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同课异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有感

2024-04-27

听同课异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有感(精选2篇)

篇1:听同课异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有感

听同课异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有感

2014年11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朱顶、小溪和实验小学三校开展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数学组的教学课题是五年级数学的《小数乘法》和四年级的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我听的两节课同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听后,收获颇多,主要有以下点:

一、切实体会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上这两节课的分别是实验小学的吴博朦老师和武桥中心小学的武敏老师。两位老师很年轻但课上的很好。从这两节课的教学流程可以看出两位老师对于这节课的教学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第一节课是实验小学的吴博朦老师上的。他主要把“列表整理”当作解决数学问题的辅助工具。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认识列表整理策略、体会列表整理策略的优点、学会从问题整理条件填表、分析表格中的数量并列式解决问题。整节课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学会了“分析数量关系——从‘问题或条件’列表——列式解决问题”。一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并能够利用列表整理分析数量关系,解决数学问题。第二节课是武桥小学的武敏老师,她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这样的几个步骤:为什么要列表(数据多且混乱)、怎样列表(找所需要的条件,并对应成行,整理成表)、为什么从问题列表。并在练习中让学生尝试去列表,但由于前两个环节操作时间过长,练习的非常少。由此可见,两位老师的设计思路还是区别很大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听课的老师感受到“同课异构”的魅力。

二、促进了我对这节课的思考

从个人对这节课的理解角度,我更倾向于武敏老师对于这节课的安排。因为我认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更重要的是对于“列表策略意识”和“列表能力”的养成。试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就本节课的例题“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来讲,学生不列表也是能够很容易列式解答的。但为什么要学习用列表整理后再解决呢?因为列表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所谓策略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方法,它是一种非常直观、简明的好方法。从这一点上讲教师首先得让学生认识到“列表整理”的好处。这正是武老师新课教学安排的第一环节,她让学生体会到列表能够使“混乱的信息更简洁”。其次,列表时注意什么。武老师

在这个环节上利用自己为学生准备的学具(题目中的六信息),采取让学生上黑板摆一摆的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相同的量应放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最后是怎样列表才能更简洁(从问题入手找所需要的信息,摒弃多余的信息)。整节课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围绕上述的几个步骤层层递进。而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由于操作时间太长(摆信息时操作、新课列表时追问学生怎样列表更简洁,并让学生再次操作„„)影响了后面的练习与小结,使得这节课收尾显得仓促不够完整。于是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就在思考:怎样才能压缩时间完成这节课。我认为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操作活动固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但过多就会严重影响一节课的效率。在这节课中,新课第一环节的操作是必要的,但对于第二环节,我个人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借助数学教材上的提示,很快地让学生掌握列表的方法,无需再浪费时间,这样既易于养成学生结合数学书学习新知的好习惯,让他们体会数学教材对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后面的练习,小结等环节留有余地。

三、认识到“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这节课”。

在之后的评议中,各位教师各抒己见。从各位听课老师的评议中,我再次体会不同老师对于这节课侧重点的不同。但有一点大家是认同的就是如果想更好地上好这节课,就必须结合两位老师的教学理念。即把武老师的新课设计放在新课第一环节,而把吴老师的新课设计放在新课第二环节,这样设计既着重培养了学生的策略意识与能力又让学生能够用“列表整理”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学习策略的意义。用其中一位老师的幽默语言所说“这节课犹如电视剧《红高粱》,武老师要演绎前半部‘爱恨情仇’,而吴老师要演绎后半部‘抗日战争’”。因为列表首先是一个策略,策略指的是良计,好方法。武老师的教学设计侧重点是让学生有策略意识,掌握列表的方法。吴老师的教学设计的侧重点是用列表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只有这两个教学设计的合二为一,才能使得这节课做到: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学习与发展,让看似普通的“列表整理”策略发挥“无用之用”。

篇2:听同课异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有感

今天下午听了五年级两位老师讲《分数的意义》一课,下面我想针对这两节课谈一些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首先,两位教师都是以“1/4”这个分数引出新知,讲解分数的意义。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1/4”的理解,举出生活中有关1/4的例子。这时学生举的例子中都是分“一块蛋糕”、“一个苹果”„„仅限制于分一个物体。这时教师通过分8个正方形、12根小棒,让学生分别找出它们的1/4。设计这个环节,我认为一方面是让学生巩固对1/4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意识到还可以把“8个正方形”、“12根小棒”„„把一些物体平均分。这时教师引出“一些物体,一个物体”都可以称为“一个整体”,也叫单位“1”。

两位老师都能让学生在动手分一分、说一说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首先,分4个物体,其次,分8个物体,最后,分12个物体,每次都让学生找出1/4,并把每一次的1/4举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感悟到:虽然都是单位“1”的1/4,但是每一份的数量不一样,首先让学生直观感知。然后课件出示3次平均分后结果,让学生从图上整体感知:找出3次平均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时主要是强调单位“1”不同(数量不同),所以导致每份的数量(1/4的结果不同)不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对单位“1”的深刻理解。在动手操作中,焦素萍老师除了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找出1/4,还让学生换一种学习方式,画出12根小棒,涂出1/4,这样变换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投入更大的激情去学习,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为了突破单位“1”可以分成不同的份数,这时杨老师让学生把12根小棒任意分,分出自己想要的分数,老师的设计意图可能是想让学生知道单位“1”可以分成若干份,可以任意取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老师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这时学生出现了平均分成3份、6份、12份,这时老师分别问学生:1份怎么用分数表示?其中的几份怎么用分数表示?或者老师换种思维去问学生:5/6表示这样的几份?11/12表示这样的几份?从多种角度去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两位老师在课堂接近尾声阶段,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再次理解单位“1”的不同,导致所分到的1/3的数量不同。直观的让学生感知理解:虽然都是1/3,但是为什么分到的不一样呢?(怎么不公平?)这时学生会反驳道:第一位同学分的是9块糖的1/3,得到3块;第二位同学分的是6块糖的1/3,得到2块糖。这时教师教师追问:“那这位同学拿走几分之几就公平啦?”同学们结合分数的意义马上说出:拿走6块糖的1/2,得到3块。这是剩下3块,其实老师的意图是让学生拿走3块的3/3,这时学生出现了意外,最后老师又把学生引到正题上:“如果这位同学要和前面的同学拿得一样多,拿走几分之几就都拿了?”学生最终解决了老师提出的问题。焦素

萍老师在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然后再把老师手中的糖去分一分。可见,两位老师的意图一样,但是教法却不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能使学生高效的学会新知,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焦素萍老师最后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个1/5,在纸上画一画。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单位“1”的数量可以随意确定,只要满足每一份分得同样多,并且分的总份数是5份,最后应该让学生把1/5指一指或涂出来,每一份都是单位“1”的1/5,可以任意涂出一份,防止学生发生思维定势。

上一篇:做盲校志愿者有感下一篇:牛年春节适合群发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