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024-05-03

中专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共9篇)

篇1:中专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配套课件及其它资料

请点击百度文库“我的用户名”查看

第01课 身心健康促成长

【课题】身心健康促成长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了解心理健康维护的三个层次。

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分析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会求助和自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培养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关注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追求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增强维护心理健康、积极发展自我的能力。【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成长的意义。

2、难点:树立心理自助的意识,学会自我心理维护。【教学方法】

1、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心理健康课对你有帮助吗? 你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答: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据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与措施,调动一切内外积极因素,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其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它是一种预防式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维护。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三级功能:

1、初级功能(又称为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防治心理疾病。

2、中级功能(又称为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调节。

3、高级功能(又称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格完善。

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功能是帮助大多数人优化心理品质、提高生活质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学校有目的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成长的意义

1、心理教育是张扬人性的教育。(1)人之心力的张扬;(2)人之潜能的开发;(3)人之德性的培育。

2、心理教育是发展性教育。(1)求上心态;(2)自主意识;(3)健全人格。

3、心理教育是幸福教育。(1)察知幸福;

配套课件及其它资料

请点击百度文库“我的用户名”查看

(2)体验幸福;(3)追求幸福。

四、动画播放:《吕晓雯的故事》

1、读完吕晓雯的故事,请和同桌同学讨论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的成长与发展有什么意义?

2、请和小组同学讨论:希望心理健康这门课程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五、思考苑:心理健康维护等级划分

1、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人群是所有大众,侧重于预防,从时间上而言,是个体终生的课题。

2、心理辅导的对象是正常人,服务于教育的目的。心理辅导的核心是促进整体上积极的改变与成长,重在发展与预防。

3、心理咨询的对象大多属于心理正常或有轻微心理异常的人,心理咨询是帮助人解决当前的困惑,走出心理的误区,有干预的成分。

六、情境分析

请同学们谈一谈:我们该怎样正确利用心理测试?怎样区别哪些心理测试是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

七、拓展性训练

自我边界与尊重

1、活动要求。

(1)每位同学要专注此时,用心体会当下的内心感受;(2)每组同学扮演陌生人寻找感觉。

2、活动实施。

全班平均分成A、B两组。

3、活动过程。

环节一:A小组先做。在3米长、2米宽的范围内,摆放4把椅子。当作活动的公共汽车。第一站,一个同学“上车”,老师问他(她)的感觉。第二站,再上3个同学,此时4把椅子坐满了人。第三站,再上4名同学。第四站,再上6名同学。第五站,最后再上6名同学。

环节二:B组同学按上述活动步骤与要求做同样的活动。环节三:请全体同学思考。

(1)你允许陌生人离你最近的距离是多少?(2)回忆一下,你与亲人的最近距离是多少?(3)当别人靠近自己时,你会是什么感觉?

4、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的主渠道帮助我们健康成长。这个活动可以使我们懂得,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尤其是与熟人或朋友相处时,保持彼此的边界和尊重,是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篇2:中专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我的用户名“庄泽敏”下载

第04课 心理调适方法ABC 【课题】心理调适方法ABC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分析造成心理困扰的原因,以及拥有积极的心理调适方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了解几种有效的自我心理调适的途径。

2、能力目标:能自我分析心理困惑的主要成因,并掌握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认知调节、放松训练、积极自我暗示等,使学生能主动进行心理调适,做积极、乐观、自信、勇于面对现实的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能够主动进行自我调节,拥有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中的认知改变法,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2、难点:把认知改变法变成一种思维习惯,遇事学会换个角度思考。【教学方法】

1、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动画播放:《刘淇奇的故事》 思考:

1、刘淇奇为了改变自己,都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

2、你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都采用过哪些调节情绪的方法?有效吗? 由对故事的分析讨论,引出本课的主题,即中职生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新课教学

一、心理分析疗法

1、心理分析疗法,又叫精神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中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潜意识深藏于意识之后,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

2、通过两张冰山的图片来了解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着重了解潜意识。

3、如何运用心理分析法来进行自我心理调适?(1)合理宣泄;(2)自我反省;(3)心理暗示。

二、行为疗法

1、行为疗法,又称行为治疗,是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的一种非常通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是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学实验方法确立的原则,对个体进行反复训练,达到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一类心理治疗。

所谓适应不良性行为是不健康的、异常的行为,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原因,有些是神经系统病理变化或生化代谢紊乱而引起的症状,有些则是由错误的学习而形成。行为主义心理学

配套教案及其它资料 请点击百度文库

我的用户名“庄泽敏”下载

认为人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既然好的行为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不良的行为、不适应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而消除。

2、运用行为治疗法进行自我调适。(1)系统脱敏法;(2)厌恶疗法;(3)放松疗法。

三、认知疗法

1、两可图展示。

总结:通过看这些图,使我们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事实有时候并非就是你看到的或你想象的那个样子。

2、分析小故事。

一家跨国公司派了两位市场调查员到一个海岛去进行市场可行性的调查。这个岛上的居民没有穿鞋子的习惯,男女老少一律打赤脚。不久,公司收到两位调查员的报告。

A写道:“此岛上的人都不穿鞋子,因此没有市场前景。” B写道:“此岛上的居民都没有鞋子穿,这里大有市场。”

3、通过图片欣赏和对故事的分析,引出认知疗法即情绪ABC理论。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的。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信念,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和看法,C代表结果即情绪状态。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结果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信念B。同样的A在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C,主要是因为人的信念有差别。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

4、不合理信念简述。(1)绝对化要求;(2)过分概括化;(3)糟糕至极。

5、分析实例。

实例:在路上碰到朋友,但他没有理我。“我”会有哪些想法产生?哪个是合理的? 总结:人总有不顺心的时候,生活中各种压力会不同程度地向你袭来,这时就需要进行自我调节了。不是生活给了你喜怒哀乐,而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你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四、不良想法的展示

1、我最怕数学,所以我天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2、我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我是一个胆小的人。

3、我从未当过班干部,说明我没有这方面的能力。

4、人必须依赖他人,特别是某些与自己相比强而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好

配套教案及其它资料 请点击百度文库

我的用户名“庄泽敏”下载

些。

5、我对别人友好,别人也应该都对我好。

6、只有顺从他人,才能保持友谊。

7、朋友之间应该坦诚,所以不应有保密的事。

8、一旦这种事情(如受处分,考试失败等)发生在我身上,那我一切就完了。

9、不愉快的事情总是由自己不能控制和支配的外界环境因素所致,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无法控制和改变。

10、别人的看法是很重要的,一旦失败,外界一定会议论纷纷。

五、两种自我暗示方法简介

1、冥想放松法。

用一件真实的物件,如某种水果,来发挥自我想象的能力。

(1)凝视手中的橘子(或其它),反复仔细地观察其形状、颜色、纹理,用手触摸它的表面质地,感受其光滑或粗糙,再闻闻其气味;

(2)闭上眼睛回忆这个橘子都留给你哪些印象;

(3)放松肌肉,排除杂念,想象自己钻进了橘子里。想象一下,里面是什么样子?你感觉到了什么?里面的颜色和外边的颜色一样吗?然后,再假想你尝了这个橘子,记住它的滋味;

(4)想象自己走出了橘子的内部,恢复了原样,记住刚才在橘子里面所看到的和感觉到的一切,做5遍深呼吸,慢慢数5下,睁开眼睛,你会感觉到头脑清爽,心情轻松。

2、自主训练法。

(1)坐下来,背部轻轻靠在椅子上,头部挺直,稍稍前倾,两脚摆放与肩同宽,脚心贴地;

(2)两手平放在大腿上,闭目静静地深呼吸3次,排除杂念,把注意力引向两手和大腿的边缘部位,把意念排导在手心;

(3)不久,你会感到注意力最先指向的部位慢慢地产生温暖感,然后逐渐地扩散到手心。这时,你心里可以反复默念:“静下心来,静下心来,两手就会暖和起来。”

篇3:浅谈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有如此严重的心理问题呢?先从目前中专生的心理状况来看。

(1)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呈现出新的特点:基础知识较差, 学习能力不高, 行为习惯不良;特别生活背景如离异家庭、困难家庭较多;心理健康不良的较多。这些在某些方面处于劣势的学生, 往往处在教育的边缘地带, 是常常被教育忽视的群体, 他们被视为“边缘学生”。他们是学校和教师感到最头痛的群体, 中职学校的教育对象中有80%左右是这些问题生。

(2) 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着当今中专生。如今的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多表现为心理发展不平衡, 如:性格孤僻、怪异;情感脆弱易变, 意志不够坚强;缺乏合作精神, 以自我为中心;爱与老师顶牛、爱钻牛角尖;不能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教育;对他人缺乏同情心和关爱心, 甚至叛逆等等。叛逆心理是一种反常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 通常表现为情感的对立、抗衡和情绪上的嫌恶、不满。叛逆心理是这一时期学生的一个鲜明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学生都有心理问题。曾有这样一个女生, 经常逃课, 性格倔强, 不爱与人交流, 打架非常了得, 一个人能挑战七个人。后来从其他渠道了解到, 她的家庭环境不好, 父母离异, 父亲管教她时, 她经常产生对立情绪, 后来父亲就很少过问她的事了, 来校之前已在社会上混了一段时间。进入学校, 虽是新环境, 那种性格一时不会改变。这一时期的心理状态, 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存在。

(3) 基础知识水平低也困扰着当今中专生。如今的中专生成绩较差, 底子较薄。有一次在讲课时, 其中涉及2的平方, 结果一个学生问, 2的肩膀上那个2是干什么的。听起来很可笑, 可是笑谈之后却是一种浓浓的担忧。这样的学习基础, 如何能够接受中专的教育呢?

(4) 思想僵化, 精神世界匮乏。现在的大多数中专生把睡眠时间改在上课, 把休闲时间全部砸在了网络世界里, 上网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种良莠不齐的环境, 正慢慢地腐蚀着中专生的精神和思想。另一部分学生上课不睡觉, 却带着耳机听音乐, 或者拿着手机打游戏, 好像游戏和歌曲就是他们全部的生命价值。很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完全变形, 甚至扭曲。不知道我现在应该做什么, 而不应该做什么, 不知道哪些是对的, 哪些是错的。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是中职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什么样的心理才是健康的心理呢?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状态。说的通俗点, 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人际关系良好, 能适应环境, 有幸福感, 在学习、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生活效率。针对中专学生, 做好心理健康工作, 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从一些平常的事情入手去做:

(1) 学习上。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 要让学生们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在教学过程中以当前学生的文化基础为基准, 充分发挥中专学生爱活动的特征, 改变教育教学方法, 活跃课堂气氛,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

(2)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独生子女, 要引导他们克服自身在家唯我独尊的那种孤僻性格, 养成与同学团结协作、互谅互让的高尚品德。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 避免因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我们要认识到, 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 也很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 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 这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3) 建立青春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中专学生在青春发育期除了有闭关封锁的外在表现和复杂的内心活动, 还有因生理剧变而引起情感上的激荡等问题, 有的还出现相对幼稚、不成熟的早恋现象等。这些问题学生本身不会自我消除, 需要通过空间和时间进行心理辅导。学校或班级的学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活动或讲座, 正确指导学生度过这一重要时期。

(4) 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挫折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 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在学校或家中没有遭受挫折的洗礼, 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 就好像是温室里的“花朵”, 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而只有学生在学校中就遭受许多挫折, 掌握了应付挫折的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讲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中专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 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在这里我强调的是对中专生生活和工作情况方面的艰苦教育。现在的物质条件, 使很多学生感到生活安逸, 不知吃苦有何难。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比如社会志愿服务、徒步拉练、商品推销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感觉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自己学习的积极性, 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

篇4:如何加强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中专生;心理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在中专学校任教十年,总的感受是不容易。作为任课教师,能够在课堂上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不容易: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课后能够仔细复习的学生屈指可数;作为班主任,不仅心从早到晚悬着,就连手机在深夜响起,都不是稀奇的事;至于上课和任课教师发生冲突,旷课上网吧玩游戏,和“小对象”煲电话到深夜,因情感问题情绪失控等都不足为怪。因此,如何正确处理中专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新形势下中专学校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影响中专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家庭因素。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沟通和了解,父母的言行举止,父母对待工作、生活和待人接物的态度等都对其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校曾对603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认为父母对自身产生积极影响的学生只占7.5%。

2.学校因素。学校因素包括学校的常规管理,学校和班级的风气,教师的教育方法,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对我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认为校内同学对自身产生影响的占52.9%,居于对自身产生影响人群的首位。

3.学生自身因素。对我校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67%的学生极少或不会主动学习,在不良情绪表现方面,空虚无聊情绪占73.8%,烦躁不安情绪占45.9%,害怕担忧情绪占36.2%,喜怒无常情绪占33.8%,情感淡漠占30.8%,焦虑紧张占30.5%;而且就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在校的中专学生。

4.社会因素。社会上很多人对中专生的偏见和歧视,对中专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就业压力也有很大影响。

二、如何加强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个良好、和谐、奋发向上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使得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的班主任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要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施教,使之在个人特点的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只有全面看待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才能逐渐强化学生的优点,弱化和消除其缺点。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没有任课教师的帮助,班主任单枪匹马很难做好工作,因此要把班级建设好,任课教师应配合支持班主任,互通情报,共同研究,统一要求,分工合作。

2.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中专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值班,随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我校于2007年成立了心理咨询室,由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的教师专职负责,咨询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面谈和网络,少数通过电话和书信方式。心理咨询师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咨询学生的隐私严格保密,防止给学生心理造成负担。问卷调查表明,88.8%的学生對心理咨询持接受态度。两年来的心理咨询实践,不仅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不良校园事件的发生,而且还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推进了学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3.扩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其生活内容。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多项学生课余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学生处每月都会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跳绳比赛、拔河比赛、接力比赛、定点投篮比赛、板报评比等,每个班每月都要组织至少一次主题班、团会;教务处每个月都要组织各专业的技能月赛,每年五月中旬还会举行学生技能节,至2009年已举行了九届,每个班的参与人数都在90%以上。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成就感和荣誉感。

4.拓宽就业渠道,减少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于高学历化,造成了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难,由此引发中专生的自身心理压力。我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分为四部分:就业指导课。学校从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宣传、择业技巧训练、择业心理调试等各个方面对毕业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教会学生正确自我定位,确定阶段性目标,有意识地训练其加强自信心,进行自我调节,提高其抗挫折能力。

参考文献:

篇5: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所面临的心理行为适应问题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些心理行为问题只依靠传统的说教式、单一化和公式化的德育是解决不了的,只有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 教育 ,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存在的种种心理行为问题,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既治标又治本的独特作用,促进中职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社会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中职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1、自卑、缺乏自信心

目前,我国中职生大都是因升学 考试 失败或家庭 经济 条件较差的学生,由于社会上存在的对中职生的偏见与歧视,往往使中职生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学生群体中自惭形秽,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从而丧失努力学习的动力,加之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面对陌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难免感到束手无策,困难重重,久而久之,便产生自卑心理。

2、逆反、情绪控制能力较低

在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亲友的影响,过多或过早目睹社会阴暗面,内心深处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对学习与班规校纪抱有严重的逆反消极心理,对教师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生活上自暴自弃,得过且过。

3、人际交往缺陷

青春期的中职生社会交往更加突出,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全新的环境,内心迫切渴望与人交往、宣泄情感,但主动性不强,且缺乏基本的交往知识和技巧,因此他们往往会排斥他人的价值观念而树立自己的自我认同,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念去要求他人的情况,对他人的优点难以认同,对他人的缺点又难以容忍,往往容易引发人际冲突,在人际交往上往往会出现困惑,甚至有的学生会出现交往障碍。

4、盲目追求个性发展

少部分中职生属于这种类型。这部分中职生由于对学习无兴趣、无目标、无动力,对所学专业冷淡,精神无所寄托,其行为由紧张、压抑转向标新立异,盲目追求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奇装异服,嘴叼香烟,寻求刺激,蛮横任性,目空一切,争强好斗。

二、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生活中每一天都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不愉快”,可能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乃至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2、加强思想教育特别是理想教育

理想教育应从社会现状分析入手,让学生清楚社会和个人现实的差异,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异,从而尽量避免心理障碍;让学生明确美好的未来对每个人的努力都是公正而均等的。教育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能力基础,才能为实现个人的既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能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学习和挫折,同时,具备心理健康的素质。

3、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心

因中考的受挫,不少中职生几乎完全否定了自我,给自己贴上了“我不行,我很笨”的标签。而“我不行”的罪魁祸首就是对自己不正确、不客观的评价。要教育学生通过学会与他人比较、与自己比较、自我反省等途径,学会对自我的正确评价和认识,逐步培养自信心;使学生懂得他人的评价就象一面镜子,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要肯定,消极的要积极寻找原因。因此,要经常提醒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理想是什么、打算怎样度过职校三年的学习生活、我的优势和不足在哪里等问题。通过自我反省,要深刻的认识自己,对心灵真正有所触动,同时不断形成自己一套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从而更好地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塑造自我,形成并具有自信心。

4、注重学生乐观向上性格的培养

印度有句古谚:“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性格对一个人成长和 发展 的意义从中可见一斑。青少年时期是性格形成、发展和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著名的心 理学 家奥苏贝尔把青少年时期称为人格的再造期。要 教育 中职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用智慧点亮人格发展的道路。著名心理学家容格有句名言:“文化的最后成果就是人格。”不少学生自卑、抑郁、嫉妒大多是由于对自身缺乏自信,而支撑自信最有力的基础则是知识和能力。所以加强中职生学习科学 文化知识的教育、加强技能训练的过程至少是健全人格、优化人格的一个重要渠道,从而逐渐培养中职生积极自信地面对生活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5、让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情绪是一把双刃剑。”即情绪既可以建立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也可以破坏或中断这种关系,而其中的关键是个体能否有效而积极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相对来说,正处在青少年期的中职生,情绪内容丰富,情感体验也较深刻,反应强度大,更易冲动和走极端,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往往因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因此,中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中职生的积极情绪和高级情感,在与中职生交流时注意他们的情绪状态,尽量避免与他们发生直接矛盾和冲突。通过分析情绪产生的过程,帮助学生有意识的选择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即认知重评策略和表情调节策略,使学生努力保持稳定积极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此外,对中职生青春期的生理健康教育应放开一点,大胆一点,过去进行青春期教育时欲言又止、“犹抱琵琶半遮脸”的做法已不适合思想开放的 现代 中学生。对中职生的异性情感要注意疏导和迁移,不能将其一概贬为一种不光彩的行为,要从思想上进行疏导,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正确对待青春萌动。除了让学生懂得一些青春期生理的相关知识外,还可以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组织的书画、歌咏、体育 等一系列的比赛活动进行迁移,使学生的异性情感融于知识的荟萃、情操的陶冶和集体氛围的情趣之中。从而逐步培养健康的情感思想,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参考 文献 :

[1]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2]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6:中专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我的用户名“庄泽敏”下载

第05课 天生我材必有用

【课题】天生我材必有用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不断完善自我的方法,学会让自己的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相符合的方法,使自己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

2、能力目标: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能自我分析产生自卑、自闭及自怨自艾的原因,能积极肯定自己、悦纳自己,激发潜能、发挥特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极地悦纳自我,消除不必要的“体貌烦恼”,认识到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充满着艰辛,相信自身有很大的潜力有待于挖掘,确信自己可以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

2、难点:悦纳自我,拥有自信,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故事分享

青年与沉香

古时候,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送他的儿子去闯天下,青年来到热带雨林中找到一种树木。这树木高达十余公尺,在一片大雨林中只有一两株,砍下这种树木,经过一年时间让外皮朽烂,留下木心沉黑的部分会散发一种无比的香气,放在水中不像别的树木浮在水面而会沉到水底去。青年心想:这真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呀!青年把香味无以比拟的树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没有人来买,而另一个卖木炭的小贩却总是很快就卖光了产品。刚开始的时候青年还不为所动,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信心终于动摇。

第二天他把香木烧成木炭,挑到市场,一天就卖光了。青年非常高兴自己能改变心意,得意地回家告诉他的老父。老父听了,忍不住落下泪来。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1、青年的手中本拥有着沉香,却由于没有认识到沉香的珍贵,使沉香由“价值连城”变成了“价格低廉”的木炭。

2、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却不自知,总羡慕他人的“好”,最后却连自己都迷失了。

启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认识自己。新课教学

一、动画播放:《张坤的故事》 思考:

1、你认为张坤是如何发现自己优势的?

2、这对他的学习、生活和未来求职有什么影响?

二、关于自我评价的种种

配套教案及其它资料 请点击百度文库

我的用户名“庄泽敏”下载

1、自我评价过高:自视很高,总以为“我是天才”、“别人都不如我”。

2、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缺少信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低人一等”。

3、自我评价利己化:凡事喜欢将过错推给他人,不愿承认自己的不足。

4、自我评价相对客观:接受自己、悦纳自己、并及时调整自己。

三、认识自我的途径

1、与他人比较。

(1)通过与同龄人的比较,了解自己的特质;

(2)Tips:比较不是目的,更不是攀比,重要的是通过比较来正确认识自己。

2、与自己比较。

(1)通过与“过去的”自己比较,来认识“现在的”自己;(2)启示: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意义。

3、自我反省。

通过自我反省,更深刻地认识自己,逐渐形成一套正确的自我评价的标准,最后达到自我实现的人生目标。

四、试一试(作业)

用一张画描述出自己认识的自己,放飞你的想象力。你可以用任何形式来表现自己,例如,你可以把自己画成一棵树、一片云、一块石头等,旁边可以附注文字加以说明。

五、两则故事

1、故事1。

一位少年对一位老年人抱怨自己一无所有。老年人说:“这样吧,我们来做一个交换。你把你的手给我,我给你100万。”少年吃了一惊:“你给我1000万也不成!”老年人又说:“那把你的双脚给我,我让你当州长。”少年摇摇头说:“你让我当总统也不行。”老年人再次建议道:“把你的双眼给我,我让你娶到全国最美丽的女子。”少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就是给我一个天仙也买不了我的眼睛。”老年人奇怪地说:“你有一双价值超过1000万的手,重要程度超过总统地位的脚和比天仙还要紧的眼睛,那你怎么还说自己一无所有呢?”少年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身上就有着非常珍贵的东西,然而自己却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些,更不要说充分利用自己身上的长处了。

启示:认识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珍贵之处。

2、故事2。

有一个孩子,读了几年小学后,12岁随父到厦门上初中。他不喜欢上课,成绩很差;而成绩差又让他更不喜欢上课,总是留级。第1次留级还很痛苦,后来总留级又无所谓了,结果总共留了5次级。孩子虽然读书不行,但留级期间他喜欢上了木刻、雕塑。最终初中也没读完,父亲觉得这样的孩子,将来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最终他将自己的兴趣发展起来了,在他15岁时就有自己的第1幅作品《下场》被刊登在《大众木刻》上。他叫黄永玉。后来,无论是在木刻、绘画还是雕塑方面都成了名家,还成为了中央美院的教授。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正是这个独一无二,才成就了今天的黄永玉。

两则故事的思考:

(1)你希望2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打算怎样度过中专2年的生活?

配套教案及其它资料 请点击百度文库

我的用户名“庄泽敏”下载

(2)你重新发现了哪些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你会怎样发挥长处,克服不足? 这2个答案,只有你自己能回答你自己。

六、拓展性训练

1、自我思考。(1)想过去; A、我的幸福往事:

B、一件最让我伤心的事: C、我最害怕回忆什么: D、被老师表扬的情景: E、去年我获得的最大成功: F、至今也不肯告诉人的秘密:(2)想现在;

A、我是什么样的人: B、我的最大优点: C、我的缺点:

D、我是自卑还是自信的: E、学习的意义: F、我有哪些才能:(3)想将来; A、我将去向何方: B、我会有哪些成就: C、我的形象会不会改变: D、我会为了什么而忙碌: E、我的生活如何:

F、我能够活到多少岁: G、我的目标是什么:

H、我准备在何时实现目标:

2、激励:《我就是我》。

(1)我就是我,心中没有偶像,没有楷模。因为我不是傀儡,不是木偶,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有我的思想,我的灵魂,我的性格;

(2)我就是我,我感受到人生的快乐,也品尝过生活的曲折。我愿意奉献,也希望得到;我崇尚奉公,也承认自私;我欣赏谦虚,但也生有傲骨;

(3)我就是我,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我爱,我慕,但不嫉妒;我想,我恨,但不悲叹;我笑,我哭,但不过敏;我忍,我让,但不怯懦;

(4)我就是我!我强调自我,但不唯我独尊;我强调自信,但不自傲;我崇尚刚强,但不粗暴;我追求自由,但不任性;

(5)我就是我,一个醉心大自然、酷爱新生活的我。我敬佩梅花的刚强,我崇拜青松的挺拔,我动情垂柳的依恋,我倾心红豆的相思;

(6)我渴望友谊,我渴望爱,我期待理解。但是,我知道,这一切我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

篇7:第一中专健康教育自评报告

市教育局创卫办:

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要求,对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实施细则,现对我校健康教育工作自评如下。

一、高度重视,健全健康教育机制

1、学校健康教育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并制定专项计划,做到机构健全,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2、努力搞好健康教育和学科渗透工作,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如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在自然课中渗透环境卫生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学生接受健康教育率达10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90%以上。

二、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各种传媒的宣传教育作用,办好学校健康教育黑板报和宣传栏,做到每月更换一次;利用校园广播,坚持每周宣讲健康教育知识;配合市区爱卫会工作,开展专题卫生讲座;利用校园网络等宣传卫生健康知识;

三、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规定的20项指标要求,各学校要在确保对健康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重点改善教学基础设施,使教室采光照明、课桌凳、厕所、食堂、饮水及体育锻炼设施和健康教育器材、教具、教学用房与宿舍等硬件全面达到指标了要求。

四、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建设

认真做好学生的身体健康监测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指导工作。按照卫生部门关于学校“六病”防治的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中小学生近视眼、龋齿、营养不良、脊椎弯曲等常见疾病和水痘、麻疹、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群体预防与矫治工作。

五、认真执行信息报告制度

设有专职传染病和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员,学校发生群体性发热、咳嗽、腹泻、食物中毒以及麻疹、腮腺炎、手足口病、肺结核、甲流等传染性疾病时,应在二小时内同时书面报告教育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做好跟踪信息上报工作。

六、切实搞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

我校逐条逐项对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规定的20条指标,认真做好考核自评工作,查漏补缺,不断完善,确保健康教育各项指标全部达到了规定的标准。

七、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建档工作

重视健康教育工作各种资料的收集、归档、立卷工作,重视会议记录,广播稿、宣传栏及黑板报底稿等资料的及时收集,做到档案资料全面纪实,管理科学规范。

漯河市第一中专

篇8:中专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 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

现在的中专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 学生的学习由普通教育转向职业教育, 发展方向由以升学为主转向以就业为主, 他们毕业后将直接面对职业的选择, 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方面, 对学习无所谓或紧张、焦虑, 有压迫感, 注意力不集中, 考试作弊;人际交往方面, 不善于沟通, 多疑, 敏感, 抑郁, 孤僻, 自卑, 冲动, 依赖, 逆反;生活方面, 不适应校园集体生活, 独来独往, 迷恋网吧。这些问题都亟待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加以解决。学校应结合中专教育的特点,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排除学生的心理困惑、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面对学习、生活的各种挑战。

2 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于课程教育之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心理上的修养, 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能想象[1]”。心理健康教育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基础, 课程教学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 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因此课程教学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每位教师、每位实习指导教师都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同时, 学校也应通过各种方式、各个教育工作的环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保证学生个体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应具有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 有达到目标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 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掌握自己的命运, 正视自己, 正视过去, 面对现实, 注重未来, 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潜能并实现自己的价值。课程教学本身都包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只要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利用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结合课程内容, 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使学生积极接受课程教学的内容, 就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进行课程教学时, 要有意识地将学习生活目标的确立、意志品质的培养、完整人格的形成、思维能力的锻炼、环境的适应能力等与课程学习紧密联系、相互渗透, 在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熏陶。

在课程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 教师是决定者, 教师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也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 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也要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引导学生, 使其心理状态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3 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和日常管理之中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内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 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学校传统、行为习惯、道德规范和生活习惯的总和, 其核心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中专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目的。一方面, 学校可通过举办文艺汇演、演讲赛、辩论赛、知识竞赛、体育比赛、新老学生交流会、校报校刊墙报及社团活动等, 发挥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协作性, 让学生体会集体力量的强大和同学关照的快乐, 让他们在取得成绩时感受付出带来的肯定, 让他们在受到赞许时体验自我肯定的愉悦。另一方面, 要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网络、墙报专栏等媒体的宣传作用, 宣传心理健康和卫生健康知识,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意识, 不定期地开展各种咨询活动,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丰富学生的知识, 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和生理障碍, 营造良好氛围, 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健康的心理和生理教育的熏陶。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 班集体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集体观念、责任感和义务感的培养, 遵守纪律和自制能力的培养, 各种行为规范的形成, 自尊自强、人际交往、自我实现等多种心理需要的满足与激发, 都会在集体发展的过程中完成。因此,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学生心理的引导者———班主任,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 承担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班主任深入学生, 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心理需求和心理问题, 应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巧去点拨学生, 及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摆脱困境、完善自我。同时, 要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集体氛围。首先要树立健康向上的班风, 营造积极向上、宽松友爱、健康温馨的氛围, 使学生彼此尊重和理解, 并从班级的环境和支持中得到勇气和力量, 促进其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巩固。其次要利用学生行为的从众性, 发挥群体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中专生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 涉世不深, 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但他们非常看重同龄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自己在小团体中的地位, 把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当成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在他们看来同龄人的赞许标志着自己的成功。因此, 应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 以促进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第三要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 把思想教育、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主题班会, 如学校学习的适应、交友、择业、职业与社会适应等, 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和抵制错误思想的能力, 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完成中专的学业, 轻松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挑战。

4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堂教学计划, 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 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正规实施, 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中专生的自觉要求。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 可根据年级开展分层课堂教学, 在课程教学中, 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上, 而不是仅停留在对心理健康学的理论讲解和对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解决上, 要通过课堂教学, 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 帮助学生提高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三是采用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形式, 把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心理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可根据中专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开展各种心理训练活动, 如通过游戏、演讲、角色扮演、团体讨论等形式, 进行自信心、人际交往、情绪自我调控等训练。通过训练活动, 将生活中的典型情境引入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 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教师队伍, 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 通过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 给学生以一定的帮助与指导, 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情感与态度模式的变化, 使其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与选择, 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迈向自我实现。同时, 心理辅导教师应以谈心、书信、电话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帮助学生从新环境、管理方式、学习不适应, 交往困难等心理困扰中解脱出来, 使其保持心理平衡, 提高学习与生活的质量。

21世纪需要生理、心理和人格都健康的人才, 未来社会的竞争将是心理素质的竞争。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工作。学校、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和关爱, 才能塑造和净化他们的心灵, 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成为真正社会需要的人才。

摘要:在中专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中,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篇9:试论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中专生;职业教育;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7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94-01

一、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当前中专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十个方面:一是学习压力感。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一听说考试等,心里就紧张。二是偏执。偏于固执,总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任,自以为是。三是敌对。经常与人抬杠;或者有打人冲动。四是人际关系敏感。与人相处,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不喜欢我;和异性在一起,非常不自在,说话脸红。五是抑郁。精神苦闷、低落,闷闷不乐。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整日没精打采。六是焦虑。心里烦躁,总觉着有什么事。七是自我强迫现象,明知没必要做还要做。八是适应不良。对学校的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九是情绪不稳定,忽高忽低。十是心理不平衡性。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而感到不平。其中,学习压力感,是当前中专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而造成我国中专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教育界对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还不能把日益增多的中专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同思想品德加以区别,把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笼统地认为是学生的人品、道德和思想问题,不能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妥善和治疗性地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扰。

其次,应试教育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无视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承受能力,一味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了心理紊乱,甚至产生了变态心理。

第三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不正确的家教构成了中专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第2个直接原因。在家里,父母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而对子女的思想变化、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则少有关心,相互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

第四是传统教育观念作怪,一些教师教学方式不当。现在,传统的师道尊严和严师出高徒的教育观念依然在一些教师的心中根深蒂固,一些老师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必须对学生严格,在学生面前保持一定的威严,这样才能让学生听话,才能压住课堂,因此,对犯错误或学习不好的学生动辄进行指责和呵斥。

二、如何开展对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许多中专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不善于了解自己,或者由于未能正确评价自己。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標,正确处理好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阿题,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使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得到较好的发挥。

二是教育学生要面对现实,把握现实,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正确认识中专生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的短处和长处,使学生对社会环境有较正确的认识,使其心理行为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趋势,达到自我实现、自我成才与社会要求、社会贡献的协调和统一。

三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情绪。引导学生在学习工作中积极锻炼自己的意志,认真完成各项学习工作任务,要持之以恒,善于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和挫折,要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言行遵守学校纪律,对学习严格要求,对工作精益求精,对生活勤俭节约。

四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热爱生活,投入生活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社会变革,要融入社会,对社会尽自己的责任要积极引导学生把握时代主旋律,勤奋学习,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投身于社会打下。

三、开展择业观和社会观教育

社会中的某些不良现象、就业过程的某些弊端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这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从如下方面进行教育。

第一,加强职业道德,爱业、敬业精神的教育。职专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直接上岗,因此要灌输道德、责任、义务等方面的知识。如果学生缺乏这些方面的知识和素质,将无法适应社会,也无法承受未来。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上岗后明确自己的任务,积极投身于工作中爱业敬业。

第二,正确看待社会风气,面对社会现实。社会风气作为影响中专生的宏观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具有相当的渗透力。因此职业学校要重视中专生心理发展的社会性,坚持家庭与学校、社会教育的统一,尤其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有的企业在用人方面存在任人唯亲、唯关系为上等不良现象,对职专学生分配竞争不公平,这就要教师合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现实,帮助他们完善思维判断力,明确方向,明辨是非。

第三,传授正确的择业心理。中专生在择业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择业平常心态的教育,坚持思想疏导,帮助职专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兴趣,加强职业兴趣的养成教育;要把自己的职业理想建立在国家人民利益的基础上,两者要很好地结合,克服好高骛远的思想,慎重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第四,进行公平竞争的教育。现今社会是一个剧烈竞争的时代,无论在任何领域、任何方面都渗透竞争机制。职专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都存在竞争,如果不能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就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如果存在不良的竞争手段和不当的竞争心态,会对学生特别是刚毕业的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职业中专肩负着要求与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每所职业中专只有明确教育目的,加强办学投人,端正办学思路,完善办学模式,才能培养出具有现代的、良好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具有创新意识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闫芳芳.职业中专心理素质教育三个阶段的构思[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1:39-40.

上一篇:听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执教《趣识对联》有感下一篇:典礼上女方家长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