。我们人人都有学习的经历,在学习的过程中“哪个老师的授课方法是我最能接受的?哪个老师的授课方法是我最不能接受的?”思考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授课方法的一大半问题。“我最能接受的授课方法中,哪些是我不能接受或不喜欢的?”回答了这个问题,相信你的授课水平已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向自己学,最重要的是向自己的错误学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失误和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同样的错误一再发生。向自己的错誤学习,其实就是经验的总结、积累的过程。我曾说:“何谓经验?老师告诉你,钻小孔时进给太快,钻头容易折断。只有你哪天真的把钻头折断了,你才知道进给的极限是多少。”这,就是经验。

3.2互相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有学习别人的优点,摈弃自己的缺点,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往往是单向的,要让“师傅”向“徒弟”学习,做“师傅”的在心理上就难以接受了。现在的新老教师各有自己的强项,要把他们结合起来,互相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实现互相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互相听课。当然,互相听课不是仅局限于本部门、本工种,多听听其他岗位老师的课,也是大有裨益的。笔者曾听遍了本中心所有老师的授课,充分了解了每个老师的授课特点,对金工实习课的整体架构有了全面的认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3对外交流

这是提高教师队伍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外交流,可以扩大视野,拓展认识上的空间。对外交流,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我们单位就曾多次组织全体员工到其他兄弟院校去参观、学习、交流,避免了固步自封和“近亲繁殖”。笔者也多次被邀请到其他高校去讲示范课。通过交流,在对课程的理解、组织,学生心理的把握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

3.4参加比赛

比赛是业务能力强弱的一块试金石。教师通过参加比赛,可以纵向地和同行们进行比较、切磋,通过不同高校的教学体系的参照,可知道自己所处在行业中的位置。比赛对业务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从下面的两个方面即可看出。

首先,被选中参加比赛的教师在思想上会非常重视,行为上会做很多准备,激发出最大潜能。并且,经常会有一些创新之举,例如:更新课程内容,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用新的教学工具等。老师在参加比赛之前,一般还会经过多次的试讲,请其他的老师、专家听课,分析、研讨。可以说,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众人智慧的结晶,形成“精品”课程,老师的能力自然得以升华。

正因为每一位参赛的老师带来的都是自己的“精品”课程,比赛就成为展现金工教育界最新成果的闪亮舞台。在每一届比赛上,都会有新的教学理念被诠释,新的教学内容被展现,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被使用……参加比赛的老师通过这个舞台,可以集中观摩到各高校的教学状况,互相取长补短,这必然促进了金工实习(工程实践)课程水平的整体向前发展。

4.结束语

篇6:C06《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若干建议》

智慧城市是在科学的发展战略指导下,以城市运行系统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泛在、便捷、高效的城市信息网络和社会网络,支持城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它主要由理念层、活动层、物理层3个层次,以及战略体系、社会活动体系、经济活动体系、支撑体系和空间体系5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是为了实现特定的决策意志,该意志表达为智慧城市的愿景、使命、价值观, 具体展现为智慧城市的战略规划。理念层对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理念进行梳理、归纳、凝练、升华, 形成智慧城市建设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并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谋划,形成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为了保障智慧城市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也需要对一些相应的保障措施进行部署, 这些都体现在智慧城市的战略体系中。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人们的沟通和联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基于信息技术的 “虚拟”方式逐渐成为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一个覆盖广泛、 灵活多样的社会网络,对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1,2]。活动层即是对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进行的各种类型活动的统称,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是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这里概括为智慧城市的社会活动体系和经济活动体系。社会活动体系主要包括政府社会管理体系、社会自治体系、政府和社会相联系构成的社会网络体系、提供相应制度支持的管理制度体系。在社会活动体系中,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网络构建政府和社会之间联系与沟通的桥梁。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地方发展规划方面充分听取市民意见并整合相关社会资源,为市民提供充裕、高品质的公共服务; 社会中介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协助政府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 社区居民表达个人的意见和需求,积极开展社区自治活动。 经济活动体系主要包括产业升级体系、低碳发展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以及支持经济高效、低碳、创新发展的制度体系。在经济活动体系中,信息产业是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信息产业的发展催生大量新兴产业并促进城市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 传递、整理、分析,帮助人们了解经济活动中的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泄状况,并通过人们行为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各类社会网络的建立对激发社会学习、促进知识创造及转化、推进城市的创新创业、 吸引集聚创新人才与投资资金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以企业、政府、市场、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为主体的城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物理层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及城市发展需要对城市自然环境进行改造所形成的物质形态, 为智慧城市中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提供支持,主要包括支撑体系和空间体系。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及其广泛应用所形成的信息网络、信息网络建设所依托的市政设施、智能化的公共服务部门以及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智囊支持和中介服务的服务机构; 空间体系主要包括城市的空间形态、结构形式、 运行模式以及城市的基本功能。在支撑体系和空间体系中,新一代移动通信、互联网、物联网、无线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构建连接城市中所有的人和物的信息网络,实现城市中任何人、任何物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广泛互连。信息网络的建设一方面依托相关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又要与城市传统基础设施 ( 水、 电、气、热管网以及道路、桥梁、机场等交通设施) 的规划建设相互协调、配合,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城市中信息流、物流、人流、商流、资金流的顺畅流通。智慧城市依托信息技术对城市运行系统进行整合、提升,结合城市信息网络和物理空间构建高效、 高速、便捷的城市网络系统,这一过程包括了整个城市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在智慧城市的空间体系中, 首先,集中、紧凑的空间结构形态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推进环境保护、增进居民健康、促进文化交流和维护社会治安,这也是智慧城市倡导的空间结构模式。其次,城市的空间结构由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物群落结构和物质空间结构4种基本结构形式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完整的城市系统整体[3]。智慧城市的空间结构应该是完整具备以上4种基本结构类型,在地理空间上有合理的布局安排且各结构类型之间能够实现良好协调和配合。再次,城市系统的运行结构是由 “元— 链—网”耦合而成的立体化、网络化的运行模式[3]。 智慧城市的运行结构是通过合理布局的信息基础设施及智能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构建便捷、快速、高效、 泛在的城市运行网络,打造智能化的流动空间。最后,社会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是城市运行系统的基本功能[3]。智慧城市通过构建高速高效、性能稳定、广泛覆盖的信息网络和人们之间能够实现广泛、有效连接的社会网络,以促进以上4项基本功能的顺利实现。

2广州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战略体系

广州市将智慧广州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相关部门拟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文件和基本方案,阐述了智慧广州建设的愿景、目标、任务, 部署了相关保障措施。广州市以建设 “低碳广州、 智慧广州、幸福广州”为战略愿景,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科信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小组,拟定并通过了 《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意见》 ( 以下简称 《意见》) 。 《意见》以 “使市民享受便利、高效的公共服务,使企业获得低成本、 便捷实惠的发展环境,使政府取得效能显著的管理成效”为愿景,以 “至2015年,初步建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智能技术高度集中、智能经济高端发展、 智能服务高效便民的智慧城市运行体系”为发展目标,围绕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社会管理和服务应用、智慧型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发展、市民信息技术应用”5个方面制定了智慧广州的建设任务,也在组织制度、统筹规划、标准制定、技术攻关、培训宣传等方面对智慧广州建设的保障措施进行了部署。

但在战略体系方面,存在着智慧城市研究机构的建立及政策文件出台滞后、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力度不足的问题。广州于2013年5月成立了从事智慧城市研究的机构———广州智慧城市研究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州智慧城市建设支撑机构力量薄弱的问题。广州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文件出台较晚,在2012年9月出台了 《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意见》,而北京、上海、宁波等主要城市在2011年就已出台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广州市现已出台的政策文件也没有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和涉及相关部门的合作建设作出具体安排, 造成了重复建设以及不同部门之间数据分割的问题。 同时,目前也没有建立智慧城市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也尚未设立专项资金来统筹推进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不利于项目建设的推进。另外,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电子政务、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不利于相关体制机制的转变和智慧城市的建设。

2.2社会活动体系

广州智慧城市社会活动体系的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 1) 电子政府成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渠道,社会效益突出。 广州市电子政务应用涉及到政务公开、公共服务、 网上办公、业务管理等多个领域。截止到2012年底,已经实现了1 483项政府服务网上办理,累计减少市民和企业上门办事次数4 162万次,节省时间1. 2亿小时,节约社会成本1. 6亿元。广州市推出的实名制的市民网页成为市民在政府信息中查找所需资讯和享受在线服务的重要工具,目前已有236万市民开通了市民网页,市民可以享受8大类民生信息的订阅服务、15个政府部门的39种事项办理进度和结果查询服务,通过 “百姓热线”可以向40多个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咨询和建议,并可以通过短信、 邮箱等第一时间接收处理结果。 ( 2) 市民的信息化普及程度较高,数字化民生服务得到充分发展。市民的电话、电脑、智能卡、市民邮箱的普及程度较高,网购渗透率也在全国位居前列。截止到2012年,全市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的普及率达230. 7% , 居民每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为125台,家庭上网率为88. 2% ,互联网普及率为80% ,智能交通卡 “羊城通”发行量突破2 500万张,社保 ( 市民) 卡申领人数超过247万人,市民邮箱和数字证书使用量分别超过314. 8万个和15万个,市民网上购物渗透率超过40% ,网上购物消费额为150亿元,这些指标在全国乃至亚洲都居于前列,数字化民生服务在教育、医疗、社保、人事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3) 社区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社区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了联通市、 区、街、社区的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在市区之间实现了千兆互连,80% 的街道和1 182个社区接入了网络,社区联网覆盖面约为50% 。社区是提供智慧型公共服务的基层单位,广州市发展了由街道、社区的热心群众和单位自愿组成或举办的各类社区组织300余家,并积极发展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的街道社区服务体系,在全市132个街道中,已建成街道政务服务中心125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44个、综治信访维稳中心130个、街道文化活动中心132个、卫生服务中心136个[4]。 ( 4) 社会管理领域相关政策和制度体系逐步建立。为了促进 “政府出资购买、社会组织承办、全程跟踪评估” 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新机制的形成,广州市委、市政府及其他社会管理相关部门先后出台 《关于加快全市电子政务建设的通知》、 《广州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考核评估实施办法 ( 试行) 》、 《广州市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实施政府购买服务流程规范 ( 试行) 》 等工作规范和标准,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社会活动体系,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社区建设层面的问题限制了智慧型公共服务的应用水平。在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方面, 目前尚未建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系统,且广州市50% 的政府部门内设信息化机构中70% 设有独立的信息化执行机构,但由于各部门从本身需求出发进行部门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所以信息化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能有限,造成了各部门电子政务系统的协调和共享难度较大,难以实现智慧型公共服务的高效供给; 而且目前尚有多个市级的应用系统尚未接入社区信息平台,导致一方面企业居民和企业要跑多个部门办事,另一方面社区干部要重复录入数据,增加了基层工作量,也不利于服务跟踪。在社区建设层面,由于长期以来政府统揽了大部分社区服务管理事项,社区居民、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不强,辖区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城市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管理人员队伍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2.3经济活动体系

广州智慧城市经济活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科技创新实力显著提升,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形成。科技创新为智慧产业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近年来广州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创新型企业队伍日益壮大。 截止到2013年6月,广州市认定的第一批10家市创新型企业共申请国内专利1 341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93项,参与制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224项,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项。产业技术研发能力也不断提升,在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数字家庭、 数控装备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的技术突破,研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2010年、2011年广州市分别有27家与24家企业被授予广东省科技服务百强企业,科技服务业百强企业数量占全省总量的58% ,逐步形成了企业、政府、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相互合作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2) 信息产业及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节能效果显著。2012年1月 ~ 11月,广州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达1 744. 23亿元,同比增长16. 2% ; 全市软件业务收入1 250亿元,同比增长35. 81,占全国软件收入的6% 。目前,广州有5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获批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17家企业进入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3家企业名列全国软件百强,41家企业入选省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100强培育计划,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引擎。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单位能耗水平在工业行业中普遍较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调 整使广州 单位GDP能耗累计 下降20. 2%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40% ,单位GDP电耗累计下降20% 左右。( 3) 企业信息化水平高,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快速提升。全市已有75. 2% 的企业建立了企业内部信息网络,90% 的企业接入了互联网,60% 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 ( ERP) 、供应链管理等综合信息系统,并且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全市超过72% 的企业开展不同形式的电子商务活动,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73. 4% 改善了销售收入,62. 6% 降低了采购成本,涌现了环球市场、唯品会、中经汇通、梦芭莎、久邦数码、优视动景等一批新型电子商务企业。 ( 4) 智慧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为了促进经济的创新发展,广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 《关于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规定》 ( 2007) 、 《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 ( 2010) 、 《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 2011—2015) 等一系列文件,颁布实施了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重点产业的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为科技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经济活动体系,存在着科技创新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不相适应的问题。科技创新是智慧城市成果产出的基础和重要保障,而广州市科技投入水平相对较低。2012年,广州全社会R&D投入为262. 87亿元,远低于北京 ( 1 031. 1亿元) 、上海 ( 635亿元) 、天津 ( 347. 9亿元) 、深圳 ( 493. 4亿元) 等国内重点城市,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1. 94% ,也低于北京 ( 5. 79% ) 、上海 ( 3. 16% ) 、天津 ( 2. 7% ) 、深圳 ( 3. 81% ) 等几个城市[5]。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智慧广州建设的支撑,但目前企业尚未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与国内重点城市相比,依然存在着企业研发投入不高、自主创新活动较少、研发人员数量偏低等问题。同时,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大而不强,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国家级创新平台的数量和质量、 高新技术产业领军企业所占数目等方面均落后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城市。广州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智慧产业发展也存在着产业附加值和利润低、对外依存度高、自主创新未能成为产业的主流、新兴智能终端行业增长较慢等问题[6]。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科技创新和信息产业对智慧城市提供经济支撑和保障的力度不够。

2.4支撑体系

广州智慧城市支撑体系日益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积极开展和部署智慧城市新技术研发,取得了一定成效。科技攻关获得了国家、 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市科技厅、工信部、 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拨款31 315万元、700万元、1 960万元用于支持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慧交通、RFID芯片等多个项目攻关。广州超级计算机中心建设获国家863计划高效能计算机重大项目立项,超级计算先导系统已于2012年5月30日正式上线运行,运行速度达340万亿次/秒,计算能力位居全国前列[6]。广州市在新一代移动通信、平板显示、数字家庭、集成电路、应用电子等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如京信通讯、乐金显示 ( 广州) 、国光电器等掌握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 ( 2) 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整合、共享初具规模。光纤到户进程加快,至2012年底,新增光纤到户覆盖面220万户,累计达270万户。无线城市覆盖广泛,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 3G) 网络已实现 城区全覆 盖,累计建成 无线局域 网 ( WLAN) 热点14549个,完善42个重要公共场所免费无线上网服务,建成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基站1 768个,规模居全国前列。在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库建设方面,广州市城管委初步构建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城市管理公共部件数据库,市规划局建设了全市规划审批信息数据库,市国土房管局建设了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库和权属数据库。在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方面,初步建成了以行业基础数据、 分类数据、对外服务特制数据等为主体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拥有596个数据主题。( 3) 交通、港口、 空港、电网、水网以及其他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建设稳步提升。在智能交通方面,广州交通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信息化系统覆盖了城市公交、出租、地铁、公路客运、货运、站场等交通各相关专业领域,目前已实现全市10 000多台公交车、20 000台出租车、近4 000辆危险货物运输车、 2 600多辆散体物料车、38 900多台重点车辆的动态感知。在智能港区方面,广州港务局建设了公众信息网、行政业务网上申报、危险货物作业监督、港航行政综合业务管理、引航调度等公共服务系统, 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智能空港方面,建设了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中的 “空港物流子平台” 和 “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信息系统”,并逐步实现了机场服务手段的智能化。在智能电网方面,广州供电局积极打造南方电网科学城综合科技展示基地。 在智能水网方面,各类水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良好,水资源监测系统实现了省一级水功能区百分百覆盖,市一级河流水功能区监测覆盖率达80% 以上。在城市管理智能化监测方面,广州市城管委积极探索利用物联网、无线射频等技术,开展井盖、 垃圾压缩站、垃圾填埋场等重要设施的智能监管试点。在生态环境感知监测方面,通过广泛部署监控点实施对污染源、机动车排气、餐饮业油烟排放、放射源辐射的电子监测和实时监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支撑体系,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机构力量较弱的问题。 虽然广州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起步相对较早,但现在依然面临宽带上网平均速率低、光纤到户工程推进相对滞后、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推进难度大的问题。目前广州市宽带网上平均速率为3. 4Mbps, 低于韩国的13. 7Mbps和美国的5. 1Mbps,光纤到户覆盖用户为270万户,低于上海的430万户和北京的360万户。由于小区楼盘物业公司开发商对运营商光纤进驻的阻挠,以及运营商通信管道集约化规划建设力度不够等原因,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难度较大,选址难、建设难、维护难等问题突出,制约了网络覆盖面的扩大。在基础设施智能化方面,广州的智能交通、智慧港区、智能空港、智能电网、智慧安全供气等在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 信息平台搭建以及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依然难以达到智慧广州建设的要求。在智力服务机构方面,广州智慧城市专业研究机构成立时间较晚,而其他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又较为分散且与智慧城市建设部门的合作较少,无法对智慧广州建设提供充分的指导。

2.5空间体系

广州智慧城市的空间体系逐步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城市空间拓展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 “服务业—工业—农业”由内向外的圈层布局。快速城市化使广州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全市建设用地面积由2000年的1 236. 15km2扩张至2010年的2 167. 88km2,为广州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州的商业、金融、商务、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天河区、 越秀区、荔湾区等 区,特别是以 天河商务 中心 ( CBD) 和越秀商业中心为主,工业产业主要分布在萝岗区、黄浦区、番禺区、白云区、花都区等中心城区的外围各区,产业布局呈现出工业向外拓展、 服务业向中心集聚的趋势,形成了 “服务业—工业 —农业”由内向外的圈层布局[7]。 ( 2) 城市道路网络体系日趋完善,流动空间枢纽地位逐渐凸显。空港、海港、铁路港、信息港等现代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新白云国际机场二期,南沙港区二、 三期工程加快推进,广州南站建成投入使用,海陆空枢纽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以快速轨道交通系统、高快速路系统为骨干,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共同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明确、交通便捷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对内缓解了主城区的交通压力,改善了地区道路通行条件,对外辐射珠三角各大中城市,广州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7]。

在空间体系,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失衡影响了智慧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广州长期以来形成的 “外溢—回波”式的空间拓展模式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失衡。从空间上来看,广州的工业向外拓展、服务业向中心集聚,第三产业没有跟随城市居住空间向外拓展,留在了天河区、越秀区等市中心地方, 导致了就业岗位的集中布局,形成了就业和居住的空间分异,出现了严重的 “职住不平衡”问题,城市交通压力较大。同时,由于中心城区的外围各区是由产业带动的空间拓展,尚处于建设时期,公共服务设施缺失,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也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功能复合区,导致了大量外围地区的居住人群的公共服务需求需要回到市中心才能满足, 使得市中心承担了城市的多重功能,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合理影响了智慧广州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智慧型公共服务的全面有效供给,也不利于打造智慧广州高效、快捷的流动空间。

3广州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3.1加强智慧城市的研究与规划,促进智慧广州建设的统筹推进

依托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的智慧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工信部广州智慧城市研究院、广州社科院以及国内外其他科研院所的专家团队,建立高层次的智慧城市联席会议制度,对智慧广州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开展横纵结合的顶层设计,对智慧广州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供给、科技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攻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智能化、城市空间布局等进行整体性规划,为智慧广州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在智慧广州建设过程中,探索设立负责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首席信息官 ( CIO) ,以加强信息资源的协调和整合。积极部署落实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包括设立用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专项资金、加强智慧城市法制建设、建立智慧城市的技术标准体系、结合智慧城市的重大工程项目和重点产业发展培养多层次人才、 建立智慧城市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等。

3.2建设高效便民的电子政府,推进智慧民生服务的广泛应用

构建 “纵向贯通、横向联动、资源共享、政民互动”为特征的电子政务框架体系。首先,建立面向市民和企业的个性化的政府服务网页,完善和推广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实现所有街道和社区与市、区各部门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和一站式办理, 保证所有市民和企业都能无缝接入政府部门的网上办事系统。其次,建设基于云计算服务模式的全市统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电子公文交换和数字档案交换,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 进一步的, 加快理顺政府部门内部以及跨部门的工作机制,梳理和优化办事流程,推行行政许可事项的网上审批、 并联审批。最后,拓展政府信息网上公开的深度和广度,完善网上百姓热线系统,建设政府网络问政平台,积极推动政民网上互动。

继续加强智慧社区建设。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现代社区建设,推进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加强社区的自治建设,以法规形式界定社区自治的服务管理事项,为居民自治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另一方面加强社区的信息化建设, 实现所有社区居民都能接入互联网,必要时对居民进行互联网使用技能培训,实现所有企业、居民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事项都能网上办理。

着力发展智慧民生服务。积极发展智慧人文教育,构建教育云服务平台,整合共享全市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广州智慧大学城和数字教育城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工程,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逐步建立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建设全市统一的集约式挂号系统、诊疗费用支付系统和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全覆盖。全面建设智慧社保工程, 推进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与相关系统全面整合、信息共享和智能化利用。大力实施智慧人才工程,加快广州人才信息港建设,建设国家级区域性人才信息资源中心和应用服务中心。

3.3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积极探索广州特色的智慧产业发展之路

在政策、资金、平台、人才等多个方面做好支持和保障工作,推进广州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在政策方面,建立和完善科技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推进 《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的立法和 《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广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在资金方面,建立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将创业投资、 科技保险、贷款担保等金融创新产品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在平台构建方面,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在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突破性引领作用的重点领域建立重大科技专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在人才方面, 完善创新人才供给体系,引进和培育创新领军人才, 资助和培育一批中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

积极推动智慧产业的发展,为智慧广州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和保障。第一,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在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 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发展一批名牌智能终端产品。第二,推进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推进传统产业在研发、生产、管理、营销和服务等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第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及经营平台的建设,出台制定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文件,促进电子商务相关的物流和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发展。结合航运、空运、铁路、公路等设施建设,建设融合信息发布、监控追踪、诚信认证、金融担保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展金融智能卡,促进网络金融和手机金融等新型服务的广泛应用。

3.4继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智能化改造,打造高效、快捷、连通全球的智能化流动空间

加快建设和完善一批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巩固和强化白云机场作为全国3大枢纽机场、泛珠三角地区枢纽机场的地位, 拓展国际航线和货运航线,提高国际航班中转率。 着力推动南沙港区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推进黄埔港区、新沙港区技改扩能和内港港区功能调整, 完善南沙港区对外交通衔接,加强港口与周边地区的陆路联系。完善广州综合交通换乘体系,建立广州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实现空运、航运、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

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建设。第一, 全面加快智能港口工程建设。一方面推进空港在自动感知、智能处理、调度智慧、物流审批、货物跟踪、电子票应用方面的智能化建设; 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海港在港区管理、物流通关、集装箱物流、物流监控、调度管理、数据资源交换等方面的智能化建设。第二,全面推进智能交通建设。加快建设智能交通感知设施,充分利用物联网、交通仿真等智能技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推进交通信息、交通管理的网上发布和网上办理,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和交通管理辅助决策系统。继续推进交通票务的电子化,实现 “羊城通”与其它类型的电子交通收费系统的联通和融合应用。

积极构建枢纽型国际信息港。首先,继续推进宽带网络建设,保证城市企业和居民都能方便地接入高速网络。其次,建设融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城市生态环境感知信息、城市基础设施感知信息、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广州信息资源库。最后, 加快推进中国电信沙溪云计算中心、中国移动南方基地等一批云计算中心的建设,加快广州超级计算中心和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建设,推进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服务应用。

3.5推进高水平城市功能组团开发,构建紧凑高效的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

积极调整城市空间战略,实现从原有的拓展向拓展、优化、提升转变,依据 “市域———次级分区 ———发展组团”的空间层次,促进基于网络的协作分工功能体系,构建多极化、网络化的空间结构。

篇7:关于农村金融的若干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三农问题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参与提供信贷,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两家保险公司参与提供农业保险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截至2009年9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7万亿元和4.7万亿元。而根据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贷款为3.7万亿元。如此测算,2009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农信社发放贷款达到1万亿元,如此规模与四大行中信贷增量居首的中行不相上下。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末,农信社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2.3%;而截至2009年9月末,农信社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2%,比2009年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

二、我国农村金融普遍存在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不够的问题与建议

与国家实行粮棉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和“费改税”等产业保护政策相比,国家对农村金融缺乏相关政策支持。一是国家没有给予农村信用社以等同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剥离或者核销政策;二是众多的农户贷款面广,金额小,管理难,手续繁,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但却无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核销办法;三是农业发展银行受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只是保证了粮棉油的收购资金,无力从事农业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农村金融市场是农村资金融通的场所,其发展水平与状况是农村市场经济和农村金融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落后,融资能力小,难以满足农民实际生产生活需要,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对大量资金的需求和对现代化金融服务业的要求,致使民间借贷市场悄然兴起。近些年来,农村一些地区出现了大量私人的金融交易,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秩序,加大了农民贷款成本,也加剧了农民的破产和贫困。这些都是由对农村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引起的。

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适度放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加快市场发展。目前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应当允许各种形式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允许外资金融介入农村金融,重点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组建各种形式的合作金融,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要逐步降低民间金融的市场准入门槛,对于已经出现的各种民间信用应强制取缔,而要通过发展各种规范的民间金融和民间信用,充分而方便的满足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各种资金需求。农村民间金融借贷手续简便,又没有僵化的规章制度,与需求主体之间亲和力较强,农村民间金融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民营的小额信贷银行、合作银行、私人银行等随着民间金融的发展,要积极探索改善对其进行监管的方式。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总之,要让各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让不同性质和不同量级的金融机构从自己的特点出发,从事各自的金融活动,相互之间形成竞争,才能有效率,只有形成为各种类型企业和农户服务的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弱势群体的利益才有保障,县域经济才能发展。同时,由于允许民间金融的正常发展,地下金融自然就没有了市场,宏观经济对金融调控的效果就会显现,金融系统的风险就会降低。

三、农业发展的资金与信贷问题与建议

随着我国农业的飞速发展,资金的需求量增长迅速。一是传统种植业在农业中的份额下降,畜牧业,渔业,林业的份额逐年上升,而后三者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投入;二是伴随着农业经济总体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迅速发展,从而加大了技术改造资金;三是随着农业产业化推进,出现了一大批以农产品为原料,从事深加工的龙头企业或大型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等以农业为依托的新兴企业,这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和后续投入;四是农村城镇化需要大量资金,可是农村大量的闲置资金却流入了城市,农村资金非农化现象比较严重。

为了保障农村资金的供给,应坚持以地方性农村合作金融为基础。由于农村金融资源会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流出农村,因此农村金融要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金融体系的条件下,重点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例如农村信用社。其次,由于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性质决定的,农业活动具有很大的分散性,特别是对于那些落后的农村,经济活动的分散性更加明显。这种分散性使得农村社区的金融服务需求主体是中小企业,个体农合和农村个体工商户。这类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具有明显的量小,平均期限短和需求急迫等特征,而由于没有持续、健全的会计信息记录,普遍缺乏担保、违约的可能性大,因而他们从大银行获取资金的能力非常有限。而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规模的合作金融机构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解决金融机构与中小借款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他们决策迅速,服务便利,有能力也更愿意为这类客户服务。所以,农村社区中借款人的普遍性内在的要求中小金融机构的广泛存在,要求建立一个庞大的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都要进一步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针对农业农村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搞好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监管。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

四、农业保险体系的缺失的问题与建议

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农业的发展需要扶植。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所谓农业保险,狭义而言,是对各种承保的农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等在培植和养育过程中遭遇保险责任危险所致损害时给予保险保障。广义而言,是对承保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农产品等在生长期,冬眠期,贮藏期或运输过程中,因遭受保险责任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保险。在一些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和经营模式,在方法和化解农业风险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约有0.3亿公顷农作物受灾,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4,成灾面积的比重在40%以上,其损失主要依靠政府农业灾害救济,以及人民保险公司的推进的农业保险两种方式进行灾害救助。作为高风险行业,补偿性质的农业灾害救济,不仅受到国家财力的闲置业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对农业保险的要求,同时也损害了农户参与保险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保护。而我国现有的农业保险体系却不健全,无法满足农业发展对农业保险的要求。

目前,在我国农村,价格风险可以通过期货市场操作来对冲,而自然风险控制则只能通过农业保险来化解或者降低。为此,应该形成一种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和商业性农业保险支持相结合的价格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健全农业保险机制,发挥对农村经济的补偿作用,同时改善中国人保独家承担全国农业保险事业的垄断局面,促进多种模式,多种规模,业务多样的农业保险格局的形成。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包括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包括政府主办,政府经营的农业保险公司模式,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和政府支持下的合作社经营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各自特点,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负担能力和农户的投保意愿等选取不同的发展模式。但是,为了切实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和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模式的选择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政府补贴原则,保障农民利益原则和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另外,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消费的提高,国家鼓励农村消费的各种下乡活动,刺激着农村的消费,可是,农村金融的服务却不到位。农民的小额贷款业务,金融网点的遍布等等基础金融设施的缺位,也急需调整。

五、结束语

上一篇:夏韵飘香散文下一篇:笑掉大牙的名言不看真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