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

2024-05-09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精选11篇)

篇1: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

摘 要:一篇佳作不仅体现在精彩绝伦的开头和似“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效的结尾,还体现在中间各环节之间的无痕迹的过渡上。一节好课也不例外,巧妙的、水到渠成般的过渡不仅能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从整体上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过渡语的使用,要使课堂教学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关键词:过渡;目标;重难点;主旨

一、巧妙过渡的必要性

《教师语言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一书中,对教师的口语表达提出五点要求,其中第3点是“富有条理感和层次感”,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得重视过渡语的使用。

过渡语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一个问题向另一个问题过渡时所使用的语言。过渡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少教师认为过渡语无关紧要,所以对此无所用心。我们在课堂上往往使用“这部分就讲到这里,再来看下一部分”之类的语言来实现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的衔接,显得生硬、呆板。长此以往,会削弱学生对语文课美感的感受,甚至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因此,过渡语的使用,既是教师本身执教能力的一个体现,更是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个内在要求。只有科学地使用过渡语,才能使语文教学中各个知识面、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自然而紧密,使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个连贯紧凑,富于层次感的浑然天成的有机整体。

二、语文教师要巧妙安排过渡语

1.依据目标巧安排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讲授每一篇课文时,毫无头绪。只知道完全按照手中所发的参考书,将上面的每篇课文的知识点一股脑全“倒给”学生,害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知识点。

在听了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后,我发现别人的课堂都是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所以,我也渐渐学会了,要依据课文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合理过渡。如,我在执教《囚绿记》时,该课文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二是品味关键性的语句,把握文章主旨。依据这样的目标,我在教授这篇课文时,主要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1)请用与“囚绿”相同的动宾短语概括文意。(2)依据对整篇文章思路的把握,你可以发现作者对待“绿”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过程?(3)作者为什么如此怀念这抹绿色呢,它具有哪些特点?设计这样的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合理过渡,既解决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使课堂教学过程紧凑而完整。

2.立足重难点巧搭梁

其实,有时我们不必为如何打造巧妙的过渡语而头痛不已,只要抓住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在重难点之间,巧妙为学生架设一座“桥梁”即可。

如,我在讲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时,抓住本课的重点是“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人物的写作方法”,难点是“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全面了解梁启超的人格魅力”。基于这样的教学重难点,本课我主要安排了这样的两个教学过程,一是让学生运用加旁注的方法在书本上勾勒描写梁启超演讲的语句,归纳描写人物的方法。二是让学生通过梁启超演讲时所讲的那三篇韵文去探究梁启超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两个问题之间,我加上了这样的过渡语“一次动人的演讲,我们不仅要看他怎么演的,还要关注他讲了什么,下面我们从梁启超所讲的内容中去寻找答案吧。”在口述这样的过渡语时,适时在黑板上板书“演讲”二字。这样的过渡语的安排,使本课重难点合理而巧妙地连接起来。

3.探究主旨巧拓展

缺少拓展性的语文课堂对有强烈求知欲的学生必然会产生单调感,而且会使学生对新吸纳的知识不能进行有效的整合。因此我们在教授一些思想性、文化性较强的课文时,可在探究主旨的基础上巧妙地进行拓展,巧妙地过渡。

如,我在讲授《小狗包弟》这篇课文时,在解决了:(1)小狗包弟有何特点?(2)可爱的包弟无辜惨死,谁是致包弟于死地的罪魁祸首?(3)作为文革受害者的巴金,却对包弟的死饱含歉意,由此可见巴金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这三个问题之后,我是这样过渡到拓展部分的“根据本文主旨揣摩文中插图的意义,如果让你再配一幅插图,你会怎样安排”。这样过渡和拓展自然地深化了本文“说真话,呼唤良知,珍爱生命”这一主题。

过渡并不是俯拾即拾的珠贝,而是需要精心浇灌的智慧之花。语文教师唯有多读书、多思考、多创新,才能创造出精彩而巧妙的过渡,语文教学才会环环相扣、有滋有味。

(作者单位 安徽省阜阳二中)

??S编辑 鲁翠红

篇2: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

昭平县凤凰中学 罗米

过渡,是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中。知识点的过渡艺术,就是指教学过程中,由一个知识点向另一个知识点转入的教学艺术。

一、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是:因势利导,自然过渡,避免思维断线,体现逐渐发展变化。

示例:学习完质量过渡到密度知识

这里有两个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一个是铜块,一个是铁块,它们的体积相同,质量相等吗?怎么比较?

如果是同种物质,体积相等,质量相等吗?这两个都是铝块,体积相等(出示铝块并分别放在天平两盘上),质量相等吗?

如果同种物质,体积不相等,质量还相等吗?(将两个木块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盘中)这两个木块哪个质量大?同一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这仅仅是质量跟体积的粗略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准确的数量关系呢?(渗透由粗略到精确,定量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二、应采取的措施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学生思维活跃的时机,在学生急待探究新知识的关键时刻导出新的知识点。

(一)联系实际法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是丰富多彩的。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都可以成为学生感性知识的来源。充分利用学生获得的这些感性知识,使他们在知其然的基础上产生知其所以然的强烈愿望,就可以自然的过渡到新课了

例如:在讲解完压力过渡到压强时可以这样做: 我提两个问题。

同学们都见过载重汽车、推土机、大型拖拉机吧?载重汽车要比小轿车的轮子多,推土机、大型拖拉机要用宽宽的履带。这是为什么呢?

记得曾报导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小朋友在湖面上滑冰,突然冰面破裂,小朋友掉到了湖中。这时一个工人同志沉着地爬过去把小朋友救了上来。小朋友得救了,工人同志也安然无恙。同学们想一想,在这紧急关头,工人同志为什么爬过去,而不是跑过去呢?

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类似的现象,要解释这些现象,就需要掌握有关压强的知识。

(二)演示实验法

教师应用演示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从而过渡到新课

如:讲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后向液体蒸发的作用过渡:现在我们手中有两支温度计,将其中的一支置于空气中,此时温度计示数显示出来的是室内空气的温度。如果将浸有酒精的棉花包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温度计的示数将会降低,是不是这样?我们来实际做一做就会知道„„(实验);当然还可以再加深:从酒精中取出的温度计,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示数如何变化„„。同样,经过实验便可以得出结论。

(三)设置悬念法

悬念是课堂教学的技巧之一,它能造成学生急切期待的心理,从而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使之持续延伸。

示例 物体的浮沉条件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个实验。

这是两个体积相等的铁块和木块(出示实物),它们谁重?(埋下伏笔)生:铁块重。

师:现在我把它们浸没于水中,请同学们观察出现什么现象。(教师演示)生:铁块下沉,木块上浮。

师:铁块为什么下7,木块为什么上浮呢?(设疑)生:因为铁块比木块重。(陷入知识圈套)

师:是不是重的物体一定下沉,轻的物体一定上浮呢?再看,这是一个小铁钉,这是一个木块,它们谁重?(让一个同学放在手中掂一淀)生:木块种。

师:现在我们再把它们浸没于水中。(演示)结果是木块上浮,而铁钉下沉。重的上浮而轻的下沉了。这是为什么呢?

生:(略加思考后回答)因为铁的密度比木材的密度大。

师:是不是密度大的物体一定下沉,密度小的物体一定上浮呢?请看,我把这个铁盒和木块放入水中(演示:二者都漂浮)。铁的密度大,为什么铁盒却不下沉了呢? 师:上述实验说明,物体的沉浮既不决定于物体的重力,也不决定于物质的密度,那么物体的浮沉究竟由什么决定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应注意的问题是:一方面要避免跨度太大,增加学生的思维难度;另一方面要避免过渡繁杂,冲淡了新知识。

例如:在进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的教学时,课堂开头先讲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三国、西晋间的学者陈寿(233—297年)编写的《三国志》,就记载了曹冲(196—208年)利用浮力原理称量大象的有趣的故事。曹冲是东汉末期的实际统治者曹操(155—220年)较小的一个儿子,才智超人。据说他才四、五岁的时候,智慧就达到一般人的水平。东吴统治者孙权(182—252年)曾向曹操赠送了一头大象。我国南方当时大象还不少,是属于亚洲象,体重可以达到5吨。曹操心血来潮,忽然想知道那头大象的体重。这可叫手下人着难了,因为当时的秤只有天平和不等臂秤,都不能一次称量上万斤的东西。这时曹冲只有七岁,却想出了一个妙计。他说:“只要将大象赶到大船上,记下吃水深度;再将大象赶出来,往船里装上每件都能称量的货物,一直装到原来标记的吃水深度为止;最后逐件称量这些货物,将它们的重量加到一起,就得到大象的体重。”曹操听了儿子的这番话,简直乐坏了,马上如法炮制,求出了大象的体重。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曹冲使用方法的原理呢?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否能够解释?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过渡太过繁杂。时间安排会不够。

篇3:小学语文教学过渡的艺术

教学环节的过渡应该自然———淡而无痕.这几年来我也一直在学习并实践收集到的关于教学过渡的方法.

一、串联式过渡

通过富有艺术情趣的问题的创设, 将教学内容用巧妙的过渡串联起来, 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转换和课堂整体结构安排的天衣无缝.我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 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艺术情趣的设问语言, 把学生安然地从一个波峰送到另一个波峰上去时, 一堂课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一) 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 同时思考:

1. 小壁虎去向谁借尾巴了?结果怎样?

2. 再读想一想, 为什么他们都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师过渡:除了你们刚才说的原因外, 我想可能是小壁虎借尾巴时不礼貌, 所以他们不借, 是不是呀? (学生:不是) 他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找出那几句话来读一读, 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 (指导朗读小壁虎说的话, 通过“称呼:您、姐姐、伯伯、阿姨, 商量:行吗?”体会.)

3. 出示小动物们说的话, 指导朗读.

要读出动物们有礼貌、无奈的语气, 速度要慢一些. (先自由读, 然后同桌互读、再指名读、分组读.)

师过渡:老师发现小壁虎除了有礼貌, 还有一个优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你们有没有发现?

4. 出示:小壁虎爬啊爬, 爬到小河边……小壁虎爬啊爬,

爬到大树上……小壁虎爬呀爬, 爬到房檐下…… (通过“爬呀爬”引导学生感悟发现小壁虎遇到困难不灰心, 不放弃) .

(发现课堂纪律不太好.师过渡:小壁虎有这么多的优点, 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 也有很多优点, 你们看 (指一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 这位同学上课多认真, 坐得多端正呀!我看谁会比他坐得更端正.)

师过渡:同学们和小壁虎一样棒.那你们看小壁虎从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那里没有借到尾巴, 因为小动物们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用处.借不到尾巴, 多伤心啊!那你们帮小壁虎想想办法, 他该怎么办呢?假如小壁虎还不放弃继续向其他动物借尾巴, 它会来到什么地方, 向谁借, 怎样借, 能借到吗?

二、悬念式过渡

学生高效率的学习, 需要有下个良好的思维环境和心理态势.悬念过渡, 就是以激发求知欲, 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的过渡方法.它利用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 通过设置悬念, 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心情, 达到与教师心理同步, 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在教学《五彩池》这篇课文时, 在学生深读课文之后, 给学生一个“空白”:四川省藏龙山上的五彩池十分奇异, 这一点通过学习大家已经体会到了, 可《五彩池》这篇课文的写法也有“奇异”之处, 使孩子们感到“可真新鲜”.于是, 教师留下的这一悬念, 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深究课文的兴趣.

三、衔接性过渡

利用语言材料之间的内部外部联系, 通过联想, 类比, 进行知识迁移, 以起到紧密衔接作用.特级教师贺诚在教学《再见了, 亲人》一课时, 安排了这样一段过渡语:“是啊, 这是一份份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的情意.如果你是被大娘从敌机下救出的伤员, 如果你是被小金花妈妈用生命换来的老王, 如果你是吃过大嫂亲手挖来野菜的志愿军战士, 那么在这离别的时刻, 还会怎样对这些朝鲜亲人们说?”由此引读四、五节.教师运用移情体验, 深化题意.

篇4: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

关键词:过渡;目标;重难点;主旨

一、巧妙过渡的必要性

《教师语言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一书中,对教师的口语表达提出五点要求,其中第3点是“富有条理感和层次感”,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得重视过渡语的使用。

过渡语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一个问题向另一个问题过渡时所使用的语言。过渡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少教师认为过渡语无关紧要,所以对此无所用心。我们在课堂上往往使用“这部分就讲到这里,再来看下一部分”之类的语言来实现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的衔接,显得生硬、呆板。长此以往,会削弱学生对语文课美感的感受,甚至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因此,过渡语的使用,既是教师本身执教能力的一个体现,更是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个内在要求。只有科学地使用过渡语,才能使语文教学中各个知识面、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自然而紧密,使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个连贯紧凑,富于层次感的浑然天成的有机整体。

二、语文教师要巧妙安排过渡语

1.依据目标巧安排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讲授每一篇课文时,毫无头绪。只知道完全按照手中所发的参考书,将上面的每篇课文的知识点一股脑全“倒给”学生,害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知识点。

在听了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后,我发现别人的课堂都是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所以,我也渐渐学会了,要依据课文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合理过渡。如,我在执教《囚绿记》时,该课文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二是品味关键性的语句,把握文章主旨。依据这样的目标,我在教授这篇课文时,主要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1)请用与“囚绿”相同的动宾短语概括文意。(2)依据对整篇文章思路的把握,你可以发现作者对待“绿”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过程?(3)作者为什么如此怀念这抹绿色呢,它具有哪些特点?设计这样的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合理过渡,既解决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使课堂教学过程紧凑而完整。

2.立足重难点巧搭梁

其实,有时我们不必为如何打造巧妙的过渡语而头痛不已,只要抓住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在重难点之间,巧妙为学生架设一座“桥梁”即可。

如,我在讲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时,抓住本课的重点是“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人物的写作方法”,难点是“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全面了解梁启超的人格魅力”。基于这样的教学重难点,本课我主要安排了这样的两个教学过程,一是让学生运用加旁注的方法在书本上勾勒描写梁启超演讲的语句,归纳描写人物的方法。二是让学生通过梁启超演讲时所讲的那三篇韵文去探究梁启超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两个问题之间,我加上了这样的过渡语“一次动人的演讲,我们不仅要看他怎么演的,还要关注他讲了什么,下面我们从梁启超所讲的内容中去寻找答案吧。”在口述这样的过渡语时,适时在黑板上板书“演讲”二字。这样的过渡语的安排,使本课重难点合理而巧妙地连接起来。

3.探究主旨巧拓展

缺少拓展性的语文课堂对有强烈求知欲的学生必然会产生单调感,而且会使学生对新吸纳的知识不能进行有效的整合。因此我们在教授一些思想性、文化性较强的课文时,可在探究主旨的基础上巧妙地进行拓展,巧妙地过渡。

如,我在讲授《小狗包弟》这篇课文时,在解决了:(1)小狗包弟有何特点?(2)可爱的包弟无辜惨死,谁是致包弟于死地的罪魁祸首?(3)作为文革受害者的巴金,却对包弟的死饱含歉意,由此可见巴金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这三个问题之后,我是这样过渡到拓展部分的“根据本文主旨揣摩文中插图的意义,如果让你再配一幅插图,你会怎样安排”。这样过渡和拓展自然地深化了本文“说真话,呼唤良知,珍爱生命”这一主题。

过渡并不是俯拾即拾的珠贝,而是需要精心浇灌的智慧之花。语文教师唯有多读书、多思考、多创新,才能创造出精彩而巧妙的过渡,语文教学才会环环相扣、有滋有味。

(作者单位 安徽省阜阳二中)

篇5: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趣”

花垣凉水井学校 曹秀萍

就课堂教学的形式而言,老师们要千方百计发展自己的长处、个性。有的老师擅长讲,他讲的课好中差学生都非常愿意听,兴趣浓、注意力好,边听边理解记忆,入耳入心,学生考试成绩好,即证明这位老师的“讲”是成功的。有老师擅长写,字写的漂亮,还会绘画,板书设计吸引人,也有的老师不善讲、不善写。但他善于个别辅导。无论教什么班级,好、中、差学生一经他辅导,都学有动力,学有目标,学有方法,学有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是变厌学为乐学的关键。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悬念,就是给人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和挂念。它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在教学中,教师技巧设悬念,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使教学平淡处起波澜,平坦处见突兀,这就凝聚着教师的热情和创造性劳动。例如:教学《岳飞》一上课老师提问与之有关的故事,从“岳母刺字”到“周侗授枪”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像岳飞这样把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誓死保卫民族,而且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 非凡的人格魅力的英雄还有很多,从而又引入听力材料《孙子兵法》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读书的浓厚兴趣。

二、创情境,学生学有“情趣”

情趣,就是即有情又有趣。而教学的情趣,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激发兴趣的催化剂。如选择一些饶有情趣的读物,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将抽象的知识如年代、人名、地域等编成快板、山歌等随口演唱形式休闲记忆;对要识记的动手临摹、描影、自配说明词或注解;模仿“开心词典”,“天天向上”这些娱乐和智慧的节目;充分利用多媒体幻灯、影视碟像、电脑等现代化辅助手段让语文知识鲜活起来;将语文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唐诗宋词、书法绘图与美术、音乐的作品赏析并举;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诗词五首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时,先放一曲港台明星徐小凤的《明月千里寄相思》月色蒙蒙照四周,天边新月如钩,人隔千里路悠悠,未曾遥问,心已愁……把学生的思愁撩拔出来,接着用幻灯片展示一幅图片画面,再打上字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限。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反复体味诗歌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那一轮明月,勾起人们心中多少往事,引发人们多少暇想!就让那洒进窗口的几缕月光,托起我们想像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吧。

三、刻意求新,学生学有“乐趣”

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刻意求新知、求新意、求新解、探求新的知识领域,永远保持一种内心的求新诱惑力。

语文教学内容的创新,决定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

在教《骆驼寻宝记》一文时,把这堂课换成一节别开生面的生物party,让学生自制动物面具,自配语言,自编自导自演一出戏。

第一片段:故事一开头,老师用极简单的语言概括地写出了禽兽国的各种动物急切地要去寻宝的情景。听说是“无价之宝”,所以引得“飞禽走兽们个个跃跃欲试,火烧火燎地要去寻宝。”但“宝藏”又非常的“遥远”。动物们“狂奔乱窜”、“像疯子一样”,纷纷踏上寻宝之路。

麻雀、斑鸠、白鹅、鸭子、鸡等小动物“开了小差”;金钱豹和大灰狼相互“撕咬”,两败俱伤,无心寻宝;狮子和老虎因“各怀私心”而“准备恶斗一场”,最后因看见各自的孩子正友好相处而感到惭愧,“低下头,掉转身往回走了……”

第二片段,骆驼出场,“一瘸一拐的”,鹦鹉笑他是“又傻又瘸的家伙”,不配和自己一同去寻宝。骆驼正是凭着这股执着的“傻劲”,瘸着腿,忍着痛,不顾路途的遥远和艰险,闯过——“冷水滩”、“冰凌湖”、“热水洞”、“夹偏谷”。特别闯“夹偏谷”时他以“最大的耐性”,“不顾头皮破,肩骨伤,腿脚流血”,强行穿过“夹偏谷”,终于来到珍宝关。得到了仙女的“微笑”和“问候”。最终骆驼没有向仙女要珍珠玛瑙,而是要了胡杨、沙枣、罗布麻、沙芦草、芨芨草、梭梭草等,这些适于生 长在沙漠中的植物……

课堂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

篇6: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过渡语的巧导

所谓课堂过渡语是指老师在讲授新的内容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它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这种语言在课堂上往往能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一句巧妙的过渡语,不仅能使语文教学中各个知识点、知识面之间联系自然而紧密,也能大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一、过渡语的类型

在这几年的教书生涯中,我一直在搜集语文课堂中的过渡语。我觉得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过渡语既是课堂教学环节的‚桥‛,也是各个环节的‚粘合剂‛,要上一节优秀的课,就要凭借教师启承转合的功夫,这样才能使教学的全过程机理严谨,统体皆活。经过不断地分析总结,我认为过渡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导入式过渡语

导入式的过渡语的特点就是提前让学生知道课本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他们全心全意地去学习这篇课文。这个类型的过渡语主要用在段落清晰的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比如我在上《鞋匠的儿子》这一篇课文时就采用了这种过渡语。一上课,我就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儿子?‛在学生读完后,我接着说:‚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投入,说明同学们被这个故事感动了,现在请你们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儿子?‛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相当热烈。这种导入式的过渡语,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多层次、多层面地读课文,直接与文字接触,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促思、以读代讲,声情并茂,营造浓厚的情感和气氛。

(二)提示式过渡语

所谓提示式过渡语就是教师有目的地提示课文的某一方面内容,启发学

生作‚由此及彼‛地去联想,从而在揭示‚来龙去脉‛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使教学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自然勾连,上下贯通。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篇课文时,我就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五壮士要选择跳下悬崖呢?假如他们不跳,结果会怎样呢?问题一提出,班级里议论纷纷,讨论的热情马上被激发出来了。有的同学说:‚是呀,他们明明可以选择另外一条路逃跑的。‛有的说:‚假如他们走另外一条路,就可能把敌人也引到那边去,群众和部队就会有危险‛……接着我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去变更思路,去想象各种不同的结果。这种过渡语可以让他们更深刻、更全面地去了解五壮士跳崖的原因,也可以更深入地去体会壮士们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英勇就义的大无畏精神。

(三)总结式过渡语

在讲读课文中,当我们在讲完一部分内容后,往往会先总结这一部分的内容,再设置一句提问式的过渡语,这样既总结了前文,又可为下部分内容的学习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去阅读下文。这类过渡语一般用于教学环节之间或课堂教学环节之末,起到一种纲举目张的作用,它承上启下,带出课堂教学的下一个环节。例如有一位老师在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的时候,上完第一课时后,他总结道:‚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父母亲对巴迪写的第一首诗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一个是‚精彩极了‛,一个是‚糟糕透了‛,那么你们对这两个评价有什么看法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这样的过渡语不仅概括了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而且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预习提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四)激趣式过渡语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往往可以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激趣式过渡语。比如:有一个老师在讲解ang可以与哪些声母组合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小朋友们猜一猜,ang最喜欢与哪些声母交朋友呢?接着用气球带出一个个声母,学生说对一个,那个相应的气球就会变大,出现在小朋友的面前。学生看到一个个五彩缤纷的气球,马上激起了学习的兴趣,纷纷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嘴里还轻轻地念叨着:‚叫我!叫我!叫我!‛而且他们很快地掌握了ang的拼写技巧。还有位教师在讲《欢庆》一课时,范读课文后,为了引出本课生字,这时,教师说:‚在这欢庆的日子里,广场上正在举行放气球比赛。‛说完就出示带生字的气球,再进行生字教学,这样的引出形式既自然得体,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五)情境式过渡语

情境式过渡语,就是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切换。记得一位教师在教学《庐山云雾》一课时,他是这样引导过渡的:‚庐山除了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还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山峦,更吸引人的是它那神奇美丽的云雾。今天请大家随着作者的脚步去细细领略一番。在乘车登山的路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怎样一幅‘奇景’?‛学生通过阅读,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把第一个波峰(山间云变成浓雾的奇景)尽情地欣赏一番之后,他又往前推进说:‚浓雾瞬息万变,美景引人入胜,而牯岭的庐山雾更是神秘莫测,趣味无穷。它的神秘在哪里呢?‛学生简要介绍第二个波峰之后,他又立即过渡:‚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牯岭可真算得上是人间仙境。现在,我们站在‘大天池’处,来观看庐山云雾中最壮观的一景—— 云海……‛‚一路行来,我们在沿途见到了哪些奇景?‛……最后:‚面对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怪不得北宋伟大诗人苏东坡要大叹‘不识庐山真面目’,更难怪清代的一代学者要自称‘云痴’,恨不得‘餐云’、‘眠云’。‛这一系列富有艺术情趣的设问语言,把学生安然地从一个波峰送到另一个波峰上去时,一堂课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六)类比式过渡语

在讲从多方面进行教学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讲完第一个内容时,为引出

下部分内容,就可以设置这种类比式过渡语,使教学内容过渡自然。如在讲《唯一的听众》一文时,在感悟了老教授的语言后,接着要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时,教师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过渡:‚把老人的语言当作‘有声的鼓励’,文中也有许多老教授‘无声的鼓励’,请同学们找一找,划一划,写一写自己的体会。‛这样就自然地引导了学生学习下一部分内容,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七)一贯式过渡语

在教学并列关系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一贯式过渡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如在教学《新型玻璃》这一篇课文时,课文主要讲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这几种玻璃的特点以及作用。在上这篇课文时,老师就可以用‚你最喜欢哪种玻璃,为什么?‛‚你还想发明哪些玻璃,为什么?等问题来过渡到各部分内容来进行教学。

二、课堂过渡语的作用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有魅力的课堂过渡语,不仅可以实现教学环节之间的转换,而且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

(一)激发学生的趣

通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孩子们有想学习的念头的时候,孩子们注意力也最集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过渡语的语言一般都是比较简练活泼而富有趣味的,小学生容易被这样的语言所吸引,从而引起他们的注意,引发他们进行相应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比如,我在上《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故事时,欣赏完一些神话故事图片后,这样过渡:盘古用他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让我们一起走近盘古,走进这个神奇的幻想世界。这样的过渡,使孩子们一下子被盘古的神奇而吸引,迫不及待地想

读课文,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再如:在上《掌声》这篇课文时,在孩子们了解了英子是一个非常忧郁、自卑的女孩子后,教师过渡:是啊!英子因为自己身体的残疾,对自己失去了自信,难道我们英子的心灵从此就蒙上了这挥之不去的阴影了吗?这样一句过渡语就可以引导孩子去了解后来的英子,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串起全文的线

老师上的每一节课都是由各个教学环节组成的。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便构成了完整的教学活动,体现着教学思路。如果在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缺乏一定的过渡语,那么整节课就会显得零零散散的,毫无头绪,也就不能达成这节课的目标。学生由于抓不住知识的重点,也就无法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收获就相对比较少。我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绘本阅读《爱心树》。开篇老师直接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开心吗?接着师述:从前有一棵树,这是一棵什么树呢?出示画面学生想象。后来,这棵大树喜欢上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怎么样?那么,大树看到它喜欢的男孩发生了什么变化?男孩每天跑到树下采集树叶,给自己做王冠想象自己成了森林之王,想象一下男孩还会做些什么?——就这样逐步引入,激励小朋友去思考,去想象。就这篇课文整体来看,老师设计的过渡语串起了阅读学习的主线,且语言优美、生动,让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去阅读这本书。

(三)触发学生的思

生动的过渡语,往往可以打开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头脑新颖、独特。通过阅读,他们很快就知道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在此被他们一览无余。如果单靠教师乏味的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事物间这其中深奥的内在联系的。比如我在教《蛇与庄稼》一课,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我就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为什么洪水过后接连几年庄稼总得不到好收成呢?(2)老农根据什么想出了一个‚奇怪‛的办法?这是一个什么样‚奇怪‛的办法?(3)为什么

把蛇放到田里庄稼就获得了好收成呢?学生由于好奇就纷纷地寻找答案。因此,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阅读,去理解课文,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7: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和学生心灵相通,始终用微笑面对学生,用一颗宽容、理解的心对待他们,并加以肯定、赞美。因为赞美是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艺术,它是一把金钥匙,它能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信心之门、勇敢之门,最终帮助学生打开成功之门。

一、赞美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个被人肯定的人。可见赞美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对老师充满了期望,期望老师欣赏他,期望他在老师的心目中是好学生,期望他在同学中有很高的地位。老师尊重学生的期望,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莫大的信任,这时就像有一种无形的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当然,每个人的认识水平、思维方式都有着一定的差别,个性不同决定着思维方式与深浅度的不同。在学生有意思考、主动思考的情况下还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建立开放的教学过程,关注每位学生,赞美每位学生,使学生乐于思考,这是每位老师必须注意的。否则,课堂上就会如一潭死水,豪无生气。

二、赞美与批评的效果比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认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被人欣赏,因此,一个人只有收益大于付出才会付出,只有幸福大于苦难才会接受苦难,只有“行”大于“不行”才会承认“不行”,只有“赞美”大于批评才会接受“批评”。

我一直喜欢用这些词语评价学生:纯真、质朴、诚实、勤劳、善良、懂事······兴许他们并不能那么十全十美,但我确信一次次真实的、带着赞美的目光与他们交流,会更深地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

本学期我刚接了一个新班级的语文课,刚好这个班也转来了一个性格古怪的学生,他去年在都匀兴华私立学校就读,成绩极差,厌学,表现糟糕,在校经常与同学打架闹事,后来被学校劝退学,本学期转来我校三(2)班。常言道“江山易改,秉性难易”,该生转来后,一直改不掉以前的坏表现,做作业最慢,吵闹声最大,课堂上更不用说有多如意了,各科任老师都说这个学生真的是“狗改变不了吃屎的习惯”。难道此生真的“无药可救”了吗?不过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还是发现了他的病根:“缺少尊重与肯定”。这样,我就开始“对症下药”。在课堂教学中,我先以一些最简单的问题示意同学们回答,大家都在抢答,他也就随声附和,我相机叫他重复回答刚才的问题,他答对了,我竖起大拇指,及时鼓励他,并且叫同学为他鼓掌,叫同学们评价他的优点。作业点评课上,我总是以他的优点鼓励。这样,两个星期过去了,该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成绩开始上升,性格开始开朗,表现开始积极,还被学习小组推为小组长,成为了一个开心的小天使。有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次不经意的表扬,可激起学生千百次的希望”,而过分的批评容易损伤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有些老师批评起来毫无顾忌,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抗拒心理,一旦形成批评和抗拒的恶性循环,“恨铁不成钢”的良好愿望就有可能变成追悔莫及的结局。如果说表扬是一杯“可乐”令人神爽,那么批评就像一剂良药一样总会带一些苦涩,给学生一剂“良药”总比给一杯“可乐”更可能遭到拒绝。细心观察孩子的优缺点,及时真诚赞美他们的长处,适当委婉地提出他的不足,这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赞美的具体实施方法

课堂教学中遇到问题,不回避、不埋怨,要冷静对待,多一些赞扬,少一些批评;多一分和蔼,少一分严厉;多一些关心,少一些冷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平时我是这样做的:

1、语言赞美。每一节课堂,教师应尽可能地对待学生的每个回答加以切实、多变地评价。表现确实好的,可以加以如实、优美的肯定:“你的声音真美,都陶醉了”,“你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它们闪烁着迷人的光彩”,“你的回答太精彩了,奖励你可以在黑板的任意一个地方画上你喜欢的小图画”,“老师喜欢看你大方的表演,听你深情的朗读,那真是一种享受”等。表现一般的,就以鼓励为主:“其实你的声音好动听,以后让我们能经常听到,好吗?”,“掌声在哪里?他可是第一次登上讲台哦,而且表现很不错”,“老师情不自禁地要为你叫好了,你今天的表现很不错”,“老师情不自禁也要为你叫好了,你今天的表现给人感觉一鸣惊人,能一直保持吗”等。表现并不是太理想的,也要多以鼓励和一点点幽默作评:“你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只顾着做动作,都忽略了用情朗读了”,“这个答案好有趣,感谢你给同学们带来了欢笑”,“就差那么一点,答案就准确了,再想想”等。通过这些欣赏性的评价,可有效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2、眼神、体态赞美。一个期待、肯定的眼神,或是一道提醒、警示的目光;轻轻地抚摸孩子的头,或是悄悄抓住他做小动作的手;作业本上鲜艳的五角星、一个个圈圈;习作本上一条条波浪线、一句句赞美鼓励的语句;课堂上一阵阵热情的掌声,伙伴们真诚的赞美······都是学生期望的,愿意接受的好“法宝”。

篇8: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过渡,艺术性

在日常教学中, 我经常会听到有的老师在引入新课时说一些生硬的语言, 如“刚刚我们学习的是生字, 现在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课文”“第一段就学习到这里,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诸如此类的话, 我们在无意间用的太多了, 用这样的语言来进行衔接, 推动教学环节的完成, 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死板、生硬的感觉, 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目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不懂得教学语言的巧妙引入和教学过渡的艺术性。那么, 什么样的过渡才能称之为艺术性的导入呢?如何使教学语言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节奏清晰、环环相扣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艺术性过渡的教学方法。

一、串联法

所谓串联法就是教师运用富有情趣的启发性问题, 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掌握技能的方法。如讲授《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 我就运用了串联法讲授。整堂课使用了一系列富有情趣的语言, 把学生带入到了情境中来, 使他们在无意中掌握了知识,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 学生读课文第3、4、5自然段, 思考问题

1. 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它的尾巴怎么了?

2. 小壁虎都去给谁借过尾巴?后来尾巴借到了吗?

3. 他们为什么不肯借尾巴呢?同学们回答时要用上“因为……所以……”这种句式。

学生回答。

教师进行教学的过渡:同学们, 你们说的都很好、很对。老师觉得可能还有别的原因, 是不是它在借尾巴时说话不太礼貌, 所以别人才不肯把尾巴借给它呢? (学生:不是) 那么, 小壁虎在向别人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呢?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 找出来 (学生:您、阿姨、姐姐、伯伯。) 小壁虎对人打招呼时, 称呼非常有礼貌, 还有别的地方吗? (学生:它用商量的口气, 行吗、好吗。)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教师展示小动物们的话, 示范朗读。教师指导:读的时候要注意动物们的语气和表情, 语气要体现出无奈, 读的速度一定要慢。朗读练习:学生自由读、小组分角色读、同桌互读、教师指名读。

教师艺术性过渡:同学们, 老师觉得小壁虎不光是有礼貌, 它的身上还有很多的优点呢!你们知道吗?

教师出示课件:“小壁虎爬啊爬, 爬到小河边……小壁虎爬啊爬, 爬到大树上……小壁虎爬呀爬, 爬到房檐下……”

教师启发:同学们, 从小壁虎“爬啊爬”中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小壁虎遇到困难, 不灰心、不放弃。

这时, 发现班里有个学生没有认真听讲, 我是这样做的:“同学们, 小壁虎可不可爱啊?它身上是不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其实啊, 我们做的也是很棒的。比如这位同学, (我用手指了一下前排的学生) 他听课多么专心啊!坐的也很端正, 你们谁坐的比他还好?”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迅速坐好, 听课比以前更加认真了。

教师继续引导:“同学们, 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多么伤心啊!你们能不能给它想一个好办法呢?如果它想继续借尾巴, 应向谁借呢?它能借到尾巴吗?

学生思考、讨论。

模仿课文内容练习说话:同学们, 小壁虎爬啊爬, 它会爬到哪里, 它会遇到谁呢, 它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模仿课文的内容形式试着进行说话吧!

学生练习、模仿。

教师艺术性过渡:同学们, 虽然小壁虎很懂事, 也有礼貌, 还遇到困难不放弃信念, 但毕竟别人的尾巴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不能把尾巴借给它。这时的小壁虎想到了谁呢?

学生:妈妈。

教师明确:对, 它想到了它的妈妈, 那么, 它妈妈能不能给它想出好办法呢?我们来看课文第七段。

(二) 学生自读课文第7段, 思考问题

1. 谁来读一下第7段呢?一定要读出小壁虎重新长出尾巴后高兴的样子, 哪个同学愿意试一下呢?

学生踊跃举手。

2. 课外引申:

同学们, 假如你是小壁虎, 你会把自己长出尾巴这件事告诉燕子阿姨、老牛伯伯、小鱼姐姐它们吗?你会怎么说呢?它们听了这个好消息后又会是什么样呢?

二、提示法

课文之间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联系, 教师在讲课时要利用好这些联系, 去启发和引导学生, 使之达到自然衔接、融会贯通。如我在给学生讲《田忌赛马》这节课时, 问了学生这么一个问题:田忌在第二次比赛中认真听取了孙膑的意见, 严格按照孙膑的比赛方法来做, 可是结果又输了, 你们知道究竟是为什么吗?

学生思考:可能是因为齐威王变换了战术, 用自己的下等马来对阵孙膑的上等马, 结果输掉一局。然后, 用自己的中等马来对阵孙膑的下等马, 这样很明显齐威王就赢了。

教师继续引导过渡:这样看来, 孙膑的胜利是偶然得到的了。齐威王只要稍微认真一些就不会输了, 是这样吗?

学生讨论:齐威王一定会输的。因为孙膑早就看出了骄傲自大的齐威王已经被第一次所取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所以他是不会有所提防的。

教师启发过渡:同学们, 你们是怎么知道齐威王骄傲自大的性格的呢?

学生再次细读课文, 深入了解孙膑和齐威王不同的性格特征, 进一步培养了思维能力, 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三、迁移法

所谓迁移法就是教师通过教材内容之间的内部联系, 利用类比、想象等表现手法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迁移, 从而达到知识的融合, 在教学中起相互衔接的作用。教授《再见了, 亲人》这篇文章时, 其中有一段内容, 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过渡的:“朝鲜人民与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的情谊是多么深厚啊!这种情谊是大家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铭记这份感情。假如你是朝鲜大娘从敌人的飞机轰炸下救出来的伤员, 假如你是小金花的妈妈用自己的生命挽救的老王, 假如你是朝鲜大嫂冒着生命危险用自己的双手在田地里挖出野菜来为你充饥的革命战士, 在这分别的时刻, 你会怎样对他们说呢?”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快速阅读第4、5自然段。运用教学手段将文章所赋予的感情进行了有效的转移, 既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又使学生易于理解。

篇9: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过渡艺术

一、串联式过渡。

通过富有艺术情趣的问题的创设,将教学内容用巧妙的过渡串联起来,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转换和课堂整体结构安排的天衣无缝。我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艺术情趣的设问语言,把学生安然地从一个波峰送到另一个波峰上去时,一堂课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一)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同时思考:

1、小壁虎去向谁借尾巴了?结果怎样?

2、再读想一想,为什么他们都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师过渡:除了你们刚才说的原因外,我想可能是小壁虎借尾巴时不礼貌,所以他们不借,是不是呀?(学生:不是)他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找出那几句话来读一读,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指导朗读小壁虎说的话,通过“称呼:您、姐姐、伯伯、阿姨,商量:行吗?”体会)

3、出示小动物们说的话,指导朗读。要读出动物们有礼貌、无奈的语气,速度要慢一些。(先自由讀,然后同桌互读、再指名读、分组读。)

师过度:老师发现小壁虎除了有礼貌,还有一个优点很值得我们学习,你们有没有发现?

4、出示: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边……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大树上……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通过“爬呀爬”引导学生感悟发现小壁虎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放弃。)

(发现课堂纪律不太好。师过渡:小壁虎有这么多的优点,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有很多优点,你们看(指一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这位同学上课多认真,坐得多端正呀!我看谁会比他坐得更端正。)

师过渡:同学们和小壁虎一样棒。那你们看小壁虎从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那里没有借到尾巴,因为小动物们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用处。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啊!那你们帮小壁虎想想办法,他该怎么办呢?假如小壁虎还不放弃继续向其它动物借尾巴,它会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怎样借,能借到吗?

5、模仿说话。

模仿课文说一段话,(出示投影字幕)小壁虎爬呀爬,爬到--他看见——?。小壁虎说:“?——?,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鼓励学生用上“——来——去”说话)

师:尽管小壁虎说话那么有礼貌,又那么不怕困难,不放弃,但由于别的动物的尾巴都有用,他还是没有借到尾巴。借不到尾巴小壁虎心里很难过,这时候它想起了谁?(生:妈妈)。可我听说,小壁虎见到妈妈后,发生一件让他特别高兴的事,什么事呢?

(二)学习第7自然段。(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能力。)

1、指名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高兴地叫起来,应当怎样读?谁能试一试?

2、拓展:假如小壁虎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鱼姐姐、老牛伯伯和燕子阿姨,他会怎么说?小鱼、老牛、燕子又会怎么说?)

二、提示性过渡。

阅读课文从形式到内容,在涉及的事物或现象之间,都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有的放矢地提示课文的某一方面,启发学生作“由此及彼”、“以因求果”、“举一反三”地联想,从而在揭示“来龙去脉”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使教学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自然勾连,上下贯通。在听一位老师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他在课堂上突然提出:“假如第二次比赛中,田忌按孙膑的方法去做,但结果不是胜利,而是失败了,这可能是什么原因?”这一问题的提出,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去变更思路,由结果去设想原因。经过思考,不少学生认为:很可能是田忌以下等马与齐威王的上等马比赛后,齐威王发现了秘密,随即采取了对策,用自己的下等马对孙膑的上等马,先输一场,再用自己的中等马对孙膑的中等马,再胜一场。这样,齐威王最终还是以二比一获胜。这时,我又进一步追问:“难道孙膑没有考虑这种可能性吗?孙膑的胜利是不是偶然取得的?”至此,学生已豁然开朗,十分肯定地说:“孙膑断定齐威王不会这样做,因为他看到的齐威王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趾高气扬,忘乎所以,他认定战胜田忌不费吹灰之力,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提防的。”师再问:“你从哪里看出齐威王的骄傲自大?”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孙膑、齐威王的不同心态,更深地了解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课文中心思想,培养了思维能力。

三、悬念式过渡。

学生高效率的学习,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环境和心理态势。悬念过渡,就是以激发求知欲,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的过渡方法。它利用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通过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心情,达到与教师心理同步,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在教学《五彩池》这篇课文时,在学生深读课文之后,给学生一个“空白”:四川省藏龙山上的五彩池十分奇异,这一点通过学习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可《五彩池》这篇课文的写法也有“奇异”之处,使孩子们感到“可真新鲜”。于是,教师留下的这一悬念,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深究课文的兴趣。

四、迁移性过渡。

利用语言材料之间的内部外部联系,通过联想,类比,进行知识迁移,以起到紧密衔接作用。特级教师贺诚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安排了这样一段过渡语:“是啊,这是一份份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的情意。如果你是被大娘从敌机下救出的伤员,如果你是被小金花妈妈用生命换来的老王,如果你是吃过大嫂亲手挖来野菜的志愿军战士,那么在这离别的时刻,还会怎样对这些朝鲜亲人们说?”由此引读四、五节。教师运用移情体验,深化题意。

篇10: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与过渡

高一年级的学习既是初中学习的飞跃,又是高中学习的起点,起着初中与高中的衔接与过渡作用,能否搞好高一年级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高中三年学习的成败。那么,高一语文的教学又该如何搞好这一衔接与过渡呢?

俗话说对症下药。我们在高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对学生学习不利的因素,认真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教学实效,使学生打好高中语文学习的坚实基础。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明确要求,有的放矢。学生刚进高一,好奇心强,学习热情高。教师就要趁此给学生讲明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白在阅读、写作、说话及基础知识方面的具体目标。如高一年级在阅读方面要理解字词句的含义,要培养自学能力,能阅读分析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要熟悉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写作方面要养成练笔习惯,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说话方面要能用普通话有条理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阐述观点;基础知识方面要了解并掌握基本课文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等。明确了具体要求,学生才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点滴知识的积累,注重听说读写思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第二,培养习惯,打好基础。叶圣陶说:语文学习首先是一种习惯。良好的习惯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同时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因为良好的习惯包括:课要集中精力地听,字要规规矩矩地写,文章要仔仔细细地读,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做。而这些习惯的养成,决非一日之功效。学生必须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孜孜不倦的精神,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行。所以,我们高一的语文教学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课本为依托,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会学习打好基础。

第三,激发兴趣,调动激情。学习要求高不可怕,怕的是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中我们可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如新颖活泼的开场白,提问激疑,小组间竞赛,课文比较欣赏,模仿课文片段即兴写作,围绕某一题目迅速想象或联想等等,力争调动学生多方感官,使之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自觉地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发展智力。最终达到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程度。

第四,补讲语法,扫除障碍。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法知识,高中语文更是如此:课文赏析、作业练习、测验考试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语法。虽然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已在初中语文教材附录中正式出现,但由于近几年我们地区中考语文不涉及语法知识,致使初中语文教学淡化语法,因而学生进入高一遇到语法问题时就感到困难重重。特别是当学习文言文遇到词的活用现象、特殊句式的问题时,学生更是没有办法。语法知识的残缺成了高一语文教学的一大障碍。

针对语法知识残缺的问题,我们打算在第一学期给学生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内容。词的构成、词类划分、短语分类、句子成分、单句与复句、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的活用及特殊句式等必须补充,并通过练习使学生熟悉掌握。其中词性中的介词、副词的语法特征,句子成分中的连动句、兼语句、双宾语句,文言文中的词的活用等是难点,必须反复练习,学生方能摸清规律。这样,让学生在高一第一学期就全面地接触语法知识,第二学期就可以巩固并系统化了,学生进入高二高三碰到语法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第五,巧用初中课本,铺路搭桥。高中语文课本的有些知识,看似难点,但只要教师巧妙运用初中语文课本,铺路搭桥,学生就会轻松掌握。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预习时就有不少学生问何厌之有?如何翻译,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举了两个例子学而不厌、何陋之有?让学生理解,结果学生一看就轻松解决。

第六,讲究方法,循序渐进。进入高一,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多,篇幅加长。仅必修课本第一册,与初中相比,篇幅就明显加长。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文言文《勾践灭吴》等。还有《文言读本》包括诵读课文12篇文章,复背课文12课20首诗,浏览课文 20篇,文言常识4则,文言练习8次。同时,还有一本厚厚的《语文读本》。此外,高中阶段作业、考试容量加大,向课外延伸多。教师可抓住重点篇目仔细讲,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如学习第五单元的文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分析《烛之武退秦师》和《勾践灭吴》,让学生明确学好文言文的方法是:①多朗读;②多背诵;③勤练习;④勤查工具书。譬如朗读的指导就可以结合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第二段要求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情感。譬如练习,就结合这两课让学生明白练习的方式主要有:①常用文言词和句式的归纳;②准确规范的翻译(按高考要求落点直译)。有了这些准备,学生复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也就不困难了,最后再自学《触龙说赵太后》就能举一反三。

第七,课外延伸,综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单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如推荐有益读物,提示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笔记或办黑板报,提高写作能力;举办朗诵会,培养说话能力;特别是整理语文笔记,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坚持收集成语俗语、名言警句、精美片段、文学常识等,让他们写写读读,反复品味,一段时间后他们自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第八,深入学生,热情关怀。学生进入高中,在平时的学习中会出现许多新的心理障碍。如竞争的激烈,学习压力的加大,考试成绩的失败等都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努力了,但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片面认为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背与不背一个样,反正考试时课内知识少,课外知识多,加上课程多任务重,他们对语文学习中的阅读与赏析、预习与复习这些必要环节常常从简从略,对背诵、作文等必须完成的作业也是敷衍了事。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这些不良心理因素,教师要将个别交谈与整体教育相结合,耐心疏导,促其矫正。如有的学生成绩不佳,灰心丧气,教师可找出其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肯定鼓励,给他们以信心。第一次作文中,一学生就灰心地写出不如回家喂猪的想法,我找到她谈作文时,先避开了她的这一问题而大谈她作文中的优点,于是她向我讲到了她初中语文曾几次考年级第一的情况,我就顺势谈到她将来读文科会有很好的前途,结果她很高兴地说她要好好学,今后去当记者。

篇11:浅谈对联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传统文化日益回归、国学逐渐复兴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和关注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每位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在众多的国学文化中,对联以其历史悠久、形式短小、内涵丰富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挖掘对联潜在的语文功能,并将其恰当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对联;高中语文教学;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8-0120-02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博大精深的学问、光辉璀璨的思想。如何继承和发扬其中有价值的民族文化遗产,并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教学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精神,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是语文教学工作者一直思索和探求的问题。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对联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对联知识虽然在教科书中没有系统讲解甚至没有重点要求,但是对联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应该予以继承和发扬。更重要的是,对联中蕴含着传统的人文观念、历史价值、思想意识和写作手段直接指向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对联的鉴赏与写作中可以显现出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下。

一、中国传统的对联教学

对联,古代称之为属对,古人对属对相当重视。文史学家周韵先生曾说过:“在中国文学各种有韵之文的体裁中,如骈文、诗词、赋铭,都要以对联为基础。所以过去的读书人,无不以对对子为基本功,这门基本功练好了,才能进人各种体裁的领域中。”①可以看出,古代文人学士将属对视为体现个人才华素质的有效手段。

属对的历史即对联发展、盛行之历史,其悠久从正史上可以追溯到晋代文学家陆云和荀隐初次会面时的对话:“旧下荀鸣鹤,云间陆士龙。”鸣鹤、士龙分别为二人的字,这是一副艺术性颇高的人名对,被普遍视为最早的关于对对子的记载。②然而,将属对纳入语文教学当中,并使之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则要滞后得多。留存至今的北宋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制定的《京兆府小学规》对小学课程的安排有具体规定,在三个学业等第中,其中第二等的日课程安排为:念书约一百字,学书十行,吟诗一绝,对属一联,念赋二韵,记故事一件。③可见属对作为一门课程出现是在宋代。

张志公先生曾经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用专门章节来论述属对。属对作为教学手段一般在儿童入学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在启蒙阶段的集中识字和进一步的识字两个教学步骤之后,教儿童学属对。最初大概以学作骈文和学作近体诗为目的,发展到后来,属对成了启蒙之后一种必修的课程。苏洵在文章里也写道:“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由此可见,属对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专为学作近体诗,而是语文基础训练的一种手段。明清时期是对联的繁盛期,无论公学还是私塾,都把对课作为必修之课。学堂多采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读物,有的还附有李渔的韵对,如“天对地”、“雨对风”、“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等,以便学生最初属对的学习。这种从一字练起,一直练到七、九、十一言的严格而扎实的属对训练,不仅使学生从小就受到对联的教育,而且能达到良好的文化传统熏陶的目的。

民国时期,虽然新式小学渐渐取代了私塾,但是对课并没有完全消失。鲁迅先生早年也曾学习过对课,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满怀深情地写道:“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给我读的书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对课这种极有魅力的语文教学活动才逐渐消失。

二、对联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功能

元初学者程端礼在他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就属对的作用有如下说明:“大学不得令日日作诗作对,虚费日力。今世俗之教,十五岁前不能读记正文,皆是此弊。但令习字演文之日,将已说《小学》书作口义,以学演文,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续下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更令记《对类》单字,使知虚实死活字,更记类首‘天、长、永、日’字,但临放学时,面属一对即行,使略知轻重虚实足矣。”④由此而知,当时老师教学生属对的目的是配合“习字演文”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字的“虚实死活”,掌握平、上、去、入四声。

在笔者看来,国学大师陈寅恪关于属对的论述更为精辟,他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一文中说:“其形式简单而涵义丰富,又与华夏民族语言文学之特性有密切关系者,以之测验程度,始能于阅卷定分时有所依据。”他从四个方面对“对对子”予以说明: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知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可以测验思想条理。⑤

龚联寿先生在《联话丛编》的序言当中就专门提到陈先生的这封信:“陈寅格先生此信之所以名著一时,不特就楹联之地位发表了重要看法,还因为如前所引,连类触及了当时的学校教育,且谈得非常深刻,给人启迪,促人深省,至今仍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⑥

然而,我们所面临的事实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综合了各类知识的属对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备受冷落。那么,在这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是否还需要这种文学式样呢?对联虽然缺失了其作为古代交际工具的性质,也不像高考作文那样属于“安身立命”之本,但作为远离功利的一种传统语文样式,它依然以其特有的魅力强烈地吸引着人们去鉴赏它、传承它。基于这种思想,笔者将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找到对联与现代语文教学的契合点,挖掘对联艺术的文化内涵。

(一)对联蕴涵的传统文化价值

如果说诗词曲赋是浩瀚文学艺术海洋中的万顷烟波,那么对联则是朵朵绚丽的浪花。在语言的长河中,对联和诗歌深得人们的喜爱。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尺幅虽小,却有着无穷大的容量,往往可以获得以一寓万、以少胜多的奇特艺术魅力,蕴含了巨大的文化价值。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才子佳人都以对对联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因此,对联作为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不仅在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殿堂中,也放射着奇光异彩。

(二)对联对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格素质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更多的是通过语文的人文性来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培养,而对联这一文化形式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知识。这些丰富的知识,不仅仅表现在遣词造句、修辞方法和逻辑方法等方面的一些文字技巧上,更多的是内在的、隐性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如风景园林的对联,多表达的是作者自然之爱、退隐之闲适;名人对联,多表达的是作者的个人情趣、高尚情操,或是对某位名家一生的概括与评价;励志修身对联,则旨在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使人们受到警策或自励, 从而学会为人处世的艺术,提高人生的志趣和价值。所以,通过对联的学习与赏析,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人格素养的形成。

(三)对联对学生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学习对联,鉴赏对联,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学会对一些历史现状和人性特点进行分析,提升审美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积累一些必要的传统文化知识,改变学生知识素养普遍匮乏的现状,使得这些知识可以在学生写作中得以体现。同时,围绕写作对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语言文字之美,提高运用修辞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联传承了中国古典美的精华,容纳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世界、对自然、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当代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就说过:“对联乃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美学观和语文特点的综合产物,是几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级创造积累的特殊成就……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结晶”,或一种‘升华’。它有极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⑦因而,对联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汉语文的特色和魅力,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对联,探究其内的在传统文化和美学价值,并将之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

[注释]

①(7)曾伯藩:《论对联的功用与意义》,《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②谷向阳:《中国对联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9期。

③池小芳:《中国古代小学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④程端礼:《程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安徽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⑤刘桂生、张步洲:《陈寅格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第279~285页。

上一篇:嘉兴市十三五规划下一篇:中班数学《比厚比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