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职能及其转变

2024-05-15

公共管理职能及其转变(精选6篇)

篇1:公共管理职能及其转变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及其启示

发表日期:2004年7月5日出处:北京博目作者:刘昕已经有45位读者读过此文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及其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博目公司首席专家

刘 昕博士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进一步加剧、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各大企业利益相关群体(包括股东、顾客、员工、社区等等)对于企业的要求和期望不断提高,美国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竞争性挑战。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它正在从一种维持和辅助型的管理职能上升为一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管理职能,并且成为许多美国企业赖以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

一、战略经营伙伴: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的角色定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一直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重整。在80年代以前,人力资源管理(当时称为“人事管理”)在企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行政管理的角色,即主要是处理一些文件,此外还负责招募甄选、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建立以及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同企业战略方向之间的关系是很疏远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所扮演的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单向联系角色了,它开始帮助企业执行战略。而到了90年代以后,美国企业的战略决策者们进一步认识到了人的问题的重要性,许多企业都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当成是一种能够通过强化和支持企业经营活动而对企业的盈利性、质量改善以及其他经营目标作出贡献的有效手段,并且要求人力资源部门成为企业中“关于人方面的问题的专家”。这样,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不仅仅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执行者,它还必须参与甚至有时主导企业战略的决策过程,同时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的设计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调整来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准确地说,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是以一种战略经营伙伴的身份与直线部门共同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达成。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行政管理事务方面(如维持人事记录、审核控制、提供服务等)所花费的时间比重之所以越来越小,主要原因是内联网等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得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维持人事记录等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低,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企业所必需的一些人力资源服务可以越来越多地通过自

助的形式提供出来,它不仅使得传统上的那种面对面的服务提供方式变得不必要,大大降低了提供服务的成本,而且赋予了直线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控制人力资源事务的能力。目前,像人事记录管理、向员工提供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和服务方面的信息之类的新技术都正在被应用于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之中,而培训课程目录的编制以及学习课程的自由选择、福利计划的选择性登记和申请、员工态度调查等自助式的人力资源服务在美国的许多企业中也同样得到了应用。自助服务系统除了降低成本而外,还有助于员工们把人力资源部门看成是一个积极的部门,同时它还与心理契约的这样一种变化趋势相吻合,即员工们希望自己能够在个人职业发展方面承担起的更大责任。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职能的管理角色外包也已经越来越普遍。许多公司都已经将日常性的工资管理、福利管理以及员工的培训、甄选和招募等工作外包除去了。通过将这些日常的管理工作交给企业外包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公司或者机构去管理,美国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得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对企业价值更大的管理实践开发以及战略经营伙伴的形成等功能上。正如一项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性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所说,“人力资源正在从一项专门化的、独立的职能向范围更广阔的企业职能方面转化,在这种职能当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和直线管理者通过建立伙伴关系来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进而达到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事实上,在美国企业中,负责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管理者被越来越多地吸收到影响企业战略方向形成的高层管理委员会之中。这些管理者不仅直接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总裁或经营委员会汇报工作,而且当企业遇到一些经营难题时,往往也会请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

二、以客户为导向: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的实施战略

一旦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被看成是企业的一个战略伙伴,它已经投入到了企业的战略制订过程之中,并且还负责通过制订和调整人力资源管理计划来帮助完成企业战略的贯彻和执行工作。那么,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还需要通过对自身进行战略调整来使得自己确确实实成为一个战略性的职能。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在企业中同时扮演着多种角色,执行着多种活动,所以,在面临时间、经费以及人头等方面的资源约束的情况下,企业的人力资源高层管理者必须作出战略选择,即应当如何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分配才能使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价值,换言之,如何才能使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真正成为企业的战略经营伙伴。

在这方面,最近在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出现了一个与全面质量管理哲学一脉相承的新趋势,这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高层管理者应当采取一种以顾客为导向的方法来执行该职能。在一些比较先进的美国公司中,高层人力资源管理者已经开始把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当成是一个战略性的业务单位来看待,并且试图

根据他们的顾客基础、顾客需要以及满足顾客需要的技术等条件来界定自己的业务内容。

首先,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开始辨认谁是自己的客户。最明显的人力资源客户是那些需要得到人力资源服务的直线管理人员。此外,战略规划小组也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个客户,因为这个小组也需要对与人有关的业务问题加以确认、分析并且提供建议。员工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客户,因为他们因雇用关系而获得的报酬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确定并加以管理的。

其次,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开始确认本部门的产品有哪些。直线管理人员希望获得具有献身精神的高质量员工。而企业的战略规划小组不仅需要获得战略规划过程所需要的相关信息以及建议,同时还需要在战略规划执行时获得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支持。员工则期望得到一整套具有连贯性、充足性以及公平性的报酬以及福利计划,同时希望能够获得公平的晋升以及其他职业发展的机会等等。

最后,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根据所要满足的顾客需要本身的不同来分别确定需要运用哪些技术来满足他们的需要。甄选系统需要确保所有被挑选出来的求职者都具有为组织带来价值增值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培训和开发系统则需要通过向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来确保他们不断地增加自己的人力资本,从而为企业提供更高的价值,最终满足直线管理人员和员工双方的需要。工作绩效管理系统则需要向员工表明企业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并且向直线管理人员和战略制订者保证:员工的行为将会与组织的目标相一致。最后,报酬系统需要为所有的客户(直线管理人员、战略规划者以及员工)都带来类似的收益。这些管理系统将向直线管理人员保证,员工们将会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来服务于组织的利益,它们还向战略规划者提供相应的措施来确保所有的员工都采取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具有支持性的行为。另一方面,报酬系统显然同时为员工的技能投资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提供了等价的回报。

这种以顾客服务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思考方法,它帮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确认谁是自己的顾客、这些顾客有什么样的需要希望得到满足以及应当如何来满足这种需要,从而有助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尽快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

三、强化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能力: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的要求

当前在美国企业中所形成的这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实际上是寻求通过企业最为重要的财富即它的人力资源来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人力资源职能不仅需要全面地参与企业战略的形成,帮助企业找出它所面临的与人有

关的经营性问题,而且一旦企业的战略决定下来,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战略的执行还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它将负责通过建立和协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确保公司能够对具备必要技能的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这就要求人力资源职能管理人员必须拥有并运用他们所掌握的以下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人在企业的竞争优势中所能够扮演的角色以及它目前实际上是在扮演何种角色;二是哪些人力资源政策、计划以及管理实践能够使人真正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而这种要求就对美国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尤其是战略性高层管理人员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德乌·乌里奇教授所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角色模型在美国被广为接受。乌里奇教授在明确将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所扮演的角色划分为战略经营伙伴、行政管理专家、员工激励者以及变革推动者这四大角色的基础上,同时也指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要想在未来有效地承担起这些角色,从而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他们就必须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具备一些新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的高层战略管理人员,必须注意开发自己的经营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变革管理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只有在具备并系统地运用这样一整套全新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真正实行这种战略性的管理方法。

首先,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必须需要具备“经营能力”,即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经营,并且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这就要求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必须根据尽可能精确的信息来作出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具有支持作用的理性决策。由于在几乎任何一家企业中,对决策的有效性都心须以钱为标准来进行评价,所以高层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能够计算每一种人力资源决策的成本和收益及其所可能产生的货币影响。同时,他们还必须把人力资源决策所产生的非货币影响也考虑在内,必须能够充分认识到每一种人力资源实践中所涉及的社会和伦理问题。

其次,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还需要具备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最新进展状况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这些管理实践包括人员配置、开发、报酬、组织设计以及沟通等等。新的甄选技术、绩效评价方法、培训计划以及奖励计划等等被不断地开发出来。其中的某些计划可能还是有一些价值的,但是另外一些所谓的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能不过是新瓶装旧酒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能够对这些所谓的最新人力资源技术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并且只采用那些能够给企业带来益处的计划。

再次,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还必须在诊断问题、实施组织变革以及进行结果评价等方面掌握高超的“变革过程管理”技能。每一次即使是当企业对其战略进行非常微小的改变时,整个企业都必须出现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会导致必须执行这些新计划或新方案人们之间出现冲突、抵制和感到困惑等情况。企业的人力资源

管理者必须具备一种能够以确保变革成功的方式来监控变革完成的技能(事实上,一项对《财富》500公司所进行的调查发现,87%的企业将组织开发和组织变革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的一部分)。

最后,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还必须具备“综合能力”,即综合利用其它三个方面的能力来增加企业的价值。这就要求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一个专才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把一个通才所应有的远见带入到决策过程之中。这种要求实际上包含着这样的含义,即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必须能够看到,人力资源领域中的各项职能之间如何才能有效地匹配在一起;并且能够认识到人力资源职能体系中任何一个领域如果发生变化,都有可能会要求其它领域也作出相应的改变。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一方面使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获得了对企业通过人来进行竞争的方式施加深刻影响的机会,而另一方面,与这种机遇相伴随的还有重大的责任和挑战。新的人力资源职能必须由这样一些人来承担,这些人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一种只不过正好是在人力资源领域中工作的经营人员而已,而不是相反,把自己看成是一种碰巧在某一经营领域中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四、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对于我国企业的启示

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无疑正在经历着一个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这样一个过程,这种转变与美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变化以及相关新技术的出现是有着直接关系的。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的核心是从被动的战略执行者甚至简单的人事行政业务管理者,转变为企业战略决策过程的参与者、战略的执行者以及业务部门的战略伙伴。而美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内部确保这种转变实现的方式是,采用以客户为导向的战略来在企业中实施各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确定自己所提供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对象即客户是谁;这些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哪些方法和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最后,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不可避免地对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尤其是企业中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层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必须学习为有效地承担新的角色所必需的一些新的能力和技术。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所发生的这种转变对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建设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尽管中国与美国在经济发展阶段以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社会环境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大多数中国企业都处在一个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许多中国企业已经或者即将面临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人来达到快速创新、降低成本、为客户提高更完美服务的目的同样是中国企业的一种最为迫切的需求。由于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设起步较晚,但是面临的挑战却很严峻,因此,通过学习和借鉴美国企业人力资

源管理中的一些新方法和新思路,无疑对强化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是很有益处的。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可以从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中所吸取的有益之处包括:第一,不仅在口头上重视人力资源,更要通过企业的管理实践真正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之中。第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努力配合企业的各种经营需要,创新性地对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进行开发与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成为一种对企业绩效改善有价值的工具。第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尤其是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承担领导责任的人必须是一个具有高素质的人,他们不仅仅要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专业知识和技术,同时还要掌握在企业中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谋求竞争优势所必需的其他相关能力,包括变革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而最重要的则是一定要树立全局性经营意识,不能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单纯的部门职责来看待,而是要随时随地问自己: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迎接竞争挑战做了些什么?

当然,由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成熟度不同,中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侧重点与美国企业可能并不完全相同,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企业实际上要同时在两个方面下功夫,即首先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职能领域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这包括建立人员招聘甄选制度、绩效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培训开发制度、晋升制度以及其他各种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这是与我国企业缺乏足够的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和实用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工具是有直接关系的。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重视在一开始时就围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为企业提供真正的价值,而不是被陷入烦琐的行政管理事务之中,否则,就像对此感到不满的美国企业一样,中国企业也有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思想,即还不如用新技术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替换掉,或者将其简单地将这方面的业务外包给一个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外部专业服务机构。换言之,在我国的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要想赢得尊重,就必须在一方面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增强缺乏经营意识,增加与经营部门的接触。从而确实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对企业的目标作出贡献,对改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企业的有效性作出贡献。

篇2:公共管理职能及其转变

有许多学生在用餐完毕后,桌上往往剩下很多的食物,这就造成了浪费,浪费也是一种犯罪,这不是夸大其辞,没有对浪费的负罪感从一个侧面说明创建文明社会还任重道远。学校食堂贴出了“节约粮食,珍惜粮食”的标语,但于多数的就餐的学生来说却是形同虚设。夏日,骄阳似火,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耕耘,汗水不停地滴落在地上,就让我们知道盘中每天吃的都是来之不易的!

这是《锄禾》的最佳写照,粮食确实来之不易,粮食虽然来之不易,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浪费的事情经常出现,可以说每天都有。有部份学生每天所装的饭几乎都吃不完,到最后,那些“白花花的”米饭还是没有逃脱被丢掉的命运,倒进了那个垃圾桶里面。在提倡构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企业与消费者共同创造节俭意识十分必要。或许,我们应该想想素面朝天的农民们。我们应该做的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

遏制食堂粮食浪费严重的现象,为了宏扬中华民族的美德,于是我们组经过初步考察,进行问题研究、问卷调查和食堂员工的采访,得出初步结论。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制作,最后完冲此报告,诣在希望同学们能够爱惜粮食!

某大学一食堂负责人介绍,每日为学生提供数十种菜肴,消耗数百公斤粮食和蔬菜。但平均每天都能产生近百公斤的泔水,每天有超过1/5的食物被倒进泔水桶。算下来,一年就是几万公斤粮食蔬菜被浪费掉。而这仅仅是一所高校的一个食堂。一位食堂清洁工讲,一日三餐,桌上没有剩饭菜的现象几乎没有,自己从农村出来,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每天看着这些孩子们把整碗米、面倒掉,真让人心疼。

针对“大学生浪费粮食”这一现象,重庆工商大学一位副教授说:“当前一些大学生的消费观确实令人担忧,问题的出现在于社会发展与相应教育脱节,物质匮乏的时代这种现象不会出现,但即便在物质较丰富的今天,传统节俭的美德人们也不应丢掉。”

篇3:公共管理职能及其转变

一、新公共服务产生观点的背景

(一) 产生背景介绍

在我国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 党和国家就提出了要进一步地转变政府的职能、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宏观调控来确保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切实地做好转变职能的工作, 更深层次的进行行政体制的改革, 同时也要创新管理职能和方式, 增强政府的执行力与公信力, 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从目前政府转变职能的成果来看。已经在市场建设、企业改革和自身建设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与此同时, 政府的经济职能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 地方的差异性、实际情况的复杂性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使得地方政府在履行自己经济建设职能的时候差生一些偏差和不足, 这就导致了政府在处理自身经济职能与市场经济中出现不协调的问题。并且在我国加入WTO后,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交流也是变得更加的密切, 政府在经济建设的时候既要考虑国内又要考虑国际情况, 于是乎, 地方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的时候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并发挥自己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理论的基础

1、对于地方政府的划分。

地方政府是我国中央行政体系向地方的一个延伸, 是我国政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 地方政府与中央行政机关有许多完全一致的目标和相同的社会公共利益。地方政府也是社会公众利益最为集中的代表者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但是由于我国地方区域的差异过大, 在事务管理和空间管理上存在差异, 因此地方政府在国家行政体系中的地位也是各不相同的。

2、新公共服务的主要观点。

根据国外学者的调查研究, 新公共服务理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第一, 政府的服务对象不是顾客而是公民;第二, 政府的目标主要是是公共利益而不是其他利益;第三, 政府应该注重公民权和公共服务而不是企业的身份;第四, 要将理性思考战略与科学民主行动相结合;第五, 承担责任而不是推卸责任;第六, 主动服务公众而不是掌控他们;第七, 要重视公众而不是单一效率。在借鉴和运用新公共服务的观点的时候, 不能单一的生搬硬套, 而是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方案和行动。

二、地方政府在履行经济管理职能存在的问题

(一) 权责不明, 有效的制约体系的缺失

目前在我国的政府体系中, 对于具体的权责的划分不是很明确, 首先, 对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认定不是十分的明确, 两者之间的界线一直都是十分的模糊, 还有就是国家在对于权力与钱力之间的分配也存在着不均衡的问题;其次, 对于相关的权责认定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 这就使得对地方政府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约束力缺少合法依据, 这就使得地方独自利益扩大;最后, 就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缺乏健全的制约体系, 没有做到真正的把权力关到笼子里。

(二) 思想不更新, 角色的偏离

就现在而言, 地方政府的综合素质可以说并不是十分理想, 有许多在职人员的思想还是没有达到很好的一个水平, 主要是想法过于的陈旧, 功利主义和官僚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因为地方职员在思想层面的落后, 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 从而使得角色偏离、职权不明, 这都或多或少地使他们直接或间接插手企业或个人的工作。在经济方面, 有较大一部分地方部门过于重视国有企业, 注重国有经济的发展, 对非公有制经济多加限制和干扰, 使得非公有经济占有十分不利的地位, 从而限制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良好健康发展。

(三) 服务不到位, 核心职能缺失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社会的网络信息化以及市场经济的无缝连接的背景下, 地方政府为了增强自身的实力从而形成了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 使得本应提供的公共服务没有做到很好地落实。虽然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在公共服务上还是做的不够到位, 而其主要表现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由于过分地对市场经济的干预, 地方政府不能很好地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因此, 由于地方政府在经济职能的越位和失责, 地方政府核心职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缺失的。

(四) 市场监督不足, 信息不完善

地方政府在履行自己经济职能的时候, 因为每个地区存在地方性的特点, 导致其在市场监督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制定统一的标准, 使得监督部门重复累赘、管理职能划分不明确以及市场监督执行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 在政务公开方面的信息不通畅和不公开, 也反映出地方政府的市场监督缺少健全的规章制度。

(五) 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市场分割严重

近些年来, 地方竞争越来越激烈, 为了整体提高本地区的竞争实力, 就产生了一些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 例如人们常听到的原料争夺、价格大战和市场封锁等性质比较恶劣的恶性竞争, 从而导致原本统一完整统一的国内市场被严重分割, 社会秩序被彻底打乱。这些都是对我国长远市场经济发展的极大破坏。

(六) 重复建设, 产业结构大相径庭

在经济全球化的刺激下, 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正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促进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 其主要优势就是在这个区域内, 各个地方能够根据本地区的特点特色以及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 科学明确地对自己进行定位和角色选择。地方政府通过区域经济的合作, 从而实现共赢发展。然而,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 地方政府却是过于重视经济指标的完成, 一味地选择一些“热门产业”, 根本不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这种冲动投资只会造成对地方的宏观经济的破坏。

三、地方经济管理职能问题出现的原因

地方政府在经济管理的时候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 究其本源, 还是地方政府自身的工作落实的不够到位而导致的。因为主体自身存在问题, 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漏洞。从而就在各个层面反映出问题。其出现的原因是以下几点:

(一) 利益的分化是由于行政权的分配不合理导致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央政府为了进一步搞活经济、开放市场以及增强企业的活力, 采取了一系列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央政府把许多权利下达到地方政府的手中以形成行政性分权, 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对地方政府经济建设的限制, 提高了地方政府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但是另一方面, 由于在实施初期我国市场经济刚刚形成, 企业各个方面还不具备作为市场主体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只好先增强政府作为主体的作用, 但直到现在, 市场的主体仍是政府与政府之间的竞争。

(二) 思想的落后是由于政府职能转换怠慢

最近一段时期内, 党和国家一直强调政府要进行职能转变, 即将政府的职能从微观经济管理转变为宏观经济调控, 从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 从依靠行政手段干预管理变为经济手段调控, 并辅以合理的法律法规。但是有些地方政府长时间作为市场主体进行干预, 不愿意进行职能转变, 甚至有抵触心理, 更有甚者会阳奉阴违, 这都导致政府职能转变不能很好地落实。

(三) 地方政府服务的竞争机制不完善

中央政府之所以把权力下放到地方, 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地方政府形成良好的竞争格局, 大幅度地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最终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的良好健康发展。但是由于现在的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处于一种比较恶劣的局面下, 使得这一美好愿望走向了不好的一面, 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四、转变地方经济管理职能的方法建议

(一) 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的利益协调机制

对于地方政府, 我们要加强对其行为规范的监督力度,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完善地方政府的各种利益协调机制。要努力平衡各个方面的利益, 近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各个机构之间的利益分配以及明确各种职权的划分, 使得各个界线都能够清晰明确, 做到权责分明。同时也要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制约机制, 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约束力, 铲除浓重的地方保护主义。

(二) 转变地方政府思想观念

对于地方政府人员的思想不够先进的问题, 就要试着提高整体人员的素质, 积极地转变他们的思想, 及时地更新他们的思想。同时也要承担起建立健全市场秩序的体系, 并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的特点, 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经济外部环境。

(三) 增加对公共服务建设的力度

在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时候, 一定要充分的利用所有的公共资源, 建设良好的公共机制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监督协调的作用, 做好政府经济管理的服务者。

(四) 电子政务的建设, 实现信息公开

对于地方政府在一些政务方面的不公开, 可以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化,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 极大地提高公共服务, 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五、结语

篇4:公共管理职能及其转变

一、转型期政府职能的转变

我国的经济转型主要表现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农业性乡村社会向工业性城镇社会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社会经济体制从计划转向市场,首要问题就是必须先将市场逐渐培育起来,同时这也决定了中国的改革必然是一种渐进的分阶段推进的改革模式。市场的培育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因此,中国未来改革的中心任务将是政府职能转换。

根据市场经济理论,政府的经济职能一般限于:(1)提供制度安排。包括对财产权的确认和保护,货币、度量衡、破产、专利、公司章程等标准的提供等等;(2)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市场经济周期总是上下波动的,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财政、货币、信贷、汇率、优惠、制裁等政策措施、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特别是采取“相机抉择”的宏观调节政策,适时改变市场运行的变量和参数,减少波动的幅度和频率,同时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合理布局,优化结构,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与经济总量平衡;(3)弥补市场失灵。按照斯蒂利茨对市场的分析,市场失灵主要是由于垄断、“搭便车”以及外部性因素而引起,相应地,政府应具备这些职能以弥补市场失灵。第一,维护竞争。市场并不总是能够维系自身健康合理的运行,“企业抱怨政府干预过多”实际上是一个悖论,政府的行为包括制定证券交易法、合同法、公平交易与价格仲裁法、反垄断法和消费者保护措施,对维持和增进私营部门的竞争是必不可少的;第二,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缓解“基础瓶颈”。有些有益于社会整体的公共物品,对个人而言却很难根据其使用的数量而付费,从而出现“搭便车”现象,因此决定了其供给几乎不可能由市场上的私人厂商供给,这些物品包括国防、道路和桥梁、航行求援、防洪、清理下水道、交通管理系统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第三,消除市场交易对第三方或周围环境产生的消极的外在性或“溢出”效应,使个人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例如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以减少私人汽车对空气质量和交通事故所产生的外在性,在政府严格管制的框架内。进行付费的排污许可证等等。世界银行在其1997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把这些称为“每一个政府的核心使命”,并归纳为五项最基本的职能,即(1)确定法律基础;(2)保持一个未被破坏的政策环境、包括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3)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基础设施;(4)保护弱势群体;(5)保护环境。这些职能并不是那些最小化政府的必然角色,而是保证市场运行的必然选择。

政府部门在事实上承担和管理国有资产的情况下,要求政府部门一夜之间完全放弃对国有经济的管理和控制,转变到仅仅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是不现实的。但问题是,当政府面临各种问题。承担稳定社会经济的责任,致使政府不能完全以局外人的身份而置身于外,于是,政府又以种种理由和方式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于是在中国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情形。一边是国家义务教育因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而造成适龄儿童由于家庭贫困而失学,寄希望于社会捐赠的希望工程来解决落后地区贫困家庭儿童的义务教育,而另一方面,中央政府财政能够拿出百亿计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有银行冲抵坏账;有些落后地区的政府一出手上千万的财政资金用于濒临困境的上市公司,这样作仅仅是为了保住上市公司这个“壳”资源。政府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过多地把资金用于经济用途,真正需要财政支出的公共服务和产品则由于财政投入的不足而短缺,投入经济建设的资金由于多种原因,又并未实现预期的效率,在社会上造就了一批新贵,国有银行坏账这么厉害,凭什么银行系统的人均收入水平在所有行业中是最高的?同时,义务教育在建国五十五年后,由于公共资金投入不足仍不能真正实施,而仅仅是名义上的。

1978年-2003年间我国政府财政支出按其职能分类(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费)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百分比的变化结果表示,政府的经济职能支出逐渐降低,表现在政府财政支出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比重从改革开放时1978年的64%,下降到2003年的30%左右,但仍然是所有职能支出中比例最高的。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逐渐得到加强,社会文教支出在上世纪80年代得到较快增长,但进入90年代后增长缓慢,而在2002、2003年度首次出现增幅下降的趁势。如何确保政府财政资金能够更多地支付在政府所承担的公共责任上,这是值得研究和思索的。

二、政府规模、政府范围及约束条件

政府规模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就是它的范围,即让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而政府规模扩张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行政发展的普遍趋势。这里的政府规模既指政府职能与权力范围,也指政府机构与人员。所谓政府规模扩张是指在政府职能与权力扩张基础之上的政府机构与人员膨胀。衡量政府规模扩张有两个主要指标:一是政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这里的政府支出主要包括政府消费、政府投资及转移支付。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支出不断增长,现在美国政府的支出约占美国GDP的1/3强,而在1913年还不到GDP的10%;法国、德国、意大利则更高,仅公共部门支出就占了GDP的1/2强。在我国,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不断下降,从1978年的31%下降到1995年的12%。对比中外政府支出比例,不难发现中国推行经济体制改革,收缩政府职能,从而减少政府直接投资并导致政府支出比例下降。

从1978年-2003年间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占国内总值百分比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在1996年之前呈逐渐下降之势,从1996年后才逐渐上升,到2003年达到21%。西方发达国家则因凯恩斯主义和福利主义的影响,导致政府支出猛增。另外,中外政府支出结构差异明显。西方国家政府转移支出的比例很高,以美国为

例,1996年仅社会保障开支就占了政府支出的53%。我国的政府支出则主要用于政府消费,仅支付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就占了财政收入的60%。二是政府公务员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公务员占人口比例较高,美、英、法、德、日分别为6.8%,7.8%,11.8%,6.9%和3.8%,现在美国每128名选民中就有一位民选官员,每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位政府文职工作人员。而我国政府工作人员占总人口比例则更高,1979年党政干部约279万人,1989年为543万人,增加了264万人,增长了近1倍;1995年则为1042万人,比1989年增加了499万人又增长了近1倍。若加上事业单位人员共计3576万人,平均每30人中就有一位官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80%的国家,政府工作人员占全国人口比例事实上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从1978年-2003年间我国政府常规费用支出占国内GDP百分比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应该是偏低的,中国政府的常规费用支出占国内GDP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比重,也低于较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尽管中国政府常规费用支出占GDP的比例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占大,而且可以说是偏低的,但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之大,对社会经济活动影响之大却是不争的事实。在政府支出比率既定的情况下,政府干预程度的大小取决于政府支出的类型,一般说来,政府用于购买物品和服务的支出越大,政府干预的程度越大,因为政府重新配置资源的规模越大,政府用于转移支付的支出越大,政府干预的程度越小。由于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导致国内经济活力的缺乏,效率的低下。资源的大量浪费等等不一而足。究其原因,政府对要素市场土地、人力、资本的控制,使得这些市场的资源配置中政府仍然起主导作用,而政府追求的是社会公共目标,因而不可能去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地方官员为政时,力求GDP增长最大化、税收最大化、本地就业最大化,造成市场资源的浪费,地方保护主义下的市场分割及歧视,市场的分割抑制了竞争和专业化分工,损害了市场的效率和科技的创新。政府对经济调控通过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和干预来实现,有悖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和手段。现政府更多地通过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来实现其所希冀的宏观目标。政府能够干预微观经济主体行为,这表明,政府实际上仍拥有很大的资产处置、资金信贷和人事任命权,企业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具有法人财产权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因此。兰微观主体经营出现困难时,自然而然政府也就成为事实上的责任人,最后,导致政府也完全无法承担这么多、这么大的经营责任及风险。政府的责任少了。权力才会少,压力才会小。减少政府责任,缩小政府的权力是关键措施之一。在法治国家,政府的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在此条件下,政府如何成为有效政府,是能否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因素。

对政府权力的限制或职能的转变,政府部门很难自主地进行限制,只有来自其他权利的保障,通过其他权利的履行来对政府的权力进行约束。如保障农民的权益,解决三农问题,如果没有农民的自由迁徙,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谋生,最近出台这么多的措施限制政府在对待农民工的不公正的政策措施。社会每当为一个人多提供一种自由选择,社会就会增加一个需要自我负责的人,政府的责任边际减少。通过法制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和企业的自主决策的经营权利,是对政府强权的限制。

三、结论

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为我们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政府与市场是两个不同的权力机制,政府权力机制来自权威性和全民性,具有强制力,市场机制来自于市场参与主体的趋利要求,是自发性的,因此,政府与市场应该在各自的领域里发挥作用,不能相互替代。政府对市场的替代会由于政府的强制力而造成垄断和效率的损失,同样的市场去替代政府,也会造成社会公平的缺失,损害社会福利。但市场机制的建立不可能完全自发地形成,还需要政府的主导和规范,市场机制在形成过程中,是市场主体相互之间博弈及利益的调整过程,政府主要职责是维持双方博弈的规则公正而透明,而不能直接地干预,否则,政府主导下的市场机制的培育永远都无法完成。市场机制的培育、形成和发挥作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替代政府原有的职责,使政府真正地履行其公共职能,同时,还能够抑制政府的职能越位。

篇5:公共管理职能及其转变

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进入改革发展关键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正确界定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对于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应结合行政体制改革,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推动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加强社会自治良性互动,促进社会和谐。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社会生活发生广泛、快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成为突出矛盾,社会管理创新面临难得机遇和挑战。

1.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管理面临新形势。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机关企事业单位承担的许多非工作事务迅速外移,大量“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单位的社会管理功能明显弱化,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社会管理载体。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新生社会管理领域大量涌现,目前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740万家,占企业总数70%以上,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有43.1万个。“两新组织”的发展目标和行动模式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群团组织存在显著不同,迫切需要形成新的社会管理机制。

2.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管理面临新课题。随着社会发生空前变革,社会结构由单一转向多样、由固定转向流动、由封闭转向开放,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阶层结构都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以阶层结构为例,各种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不断出现,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两阶级一阶层”结构逐步由多元化的阶层结构所代替。社会人口的流动性持续增强,数量已达2亿多,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社会管理都带来巨大影响。虚拟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6月网民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31.8%。虚拟社会成员身份隐蔽、参与方式灵活、传播速度迅速、影响范围广泛,有管理上的特殊规律和要求。

3.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管理面临新挑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有的并继续扩大。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为3.3∶1,达到1978年以来最高水平。利益分配不公问题加剧,现行初次分配结构严重失衡,劳动报酬所占比重偏小,资本收入所占比重过大。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国企改制、企业破产、水库移民、环境污染、劳动关系、医患关系、涉法涉诉、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矛盾纠纷居高不下,关联性、敏感性、对抗性及破坏性明显增强。

4.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管理面临新难度。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及差异性明显增强,以往简单对待甚至忽视社会成员具体需求的管理方法已难以奏效。各种中国的与西方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主流的与非主流的、马克思主义的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此起彼伏、相互激荡,既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进步,也引起一些人思想混乱,导致社会失范和失序。社会大变革、利益大调整引起社会心态巨大变化,一些负面心态比如急功近利、轻浮急躁,荣辱不辨、是非不分,缺乏归属感、满足感、公平感、信任感,炫富、恨贫、仇富、骂官等,大有蔓延扩散之势,给社会矛盾处理和化解带来巨大阻力。

5.对外开放深入发展,社会管理面临新情况。全球化、国际化进程对我国各个领域影响日益扩大,社会管理的涉及范围和复杂程度都明显增加。国际国内社会互联互动不断加深,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交流规模越来越大,涉外矛盾纠纷随之增加。境外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大肆开展渗透、破坏、颠覆活动,插手领域不断扩大、插手手段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从西藏拉萨“3·14”事件到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再到大大小小的群体性事件,都可以看到境外敌对势力的身影。

6.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社会管理面临新考验。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革

时期,各种社会风险处于易发多发状态。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分布广。传染病疫情威胁不断加大,非典型性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接连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仍处于高位状态。同时,随着社会人口密度持续升高、生产生活联系日益密切以及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突发事件的社会影响显著增强,对社会稳定的威胁和破坏明显加大。

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所面临的这些深刻变化,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标志着已经进入社会建设特别是社会管理的新阶段。这既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机遇和动力,也对新形势下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出紧迫任务和严峻挑战。必须更加自觉地加大社会建设特别是社会管理创新力度,为民族复兴和国家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环节

社会管理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深刻变化而不断创新,是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需要,也是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管理是党和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主体对社会领域各个部分和环节进行规范、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政府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所在。

1.政府职能转变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的职能定位不断发生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直接组织经济建设和实施社会管理,到90年代末期的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再到21世纪初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不论哪个时期,都强调把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主要职能,但受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倾向的影响,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在实践中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和充分履行。政府在社会管理的一些领域,存在越位、错位、缺位、不到位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已成为制约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的首要因素。因此,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和完善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社会管理方式,强化基层社会自治功能,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

2.政府职能转变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前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包揽一切社会事务,独自承担社会管理任务;而需要充分调动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等社会管理主体积极性,有效发挥多元化社会主体的社会管理功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对各个社会管理主体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作出了明确界定。但要真正发挥好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等其他主体的社会管理功能,离不开政府职能转变。只有政府转变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尤其是政社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从那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会管理领域中退出,其他主体才有机会参与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创新才具备良好的前提条件。

3.政府职能转变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保障。政府通过转变职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使自己从纷繁复杂的具体社会管理事务中摆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在必须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领域里以及对其他主体社会管理行为的监管上,可以使社会管理活力得到极大释放,同时又可以保证社会管理创新平稳有序进行。政府通过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教育、就业、收入分配调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有助于从源头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关系和谐,减少社会矛盾纠纷,从而为社会管理创新创造有利的环境。

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又要推动政府自觉改革,向其他社会管理主体适当让渡部分权力,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互律作用,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三、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管理创新相互促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关系全局的系统工作,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

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世界有益经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政府主导、增强活力的原则,把政府职能转变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抓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加快增强基层社会自治功能,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管理创新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制度体系。

1.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要按照服务政府的要求,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形势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政府职能定位,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机结合,通过强化公共服务来达到加强社会管理的实效。健全社会政策体系,将社会政策作为政府管理社会的基本措施,正确处理社会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灵活性和适用性的关系。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变目前政府投资偏重于经济建设而对社会事业偏少的格局,将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可持续的财政支持体系。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程序,特别是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建立社会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

2.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要按照责任政府的要求,理顺基层政权组织与社区组织的社会管理责任分工,不断加强城乡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要建立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深化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调动农村居民参加社区建设积极性;完善居(村)民自治,发挥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的积极作用,提高城乡基层自治组织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要建立和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和预警机制、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虚拟社会综合管理机制等,为社会良性治理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功能。增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合力。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在政府主导下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通过社会组织自律可以解决好的、不必由政府承担的事项交给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运用财政金融手段调节和引导社会组织活动,通过税收优惠和减免税鼓励或限制社会组织活动。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项目购买、项目补贴、项目奖励等方式,发挥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突出重点、动态管控,规范社会组织运行过程,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发展龙头、服务平台作用,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社会组织人才建设力度,规范社会组织工作人员行为,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增强社会组织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4.增强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要按照效能政府的要求,深入开展对社会管理规律的调查研究,加大对领导干部社会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社会管理意识、素质和本领,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改变部分领导干部在社会管理上“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状况。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促使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主动地提

高自身的社会管理能力。强化思想道德特别是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重责任、守诚信、讲义务、重包容的文明风尚。

篇6:当前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职能转变

摘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和制约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它是通过价值形态对资金运动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综合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管理环节。特别是当前知识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呈现复杂化、多元化,加强财务管理与创新成为了每个企业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就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职能转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财务管理 职能 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不断的突破瓶颈发展,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在一定的战略目标指导下,对于企业的投、融资活动和经营活动实施有计划以及协调运作的各项财务管理活动,是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评价,是监督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有效工具,更是企业进行预测、决策,实施战略管理的基础和依据。财务管理工作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形态,贯穿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方方面面,随着现代企业在新常态下的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的功能及其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已经成为新阶段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企业如何适应新时代经济的到来,财务管理面临形式月企业转型的环境如何转变,成立新的课题。

1.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金融风险增大。

国际金融机构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世界金融自由将导致税率完全开放,外汇管制解除,货币实现自由兑换。这就意味着企业外部金融风险的加剧,如何加强金融风险方面的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2.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经济环境机遇增多。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快,企业为了跟上这种发展,并且在其行业中维持它的地位,至少要有同样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财务管理者在决策时对这种变化留有余地,甚至要预见其变化的趋势。目前,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进一步加剧,企业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3.企业财务管理的法律约束环境扩大。

法律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法律因素。对企业来说,法律为企业经营活动规定了活动空间,也为企业在相对空间内自由经营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这对于企业的财务人员和财务系统的适应能力将是一个巨大考验。

目前我国企业整体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比较低,常常因核算问题、内部控制、筹资、成本、税收、业绩考核等问题使企业面临财务困难,所以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也有必要对企业所面临的突出的财务难题进行分析,逐步提高国内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企业财务管理观念的转变

面对飞速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若不全方位更新财务管理观

念,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应引入和树立以下观念:

1.财务管理战略国际化观念。

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公约是顺应经营战略国际化而产生的,企业置身于国际化大环境中谋划经营战略,企业财务自然也应从国际化的角度来加以配合。2.资本多元化观念。

市场准入门槛降低,资本市场开放,大量国际金融机构进驻中国,外国资本将涌入国内金融市场。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寻求与外资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3.人本化理财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技术以及利用、加工、创造这些信息和技术的员工在整个财富的创造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而决定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权益不仅归属于股东,而且归属于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如债权人、员工和客户,他们都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本,对企业剩余做了贡献,有权分享企业剩余。4.风险理财观念。

风险投资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投资方式和内容,风险投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对象。

三、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

传统的财务管理职能受到新形势下环境变化的影响,已不能满

足其作为企业管理职能之一的作用,成为了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转变和延伸财务管理功能,进一步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对客观经济活动调节、指导、约束、促进的能动作用,才能推动企业稳定有序的向前发展。1.财务管理向管理型转变。

财务管理真正要解决的是对发生过程的实时反映,对业务事件进行更明细、更清楚的核算和管理,要从整个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待财务。以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一系列特定技术、方法为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的财务管理模式应运而生。2.财务管理向精益化转变。

精益化理念的精髓就是“精”—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时间。“益”—多生产出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升级的目标,更加精益求精。投入产出始终是财务管理工作最基本的一条原则,精益化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就是以最小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效益。3.财务管理向决策型转变。

在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财务决策是否能有效地影响企业的发展战略,成为一个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企业财务决策主要通过调节资源配置和控制财务风险两个渠道为企业经济利益服务。

四、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手段

要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推动力,企业

财务管理人员在观念转变及职能调整的基础上,还应持续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在当前经济新形势下企业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创新,关系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经济效益的增进。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要从管理目标、融资内容、资本结构、风险管理方法、财务分析以及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2.进一步推进精益化在财务管理中得运用。

在思想上,首先要树立起精益化管理理念,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提升财务精益化管理的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广泛运用精益化理念,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整体水平。3.切实完成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向”。

目前企业大多数的财务管理活动仍集中在业务处理、日常控制、财务报告等面向公司历史数据的工作,未能与公司战略性目标很好的结合起来,或者说对公司战略目标的支持力度不够。财务管理活动如果不能面向未来也就不能体现企业的战略发展思想,可能会导致企业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在高考生物复习研讨会上的讲话下一篇:民法公共利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