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2024-05-02

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精选8篇)

篇1: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论文摘要: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是网络著作权的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我国著作权立法相对滞后,网络著作权得不到有效地保护。为了有效的保护网络著作权人的相关权利,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网络著作权的特点、网络侵权的主要方式、被侵害的著作权人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及如何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等角度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提出相关的观点与建议。

论文关键词:网络著作权; 网络作品; 侵权现状;网络著作权保护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广泛应用,网络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由于网络的自由化程度很高,发生在网络上的侵权事件层出不穷,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及《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等各种法律、行政法规对于种类繁多的网络著作权被侵害的事件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

一、网络著作权

网络著作权是指单位或个人对其创作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科学作品在网络上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它是以传统的著作权为基础,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与传统著作权相比,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无地域性

与传统的著作权相比,网络著作权无明显的地域保护的特性。众所周知,网络作品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广泛互联,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保持全球的信息流通和资源共享。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作品经常无法判断该依据哪国法律,在那个领域有效。在著作权侵权诉讼中“侵权行为地”也无法认定。针对网络著作权地域性的虚拟性,无法在物理上将侵权行为地确定下来。网络著作权得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保护则保护网络著作权就没有意义。

(二)主体身份难以确定

互联网具有虚拟的特性,在互联网上很少真实的表达出一个人的真实身份和信息。当一篇网络作品在网上传播,出现著作权的争议时,对于真正的作者确认难度很大。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在网络环境下,作品的原稿是记录在数字存储设备中的电子数据,而该电子数据又能被极其方便、快捷地复制;因此,在作品没有标注作者或者对署名的身份发生争议时,该如何确定电子数据是作品的原稿,谁是该作品的作者,显然要比在传统环境下困难得多。

(三)网络著作权客体形式特殊

网络作品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的作品。《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 条规定,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根据这一条可以得出,要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就必须具备独创性和能以有形形式复制的特征。在这一点上,网络作品与传统作品不一样,网络作品具有特殊性。第一,网络作品的思想内容应具有独创性。判断一个网络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其载体与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思想内容,只有内容具有独创性,其作品才能受著作权法保护。第二,网络作品的可复制性已超出传统的“复制”范围。“网络化作品,无须借助任何有形的载体就可以被复制,而且复制后的信息如果不通过电脑就不能被一般人感知。美国、欧盟和日本认为,数字化、网络化作品的传播行为中的所有环节——从作品被数字化,到被上载到网上,到被传输,到被截取、下载,均被视为复制。”因此,网络作品可复制性已非传统作品的可复制性所能概括,已超出了传统作品复制的范围。

二、网络著作权的侵权现状

由于互联网的自由程度很高,各种文化在互联网上均有所表现。当侵权行为发生之后,著作权人主张权利困难、同时面对多元化的网络环境,网络著作权的侵权形式多样,主要以以下几种为主。

(一) 对传统书面作品的侵犯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除了合理使用不需要著作权人的授权外,复制作品必须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否则视为对版权人的侵权。如果互联网经营者将传统作品以网络的形式将其发表在网络上则是传统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在网络媒介中的延伸,因此网络内容提供者将他人享有著作权的非数字化作品进行数字化后在网络上传播,应当尊重原有作品的著作权人,未经许可、不支付报酬的上载、传播、复制等都属于侵权行为。另外,

如果是将他人已经数字化的作品未经许可在网上传播,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发表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承担的是直接侵权责任。

(二) 网络经营者擅自对网络作品进行下载、转载

网络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手段,有资源共享的权力,但是这种权力是有前提条件的。如在网站上发表的署真名实姓的政论、时评、理论文章等作品,是作者本人的劳动创造,其发表、转载的权利应该归作者所有,但是实际情况是网络经营者随意转载,造成侵权。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末经授权,便转载、使用作品;二是不支付相应的`稿酬,只付给往其网站的投稿作者的稿酬,对其转载的作品不支付稿酬,使作者劳动创造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一般网站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就是转载作品时必须注明原文出处,但是往往一篇作品在一家网站发表后,就会随后被多家网站转载,出处乱注,有的还不注明出处。” ???

习惯上,当作品在报纸上发表后,除非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其他报纸可以转载、刊登,这是法定许可,但是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在网络上允许转载对作品的转载等使用者也应当支付报酬;作品再使用时要注明出处,在网络上的作品,只要权利人在自己作品登载时简单注明“不得转载”字样,就需要经过权利人的许可才行。否则就是侵犯网络作品的著作权。

三、网络著作权人的权利保护现状

著作权人发现自己的权利被侵犯时,确定侵权主体和侵权行为地极为不易。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法律保护的情况下,著作权人主张权利采用的方式多样。

(一)著作权人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主动防止权利被侵犯

篇2: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论文摘要网络的发展与变化使得侵犯著作权的刑事犯罪导致的社会危害日益加重,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但是我国对其的刑法保护有较大的局限性。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司法环境下,要全面完善关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立法,并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才能让著作权发挥其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著作权 刑法保护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针对著作权的网络犯罪也产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新的信息传播特点决定了在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刑事犯罪的后果更为深远,侵害程度更严重。

一、现行刑法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

(一)立法保护

对于侵犯著作权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中国起步较晚。在《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罪中,并为对网络侵权进行规定。仅有其他法规和司法解释对其有保护。

12月28日,《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明确了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12月20日,《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明确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和侵犯软件著作权的刑事责任。5月18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作了详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利用互联网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刑事责任。

司法解释对著作权的保护进行了相关的规定。特别是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从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的管辖、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以营利为目的”的认定、刑法中“发行”的认定、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侵权作品行为的定罪处罚标准、间接侵权等方面对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犯罪问题进行了解释。

(二)司法实践保护

近年来,面对知识产权侵权的新形势,我国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司法系统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力度也在逐步增大。以检察机关为例,近几年检察机关每年批准逮捕和起诉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在至3000人左右,至11月,检察机关共对75件应当立案而没有立案的案件进行了监督。

二、著作权刑法保护的适度性与限制性

对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虽要加强刑法保护,要清楚的界定侵犯著作权网络犯罪与民事侵权的界限,不能以刑事过度干预市场经济。

(一)著作权刑法保护的适度性

作为平衡知识产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而做出的制度设计,知识产权法本身旨在激励知识创造和对知识产品需求的社会利益之间实现理想的平衡,这决定了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部分,在法律保护时受到了限制。且著作权是一种私权,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只需要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只有某些对社会危害严重的侵权行为才会触发刑事程序,现代刑法的谦抑性决定了对著作权的保护是需要有适度性的,只有当民事、行政手段不足以承担该权利的保护责任的时候,刑法才能介入。

(二)著作权刑法保护的限制性

对于著作权刑法保护的限制性主要表现在立法的限制和司法的限制上。民事法律中关于著作权犯罪的规定属于附属刑法,能够起到提示的作用,但是这种附随型的刑法规范是以刑法规定为前提和基础的,一旦刑法没有相应的条款,相互脱节,由于罪刑法定原则的约束,附属刑法规范会被束之高阁,无法适用。

网络发展日新月异,迅速更新的网络技术对公安机关技术侦察的技术知识和技术手段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公安机关的人员结构以及设备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犯罪案件的侦查力度。而大部分检察院与法院刑事审判庭没有对知识产权案件形成专门的办案组,使得司法中的刑法保护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三、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刑法保护的发展趋势

(一)基本理念的发展趋势

1.逐步增强保护的理念

逐步增强保护的理念是指在对知识产权进行刑法保护方面,要逐步增加其保护力度。知识产权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著作权的保护也是逐步增强的。逐步增强保护的理念主要突出地表现在从“弱保护”向“强保护”的发展趋势。长期实行“弱保护”是经济落后的结果,但是随着经济国际化的影响和发展程度的提高,“弱保护”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损害更大。在现在的经济社会中,知识产权已经成为财富的重要标志和重要来源,知识产权可能创造的社会财富,将会超过传统工业。因此,强力保护知识产权,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手段。

2.多种保护结合的理念

多种保护结合的理念意味着在对知识产权进行刑法保护方面,要多种机制和多种方法相结合使用。首先在法律体系中,要刑事保护与行政保护、民事保护相结合,才能对知识产权实行更为有效的法律保护。其次还必须重视刑法典保护与附属刑法保护的结合。要想更有效地对知识产权进行刑法保护,必须促进刑法典保护与附属刑法保护的结合,编织更加严密、合理的刑事法体系,充分发挥附属刑法的作用。

(二)立法保护的发展趋势

1.完善刑法立法模式

网络下的著作权的`保护在刑法中并无明确的规定。要通过刑法修正案对刑法进行修改,加强保护。

首先要扩大对著作权的保护范围。著作权刑法保护的作品形式应是逐渐扩大的,把传统形式的作品进行转化后的数字化作品应列入保护的对象之内。

其次,要调整刑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对接。如“复制发行”与“复制、发行”的调整、“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规定等,要与《著作权法》保持一致。

篇3: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问题

传播权是作者的重要财产权利。原有的作品传播权体系, 如发行权、展览权、广播权等,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向公众传播, 即同时面对不特定的广大公众。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成熟, 越来越多的作品采取数字化的方式在网络上进行传播, 公众可以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 其特点是以点对点的形式进行传播, 与原来的传播方式有了显著的区别, 而且这种传播方式直接影响到了作者的数字化权益。因此, 在网络环境下重新定义作者的传播权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1996年12月通过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公约》第8条规定:“……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作者应享有专有权, 以授权将其作品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向公众传播, 包括将其作品向公众提供, 使公众中的成员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地点获得这些作品。”该条确立了作者面对其作品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权利。所谓信息网络传播权, 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 是指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 使公众可以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版权制度顺应传播技术的产生而产生, 并且随着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发展而发展。因特网的迅猛发展, 对于版权制度来讲是一次严峻挑战, 著作权人的利益通过一种无可比拟的传播途径源源不断地流失掉。随着《著作权法》对于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一新兴权利的确立, 著作权人的利益在因特网上得到保护。作为著作权人, 有权利选择是否将其作品在网络上传播、以何种方式进行传播、在哪一家网站上进行传播等, 并有权获得一定的报酬。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从事上述行为的, 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网页著作权的保护问题

在初次浏览某一个网页时, 给观众的第一印象是网页设计, 新颖别致的网页设计总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网页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网页中独创性的文字、图像、音乐、绘画等内容;二是网页版式设计。虽然目前的网页设计具有一定的模式化趋势, 但这并不能抹杀网页设计者在设计网页时所付出的独创性劳动, 设计精美、构思独特的网页总能最先吸引人的眼球。那么网页能否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呢?笔者认为, 答案应当是肯定的。我们从网页的组成部分来分析:对于网页中的文字、图像、音乐、绘画等内容, 应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是无可争议的, 只要具备独创性, 满足《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的条件, 就应当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对于这些独创性内容是采取传统的载体方式进行传播, 还是采取数字化形式在网络上传播, 其是否受保护以及受保护的程度是不受任何影响的。网页设计者如果使用他人的作品制作网页, 应当尊重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应当事先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 并支付适当的报酬;对于网页的整体版式设计能否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目前尚无定论, 笔者认为, 应该从《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来考虑。著作权制度是以确认和保护作者与其他著作权人的权利为主旨的, 作品具有独创性是取得《著作权法》保护的首要条件。所谓独创性是指作品必须是作者创造性智力劳动的成果, 是作者通过自己的独立构思, 运用自己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反映自己个性和特点创作出来的。对于网页来讲, 网页设计者在制作过程中, 要对各种材料进行选择、整理和编排, 使其既要反映自己网站的运作理念, 又要体现网页设计者的独特风格, 这就需要制作者投入一定量的创造性智力劳动, 因此网页在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材料的选取或编排上具有独创性, 理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篇4:多方共议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面对版权复杂交织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各种观点交融、交汇、交锋。座谈会围绕数字版权单独立法、出版实体获得作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予、存量过刊的网络使用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热议一:建议面向新业态,修法案中将数字版权单独立章

数字期刊内容企业、期刊协会代表观点

汤潮(龙源期刊网总裁):《著作权法》的修改应更加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希望《著作权法(修改草案)》能有所突破、有所进步,或者说有一种前瞻性的发展,有一个革命性的修改或者提升。数字新媒体的确已经成为主流,未来将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传播方式。出版和发行的形式层出不穷,现有《著作权法》先授权后使用的基本原则,越来越不能适应这种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的需要。建议把数字版权立章,因为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确在性质上、特点上有很大不同。如果在现有《著作权法》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是很难规范和统一当下的实际,希望新法能更好地指导实际,更具备可操作性。数字版权法要将数字出版作为一个传播最大化和著作权利益最大化方式,鼓励传播,保证著作权人权益,并且把著作权人的利益最大化。

关于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对于互联网出版和互联网发行的区分,建议在许可证的经营范围上明确互联网出版和互联网发行的区别,究竟内容平台是一个渠道还是出版机构,就如同传统意义上的出版社和书店的区别,有助于实践中对于内容平台的界定。

王胜海(万方数据总工程师、资源总监): 希望《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对数字出版有一个展望的高度,修法应该面向新业态,数字出版未来的各种形态难以枚举,这样就会造成后续还会有新的问题,最好有一定概括性的章节在里面。

穆广菊(龙源期刊网总编辑): 图书期刊内容的数字发行和信息网络传播应该是不同概念,数字发行是在给著作权人创造收益。但是目前不加区分,没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予,就是侵权。建议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案里,在发行的条款里面,增加数字发行这样一个崭新的概念。

石峰(中国期刊协会会长):我看到汤总有一篇文章,把传统版权和数字版权比喻为篮球和足球,虽然都是球类游戏,但游戏规则不同。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我觉得把数字版权单独做些规定也是有必要的。

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观点

阎晓宏(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先解释什么是出版?出版就是把一个有内容的东西,变成多份,供别人阅读,这就是出版。这个概念是值得思考的,以前是手抄,不是出版,编辑加工也不是出版本质,出版的本质就是把别人的作品一份变成了多份。网络环境下,有不同的终端,对作品进行重复使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本质都是提供了,获取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王自强(新闻出版总署法规司司长):搞立法,应该考虑面向新业态,面向新介质和新媒体。关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问题要考虑新的理论架构和新的概念设计,这个问题要探讨,这里面既符合基本的法律原则,又要在实践里面行得通,这是妥协的结果。我认为这个原则目前动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说仅仅是我国,好办。但是因为我们是国际公约的成员,就必须按照国际公约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来运行。

数字出版不是一个版权的概念,而是一个使用作品的方式,这种方式要符合著作权权利的设定,设定了什么权利,就以什么样的方式使用。著作权合同,包括使用什么权利、什么方式、什么范围、什么时间,是非常明确的。

热议二:希望通过司法解释或出台管理条例或行政管理规范,对出版实体获得作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予做出具有实操性的规定

数字期刊内容企业、期刊社代表观点

穆广菊(龙源期刊网总编辑):目前的几大数字出版内容平台都做到了获得杂志社的授权。然而,目前普遍的是杂志社大都没有得到作者的信息网络傳播权的授予。我们与一些知识产权专家也曾经探讨过,比如说请杂志社刊登类似邀约邀请之类的内容,体现显著性、连续性、合理性,也一直在和杂志社沟通,希望能够在杂志版权页刊登这样的声明,并积极地敦促刊社与作者签署授权协议,但是通过企业来推动,比较缓慢,是否可以考虑通过修法案,或者是在今后的司法解释中让这种邀约邀请合法化?总署或期刊协会是否可以出台一个管理条例,或者是行政管理规范、通知,能够让出版实体刊登此类邀约邀请,或者出台一个合同格式让刊社与作者签署授权协议?我们希望“修法案”里,能体现带有实操性的功能,真正能够解决作者、使用者和读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的立法描述。

《著作权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其内容和性质更多的倾向于原则的设立,因此可以考虑从司法部门、行政部门出具相关法律法规解释,以及政府行政指导建议等文件,打通和完善版权授权的中间渠道和环节,使版权人、版权中间商、知识成果最终使用者之间架起一座贯通的、实用的、高效的法律桥梁,使三者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引进、行使版权有法可依、有方可寻,从而达到保护著作权人权益的目的。

建议以行政手段给出刊社与作者签署授权文件的指导性建议,或者以一种固定的、通用的格式性条款来使刊社获得作者授权书面化、具体化、流程化。通过类似的方式和渠道,规范刊社对外授权的流程和操作,完善版权授权的中间环节,减少因过失授权行为导致的非法授权和越权授权。

王胜海(万方数据总工程师、资源总监):“修法案”要有可操作性。期刊社和作者之间的版权合同并不完整,这是业内一直纠结的事情。从《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里,仍然找不到答案。新的修改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法律要具备可操作性,否则,我们还是有顾虑。

王琳(北京维旺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内容合作部总监):不管是出版还是发行,所有的参与环节,都赞成版权保护。在实际操作中,会时时遇到杂志版权归属问题,我个人这样理解:因为杂志本身是出版物,在达到出版要求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整体性的产品了,就是说包括的不只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的权利,其实也有设计者的权利。封面的装帧和图片的制作,都是其不可分割的部分。所有的图文,甚至将来如果是富媒体的话,里面还有音视频,都是集合在一个固定的品牌之下。信息网络传播权,我的理解是在信息网络环境之下进行的传播,如果要追溯最初的作者,是不太好操作的。能否从整个的产业链条的操作层面,有一个规范性的格式。

蔡燕(《意林》主编):文摘类期刊总是面临作者来源的问题,我们通过各个渠道去获得文章,不可能获得每个作者的授权,这也为我们后续的数字传播造成了后患。我们现在草拟了一份著作权的授权合同书,先行发出了300份,寄到了有联系的作者手上,希望他们给我们一个完整的包括数字传播的授权。但是,我们一期用七八十篇文章,不可能只涵盖这300多个作者。我们还没有这个实力联系每一位作者。

杨茗(《中国青年》编委):著作权这一块儿,我们有很多概念都是模糊的。《中国青年》是原创期刊,我们一直认为版权是杂志社的。我们现在好像没有确认作者是有版权的,版权应该是归杂志社所有的。截至目前,我们没有与作者签版权合作的协议。我们现在都是这样认为的,书是有版权的,杂志社与作者是没有必要签订版权协议的。

杨新岚(《当代》编辑部主任):我们的稿费本来也不高,给其他刊物或者数字出版平台转载再给作者一份稿费,对作者合适。原来,其他的媒体转载了我们的文章,给作者六成,给杂志社四成。后来我们几乎就是纯粹推荐,不收一分钱,也是害怕落下不好的名声。我们在刊物里面有声明,凡是在刊物投稿的,就视同为许可给刊社纸介和电子发行的权利,我不知道是否有效。我们说的是电子出版和整体拥有权利,每一个单篇的我们没有权利,我们只是整体地拥有《当代》的纸媒和电子出版的整体权利。

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观点

阎晓宏(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目前来看,一个杂志社不能集约版权,可以通过期刊协会,或者是通过什么组织,把这些能够集约的版权整合起来。前提是,效率一定要非常高,成本一定要非常低。需要创业精神。

王自强(新闻出版总署法规司司长):关于刊社在刊物上声明“向本刊投稿就视同将网络传播权一并授予”的问题,我认为约定这个权利,从道理上讲,是可以的。但是合同有三性:长期性、显著性和可比性,如果做不到长期、显著和合理,可能有失公平。

热议三:对于存量内容历史过刊,鉴于一一获得作者授权的不可操作性,新法能否赋予刊社对存量资源完整使用的资格

数字期刊内容企业代表观点

周晓源(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法务主管):《著作权法》修改的过程中,都没有涉及数据库这一块。作者的权利如何获得,能不能通过法律规定或者是一些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明确期刊获得传播。期刊是一个汇编作品,应该有一定的传播权利。我们和期刊签约后,是二次传播。作为数据库行业来说,数据库的模式,像下载分成会好一些。

夏晓岑(龙源期刊网产品总监):在民法中存在善意第三人的概念和实际。那么对于数字内容运营商而言,尤其是数字期刊平台商,只能依据合同、期刊出版许可证、版权声明等来认定期刊社享有完整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而无法一一核查每一篇文章的权属。其获得权属已经尽到了合理的审查义务,是善意取得使用。因此对于其责任的认定和免责应该予以充分考虑,建议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中体现这一立法精神。关于历史内容作品的授权获得和传播,海量的历史内容作品,尤其是期刊,再寻求作者以获得完整授权,实际操作是相对困难的,建议在相关条例或规章中予以体现。

王胜海(万方数据总工程师、资源总监):修法要兼顾多方利益平衡。现在的出版形态是这样一个格局,一个是作者、一个是编审相关的部门,像期刊社,一个是期刊内容聚合平台、图书馆,是一个多方存在的链条,才实现了从内容到用户传递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实际上既有利益的共赢,也有利益的矛盾,《著作权法》的修改应该立足于保护作者的权益,但是,需要这么多環节才能实现信息内容传播。其他环节如何去照顾到?如何去提高各个环节的积极性?也是应该充分考虑的事情。兼顾多方,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里面,确实不是很清楚。只有我们多方的积极性有了之后,才可能真正地追求长远的共赢,而不是在著作权上面纠结不清。

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及知识产权专家观点

张今(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知识产权专家): 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过刊,我们不能要求使用方现在跟作者签定合同。如果二次使用,不管以什么方式使用,期刊社肯定是没有权利。总的思路就是期刊社要有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只要有跟电子出版和数字传输业务联系的,要把这部分的工作提前做好。比如,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停地把公告发出来,如果作者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你二次使用的,我们再去使用,法律风险就减少了很多。即使仍然有个别的人,会通过律师,对过往的期刊二次使用提出质疑的时候,我们已经处于一个善意的地位。这个在法律上,我觉得就是一个默认许可。如果作者出现了,不让我使用我就不使用,需要报酬,报酬在那儿放着呢。要解决授权难,又要使用,在没有变成法律的时候,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公告的形式来做。

王自强(新闻出版总署法规司司长):法律是反映社会关系的,同样法律是一种妥协的产物。这里面一定是有不同利益主体进行博弈,再提出不同的意见。而且这个平衡不是说你这几个写草案的人,是这个社会达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这样才能形成。再好的制度,社会不接受,你就必须要接受这种现实。你不能因为好的主观愿望,替代社会的客观要求。

热议四:关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稿酬标准和计酬方式

数字期刊内容企业、期刊社代表观点

汤潮(龙源期刊网总裁):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是新业态,读者只有在实际阅读时才发生购买行为,那么是否以点击购买作为计酬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建议以规章制度的形式界定,区别于传统计酬方式。同时,互联网的销售价格是应该低于传统纸质价格的,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2年国民阅读行为调查的结果显示,读者可接受的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3.5元/本,显著低于传统纸质书的定价。因此,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下的稿酬标准也应该要和传统的稿酬标准有区别,结合计酬方式予以统一设计。

蔡燕(《意林》主编):《意林》最新出了一个《意林》手机报,这个稿酬怎么给?国家还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知识产权专家观点

李明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作者写一篇文章发表了,就给几十块钱的稿费,这是不公平的。如果说你把我的版权买过去,远远不是千字八十、一百。有一些知名作家可能需要千字上万元,就是上万元人家都不一定给你。所以出版单位就解决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儿就行了,不要老想着解决后面的问题,后面的问题让作者自己去解决。

热议五:关于网络转载报刊内容的问题以及对著作权限制的问题

数字期刊内容企业代表观点

汤潮(龙源期刊网总裁):2002-2006年,期刊,网络可以转载报刊的内容,但《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里面没有提及,之所以取消是因为这样执行期间剥夺了作者的利益。纸质出版物的问题是无法追踪,但数字化以后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可以允许有资质的付费网站和刊社这样做,要按照实际销售量给作者利益。总署可以规定一个比例,比如30%。2006年以前的期刊内容也可以这样做。

张玉霞(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法律顾问):作为数字出版行业的从业人员,首先要非常清楚地掌握《著作权法》,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法律规定是非常清楚的,从使用、授权、稿酬等,但是如果不了解就可能会發生侵权的情况。目前的困难是实际操作上的,尤其是对于较早出版的作品的授权来说,我们都是委托期刊社报社来获得作者的授权。在2002-2006年那段时间网络使用可以不经过授权,需要支付报酬,但现在无此规定,对于以前作品的使用如果期刊社没有取得作者授权就会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另外《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中有关著作权集体管理的问题,尽管这样的规定对于我们是有利的,但是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一个是私权利这样法定管理是否妥当,是否能够得到作者的认同,还有作者的权利如果转让给了出版者,这时候如何管理。总之,在修改法律时还是要慎重。

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及知识产权专家观点

阎晓宏(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网络现在为什么不能转载报刊呢?因为现在时机不成熟,从发展的方向来讲,未必不是一种比较理性的选择。现在要把作者权利都限制掉,那就麻烦了。网络真的要实行法律许可,第一报酬要非常公平,如果达不到这个前提,我认为是不行的。

王自强(新闻出版总署法规司司长):这次修法的过程中,究竟网络能不能转载报刊,这是大家争议的问题。这次之所以没有提出来,因为涉及传统报刊和网络之间的利益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法律许可是限制的。网络转载要支付报酬,但是绝大多数没有支付报酬,而且没有承担任何的法律责任。这样就不是对作者权利的限制,而是对作者权利的剥夺。明明知道法律许可对作者的利益造成了实质的伤害,因此在这个方面,我们是慎重的。

张平(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网络法律中心主任):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开始组建的时候,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全部图书都要数字化。我却说国家投入巨资,把技术的平台建好了,是不能开通这个数字图书馆的,原因是没有解决好授权的问题,必须拿出国家预先投资里面相当部分的钱去买版权。

当你拿出了这些钱去买版权,也不能买到穷尽,也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只能是分成不同的步骤,你能够找到作者的,尽可能地去找一批授权,特别是名人的作品,他们版权意识非常高,你要尊重这些人的作品。这就跟经济学80/20的法则是一样的,把名人的版权问题解决了,你的风险就少了一多半,其他的做一个声明。这是一个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声明:“如果我的图书馆里面,没有充分注意到你的作品版权,而你不希望给你上网这个作品,你给我讲,我就给你删除,或者是说你告诉我你有什么条件。”这样的声明,有一个什么作用呢?在事后的法律纠纷当中,能证明你是善意的 。谁也不能肯定说有了这个声明,日后就没有纠纷和版权侵权。情况复杂,当然也不排除恶意诉讼。

面对这些人怎么办?这就是你的风险。作为公益图书馆,法院对你的情节处理会稍微轻一点。如果是商业图书馆,就看你能不能承担这样的一种风险,如果赚来的钱比你赔的钱还要多,完全可以做。

篇5:论我国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问题

关键词 网络 著作权 侵权 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06.137

21世纪是一个以国际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信息时代,研究表明人们越来越把工作、生活中更多的内容转移到了网上。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体己经渗透进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今天的社会,网络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从广泛的角度来讲,在互联网上进行流传的任何消息都可以成为著作权应该保护的客体。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有关著作权的法律制度受到了互联网的强烈打击。现在网上侵犯著作权的案件情况层出不穷,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怎样利用网络的公开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为著作权人、为公众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好的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目前理论界对网络著作权进行研究探讨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

一、网络著作权内涵及特征

顾名思义,所谓网络著作权其实就是互联网环境下的著作权。也就是说它是指人们以互联网为依托,在互联网上进行的各种文学艺术的创造写作,这些互联网作品所享有的出版的权利、署上自己姓名的权利以及对作品进行修改的权利等等。

从深层次角度来看,网络著作权仅仅是对原来的传统著作权的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又一存在形式,它们两个之间在本质上而言,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但是网络无限的开放性以及交互性、无地域性等等特点,网络著作权也显示出许多与传统著作权相异的特点:

网络著作权具有开放性。与此不同的是,传统意义上的著作权具有排他性或独占性,从传统的意义上而言,著作权是专属于创造写出该作品的人所有,任何其他人在没有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之前,不能对该作品进行任何的处分行为。但是互联网是开放的,对于任何人无论其在什么地方,只要可以连接互联网,互联网上的任何东西都是开放的。作为依托互联网公开发表的作品,如果该作品没有设置任何的技术壁垒,那么任何可以连接互联网的人都可以在连接互联网的时候对这些互联网作品进行浏览阅读,甚至可以进行下载打印等等,而这些都不必经过著作权人的授权许可。这也就让传统的著作权的排他性被严重削弱了。

网络著作权具有跨国性。而地域性却是传统著作权不可或缺的一大特性,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著作权都是基于某一个地域内的法律才产生的,因而这个著作权也就仅仅只在这某一个地域内的范围受到应有的保护。也就是说只要超出这个地域的范围,其与该作品有关的著作权就不再受到这个地域内的法律的保护。与传统的著作权不同的是,网络著作权所依托的互联网具有交互性、无地域性等特点,这就使得人们无论在哪个地域内,只要他连接上互联网,就能够很容易地将他的网络作品经过互联网发表到另一个地域内的`网站上。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在国际互联网上发表的作品,很难对该作品的发表国进行确定,进而在著作权侵权行为发生之后更难以确定法律适用和司法管辖问题。也就是说网络使得著作权的地域性开始变得模糊。

二、网络著作权侵权表现形式

网络著作权侵权有很多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本文主要从侵权主体方面入手对网络著作权侵权进行详尽的分析。根据网络著作权侵权主体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侵权的表现形式分为网络服务者的侵权、网络管理者的侵权和网络使用者的侵权。

(一)网络服务者的侵权

所谓网络服务者的侵权主要包括网络内容提供者对著作权的侵权、网络联线服务提供者对著作权的侵权等。所谓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是指通过网络向网上的使用者即用户提供信息的人,而这种侵权的方式主要是指网站的经营人或者管理人在未经著作权人授权或允许的情况下私自将他人的作品或成果直接上传到网络上,提供给其它的网络用户,以便达到其下载或者浏览使用之功效。而网络联线服务提供者的侵权则相对更加的复杂和麻烦,并且在真正的侵权认定时要考虑的因素和方面也更多,即只有在ISP对侵权行为确实了解,并且是在知道了侵权的发生之后没有做出任何提醒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放任其继续进行,并且在技术或者其他方面对侵权行为进行协助时,才要其承担网络服务者的侵权责任。

(二) 网站管理者的侵权

网站管理者的侵权也是依据其工作的内容及方式而衍生的,由于网站管理者的日常工作是编辑、制作和发布网站的信息,同时还肩负着对整个网站的综合方面的管理和治理。在整个编辑、制作和发布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对著作权的侵权和侵害。例如,网络管理者在网上发布由其制作的汇编作品时,往往会选用某一话题的相关内容的已成作品甚至是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进行汇编,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忽视了著作权人的权利则往往会引发著作权侵权的现象,从而破坏著作权人的权利的切实实现。

(三)网络使用者的侵权

篇6: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近几年来,人民法院受理和审判了不少涉及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其中以著作权纠纷案件居多,且审判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法律适用问题也较为突出。一些问题不但在学术界和司法界引发讨论,在社会生活中也常常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由于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立法较早,实难适应对近几年涉及飞速发展的网络业著作权保护的实际要求,一些网络传输权等重大法律问题缺乏规范与定位,而且也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法律规定。这种状况对人民法院依法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出于审判工作的需要,社会和界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愿望,积极呼吁最高人民法院尽快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以弥补相关法律的不足,以应适用法律的急需,并为全国人大网络立法积累经验。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国际交流中,如何因应网络技术发展,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提供切实有力的司法保护,也成为重要的交流内容和共同的研究课题。

这些情况,引起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高度重视。自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开始重点调查北京等地法院审判涉及网络的著作权纠纷案件的情况,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在总结地方人民法院审判经验,参考借鉴国外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实际作法,广泛听取知识产权界专家、学者、行政执法、立法机关以及地方法院法官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起草了审理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稿。后又经多次研究推敲,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11月讨论通过。

本司法解释以民法通则、著作权法以及民事诉讼法等法律为依据,对涉及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审判中需要解决又有把握解决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以解决审判实践的急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司法解释的内容,涉及了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的管辖、作品数字化和网络传播后的著作权归属、侵权行为的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以及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适用等。现根据该司法解释的规定,就正确审理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谈几个问题,也算是对该司法解释的一些主要内容作一说明。

一、关于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的诉讼管辖问题

根据该司法解释第一条的规定,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仍然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2条、第29条的规定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实施网络侵权行为必须通过计算机设备的特点,司法解释规定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

侵权行为地的界定是确定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管辖问题的难点,以往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涉及网络的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问题没有作出具体规定。网络服务与对网络的使用具有无国界性等特点,使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侵权行为地的界定非常复杂。不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中已经多次遇到了这一问题。例如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在审理瑞得(集团)公司诉宜宾市翠屏区东方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过程中,被告以北京市海淀区并非侵权行为地为由提出管辖权异议,一、二审法院以被告实施侵权行为必须接触原告所在地的服务器为由,认定北京市海淀区是侵权行为地,驳回了被告的管辖权异议。对此信息产业界和知识产权界意见纷纷。

本司法解释第一条结合网络的特点对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作出了规定。首先,此类案件的管辖,仍应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2条、第29条关于地域管辖的规定,这是确定管辖的一般原则,任何类型的案件都不宜突破;其次,根据实施网络侵权行为必须依靠计算机硬件的特点,对侵权行为地作出规定,即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此外,鉴于网络本身的特点,在网络上经常会遇到难以找到侵权行为人,或行为人的住所地和侵权行为地均在国外等情况,如仅规定上述两点,对保护著作权不利,因此进一步规定: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

二、关于作品的数字化及著作权归属问题

传统作品被数字化,实际是将该作品以数字代码形式固定在磁盘或光盘等有形载体上,改变的只是作品的表现和固定形式,对作品的“独创性”和“可复制性”不产生任何影响。因此,作品的表现形式应当理解为包括数字代码形式。虽然现行法律并未把数字化作品排除在著作权客体之外,但由于数字化问题是网络应用给司法实践带来的重要问题之一,法律又未作出明文、具体的规定,可能会引起理解上的困难和不一致,因而本司法解释第二条对此予以明确。

此外,该条还对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问题作出解释。作品数字化的过程并不产生新作品,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仍归作品的作者享有;数字化作品与传统作品作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也并无区别,故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的著作权的各项权利内容,同样适用于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对网络传输行为的`定性问题。在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作品被使用的方式主要体现为现行法律未明确规定的网络传播方式。为此,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增加了向公众传播权(RightofCommunicationtothePublic)的规定,即指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作者享有的以授权将其作品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传播,包括将其作品向公众提供,使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可获得这些作品的专有权利。这两个国际条约的规定,基本代表了国际上对解决该问题的主导意见和办法。国内各界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和争论,目前也已基本趋向于认同网络传播理解为作品的一种使用方式,著作权人享有以该种方式使用、许可他人使用,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王蒙等六作家状告世纪五联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中,就是适用上述条款认定被告构成侵犯六作家著作权的。本司法解释对这些司法实践予以了肯定。

三、关于网络环境下的、摘编问题

著作权法第32条第(2)款关于报刊转载的规定,能否扩大适用于网络环境下,是知识产权法学界曾讨论的热点之一。

一种观点认为,在法律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之前,将著作权法第32条的规定适用于网络环境下,不失为目前情况下一种可行的应急措施,但在适用时,应当明确两点:一是网络上允许转载、摘编作品的范围不得超过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的作品范围(录音、录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被排除在外);二是应当注明作品的出处。理由主要是:首先,目前报刊、网站上的作品被相互转载、摘编的情况普遍存在,著作权人的使用权和获酬权均无法实现,在此情况下应当分阶段地逐步规范网上使用作品的行为,如果简单地绝对禁止,不但社会各界、当事人一时不好适应,面对急剧增加的侵权案件数量,法院也难以承受,实际上并不能有效保障著作权人权利的行使。其次,网络的特点就在于广泛传播信息,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是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但在网络上转载、摘编他人作品前确实存在着难以找到著作权人以取得许可的现实情

况。第三,还应当考虑促进网络产业发展和平衡社会公众和著作权人利益等因素。司法实践部门的同志多数主张采纳此种意见。

另一种观点认为,著作权法第32条是针对报刊转载、摘编所作的规定,不宜将其简单地扩大于网络环境下。理由主要有四点:首先,上述条款关于报刊转载的规定本身就与伯尔尼公约、TRIPS等国际公约、条约相悖。其次,报刊与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媒体是有区别的。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第6条对发行权所作的新规定,发行必须具备作品原件或复制件所有权的转移这一要件,在网络上这一要件无法实现,故在发行问题上,报刊和网络是不同。再次,著作权法第32条在实践中的执行情况并不好,例如许多报社以报刊转载之名义分期刊登小说作品,扰乱了文学艺术作品的正常传播秩序,所以该条款几乎成为报社、杂志社等规避法律的武器。第四,不能因为著作权人取得授权存在困难而忽略对著作权人权利的保护,这种实际困难完全可以通过建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办法解决。版权行政部门的同志等持该种观点。

经过综合考虑目前在网络上使用作品的现状以及平衡社会公众利益等方面的因素,本司法解释采纳了上述第一种意见。该司法解释第3条规定,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但网站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如对录音、录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进行转载,应当认定为侵权。这是根据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对目前在网络上使用作品现状和平衡涉及网络各方当事人权益以及社会公众利益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的一种选择。将来著作权法如果对此有新的规定应当依照新的法律规定执行。应当指出,所谓已在报刊登载、网络上传播的作品,是指报刊、网络合法使用的作品,原来就是抄袭剽窃、违法使用的作品,当然不在被准许的转载、摘编作品的范围内。

四、关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问题

该司法解释第4条至第8条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以及与此有关的问题作出了规定。其主导思想是:尽量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对著作权侵权的过错责任,不使其轻易承担过重的责任,以保护和促进新兴的网络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其行为作出约束,明确其在何种情况下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以促使网络服务提供者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该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

第一,提供连线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因其对网络信息不具备编辑控制能力,对网络信息的合法性没有监控义务,因此对他人在网络上实施的侵权行为没有主观过错,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的规定,不必承担法律责任,侵权的法律责任应由行为人本人承担。由于上述观点在国内外均无争议,故在本司法解释中未再作规定。

第二,网络服务提供者,如果通过网络参与实施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或通过网络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130条的规定,属于共同侵权,应当与直接实施侵权行为的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由于对网络信息具有一定的编辑控制能力,因此在明知侵权发生或经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后,负有采取移除侵权内容等措施停止侵权内容继续传播的义务。网络服务提供者违反上述义务的,主观上负有过错,客观上实施了不作为的侵权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130条的规定,与行为人构成共同侵权,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四,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著作权人要求其提供侵权人网络注册资料的情况下,负有提供该注册资料的协助义务。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的,违反了上述义务,主观上负有过错,客观上实施了不作为的侵权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的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第五,著作权人向网络服务提供者提出警告或索要注册资料请求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要件,必须提供三类资料:一是著作权人的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法人执照、营业执照等有效身份证件;二是著作权权属证明,包括有关著作权登记证书、创作手稿等;三是侵权情况证明,包括被控侵权信息的内容、所在位置等。只要符合上述形式要件,就应当视为著作权人已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或索要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反之,如果不符合上述形式要件,则视为未提出警告或索要请求。这样规定,一方面可以方便网络服务提供者做出判断,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网络服务提供者陷入过多的侵权诉讼中。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著作权人提出上述资料后仍不采取措施的,著作权人在提起诉讼时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先行裁定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人民法院应当从切实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出发,对申请人的申请予以准许。

第六,网络服务提供者应著作权人的要求采取移除等措施制止侵权行为,是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合法行为,不应为此向被控侵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如果著作权人指控的侵权不成立,而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措施给被控侵权人造成损失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必为此承担赔偿责任,该责任应由提出不当警告的著作权人承担。

五、关于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邻接权的法律责任问题

对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仍然应当适用民法通则、著作权法等法律关于法律责任的有关规定。根据著作权法第45条、第46条的规定,结合网络上可能发生的侵权形态,该司法解释第九条明确规定侵犯网络传播权、网络著作邻接权以及对明知会导致侵权后果而故意去除或改变著作权管理信息等行为,都应依法承担民事法律责任。民事责任的形式,包括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停止侵权以及损害赔偿等。

对上述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所应当适用的法律条款,该司法解释也作出了规定:

首先,在审理涉及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须追究行为人侵权责任时,适用著作权法第45条第(1)至(6)项关于侵害人身权、财产权的有关规定,其中著作权法第45条第(5)项中的“等方式”,应当理解为涵盖了网络传播这种使用作品方式;

其次,在审理涉及网络著作邻接权侵权纠纷案件以及在认定明知会导致侵权后果而故意去除或改变著作权管理信息等其他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须追究行为人责任时,适用著作权法第45条第(8)项的规定;认定剽窃、抄袭他人作品的,适用著作权法第46条第(1)项的规定。

六、民事赔偿责任形式如何适用问题

使用网络作品所应当支付的报酬和侵权赔偿数额标准的确定,都需要法律的明确规定,但由于现行法律尚无明确的规定,为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和保证执法统一,防止滥用诉权的过高赔偿额,最高人民法院该司法解释第十条专门对此作出了规定。

同其它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一样,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赔偿数额的确定和计算方法,同样也应当允许权利人作出选择,一般权利人可以选择三种方式:一是权利人因侵权行为所受实际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预期应得利益的损失;二是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得利益;三是定额赔偿。在前两种情况下,权利人的举证责任有所不同。如果权利人选择了前者,则其必须举证证明其实际损失;如果选择了后者,由于权利人举证证明侵权人的实际侵权获利确实存在着困难,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责任转移

的有关规定,权利人在证明了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得收入即可,对证明侵权人的成本或必要费用的举证责任,应当转移给侵权人。因此本司法解释规定:如果侵权人不能证明其成本或必要费用的,其因侵权行为所得收入,即为所得利益。

对于定额赔偿的幅度,考虑到网络著作权侵权的实际情况,本司法解释对《全国部分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所写明的5000元至30万元的幅度作了适当调整。首先,鉴于许多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所涉作品篇幅较小,故将下限调整为500元;其次,一般情况下,上限仍控制在30万元,但对故意侵权且情节特别严重的,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会对权利人造成严重的侵权后果,故上限可达50万元。

总之,人民法院在确定侵权赔偿数额时,可以根据被侵权人的请求,按照其因侵权行为所受直接经济损失和所失逾期应得利益计算;也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得利益计算赔偿数额。侵权人不能证明其成本或者必要费用的,其因侵权行为所得收入,即为所得利益。

对于被侵权人损失额不能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适用定额赔偿方法。定额赔偿的幅度可以根据侵害情节在人民币500元以上3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对故意侵权且情节特别严重的,故可以超过30万元赔偿,但最多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

篇7: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软件专利,是指通过申请专利对软件的设计思想进行保护的一种方式,而非对软件本身进行的保护。对软件本身的保护由《专利法》和《著作权法》结合来实现。从客观情况来讲,软件的专利保护实际操作上比较麻烦,也就是程序上不像著作权,直接备案登记的,即使,著作权人不登记备案,只要是你自己创作的就当然地取的该创作的著作权的。软件专利保护可以在你有某个完好的创意的时候就可以申请了,就算改发明还没有最终成功完成。因为在专利保护上,我国实行先申请制度的,谁申请在先,谁就享有该专利权。从理论上讲,对软件设计思想的保护与对软件本身的保护相比,保护力度要大的多。因为对软件本身的保护,仅仅是保护了一种具体的编码程序,而对软件设计思想的保护则实现了在此设计思想下所有可能编码形式的打包保护。在我国,软件专利的起步时间比较晚。因为在2006年之前,基本上不批准软件专利,而必须软件与硬件结合后才能申请专利。随着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专利审查制度也不断更新,最近,软件的设计思想本身已经被允许单独申请专利,而不再要求必须与硬件结合。

二、软件专利的保护

对于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通过现有的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制度均可实现。但是,通过专利制度保护计算机软件已成为一种日益明朗的趋势,是因为计算机软件具有以下特点:

(1)计算机程序本身的特殊性。作为技术发展的产物,其价值本就不在于其代码表达,而在于其必须依赖相关设施执行后产生一定的实用功能和技术效果。因此,其不同于传统作品通过其表达本身的存在就能直接使人类受益。即使我国将软件列入作品保护,但还是在《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2条规定,“中国人向外国人许可或转让著作权的,应遵守《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的规定”,说明国家十分看重软件所包含的技术方案和技术信息。

(2)随着手段的提高,在计算机软件领域不正当地利用他人的劳动成果形式,或称广义的“侵权行为”,日益从简单的全部目标代码复制、抄袭部分代码或进行等同替换、进行反汇编等形式,发展到利用他人软件中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案,以相同或不同的计算机语言编码实现,从而规避对表达形式的侵犯。

(3)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人的智力劳动对一个软件的贡献中,进行具体编码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而提出利用软件和相应的执行设备解决某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思想、程序结构、观念、技术方案(以下统称为“思想”)等所具有的价值迅速上升。在现实生活中,软件总体设计

师与具体编程工程师在素质要求、地位、薪水、影响力和贡献等方面的差异即为明证。这也是世界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4)软件伴随技术而生,必然始终并日益紧密地与社会生产力相联系,从而与作为单纯感性意识产物并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传统文学艺术作品分道扬镳,在法律保护领域上的本质差异会日益明显。一些国家将单纯保存于介质上的软件纳入专利保护范围即是征兆。

专利权的保护使得计算机软件找到了真正法律保护的归宿,也使得以技术方案体现的软件设计思想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内法律法规、国际条约均承认对计算机程序的法律保护,使得软件权利人对软件开发所投入的智力劳动得以突破其表达形式,将智力劳动精华的核心以绝对权的形式得到确认。

根据我国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审查指南》的要求,对包含计算机程序的发明,应当在说明书中清楚完整地描述计算机程序的设计构思、技术特征及实施方式,附图中应当包含计算机程序的主要流程图,但无需提供源程序。这样,只要说明书中对程序流程的描述足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编写出相应的程序,而无论使用什么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程序是简练还是繁琐,都认为是符合专利法要求的充分公开。在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可以根据说明书中描述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构思和主要流程图,用自然语言将技术方案写成产品或方法。这样,只要该整体方案中,计算机程序之外的其他技术方案符合授予专利权的要求,且计算机程序所公布的技术方案符合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条件,那么,该程序的设计思想就得到了专利法保护,而无需考虑该程序的具体表达形式。授权后,他人再采用相同或类似的设计构思、流程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相同或类似的技术问题,实现相同或类似的技术效果,就属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三、搜狐就词库盗用起诉Google一案

近日,搜狐公司就Google输入法盗用搜狗输入法词库一事发表正式声明,如Google不停止输入法的下载和运营,将正式提起诉讼。

1、搜狐公司认为,google盗用搜狗输入法词库是对搜狗输入法的侵权,是对搜狗技术人员劳动成果的不尊重。对于google公司致歉的态度,搜狐公司表示欢迎。

2、但是,我们认为,搜狗输入法是搜狗研发中心工程师和高层领导共同探讨进行的重大技术革新和重大的技术突破,是人类首次将搜索引擎技术,用于分析中文互联网网民的语言行为,对网民上网行为进行动态的信息提取,把网民集体智慧经过动态技术分析和提炼,以输入法的方式回馈网民。

3、对网民的搜索行为进行深度研究,从而服务于网民,形成高度智能的输入法,即用搜索引擎做输入法,这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搜狗输入法使中国人的输入速度提高一至两倍,在中国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将使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以更快速的方法占有和形成全球互联网的话语权,是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代表了人工智能应用的新的方向。

4、搜狗输入法不仅包含自有的领先业内的中文分词技术,更体现了搜狗搜索的重大技术突破,包括分词系统、词库形成、词频分析、新词发现、错词过滤等等。这是搜索引擎技术延伸应用的突破性成果,也是搜狗独立利用搜索引擎技术对发展人工智能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5、我们相信,搜狗输入法的创意和技术突破,将享有多项知识产权专利。我们认为,google不止是对搜狗输入法词库的盗取,也是对搜狗输入法知识产权的侵犯。对于美国领先的google公司,来自尊重知识产权的国度,在中国完全无视知识产权,我们非常遗憾。

6、我们无法接受google对搜狗输入法创意和技术突破等知识产权的侵犯。我们要求google公司:立即停止对搜狗输入法知识产权的侵犯,停止google输入法的下载和运营,否则将正式起诉google公司。

Google盗用搜狗拼音输入法词库,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是第一起国际互联网企业侵犯本土互联网企业知识产权行为。中国互联网普遍鲜见创新,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本土互联网企业屡次遭受境外企业的侵权诉讼。

搜狗利用自主的中文分词技术,并集合热词提取、词频分析、新词发现、错词过滤等重大技术突破,创意性地利用搜索技术开发输入法,并建立了最能满足用户需求强大的搜狗拼音输入法词库。这是搜索引擎技术的突破性延伸应用,也是利用搜索引擎技术发展人工智能的开创性贡献。

Google因盗用搜狗拼音输入法词库向搜狐道歉,是搜狐保护自身的智力成果的胜利,也是搜狐在技术方面取得成果受到认可的表现。但是,google完全无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知识产权,对搜狗输入法创意的抄袭和“拿来主义”更加令人愤慨。Google 方面将对此做出如何反映,我们拭目以待。希望google抄袭门事件更能鼓励和推动本土互联网企业重视技术和创新,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和保护民族知识产权。

四、软件专利保护的应对措施

一直以来,软件企业之间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诉讼从未平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成为软件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之一。

近日,全球知名软件厂商之间与专利相关的诉讼频频发生:微软以拥有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数项专利权为由,向三星的每部Android智能手机收取15美元专利使用费;苹果向HTC、三星以及摩托罗拉等公司发起诉讼,称其侵犯了苹果iOS操作系统多点触控专利权;谷歌正积极收购无线技术开发商InterDigital公司,也正是着眼于其专利技术。此外,为应对日益增多的专利诉讼,谷歌近日还从IBM手中购得了1030项专利。在这一系列关于软件知识产权的事件背后,是这些软件巨头对软件技术、产品以及市场利益的争夺。这为我国软件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也为我国加快制定和实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从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目前,尽管我国软件产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但相对国际龙头软件企业而言,我国的软件骨干企业仍然相对弱小。但这也给我国软件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它们在企业发展初期就开始强化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会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从软件企业自身的角度看,首先,加强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软件企业应积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加强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在政策、资金、技术创新、研发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营造软件企业发展的良性环境。其次,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专门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具有专业技术和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充裕的研发管理经费,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事务管理制度。

篇8:浅析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一、网络著作权

网络著作权是指单位或个人对其创作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科学作品在网络上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一般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它是以传统的著作权为基础, 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

二、网络著作权的侵权现状

由于互联网的自由程度很高, 各种文化在互联网上均有所表现。当侵权行为发生之后, 著作权人主张权利困难、同时面对多元化的网络环境, 网络著作权的侵权形式多样, 主要以以下几种为主。

(一) 对传统书面作品的侵犯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除了合理使用不需要著作权人的授权外, 复制作品必须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 否则视为对版权人的侵权。如果互联网经营者将传统作品以网络的形式将其发表在网络上则是传统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在网络媒介中的延伸, 因此网络内容提供者将他人享有著作权的非数字化作品进行数字化后在网络上传播, 应当尊重原有作品的著作权人, 未经许可、不支付报酬的上载、传播、复制等都属于侵权行为。

(二) 网络经营者擅自对网络作品进行下载、转载

网络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手段, 有资源共享的权力, 但是这种权力是有前提条件的。如在网站上发表的署真名实姓的政论、时评、理论文章等作品, 是作者本人的劳动创造, 其发表、转载的权利应该归作者所有, 但是实际情况是网络经营者随意转载, 造成侵权。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未经授权, 便转载、使用作品;二是不支付相应的稿酬, 只付给往其网站的投稿作者的稿酬, 对其转载的作品不支付稿酬, 使作者劳动创造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习惯上, 当作品在报纸上发表后, 除非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 其他报纸可以转载、刊登, 这是法定许可, 但是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作品再使用时要注明出处, 在网络上的作品, 只要权利人在自己作品登载时简单注明“不得转载”字样, 就需要经过权利人的许可才行。否则就是侵犯网络作品的著作权。

三、网络著作权人的权利保护现状

著作权人发现自己的权利被侵犯时, 确定侵权主体和侵权行为地极为不易。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法律保护的情况下, 著作权人主张权利采用的方式多样。

(一) 著作权人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主动防止权利被侵犯

技术措施是指版权人通过设置一定的装置, 以特定的条件和手段, 限制他人访问、复制、传播自己的作品, 从而保护自己的专有权利。从本质上, 技术措施在网络环境中显得格外的重要, 如果对著作权人设定的技术措施不加以保护, 对规避或破坏技术措施的行为不追究法律责任, 则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就得不到有效保障。我国修订后的《著作权法》增加了技术措施保护的内容, 即第47条第1款第6项规定, 《解释》第7条根据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对技术措施保护的内容也作了规定。但我国对技术措施保护的规定只是原则性的, 对具体保护方式等未进行规定。在网络环境中, 大规模地制造和散布用于规避技术措施的装置是规避技术措施的源头, 是对著作权人权利的最大威胁。因此, 对破解技术措施装置的制造者和销售者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 受害著作权人的权利救济

根据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侵权诉讼的法院管辖一般是被告所在地和侵权行为地。针对该项规定, 首先要确认的是被告, 即侵权人。由于网络的自由化和虚拟的本质, 使得侵权人处于一种被网络保护的非正常状态中。当著作权人主张权利时无法及时有效地找到侵权人, 使得权利救济变成一纸空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 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司法实践中依靠现有的技术力量难以准确确定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的位置, 比较容易确定的是被告住所地, 实际架空了侵权行为地和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的司法适用余地。但是被告住所地往往与侵权行为缺乏密切关联由此带来现实认定的困难。

四、完善我国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议

(一) 加快网络著作权保护的立法

没有网络著作权的立法, 就没有知识财产的法权形态, 也就没有其原创者和其他权利人的法律地位。因此, 建立和不断完善包括网络著作权在内的著作权法律保护体系是当务之急。

(二) 扩大网络著作权中合理使用的范围

对于如何扩大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范围, 我国可以参考美国的判断标准, 在立法中规定, 构成网络环境下的合理使用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a) 作品必须是已经公开发表的; (b) 使用作品的目的和性质必须体现公共利益和特殊弱者利益, 不得用于商业营利的目的; (c) 使用他人作品的方法和范围必须合理; (d) 使用作品的行为必须尊重该作品作者的精神权利。

(三) 完善对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制度

要建立一种完善的技术措施法律保护, 应考虑以下两方面:第一, 应当对受保护的“技术措施”作出法律界定。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的规定, 受到保护的技术措施应当是有效的, 是用来保护版权及邻接权的, 为了限制侵犯上述权利行为而采取的技术措施。第二, 应当规定破解技术措施装置的制造者、销售者的法律责任。在著作权法中规定, 对破解技术措施装置的制造者、销售者, 情节轻微的, 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 没收、销毁破解装置, 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 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 依法加强网络行业管理和提高公民的法律保护意识

首先要充分认识市场竞争新形势下依法治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充分认识到, 防患于事前的关键就是网络行业自上而下重视依法经营, 坚持依法规范网络行业的一切活动;通过在全民普法教育中, 加大对网络、计算机安全和著作权保护的法制等方面教育, 不断提高懂法、守法、用法的法律素质和道德水准。

上一篇:语文活动简报范文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阶段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