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2024-04-16

某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精选8篇)

篇1:某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某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动态变化,了解是否达到整治的效果,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2012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病人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2012年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变化。以1-6月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检验值,以12月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参考值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年初的76%下降到年末的64%,使用强度由年初的72下降到年底的46,全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t检验显示P=0.013<0.05。结论:经过20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该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取得显著成效,但还未达到国家要求,部分科室还需要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关键词: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限定日剂量 用药分析

Objective: by observing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e intensity of hospital antimicrobial drug use,understand whether the effect of regulation,provide reference for hospital management.Methods: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statistics in January 2012each department of antimicrobial drug use strength to test values,each department of antimicrobial drug use intensity in December as the reference value for single sample t-test.Results: floor antimicrobial usage down to the end of the year by 64%,from 76%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use by early 72 by the end of the 46,and partial intensity of antibacterial drug use t test show that P = 0.013 < 0.05.Conclusion: after rectif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drugs in 2012 its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were obtained using antibacterial drugs,but also did not meet the national requirements,some departments also nee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Keywords: antimicrobial drug use intensity limit daily dose drug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R8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01-02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且不可缺少的药物,但是抗菌药物的滥用问题也是长期难以克服的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报告显示,近四成居民表示家中常备抗生素类药品,23.9%的居民感冒后选择使用抗生素,仅40.1%的居民会在服药前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抗菌药在国外的临床使用率不超过30%,而在国内三级医院保守估计要达60%~70%,二级医院甚至超过80%【3】。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也显示,我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滥用抗菌药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会诱发细菌耐药,使部分抗菌治疗无效,甚至出现超级细菌的问题,最终可能导致“无药可用”。为整顿抗菌药物滥用的情况,卫生部从2004年陆续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生部38号文件)等文件,从2011年专项整顿以来,各级医院更是有所改善。

本论文旨在以7月份为转折点,以AUD标准,分析本院的整治是否取得成效,通过分析全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的可以得知该院是否有用药集中和过度使用广谱抗生素的问题,能为本医院未来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由医院信息科提供2012年全年各科室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各抗菌药物的抗菌药物强度

1.2方法

由信息科提供2012年全年各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计算出各科室每月AUD,以2012年7月开始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专项整治为转折点,从整体和各科室角度比较整治前后发生的变化,采用的DDD值以2012年4月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公布的各抗菌药物DDD值为依据,同时以《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2年四川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实案的通知》[(05/04)川卫办发〔2012〕186号]、《2012年四川省抗菌药

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标准,使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为Excel和spss13.0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率

从表1可以看出,该院整体上抗菌药物使用都呈下降趋势,无论是全院住院患者、门诊和急症科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都比2012年上半年平均值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76.01%降为12月的64.4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3.69%降为18%,急诊科从39.56%降为35.80%,抗菌药物金额从14.35%降为12.32%。

从表2可以看出,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呈下降的趋势,从7月份开始更是比较明显,不再具有上升的趋势,可以推断20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在该院住院患者方面效果显著。对比表2和表3,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从7月份后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从表3可以看出从8月份开始有明显下降趋势。这种全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而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明显下降,说明住院患者无论是个体还是整体的抗菌药物使用量与持续时间都少了[4]。从整体上来看,该院2012年专项整治取得一定的成绩。

2.2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表4为各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表,表5抗菌药物使用的单样本t检验(以1-6月份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检验值,以12月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参考值),从表5可以看出,从总体上来看,全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t检验显示P=0.013<0.05(P<0.05视为有统计学差异,数字越大,偏离0.05越远则表示差异越不可能发生),说明该院整体上2012年的抗菌药物使用专项整治活动中取得显著的成绩,整治前后有明显改善的是:消化内科(P=0.049)、呼吸内科(P=0.047)、普外科(P=0.001)、胸外科(P=0.019)、妇产科(P=0.000)、儿科(P=0.001)、康复科(P=0.021)、肛肠科(P=0.001),其中整治效果不明显的是:心内科(P=0.363)、肾和血液科(P=0.144)、骨科(P=0.123)、脑外科(0.085)、五官科(P=0.366)、口腔科(P=0.086)、ICU(P=0.327)。由于肾和血液科和脑外科本身用的抗菌药物就很少,接近40[2],所以可以视作该院多数科室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取得成效。讨论

3.1 就该院整体来看,2012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据卫生厅规定,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2],对比以上结果可以知道,该院虽然专项整治取得成效,但在2012年12月,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仍然达到64.4%,高于国家规定的60%,说明该院仍需要加强相关管理。门诊和急诊在12月份抗菌药物使用率是符合卫生厅规定的。

3.2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使用强度是目前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最重要指标,可实现各种水平的比较,如不同病区、医院、地区,甚至不同国家,能更准确地反映抗菌药物的消耗情况[4,5,6 ]因此,利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来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具有准确和普遍性。该院从总体上来看,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显著成绩,但还是有部分科室停滞不前。在所有的科室中值得注意的是儿科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前后具有明显差异,说明儿科在专项整治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成效,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多年来儿科抗菌药物使用一直都居高难下,从表4可知口腔科AUD基本上处于下降趋势,但是当12月份是却突然回升至186.23,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我院口腔病人住院人数很少,且12月份有位住院患者三联用药,从而造成AUD大幅度上升。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该院经过2012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有明显下降、但是还是高于卫生局规定的60%,从总体上来看,可能存在抗菌药物使用过量、广谱抗菌药使用集中等问题,个别科室需要加强管理才能提高整体的质量。另外该院需要加强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观念,使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更为科学合理。严格把握抗菌药物使用适应证,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从而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的发生,避免国家资源的浪费,从而使临床药物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经济这三项合理用药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 h Organization Collaborating Cent re for Drug Sta2tistics Met hodology.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ATC)Classification System: Guidelines for ATC classifica2tion and DDD assignment [ EB/ OL ].Available at : http :/ /www.whocc.no/ atcddd.[2] 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2年四川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05/04).卫办医政发〔2012〕32号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公众安全用药现状调查报告.2012.9.[4] 李道佩.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9).

篇2:某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心内3病区)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通常反映在使用强度及使用率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是指限定日剂量,它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我科既往在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方面基本无扣分情况,但从2015年1月份开始存在扣分,影响我科质控考核,经过科室内部质控小组开会分析讨论后总结经验教训,利用PCDA循环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后,我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2015年3月至6月持续达标,现将具体PDCA过程总结如下。

一、P-plan

(一)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从2015年1月份开始医院对医疗质量考核情况进行通报后,发现我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明显超标,目标值28.77,1月份实际值40.46,2月份实际值35.73。见表1。

表 1 我科2015年1-2月份抗菌药物用强度

月份 1 2

实际使用强度

40.46 35.73 目标强度 28.77 28.77

(二)查找原因

针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情况科内召开质控会议进行分析,寻找原因,见表

2、图

1、图2。

图 1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的原因分析

表 2 导致抗菌药物DDD超标的主要原因

原 因 频次

医务人员对于DDD的概念模糊,对药物的DDD不熟悉 6 各种抗菌药物的DDD不同 5 医务人员未认识到DDD的重要性 4 用药无考虑药物DDD的习惯 3 抗菌药物的种类较多 2 存在经验用药 1

累计百分比 28.57% 52.38% 71.43% 85.71% 95.24% 100.00%

图 2 柏拉图分析DDD超标原因

根据80/20原则,经过分析可见主要原因在于: a)对各种抗菌药物的DDD不熟悉,概念模糊; b)各种抗菌药物的DDD不同;

c)医务人员未认识到DDD的重要性。

(三)制定目标 针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情况进行整改,力求在抗菌药物DDD方面达标,做到低于目标值。

二、D-do

(一)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1.科内质控小组切实负责,发挥相应职能。2.制定整改计划及任务分配,见图4。

图 3 持续改进措施及任务分配、进度安排

(二)针对主要原因实施具体整改 1.对各种抗菌药物的DDD不熟悉

科内组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学习,重点介绍抗菌药物DDD的概念、抗菌药物强度计算的相关公式、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分级。2.各种抗菌药物的DDD不同

利用早上交班时间在科室内反复学习我院常用各种抗菌药物的DDD值,各类抗菌药物的分级情况,科主任不定期提问相关医务人员,了解知晓率。3.医务人员未认识到DDD的重要性

学习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管理规定,从思想上认识到其重要性,并且科室规定对于特殊限制级的抗菌药物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邀请相关学科会诊指导抗菌药物选择。

三、C-check 整改后效果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见表

3、图1。

表 3 持续改进后我科1-6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较

月份 1 2 3 4 5 6

使用强度 40.46 35.73 19.19 20.04 17.99 17.83 目标强度 28.77 28.77 28.77 28.77 28.77 28.77

图 4 我科2015年1-6月份抗菌药物使用实际强度与目标强度对比 上图可见通过整改后从2015年3月—6月我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低于目标值(28.77),改进效果明显。

四、A-action

(一)总结经验

1.首先经过科内质控小组开会讨论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主要的原因是解决DDD超标的重要环节。

2.通过对原因的查找我们发现影响我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的主要因素为:①医务人员对于DDD的概念模糊;②对药物的DDD不熟悉;③各种抗菌药物的DDD不同。

3.进一步针对主要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详细制定任务,落实到人,由专人负责,从科内培训到不定期提问全面实施改进,最终使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持续达标。

(二)存在的问题

篇3:某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药库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中查询2011年~2013年住院患者注射及口服给予抗菌药物的各品种使用数量、销售金额, 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采用WT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 方法, 参考《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药品字典及DDD值》确定每种抗菌药物的DDD值, 未列出品种参考《新编药物学》并结合药品说明书综合确定, 用药频度 (DDDs) =某药的年消耗量/DDD值。若通用名相同、规格及生产厂家不同, 则合并计算总用量。抗菌药物AUD以平均每日每100张床位所消耗的DDD数表示, 即DDD/100人/天, AUD= (DDDs/用药总人天数) ×100。

2 结果

根据《国家处方集》, 结合本院用药特点, 对本院使用的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 被分为非限制类抗菌药物管理, 限制类抗菌药物管理和特殊类抗菌药物管理, 并对医师抗菌药物处方的开具设定限制。

2.1 近3年抗菌药物占药品销售比例

自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以来, 本院的抗菌药物品规由原来的74个, 调整为了40个品规。并且限制类抗菌药物管理和特殊类抗菌药物只能住院患者使用。各年度住院抗菌药物销售总金额占住院药品销售比例见表1。

由表1可见, 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自2011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 表明该院的专项整治工作已初见成效。

2.2 各年度DDDs排序列前15位抗菌药物及DDC统计

各年度DDDs排序列前15位抗菌药物及DDC统计见表2。由表2可见, DDDs排序列前15位的抗菌药物各年度变化不大, 且本院以静脉给药为主, 其中大环内酯类只有阿奇霉素, 硝咪唑类只有甲硝唑, 头霉素类为头孢西丁, 其余均为β-内酰胺类。青霉素160万、甲硝唑注射液和头孢哌酮主要为妇产科用药,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针和头孢替唑为眼科和外科用药, 其他为儿科主要用药。

2.3 各年度各科室抗菌药物的AUD统计

卫生部2011年首次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提出的控制项目, 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力争将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AUD) 控制在40 DDDs/100人/天之内[1]。各年度各科室抗菌药物的AUD统计见表3。由表3可见, 3年来, 本院手术科室的AUD一直保持较高, 内科系统的AUD呈稳步下降的趋势。

3 讨论

妇产科主要以剖宫产手术为主, 其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多以第3代头孢菌素为主, 其选择使用的抗菌药物档次高。我国《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办医改发[2009]38号) 明确规定, 剖宫产手术应选择第1代头孢菌素, 对头孢菌素过敏者, 可选用克林霉素[2]。若存在感染高危因素时, 可选择第1、2代头孢菌素加用甲硝唑或单用头孢西丁。

DDDs排名前15位的抗菌药物中, 头孢菌素类约占一半, 其中第3、4代头孢菌素DDDs排名居前。可能因为它具有时间短、耐药菌株少、抗菌谱广, 对大部分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 疗效确切等因素, 深受医生青睐, 但大量应用会导致耐药菌的快速发展。因此应在有明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的情况下选用。

临床中, 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病毒感染可达90%, 如手足口病、病毒性肠炎和大多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其病程有一定的自限性, 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对症治疗即可治愈。因此, 当临床考虑病毒感染可能性大时, 可暂不用抗菌药物治疗, 随诊观察即可。因此应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或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真菌、支原体等感染者才可应用抗菌药物。

由于浓度依赖性药物对儿童会产生较多不良反应, 目前已经较少应用。而时间依赖性药物, 如β-内酰胺类药物, 其临床效果取决于血与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高于致病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 与药物峰浓度关系不大。较短的给药间隔时间, 较少的单次使用剂量, 即可保证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因此, 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选择合适的给药间隔。

由上述表格可见, 抗菌药的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预防用药时机不当、用药品种选择不当, 无指征用药率偏高等方面[3]。作为一名临床药师, 如何优化抗菌药物应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关注药品质量, 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地药物; (2) 及时通报相关药物信息, 特别是药物警戒信息, 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3) 注意学习临床用药指南, 尤其是专科制订的指南, 并在处方和医嘱审核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临床和病例情况, 进行科学、合理的点评, 同时及时将点评结果与临床沟通或向只能部门汇报, 通过沟通、交流, 共同提高; (4) 参与抗菌药物应用的监测, 特别是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处方 (医嘱) 点评, 以点带面, 逐步加强管理。

总的来说, 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以后, 本院大多数科室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比例、AUD等均出现了改善, 但仍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 如预防用药指征把关不严、用药时机不当、选药档次偏高等问题。因此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任重道远, 如何合理选用药物的品种、剂量、用药时间及给药途径, 以有效控制感染, 降低病死率,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保障儿童的健康及生命安全, 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 (2012) 32号.

[2]江建生, 刘华强, 孙福生, 等.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干预.中国药房, 2013, 24 (38) :3630.

篇4:某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关键词: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限定日剂量 用药分析

Objective: by observing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e intensity of hospital antimicrobial drug use, understand whether the effect of regulation, provide reference for hospital management. Methods: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statistics in January 2012 - December 2012 hospitalized patients of antibacterial drug use intensity (AUD), 2012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timicrobial usage changes. On June 1 - each department of antimicrobial drug use strength to test values, each department of antimicrobial drug use intensity in December as the reference value for single sample t-test. Results: floor antimicrobial usage down to the end of the year by 64%, from 76%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use by early 72 by the end of the 46, and partial intensity of antibacterial drug use t test show that P = 0.013 < 0.05. Conclusion: after rectif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drugs in 2012 its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were obtained using antibacterial drugs, but also did not meet the national requirements, some departments also nee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Keywords: antimicrobial drug use intensity limit daily dose drug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R8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01-02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且不可缺少的药物,但是抗菌药物的滥用问题也是长期难以克服的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报告显示,近四成居民表示家中常备抗生素类药品,23.9%的居民感冒后选择使用抗生素,仅40.1%的居民会在服药前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抗菌药在国外的临床使用率不超过30%,而在国内三级医院保守估计要达60%~70%,二级医院甚至超过80%【3】。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也显示,我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滥用抗菌药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会诱发细菌耐药,使部分抗菌治疗无效,甚至出现超级细菌的问题,最终可能导致“无药可用”。为整顿抗菌药物滥用的情况,卫生部从2004年陆续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生部38号文件)等文件,从2011年专项整顿以来,各级医院更是有所改善。

本论文旨在以7月份为转折点,以AUD标准,分析本院的整治是否取得成效,通过分析全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的可以得知该院是否有用药集中和过度使用广谱抗生素的问题,能为本医院未来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由医院信息科提供2012年全年各科室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各抗菌药物的抗菌药物强度

1.2方法

由信息科提供2012年全年各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计算出各科室每月AUD,以2012年7月开始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专项整治为转折点,从整体和各科室角度比较整治前后发生的变化,采用的DDD值以2012年4月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公布的各抗菌药物DDD值为依据,同时以《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2年四川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实案的通知》[(05/04)川卫办发〔2012〕186号]、《2012年四川省抗菌药

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标准,使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为Excel和spss13.0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率

从表1可以看出,该院整体上抗菌药物使用都呈下降趋势,无论是全院住院患者、门诊和急症科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都比2012年上半年平均值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76.01%降为12月的64.4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3.69%降为18%,急诊科从39.56%降为35.80%,抗菌药物金额从14.35%降为12.32%。

从表2可以看出,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呈下降的趋势,从7月份开始更是比较明显,不再具有上升的趋势,可以推断20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在该院住院患者方面效果显著。对比表2和表3,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从7月份后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从表3可以看出从8月份开始有明显下降趋势。这种全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而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明显下降,说明住院患者无论是个体还是整体的抗菌药物使用量与持续时间都少了[4]。 从整体上来看,该院2012年专项整治取得一定的成绩。

2.2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表4为各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表,表5抗菌药物使用的单样本t检验(以1-6月份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检验值,以12月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参考值),从表5可以看出,从总体上来看,全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t检验显示P=0.013<0.05(P<0.05视为有统计学差异,数字越大,偏离0.05越远则表示差异越不可能发生),说明该院整体上2012年的抗菌药物使用专项整治活动中取得显著的成绩,整治前后有明显改善的是:消化内科(P=0.049)、呼吸内科(P=0.047)、普外科(P=0.001)、胸外科(P=0.019)、妇产科(P=0.000)、儿科(P=0.001)、康復科(P=0.021)、肛肠科(P=0.001),其中整治效果不明显的是:心内科(P=0.363)、肾和血液科(P=0.144)、骨科(P=0.123)、脑外科(0.085)、五官科(P=0.366)、口腔科(P=0.086)、ICU(P=0.327)。由于肾和血液科和脑外科本身用的抗菌药物就很少,接近40[2],所以可以视作该院多数科室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取得成效。

3 讨论

3.1 就该院整体来看,2012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据卫生厅规定,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2],对比以上结果可以知道,该院虽然专项整治取得成效,但在2012年12月,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仍然达到64.4%,高于国家规定的60%,说明该院仍需要加强相关管理。门诊和急诊在12月份抗菌药物使用率是符合卫生厅规定的。

3.2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使用强度是目前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最重要指标,可实现各种水平的比较,如不同病区、医院、地区,甚至不同国家,能更准确地反映抗菌药物的消耗情况[4,5,6 ]因此,利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来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具有准确和普遍性。该院从总体上来看,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显著成绩,但还是有部分科室停滞不前。在所有的科室中值得注意的是儿科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前后具有明显差异,说明儿科在专项整治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成效,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多年来儿科抗菌药物使用一直都居高难下,从表4可知口腔科AUD基本上处于下降趋势,但是当12月份是却突然回升至186.23,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我院口腔病人住院人数很少,且12月份有位住院患者三联用药,从而造成AUD大幅度上升。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该院经过2012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有明显下降、但是还是高于卫生局规定的60%,从总体上来看,可能存在抗菌药物使用过量、广谱抗菌药使用集中等问题,个别科室需要加强管理才能提高整体的质量。另外该院需要加强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观念,使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更为科学合理。严格把握抗菌药物使用适应证, 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从而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的发生, 避免国家资源的浪费, 从而使临床药物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经济这三项合理用药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 h Organization Collaborating Cent re for Drug Sta2tistics Met hodology. 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ATC) Classification System: Guidelines for ATC classifica2tion and DDD assignment [ EB/ OL ] . Available at : http :/ /www. whocc. no/ atcddd.

[2] 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2年四川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05/04).卫办医政发〔2012〕32号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公众安全用药现状调查报告.2012.9.

篇5:某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为了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

息化部及农业部《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和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文件精神,对我院半年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一、我院抗菌药物种类和分级管理: 我院使用的抗菌药物共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稀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糖肽类、林可酰胺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抗真菌类共十大类的30个不同品种。同一通用名称的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均未超过2种(头孢呋辛酯分散片、头孢呋辛钠针),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2种(头孢克肟颗粒、头孢克肟分散片),注射剂型5种(头孢地嗪钠针、头孢替唑钠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针、头孢他啶针、头孢曲松钠针),碳青霉稀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1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针),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1种(诺氟沙星胶囊),注射剂型2种(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1种(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

按照药品价格及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药剂科将我院现有抗生素分为高中低档三类,其中高档抗生素5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针、盐酸去甲万古霉素针、头孢孟多酯钠针、头孢地嗪钠针、头孢替唑钠针,均为注射剂型;中档抗生素12种: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针、头孢曲松钠针、头孢他啶针、头孢克肟颗粒、头孢克肟分散片、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硫酸奈替米星针、阿奇霉素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注射剂型10种,口服剂型2种;低档抗生素12种:青霉素钠针、苄星青霉素针、阿莫西林分散片、头孢氨苄胶囊、头孢呋辛酯分散片、头孢呋辛钠针、克拉霉素分散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罗红霉素分散片、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诺氟沙星胶囊、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剂型5种,口服剂型7种。

二、各科室抗菌药物应用基本情况:

2011年至今我院消耗数量前10位的抗菌药物排序:1.头孢替唑钠针(1.0g,注射剂),消耗数量12689支,消耗金额592068.74元。2.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4ml:0.6g,注射剂),消耗数量10915支,消耗金额214043.15元。3.头孢他啶针(1.0g,注射剂),消耗数量8508支,消耗金额123570元。4.头孢呋辛钠针(1.0g,注射剂),消耗数量6691支,消耗金额84841.88元。5.头孢地嗪钠针(1.0g,注射剂),消耗数量4496支,消耗金额253214.72元。6.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针(2.25g,注射剂),消耗数量3575支,消耗金额72894.25元。7.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ml:0.2g,注射剂),消耗数量2889支,消耗金额29034.45元。8.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IU,注射剂),消耗数量2512支,消耗金额1732.69元。9.替硝唑注射液(100ml:0.4g,注射剂),消耗数量1355支,消耗金额6528.3元。10.头孢克肟分散片(50mgx12s,口服片剂),消耗数量1195支,消耗金额33652.2元。

由于上半年住院部均为护士划价,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名字无法显示,故无法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排名前十位的医生,从下半年起,我科将按月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排名前十位的医生。2011年至今我院各科室住院部使用高中低档各类抗菌药物数量及比例:骨一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8131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2452支(盒),所占比例30.15%;中档抗生素1343支(盒),所占比例16.51%;低档抗生素4339支(盒),所占比例53.34%。骨二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12105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4642支(盒),所占比例38.35%;中档抗生素5225支(盒),所占比例43.16%;低档抗生素2238支(盒),所占比例18.49%。骨三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8512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2881支(盒),所占比例33.85%;中高档抗生素786支(盒),所占比例9.23%;低档抗生素4845支(盒),所占比例56.92%。骨四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3547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1583支(盒),所占比例44.63%;中档抗生素629支(盒),所占比例17.73%;低档抗生素1335支(盒),所占比例37.64%。内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6837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1017支(盒),所占比例14.87%;中档抗生素4522支(盒),所占比例66.14%;低档抗生素1298支(盒),所占比例18.98%。中医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279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16支(盒),所占比例5.73%;中档抗生素181支(盒),所占比例64.87%;低档抗生素82支(盒),所占比例29.39%。肿瘤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318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5支(盒),所占比例1.57%;中档抗生素251支(盒),所占比例78.93%;低档抗生素62支(盒),所占比例19.50%。眼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316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94支(盒),所占比例29.75%;中档抗生素208支(盒),所占比例65.82%;低档抗生素14支(盒),所占比例4.43%。

2011年至今我院各科室门诊使用高中低档各类抗菌药物数量及比例:骨一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339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1支(盒),所占比例0.29%;中档抗生素154支(盒),所占比例45.43%;低档抗生素184支(盒),所占比例54.28%。骨二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1277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229支(盒),所占比例17.93%;中档抗生素648支(盒),所占比例50.74%;低档抗生素400支(盒),所占比例31.32%。骨三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12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0支(盒),所占比例0.00%;中高档抗生素11支(盒),所占比例91.67%;低档抗生素1支(盒),所占比例8.33%。骨四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45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27支(盒),所占比例60.00%;中档抗生素5支(盒),所占比例11.11%;低档抗生素13支(盒),所占比例28.89%。内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3988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2075支(盒),所占比例52.03%;中档抗生素1007支(盒),所占比例25.25%;低档抗生素906支(盒),所占比例22.72%。中医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20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0支(盒),所占比例0.00%;中档抗生素5支(盒),所占比例25.00%;低档抗生素15支(盒),所占比例75.00%。妇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104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4支(盒),所占比例3.85%;中档抗生素84支(盒),所占比例80.77%;低档抗生素16支(盒),所占比例15.38%。眼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58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6支(盒),所占比例10.34%;中档抗生素41支(盒),所占比例70.69%;低档抗生素11支(盒),所占比例18.97%。保健室——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212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0支(盒),所占比例0.00%;中档抗生素26支(盒),所占比例12.26%;低档抗生素186支(盒),所占比例87.74%。急诊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8503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2232支(盒),所占比例26.25%;中档抗生素3640支(盒),所占比例42.81%;低档抗生素2631支(盒),所占比例30.94%。口腔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266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0支(盒),所占比例0.00%;中档抗生素127支(盒),所占比例47.74%;低档抗生素139支(盒),所占比例52.26%。五官科——使用各类抗生素总量540支(盒),其中高档抗生素0支(盒),所占比例0.00%;中档抗生素193支(盒),所占比例35.74%;低档抗生素347支(盒),所占比例64.26%。

根据《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方案》要求,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2011年至今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28.37%,比例符合要求,门诊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26.86%,比例超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为了促进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充分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作用,对我院2011年的住院病历用药医嘱单进行了随机抽查分析,发现的问题如下: 1.抗菌药物预防用药过早,有些是在手术前1天就开始预防用药。过度应用抗菌药物并不能降低手术切口部位的感染,还会破坏人体内原有菌群的平衡状态,有时反有促进耐药菌株生长和二重感染的危险,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首剂抗菌药物最佳给药时间是术前0.5~2h或麻醉开始时静脉给药,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1500ml,应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使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达到最佳预防感染效果。2.少数病历中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未分次使用。这样会使血液或组织内药物浓度低于MIC值时,细菌重新生长繁殖,既达不到预期疗效,又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多数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类、部分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属于时间依赖型,即药物的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维持在MIC以上的时间成正比,而不与最高浓度有关。建议2次/天给药效果好。

2、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有待加强。我院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高,细菌耐药监测滞后。因此要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加强细菌耐药检测工作。

3、少数医生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必须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权限,特别是新来的年轻医师,要加强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宣传。

四、中药使用基本情况: 为提高中成药的临床疗效,减少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对我院2011年处方进行了随机抽查,主要情况是:中药(含免煎和饮片)使用比例偏低。近几个月中药使用比例有所提高,中药处方比例接近30%。武汉市中医处标准是中药处方比例≥60%,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30%,2011年1-6月我院饮片使用率为2%,自制制剂的使用按照中医院管理年检查二级医院的标准必须要有院内制剂(这项7分)。今年委托市中医院生产五灵脂糖浆500瓶,其中使用275瓶,报损182瓶;当归活血酒499瓶,其中使用111瓶,报损368瓶。我院是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药内涵建设还需要加强,特别是中药饮片和自制制剂的使用。

根据《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我院中成药实际使用情况,现提出以下注意事项:1.加强用药监督: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2.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谨慎考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禁混合配伍,应分开使用。除有特殊说明,中药注射剂不宜2个或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通道;3.中西注射剂联用,尽可能选用不同给药途径(如穴位注射、静脉注射),必须用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谨慎考虑两者的间隔时间及药物相互作用。

篇6:猪场抗菌药物使用失误分析及对策

猪场抗菌药物使用失误分析及对策

抗菌药物是兽医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但抗菌药物使用不当现象却十分严重. 在此对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情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猪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对策.

作 者:柴雪忠 冯秀丽  作者单位:柴雪忠(浙江衢州市柯城区花园乡兽医站,浙江衢州,330802)

冯秀丽(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以虎兽区经营部,浙江金华,321007)

刊 名:养殖与饲料 英文刊名:ANIMALS BREEDING AND FEED 年,卷(期): “”(2) 分类号:S8 关键词:抗菌药   合理使用   猪病  

篇7:某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姓名

科室

一、单选题

1、关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范围描述正确的是(C)

A、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三级以下私立医院 B、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二级以下私立医院 C、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 D、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三级以上公立医院

2、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A)的原则

A、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B、突出重点、集中治理 C、健全机制、持续改进

D、三好一满意

3、二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B)种

A、10

B、35

C、40

D、50

4、关于专项整治的活动目标描述不正确的是(B)

A、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B彻底改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 C、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D、有效遏制细菌耐药

5、清退或者更换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原则上(D)个月内不得重新进入抗菌药物供应目录

A、1

B、3

C、6

D、12

6、关于限定日剂量(DDD)描述正确的是(C)

A、受到药品销售价格

B、因为不同的药物一次量不同、一日用药次数不同而无法比较的问题 C、作为用药频度分析的单位

D、用于主要治疗目的儿童使用药物平均剂量

7、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中处方指标有(B)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8、在出现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超过(D)小时,手术中出血量超过()毫升,污染机会增多者

A、2;1000

B、2;1500

C、3;1000

D、3;1500

9、抗菌药物的范畴不包括(D)

A、抗细菌、真菌感染药物

B、抗生素类

C、合成抗菌药物类

D、植物成分抗菌药

10、以下关于革兰阴性菌说法错误的是(B)

A、产生ESBL的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

B、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C、耐药的非发酵糖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等)

D、耐碳氢霉烯肠杆菌

11、以下哪项不是抗生素滥用的不良影响(C)

A、耐药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

B、过敏和毒性作用 C、增加医院经济效益

D、增加医疗花费

12、以下哪项不属于推荐使用碳青霉烯的情况(D)

A、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治疗

B、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的经验性治疗 C、需氧、厌氧混合的严重感染

D、非难治菌感染

13、下列哪项属于推荐使用万古霉素的情况(D)

A、中性粒细胞伴发热,经验性治疗

B、预防导管相关感染

C、消化道灭菌治疗

D、致死性感染,且对β内酰胺过敏

14、据调查,我国住院患者中大概有多大比例的患者在接受抗菌药物的治疗(C)。A、40%

B、60%

C、80%

D、95%

15、抗菌药物的使用状态在人体内构成了哪三方面的关系(A)。

A、药物和细菌、药物和人体、人体和细菌之间的关系 B、抗原和抗体、抗原和补体、抗体和补体之间的关系 C、药物和细菌、药物和人体、药物和抗体之间的关系 D、药物和细菌、药物和人体、抗体和细菌之间的关系

16、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最突出的原因是(C)。

A、患者药物知识的欠缺

B、药品的不合理销售方式 C、医院现行的体制

D、医务人员知识的欠缺

17、我国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最常见的是(C)。

A、有适应证却没有用

B、该有高剂量的时候用的剂量不够

C、没有适应证却用了,或使用抗生素剂量过大疗程过长

D、选用对病原体不敏感的药物

18、以下不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的是(B)。

A、红霉素

B、庆大霉素

C、阿奇霉素

D、克拉霉素

19、为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必须要加强哪方面的管理(D)。

A、国家层面的要求管理

B、医疗机构的管理

C、医生的自律

D、以上皆是 20、所谓合理用药,指的是(D)。

A、选择正确的药物和给药途径

B、要以最小的社会消耗取得最大的社会效果 C、安全

D、以上皆是

21、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为了避免耐药,尽量不选择(A)。

A、大环内酯类药

B、头孢菌素

C、青霉素

D、喹诺酮类药

22、以下属于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的是(C)。

A、妥布霉素

B、环丙沙星

C、替卡西林

D、万古霉素

23、以下哪种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A)。

A、氯霉素

B、诺氟沙星

C、青霉素

D、磺胺

24、万古霉素对以下哪些微生物敏感(A)。

A、葡萄球菌、链球菌

B、支原体、衣原体

C、军团菌、螺旋体

D、真菌、病毒

25、以下不属于广谱抗生素的是(B)。

A、氯霉素

B、万古霉素

C、四环素

D、诺氟沙星

26、联合用药的缺点是(D)。

A、有时可使药物疗效降低,而且出现毒副反应的可能性比单一用药要高 B、费用会大量增加

C、如果不恰当的联合使用,会导致耐药性 D、以上皆是

27、以下哪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DNA的合(C)。A、四环素素

B、氨基糖甙类

C、喹诺酮类

D、磺胺类

28、以下属于浓度依赖性的抗菌药的是(A)。

A、喹诺酮类 B、头孢菌素类

C、大环内酯 D、青霉素类

29、以下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的是(A)。

A、青霉素和链霉素

B、头孢菌素和大环内酯类

C、红霉素和头孢菌素 D、氯霉素和青霉素 30、以下哪种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C)。

A、红霉素

B、四环素

C、青霉素

D、庆大霉素

31、以下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抗菌活性降低的是(B)。A、磺胺加甲氧苄啶

B、红霉素和头孢菌素

C、青霉素和链霉素

D、青霉素和氨基糖甙类

32、早期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的黄金时间是(C)小时

A、2

B、3

C、6

D、12

33、以下哪个些原因使耐药监测结果存在局限性(D)

A、监测的细菌不全面

B、缺乏个性化监测数据

C、痰标本占的比例太高

D、以上都是

34、以下不属于β-内酰胺药物的是(B)。

A、氨苄青霉素

B、氧氟沙星

C、碳青霉烯

D、舒巴坦

35、喹诺酮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D)。

A、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和光毒性

B、骨关节损害和跟腱炎 C、心脏的损害和肝毒性

D、以上皆是

36、关于氨基糖苷类药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氨基糖苷类药物是浓度依赖型药

B、容易产生适应性耐药

C、有明确的抗生素后效应

D、肾毒性和耳毒性与药物的峰浓度有关

37、我们国家使用最多的抗菌药物是(A)。

A、喹诺酮药物

B、磺胺类药物

C、四环素类药物

D、氨基糖苷类药物

38、对绿脓杆菌有效的头孢菌素是(B)。

A、头孢唑啉

B、头孢他啶

C、头孢氨苄

D、头孢拉定

39、以下属于窄谱抗菌药的是(A)。

A、青霉素

B、阿莫西林

C、氯霉素

D、四环素 40、以下抗菌药中,抗菌谱最广的是(C)。

A、青霉素

B、万古霉素

C、哌拉西林

D、阿莫西林

41、第三代喹诺酮类药不包括(C)。

A、环丙沙星

B、氧氟沙星

C、吡哌酸

D、诺氟沙星

42、长期用喹诺酮药物会引起心电图发生什么改变(B)。

A、T波倒置

B、QT间期延长

C、出现U波

D、PR间期延长

43、在头孢菌素中,抗阳性菌活性最强的是(A)。

A、第一代头孢菌素

B、第二代头孢菌素

C、第三代头孢菌素

D、第四代头孢菌素

44、关于氨基糖苷类药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产生耳毒性表现为前庭功能和耳蜗神经的损害

B、对肾功能不良者、老人、儿童和孕妇,尽量避免使用本类抗生素

C、使用该类药物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耳鸣、眩晕等早期症状,进行听力和血药浓度监测 D、以上都是

45、头孢氨苄在(A)岁以下儿童慎用。

A、6

B、10

C、12

D、16

46、苯唑西林对(A)感染无效。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B、产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C、表皮葡萄球菌

D、溶血性链球菌

47、肾功能不全者,阿米卡星的首次剂量为(B)。

A、5.5mg/kg

B、7.5mg/kg

C、12.5mg/kg

D、15.5mg/kg

48、克林霉素禁用于(D)以下的新生婴儿。

A、1年龄

B、9月龄

C、6月龄

D、1月龄

49、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类(D)抗生素。

A、强碱性

B、弱酸性

C、强酸性

D、弱碱性 50、临床上阿奇霉素常用的用法为(B)。

A、静脉滴注

B、口服

C、肌内注射

D、以上都对

5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抑制(A)的正常代谢。A、茶碱

B、胰岛素

C、血钠

D、血钾

5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一般不包括(B)。

A、消化道反应

B、视力减弱

C、肝毒性

D、过敏反应

53、对于(D),红霉素可作为首选药。

A、流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 C、大肠埃希菌、志贺菌

D、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

54、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

A、水溶性大而脂溶性小

B、水溶性小而脂溶性小

C、水溶性大而脂溶性大

D、水溶性小而脂溶性大

55、临床上阿奇霉素颗粒的规格为(A)。

A、100mg

B、125mg

C、250mg

D、500mg

56、庆大霉素血药峰浓度超过(C)、谷浓度超过()以上时可出现毒性反应。

A、8μg/ml、1μg/ml

B、10μg/ml、2μg/ml

C、12μg/ml、2μg/ml

D、15μg/ml、4μg/ml

57、环丙沙星口服成人一次用(C)mg。

A、50

B、100

C、250

D、500

58、诺氟沙星为(B)喹诺酮类药物。

A、第四代

B、第三代

C、第二代

D、第一代

59、诺氟沙星的禁忌证包括(D)

A、对喹诺酮类药过敏者

B、糖尿病患者

C、18岁以下患者

D、以上都是 60、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C)倍。A、5

B、3

C、2

D、4 61、环丙沙星对(C)抗菌作用强。

A、大肠埃希菌

B、肺炎链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淋病奈瑟菌 62、头孢曲松钠不能与含(C)制剂液体混合注射。A、镁

B、铁

C、钙

D、锌 63、青霉素G的半衰期为(D)。

A、100分钟

B、90分钟

C、60分钟

D、30分钟 64、以下药物口服不吸收的是(B)。

A、头孢呋辛钠(酯)

B、头孢曲松钠

C、头孢氨苄

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65、和氨苄西林有完全交叉耐药性的是(A)。

A、阿莫西林

B、哌拉西林

C、青霉素G

D、苯唑西林

66、青霉素类作用机制与抗菌谱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具有(B)的特点。

A、作用弱、毒性低

B、作用强、毒性低

C、作用弱、毒性高

D、作用强、毒性高 67、苯唑西林一般不适用于(A)。

A、中枢感染

B、败血症

C、心内膜炎

D、肺炎 68、以下对氨苄西林敏感的是(C)。

A、肺炎克伯雷菌

B、吲哚阳性变形杆菌

C、布氏杆菌

D、铜绿假单胞菌 69、对革兰阳性菌抗菌作用最强的是(C)。

A、第三代头孢菌素

B、第二代头孢菌素

C、第一代头孢菌素

D、以上都对 70、以下可以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是(B)。

A、青霉素皮试阳性反应者

B、青霉素皮试阴性反应者

C、对本品及其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

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 7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C)

A、40%

B、50%

C、60%

D、70% 7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B)

A、10%

B、20%

C、30%

D、40% 73、I类切开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C)A、10%

B、20%

C、30%

D、40% 74、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B)小时 A、1

B、2

C、3

D、4 75、I类切开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B)小时 A、12

B、24

C、36

D、48 76、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C)A、10%

B、20%

C、30%

D、40% 77、按照卫生部《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C)以下。

A 20DDD以下

B 30DDD以下

C 40DDD以下

D 50DDD以下 78、《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自(B)起施行。

A、2012年7月1日

B、2012年8月1日

C、2012年9月1日

D、2012年10月1日

二、多选题

1、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要求,抗菌药物应分为以下三级进行管理:()ABC A 非限制使用 B 限制使用 C 特殊使用 D 普通使用

篇8:某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根据我院计算机中心提供的数据, 收集整理2011年、2012年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数据 (抗结核药、抗寄生虫药、抗病毒药、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以及其他局部应用的抗菌药物不在本次分析范围内) 。

1.2 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 方法, DDD值参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药品字典及DDD值》 (2011年4月) 。用药频度 (DDDs) =某药的年消耗量/DDD值。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AUD) 以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的抗菌药物DDD数表示, 即AUD= (DDDs/用药总人天数) ×100。

2 结果

2.1 各年度AUD情况

本院2011年、2012年AUD分别为86.44、58.19, AUD下降幅度为32.86%。

2.2 各年度各类抗菌药物AUD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 2011年、2012年, 第3、4代头孢菌素AUD都稳居第1位, 第3、4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第1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第2代头孢菌素、其他β内酰胺类的AUD排名均在前6位。2012年与2011年相比, 第3、4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第1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第2代头孢菌素的AUD均有所下降, 下降幅度分别为19.07%、35.70%、68.99%、39.18%、37.87%;而其他β内酰胺类呈上升趋势, 上升幅度为11.11%。

2.3 各年度AUD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

由表2可以看出, 2011年、2012年, AUD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变化不大, 且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AUD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头孢霉素类占很大比重。2011年AUD排名在第1、2位的分别为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 (国产) , 2012年头孢曲松 (国产) 排在第1位, 左氧氟沙星次之。

3 讨论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AUD) 是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最重要指标, 能更准确地反映抗菌药物的消耗情况[2]。AUD越高, 说明用药的合理性就越差。2010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公布的我国AUD的均值为80.1, 而我院2011年AUD为86.44、略高于均值80.1;2012年AUD为58.19, 使用强度下降明显。主要是2011下半年起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 医院采取了相关管理措施所致, 如:控制抗菌药物总品种数在35种以下, 并严格实行分级管理;控制住院和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在60%、20%以下;控制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在30%以下;控制各类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等。

但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提出AUD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3], 我院还存在一定差距, 这也说明我院仍存在用药过度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头孢菌素类用量所占比重较大, 尤其是第3代头孢。表1显示, 我院2011年、2012年头孢菌素类AUD分别为44.38、28.25, 占总AUD的51.34%、48.55%。头孢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等优点, 尤其是第3代头孢菌素对多种β-内酰胺类酶稳定, 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强, 在临床的应用最为广泛。然而伴随着头孢类抗菌药物 (尤其是第3代头孢) 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细菌对该类药物的耐药率也在迅速增长。有文献显示[4],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的上升趋势与第3代头孢菌素的用量增加具有相关性。因此临床应严格掌握该类药物的应用指征及疗程, 合理降低其用量以遏制细菌耐药的快速增长。②喹诺酮类药物用量较大且集中。由表1、表2可以看出, 喹诺酮类药物AUD值较高, 且主要集中在左氧氟沙星。近几年来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 细菌耐药情况日趋严重,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也连续出现[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多次发布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相关的严重病例报告在喹诺酮类品种中较为突出。此类药物ADR以全身性损害、神经和精神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 此外, 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多。因此建议临床在使用喹诺酮类药时要严格按照卫生部的指南要求[6], 尤其要严格控制在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 我院在抗菌药物的专项整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存在用药过度、用药集中等问题, 相关部门应继续采取相关措施,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奖惩制度, 加强宣传培训, 严格控制各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有效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摘要:目的 了解二级中医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总结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整顿成果, 为进一步制定整顿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住院患者2011年、2012年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 (AUD) 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年度AUD分别为86.44、58.19。两年中, 第三、四代头孢AUD最高, 其次是喹诺酮类。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仍存在一定问题, 应进一步加强治理监管,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用药分析

参考文献

[1]刘荣辉, 杨静.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抗菌药物强度及费用的作用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12) :2637-2639.

[2]Meyer E, Jenas D, Schwab F, et al.Design of a surveillance system of antibiotic use and bacterial resistance in Germ an intensive care units[J].Infection, 2003, 31 (4) :208.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Z].卫办医政发[2011]56号.

[4]钟皎, 严子禾, 赵文艳.我院细菌耐药性调查及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1, 36 (2) :160.

[5]腾永和, 吴婷婷.231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报告[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9, 12 (1) :53-55.

上一篇:“晨读”活动策划下一篇:述职报告(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