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职能转变工作总结

2024-05-24

推进职能转变工作总结(通用6篇)

篇1:推进职能转变工作总结

麻栗坡县推进职能转变工作

简报

(第6期)

麻栗坡县人民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

2018年6月 26日

文山首家公安自助便民服务超市

“落户麻栗坡县”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提升公安机关服务效能,释放公安改革红利,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退。麻栗坡县公安局积极探索,充分发挥敢闯、敢干的拼搏精神,紧紧围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的总目标。为解决群众排长龙、办证难等问题,县局通过多方筹集近百万元资金,于5月26日在县城建成公安自助便民服

—1—

务超市。

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建设,前期场地建设、设备采购、端口注册和调试工作全部完成,率先在文山州建成多功能自助便民服务超市,现已正式上线投入使用。麻栗坡自助便民服务超市通过整合各警种窗口资源和自助设备资源,将多警种业务整合到自助服超市,“一站式”解决群众办事需求,实现公安窗口服务从“8小时”到“全天候”服务的跨越。公安自助服务超市服务业务涵盖治安、出入境、交警多个警种,包括居民身份证自助受理、自助领取发放,港澳台护照自助受理、自助二次签注、护照自助缴费等热门业务,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无间断的自助服务,缩短群众等待时间。进一步提高了身份证、护照办理速度,缓解群众办证难问题,也减轻窗口民警的工作量,且将大大提高公安服务效率及群众满意度。

麻栗坡公安自助便民服务超市地址:麻栗坡县军警路27号(麻栗坡县公安局大门正对面)

(麻栗坡县公安局供稿)

企业、群众办事创业有权拒绝提供各类循环、重复、奇葩证明

为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减少企业、群众办事创业的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证明,提高基本证照凭证效力,云南省对各类证明材料进行全面清理,决定取消

—2—

各行业系统在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过程中向当事人索要的由第三方出具的证明材料356项,保留基层开具的证明材料6项,保留个行业系统在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过程中向当事人索要的有第三方出具的证明材料166项,将50项证照凭证作为全省通用的基本证照凭证。

云南省证明材料清单已在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云南省机构编制网向社会公布。我县已于2018年6月15日前将麻栗坡县政务网、政务服务平台与云南机构编制网公布的云南省证明材料清单建立链接并向社会公布,在政务大厅LED显示屏等醒目位置公布。并要求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决定》要求,凡取消和未纳入云南省证明材料清单管理的证明,一律不得向当事人索要。今后,将以《决定》发布的保留证明材料清单为基数,确保证明材料只减不增。

(麻栗坡县委编办供稿)

麻栗坡县国地税破冰“一厅通办”“放管服”效应

适时凸显

为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最大限度提高纳税人满意度、遵从度和获得感,真正实现纳税人“到一个窗口、办两家税”业务,麻栗坡国地税以“三个一”破冰“一厅通办”第三层级,“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提升。

一是建立一套责任倒逼机制。通过召开国地税联席会议,成—3—

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实施方案,明确“一厅通办”第三层级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按照绩效管理要求,严格考核《方案》落实情况,细化责任目标,确保“一厅通办”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二是组建一支骨干队伍。利用业余时间联合组织开展国地税业务培训,并通过模拟操作演练、国地税同窗对坐、业务骨干一对一实战操作辅导等途径,确保办税服务厅人员做到“一人通办”,同时成立了由信息中心、税政、征管等业务骨干组成的国地联合团队,及时解决推进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为做好“一厅通办”提供软硬件支撑。三是梳理一套业务规范。对照《税收征管规范》和《纳税服务规范》,国地税《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及“一厅通办业务”,梳理出共有业务和特有业务,并对免填单、必报资料、条件报送资料等项目归纳提炼,最大限度简化流程操作和资料报送,纳税人的满意度、遵从度和获得感明显增强,“放管服”红利效应适时体现。

(麻栗坡县国税局供稿)

报:州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州委编办; 送:县委宣传部、县委编办,县发改局、工信商务局、教育局、农科局、民宗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人 社局、国土局、环保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局、水务局、文广体旅局、卫计局、安监局、统计局、市场监 督管理局、政府法制办、森林公安局、政务服务管理局、—4—

国税局、地税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

篇2:推进职能转变工作总结

乡镇工作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石。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如何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职能作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我们提出了“打造服务型乡镇政府,培养技能型乡镇干部”这一口号,为乡镇职能转变工作探索了一些有益经验。

一、依据产业特色,合理设置机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乡镇“七站八所”,使乡镇工作很难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为农民提供服务。“条块”分割的工作机构肢解了乡镇政府的职能。我们结合实际,打破过去工作模式,突出服务发展职能,对乡镇内设机构进行了重设和理顺,按综合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主导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分类组建了新的乡镇工作机构和服务机构,形成了乡镇机构职责清晰、目标明确、统一管理的新格局。目前牞全区17个乡镇内设机构除垂直管理机构外,全面进行了重新组合,统一划分为党政综合管理和经济社会服务两大块,主要设“一办二所三中心”,即党政综合办公室、财政农经服务所、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事业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经过合理调整,全区乡镇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60多个减少到110多个。乡镇工作力量已明显集中到产业建设和经济社会事业服务方面。

二、强化技能培训,力促干部转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镇干部队伍,既是适应乡镇职能转变和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又是推进乡镇改革的重要前提。面对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干部素质与能力不适应的问题,我们制定出台了有关培养技能服务型乡镇干部,建设技能服务型乡镇政府的实施办法,把干部培训作为乡镇职能转变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整合培训资源,筹措培训资金,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农村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目前,全区各乡镇已采取分散和集中培训方式累计培训干部8000多人次。二是编写实用技术手册。组织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了《乡镇干部实用技术手册》,乡镇干部人手一册。三是组织开展了以农牧、林果、水利、财税、司法、劳务、人口与计划生育七个比赛项目为重点的乡镇干部服务技能“大比武”活动。四是建立以考促学制度。五是实行干部服务技能特长公开制。

三、坚持上下联动,优化干部资源。乡镇职能转变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和关系的调整,必须统筹考虑。为此,我们首先是科学配备领导班子,精减领导职数。全区乡镇领导职数由之前的185名减到140名,乡镇党政班子正职领导由原来的34名减少为23名。精减后的领导班子在班子结构、人员组成、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等方面都比过去更加合理。其次是优化组合干部队伍。适应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要求,实行按产业或工作项目将干部编组定岗,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三是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机制。四是对在竞争上岗中岗位发生变化的干部实行“三变三不变三鼓励”的优惠政策。即变工作岗位、不变干部身份,变工作职能、不变原职务职级,变分配方式、不变开支渠道,鼓励乡镇干部自担风险、带薪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或承建农业科技示范园,鼓励干部带薪从事民营经济、创办企业,鼓励干部带薪到农村和街道社区担任职务。五是妥善分流富余人员。

四、创新工作模式,完善服务机制。积极理顺工作运行机制,推行“集中式办公,窗口式服务”,工作模式由“分散服务”向“集中服务”转变。一是建立区域服务网络。以乡镇行政服务中心为依托,协调引导区直部门驻地站所建立服务窗口,实行“一窗受理,部门联动”。二是设立村级“为民服务站”。以驻村技术指导员和乡镇干部、村委会干部为骨干,动员和吸收农民技术能手、科技示范户、党员、知识青年等参与其中。三是实施每周“3+x”工作制

度。规定乡镇干部每周不少于3天到村“为民服务站”工作。其他(x)时间深入乡镇、村、企业了解掌握情况。四是区直部门服务范围延伸。选聘有相应特长的干部职工,担任农村技术指导员、企业助理、科技助理、平安助理等,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服务工作。五是配套出台相关制度。六是完善考核机制。

篇3: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

(一) 基于活动过程的我国政府的职能分析

1. 计划职能

计划职能既对自身的行为活动提出目标与计划, 做出决议、安排, 为政府自身的运行指明方向;又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规定一个目标, 并做出一定的安排。政府的计划职能就是要事先决定做什么, 怎样去做, 为谁去做, 何时去做和由谁去做。政府在制定计划时, 必须充分考虑执行计划的资金、技术水平、经济环境、劳动力的素质等因素的状况。

2. 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就是通过自身的机构和人员对已决定的计划、政策、路线加以具体实施。这种职能包括:对政府机构的科学设置、有效调配和运用, 对行政组织的管理目标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加以分解并运用自己的力量加以实施, 对执行计划的人员进行选配、培训、考核和组织, 对财力、物力进行必要的行政筹集和供应。动员广大人民群众, 为完成政府的计划共同努力。

3. 协调职能

协调职能就是要协调好政府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人与人之间、各种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之协同有序。主要包括:政策、计划、职权、人事以及机构协调等。政府要通过自身的协调, 及时调整组织、人员及活动之间的各种紧张关系, 避免事权冲突, 保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行。

4. 监控职能

监控职能是监督各级政府及其他部门对国家法律的执行情况, 政府行使监督职能, 不仅要及时检查违法活动, 而且更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时制止违法活动。控制职能, 就是对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反馈, 使管理活动按计划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政府的各种职能是在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存的;计划制定后, 就要组织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协调和监控, 形成一个职能体系。

(二) 基于活动内容的我国政府职能分析

1. 政府的建设职能

(1) 经济建设职能。政府工作的重点或中心就是要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在政府行政管理的各项基本职能中, 发展经济的职能始终处于中心地位。我国政府经济建设职能主要有:一是制定长期和中短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计划、方针和政策;二是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是培养和发育市场体系;四是制订资源开发、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的方案;五是协调地区、部门、企业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关系;六是加强重点工程建设;七是收集、处理、传播经济信息;八是对经济进行导控, 制定并监督执行经济法规, 管理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等。

(2) 政治建设职能。就是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一是政府要运用自身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扩大民主的范围;二是运用专政工具, 坚决打击各种犯罪分子, 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不受侵犯;三是切实执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的决议, 尊重人大常设机构的职权, 如立法权、人事任免权、审查政府工作报告及批准政府预算;四是监督政府工作的权力, 政府以身作则, 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五是认真组织和广泛吸收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国家管理。

(3) 文化建设职能。要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为指导, 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是保障学术自由, 创造条件繁荣社会科学;二是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 完善与文化事业有关的经济政策与法规;三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制定政策与法规, 推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2. 政府的服务职能

政府的服务职能, 就是由政府来发展社会公益、福利事业, 为社会提供某些服务。政府为社会提供的服务包括公共事业的服务, 还包括保险、金融方面的服务, 以及信息、咨询方面的服务。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要求我们要正确界定政府与企业、社会、市场的职能, 转变政府服务职能,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改善政府服务方式, 进行政府管理方式创新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 完善公民参与机制。

3、政府的保卫职能

(1) 对内保卫职能。即通过国家强力机关运用法律法规和行政强力手段, 打击一切破坏社会秩序和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人员。一是户籍管理职能, 证明公民身份,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二是公共秩序管理职能, 政府要制定维护公共秩序的行政规范并强制加以推行, 以保证公共场所的安全;三是城市交通管理职能, 制定严格、科学的交通规则, 对道路、行人、车辆及驾驶人员进行严格管理, 保证人身安全;四是公共设施管理职能, 为了保证公共设施的完好, 政府制定有关规则并建立执法队伍进行管理;五是消防管理职能, 这是政府一个重要的职能, 它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的安定, 消防工作要加强;同时, 也有边防管理职能, 等等。

(2) 对外保卫职能。作为政府, 对外要抵御外来侵略和破坏, 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军事的、科技文化的手段和途径保证和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以及国家的各种利益不受侵犯。在不断扩大开放, 与世界经济逐渐接轨形势下, 政府的对外保卫职能将更加重要。

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

(一) 转变管理理念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思想前提

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 对于政府职能转变至关重要。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政府必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公共服务需求。反映到管理观念上, 就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公共服务水平;就要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 着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弥补市场功能不足, 克服市场调节偏差;要实现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理念的转变, 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 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二) 转变管理重点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要求

1. 解决好政府职能越位问题

要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坚决移交出去, 把属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真正交给企业, 把社会可以自我管理的事务真正交给社会, 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

2. 解决好政府职能缺位问题

其属于社会公共领域的事务, 公民、社会组织和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必须努力解决.要坚决管住管好。这就要求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 重点加快完善政府职能体系。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进一步健全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要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 形成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要更加重视公共服务, 逐步建立起惠及全民、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3. 解决好政府职能错位问题

它包括同一层级不同部门职能、不同层级政府职能“正位”的问题。要按照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管理和权责一致的原则, 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能。理顺部门职责关系, 明确相应的责任, 做到权力与责任对等。同时, 要按照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承担与受益一致和财权、事权一致的原则。理顺各层级政府之间的职责关系, 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财权事权不对称、权责不统一等问题。

(三) 转变管理权限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方面

中央政府要加强经济社会事务的宏观管理, 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 把更多的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 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地方政府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效贯彻实施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二是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三是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四是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 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能力。省级政府与基层政府要结合实际, 突出履行职责的重点, 着力解决自身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做好对国务院有关部门下放职能的承接工作。同时, 要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 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职能作用。

(四) 转变管理效能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落脚点

政府管理效能是指政府履行职能所体现出的效率。政府职能转变能否成功, 最终要看政府效能是否得到提升、是否用最小的行政成本实现了最大的行政产出, 人民群众是否满意。

妨碍我国政府管理效能提高的因素依然很多。诸如, 官僚主义及政府管理缺乏全面质量管理意识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和提高效能, 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篇4:推进职能转变工作总结

一、主要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一)着力坚持简政放权,强力推进职能转变

委党组始终重视简政放权工作,行政审批改革工作走在兵团机关前列。一是针对行政审批事项过多、程序不规范、审批自由裁量权过大等公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着手实行与转变职能关联度最高的行政审批权力的改革。2009年以来,先后三次清理行政审批权力,行政审批事项由最初的32项减到目前的10项,减少68%。加大审批权限下放力度,在落实和规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制的基础上,2009年,除跨师、跨行业和重大项目外,其它政府性投资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各师,建立兵师两级中央政府性投资项目分级负责制。2011年,主动带头赋予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特殊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省级经济管理权。2013年,政府性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权限全部下放。二是按照“规范运作、理顺关系、完善职能、提升服务、塑造形象”的要求,加快简化和规范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程序,提高审批效率。2009年,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2011年,制定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工作流程图,压缩审批时限50%,并在媒体公开6条承诺。2013年,7大类审批事项进入兵团行政审批中心。

(二)着力做好信息公开,强力打造阳光政务

以政务公开推进权力公开透明,创造条件让职工、让社会更多了解、监督我委工作。围绕社会广泛关注、事关职工群众利益的重大规划、重大投资、重大改革等重大事项,扩大主动信息公开量,信息发布量一直位居兵团机关部门前列。一是坚持在兵团党委重大部署上不失声不失策,创新新闻宣传方式,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新闻媒体沟通协作机制,每年召开疆内外媒体宣传工作座谈会,提出委处领导接受媒体采访人数50%以上。共开展新闻发布会24场。二是依法清理并在媒体公开行政审批依据、事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明确承办处室、办理时限,建立和完善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健全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使全委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每年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资金安排和项目审批和核准、备案项目以及年度投资计划的下达及时上网公布。从2009年起,将委下达的投资计划主动抄送监察、审计、财务等监督部门,接受监督。三是积极推进内部公开,对机关干部职工关心的问题及时公开,切实加强干部职工对权力运行的监控,提高机关工作透明度。如,在选人用人上,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量才使用的原则,2012年率先对全委处级干部按照党组制定、兵团党委组织部批复的干部轮岗方案和竞争上岗工作方案,全部轮岗。并提出“358”(在同一岗位任务满3年的可以交流,任职满5年的应当交流,任职满8年的必须交流)和项目管理处(室)与非项目管理处(室)合理交流的原则,严格按照民主评议、民主选举的程序选拔干部,防止跑官、要官、拉官现象,使能力高,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干部走向重要岗位。2009年以来,坚持将委内业务经费、车辆专用费、公共接待费等公示到领导和处室,经费开支从过去每年近千万元下降到不足400万元。坚持抓绩效管理,把信息工作、党建任务、考勤工作和日常检查情况与目标绩效工作一并纳入评先评优,实行“一票否决”。

(三)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强力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一是按照“工作靠制度,办事靠民主,项目靠程序”的工作机制,在研究出台重大发展规划、重大决策,制定有关行政规范性文件时,始终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行政决策相结合,内部决策和外部咨询相结合,实行规划研究课题招标、专家咨询和规划编制、实施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一上一下一商一会一批一报”年度计划编制程序,委内工作方案、投资计划安排实行处室会稿制度。二是坚持并完善“三重一大”制度,重大问题集体研究,重要工作安排、大额资金调度向全委通报,重大事项一律由委党组会或主任办公会研究讨论后执行,课题和规划研究实行分管领导与承担单位签订合同制管理,坚决杜绝个人说了算、违反集体决策的做法,不以传阅、会签等代替集体决策,一律由党组或主任办公会集体研究。党组会研究干部问题,会前必重温《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有关文件,严守程序和规定,坚决防止临时动议,个人决策。三是加大工作的协调力度,积极主动争取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的支持理解,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完善决策机制的重要内容,在重大规划、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项目上加强双方的衔接协调。2014年,与自治区发改委签订战略性合作协议,建立双方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兵地融合发展突破。

(四)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强力打造服务型机关

以“强化责任、提升技能、服务大局”为目标,不断推进作风转变。一是坚持便民、高效、务实的要求,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2009年,针对委内出现的苗头性不良倾向,提出了加强作风建设的“十六个提倡、十六个反对”。2010年,要求全委树立“急、抓、抢、快”和“真、准、精、深、实”工作作风,使国家支持兵团发展壮大政策措施得到快速落实。2011年,率先提出以“责任、奉献、创新、效率”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了“下基层、知民情、送服务、解难题”活动,致力于为基层办实事、解困难。2012年,抓住国家支持新疆产业健康发展的差别化产业政策,主动作为,大力推进一批石油化工、煤炭化工以及能源、建材等项目建设,为加快推进兵团新型工业化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从2013年起,将每年3月定为兵团发改委赴基层调研月,建立年度调研课题管理制度,调研成果服务于工作大局和辅助决策的作用得到发挥。坚持把“勤学习、善总结、出思路”作为衡量领导和处(室)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2009年起,坚持委领导带头每月上党课,建立年度学习计划制度,每年开展向全委签字赠书活动,建立学习台帐、考勤登记、检查考评和设备管理、人员出国境考察学习台帐制度。以“进步伴我成长恳谈会”、“青年弘毅论坛”为主题的青年论坛,为年轻人健康成长、展示才能提供平台。三是自觉克服老大思想,主动加强与部门的协调配合,不断完善部门联动机制,为基层、为企业服好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五)着力加强廉政建设,强力打造廉洁型机关

2009年,为防止领导干部过多干预经济工作,提出两条禁令:本委工作人员不得插手招标投标活动,不得向企业、项目单位介绍施工招标、监理、设计、设备供货商;本委工作人员参加委内组织的或委托中介组织的项目评审,一律不拿评审费。对市场主体能够自行决定的事项,积极提供帮助和服务;市场主体不能自行决定的事项,做好协调,避免行政主体干涉市场正常行使权利。同时我们加大了革自己的命、去部门权和手中利的力度,积极自觉地改革以往兵师项目可研、评审单独委托指定下属机构承担的作法,按市场规则和法则,由项目单位、市场主体自行选择设计单位,切断行政机关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利益转送关系,进一步规范了履职权力和范围,找准工作边界,这些做法得到了兵团领导和社会的高度认可。2012年,开展了委内行政权力和业务工作事项梳理,明确权力和事项124项,排查廉政风险点282个,提出防控措施302条,从源头上遏止腐败,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初步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完善。

总的来看,通过几年来的改革创新,兵团发改委在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和管理作风等方面明显转变,大局、服务和法治意识进一步深化,微观向宏观、审批向监管、项目安排向制度供给的职能转变进一步加快,向便捷化、信息化、透明化和规范化工作目标进一步迈进,便民、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

二、几点启示

(一)把握底线思维,才能赢得主动

兵团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总量越来越大,市场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群众的利益多元化和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也越来越强。同时,兵团的经济与全国的融入也越来越强,我们面对的矛盾和风险几率大为增加,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加艰巨复杂。固守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就可能陷入被动甚至发生危机,不主动改革创新,就会贻误发展的机遇。近几年,我们着眼于迎接挑战、化解矛盾、破解难题,树立底线意识,主动思考工作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哪些,发生破坏性质变的界限在哪里,早谋划、早改革,早防范,自我革新、自我超越,在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内部管理等方面率先作为,积极发力,取得了较好效果,有力地促进发展改革委乃至发展改革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提高治理能力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针对权力过大、审批过杂、干预过多和简政放权不到位、监管不到位问题,围绕降本增效,大幅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真正向市场放权,向市场主体放权,向社会组织放权,努力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从根本上遏制行政审批边减边增、虚减实增、层层截留问题。强化经济运行调控管理职能,加强季度经济运行预测和系统产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召开企业、行业、民营资本座谈会,强化对新兴市场力量的研究关注;注重金融对兵团的影响,通过召开金融服务协调会、座谈会、合作签签等方式,推动金融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衔接结合;开展投资月度、季度、年度运行分析,建立兵团服务业经济运行会商会议等制度,对经济的分析和监测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于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

(三)发挥市场价值取向,才能正确履行职能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处理好行政管理和市场的角色区分。这几年,在谋划发展上当好参谋助手,超前思考、及时研究、主动作为,推进经济调控目标制度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通过制定优先产业发展指导目录、重点项目投向等手段,增强了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在项目推进上发挥先锋作用,加大项目超前谋划力度,建立重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储备库建设,每年确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名单、主题活动年方案,建立重大项目问询制度,强化全程跟踪协调服务。在为基层、为企业服务上加强保障,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把简政放权作为一切工作的突破口,对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取消审批。在维护职工利益上保驾护航,主动与自治区价格部门沟通,开展兵团辖区水、电价格测算等基础服务工作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建立价格服务平台,全心全意服务于职工群众,切实维护职工利益。

(四)坚持目标导向,才能使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以目标管理为抓手,强化目标管理理念,在工作开展中明确目标,在工作落实中盯紧目标,在工作完成中实现目标。多年来,结合兵团党委年度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制定年度工作要点,主动对中央和兵团党委重大政策、重大任务进行分工细化、明确目标。坚持把目标管理与绩效考评相结合,把个人绩效目标与处室年度目标任务相结合,建立月度工作职能绩效管理制度,开展职能绩效管理工作整体评价,把评价结果与年度处(室)、个人推优评优和奖励挂钩,有力推进了整体目标的全面落实。

三、下一步改革重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兵团发改委作为兵团经济管理综合部门,要在根本、基础、长远上下功夫,围绕谋划大战略、策划大规划、推进大工程、营造大环境,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工作路径,促进兵团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贡献。

(一)围绕加快职能转变,进一步把简政放权工作落实好

适应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制度、提升能力,把国家下放的审批事项真正接住管好,加强对我委下放事项的监管,既要防止出现管理真空,又要防范出现审批腐败。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政府投资决策制度,积极探索推行政府投资竞争性分配。落实“非禁即入”,最大限度地压缩自由裁量权。推进兵团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权限、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权限和前置要件审批权限同步下放。建立和完善纵横协管的联动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的服务和监管,强化规范对项目建设的约束力。对损害公平竞争、损害环境以及严重脱离实际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核准和备案。

(二)围绕高效服务,不断创新工作方式

重点推进简化手续、优化程序、在线运行、限时办结,努力把审批变为服务。最大限度推进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提高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和科学性,为企业和基层提供阳光、可预期的服务。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强化自我约束,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加快推进系统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三)围绕重大任务的落实,构建执行力强的落实机制

要围绕落实中央和兵团党委决策部署,围绕全委中心工作,着力提升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任务的谋划、塑造和设置能力,在提出创新性建议、开展原创性工作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如在向南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强化工作任务目标落实的办法和措施,抓好设计平台、抓手、路径和载体,采取经济、法律、技术等管理手段,逐步构建执行力强的落实机制。

(四)围绕法治机关建设,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作风

篇5:推进职能转变工作总结

一、把握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各项决策部署,大胆探索,锐意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简政放权力度持续加大。我们坚持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推进“六权治本”的突破口,在承接好省政府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积极抓好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的下放工作。截至目前,共承接行政审批事项30项、下放县级14项,取消行政审批4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9项,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19项,所有项目现已全部落实到位,并严格按照审批程序运行。我们还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核实,建立了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其中行政许可事项102项,非许可审批事项4项,服务事项241项。

(二)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日趋完善。建成了集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便民服务、“市长热线”、廉政教育基地、综合监察为一体的市政务服务中心大楼,为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新的政务服务中心按照“集中办公、公开办事”的运行方式,推行“一委一办三中心”的管理体制,严格实行一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联合审批、限时办结、集中收费、全程监控的“一站式服务”,政府的审批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审批行为更加规范。

(三)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取得实效。我们不断加大清理煤炭企业收费项目力度,全面实施清费立税、煤焦公路销售体制改革、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完成5大类42项涉煤收费项目清理和规范,撤销煤检站79个,为煤炭企业减负36亿元。我们认真落实省政府减轻企业负担60条措施,制定了《临汾市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稳定运行的若干措施》65条,开展了涉企行政权限规范、涉企收费、政策支持、创优环境等四方面工作,取消、下放、改为属地管理的市本级涉企行政权力事项259项,累计为企业减负4040万元。

(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根据国务院规定,我们分三批将134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根据省政府规定,将24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取消企业年检1项,实现了与国务院、省政府取消下放调整审批事项的无缝对接。同时,全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公司注册实行“六不”制度,即:不再登记实收资本;不再限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不再限制股东首次出资比例;不再限制股东货币出资比例;不再规定股东的出资期限;不再要求提交验资报告,为企业注册营造了宽松的准入环境,极大地释放了市场活力,激发了社会投资创业热情。今年1至4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4000余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6%。

(五)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我们按照科学配置权力的要求,坚持“管办分离、统一进场、集中服务、全程监管”原则,不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机制体制改革,成立了集工程建设交易、政府采购、国土资源交易和资产调剂产权交易等于一体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行“十统一”运行机制,实现了权力的有效分解,形成了“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工作机制。

可以说,我们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中央和省里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部门职能不够明确,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二是行政审批项目仍然数量偏多、程序复杂,一些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质量不高,下放不彻底,审批效率依然不高。三是一些部门“两集中、两到位”落实得还不够好,行政审批窗口授权还没完全到位,存在厅外审批或主要环节厅外办理的现象。四是个别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作风漂浮,办事拖拉,影响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充分表明简政放权、职能转变依然任重道远。

当前,无论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还是推进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都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都迫切需要通过简政放权等改革措施来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的重要意义,要从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六大发展、促进富民强市的大局出发,按照总书记“三个有利”的要求,“只要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都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正确看待利益关系的调整,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担当意识,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推向深入。

二、把握重点,对准焦点,全力做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关键是要解决政府经济调节越位、市场监管缺位、社会管理错位、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形成科学合理的政府治理体系。

(一)坚持“放”到位,更大力度精简审批事项。放,就是放权,就是理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最大限度的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放的重点就是要抓好五个“再砍掉一批”。即:再砍掉一批审批事项,包括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再取消一批“含金量”高的行政审批事项,切实降低就业创业门槛;再砍掉一批审批中介事项,切实拆除“旋转门”、“玻璃门”;再砍掉一批审批过程中的繁文缛节,切实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之门;再砍掉一批企业登记注册和办事的关卡,切实清除创业创新路障;再砍掉一批不合理不合法不合规的收费,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的负担。当前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按照省政府规定时限,加快推进市县两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编制公布,市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要在2016年1月公布运行,县级政府部门要在2016年4月公布运行。要探索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确保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二是要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在做好国家和省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衔接工作的同时,继续清理并减少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对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及时进行衔接和清理,制定新的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公开透明运行,坚决杜绝以各种名义新增审批事项、重设已取消的项目。当前,要紧紧围绕城乡人居环境改善、重点项目建设、结构调整、扶贫、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等工作,加快推进简政放权,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三是要加快完善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落实好“两集中、两到位”,实现真正的“一口受理”。市编办要在6月底前完成各相关单位成立审批科的批复工作,各单位要对窗口人员进行充分授权,做到大厅之外无审批。要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严格落实“一审一核”,原则上对于即办件,要求一天之内必须办结;对于承诺件,在坚持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按审批事项实际情况,最少压缩时限三分之一。要运用互联网手段,完善网上审批,实现“网络化审批、智能化服务、数字化管理”,切实方便群众。要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加快编制《市本级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细化“十统一”运行机制,实现更为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交易”。

(二)坚持“管”到位,更大力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管就是监管、管理。一是要坚持放管结合,提升监管工作水平。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确保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接得住、管得好、用到位。二是要创新行政监管方式,加快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把权力执法关进“数据铁笼”,让失信市场行为无处遁形,权力运行处处留痕。要强化行业自律管理,加快形成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多元共治格局,增强信用监管、协调监管和社会共治能力。三是要健全现代市场监管制度,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新秩序,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各种违法乱纪、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加强社会信用监管,对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信用缺失的市场主体,进行重点检查、严厉查处、公示曝光,使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三)坚持“转”到位,更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转,就是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在减少对微观事务管理的同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一是要结合当前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动各级各部门及政府工作人员转变传统思维,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坚持为民行政,履行服务职责,规范服务行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二是要认真编制政务服务清单,建立涵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服务清单目录。三是要增强公共产品和民生服务供给能力,改进和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公共事业资源配置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各类社会主体投入公共事业的积极性,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民生领域的工作力度。四是要千方百计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出台的企业减负60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20条等措施和我市《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稳定运行的若干措施》,明确取消的行政管理事项和收费项目,要快放、放到位,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特别是要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积极引导企业上市融资,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保障企业正常生产,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顺利推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这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全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场深刻的政府“自我革命”。市里已经成立了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对全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统筹研究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大改革措施,协调推进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县市区也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完善改革方案,严肃工作纪律,加强督查评估,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产生实效。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市政府和协调小组的决策部署,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工作衔接和政策对接,建立健全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共同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二)加快进度,确保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对照国家、省和我市确定的目标任务,制定时间表,画出路线图,层层分解责任,细化要求,限时完成,重点工作要一天一排,一周一总、一月一清、一季一小节,做到平时“常算账”、年终“算总账”。要继续完善企业注册一条龙、基本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和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三个服务链条,年内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注册申请领证所需时间。要建立重大工作报告制度,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要及时向市政府报告重大工作进展情况,责任完成情况,全市排队通报。

(三)强化督导,严格考核。这次会议作出的安排部署都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全部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对工作任务全部予以量化,逐项明确目标要求、具体措施、时间进度、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要强化督导检查,确保督查考核工作做到真实、深入、彻底、到位。要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对不能如期按照要求完成任务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要在目标任务考核中,实行一票否优、一票否决。

篇6:推进职能转变工作总结

所谓政府职能,是指政府为实现国家利益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负有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经过多年的改革,从总体上看,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管理经济的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管理职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直接从事和干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的现象大大削弱,经济调节、市场

监管和综合协调的职能明显增强;单一追求高增长目标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工作重心逐渐集中到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来;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不断丰富,政府的政策方针更多注重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

然而,转变政府职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的政府职能还不同程度存在着部门管理体制不够配套、依法行政意识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等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干预经营,集权审批,市场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以充分发挥。二是体制不顺,因权设事,“三乱”现象还不能得到全面禁止。三是执法不严,侍权干预,行政执法制度的机制还不够健全规范。这些现象不同程度导致了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影响了社会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最终结果是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体系内,政府只有从直接微观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从重审批重管理转到重执法服务上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经济发展环境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优化发展环境、建设法治政府,主导权在政府,主动权在政府,关键环节在政府职能的转变,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制度建设,实现三个协调

要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就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机制做保障,通过制度把政府的职能固化下来,因此,加强制度建设显得非常重要。要注重通过提高立法质量,完善配套制度机制,确保政府及其部门实现行使职权的法制化、规范化,努力做到“三个协调”:一是要与健全市场机制相协调。转变政府职能与培育市场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在将企业推向市场,市场对企业起引导作用的条件下,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建立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主体,健全市场组织,不断提高市场的组织程度,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只有这样,政府职能转变才可能真正到位。二是要与健全社会组织相协调。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组织承担政府让渡的职能,必然导致大量社会事务无人管辖。因此,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同样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保障。政府要积极对社会组织予以引导和管理,促使其不断健全和完善,从而有效地分担传统体制的部分政府职能。三是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协调。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给国有企业更多的自主权,让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不再管理国有企业,而仅仅是从直接干预转向间接调控的管理方式转变。因此,要转变政府职能、改变计划体制下的政企关系,就必须完善国有企业的自我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实现企业搞活的目的。

二、理顺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

转变政府职能,其根本在于理顺管理体制,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如开展了对相对集中的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依据梳理和行政权力清理等工作,基本理顺了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今后,还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对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能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的审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对确要保留的审批事项予以精简、规范;对部门之间重复、多头交叉的审批予以归并。同时,要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的监督约束机制,推进行政审批的政务公开和民主监督,真正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政府部门从过去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好公共行政,加强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廉洁高效、协调运转、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

法制是发展环境的基础,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是政府的职责,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是政府的失职。因此,有必要加大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力度,加强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要把依法行政与提高政府部门服务水平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必要的执法经费,坚决纠正各种形式的收支挂钩现象,以有法必依求效率,以执法必严保公正,以违法必究顺民心,以法制意识和执法水平论干部,确保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四、塑造诚信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

上一篇:公共政策环境: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生育政策变迁及其环境下一篇:创优动员大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