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报告

2024-04-20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报告(共9篇)

篇1: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

学号:

学院: 专业: 班级:

第 1 页 前言:随着农村城镇化、生活条件的提高,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活垃圾、农药化肥、养殖业牲畜粪便等,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大多数人是忽视、不理睬。然而农村持续良好发展的前提,是必须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了解农村环境现状,发现农村环境问题,更好的改善农村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当代人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可持续发展、资源重复利用、科学合理的原则,才能真正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1、调查对象及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5年暑假在本村进行走访式调查

1.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口头叙述及观察方式展开,随机访问,获取客观真实的原始材料。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我村的环境问题现状

2.1.1、居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

生活条件的提高,对物质精神的追求,居民日常生活带来的垃圾增多。垃圾增多了,却没有人收集处理,致使垃圾越堆越多。在农村

第 2 页 一些闲置地到处可见成堆的垃圾,如居民房屋旁,池塘岸,河堤底下等成了垃圾的聚中场所。从而造成附近环境严重污染,花草树木被破坏,土壤污染严重。生活垃圾不但对闲置地造成污染破坏,也对居民生活用水造成严重污染。池塘、小河流随处可见生活垃圾,水源水质受到污染。

2.1.2、养殖业牲畜粪便污染问题

我村的牲畜养殖业,以前是离散型养殖,养猪、牛、鸡鸭为主。现在由于生活条件提高,食物来源充足,大多数人家不养猪、牛。但有小部分人家养殖,如养几只过年的猪牛、鸡鸭。村里有两家养殖业户,一家养了几十头牛;另外一家专养猪,有上百头。

牲畜粪便从表面上看,对环境污染不大。但养殖户附近却是污染严重,因为牲畜的粪便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从而对附近的土壤、水质造成严重污染。特别是两家养殖大户附近,粪便堆积成山,臭气熏天。

2.1.3、农药、化肥污染问题

为了防止作物病虫害,农民采用农药对作物治疗。为了让作物高产,施加大量的人工化肥,绝大部分取代了以前的天然化肥。农民们只知道农药、化肥能让作物健康生长、高产,却不知道农药化肥对环

第 3 页 境的污染破环。

农药散逸于土壤、空气及水体之中,环境中的农药在气象条件及生物作用下,在各环境要素间循环,造成农药在环境中重新分布,使其污染范围极大扩散,致使全球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内都含有农药及其残留。依靠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投入的大幅度增长,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肥力下降。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氮素化肥浅施、撒施后往往造成氨的逸失,硝态氮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进行反硝化作用,生成气态氮而逸入大气,对大气造成污染。农药的大量使用还会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物种多样性减少,使农村本来就较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更加脆弱。在使用杀虫剂时,一些农业害虫的天敌也由于食物链的关系或直接毒害而大量死亡,破坏生态平衡。

2.1.4、不合理用地,乱建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近几年我村建房,达到风靡。圈地造房,填池建屋,改田为地,在我村成了常识,周围的村庄也是如此。将池塘填埋,建成了房子,致使下雨天,路面积水,池塘暴满。也给当地的生态带来严重破坏,植被减少,动物鸟类减少。农田建起了房子,周围的田地就遭受了破坏。房子不合理的布局,道路水泥的铺设,给人们带来了欢心,同时也带来了烦恼。村里的树木减少,土地的蓄水能力就下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第 4 页 2.2、对我村环境问题的分析

2.2.1、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从访问人数中可知,大部分人是知道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不在乎,不关心环境破环所带来的影响。一小部分人关心、担忧环境,但认为担心也没用,因为周围人的影响,以及没有相应的措施来改变现有的情况。

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非常薄弱。一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温饱即足,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另一方面,农民的文化水平低,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不高,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即使认识到环境的危害性,也不知自己拥有何种权利、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2.2、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重经济发展轻环保的思想依然存在,对环境治理工作缺乏长效管理。同时,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又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经济效益的相对较低和奖励机制的欠缺,直接造成治理资金投入的不足,制约了治理工作的开展。对农民的宣传不足,基层领导管理不到位,致使农民对环境认识缺失。

第 5 页 2.2.3、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

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特点,由过去单一的生活垃圾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转变。垃圾放置没有规定,垃圾没有专门的处理。

2.2.4、环保机构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

大部分没有环保机构,小数有环保机构,但不够完善。对农村的环境环保管理不足,力量薄弱。

2.2.5、治理模式不适

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都存在着技术、经济上的障碍。

先污染后治理给环境带来严重的负荷,采用点治理或面治理。没有一套完整的治理体系,和健全处理技术方法。

3、对环境问题治理的建议

第一:垃圾处理应列入村镇规划,在农村设立垃圾中转站,定时定点

第 6 页 定人治理村头垃圾。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实行“户集、村收、镇(村)处理”的垃圾处置模式。在远离交通要道地点,设立临时垃圾箱、垃圾桶,配备专职的保洁员和专用垃圾车,定时、定点、集中清理。其次,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处理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的要求,实行环卫设施有偿服务,明确垃圾收费相关事宜,在使垃圾得到有效减量的同时,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第三,制定农村环境卫生及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成为村民的自觉习惯。第四,推广先进、绿色农业科技,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的发展经济。大力推行农村沼气建设,既可消除部分垃圾,又可以解决生活用能,还可以有效地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解决农村环境污染,促进农民增收。第五,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回收利用。对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对各类有毒有害垃圾进行安全处理;对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以减少对水源、土壤、空气的污染。

政府应该加大宣传环保的力度,将农村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长久的重要工作。,各村要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长效保洁队伍,确保村道、河道清理保洁的正规化。

第二: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治理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应该多派些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到乡村去,给村民推广普及畜牧方面的知识,大力推广科学合理的畜禽养殖和处理技术,对畜禽养殖场必须要有一定的综合利用和污染处理设施,实现畜禽粪便全部综合利用。

第 7 页

第三: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治理农村化学污染,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施药。培育和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四:严格落实目标责任管理,建立奖罚监督制度。建立完善环保机构,加强乡镇环保机构建设,尤其是在履行环境保护的行政管理和执法、专攻整治、环境投诉调处、环境宣传等工作中,乡镇环保机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 设立乡镇环保机构,是健全环保监管组织体系,是环境保护工作重心下移、向农村延伸的有效途径。二是 设立乡镇环保机构,将强化乡镇环境保护监控和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实施了面对面监管,增加了监管频次,弥补了监管空白,有效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三是 设立乡镇环保机构,能有效地提升对基层环境事故和环保纠纷的调处能力。一些因环境问题引起的社会矛盾在基层得到了及时调解,群众环境信访处理满意率增高,同时避免由于情况不掌握,与群众沟通不及时而使矛盾激化,引起群体性事件。四是 设立乡镇环保机构,会大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环保部门为民服务的形象。很多基础性工作由乡镇环保机构完成,为广大群众和企业提供了工作方便,提高了环保部门的服务和公众形象。五是 设立乡镇环保机构,在扩大环保宣传面,切实提高了全社会的环保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有积极作用。

第 8 页 结束语: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保护好她。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我们社会持续良好发展的前提。只要我们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参考文献:

1.徐念

李慧明 《环境教育—应对中国农村环境问题》

2.耿选珍 《论述中国农村现状及对策》

3.宋晓凯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责任主体》

4.魏晋、李娟、冉瑞平、王琛、邓良基《中国农村污染防治研究综述》

第 9 页

篇2: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报告

各班主任:

学校卫生是公共卫生重要内容。近年来,70%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尤其是以肠道传染病发病频次较高,一旦发生,具有群体性和聚集性,疫情严重。因此,决定在我校开展农村学校水与环境现状抽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学校水与环境现状。

此次调查工作于3月上旬开始实施,3月底结束。请各班主任积极配合,确保调查工作顺利如期完成。

李家台学校

篇3:关于农村土地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土地,污染,现状及对策

引言

随着近期“镉大米”、“重金属蔬菜”、“血铅事件”、“癌症村”等事件的曝光, 引起媒体和广大群众对土地污染及粮食安全的担忧。土地污染, 严重威胁着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 给超过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带来了巨大的生存考验。我国现有耕地面积约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 却要养活占世界总人口的22%的人口。只有保证了“净土”, 才能保证人类生命的健康与安全, 才能保障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土地污染问题, 我们必须正视。

1 水污染是造成农村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据相关调查表明, 我国7亿人口饮用水源不合格, 其中大肠杆菌超标率达86%。农村的污水混乱不仅对他们自己的环境造成破坏, 这条河流经大量的污染。乡村的沟塘、水库已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 国家水污染事件不断发生, 中国的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2002年全国七大水系属Ⅳ类、V类、劣V类水质的监测断面占70%以上;全国10座大型水库70%为Ⅳ类、V类、劣V类水质;全海域共发生赤潮79次, 累计面积超过10000k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亿元。太湖, 巢湖, 滇池湖“三湖”丰富的营养原因分析表明,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源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农田氮磷流失。大部分水源、生态保护区、景区都在郊区, 大多分布在周边农村, 农村的水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控制。中国的农村水环境污染已经相当严重, 如果不及时处理, 并继续拖延, 这将需要更大的成本控制计划, 而且也使越来越多的水失去其有效性。此外,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将是长期的, 不可逆转的。

2 农村土地污染还有一部分其他因素造成

(1)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是由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合理造成的, 伴随着工业城市外部系统和农业系统的双重作用, 导致农业生产环境要素的空气、水、土壤和生物污染。在我国, 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 化肥和农药的应用成为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的重要途径, 再加上化肥、农药使用大量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 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的国家之一。化肥利用率低, 损失率高, 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 而且还通过农田径流的有机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 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造成的。

(2) 对农业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错误地认为农村地域宽阔, 环境容量大, 居住人口分散等, 加之管理人员力量不足, 无暇顾及农村的环境保护。目前, 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环境立法的缺位, 农村环境管理机构的缺乏, 对环境保护和污染的性质和权利的划分不相匹配, 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制度。中国目前的法律和法规, 如《环境保护法》, 《水污染防治法》等, 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具体困难是不够的。例如, 目前实施的一个系统, 用于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仅对点源污染控制有效, 有点意义, 解决问题的非点源污染, 许多小企业的污染监测, 因为成本太高, 难以实现。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会计核算体系尚未建立。

(3) 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入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 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建设资金, 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 却没有类似政策。由于缺乏资金, 农村污染控制, 建立收费机制是困难的, 而且还缺乏支持政策, 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和市场机制运作的建设是很难建立的。三种类型的环境污染在农村地区, 以解决城市污染和工业企业规模以上的污染治理的主要手段的规模, 有技术, 经济障碍。

3 农村综合土地整治是解决农村土地污染的根本途径

(1)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包括拆除农村旧房然后复垦, 农户异地集中安置 (居民点或小集镇) , 土地依法有偿流转, 使得以前分散零碎的耕地得以集中成片开发利用, 为集约化、机械化、工业化种植奠定了基础。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联系起来,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应广泛宣传, 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土地整治工作的新变化和效益, 为土地整治工作开展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2) 做好土地增减规划, 规模适度。规划编制的科学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地增减挂钩工作的成败, 应遵循“搬迁最少、投入最低、复垦最多、方案最优”的原则, 在村镇总体规划框架下高起点编制好项目规划;要坚持远近兼顾, 既满足当前现实需求, 更着眼今后发展。

(3) 应遵循“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的原则, 稳步进展:签署拆迁协议———拆除旧的房子———土地复垦。目前, 可以选择以下几类来推进实施:一是规划合并的村庄, 现实已经实施, 但仍有少量的户籍或无人居住的房屋, 即“空心村”, “空房子”成为改造和重建的重点。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潜力高, 投资成本低的村庄, 优先纳入农村土地整理的范围。

(4) 共同管理, 形成合力。耕地土地面积增加或减少均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系统工程, 政府必须发挥领导作用, 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和管理农村土地整治、资金筹集、安排使用土地挂钩指标置换等工作, 如重庆市实施“地票”交易;项目所在乡 (镇) 人民政府负责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国土资源、财政、规划、审计、农业等部门分别履行职责, 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5) 以人为本, 保护农民权利与利益。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无论是拆除旧屋还是新的建设, 都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 倾听群众的呼声。在实施过程中, 应遵循自愿、合法、有偿的原则, 保障农民知情权和参与权。建立公众参与和监督制度。要一步一步推进试点工作, 不搞大拆大建, 不搞行政强制拆迁。

(6) 严格监督, 确保质量。为了保证项目的质量, 按照项目业主责任制实施项目招标投标制度, 项目监理制度, 财务审计制度, 加强项目管理, 建立“三级监督”督查机制。同时, 对旧村拆迁项目邀请老党员和群众代表参与监督、检查, 确保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的有效实施, 做到拆除一块, 复垦成功一块。

4 科学规划, 从战略高度合理布局产业

比如2013年9月13~14日, 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召开。本次会议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 将重庆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个功能区域。黔江区属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那么在产业布局上将优先考虑山地特色农业、养殖业, 大力发展旅游业, 有条件地发展轻工业, 限制发展重工业, 这样可有效保护黔江优良的原生态环境, 极大地避免了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对环境特别是对农村土地的污染损害。

5 改进农业生产方式, 建立科学化、集约化、机械化、长效化的农业生产机制

比如采取农业工业化生产的方式, 少施或不施化肥、农药, 建立农作物工厂, 根据生物食物链的原理, 利用自然和人工智能化的力量, 大量生产无毒、无污染、天然的有机农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大量采用诸如建温室大棚、智能化浇灌、培养害虫天敌、循环利用等工业化技术, 可大大减少甚至避免农村土地污染。

6 对已经污染的地块, 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更新措施

土地轻微污染的, 可大量选种栽植一些可吸附或分解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植物, 如水葱、菖蒲等等, 通过生物法改良土壤。若是严重污染土地, 必须采取客土法。把受严重污染的土壤起挖运走集中处理或深埋地下, 上面重新覆盖植物生长所需厚度的干净土壤。

7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村镇严格实行垃圾和生活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不断提高城镇垃圾和污水收集率和集中达标处理率, 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8

加强农村居民的文化教育, 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土地的污染比如多采用可降解或可回收利用的生活物资, 爱护环境, 不乱丢垃圾或乱排废物等。

9 结束语

我国日益严峻的土地污染问题已经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的精神, 增强法律意识, 尽早建立和健全土地保护的法律体系, 使我国的土地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绝不能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 一定要走一条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人与生态和谐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保护部.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R].2013.

[2]于蕾.农村土地污染治理法律对策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28 (1) .

篇4: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文化乡愁 书写 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10029

学期初,笔者在新闻服务网看到《汉字书写成“文化乡愁”书写能力正退化》的报道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书法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为何发展到如此地步?提高学生书写能力迫在眉睫。

一、建设规范的校园写字文化,营造浓厚的练字氛围

环境是传播校园“第一印象”的文化表象。浓厚的写字氛围、良好的书法文化既承传了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又美化了校园,陶冶着学生的心灵,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功效。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校园实际,建设适合自身的典雅的书法家故事墙、名家作品展、师生作品展、写字口诀墙、优秀作业展、墨韵长廊、学生书法作品陈列室等写字环境文化,营造激励学生练好字的濃厚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从而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

二、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树立学生书写榜样

卢梭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就必须打造一支书写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在师资培训方面,首先确定语文教师是写字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也须当好语文教师的助手。对教师写字教学的培训,必须全员参加。在培训的要求上,全体教师都要写好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语文教师在写好“三字”的基础上,还要上好写字指导课,具有写字课题研究的能力。在培训的安排上,学校可以以校本培训为主,具体对全校教师“三字”基本功训练进行指导、督促和评估;积极组织语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写字教学研讨活动,促进他们对本学科的理念、方法、训练能力的提高和进步;可以选派骨干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到书法教育高级研修班学习,帮助他们提高这个领域的修养和造诣。每学期,学校可以搭建一次规模较大的公开展示平台,让教师亮相锻炼。另外,在学校教学管理中,从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让教师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书写水平。

三、加强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1.纳入课程计划,强力推进写字教学

学校应专门开设书法指导课,把它同其他课程一样纳入学校整个教学计划,并积极进行教改课改。教师要通过故事、儿歌引趣,通过欣赏、鼓励激趣,通过教法、学法导趣等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给学生足够的课堂学习时间。为促使学生乐学、好学、勤学,学校还要开发写字教学校本课程,课程中不仅包括将《写字教学指导纲要》提供的577个常用汉字进行归类,从中选择典型的、使用频率较高的基本字,纳入为重点指导、练写的内容,还包括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所编写的简易有效的“写字儿歌”“写字操”“坐姿歌”“握笔姿势歌”等,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使学生记得牢、学得快。

2.巧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写字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优势,不仅可以把写字教学中的提笔、按笔、顿笔等重点和难点充分地模拟演示或动画演示,产生比较直观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积极性,还可以根据写字教学的要求,利用现成的软件资料,让学生坐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形式,欣赏到铭刻在高山悬崖上的石刻,领略到古今书法艺术的惊人底蕴,故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可以把王羲之的勤奋好学、赵孟頫的谦虚谨慎、颜正卿的坚贞不屈等古代书法家的故事做成动画,配上悦耳动听的解说词,给学生的心灵播下美好的种子。而条幅、碑刻的欣赏,自然会对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这样,学生欣赏、练字的过程必将成为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生本为先,活动育人。”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不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兴致。(1)参与书法比赛。在班级中举行男生与女生比、小组与小组比、班干与班干比、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比、孩子与家长比、学生与老师比等相关写字比赛活动,并参与学校及以上各类比赛展评活动。不断用每次比赛的作品丰富班级书法园地,并分别把每个学生的作品收集到他们各自的成长记录袋中。(2)办好书法社团。社团的开展,主要是重视写字特长生的培养,充分挖掘少部分学生的写字禀赋,培养其特长。(3)举行经验交流会。班级每月认真组织一次写字经验交流会,主要交流学生写字过程的喜、忧、乐,感受写字带来的成长乐趣。(4)建设书法特色专题网站。网站可以开辟视频学习、名家精品、书法讲座、师生作品、写字课件、学写心得、成果展示等相关栏目,为师生提供一个现代化的学习、交流、互动的写字、书法平台。

总之,汉字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气质。尽管目前农村中学生的书写水平、中学写字教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学校、家长、社会三方面达成共识、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学生一定会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篇5: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与思考

**学院**2010年寒假我回到了离开几个月的家,见到了许久不见的父母,乡村的生活让二老的皮肤变黑了许多,灿烂的微笑依旧跃然于脸上,回到了家,回到了父母身边,也来到了我热爱的乡村。在高兴之余我想到了假期的社会实践报告,不禁忧从中来,我最喜爱的农村生活,那是儿时的风吹树叶齐唰响,水激浅石也叮当,白鹤扑翅成对两,人过之处尽思量。那时的美景就连晚上睡觉做梦都有个好去处。可是如今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日常消费的商品被引进了村子。这本是值得高兴的事,可问题在于这些商品旧了、坏了、不需要时,它们便不能待在家里了,他们从家中被扔到了村道上,这是对环境的污染啊!

在网上,我查到了如下信息:

以前人们上菜市场买菜的时候,总会带着菜篮子,回家时,会和菜篮子一样,满载着快乐回来。而现在,一切都像是不同了,人们上街会只带上钱,回家时,只好拎那一个个塑料袋,一丝改变,也透着一丝无奈。是啊,塑料袋转眼间就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不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次性”器具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但是,在“简单、方便”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随手扔下的一个胶袋、一个快餐盒、或是其他的一次性器具所影响的后果?白色污染的情况也不容忽视,白色污染的情况决不能在美丽的农村中曼延啊!

希望我的这个调查报告,可以使村里一些还不懂得“白色污染”的严重性的人成为未来的环保标兵!还乡村一片净土,也希望地球上所有人都加入环保的队伍,从自我做起,给地球母亲更多的爱护还她一件美丽的衣裳!

一、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二、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三、“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破坏了市容村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

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

我们对“使臭氧层变薄”这一危害尤其感兴趣。因为塑料废弃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层存在于天空中,两者相隔那么遥远,怎么会有关系呢?经过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并问了一些教师得出:白色污染经过太阳的发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是一种温度可达到上万度的天然发光和发热的“大火球”。当钢铁还未靠进它几千米,就已经化为气体。这么高的温度怎能不破坏地球?为了地球不受到大幅度破坏,臭氧层可真是立了大功了。当太阳辅射时,它便挺身而出,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可由于“白色污染”确实破坏了臭氧层,使它变薄,这将会是地球巨大的危机。

四、如何正确防治“白色污染”?

1、我们应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餐具和纸制餐具的使用。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应过度依赖塑料袋。在商店,完全可以用一两个塑料袋分类装好的商品,商品重量也完全在袋子的承受范围之内的,有些顾客却硬是要求多拿一两个袋子。大部分消费者把超市塑料袋带回家中当垃圾袋使用,丢弃后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我们应拒绝使用塑料袋买菜或盛装食物,买菜可用菜篮子或布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盛装食物可以使用自备的不锈钢或塑胶饭盒,既卫生,又环保,还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2、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其实,塑料和其它材料比,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复回收使用。废塑料回收后,经过处理,既能重新成为制品,亦可制得汽油与柴油。

3、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虽然村里在几个特定区域设置了垃圾堆放处,并及时清理、回收,但是,改变环境污染的状况,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此,我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在农村宣传环保知识,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篇6: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

化学化工学院2011级环境工程班陈婷婷学号111273060122

社会实践时间:2013.1.20-2013.2.20

社会实践地点:灵山县伯劳镇那春村

一、社会实践的背景和地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现如今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采取了积极的治理措施,可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至今仍未有过多的关注,农村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一名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环境污染,我利用寒假的机会对我的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伯劳镇那春村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灵山县伯劳镇那春村位于伯劳镇东五公里,全村共85户居民,主要靠种植甘蔗、香蕉和水稻,养殖猪鸭等获得收入。目前村民都已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中,吃得饱穿得暖,均已步入了小康生活的行列。

本次调查的对象以伯劳镇那春村村民家庭居住环境为主体,以其居住的周围环境为辅。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和对当地居民的采访来进行。对当地老一代的居民就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他们都表示近几十年来村里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了。

二、调查结果及现状

1、村民居住环境现状

村民居住环境是与其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但是村民居住环境可谓恶劣。村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就像我家,我家的西面、南面、北面都是养猪场,经常飘来阵阵猪屎味,让人恶心。我的卧室的窗外就是一条臭水沟,每当刮风之际,只得关上窗才能免遭其害。每当夏天的时候,臭水沟引来的苍蝇就在我房间里飞来晃去,让人烦心。而很多的村民家中都如我家一样,忍受着这种煎熬,更有甚者已经习以为常,熟不知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很有害的。

2、村里水污染现状

据了解流经村落的小河很多年以前一直都是清澈见底,河里有很多的鱼游来游去,因为河水清澈村里的人都是拿衣服到河里洗,小孩子也经常到河里洗澡。现在因为水体富营养化、倒入垃圾和生活污水、纸厂污水的排入而变得乌烟瘴气,恶臭无比。清澈的河水一去不复返,人们只能打更深的井,才能够水洗衣服。居民的粪便和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到河里更加深了村里的水污染。在小河里随处可以见到漂浮的粪便、腐烂的鸡鸭尸体和各种生活垃圾。

3、村里土地环境状况

首先是土地沙化严重,人民砍伐树林,种植甘蔗,使用过多的肥料所致。虽然政府已经实施了“退耕还林”等政策,但对大地母亲的伤害,是绝不可能那么快就能够复原的。特别是冬季砍完甘蔗过后,放眼望去,只有一个个光秃秃的山头和一块块光秃秃田地,到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象。再者,土地的盐碱化也很严重。应该另外,一些小工厂排放的污水、废渣等污染物也会造成此影响。土地的质量已经严重下降。

村里的三大爷跟我说以前他们小时候,经常看到成群的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现在树木没有了,鸟儿也不懂到那里去了。见到的只有垃圾袋在天空飘了,说时,眼里是无限的感伤。

4、村里大气污染情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根据人们的需要,在农村也开了一些制造薯粉之类的小工厂。这些工厂排放的废气混入了大气中影响了环境质量。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车辆的剧增而导致排放的氮氧化物增多,污染了环境空气。还有修路建房、土地沙化的加剧以及刮风天气的频繁使得空气中悬浮颗粒增多,影响空气质量。此外,农民焚烧甘蔗叶,水稻秆也使得原本就受到污染的空气中,更是增多了二氧化碳。使得农村空气进一步恶化。每年夏秋两季就会出现焚烧秸秆的现象。秸秆焚烧时所产生的烟尘,降低了大气环境质量。

4、村里噪声污染情况

为了农村居民的交通方便,政府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道路有了,买车的也多了,经常鸣笛,安静的农村不再安静,更有甚者------一些年轻人在车上装上扩音喇叭疾驰而过,对当地居民造成了严重的噪声污染。

村民中打铁户家的打铁声音总是在村里回荡,也对村里造成了噪声的污染。

5、村里农药、化肥污染现状

村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有毒有害物质的大量残留。2012年,我村化肥使用量80多吨,农药使用量为1吨多。专家指出,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惊人。化学肥料施于土壤中,被农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大部分在雨水的作用下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将导致水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过多,容易引起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的癌症。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非常严重,对环境生物和人类产生不良影响。调查表明,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与农药化肥使用量呈平行关系,农村中40-50的儿童白血病患者,其发病原

因是农药残留的化学物质。

三 分析原因

1、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紧迫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经济发展轻环保的思想依然存在,对环境治理工作缺乏长效治理。同时,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又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经济效益的相对较低和奖励机制的欠缺,直接造成治理资金投入的不足,制约了治理工作的发展。

2、农村环境治理普遍存在人员,资金的欠缺,治理的工作走上边污染,边治理的恶性循环。目前治理以自主投入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模式,在基层组织经济更力不强的情况下农村环境治理中人员,资金不到位的情况比较普遍。据我的调查,那春村环境治理投入没有向村民收取一分卫生资,全部由村败政全额投入。与此同时,由于资金的投入上的严重不足,保洁队伍和长效管理几乎难以落实到位,部分居民生活区脏乱差的情况屡见不鲜。

3、大部分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极大的冲击了农民转流的生活方式,部分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结和传统陋习的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特点,由过去单一的生活垃圾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转变。

4、政府监管不力。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既无规划,又缺乏环保监督检查力量,环保指标没有纳入有关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未建立起以问责制为核心有效的监管机制,由此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管理上的缺位。

5、农村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而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这样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不能不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基本原因。

四、建议与措施

1、政府应该加大宣传保护环境的力度,将农村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各村要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长效保污队伍确保村通、河道清理保洁的正规化。

2、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科学合理的处理畜禽粪便,实现畜禽粪便全部综合利用。

3、合理布局村民的楼房,让人畜分开居住。

4、建设好农村水利,疏通地下水道,完善农村排污系统。

5、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治理农村化学污染。发挥基层工作站,植保站的指导作用,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施药,培育和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6、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的投入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始终坚持公平原则。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二是建立适应市场体制的生态环境保护多渠道投机机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通过政府政策引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吸纳社会基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扩展农业环保资金的开源渠道,改变环保投机分配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市场运行机制,使农村环境保护真正走上法制化、市场化的道路。

7、依靠科技力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要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采取秸秆还田、作物倒茬轮作和生物固氮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倡和推广使用有机肥料。逐步取消关闭小型饲养场,支持创办规模化的畜禽饲养场,采用科学化的排污治理手段。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能耗低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这样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又带来经济效益,使农业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总结:

我们对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基于保护地球上日益故萎的资源,保护我们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当工业文明进入20世纪后它对环境的破坏日益趋严重,对资源的使用灭了滥用,这引起了人们越来越高度的警惕。各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尤其是农村的自然环境,采取了许多措施,环境保护取得了长期的进展,并且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今天提起环境保护,几乎没有什么人会公平反对,但是真正做到自觉长久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还有许多工作在等待着我们去做。我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树立起环保意识,具体的说就是树立意识,生存意识,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于子孙后代得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的生存,不能抱着环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别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对保护环境有任何松懈和怕麻烦的思

篇7:关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分析农村污染问题的原因,程度,找到减少污染的方法。调查对象:潍坊市昌乐县白塔镇各村。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主要以访谈、观察、调查问卷。其中发放调查问 500份,回收492份,回收率98.4%。

调查时间:2011年7月15日――2011年8月15日

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污染程度、主要污染物,以及人们对污染的看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工业化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农村的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另一方面,农村的环境问题却一直被人们忽略,经济的发展与环境污染形成了强烈反差。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工业废水、废气,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日趋严重。愈演愈烈的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

一、总体调查结果

问题1:您对所居住地的环境质量满意吗? A 很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E无所谓

问题2:您认为所居地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A公共环保意识薄弱 B 环境管理问题 C工业污染严重 D社会经济发展 E其他_______

问题3:您周围的河水、池塘水质存在哪些问题?(可多选)A 有异味 B水生生物减少 C鱼虾类死亡 D 水生生物大量生长 E其他

问题4:您认为居住地周围水质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

A 工业排污 B 生活污水排放 C 周围农田土壤随水排入 D水体自身水量减少 E农药洗衣粉等污染

问题5:您所居住的村镇是否有污染较大的企业? A 有 B没有

问题6:当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矛盾时,你支持下列哪种做法? A关闭重污染企业 B保留工业企业,但污染物达标排放 C 保留工业企业,牺牲环境 D其他

问题7:您如何处理购物后的塑料袋?

A 随意丢弃 B 同日常垃圾一起扔掉 C 对其进行回收

问题8:您如何处理生活生产中的垃圾?

A 扔进垃圾箱 B 扔到路旁 C 扔进河里 D堆在角落 E 其他______

问题9:您认为您居住地的环境管理在哪些方面应该进一步加强? A定期发布当地环境质量信息 B 加强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处理C 加大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 D 加强对重污染企业的管理 E建立畅通的渠道反映和解决环境外问题 F其他_____ 您了解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吗? A 了解 C 知道一点 C 基本不了解

二、农村环境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大量增加。加之农民环境意识淡薄,垃圾沿河、路等随处乱堆乱放的现象较为普遍。还有部分企业由于受利益驱动,擅自倾倒短期内难以降解的固体废物,也是造成农村垃圾增多的重要因素。在第1题中大多数选择了不满意,可见农村环境现状不容乐观。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对生活的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从城市走进乡村,在改善经济的同时,带来的是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第2题中有88人选择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染,虽然不及环保意识淡薄和管理原因所选人数多,但也比前几年增长很多。第5题中78%人居住地周围有重污染企业,农村的工业化发展势头迅猛,同时带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由第4题的选择情况(37%的人认为水污染的原因是工业废水排放)可以看出,重污染企业主要由废水排放造成河水的污染。

三、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1、环保意识淡薄

在第2题中189人认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环保意识淡薄,这首先表现在农村居民自身不注重环境保护,由第7题和第8题的选择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注意垃圾的处理问题,道旁和河边堆积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于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也存在随地乱扔的现象。而且由于无节制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严重的土地污染,污染的土壤流入河中,造成水污染。另一方面是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也比较淡薄,并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所调查的村庄中,大部分村干部对环境问题听之任之。无论是干部还是农民,都认为环境问题与自身无关,对污染问题不采取措施,使原本干净的农村环境日益恶化。

2、农村环境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划

乡镇政府部门为推动经济发展,盲目引进重污染高效益企业,对可持续发展却没有长远规划,例如有些工厂修建在人口密集区,甚至是村庄旁边。而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也没有切实的治理措施。白塔镇有一家蒜油生产企业,就曾私自将未达标的污水排到河水中,造成水质下降及水生生物死亡。由第九题的选择情况,有178人认为应该加强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处理,85人认为应该加大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121人认为应加强对重污染企业的管理,这三个选项都与管理有关,这说明大部分人认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力度不够。企业布局分散,生产和排污的混乱,即使采取了治理措施,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另外,在农村中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环保部门来管理环境问题。而对于环境污染物的处理措施更为缺乏。在第8题中选BCD的人很多,一方面是由于农民的环保意识问题,另一方面,有些村落根本不设有垃圾箱也是造成垃圾随意堆放的原因之一。而不舍垃圾箱的原因,则包括资金和意识两方面。

3、农村环保法律不健全

目前,国家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法

律规定分散在其他多部法律文件之中。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原则性规定,概括性强,实践中难以操作。如针对有关畜禽养殖污染和面源污染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由于现行法律中的一些规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给农村环保执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四、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办法

1、宣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现在大多数农民对环境保护法的知识基本不了解,而环境保护重在人民参与,乡镇政府应组织科普宣传活动,最好以农民乐于参与的方式,广泛宣传科普知识。让农民了解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尤其要加强党员和基层干部的环保教育,让他们在环境保护中起到主导作用,控制乡镇企业和生活垃圾的排放,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应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首先要着手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对农村道旁、角落、河边的垃圾进行清理,指定环境污染的惩罚措施。而最主要是要为农村环境保护

提供便利设施,比如安放垃圾箱,定时清理垃圾,组织村民主动打扫公共场合的垃圾。据调查,在有少数的村落里已经安放了百余个垃圾箱,建造垃圾池十个,这些村落的垃圾数量比其他没有安放的减少80%。

3、实施乡村清洁工程。

以秸秆气化、沼气建设为重点,提高农村再生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水平。通过提高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向肥料、燃料、饲料的资源转化,通过集成配套推广节水、节肥、节能等实用技术来净化水源、田园和家园,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发展。在调查的500个农户中,有100多个家中安装有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做饭、照明,既减少了垃圾排放,又节约了能源。

4、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农村环境污染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单纯依靠环保专项行动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将农村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各地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防治法的基础上,制定农村污染防治的实施细则和办法,使农村环境管理走向法制化、标准化、长效化。同时,还要注重与现有法律文件的整合与完善,解决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法律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总结

篇8:农村社区环境现状调查研究

当前, 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城市, 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主要放在城市和工业, 广大农村的环境问题却长期不为人们所重视。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 农村人口在我国人口结构中占有很大一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村社区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务必重视农村环境问题,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本研究通过对农村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了解农村社区的环境现状和村民的环境保护态度、意识, 揭示农村社区存在的环境问题。

一、调查方法

(一) 实地走访入户, 随机调查

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 对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菜园村进行了实地走访入户调查。该村是个人口相对密集的农村, 全村共有175户人家, 总人口803人。随机抽查各个群体, 包括年轻男性和年轻女性、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为确保调查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 要求被调查者如实回答问卷的问题, 每个群体均占调查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二) 问卷

根据对部分村民的访谈结果自行编制问卷, 本次问卷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和对环境保护的关心程度, 自身的环境保护行为, 社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三) 问卷收集整理

本次调查共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 回收的问卷有95份, 回收率95%, 其中有效问卷95份, 有效率100%。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对身边环境的了解, 不同群体表现的态度

在调查中发现, 被调查的100位村民, 对身边环境的认识有着不同的态度, 不仅表现在思想上的差异, 在年龄上也有不同的认识。例如, 在“环境问题, 比如说污染, 科学技术总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上, 有53%的人持同意的态度, 而这53%里面有85%是属于年轻人群体。这种认识具有思想上的差异, 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社会经历不同;二是老年人和年轻人所接受过的教育不同;三是在整个村落里, 由于大家长时间居住在一个环境中, 对外界的接触认识较少, 缺乏对生活的一种相对标准, 在很多问题上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二) 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环境污染, 一直是我们身边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环境污染的关心程度, 不仅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 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历程有着很大的影响。虽然有很多人的态度是积极的, 关心的。但还是有部分人在面对环境污染的一些知识, 表示不关心, 或者不知道。在面对“汽车尾气和牛羊放屁产生的气体会导致气候变暖”这个问题的认识上, 就有5%的人选择没听说过, 更有17%的人选择不知道。而在村落里, 由于村委在日常生活中, 没有及时强调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没有一种思想上的制约, 导致了村民平常的不良生活习惯成为一种自然行为, 觉得别人做了这件事没什么影响, 结果自己就跟着一起做了

(三) 村民环境自治意识不强

经过调查统计发现, 在该村落里, 村民环境自治意识不强, 农村社区环境管理意识不高, 这是导致农村社区管理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全体民众的参与是农村社区环境管理健康发展的动力所在。现一阶段存在的普遍现象是, 农民对于村落的主人翁意识不强, 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 这直接导致了农村社区环境管理建设工作中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持。

(四) 调查发现的环境问题

通过调研, 发现农村的社区环境存在很大的问题,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饮用水的安全问题。

在村落里面, 由于经济等各种原因自来水并没有普遍使用, 村民大多使用井水, 甚至存在用河水的现象。饮用水水质超标主要集中在总大肠菌群指标上面, 这是由于饮用水受到了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工业污水等的污染。水源水井大多缺少必要的提示和保护措施, 直接暴露在雨水之下, 容易造成污水的直接渗透。

在调查的村落中发现, 使用自来水的有78户人家, 使用手压井水的有25户人家, 使用地窖的有10户人家, 其他饮用水的有5户人家。而在这些被调查的农户中, 在使用非自来水的情况下, 有16户人家是不经过过滤处理而饮用的, 还有7户人家是有喝生水的习惯。该村附近5公里内有一条河流, 河流的上游总有两家工厂, 一家是水泥厂, 还有一家是糖蔗厂, 这两家工厂的污水排放口设立在旁边的一条河流, 而这条河流正是下游该村的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之一。

2. 生活垃圾问题。

生活垃圾未能得到及时的处理, 这是由于村落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垃圾集中收集和清运体系, 不能够做到很好地回收利用, 生活垃圾多以“垃圾堆”的形式散布在山涧沟渠中, 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中。生活污水也是未经处理而被村民随意排放, 这是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下水道系统。生活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而被农民直接排放在河边田间, 会渗透到土壤里, 最终污染水源, 威胁居民的健康。

3. 畜禽养殖污染。

被调研的村落的养殖业主要为养鸡和养猪。养鸡的养殖方式主要为放养, 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笔者调查发现, 在该村里面, 养鸡养鸭的有25户人家, 养猪的有13户人家, 而养狗的则有10户人家。养猪虽然是圈养, 但是粪便池工程没有完全建立, 也无法让粪便得到充分的利用, 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畜禽粪便的直接排放, 一方面会造成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 养殖一般离居民住宅较近, 会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和寄生虫卵也对人群健康造成较大威胁, 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4. 农业污染。

农业污染主要指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对土壤、水源造成的污染。化肥、农药的使用一方面造成农产品的农药残留, 重金属超标, 制约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人们长期食用这样的农产品也会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会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 不利于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除此之外, 地膜的大量使用和焚烧秸秆也对土壤危害极大, 不仅造成大量的白色污染, 还会影响土壤的肥力。

5. 工业污染。

该村所在县是一个农业大县, 重工业极不发达, 只有一个发电厂;主要以轻工业为主, 如纺织厂和造纸厂。纺织厂有大量的工业烟尘、粉尘, 这极不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造纸厂所用的原料为桔梗,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 为了节省成本而只经过粗略的处理而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发电厂采用燃烧桔梗、树根等发电, 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周围生存环境。这些都说明了该县存在特别严重的工业“三废”污染, 严重影响周边农村社区的环境。

三、结论

农村社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饮用水安全问题、生活垃圾问题、畜禽养殖污染、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很多村民对环境问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缺乏一些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环境自治意识不强。政府应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把保护农村环境作为维护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大事, 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认真系统地研究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工作, 着力解决农村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切实改善农村环境状况[2]。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必须要动员全体村民共同参与, 应加强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村民环境保护的意识, 调动农民参加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和支持环保工作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张笑归, 刘树庆, 宁国辉等.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 .

篇9: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国学热和国学教育的发展,经典教育也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和有识之士的重视,在各地得到广泛推广。推广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是一项惠民强国的教育之路。中华经典教育不仅能开启生命智慧,培养道德情操,提升人生境界,而且能极大地促进全民族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是针对当前中华经典诵读在全国推广多年的情况下而进行的一次调查。广东省开展经典诵读试点工作始于2004年5月,至今已近10年。广州市番禺区积极倡导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校为番禺区的一所普通中学,按照学生生源划分为番禺区第五类中学。划分为第五类生源的学校大都为农村中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中学学生入校成绩差,文化素质不高,中华经典文化教育极为缺乏。他们与城区中学学生的文化差距极大。这种文化差异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够端正,健全的人格特征没有形成等。要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当从源头抓起,即从思想意识形态抓起。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是一种可以形成好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文化教育。

本次调查报告的目的有二:第一,以石碁中学为试点学校,了解番禺区农村高中学生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水平。首先,当下学生文化素养不高,语文素养更低。但到底有多低,低到什么程度,并不清楚,没有一个量化的值。其次,学生到底是缺乏哪些中华文化经典的知识和素养,也不清楚。此外,学生中华文化素养的偏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其主观愿望不肯学还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均需要调查清楚。此次调查是为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找到依据,其意义不言而喻。第二,以石碁中学为试点学校,了解番禺区农村高中学生中华文化经典的诵读内容、范围、方式及效果等方面情况。以上调查结果将为此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并为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提供可借鉴的资料,可有的放矢地提高农村学生中华经典诵读能力,减少此类活动的盲目性、低效性。

三、调查过程

(一)确定调查范围和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是番禺区农村高中学生中华经典诵读问题。从广义来说,调查对象就是指番禺区所有农村高中,但是从实际实施可行性来看,选择典型的农村高中作为试点学校会更合适,更容易有效实施。石碁中学符合作为试点学校的标准,它在番禺区隶属第五类生源学校,第五类学校全部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中学,学生生源基本来自农村,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不重视教育,不重视对孩子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石碁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分初中和高中。小学、初中经典诵读教育推广得比较多,高中推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比较少,而高中阶段推广中华经典诵读不仅能进一步巩固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成果,而且能检测中华经典诵读推广的效果,还对在小学初中阶段没有接受过经典诵读教育的高中生有一种强化拓展的作用。

(二)确定调查测试内容

针对农村高中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中华经典诵读现有状况,并根据调查目的,设计了两个模块的内容。第一模块是“中华经典诗文”水平测试卷,第二个模块是“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调查问卷。“中华经典诗文”水平测试卷共40道题,每道题1分,总分为40分。问卷调查共10道题,不计入总分。题型全部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方便快速准确测试,不占用过多时间。测试卷和问卷调查的结合可以互为补充,能发挥两种卷型的优势,各取所长,对中华经典诵读情况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这也是本次调查的特色之一。

编卷的初衷是从两个角度考虑的:第一,降低难度,切实可行。第二,题目典型,铺面较广,具有区分度。以这两个角度为原则,初步确定测试的范围是从古至今的中华经典篇目,包括古代小学启蒙教育的中华经典如《三字经》等,从小学到高中的除课本外的中华经典诵读篇目均有涉及,但重点是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下面对两个模块进行统计分析。

第一模块测试卷统计表

题号篇目名朝代·作者体裁、思想内容等备注

1《弟子规》清·李毓秀思想道德启蒙教育小学

2《三字经》宋·王应麟思想道德启蒙教育小学

3《三字经》宋·王应麟思想道德启蒙教育小学

4《论语》春秋·孔门弟子语录体儒学经典小学、中学

5四书五经春秋战国儒学经典小学、中学

6《孟子》战国·孟子儒学经典小学、中学

7《诗经·关雎》春秋诗歌总集儒学经典中学课内

8《诗经·氓》春秋诗歌总集儒学经典中学课内部分

9《国语·周语上》春秋·左丘明国别史著作课外

10《史记》西汉·司马迁史学、传记文学中学课内部分

11《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写景抒情散文中学课内

12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清代、明代、元小说中学课内

13孔子《论语》春秋·孔子思想道德启蒙教育小学、中学

14屈原《离骚》战国·屈原浪漫主义抒情诗中学课内部分

15诗人文学常识李白、杜甫 唐诗课内拓展

16成语与历史人物曹操等 成语典故课内拓展

17成语字形 成语典故课内拓展

18流行歌曲与《诗经》 课内拓展

19王实甫《西厢记》元代·王实甫戏剧中学课内部分

20王翰《凉州词》唐代·王翰七言绝句中学课内

2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词中学课内

22李清照诗词宋代诗词中学课内部分

23艾青现代诗中学课内部分

24《周易》战国古代哲学著作课外endprint

25《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下》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春秋战国儒学经典中学课内

26白居易《琵琶行》唐代长篇叙事诗中学课内

27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南宋七律中学课内

28苏轼《题西林壁》北宋七绝课内

29范仲淹《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写景抒情散文中学课内

30张九龄《望月怀远》唐代五律中学课内

31白居易《长恨歌》唐代长篇叙事诗中学课内

32孔子名言 课内拓展

33《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小说课外

34《红楼梦》清·曹雪芹小说课外

35《儒林外史》明·吴敬梓小说课外

36《西厢记》人物元代·王实甫戏剧中学课内部分

37四大名著人物清代、明代·元小说中学课内

3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诗中学课内

39朱自清《匆匆》现代作家朱自清散文课内

40关于“春天”的古诗 课内拓展

第二模块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学生知识现状、主观意愿以及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测试安排:

1.测试对象: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全体学生,覆盖面较广。

高一总人数:370人 参考人数:338 缺考:32人

高二总人数:379人 参考人数:335 缺考:34人

高三总人数:368人 参考人数:285 缺考83人

注:高三音体美艺术生外出学习。

2.测试时间:各年级自定,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测试,经备课组商量,统一用晚修时间进行测试。

3.测试要求:监考老师为各年级语文老师,考试纪律同正规考试一样,采用涂卡方式,测完后学校统一读卡。

4.测完后收回问卷、答题卡,方便复查。

(三)调查结果

测试结束后,将三个年级的答题卡统一送至学校读卡处,现在根据读卡机的成绩进行统计。

一模块调查问卷数据结果统计

年级一模块平均分(总分50)最高分最低分及格人数

高一17.52850

高二19.93071

高三21.4331014

全级19.633515

二模块调查问卷数据结果

调查题目选择项目调查结果统计:高一338(人)调查结果统计:高二335调查结果统计:高三285

课余主要阅读书籍A学习辅导类书籍94(占27.8%)92(占27.4%)104(占36.4%)

B传统经典名著42(占12%)53(占15.8%)27(占9.4%)

C畅销类、网络类文学等150(占44.3%)146(占43.5%)110(占38.6%)

D基本不阅读47(占13.9%)43(占12.8%)42(占14.7%)

对于史籍的阅读情况A只读过中学课本上节选的部分112(占33.1%)114(占34%)109(38.2%)

B有时读,读过部分78(占23.1%)99(占29.6%)59(占20.7%)

C较为系统完整地读过其中一部或几部50(占14.8%)41(占12.2%)25(占8.7%)

D很少读95(占28.1%)80(占23.9%)90(占31.6%)

对四大文学名著人物形象的了解途径A阅读原著125(占37.0%)105(占31.3%)83(占29.1%)

B教材74(占21.9%)87(占26.0%)76(占26.7%)

C电视电影网络等

媒体95(占28.1%)109(占32.5%)85(占29.8%)

D其他途径37(占11.0%)32(占10.0%)35(占12.3%)

古代文化经典教育的用处A用处很大97(占28.7%)109(占32.5%)113(占39.6%)

B一般199(占58.9%)185(占55.2%)135(占47.3%)

C很小21(占6.2%)18(占5.3%)19(占6.7%)

D没有什么用途16(占4.7%)21(占6.3%)17(占6.0%)

是否愿意抽出时间阅读古代文学经典书籍A十分愿意,觉得那是一种人生享受66(占19.5%)73(占21.8%)55(占19.3%)

B愿意但只是偶尔,因为没有时间214(占63.3%)226(占67.5%)183(占64.2%)

C读与现实生活无关的书是浪费宝贵

时间13(占3.8%)9(占2.7%)14(占5.0%)

D没兴趣,因为

不喜欢39(占11.5%)25(占7.5%)32(占11.2%)

是否愿意参加学校开设的经典诵读班A很乐意参加74(占21.9%)85(占25.4%)50(占17.5%)

B有时间就去参加175(占51.8%)192(占57.3%)169(占59.3%)

C没兴趣,不参加71(占21%)49(占14.6%)51(占17.9%)

对学校推进中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阅读活动的形式建议A设置为必修课38(占11.2%)50(占14.9%)31(占10.8%)endprint

B设置为选修课108(占32.0%)91(占27.2%)83(占29.1%)

C研究小组129(占38.2%)127(占37.9%)131(占46.0%)

D自主阅读56(占16.6%)62(占18.5%)38(占13.3%)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你认为需要去学习中华经典文化吗A需要204(占60.3%)217(占64.8%)168(占58.9%)

B不需要26(占7.7%)20(占6.0%)9(占3.2%)

C不知道56(占16.6%)32(占9.6%)36(占12.6%)

你认为中学期间阅读中华文化经典存在哪些困难A不懂得如何选择书籍及版本51(占15.1%)31(占9.3%)37(占13.0%)

B文言形式不容易

读懂181(占53.6%)181(占54.0%)119(占41.8%)

C缺乏环境17(占5.0%)27(占8.1%)16(占5.6%)

D没有时间37(占10.9%)31(占9.3%)38(占13.3%)

中华经典水平测试卷数据分析及问题反馈

1.较好态势:

据本次测试调查,我校高中生比较熟悉的中华文化经典篇目题目体现在测试卷的第3、8、11、12、29、38、39题,涉及的篇目或内容是孟母三迁、诗经《氓》、范仲淹《岳阳楼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朱自清《匆匆》等。这些篇目均脍炙人口,是名篇中的名篇。孟母三迁之所以为大多数学生熟知,是因为其融生动的故事性和深刻的教育性为一体,是小学启蒙教育中家长重视教育的一个生动教本,也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的良好范本。对诗经《氓》的熟悉,也是在情理中,此题考查的是“信誓旦旦”,与中学生特殊的情感体验息息相关,对学生有莫大的吸引力。而另外的三篇为学生熟知有两个因素在里面,一方面这些文章文辞优美,朗朗上口。另一方面是这些篇目皆属考试重点篇目,学生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2.现状堪忧:

从水平测试卷测试得出的成绩来看,我校高中生的中华文化水平极低,这是有客观数据做依据的。本次测试卷总分设置为50分,及格分要30分,从测试平均成绩看,高中全级无一个年级合格。平均分最高的是高三级,也仅21.4分,高一低至17.5,全级最高分33分,仅比及格线高出3分。最低分5分,可以说中华经典文化知识极其贫乏。从及格人数来看,高一全级0人及格,高二全级仅1人,高三情况比起高一、高二要好,有14人及格。从测试卷试题结构来看,课内知识和课外拓展结合,穿插考查,既可以测试课内中华经典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反映出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情况,两者兼顾,而且难度不大。以上数据反映出本校学生在课内中华经典知识掌握方面比较薄弱,在课外阅读中华经典方面更为薄弱。由此可见,目前我校的中华经典诵读情况确实令人忧虑。

(四)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及问题反馈

调查问卷的问题着重从两个方面设置,一方面是调查我校高中生目前阅读的客观现状和存在困难,另一方面是调查我校学生对中华经典诵读文化活动的主观意愿。

1.调查结果一:通过对“课余主要阅读书籍、对于史籍的阅读情况、对四大文学名著人物形象的了解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调查,我们发现,我校高中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形式表现在学习辅导资料的使用上。高中学生面临的是高考,承受着非其他学习阶段所能与之相比的压力,所以,他们购买大量的学习辅导资料是可以理解的。这种购买行为与其说是个人的选择,毋宁说是高考指挥棒下无奈的选择。我们学校学生虽然属于广州市第五类生源,但是对这些学生来说,能考上高中也已经来之不易了,因为在广州市还有将近50%的学生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因此,他们对高考的重视程度不比重点中学的同学轻。如果有差别的话,就是高考目标的定位差异了。就时间分配和能力而言,他们能用于阅读中华经典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即便是他们当中有一些爱好者,也苦于没有老师的引导或专业指导而难成气候。从调查问卷结果和中华经典水平测试结果看,还可以看出粤教版高中教材的编排对提高中学生的中华经典素养是有成效的,学生每上升一个年级,阅读和掌握的中华经典篇目就越多,在成绩上表现就越好。

2.调查结果二:调查问卷的第6项“是否愿意抽出时间阅读古代文学经典书籍”,第7项“是否愿意参加学校开设的经典诵读班”,该两项是从学生主观能愿性方面来考查的。选择“B愿意但只是偶尔,因为没有时间”这一项的占到了总数的六成以上,而且选择“没兴趣”的仅占极少人数。这些数据或许暗示着一种可能——学生中其实绝大部分是喜欢读中华经典名著的。这是这个调查最振奋人心的地方,也是让笔者激动不已的地方。虽然推广中华经典的道路可以说是任重道远,但是未来是可以期待的。

3.调查结果三:调查问卷的第8项“对学校推进中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形式建议”,这项调查的意义在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进行真正意义上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中华经典”形式。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大部分赞同开展“选修课”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这与笔者的设想不谋而合。学生的意见是一种很好的建议。“开设选修课”与“兴趣研究小组”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开设选修课”的优势在于它有老师引导,可以提供较为专业的指导,还能吸引更多的爱好者,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研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优势在于它时间安排的任意性,人员组合的自由性以及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它是选修课的延伸与补充。两者结合将极大地推进中华经典在中学生中的普及程度。当然,小组研究学习形式依然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完全的放任自流是不可行的,老师要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任务目标。

4.调查结果四:调查问卷中的第9题“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你认为需要去学习中华经典文化”与第10题“你认为中学期间阅读中华文化经典存在哪些困难”是调查学生学习中华经典的意义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校高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中华经典文化,这说明绝大部分同学是能意识到学习中华经典的意义的,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还有将近四成的学生不能认识到学习中华经典的意义,这也提醒我们要深入学生内部,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转变观念,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四、结论

本课题组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水平测试卷测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番禺区农村高中经典诵读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的农村高中学生普遍缺乏中华经典诵读知识,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教育具有其必要性,从长远来看,也具有其紧迫性。中华经典诵读在我区中学每年都有一些推广活动,但就其普及度和影响力来看,效果不明显。开展的活动属于非常态性质,难以对中学生形成持续的影响。该调查报告反映出在中华经典诵读开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地域存差别,学校有差异,在师资相应水平、学校重视程度、投入力度等方面参差不齐;第二,活动存在阶段性,可持续性发展活动模式还不成熟;第三,诵读推广未形成区统一的规划和培训,研究活动停留在试点;第四,诵读推广力度不够,活动既要重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考虑到学生参与的义务性。

综上所述,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推广具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目前已有的推广活动的基础上,各级学校应更重视经典诵读推广活动的可持续性,注重其常态化开展,保证其有效性,为弘扬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课题项目: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之一 课题编号:2011-XK016 课题类别:学科类中学语文)

上一篇:将快乐永远留在心中作文下一篇:寄宿生管理制度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