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社团

2024-05-17

太极拳社团(精选9篇)

篇1:太极拳社团

太极拳社团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老师:

首先感谢您再去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这份申请书。我们要申请太极拳社团,因为当今社会不断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养生,我们作为小学生要成立太极拳社团,集中练习太极拳,不仅只是为了养生,而是把它作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通过社团成员的练习,展演,能带动我校广大师生加入到我们这个社团中来。

我们这个社团成立之后,我们会聘请热爱太极拳的老师或知名人士做我们的教练,我们一定会好好的学习,养成在校、在家坚持练习的好习惯,同时也为喜欢太极拳的同学们提供一个平台。同时我们也会与外校的太极拳协会进行交流。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本社团设立了三个机构。社长一名:总领社团的日常工作,负责项目的练习和创意。副社长两名:一名抓活动宣传,一名负责学生档案。宣传部长一名、副部长一名,负责社团的宣传及培训,发展新人及新闻稿的撰写。组织部长、副部长各一名,负责社团的例会、资料的整理。本社团制订了一份详细的章程,对于社团的管理,活动及会员权利、义务都有规定。希望我校的领导老师能够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会把我们这个社团办好,望我校的领导老师能够批准为盼!

此致

敬礼

太极拳社团全体成员 2014年10月10日

篇2:太极拳社团

活动目标:力争通过两个学期的习练,让参与的同学学会太极功夫扇五十二式完整套路,并使大家在习拳过程中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强健体魄,增强体质,缓解各种慢性疾病。

加入方式:本校各班同学均可报名加入。

 活动开展:

每周五一次集中教学活动。

具体活动安排:

9月 完成第一段套路教学(第一式至第九式)

10月 完成第二段套路教学(第十式至第十七式)

11月 完成第三段套路教学(第十八式至第二十六式)

12月 完成第四节套路教学(第二十七式至三十四式,余下待续)教学设想:

在本单元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始终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响应国家新课改,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通过对太极功夫扇知识、理论和动作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太极功夫扇的知识、理论;了解太级拳的健身、防身、养性、益智功能,知道太极功夫扇是祖国文化长河里的一朵奇葩,是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理解太极功夫扇动作的攻防含义;掌握太极功夫扇的动作形式及运动风格;掌握学习太极功夫扇的方法。

(二)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记住太极功夫扇的动作名称,100%的学生能在教师的提示下完成太极功夫扇套路练习,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套路。35%以上的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攻防技术;85%以上的学生能够认真地完成“课课练”练习;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究民族传统体育的热情,加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武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勤学苦练、自尊自信、尊重爱护同伴等优良品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相互帮助、乐于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能够运用所学的太极功夫扇技能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教材分析:

太极功夫扇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显著的健身效果而享誉于世。流传数百年而不衰。

太极功夫扇动作全面、均衡、合乎人体生理规律。其内容精练,套路编排合理,动作规范,易学易练,充分体现太极功夫扇的运动特点。通过练习,对外能强健筋骨、强化体魄,对内能调理脏腑,疏通筋脉,调节精神,对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缓解身心疲劳,改善人体功能,增强体质十分有效。太极功夫扇以人体生命的整体观,以及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观为其哲学基础,集导引、呼吸吐纳、技击于一体,具有健身、防身、养性、益智等多种效果。太极功夫扇对学生的肌肉的放松、身体姿势及上下肢协调配合的能力要求较高,在教学中应注重这些方面的练习,以便学生能够较快的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及要领。

教法、学法指导:

在教学上遵循武术学习的基本规律,由易到难,从下到上,逐步深入,创新教法、注重学法;在教学立意上,坚持从太极文化的高度引领整个教学,促使学生会学、乐学,学有所得。

(一)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法、分解与完整法、领做法、练习法、检查与纠错法、小组比赛法、多媒体教学等。

(二)学习方法包括:自主学习(个人练习、表象练习)、合作学习(互相辅导、纠错)、探究学习(探讨动作的攻防含义等)。

附:太极功夫扇动作名称

预备式

第一段:

1、开步抱扇----(过门)

2、侧功举扇----(卧似一张弓)

3、虚步亮扇----(站似一棵松)

4、进步刺扇----(不动不摇坐如鈡)

5、转身下刺----(走路一阵风)

6、独立撩扇----(南拳和北退)

7、翻身劈扇----(少年武当功)

8、转身抡压----(太极八卦连环掌)

9、马步亮扇----(中华有神功)第二段:

10、弓步削扇----(卧似一张弓)

11、并步亮扇----(站似一棵松)

12、进步刺扇----(不动不摇坐如鈡)

13、震脚推扇----(走路一阵风)

14、戳脚撩扇----(南拳和北退)

15、盖步按扇----(少年武当功)

16、翻身藏扇----(太极八卦连环掌)

17、马步亮扇----(中华有神功)第三段:

18、马步推扇----(棍扫一大片)

19、转身刺扇----(枪挑一条线)20、插步反撩----(身轻好似云中燕)

21、点步撩扇----(豪气冲云天)

22、歇步抱扇----(外练筋骨皮)

23、并步贯扇----(内练一口气)

24、云手劈扇----(刚柔并济不低头)

25、歇步亮扇----(我们心中有天地)

26、开步抱扇----(过门)。第四段:(同第二段)

27、------

34、第五段:

35、马步顶肘----(清风剑在手)

36、马步翻砸----(双刀就看走)

37、虚步拔扇----(行家工夫一出手)

38、震脚拍扇----(就知有没有)

39、蹬脚推扇----(手是两扇门)40、望月亮扇---(脚下是一条根)

41、云扇合抱---(四方水土养育了)

42、歇步亮扇---(我们中华武术魂)

43、开步抱扇---(过门)

第六段:

44、虚步绷扇---(东方一条龙)

45、弓步绷扇---(儿女似英雄)

46、后捋前挤---(天高地远八面风)

47、并步背扇---(中华有神功)

48、弓步戳扇---(东方一条龙)

49、仆步穿扇---(儿女似英雄)50、弓步架扇---(天高地远八面风)

51、虚步亮扇---(中华有神功)

篇3:太极拳社团

1太极拳资源的特性认知

1.1 存在形式的多样性

太极拳绵延至今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太极拳自陈王庭创太极拳以来,发展至今,逐步形成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系统的有六大门派(陈、杨、吴、武、孙、和)太极拳。令外衍生拳种也有多种,例如:李式太极拳、忽雷驾太极拳、王氏太极拳等等。从内容上讲,太极拳套路繁多,各个流派套路各不相同,各有风格和特点;而且还有以各种流派划分的“陈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等,另外各式太极拳的器械内容练法各不相同,以及太极推手技法各不相同,但拳理一致,使太极拳表现出形式内容庞杂、风格流派广博的特点。这些多姿多彩的形式与内容不仅绝大部分是可以作为资源发挥经济作用的,而且还使太极拳作为资源表现出来的存在形式也呈得现多种多样。太极拳资源的多样性不仅体现在既有外在可见的自然有形体方面,如陈家沟、赵堡等“硬性”有形资源, 而且还有诸如武魂、武德、侠义精神等“软性”的无形资源。

1.2 传承的差异性

太极拳资源的流派风格表现了强烈的传承性差异。众所周知,太极拳发源于焦作温县陈家沟,自陈王庭创拳以来,通过太极拳传承人在继承先辈们拳理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丰富着太极拳的内容。由于传承人在性格特征、文化修养、风土人情、民风习俗、社会生活、心理趋向以及体格形态等方面也有很大不同,太极拳的拳种和派别也表现出内容形式各异、招数风格迥然的特点。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等六大派系。另外还有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其他类太极拳,这些流派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太极拳传承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的发展起来的,太极拳先师们根据自身的特点,按照太极拳理不断的教化着自己的门徒,从而形成区别与其他门派的技术风格,而且这种流派还会不断的发展下去。因此太极拳资源具有传承的差异性。

1.3 使用的可重复性

太极拳资源使用的可重复性,是因为太极拳资源绝大部分是不可消耗的,并且对特定太极拳资源的加工是间接的,因而这种加工一般不会对原有的太极拳资源构成大的影响。对于同一太极拳资源,就存在以同样的方式,或者以不同的方式多次进行使用的可能性。如进行太极拳技术的教学、表演竞赛等经济活动,不管习练的人数或表演的场次有多少,一定的太极拳技术资源并不会消失或减少。同样对于有形的太极拳资源的使用也是如此,例如人们对陈家沟太极圣地的开发,既可以与观光旅游结合,也可以与影视媒体结合,其结果是在提供满足人们某种精神物质需要的同时,“陈家沟”这一物质的有形体或无形的精神象征物依然可以以同样的方式或其它的途径继续进行参入到社会生产过程中,获取社会和经济效益。显然,太极拳资源都具有可重复性使用的特点。

1.4 有限性和无限性

太极拳资源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人们的需求来说是有限的,特别是太极拳人才资源尤其是太极名家和各拳种技术资源具有稀缺性。目前,一些建国前有名的太极拳大师健在的已是硕果仅存,为数不多了,但是又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宝贵的人才资源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随着岁月消逝,年龄增长“,人琴俱亡”的危机感在武术界并不是危言耸听。而且,由于国家大力提倡竞技武术,从竞技体育角度出发,对一些传统太极拳拳种进行了适当的竞技化改造后被列入比赛项目。因此,这些被竞技化了的传统拳术在专业队得到竞技武术式的继承。与此同时,大量存在于广大民间的太极拳种,由于多种原因,在无人问津、无人继承的情况下逐渐走向消亡。但是,另一方面,无论是目前可开发的资源数量,还是就其开发和利用的潜力,从太极拳整体上看又是无限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观念的改变和人的智慧的增强,可供发掘和利用的太极拳资源也将日益丰富,同时新的太极拳资源也会不断产生出来。因此,在此意义上太极拳资源又是无限的。

1.5 精神内涵的潜在性

太极拳资源绝大部分都具有精神性的一面,其精神内涵具有潜在性的特征,一般不是直接地表现出来,而是需要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去领会、去发掘。也正是由于这种精神内涵的潜在特性,使太极拳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矛盾的场景。一方面真正的太极拳喜爱者越往深处学习,就越感到有无穷的韵味,就越是痴迷,乃至可能终生追求不止而体味不止。与此相反,有许多初窥门径的青少年或中年人由于无法在短时间内直接感受到太极拳内在的魅力而直觉认为太极拳只是“老年拳”,了无趣味,从而半途而去。因此,在太极拳市场开发中,对于这种潜在性的精神内涵能否变成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利益,既取决于太极拳资源自身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也取决于对该资源进行开发的开发者对该种精神内涵所作出的诠释,以及特定需求主体自身素质所决定的对该种精神内涵的理解。

2焦作太极拳资源在产业开发中的优势

2.1 焦作是太极拳的发源地

焦作市陈家沟作为陈式太极拳发源地,享有“太极故里”的盛誉,是太极拳的寻根问祖之地,有大量的文化遗存和故事传说,其在太极拳发展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其它地区所无法替代的。

2.2 太极拳体现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以周易、儒家和道家哲学为基本理念而产生的太极拳、太极文化理念都生动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和品格。太极拳源于对周易哲学、儒家伦理、儒家与道家内圣外王哲学以及修养论的参悟,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的内修意识。太极拳文化,因其鲜明的中原文化特色和中华智慧映照,使中国武术因其深蕴的文化内涵而步入更高的境界,成为“中国智慧”的代名词,成为我们闪光的文化品牌。

2.3 广泛的群众基础

2005年5月,焦作市成立太极拳研究会。目前焦作已有太极拳武馆、武校50余座,基层太极拳协会200多个,焦作地区共有近80万人练习太极拳,焦作城区有近40万人练习太极拳,太极拳的发源地温县练拳人数达10万之多,已具有广泛的太极拳训练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太极文化氛围。

2.4 丰富的太极拳人才资源

在焦作的众多优秀拳师之中,有120余人在国内外享有知名度,20余人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这些优秀人才是焦作市发展太极拳产业特有的人力资源优势。

2.5 独有的焦作山水文化旅游资源

焦作市依太行、临黄河,亿万年的地壳运动造就了当地雄伟挺拔、气势豪迈的奇山和纤巧婉约、清澈透明的秀水。包括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等名山在内的山水,处处都透射着太极神韵, 正是这形意俱全的山水奇观才孕育出了名扬天下的太极拳。焦作市自然景观旅游人口的很大部分将是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的潜在爱好者和消费者。

2.6 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大怀药

地黄、山药、菊花和牛膝四大怀药在焦作地区已有七百余年种植和经营的历史,数百年的怀药养植赋予了太极文化浓郁的养生内涵。四大怀药是焦作市珍贵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在发展太极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可以加以充分的整合利用。

2.7 拥有高校和一批体育场馆等文化设施资源

在推动太极拳培训教育并筹办太极学院时,包括焦作大学、焦作师专、河南理工大学,以及已有的太极拳学校在内的一批教育资源可以利用,焦作市已有的体育场馆、博物馆等体育文化设施也要加以利用起来。

3太极拳资源优势在产业开发中注意事项

3.1 改变传统观念的束缚

太极拳产业开发过程中,在太极拳认识方面改变存在的观念误区。不要把太极拳视为单纯的武术的观念和狭隘的地域意识,要曾强把太极拳产业做强做大的心理愿望,不要存在自囿于单一门派的排外思想等,以此来推动太极拳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3.2 完善有效的管理

在焦作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太极拳大师级人物较多,但是太极拳大师们授拳较为分散,被誉为“四大金刚”的拳师中,陈小旺定居澳大利亚,陈正雷工作在省体育局,朱天才在新加坡。近千的拳师散布于国内外,各自为营,缺乏品牌和商业化、规模化运作意识。太极拳拳师分散授拳导致资源的浪费,不能形成相应的凝聚力;同时,太极拳缺少权威认证,国际化发展受局限。尽管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成立了太极拳组织,但其自发性、随意性强,且相当一部分缺乏正规的引导和管理,缺少有权威性的陈氏太极拳协会或太极拳的认证机构,更缺少与其它太极拳门派之间的协调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太极拳更快地国际化;再次应完善有效的商业模式。到现在为止,焦作市有关方面对温县陈家沟及太极文化的定位最高不过于旅游,还没有把太极文化作为系统的产业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没有找到好的商业模式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当前的太极拳产业发展仍处于零散的自发性习拳阶段,没有发挥资源整合和商业开发的优势。要改变以上情况,必须完善有效的科学的管理。

3.3 加强科学研究

太极拳理论研究依然比较薄弱。焦作市的太极拳理论亟需专家学者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高水平学者又大多居住在大城市,焦作市高校也没有相应的太极拳研究机构和太极拳学院来培养更多的太极拳理论与技术人才,太极拳爱好者群体大多是知识分子阶层和离退休城市居民,其远离太极拳实践土壤以及缺乏创新发展的理论显得苍白薄弱,难以适应太极拳向更高水平提升的需要。所以要加强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以适应产业的开发。

3.4 加大市场开发力度

作为焦作市的优势资源,太极拳产业在市场开发略显不足。太极拳培训缺乏扩张力。焦作市太极拳技术培训大都真对焦作地域为主,同时培训的内容缺乏多样性,培训的对象范围较小, 培训人员的层次较低。都是小规模经营,缺乏正规的教学培训场所,有的甚至是收徒性的教学,不成气候,不成规模,难以对外扩大规模和影响;同时,太极拳用品开发落后。在太极拳用品与少林武术用品相比就落后许多,焦作本地几乎没有太极拳兵器厂, 产品多来自市外,太极拳器材没有一家专卖,都是体育艺术品的附带产品;再次,太极拳艺术表演较少。太极拳作为焦作市优势资源,但是太极拳表演开发较少,举个简单的例子,在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上,进行太极表演的大都来自登封少林武校,而非太极拳的发源地焦作,可见焦作市在太极拳表演上的开发是多么的缺乏和落后,与太极拳的发源地极不相称。这些都严重的影响到焦作太极拳资源的开发。因此,要加大对太极拳产业市场的开发力度。

4结语

太极拳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是中华武林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符号象征。在焦作市文化资源中最具培养价值和发展潜力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正确认识太极拳资源的特性,了解焦作太极拳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优势,以及在开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积极开发太极拳资源,实现太极拳的产业化发展,对促进焦作市文化产业实现新崛起、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太极拳产业的开发,归根到底是对太极拳所拥有的各类相关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利用。文章从资源经济学的视角,着重分析了太极拳资源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基本特性,并指出焦作太极拳资源在产业开发上存在的优势,以及当前在太极拳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篇4:24式简化太极拳是假太极拳吗?

由此,我想到了简单易学的24式简化太极拳。

24式太极拳,是在1954年中国体委制定的“挖掘、整理、研究、提高”的方针指导下,组织专家教授研究、简练而成,其明确保留太极传统风格,突出太极拳的群众性和健身性,锻炼全面均衡,重点动作有左右势对称练习,使练者收到全面锻炼的效果。其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此套拳在国际上也广泛流传,日本就有一千万人在练。五十多年来,经久不衰,这是前辈李天骥、李经梧留下的宝贵拳种,我们非常珍惜,愿意一辈子发扬。正如程克锦老师说的,24式简化太极拳是老一辈武术家用心血创编的。既讲究形体规范,又追求精神传意,同时强调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无论是套路表演,还是推手散手比赛。已越来越为国内外的太极拳爱好者所喜爱,正在悄悄成为中国武术又一大特色功夫。

太极拳注重的“内”,是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外”即手、眼、身、法、步等形体活动。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手、眼、身、法、步和技击法来体现。所谓“内练精神气,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24式简化太极拳亦不例外,也是这样体现的。武术练习的形式丰富多彩,其运动量也各不尽同。运动量的大小,分别适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人群的需要。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进行选择学习,无论是传统太极拳,还是24式简化太极拳均可达到健身强体效果。太极拳“拳打卧牛之地”的优点是不少体育运动项目所不能比的,24式简化太极拳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我在香港公园教拳十年之久,主要教授国家规定套路24式太极拳,各派竞赛套路等,和退休人员爱好者及长者一起交流太极拳,共同练习,使不少慢性病患者及退休人员。得到身心健康,其乐无穷,尤其2007年我带上述人员近百人参加香港政府举办的太极万人大汇演,当时全港共有两万多人参加。大多练的是24式太极拳,中国武术院派了九段高手门惠丰教授在台上带领大家共同汇演24式太极拳,并上了世界健力士“世界之最”,我们感到兴奋和光荣。

近年来,太极拳界个别拳师心太急,急于想当太极宗师,思想上出现了错误的价值观。将少数习者恭维他为“太极宗师”的横幅相片放进个人著作上炫耀。在发表的文章里。将杨禹廷的递贴弟子,即其师兄弟,说成是“学拳怕麻烦之辈”。这样歪曲同门形象还嫌不够,为标榜自己、为推销自己的太极拳,竟施出王婆卖瓜的伎俩,不负责任地将太极拳任意划分为“心脑太极拳”和“肢体太极拳”两类,故意把太极拳运动弄得神秘化、复杂化。用文字游戏迷惑别人。其实心和脑是一回事,中医典籍上一直指心就是脑,而这位自称是杨禹廷“干儿子”的“太极宗师”却故弄玄虚。其实何必重叠用语?另外把“心脑太极拳”说成正确。而把杨澄甫前辈书上所指出的拳病全加在另一类太极拳上,更为阴险地贬低攻击国家编写的24式简化太极拳,将其归纳定性是“肢体太极拳”,是“假太极拳”,文章中进行抽象肯定,具体否定24式太极拳为“肢体太极拳”类,读者稍不注意,即上了他的圈套,手法真是拙劣。文章中口气不小,凡在公园的太极拳练习者,他都不屑一顾。在杨禹廷“干儿子”眼内,在公园练的是假太极拳,是不值一文的草根、票友!他在文章中自称,要学真的太极拳就得跟他学上二十年,说得很玄。说实在的,今年七十几岁的人能不能再活二十年,很难说,万一活不到,跟他学拳的学生怎么办?不上不下。夸海口,故弄玄虚对从学者负责吗?其实1976年才跟杨禹廷学太极拳的杨的“干儿子”既不是专业运动员,又不是科班出身,我肯定起初的他也是业余爱好者。练得也不太准确。理由是他练习至今仍有一些拳病,例如在武术杂志封面上的拳式照片“伏虎式”的上握拳拇指竖直,这是拳病。太极拳词典上及比赛扣分点上都规定,握拳拇指屈扣食指关节上。其在太极理论上,同样发生不应该发生的根本错误。文章中竟对太极拳重要的理论“九曲珠”(明明指人体九大关节)翻译错了二颗珠。把“颈椎”和“脊椎”,译成手和脚,真是误导后学不浅。稍有解剖知识的人都知道脚由十个小骨组成,即有20个小关节。稍有数学知识的人也不该写出手和脚是“九曲珠”中二颗珠的关节。为了扯大旗当虎皮,往脸上贴金,别出心裁地自说自画,将自己说成杨禹廷的“干儿子”,因心中发虚,竟搬出杨禹廷的孙子来做证人,真是荒唐。关于“干儿子”本属小事,但有意在大众媒体上用文字告诉世人,目的就不一样了,等于敲锣喊街,读者对其言之真实性有权提出质疑。我冒昧地问一句“杨禹廷干儿子”,今天杨禹廷弟子甚多,他们可承认你?记得清代文人李静山编撰的《增补都门杂咏》一段笑话:北京王麻子刀剪店写的广告诗:“刀店本姓王,两边更有万同汪;诸公拭目分明认,头上三横看莫慌。”北京的王麻子刀剪,是始于清代顺治年间的名牌产品,不仅锋利无比而且玲珑轻巧,外观精美,深受人们喜爱,非常畅销。于是乎别家刀剪店也打出麻子旗号如“万麻子”、“汪麻子”,不一而足。此诗出来后,万与汪两店执笠,很快又冒出“真王麻子”、“老王麻子”、“真真王老麻子”,万变不离“麻子”,但有一个共同点,招牌比“王麻子”大,万与汪二字也比王字更有气势。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神秘主义文化沉渣泛起、卷土重来,正以弘扬传统文化之名牟取利润;假大师的歪理邪说充斥于各种大众传媒以及公共场所,堂而皇之地挤占了大雅之堂;能使全民身心健康的24式简化太极拳却成了“肢体太极拳”、“假太极拳”,真是令人痛心!

篇5:太极拳社团工作计划

为了弘扬旬阳太极文化,强身健体,丰富学生活动课生活,抓好学校社团建设工作。坚持乡村少年宫建设活动为学生服务,与个人的特长相结合,在神河中心学校组建太极拳社团。现将社团活动开展如下计划:

一、组建社团辅导员:

吴德星

太极拳社团组长,乡村少年宫项目辅导员。刘广敏

太极拳社团教练,乡村少年宫项目辅导员。

社团成员:

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申请加入太极拳社团活动。

二、具体工作安排: 1、2016年3月向学校申请组建太极拳社团,成立聘请教练、辅导员。面向三年级以上班级发出社团海报,积极组建社团。2、2016年4月计划工作安排。开始启动社团活动。

3、按计划教学。(2016.4------2017.1)

一、起式

二、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四、搂膝拗步

五、手挥琵琶

六、倒卷肱

七、左揽雀尾

八、右揽雀尾

九、单鞭

十、云手

十一、单鞭

十二、高探马

十三、右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十五、转身左蹬脚

十六、左下式独立

十七、右下式独立

十八、左右穿梭

十九、海底针

二十、闪通背 二

十一、转身搬拦锤 二

十二、如封似闭 二十三、十字手 二

十四、收式

三、考核。

组织学生在校园艺术节上表演,由全校师生评价,选出“太极拳达人”。广泛 宣传太极拳知识,也可小手拉大手普及太极拳全民健身活动。

篇6:太极拳社团

一、指导思想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兴趣与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社团活动为平台,以“丰富生活、展示个性、培养兴趣,拓宽知识、开发潜能”为宗旨,三王村小学于2015年9月成立了三王村小学太极拳社团,努力使该社团成为学生愉快而有趣的生活学习的乐园。

二、目的任务

1、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能力。

2、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塑造学校社团活动的品牌。

3、积极参加各级演出和比赛,为校争光。

4、通过多种方式吸收更多学生加入到组织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舞台。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尊重主体,实行自主选择。

(二)落实常规,健全制度

1、为加强常规管理,避免社团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要坚持“六定”。一定活动课程;二定活动目标;三定活动时间;四定活动内容;五定辅导老师;六定活动地点。

2、做好准备工作,绝不打无准备的仗。正式开课前,辅导老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安排好全学期的活动内容,并提前备好一周的课,上课前一天要通知好所在社团学生准备好相关活动材料。

3、加强社员之间的交流探讨,浓厚研究气氛。努力提高兴趣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三)充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在全面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把社团活动作为学校实施特色教育的重要途径。活动内容: 1九月开始展开集体训练,第一周向会员介绍太极拳,教习太极拳的基本功如:站姿手型、步型,其次以热身运动和体能训练为辅助练习,使得学员们的动作有所规范,体能有所提高。2.从第二周开始教习传统85式太极拳。

3.准备在2月中旬进行各种比赛,如:小组比赛、个人比赛等。具体活动安排:

九月十月完成第一节套路教学(第一式至第四式)十一月完成第二节套路教学(第五式至第九式)十二月完成第三节套路教学(第十式至第十四式)余下待续

篇7:太极拳社团

铺导教师:刘要帅

太极柔力球社团活动计划

本学期学习《规定套路第一套》

太极柔力球将太极运动完整连贯、圆润柔和、自然流畅、连绵不断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柔、圆、退、整是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四大特点。迎——引——抛是太极柔力球运动的三大要素。所以技术性要求比较高,讲究柔缓、顺遂、刚柔相济、细腻悠长。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它可以使颈、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圆形动作的变化比较复杂,随机多样,对训练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和发展多向思维都具有良好的作用。正确的弧形引化动作要求以肩为轴,肩、肘、腕保持一个弧形,因此整个上肢都不是紧张的,这有助于静脉血的回流,保护了心脏的安全。

它又是一种运动量可以灵活调节的运动:体力差的可以以逸待劳,以不变应万变,体力好的可以左奔右突,前后变幻;初学者可以高接低抛,和平过渡;娴熟者可以四处封杀,各展雄风。运动时圆灵轻活、闪展腾挪,人拍合一、心球合一、轻如燕子抄水、凤凰展翅,重如狮子摇头、豹虎归山,精神振奋、心情愉悦。运动量完全由锻炼者自我掌握。太极柔力球也可以作为一项隔网竞赛项目。为了比赛的胜利,参赛者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努力钻研,锐意进取,不断创新。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果敢、坚毅、机敏、顽强的品格随技艺逐渐形成。除了健身和竞技外,太极柔力球还可以作为表演的手段:单人、双人及多人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出各种优美的表演。因此柔力球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锻炼者的需要。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从入球到出球是由迎、引、抛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连贯、自然流畅、一气呵成的弧形引化过程。它改变了传统的硬性击球方法。要求首先顺着来球的方向、线路,主动伸拍迎球,使球从球拍的边框悄无声息地切纳入球拍。球入球拍后,以两脚为支撑双腿发力,力通过腰的分配组合,使身体和手臂以及手臂所持的球拍和拍内的球,以身体的横轴、纵轴和矢状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在旋转中使球在球拍中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再以这个离心力的惯性将球沿弧线的切线方向甩出球拍的过程。

太极柔力球与其它球类的比赛一样,都是非常激烈的,其球飞行速度和运动量不亚于网球、羽毛球等运动,而且这项运动落点非常准确、刁钻,球路变化无穷。我们仔细观察就会看出,它与其它持拍球类运动的技术完全不同,它不是将球推打出去,而是用身体带动球拍挥旋,产生惯性离心力将球抛甩出去的一种技术。

比较接近的运动方式有田径运动中的链球和铁饼。由于它的接抛球过程是划一个圆弧,是有一定时间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目的地在划弧的不同阶段选择由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出球,真假虚实、声东击西,使对方难以判断,划弧所拥有的时间可以使动作不断随意创造,优美的弧线也使动作圆润流畅、潇洒、飘逸,使智慧和技巧以及美在运动比赛中唱上了主角,那种只用蛮力、狠拼猛打、不动脑筋的运动方式全无了用武之地。使东方民族处理问题全面周详、含蓄、婉转、坚韧不拔、灵巧、细腻的民族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使运动者和观赏者都得到一个创造美、欣赏美的享受,通过运动,使大家锻炼了身体,也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

滑县产业集聚区英民小学

篇8:太极拳感想

116班

201313011605 石晋荣

从小到大,在清晨出去散步的时候总会看到很多中老年人在打太极拳。看着他们慢而优雅的动作,不禁联想到影视作品中的太极拳,什么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等等的神乎其神的功夫。所以从小开始,我就很希望接触并学习太极拳,但由于没有老师指导,所以一直没有学习的机会。

来到大二,学校终于给了我这个机会,在学期初我便果断报了太极拳这一选修项目。并且很快我便开始了学习太极拳。

刚开始做动作,虽然慢,但要求动作要连绵不断,感觉很讲究内在的东西。我这个经常不锻炼的人竟然有点吃不消了。每次打完一套太极拳就会流许多汗。

太极,不仅是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还是一套很好的防身之术。如果学会运用太极拳保护自己,制服小偷、歹徒,那就太棒了。

太极拳很好学,又很难学。光学一些动作很简单。但是如果真正学会如何用太极来调整重心,保持身体平衡等,是很难的。这要坚持练习,才会有效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无法体会到太极拳的紧随的。

我通过上网,又总结了打太极拳的这几点好处:

一、太极拳运动的精华

太极拳的精华在于借力打力。太极拳理人体为一太极,包括阴、阳两方面,“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刚柔、内外、虚实、静动、松紧、圆方都是阴阳的具体表现,太极拳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矛盾给予统一,达到阴阳相济合一,使自身成为的太极体。而所谓的借力打力,指的就是“对方之力打来,而我只是在保持自身太极体完整的前提下迎接对方,也就是意在阻止对方改变我太极体状态或对我太极体进行的企图。”这一点在武术中有很广阔的应用。

二、太极拳的动作要点

太极拳运动的关键部位在于丹田。无论是哪一个动作,都离不开丹田的运动。只有通过丹田运动才能带动全身运动,并不断调节重心的稳定。另外,在发力的时候,如果能通过腰部运动来发力,效果会更好。

太极拳里面有很多的相对运动,如果有一只手在上,必有一只手在下,而且掌心相对,比如云手等动作。这些相对运动的动作,正好体现了太极拳阴阳结合的思想。

另外,练太极拳应该配合练习一下站桩。通过站桩锻炼,首先是可以训练心境,让心态平和,还可以提高对环境的敏感性,增强抵抗力。其次是可以增强肢体特别是下肢的力量,逐渐消除浮力,使沉力重生,周身气血顺畅,内外一体。经常站桩的人会有感觉,就是越站觉得身体越轻,身体实了,感觉轻了,这是站桩的一个特点。

总体上说,太极拳动作缓慢、走圆划弧、连绵不断、而且需要保持重心在一条直线上。而太极拳运动规律只有一个:以丹田为核心,全身关节“节节贯穿”,“一气贯通”。

三、太极拳的功效

太极拳是我国目前流传最广的健身运动,它集中了古代健身运动的精华,与中医养生紧密相连,有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理脏腑、补益气血的作用。

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转化和发展。对于中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来说,能推迟身体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疗疾、延缓衰老的作用。

太极拳不仅可以用于强身健体,还能用于其他很多方面。练习太极拳可以使身体比以前更灵活。碰到什么事情,反应更加灵敏。例如学会了用丹田运动来调节自己的重心,那么就不怕因汽车突然加速或减速而摔倒了;学会了借力打力,就能避实击虚,得机得势,从而避免受到他人的攻击„„

另外,坚持练习太极还能增加人体的气场,而且对练习者的脑机能也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太极拳训练,可以在意识的导引下,提高外周血液微循环与气体交换机能,保证内呼吸和物质能量代谢以及神经肌肉活动时氧和营养物质供应,提高脑组织代谢能力。在意念的作用下促进血液循环。意到气到以气推力,使中枢神经器官和身体各器官系统得到充足的营养和氧气并及时运走其代谢产物,从而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植物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大脑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调节能力,使人体能够主动地与环境保持平衡和协调,改善大脑供血能力。

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要保持心静,全神关注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因为只有心静下来,才能使手脚的运动协调一致,才能体会到太极的真谛。所以,在打太极拳的时候,要把所有的心事都抛开,把精神都集中在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上,尽力把每个动作做好。太极拳,不仅养身而且养心。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分支,在当今社会还是很实用的。太极拳,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好运动,而且还是一套可以随时派上用场的防身之术。太极拳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瑰宝,值得我们传承下去。而我,也会坚持练习太极拳,并把学到的知识教给他人,让更多人喜欢太极拳,加入到练太极的行列中来。

篇9:太极拳理论

长拳即传统北派武术中一部分拳术。查拳、华拳、炮捶、红拳均属长拳之列。古代也有专称长拳的拳种。现代新编国标武术长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拳种,在武术运动中影响较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国标武术长拳吸取了查、花、炮、红诸拳种之长,把长拳类型的手法、手型、步型、步法、腿法、平衡、跳跃等动作规格化,按照长拳运动方法编成各种拳械套路。它的特点是姿势舒展大方,动作灵活快速,出手长,跳得高,蹦得远,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动迅静定,节奏分明。是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之一。长拳适合于青少年练习。从编排上看,它既有适合于基础训练的一面,又有适合于竞赛、提高的一面。它的内容包括拳、掌、钩三种手型,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还有一定数量的拳法、掌法、肘法和伸屈、直摆、扫转、击响等不同组别的腿法及平衡、跳跃、跌仆、滚翻动作。

主要内容

长拳内容包括基本功、单练套路、对练套路。单练套路分为两种:

技术要领

长拳在技术上有八点要求:①姿势。头正,颈直,沉肩,挺胸,直腰,敛臀,上肢舒展、挺拔,下肢稳定、匀称。②动作。在做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时,起止点、路线、力点都要清晰。③身法。要把躯干活动和吞、吐、闪、展、冲、撞、挤、靠等攻防变化紧密结合起来。④眼法。要做到手眼相随,手到眼到,通过眼神把一招一式的内在意识充分表达出来。⑤精神。要全神贯注,表现出勇敢、机敏、无所畏惧的气概。⑥劲力。要有刚有柔,要刚而不僵,柔而不松,刚柔相济,发劲时有爆发力;要以意识支配动作发力,并以气息配合,做到内外合一。⑦呼吸。讲究提、托、聚、沉四法。跳跃时用提法,静止性动作用托法,刚劲性动作用聚法,由高到低的动作用沉法。⑧节奏性。在演练中,快与慢、动与静、刚与柔、起与伏等多种矛盾的对比越鲜明,越突出,节奏性越强。长拳动作舒展,关节活动范围较大,对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弹性都有较高要求。同时,由于长拳动作大多是用大肌肉群来进行活动的,要求肌肉活动量大而且迅速,需氧量较大,因此对提高心肺功能也有良好作用。

特点

长拳的特点是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主,其动作撑长舒展、筋顺骨直,有时在出拳时还配合拧腰顺肩来加长击打点,以发挥“长一寸强一寸”的优势。套路动作数量和趟数一般较多,长拳中也间或使用短拳,但整套动作是以长击动作为主。长拳的基本技法规律包括:顶头竖脊,舒肢紧指(趾);形合力顺,动迅静定;以眼传神,以气助势;阴阳相依,相辅相衬。另外,古时太极拳的别称。

发展简史

太极拳起源众说纷纭:民间大致有唐朝许宣平、南宋或元末明初时期的张三丰、清朝陈王廷和杨露禅、王宗岳等说法。戚继光的32势长拳理论、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张三丰道家理论等都在太极拳中有体现。太极拳的定名、成型、传播靠的是杨露禅。可见太极拳并非一人、一时、一地所创,而是前人不断总结、整理、创新、发展而来的。纵观近、现代太极拳的发展就可见一斑,事物只有不断发展才具有生命力。也有人称太极拳发源于武当张三丰原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为武当太极拳的一支。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太极拳由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陈长兴传给河北永年人杨露禅,而后社会依次出现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太极拳流派。目前流传的陈式太极拳为人所知则是20世纪20年代的事情了,而这个陈式太极拳和陈长兴传给杨露禅的是否一致,以及陈长兴后陈家沟武术传承则是一件悬案了。

主要流派

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今河北保定顺平县)孙禄堂,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所谓“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即此。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太极拳正是如此。

基本动作

太极拳以“?、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势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八种劲法中,?劲是八劲之本,练太极拳不能须臾离开此劲。它是弹簧力,又如水托舟,如戥称量;是知觉力,一切外来之力皆藉其辨别方向、大小。其他七劲不过是方位和作法不同另有所称。例如,掌心由内向外缠丝称为?劲,若掌心由外向内缠丝则称为捋劲,若双手同时将?劲交叉向外?出,则称为挤劲。?劲是向上向外之力,使对方之力达不到胸部,是保护自己的防御手法;捋劲是向旁的横力,三分向下,七分向后,用时要含胸、转腰、坐胯三者一致,防止对方肩击胯打;挤劲是向前推扌郑之力,挤在手背,另手辅之,要点在于双手用力一致,两脚抓地前弓;按劲是向前推击或上掀之力,用时须顶头悬、含胸、拔背、用腰力发出;采劲是以手抓住对方手腕和肘部向下向后下沉之力,用时要含胸缩胯,一般是先采后?;?劲是以手向左右上下挡开之力,用时要身躯配合以腰带动;肘劲是以肘击人,在近身时使用,有“远拳近肘贴身靠”之说;靠劲是用肩击胯打,贴身时使用。

1----起势

要点:头颈正直,下颚微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

2----左右野马分鬃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

3----白鹤亮翅

要点:身体重心后移和右手上提,左手下按要协调一致。

4----左右搂膝拗步

要点:推掌时要沉肩垂肘、坐腕舒掌,同时与松腰、弓腿上下协调一致

5----手挥琵琶

要点:身体要平稳自然,沉肩垂肘,胸部放松。

6----左右倒卷肱

要点:前推的手臂不要伸直,后侧手臂也不可直向回抽,随转体走弧线。

7----左揽雀尾

要点:向前按实,两手须走曲线,手腕部高与肩平,两肘微屈。

8----右揽雀尾

与“左揽雀尾”同,左右相反。

9----单鞭

要点:上体保持正直,松腰。定势时,左肘略下垂。繁掌时不宜太快或突然翻掌。

10----云手

11----单鞭

同上

12----高探马

要点:向前穿推之掌高不过眼,后掌收在小腹前。

13----右蹬脚

要点:支撑腿微屈,以保持重心稳定,上体不可前俯后仰。两手分开腕与肩齐,右臂右肩上下相对。

14----双峰贯耳

要点:两拳经两侧向前上方横打,高不过头,低不过口,相距约一头宽,拳眼斜向下,两臂如钳状。两肩要沉,两肘不可扬起。

15----转身左蹬脚

要点:支撑腿微屈,以保持重心稳定,上体不可前俯后仰。两手分开腕与肩齐,左臂左肩上下相对。

16----左下势独立

要点:右腿全蹲时,上体不可过于前倾,左腿伸直,左脚尖向内扣,左脚尖与右脚跟踏在同一直线上。

17----右下势独立

要点:左腿全蹲时,上体不可过于前倾,右腿伸直,右脚尖向内扣,右脚尖与左脚跟踏在同一直线上。

18----金鸡独立

要点:无论挑掌或撑掌,都要成弧形;支撑腿稍屈站稳,另一腿大腿提平。

18----左右穿梭

要点:1)落脚转身撇脚2)抱手收脚3)上步错手4)弓步架推掌 5)转身撇脚6)抱手收脚7)上步错手8)弓步架推掌

19----海底针

要点:1)向前跟步2)坐腿抽手3)虚步下插掌

20----闪通臂

要点:1)起身提手收脚2)上步翻掌3)弓步推掌

21----转身搬拦捶

要点:1)后坐转身扣脚握拳2)摆脚搬拳3)收脚摆手 4)上步拦掌5)弓步打拳

22----如封似闭

要点:

1、)插手翻掌2)坐腿收手3)弓步前按

23----十字手

要点:1)坐腿转身分手2)回身两手下落扣右脚 3)收右脚、两脚成开立步4)两手举抱

24----收势

要点:1)翻掌分手 2)垂臂落手 3)并步还原

太极拳概述、技术分析及其训练

太极拳的定义 :太极拳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拳理而命名的传统拳术。也称十三式。

它是武术体系具有代表性的拳种。太极拳的起源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太极拳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她是中华民族奉献给全人类的宝贵礼物。我们相信,太极拳将会成为二十一世纪全世界重要的健身时尚项目。

太极拳的健身机理

(1)螺旋式的缠绕动,动作呈弧形,极符合经 络学说的原则。

(2)结合了导引、吐纳术,在练拳时配合呼吸进行肌肉和骨节的活动,从而增强了内脏锻炼。(3)练拳时,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地进行,达到整体性和内外统一性,对人体和谐与健康起到良好的作用。

基本姿势:

胸、背---含胸拔背 腰、臀---松腰敛臀 裆、胯―圆裆松胯 膝---伸屈自然柔和 脊---要求尾闾中正

身法:

头顶---躯干----会阴(始终一条垂线),脊椎自然弯曲形成中正,其目的是以腰为轴,保持平和正。

将躯干、四肢划分为上、中、下节

步法:

进退------虚实分明

虚实变换------平稳,而不是突变

进退原则-------进跟、退尖 迈步------弧形、如猫行

手法:

臂运行------弧形或圆形

动势------以手领肘-----以肘领肩 停势前------以肩催肘------以肘催手

手法------欲往前先往后,欲往后先往前

眼法:

1、意到、眼到、身到、手到、步到,一起俱到、一起俱动,形神合一。

2、意念:全部过程,用意念(想象)引导动作。入静----排除干扰

3、呼吸:要求深、长、细、匀的腹式呼吸。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自然呼吸-----拳式呼吸,两则结合。

劲力:

要求“用意不用力”,避免使用僵劲、拙力。内劲 :意识引导下,动作和顺产生的一种轻灵而又沉着的富于弹性和韧性的力量。柔中寓刚,棉里缠针

太极拳技术训练:(三步走)

技术要领:

1、基本功:太极桩、开合桩、升降桩、虚步桩、行功

2、基本动作:倒卷肱、搂膝拗步、野马分鬃、云手、金鸡独立、蹬腿、揽雀尾、十字手

3、套路技术训练:重点组合、分段、整套训练。

训练阶段:

第一阶段:规格(端正、稳定、舒松、轻柔)

第二阶段:规律、特点(连贯、协调、圆活)

第三阶段:练意、气、劲(虚实分明、刚柔相济、连绵不断、劲力完整、意念集中、以意导动、呼吸自然、配合动作)

太极拳易犯错误:

1、动作规格差。

2、劲力僵硬、断劲、松软飘浮。

3、上下肢不协调、脱节、未以腰为轴、没能手到脚到。

4、连接不顺达、转接生硬、动作忽块忽慢。

5、意识不集中,呆板、故作姿态。

对策:

1、在规格上下功夫:身型、功架、手法

2、先松-----顺------形似------神似

3、配合练习,掌握规律

4、心静状态下培养节奏感-----行云流水。

教学目的:

太极拳的定义、起源、健身机理等理论学习和掌握,介绍太极拳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特点,技术要领、技术要求、基本技法、运动规律,以及太极拳技术训练三部曲、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思考题:

1.太极拳的健身价值。

上一篇:自我鉴定的经典开头语句下一篇:15考研400+学长的复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