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2024-04-27

关于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共14篇)

篇1:关于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Adobe Photoshop CS关于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与好几个同学姓杨。他们经常结伴而行,常开玩笑说:“我们是100年前是亲兄弟,100年后也是。”老师说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5000年),就有了姓。于是,我对姓氏产生了疑惑,决定调查杨姓的历史和现状。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杨姓的来源和杨姓历史名人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李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李姓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杨姓的来源:

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 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肸的封地。晋武公(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肸,字叔向,又称叔肸,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 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 分支)后,赐当地少 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杨氏起源主要有四:

一、出自姬姓二、三、少数民族杨姓

赐姓转姓三、四、出自姞姓

少数民族杨姓

五、出自扬姓

历史上杨姓的名人:

杨震、杨杏佛{又名杨铨}、杨虎城、杨振宁、杨简、杨炯、杨国忠、杨玉环{又名杨太真}、杨尚昆、杨勇、杨至成、杨得志、杨秀山、杨国夫、杨梅生、杨思禄(于都籍)、杨卓(兴国籍)、杨力(瑞金籍)、杨汉林(兴国籍)、杨俊生(瑞金籍)、杨怀珠(吉安籍)、杨恬(德安籍)、杨世明(浏阳籍)、杨永松(大埔籍)、杨尚高(平江籍)、杨尚儒(连城籍)、杨国宇(仪陇籍)、杨家保(吉水籍)、杨辉图(大埔籍)、《黄埔军校三百名将》列有杨林(红一方面军参谋长)、杨杰(国民党少将)、杨至成(解放军上将)、杨家骝(国民党追赠少将)、杨嗣震(国民革命军三十军政治部副主任),杨坚、杨广、杨震„„

杨姓人口数量:

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8295万人,占总人口的90.56%。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约占

全国汉族人口的3.08%,在全国分布极广,尤以长江流域的省份多杨姓。杨氏人口大约是4千多万。

杨姓迁徙史:

杨姓的发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内,后为晋所灭,其子孙因避乱,远在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时期就有个别杨姓人士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内,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至秦汉之际,有的迁居河内,有的迁居冯翊(今陕西大荔)。

台湾杨氏

台南佳里杨氏台南,即今台南市,是台湾省西南部的历史名城,1661至 1886年间为台湾政治、经济中心。市里有郑成功祠,为著名古迹。随郑成功人台的杨文科就落籍在台南佳里,成为望族。其后有杨文魁,字子伟,号逸齐,奉天人。

海外杨姓

杨姓向海外比较大范围的移民,是在元末以后,尤其是在明代郑和下西洋以后,这是中国南部特别是福建、浙江、广东等省的杨姓人士向海外迁移的发轫时期。主要是为了避免天灾人祸而向海外谋生的。移居的主要地区是在今天东南亚一带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孟加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在鸦片战争以后直到 20世纪初叶,或因政治避难,或为追求西方科技,或为寻找革命真理,杨姓人士迁居的主要地区则面向西方欧美一带,这也是杨姓人士飘洋过海的第二个重要时期。

泰国杨氏居住在泰国的杨姓人士也不少,他们在这里建立了泰国杨氏宗亲总会。印度尼西亚杨氏居住在印尼的杨姓人士建立了印尼杨氏宗亲总会和印尼万隆佛昙杨氏联谊会。

欧美澳洲杨氏20世纪以来,杨姓子孙在留学或经商的过程中,侨居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的杨氏很多。这些人在贸易、科学、艺术、工程、政治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许多人都成了各界精英。

篇2:关于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杨,听爸爸妈妈说,姓氏是一种很深奥的文化。于是,我对杨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 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了解杨氏的起源。

2. 阅读相关的报刊、教科书,搜集有关杨氏名人的资料。

3. 上网浏览有关杨氏人口数量的资料,记录下来。

4. 查阅书籍和相关资料,了解杨姓在百家姓中的排名。

5. 上网浏览有关于杨姓族谱的资料。

6. 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杨姓迁徙史。

7. 上网浏览,了解杨姓的地位。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

杨姓的起源

一、出自姬姓 二、赐姓转姓 三、少数民族杨姓

四、出自姓 五、出自扬姓

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杨姓名人

杨纂、杨坚、杨广、杨炯、杨玉环、杨行密、杨延昭、杨士奇、杨延和、杨慎、杨震、杨振宇、杨利伟……

上网

杨姓人口

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约有400万。

书籍资料

百家姓排名

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6。

上网

杨姓宗谱

《弘农杨氏重修房谱》、《墨杨氏家乘》、《武林杨氏宗谱》、《杨氏谱书》、《杨氏族谱》、《杨氏谱系》、《杨氏家谱史》……

上网

杨姓迁徙史

台南佳里杨氏 台北半线杨氏 台中杨氏 台中沙鹿镇杨氏 香港杨氏 海外杨姓 马来西亚沙巴州杨氏 孟加拉杨氏 缅甸仰光杨氏 菲律宾杨氏 新加坡杨氏 泰国杨氏 印度尼西亚杨氏欧美澳洲杨氏

上网

地位

是现时中国第六大姓氏,也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四、结论

1.我国杨姓源远流长,杨姓的发源也在今山西省汾水中游霍县一带,后来繁衍分布至今河南境内,成为后世杨姓发展的主流。

2.在历史长河中杨姓人才辈出。有北宋名将杨震,唐玄宗宠妃物玉环,唐代著名诗人杨炯,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以及诺贝尔物理获得者杨振宇。

3.杨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位,约有人口400万,占全国的3.08%。

4.杨姓不管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杨姓遍布许多个国家和地区,光是宗谱就有一百来卷,我为自己是一个杨姓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篇3:关于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国外关于“神入”的研究

英国关于“神入”的研究,侧重于对儿童历史思维的概念研究。英国历史教育专家在上世纪90年代开展了一项重要的研究———“7至14岁儿童历史概念与教学取向”(简称CHATA),在研究中狄更逊(A.K.Dickinson)依据“神入”历史的步骤和联结资料的解释,设计出几种测试儿童“神入”历史的认知概念,并以儿童的答案来区分其认知水平。

美国方面对于“神入”历史的研究,不论是国家课程标准还是个别学者的论著,都着重于教学实务方面。在1994年公布的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神入”是“历史的理解”、“历史的分析与解释”的一项要素。

“神入”历史被视为理性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元素,是一种引导历史思维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但自从被列为历史的基本学习能力并广为宣传后,在英国历史教育界,围绕“神入”这个概念的争议始终不断。

二、中国大陆关于“神入”的研究

国内对“神入”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才有学者涉及这一问题。

于西友等编著的《历史学科教育学》和白月桥的专著《历史教学问题探讨》都涉及“神入”,但这两部著作只是对“神入”的概念作了初步的界定,并没有对“神入”作进一步的详细论述,没有深入到教学实际中的应用。

陈新民在编译的《运用历史神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你能神入张伯伦的内心世界吗?》一文中,介绍了历史神入的概念、特征,以及在一节历史课中运用神入的教学范例。

王德民在《论历史课堂教学的神入现象》一文中,就课堂教学层面上对神入的教学形态、教学特征及其教学机制作了初步的探讨。

赵士祥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神入”艺术杂谈》一文中,论述了历史“神入”教学艺术的特征,历史“神入”教学艺术的意义,历史“神入”教学的一般形式与例述。文章还结合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些实例,阐释了作者对“神入”教学艺术

从上面的简要综述可以看出,中国大陆的学者和教师对“神入”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理论探讨也不够深入,但比较注重其在教学实际中的应用。

三、中国台湾地区关于“神入”的研究

对Empathy一词,台湾地区的历史教学者也多译为“神入”。“神入”被视为理解历史的重要一步。台湾历史教学界对“神入”的研究,较大陆地区略晚,但有些探讨比较深入。

吴翎君的《历史教学理论与实务》一书中的第五章《理性理解历史的教学示例(一):“神入”历史》专门探讨了神入历史的问题。该章所论神入历史的教学,从三方面示例。

黄琇苓在《谈历史教学中的“神入(empathy)”概念》一文中认为,神入是一种对人事理解与谅解的能力,奠基于对史料做深度解读与判断的能力。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神入的定义、争议及其在台湾的研究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思考与empathy相关的历史教学概念;第三部分提出对这一主题的展望。文中将历史教育上关于empathy的争论归结到四个方面。作者还针对20世纪“实证主义”、“相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历史哲学家对历史本质的批判进行了说明、澄清。

综合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历史教育界关于“神入”的研究起步较早,也比较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欧美学者对于“神入”并未达成完全的共识,还存在许多争议。我国对于“神入”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比较少,缺乏较系统的理论阐释。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理念,开始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并改进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时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神入”,但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神入”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所涉及的层面却很广,不论是理论研究方面还是教学实践方面,值得探讨的地方还很多。

摘要:20世纪后期“神入”作为一种引导学生历史思维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被引入到英国的历史教学领域, 随后传入我国。对这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些研究,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关于“神入”的研究情况进行较系统的梳理。

关键词:历史教学,神入,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1]于友西.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吴翎君.历史教学理论与实务[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2004.

[3]陈新民.运用历史神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J].历史教学, 2001, (6) :49-52.

[4]王德民.论历史课堂教学的神入现象[J].教学与管理, 2006, (8) :60-62.

[5]赵士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神入”艺术杂谈[J].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7, (5) :30-35.

篇4:关于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键词:投资连锁保险;历史发展;现状问题;保险益处;发展趋势

一、投资连结保险理论概述分析

投资连结保险,简称投连保险。也称单位连结,证券连结,变额寿险。投资连结保险顾名思义就是保险与投资挂钩的保险,是指一份保单在提供人寿保险时,在任何时刻的价值是根据其投资基金在当时的投资表现来决定的。

二、投资连结保险在我国的发展

1999年10月,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在上海推出了“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正式将投资型保险产品带入我国保险市场,同时掀起了中国保险行业的创新之风。之后中国各大保险公司相继推出投资连结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在中国保险市场的占有率逐步上升,一度达3成以上。

2003年7月1日,中国保监会颁布的《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正式生效。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是指包括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保险在内的人身保险产品。新精算规定的出台是我国新型保险产品经营和监管走向规范化的重要标志。

2007年3月26日,中国保监会制订颁布的《投资连结保险精算规定》,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进行监管,规范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经营,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消费者在金融知识、理财能力、风险意识等方面也日益成熟,能够更加理性的购买投资连结保险等新型理财产品,对投资连结保险这样更大弹性、更多选择、更加透明、更多功能的综合理财产品有更大的需求。

三、投资连接保险的功能分析

1.投资连接保险的保障功能

人们购买保险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分散风险、获得保险保障。作为一种新型的保险产品,投资连接保险具有传统保险产品的固有特征,那便是保障。

投资连结保险保障的范围、程度等因具体产品而异。值得一提的是,有的险种除了提供意外与疾病身故保险金、全残保险金等保障外,还有其他服务项目,如保证可保选择权和豁免保险费等。

2.投资连接保险的投资功能

投资连结保险除提供风险保障外,还具有投资功能。这是投资连接保险区别于传统保险产品的最重要特征。投资连结保险的投资部分的回报率是不固定的,未来投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保单价值将根据保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确定。 一方面,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比较好时,客户的资金也将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反之,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不理想时,客户也将承担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取消了保单固定利率,所以保险公司可以制定更加积极的投资策略,通过对资金的有效组合和运用,使其发挥更大效用。

四、投资连结保险的主要好处

投资连结保险是一种投资型的保险险种,相对于传统寿险产品而言,除了给予生命保障外,还具有较强的投资功能。其主要特点是:保费分成投资和保障两部分,受益主要来源于投资账户的收益,风险由客户自己承担。投资连结保险一般会把投保人所缴付的保费按照不同的比例分为两个账户:一般是较少部分保费进入保障账户,用于体现产品的保障功能;其余较多的部分进入投资账户。

投资账户中的资金将由保险公司的投资专家进行投资操作。目前保险资金被允许在银行存款、国债、一定比例的企业债券和基金等渠道进行投资运用。投资连结保险的投资收益扣除管理费用后,基本上全部分摊到投资账户内,归客户所有。但同时,出现亏损等投资风险也要由客户进行承担。投资连结保险的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保费分成投资和保障两部分,受益主要来源于投资账户的收益,风险由客户自己承担。

此外,保险专家特别强调,消费者选择投连险一定要满足一些特定的条件,如一定要在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解决之后才可以考虑投连险;一定要在经济收入达到一定阶段后,才可以适当拿出部分资金而绝不能是全部资金来购买投连险;同时,选择投连险必须要对资本市场的风险有足够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分红型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寿保险产品。

五、促进投连险健康发展的建议1.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要不断提高 一是采取措施减少销售误导行为。一方面,要加强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保险公司内部形成诚信展业的氛围;要设置展业资格限制,如规定投连销售人员的学历、司龄、接受培训时间标准和设置销售资格考核程序等。另一方面,要将投连客户范围限定在具有一定的金融投资知识和风险理念,具有长期投资目标,对各种理财工具特征有一定认识,并且收入状况较好,有稳定资金进行长期投资的客户。

二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防风险能力。首先要赋予投连险产品更全面的保障内容。保险公司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完善投连险产品的保障功能,进一步实现投资和保障的有机结合,才能争取到更多的优质客户。其次要提高产品创新与精算水平。对与产品本身相关的财务风险做出精确判断和预估,提高对死亡给付、费用收取、退保损失等项目计算的准确性,提高保险公司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是改善经营管理水平。一方面,要更新客户服务理念。必须在简单的电话回访、售后拜访的基础上向客户提供理财规划、保障咨询、投资建议等为核心的专业化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信息披露管理,确保消费者正确理解投连险产品。应加强对其保障功能的解释和宣传,将客户的关注点从单纯的投资功能转向保障与投资兼顾的风险与理财规划。此外,保险公司应加强对投连险销售行为的监控,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监测体系,高度关注销售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2.监督管理方式要不断改进 一是进一步完善监管法规体系。监管部门应当密切关注投连险发展动态,并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适时调整监管政策和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监管手段,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来实现监管转型,做好监管服务,加强风险防范。可在现有法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操作性更强的实施细则或指导原则,包括市场准入条件、销售人员展业资格认定、投资账户管理和评价等 二是建立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监管指标体系。监管部门可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保险资金运用发展状况,设计一个可行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以更好地对保险资金运用进行有效监管。风险监测指标可包括:偿付能力、资金运用比率、基金投资比率、风险集中率、拆入资金比率、流动比率、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等,各指标均有相应的权数和计分标准。监管部门根据得分对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和资产风险状况进行评定和分类,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管 三是建立保险监管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协作监管的监管框架。由于投连险产品是保险产品和投资工具的特殊结合体,具有投资类金融产品的特征和性质,保险监管部门应借鉴证券监管部门的经验,弥补对投资性产品监管经验的不足。在投资账户管理和评价方面,两个部门可以进行协作监管,证券监管部门重点管理独立账户相应的投资基金单位价值的准确性和公允性,保险监督部门重点管理在相应基金单位价值下的保险金额和保单现金价值确定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毛毓宁.我国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年第02期

[2]何莉.我国投资连结保险发展现状之探讨.武汉大学商学院

篇5:关于姓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写问题的提出

二、写调查方法

三、写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写结论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姓和氏的区别:

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

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

2、以国名为姓氏。

3、以邑名为姓氏。

4、以乡、亭名为氏。

5、以居住地为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

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篇6:关于邓姓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邓姓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邓姓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nn一.问题的提出 n我们班只有我一个人姓邓,我们同学说历史姓邓的太少了,所以现在只有少数人姓邓。我不相信历史上只有几个人姓邓,所以我对邓姓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n二.调查方法 n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邓姓的来源和邓姓历史名人。n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邓姓人口和分布情况。n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邓姓的名人故事。n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n信息渠道 n涉及的方面具体情况 n书籍,报刊邓姓的来源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氏。n书籍,报刊,教科书历史上的邓氏名人邓世昌,邓石如,邓芝,邓牧,邓子龙,邓小平......n上网邓氏的人口邓氏子孙繁昌,人口众多,分布于冕宁县及邻近各县。总人口达十多万!n爸爸的讲述 n邓氏族谱江西南昌《邓明华邓氏家谱》称:江西南昌邓氏族人“乃禹公六子(邓)训门之后。” n四.结论1.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氏。n2.历史上姓邓的名人很多,如:邓世昌,邓石如,邓芝,邓牧,邓子龙,邓小平......n3.邓氏子孙繁昌,人口众多,分布于冕宁县及邻近各县。总人口达十多万!n n

篇7:关于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姓名:陈彦翕班别:五(1)

一、问题的提出

一次听老师说,姓氏是一种文化,很值得研究。于是我班的同学给自己的姓氏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1、2、3、4、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或自己的祖籍 上网浏览 走访有关部门 查询各种报刊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① 陈姓的来源:

传说陈姓的直接来源是陈姓为古帝舜的后裔的姓。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先贤遗民,封舜的后裔与陈(地名,今河南淮阳),国号陈,其后子孙均以陈为姓。陈姓第12代孙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齐国被秦国灭后,田轸逃到河南禹州、许昌一带,恢复陈姓。此后,陈姓在中原发展成为名门望族。陈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陈姓的大发展是在公元557年,陈霸先在江苏南京称帝,国号陈,此时,陈国封了许多陈姓王,使陈姓子孙遍及长江和朱江之间。唐朝初期,朝廷派陈政、陈元光父子经过几年的战争镇压了福建南部的叛乱,局势平定后,陈元光定居福建,成为南方陈姓最主要的一支。

②历史上姓陈的名人:

陈胜-秦未民变首领,与吴广一同揭竿起义

陈平-汉太祖的大臣,曾任丞相

陈皇后-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

陈汤

陈蕃

陈寔-东汉太丘长

陈亢-孔子弟子之一

陈圭-三国时期东汉文臣

陈登-三国时期东汉文臣

陈琳-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陈群-制定“九品官人法”

陈泰-三国军事家,政治家,陈群之子

陈宫-三国时期吕布谋士。

陈武-三国时期东吴将领。

陈寿-史学家二十五史中《三国志》作者

陈庆之-南北朝第一名将

陈伯之-初为南朝齐将

陈陶-唐朝诗人

… …

② 陈姓人口数量:

陈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位的大姓,人口众多,据统计,人口大约7000多万。

③ 陈姓族谱:

中华第一姓产生在周口,伏羲“定姓氏”在周口,周口也就成了华夏姓氏的根源,成了华夏儿女寻根问祖的圣地。

在周口市淮阳县城 1400 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0 多个自然村落里聚居着无数陈姓人家,他们约占这些村里人口的 80% 以上,从衣着容貌上你看不出他们与别人有何不同,但走上前一问,他们都姓“陈”,说是陈胡公的后人。“陈氏七千万,始祖皆胡公。”他们说的胡公是谁呢?这位就是陈胡公,一位创造了 5000 年陈姓起源、繁衍历史的总导演,是他拉开陈氏家族波澜壮阔历史戏剧的第一幕,演尽了人间的生灭盛衰,聚散悲欢。关于陈胡公封国得姓,《史记?陈杞世家》这样记载,陈胡公妫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武王伐而封之。从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一个舜帝的英武后代,正在指挥着千军万马,驰骋战场,为国立功,受封于陈国。他不但建陈国,开陈姓香火,还广教人民耕种,使陈国很快富裕起来------。千百年过去了,陈家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他们的传统和信仰都亘古不变的保留着先祖的烙印,他们的血脉、他们的历史就写在世代延续的族谱里。在淮阳县北陈楼村的 500 多户人家中,2000 多口人全都姓陈,是陈胡公 20 世孙陈亢的后裔,传到今天已是 95 世孙了,自陈胡公在这里建陈国开府,就没有离开过,是这里的老陈户。

陈姓族谱共有3卷。

四、结论

1、陈姓的来源历史十分悠久,据记载,白氏、刘氏等都曾被改为陈氏。

2、满族也有人姓陈。满族陈氏有两种情况:一是后金努尔哈赤统治时居住在东北的汉族陈氏被强迫改为满族陈氏,二是本系满族姓氏改为陈氏,仍属满族;据《清朝通志‧氏族略八》满洲旗分内高丽姓载:「陈氏,世居平壤地方,巴颜镶蓝旗包衣人。天聪时来归,其曾孙二达色任护军。」其后多由高丽人(其祖上多为汉人)融入满族。刘庆华《满族姓氏录》载,世居东北张当地方的陈佳氏,后改为陈氏。其实陈佳氏因明代居于辽东,后为金国努尔哈赤所统治。被逼改为双字,满族姓陈佳,即陈家的同音字。

篇8:我国大学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研究

在我国近现代史上, 大学一直扮演着社会先进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播器的重要角色, 其所特有的校园文化不仅有助于莘莘学子养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会以辐射源的形式引领所在地区甚至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因此,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是满足大学生文化需求、促进校园和谐发展、丰富民族精神、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文化是大学的基因, 是一个大学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大学的基本特质, 是凝聚师生共同为之奋斗的灵魂。虽然众多的理论界学者和教育界相关人士对大学文化发展的地位及重要性等理论问题已基本达成了共识, 但在大学文化的内涵界定这一基本问题范畴内却始终保持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态, 主要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方式。而两者最大的区别则是物质文化是否应包含在校园文化范畴之内。笔者认为, 虽然物质和精神分属不同的范畴, 但就大学文化而言, 即使是最单纯的思想文化成果也直接或间接受益于大学教职工队伍结构、教学科研设备以及校容校貌等物质成分的存在和发展, 因此, 笔者认为大学文化的内涵应界定为在大学校园区域内, 由大学管理者、专职教师、大学生等众多主体在日常管理、教学、科研、服务、校园活动中共同创造的思想文化成果、制度建设成果、行为表现成果以及以载体形式存在的各类大学物质文化成果。

二我国大学文化发展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的大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礼记·王制》中有记载:“有虞氏, 养国老於上庠, 养庶老於下庠。”其中的“上庠”即当时的国立大学的意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王朝的更迭, “大学”又几经易名, 如“东序、辟雍、太学、国子监等”, 虽然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大学的办学规模、招生人数、办学理念等不同, 但特定历史阶段的大学文化对于该阶段社会主流文化的传播以及社会的管理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始于汉朝的封建社会主体时期的大学文化

公元前134年, 大儒董仲舒上书汉武帝:“愿陛下兴太学, 置明师, 以养天下之士”, 汉武帝接受了这一建议, 于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 这就是中国当时的最高学府, 功能和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太学选聘学优德劭者从教, 称为博士;招收学生, 称为博士弟子。太学以《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为教材, 学生经考试及格, 任用为政府官吏。汉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郡国学, 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 或设国子学, 或两者同时设立, 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即“大学”。这些“大学”的设立及其所秉持和弘扬的儒家文化在客观上不仅有利于维护封建君主统治, 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儒家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并最终成长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和精神文化。

2.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末年的大学文化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 救国图存成为时代呼声。清政府虽在教育方面做出了一些改革之举:“停科举、设学堂、奖游学”等, 但其办学指导思想仍然是洋务派长期以来所倡导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学堂教习的仍是“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 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因此, 该时期的“大学”文化虽然主体上仍保有历代封建王朝中“大学”所固有的文化性质, 但较以往相比, 其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在某种程度上使腐朽的封建“大学”文化增加了几分活力。

3.20世纪早期的大学文化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0世纪之后, 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又以北京、上海高校为中心发起了一次革新运动——新文化运动。由京师大学堂发展而来的北京大学在时任校长蔡元培的主持下锐意改革, 改革广泛涉及领导体制、学科设置、学制设置、科研机构等众多方面, 在“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的影响之下, 北京大学的校园文化焕然一新, 出现了以科学和民主为内容的新思潮, 学生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日益突出。

1919年5月4日北京部分高校学生走上街头拉开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的序幕。之后, 天津、上海等众多城市的大学生纷纷停课、示威游行, 大学生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主力。五四运动中大学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的精神构成了该时期大学文化的主流。此外, 该时期内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各地大学校园内悄然生根并不断传播, 一些进步爱国青年学生在思想上纷纷接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对大学师生的影响, 不仅丰富了该时期的大学文化, 而且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此外, 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 诸如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废除学监制, 以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岭南大学为首的部分高校开始招收女大学生等一系列的高教改革似一股清风吹进了大学校园, 为变革中的大学文化增添了生机。

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学文化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大学云集的平、津、京、沪一带相继沦陷, 日军蓄意侵占和轰炸大学校园。在国民党政府“培元固本”政策的指引下, 除少数教会和私立大学外, 大部分大学迁往了后方。经过资金来源、招生政策、教学管理、考试方法等一系列改革之后, 国统区的高等教育得以维持。与此同时,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解放区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 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大学等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相继成立, 培养了几十万革命干部和各种专门人才。抗日战火中的大学校园读书声与爱国热情并存, 爱国救国始终是该阶段大学校园文化的特点之一, 许多具备了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带着浓郁的救国之情先后补充到各行各业中。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 反对内战、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民主呼声首先在各地大学校园内响起, 大学生们高喊着“反对内战, 争取自由民主”“美军退出中国”“反饥饿、反内战”等口号罢课游行;绝大部分具有爱国心、正义感的大学教授通过罢教、发表宣言等实际行动来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独裁、内战的真面目, 他们的行为对国统区学生运动的进行, 对唤起人民群众的觉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处延安的大学更是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共产主义人生观、时事政治等思想政治教育。因此, 革命和进步始终是解放战争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5. 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间的大学文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高等教育基本上是“以俄为师”“独尊苏式”。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与民国时期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等教育理念强调大学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 为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服务。但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和十年“文革”之中, 大学教师等知识分子惨遭迫害, “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理念和活泼的学术氛围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往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 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间的中国大学文化经历了一个从开放包容到缺乏活力的巨大转折。

三我国大学文化发展的现状

1. 改革开放至今大学文化建设总体呈现良好态势

1978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的号角在中国大地上吹响。伴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的确立, 中国大学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期, 大学理念得以重塑, 大学传统得以逐渐恢复。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法制平台。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学术氛围得到较好的改善, 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愈加生动活泼, 高校师生又一次成为塑造社会精神文化的重要力量。

1990年4月, 首次全国校园文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引起了国内教育理论界的高度重视。1992年10月,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 1994年8月31日, 中共中央又颁布了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文件中提出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把校园文化作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形式, 推动了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无论是从理论研究上还是从实践上都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各高等学校都把校园文化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环节予以加强, 普遍较为重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环境的改善以及道路文化、楼宇文化、寝室文化等文化建设;各种类型的校园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志愿者活动更是蓬勃展开;在大学管理者、专职教师、大学生等多重主体的共同参与下, 近三十多年的大学文化, 呈现出生机勃勃、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2. 大学文化建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改革之路并非坦途, 同样, 经历改革的大学也存在着发展中的弊端, 大学文化建设无论是在精神层面还是在物质层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20世纪90年代探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起, 大学行政化作为高等教育的诟病之一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至今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其特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机构设置政府化、工作方法行政化”。这种高度集权、行政化和官本位的管理, 不可避免地助长了大学的功利主义, 影响和降低了教育质量, 干扰和损害了学术的活力和创造力, 造成大学“千校一面”, 缺乏特色和个性的现状, 以及招生腐败、学术腐败、财务腐败等教育腐败问题的出现, 直接影响了大学制度文化的完善以及思想文化的创新。

与此同时, 中国大学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大学规模发展困境的制约。从20世纪末开始, 中国高等教育逐渐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随着大学招生人数的持续增加以及大学新校园的建设, 大学校园文化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问题:与古朴的老校区相比, 新校园建筑更具现代特色, 设施更加完善, 但却因缺少了历史符号和传统因素而显得不够厚重, 部分高校甚至出现了重物质、制度文化, 轻精神、思想、行为文化的现象;与老校区兼容工作与生活双重功能相比, 新校区由于地理位置普遍偏离市中心, 许多高校教职工没有选择家随校动, 仍然居住在市区, 每天依靠班车等交通工具上下班, 这使得工作时间之外的校园精神文化发展因缺少了教师这一重要主体而显得缺乏引导性。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得到了飞速发展, 网络很快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青睐, 以极快的速度成为大学校园的一个现代元素。随着近几年大学基础硬件设施的完善, 很多学校都设置了电子阅览室, 为图书馆或学生宿舍安装宽带接口, 部分大学生甚至购买了私人笔记本电脑。大学校园的网络生活化, 在给大学生提供更宽广的信息获取渠道、丰富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 其负面作用也不容小觑。有些大学生把网络当成了学习的“捷径”, 论文、作业的完成完全依靠网络, 影响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些则沉湎于网络交友、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大量的学习时间被占用, 损害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 大学生通过网络更加便捷地感受到了外面的世界, 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冲击下, 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正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感到迷茫、失落, 缺少了对理想、信念的执著, 模糊了爱国主义热情, 甚至失去了正确的政治信仰。大学文化既因网络科技的发展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同时, 网络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诸如校园文化多元化、西方化, 大学精神颓废化等负面现象。

总之, 大学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斗征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大学文化是大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大学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的不同发展状况认真分析, 有利于我们总结经验, 不断创新, 推动大学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大学生文化需求、促进校园和谐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大学文化是大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学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客观地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多年, 大学文化建设总体呈现出生机勃勃、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但同时也存在着与大学行政化、新校区扩建、网络发展等因素相伴而生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文化,历史,现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1-10-26/001923361344.shtml, 2011.10

[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929949.htm, 1994.08

篇9:高校外语教学的历史和现状研究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学 历史 现状 研究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逐渐变得频繁,为此,外语的作用突显出来。在这种形势之下,外语教学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而其任务与要求也有所转变,所以,外语教学必须要进行改革。

一、高校外语教学历史研究

在高校外语教学方面,其中有很多问题值得讨论。大学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划分成四个阶段,而且,各阶段的特点不同。第一,1978-1985年,在这一阶段,外语教学的目标与方式尚未定型,所以,这一阶段也被称为起步阶段与外语教学的摸索时期。第二,1985-1999年,这是外语教学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外语教学也更加规范,已经具备了教学大纲以及统编的教材等。为此,这一发展阶段也同样为外语教学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1999-2002年,在这一阶段,是外语教学调整与改革时期。其中,不仅对外语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而且,改变了相应的教学要求。另外,在四六级考试方面也做了相关调整,且题型也更加多样化。同时,分级教学开始向着纵向与横向发展。基于此,调整了教材的内容,逐渐向着现代化教学手段靠近。第四,2002-至今,外语教学在教学要求与测试等多个方面得到了突破。

二、高校外语教学现状

即便高校外语教学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与进步,但是,在教学改革方面一定要引起相应的重视。其中,教学设备有所改善,且学生外语水平也有所进步,然而,外语教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其中,现阶段的外语教学始终将语言知识的传授作为重点,而且,具体的模式就是教材与黑板的结合,但是,要想对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行培养具有较大的难度。另外,高校外语教学始终以应试教学为主,所以,最终使高校外语教学更为重视成绩,而语言教学也自然难以发挥作用,使得外语教学实际效果不理想。

三、高校外语教学具体改革策略

1.积极转变教学思想与观念。在高校外语教学改革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转变教学思想,不应当将外语考试作为外语教学方面的重点,也不应该将考试的合格率当作外语教学效果的衡量指标,而是应当予以有效转变。其中,教学内容需要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作为重点,而教师课堂地位则应当转变成指导者与监督者。另外,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则应当将学生当作中心,教学逐渐转变为语篇水平,并且更加注重语言运用的精确性与流利性。与此同时,教学思想与观念的转变,需要有效处理素质、能力以及知识关系,并且重视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内容的技术更新。在高校外语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十分关键。其中,外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语言知识的传授以及技能训练等等。而在外语语言教学方面,可以以外语为主要途径,对学生交际能力进行全面培养,进而将学生潜在能力充分挖掘出来。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确保教学内容能够达到教学的目标。根据当前外语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全新的框架构思,就是把外语教学划分成基础外语和专业外语这两个部分,而重点则放在基础教学阶段。在一二年级的前三个学期,应当设置外语必修课程,而在第四个学期开展外语选修课,主要内容就是技能训练与四级重修课。在选修课当中,应当设置英语会话、听力以及翻译和写作等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对学生语言基础及语用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与文化交流及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相吻合。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对学生交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就是文化因素,因为语言同人类文化紧密相连,在展现民族文化习俗与历史发展的同时,也真实地反映出了民族文化思维及价值观。所以,在外语教学改革方面,应当重视语言文化的重要作用,将这一内涵向学生阐述与讲解,并且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对语言表达的规律及文化特征等进行进一步地了解,进而使学生能够在文化背景环境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而在语言教学当中,则应当设置外国文化课程内容,有效地转变原有外语教学的模式。

在此基础上,高校外语教学的重点就是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外语学的目的就是实际应用,但是,应用重点则是交际能力水平。而“哑巴”外语的问题应当得以解决与改善,学生则应当具备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在外语教学方面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动学生语言表达的激情,全面提升其口头表达的能力,特别重要的是应当对教学内容予以重视。导致学生交际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就是其所学习的内容无法在实际环境中得以应用,所以,教学始终与实际相脱离。但是外语教材内容过于规范与标准,所以,学生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会感觉困难。要想对学生外语表达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就应当在实践中寻找寻找课堂学习材料。为此,同样需要对教材内容予以改革,在其中应该添加情景教学与立体教学等内容,进而同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相吻合。

综上所述,高校的外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要想实现教学的顺利开展,应当在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并且有针对性地研究和探讨,根据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有效地整合高校外语教学各环节,增强改革工作的系统性,以全面优化外语教学。文章对高校外语教学的历史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且针对当前外语教学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希望能够积极地完善并促进高校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亮球,赵玉闪.网络时代高校外语教学的挑战与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164-166.

篇10:关于闫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班级里,只有我姓闫,我便不由自主的想,闫氏的人聚集在哪里呢?他们中有什么名人呢?于是,我想做一个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调查闫氏的来源。

2、闫氏人口的现今数量。

3、闫氏中的名人。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

电脑

闫姓的来源

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手上就有一个闫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闫城,他的子孙也姓闫,称闫氏。

闫姓人口的数量

据统计,目前闫姓人口数量已经至少有200万人。

闫姓现今分布

据网上调查结果,现在闫姓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江苏等地。

四、结论

一、关于闫氏的来源,有这种说法。

1、据《姓谱》载,分闫、阎二姓。又据《五音集韵》载,闫“同阎义,俗用”。所以在《百家姓》里,两姓并存。

相传太伯的曾孙仲弈,被周武王姬发封在闫乡,他的子孙因此就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闫,称闫氏。相传周昭王

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手上就有一个闫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闫城,他的子孙也姓闫,称闫氏。出自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唐叔虞,建立了晋国,到晋成公的时候,晋成公封自己的儿子懿在闫,晋朝灭亡以后,他的子孙就有人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因此也姓闫。

二、闫氏人口现今的数量。

闫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60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三、闫氏中的名人:

姓闫的人中有许多的名人,有

闫姬(阎姬):(公元98~126年),女;河南荥阳人。著名东汉安帝皇后。

闫姬之父阎畅,母宗氏,东汉安帝刘祜的皇后,有才色,性妒忌。闫亨(阎亨):(生卒年待考),著名晋朝大臣。

闫元明(阎元明):(生卒年待考),安邑人(今山西夏县),著名南北朝时期北魏随郡太守。

闫立本(阎立本):(公元?~673年待考),阎立德之弟;雍州万年人(今陕西西安)。著名唐朝画家

闫次平(阎次平):(生卒年待考),河东人(今山西永济)。著名宋朝画家

闫承翰(阎承翰):(生卒年待考),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著名宋朝大臣。曾凿渠引唐河水百余里,既通航运输,又灌溉农田,利国利民。闫若璩(阎若璩):(公元1638~1704年),字百诗,号潜丘;山西太原人。著名清朝学者、考据家。

篇11:关于龙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龙姓的来源。

二、调查方法。

1、找有关中华姓氏书籍,上网浏览,了解龙姓和龙姓来源。.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龙姓人口和龙姓分部情况。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龙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上网查资料,找有关书籍。

涉及方面:

1、龙姓来源

2、历史上龙姓名人

3、人口数量。具体内容:

1、传两千多年至汉代,有龙勉,因仕从河北钜鹿诏迁扶风京兆,传四代有龙述,字伯高,龙伯高初任山都县令,汉光武帝时升零陵太守,官于楚,家武陵.为武陵始祖.。

2、龙子,龙且,龙勉,龙述(字伯高),龙庚......3、龙姓人口约280万

四、结论。

1、龙姓的来源因多涉及神话,不可详考,其一:出自黄帝之臣龙行。据《姓氏录源》及《竹书纪年》所载,黄帝臣有龙行,黄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郑)。是为河南龙氏。

2、龙子:最早见于史籍的龙姓名人,据说,这位贤人又被称为龙叔,由于主张“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而被孟子引用以告滕文公,因而青史垂名。

篇12:杨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弘农郡:西汉弘农县即旧函谷关地,在今河南省灵宝北,为弘农郡治所,郡境包括黄河以南、宜阳以西一带。东汉至北周,曾一再改名恒农郡。天水郡:西汉时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省通渭西北)。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肃省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湖南省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此支杨氏,其开基始祖为韩襄王将领杨苞。

历史来源

「杨」源出

1.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云。周武王分封其第叔虞于唐邑(山西翼城)。出公子齐,生伯侨,天子封为杨侯,以国为氏。2.为五胡十六国时氐族姓氏,据《晋书》云;氐有杨氏,世居仇池(甘肃仇池山)。3.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代北姓「莫胡芦」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杨」氏。4.出自「扬」姓。以邑为氏。古时有「扬氏邑」。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的直系后裔,因此,杨姓的起源,要从黄帝说起。5.赐姓转姓。6.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代北姓「莫胡芦」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杨」氏。

迁徙分布

杨姓的发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内,后为晋所灭,其子孙因避乱,远在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时期就有个别杨姓人士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内,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至秦汉之际,有的迁居河内,有的迁居冯翊(今陕西大荔)。杨姓为晋所灭后,便向西发展繁衍,其先迁入陕西,后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今河南境。至汉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于此时,多由湖北、陕西迁去。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杨氏族人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晋、唐这一时期,是杨姓在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由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和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及宋代的靖康之乱,中原社会动荡,许多杨姓子孙为了避乱,大举南迁,其中以福建为迁播中心。隋唐后便逐步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安徽、湖南、浙东、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至宋代起,杨姓已广布江南广大地区。南宋初有大商人杨垢,随康王南渡,自河南定居宝山白沙,潜心经商,诚一无伪,商民共信,聚集成市。宋末,杨荣从上虞迁至上海;另支杨氏,与钟王李三姓被流配到奉贤滨海地区;元代,渤海滨州人杨乘、嘉靖进士杨道亨的先人,相继自杭州和河南迁入青浦;元末,钱塘杨璃迁南汇下沙;著名诗人诸暨杨维桢避乱华亭天马山。明代洪武初年,人们称之为洪武落业。据志书记载,在元末明初朱洪武血洗湖南的战争中,湖南土著居民遭受了空前浩劫,特别是长沙、岳阳、常德、益阳、湘潭等地区成为一片废墟。朱元璋建国后,为了复苏湖南,采取了江西填湖广的政策,因而大批的江西(包括浙江)杨姓宗族,迁往湖广地区。总之,杨姓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于今河南、陕西、山西三省外,还有以甘肃天水为中心的一线,以湖南、江西为中心的一线,直至遍及全国各地。

当代杨姓的人口已达到3696万,为全国第6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3.1%。根据新华社北京2006年1月10日电,国家自然基金委支持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的百家姓顺序已经新鲜出炉,杨姓保持第6位。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杨姓人口由240万激增到3700万,增长了15倍多。全国人口增长了13倍。杨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1000年中杨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云南三省,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山东、湖北、湖南、贵州、河北,这五省又集中了30%。四川为当代杨姓第1大省,居住了杨姓总人口的12.4%,占省总人口的4%。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以北、内蒙古以南和以东的高比率杨姓区,以及长江以南的低比率的南方杨姓区。在内蒙古、大西北、西藏地区,杨姓人数很少;而高比率杨姓区又以秦岭和三峡为界,形成云贵川高密度的杨姓区,以及两湖、黄淮、北方和东北四块低密度的杨姓区。在近600年中,杨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由东南和南方的迁移,特别是向西和西南地区的强劲的回迁,以及向东北地区的移民。

堂号

弘农堂:弘农,地名,古为陕西之弘农县,今为陕西之华阴县,是杨姓的肇姓始祖杼公兴旺发祥之地,故用此堂号。

关西堂:东汉时有关西人杨震,博览明经,时人称他是关西孔子。

四知堂:杨震当荆州刺史时,非常清廉。有一次,有个学生在夜里带着黄金到杨震的家里行贿。杨震坚决不受,并严厉地斥责了那个人。那个人还是不死心,笑着对杨震说:现在是深夜,地点在您的府上,决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您收下吧!杨震义正词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后世遂以四知为堂号,效法祖先的清廉家风。

此外,杨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光裕堂、赐书堂、崇本堂、清白堂、务本堂、绍兴堂、瑞本堂、绍先堂、河东堂、栖霞堂、秦和堂、鸿仪堂、安阳堂、鸿山堂、新杨堂、道南堂、信海堂、北山堂等。

家族名人

杨行密(852~905)字化源。五代吴国开国君主。庐州合肥人。少为群盗,占据庐州,唐昭宗拜为淮南节度使,封吴王,悉有淮南江东地,在位十五年。后其子溥称帝,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杨玉环:字太真,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开元七年(719年)六月一日生于蜀州。天宝四载,27岁的杨玉环被李隆基册为贵妃,距杨玉环被册为寿王妃整十年。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四日,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38岁的杨贵妃被缢死,香消玉散。杨贵妃天生丽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堪称大唐第一美女,此后千余年,无出其右者。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杨业:宋朝太原人。初事北汉,骁勇善战,赐姓刘,名继业。北汉亡,归宋,刺代州,积功迁云州观察使,后潘美以忠武军节度使北征,业副之,连拔应、寰、朔各州。会契丹**萧氏率众南下,复陷寰州,业等在朔州,蔚州刺史王侁等偪业赴敌,既战而败,援兵不至,力竭被擒,不食三日死。后杨氏几代杨延昭,杨文广一直为北宋王朝捍卫疆土,杨家将的忠勇事为后人传诵。

杨秀清(?~1856)原名嗣龙,清朝广西桂平人。因与洪秀全约为兄弟,故改名秀清。与秀全同起事,屡败清兵,封东王,太平军号令几全出自秀清,权势颇盛,故世并称洪杨,后为韦昌辉所杀。

篇13:关于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LTE全称是long term evolution, 在3G向着4G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LTE技术是重要的过渡技术, 通常被称作是3.9G全球化标准技术, 在推动4G网络不断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践过程中, LTE技术是将用OFDM、MIMO作为无线网络不断发展的重要标准, 并根据通信技术的发展需求, 有效增强了3G网络中的空中接入技术, 从而使频谱为20兆赫兹的宽带可以实现上下每秒86Mbit和下行每秒32Mbit的峰值速率。根据4G网络使用情况来看, LTE技术的实践应用具有历史性意义, 使通信网络得到改革和创新, 特别是小区边缘位置的服务质量和使用性能得到有效提高, 在降低系统延迟性和提高小区总容量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在某个比较大型的移动通信大会上, 4G网络LTE技术的新系统得到了成功演示, 使得下载速率最高达到每秒一千兆比特, 与当前普通互联网的运行速度相比, 远远超过所有的记录。与此同时, 国外LTE技术已成熟运用, LTE网络用户急剧上升, 给LTE技术推广带来广泛发展前景。

在我国通信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建设中, LTE项目的相关研究是以3G网络中的TD-SCDMA技术、WCDMA技术为基础的, 使得4G网络LTE技术不断向着TD-LTE技术和FD-LTE技术方向发展。目前, TD-LTE频段已全面落实, 并在电信设备运营商中得到了支持, 给4G网络LTE技术带来众多机遇和挑战。

根据4G网络的发展情况来看, LTE技术不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 LTE技术具有一定局限性, 主要是网络质量和网络未来发展与兼容性。通常情况下, LTE需要质量、速度、稳定性等都比较高的网络技术, 以确保其24小时持续提供服务, 并且, LTE具有的兼容性可以实现数据分析、网络自由切换和上下游相关设备的同时运行;二是, LTE技术的不断推广和3G市场之间的竞争, 使得较多运营商都必须对通信市场的发展进行全面分析, 才能更好的推动4G网络发展;三是, LTE技术成本方面的问题。目前, 针对LTE技术的成本还没有比较明确的定位, 只有在其成本是3G网络成本的百分之十时, LTE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所拥有的优势。

二、LTE技术的主要特点和相关技术

如图1所示, 在实践应用中, 与3G网络相比, LTE技术主要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 有效提高通信速率, 使得下行峰值的速率可以达收到每秒100兆比特、上行的峰值可以达到50兆比特;其次, 有效提高频谱效率, 将主要目标设置为分组域的相关任务, 使得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可以在分组构架基础上实现有效交换;最后, 在基站分布位置不改变的情况下, 使小区边缘位置的比特速率得到有效提高, 并且, 其兼容性在现有的3G网络的基础上, 可以有效实现非3GPP规范系统的同时运行。由此可见, LTE技术具有一定先进性和科学性, 是移动通信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 LTE技术的相关技术主要有MIMO技术、OFDM技术、高阶调制技术三个方面:首先, MIMO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整个的传输率, 也是当前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 MIMO技术可以与OFDM技术结合使用, 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一般在接收端和发射端, MIMO技术是采用的多通道和多天线的方式运行。在有多个天线存在的情况下, 采用空时编码的方式可以使数据子流被分开和解码, 从而确保系统的运行处于最近状态。与此同时, 通过采用多个天线, 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会形成很多独立的通道, 从而实现各种数据的独立传输, 最终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另外, MIMO技术可以将多个无线信道、接收、发射尽可能的优化, 从而使通信容量和频谱的利用效率尽可能的提高, 在消除其它因素带来的干扰和空域与时域的联合分集上有着重要影响。其次, OFDM技术是LTE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降低延时性、减少干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 OFDM技术的应用是在符合相关条件的情况下添加保护间隔, 以在保护间隔比信道延时的扩展时更大的情况下, 将各种符号带来的干扰完全消除。与此同时, OFDM技术的相关参数的设置与系统的性能有着密切联系, 如循环前缀的设置, 其长度与OFDM系统的覆盖范围和抵抗能力有着直接联系。一般在半径不超过100千米的覆盖区域内, LTE技术采用的是两套前缀循环方案, 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案。最后, 高阶调制技术的合理运用, 可以有效提高峰值的速率。通常情况下, 在现有的3G通信基础上, 将64QAM的高阶调制添加到LTE系统上, 可以有效提高下行的峰值速率, 使其达到每秒100兆比特的状态。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看, 采用高阶调制技术可以使信道的有效利用率提高至少60%, 在LTE系统的运行中是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方案。与此同时, 高阶调制技术的合理运用, 还能使用户的体验更好深刻, 并为运营商提供更多技术优势, 从而大大降低其运营成本。

三、LTE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4G网络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 我国目前拥有的4G标准是D-LTE-Advanced, 需要根据目前通信建设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发展策略, 才能促进4G网络健康、稳定发展。与此同时, TD-LTE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化的4G主流标准之一, 在我国不断加大TD-LTE技术开发力度的过程中, 必须注重先进理念和优秀人才的培养, 才能真正联合世界各国的运营商共同推进LTE技术, 最终促进我国4G网络LTE技术不断完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4G网络的LTE技术具有较多优势, 使得4G网络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根据我国4G网络LTE技术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 想要缩短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就必须加强国际研究机构的联系, 才能在实践过程中真正提高我国LTE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弛.TD-LTE分布系统的优化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 2013, (3) ;45-47

[2]刘远飞, 方超, 刘博等.4GTD-LTE技术在监测监管数据传输中的研究[J].有线电视技术, 2014, (6) :17-20

[3]熊永权, 李韦冰.TD-LTE演进及展望[J].软件导刊, 2012, 11 (9) :137-138

篇14:关于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键词:档案;价值;意义和作用

(一)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这是它的价值所在。它是客观形成的,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有的历史学家指出,我国的历史著作一向以史料丰富著称,运用档案史料也最早。在国外,近百年来历史著作的取材,也从文学性的回忆录、书札等,转到了文件性的档案史料,这是一个进步。现代国外学者,特别是历史学家对于档案史料的重视和迫切要求,充分证明了档案史料的重要使用价值。

历史研究是通过对特定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综合,以揭示和总结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社会发展,可以提供历史研究作为证据的主要是档案史料。史书和地方志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进行政治斗争不可缺少的材料,编史修志是我们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编史修志最可靠的材料也是档案。所以说档案是进行历史研究和编史修志的第一手史料。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和东汉班固的《汉书》这两部我国古代的名著,编修时都大量地利用了档案史料。

我国具有悠久的编修史志的传统,内容之丰富,卷宗之浩繁为世界各国罕与伦比。据有关学者统计,我国历史地方志有一万多种,达十万多卷。我国编史修志之所以发达,与利用了大量的地方档案史料是分不开的。档案史料是编史修志的重要依据。

我国当代史学者在研究清史过程中,大量地利用明清档案中的清代录副奏折、朱批奏折等各种史料,保管明清档案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正在利用馆藏档案编纂一部大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汇编。

档案又是国家进行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外交、文化教育等的重要凭证。我国各级档案部门以及民间数量巨大的档案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档案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内容十分丰富。我国从古到今利用档案建立政权、巩固国防,进行经济、文化建设的实例不胜枚举。这批档案在建国家、平群雄、安地方、抚百姓以及后来改革制度、治理国家中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明清档案中有大量文书、地图载明我国的领土海疆。解放以来这些档案为我国与友好的邻国划分边界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依据。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和霸权主义者歪曲历史,制造谎言妄图侵占我领土和海岛,但谎言代替不了事实,我们保存的大量有关档案和图籍是揭露这些谎言和捍卫我国领土的极好材料。

我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如治理黄河、长江、海河等河流历史上最大的洪水流量和最小的枯水量,成为设计三门峡水库、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依据。在发展农业中也大量利用档案中晴阴录等材料,从而掌握了近百年来气候变化规律和水旱灾害情况,为制定我国农业发展规划提供了有益的资料。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古迹遍及全国,成为中外游客观光游览的胜地,而这些古迹每届修缮和陈列展览,也都要利用大量历史档案。

档案不仅是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建设的可靠依据,同时还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许多文学创作的实例表明,档案史料所反 映的史实曾对作品的取材、情节构思起过重要的启迪甚至是憑证作用。中国作家姚雪垠写《李自成》时,也是阅读了大量的档案材料的。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

(二)

档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同时又是新的社会实践最可靠的凭证和依据。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档案发生的效用与日俱增。正确地继承前人的经验,有批判有分析地运用档案材料,是实事求是地进行工作,克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防止思想僵化的较好途径。档案是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它客观地、真实地记载着各阶段的活动,铭刻着历史上的千秋功过,保留着真切的历史标记。

在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中,广泛地利用档案已成为党的工作和社会各方面的迫切需要。党为刘少奇同志平反、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编辑《毛泽东选集》、《周恩来选集》等都利用了大量的档案。社会实践产生了档案,并赋予档案丰富的内容,这就决定了档案是总结经验、交流技术、落实政策、配合并服务于党的各项工作的重要条件。

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档案中记载着各机关工作活动的情况、成果、经验和教训,为落实政策、平反案件、配备领导班子、交流技术、总结经验等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凭证。某市剧团一位编导,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当时他认为一切全完了,于是便悄然到内蒙一边远地区隐居,连亲友也不知道他的去向。1982年人口普查,解放军才在一个人烟稀少的山区发现了他,并向他宣传了党的政策,他这才给原单位发信要求复查他的问题。原单位派人查了几个月毫无结果,最后找到档案馆,档案馆提供了他被错划右派的全部材料,问题解决后,该人无限感慨地说:“是档案救了我”。

各级领导干部利用档案可以增加知识,对于顺利完成各项任务也是大有裨益的。历史明君贤相以及有远见有作为的政治家、革命家.他们从切身体验中赋予档案以“文化财富”、“知识宝藏”、“历史舟车”等崇高美好的名称。在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和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革命胜利前后都采取了接管档案,保护档案,统一管理档案的有效措施,这是十分英明的。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档案工作会议的报告作了重要指示: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档案工作是很重要的专业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展历史研究,进行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且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大事业。因此充分的发挥档案的作用,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在档案工作中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使得目前我国科学文教战线广大知识分子,还没有更多的便利条件像到图书馆那样的档案馆去利用档案从事研究,有的还没有养成利用档案的习惯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们进入21世纪的今天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就需要我们积极、耐心地宣传档案的重要性,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尽快改变当前档案工作中存在的落后状况,充分发挥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用。

同时还要告诫人们轻视或忽视档案作用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大同矿务局晋华宫矿由于平时对科技档案不重视,1983年10月在南山延伸井的施工中将积满泥水的97米井筒误认为实体岩层,以致发生透水事故,造成两人死亡,给国家造成18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当年的巴黎公社不仅没有管好敌人的档案,对自己的档案文件也不懂得管好,不知在情况紧急时作何种处理,在公社失败和部队撤退时把档案丢失或留给了敌人。于是这些档案便落在了凡尔赛分子的手里,使成千上万的人牺牲在军事法庭。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期末试题下一篇:想办法2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