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社区民主决策制度

2024-05-05

xx社区民主决策制度(精选6篇)

篇1:xx社区民主决策制度

XX社区民主决策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民主,坚持集体领导,做到民主决策,建立科学、民主的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发挥群众参政议政作用,调动干部积极性、创造性,共同管理单位事务,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增强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推进我局工作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一、民主决策原则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根本的领导制度。政府部门实行民主决策,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部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保证部门决策准确、科学的重要前提。要充分发挥民主,坚持小数服从多数、局部服从大局,坚决反对“一言堂”和“家长制”作风。决策形成后,局领导、各股室要坚决予以拥护、执行。

(二)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原则。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征求意见、寻求对策,坚持实事求是,说实话、想实招,立足实际,形成科学决策。

(三)坚持依靠群众、依靠社会的原则。决策过程中,充分听取广大干部群众、离退休干部和其他部门的意见,重视发挥信息咨询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参谋作用,集思广益,形成决策。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抓决策的执行。

二、议事决策的范围

(一)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和镇委重要指示、决策的实施意见和措施。

(二)我社区工作计划、发展规划和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

(三)本局规章制度,重大工作事项的组织实施;

(四)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干部综合考核、奖惩,先进个人推荐。

(六)组织市政府的重大活动,出台重大行政措施、重要的改革方案和政策,确定重要的奖惩事项。

(七)其他需要集体研究决策的重要事项。

三、民主决策和议事办事规则

书记、副书记和纪检书记组成决策机构,共同研究决定社区重大事项,对单位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不得以个人意见代表“三人小组”意见。

(一)领导班子会研究的事项范围

1、单位发展计划和建设规划;

2、向上级请示、报告的事项、工作总结;

3、工作变动和人员调整;

4、重要改革措施;

5、涉及干部切身利益的问题;

6、有关重要规章制度和奖惩规定;

7、干部考核及推先选优;

8、单位预决算;

9、一次性一万元以上的经费支出;

10、需要领导班子会研究的其他重要事项。

(二)领导班子会的决策程序

需要提交领导班子会研究决定的事项,由书记召集领导班子会,研究决定有关议题。研究议题时,领导班子成员应充分发表意见,表明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书记综合班子成员的意见,最后形成决定。对某个问题意见不一致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不同意见可以保留。领导班子会形成的意见代表集体意见,不是个人意见,班子成员应维护会议决定,保留意见的成员不得在群众中发表保留意见的言论。在会议决定未形成文件或未在会议上公布前,不得在群众中公布会议内容。

研究决定问题一般采取个别酝酿、征求意见、会议决定的程序,召开会议应认真作好记录,不得以个别酝酿代替会议决定。领导班子会原则上不得缺席。书记外出期间,副书记和纪检组长研究处理某些重要问题时,事先应尽量与书记取得联系,向书记汇报情况;副书记、纪检组长因故不能到会时,能推迟的就推迟召开;不能推迟的,事后应将会议研究决定的事项尽可能向缺席成员通报。

(三)党支部会议研究的事项范围

1、对一些工作作出安排,布臵任务;

2、工作汇报、通报;协调处理单位内部工作;

3、学习传达上级会议、文件精神:

4、应在党支部会上研究的其他重要问题。

参加人员:书记、副书记、纪检组长。

每次召开党支部会议,到会人数不能少于4人。

(四)干部会议

1、向社区干部传达贯彻上级会议、有关文件和政策精神;

2、政治学习;

3、通报有关事项;

4、为完成某项全局性的工作任务进行号召动员;

5、应在干部会议上通报或通过的其他事项。

召开干部会议表决通过某一重要事项时,应有80%以上的人员参加,且到会人员中赞成比例达到80%以上,通过的事项才视为有效。

四、、监督检查

(一)领导干部应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利益,不拿原则作交易,不徇私舞弊。模范执行集体决议。

(二)集体的决议、决定,必须坚决执行,任何个人无权改变。如执行中出现新情况,须修正决议、决定内容时,必须提交领导班子会或党支部会复议,再重新决定。

(三)党政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每位领导干部都必须自我检查执行集体决议的情况。对执行决议不坚决或不落实的个别班子成员,党政主要负责人有责任给予提醒注意,批评教育。

(四)对严重违反集体决议、决定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党纪、政纪甚至法律责任。

(五)党政班子领导成员要自觉接受党内外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XX社区居委会

篇2:xx社区民主决策制度

为了建设民主、自治、文明、祥和、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的新型社区,今年我市制定出台了《荥阳市城市社区居委会民主决策“三会”制度》,全市各社区认真落实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居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推行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管理,以居务公开为手段,以民主管理为目标,坚持标本兼治,不断深化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促进了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社区两委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依法保证了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抓好宣传,营造氛围 市社区居委会“三会”制度制定下达后,各街道、社区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多次召开党政班子会议,组织学习上级有关社区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文件精神,及时总结社区自治工作,引导班子成员正确看待社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信心,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同时,积极组织居委会全体人员认真开展了“学习制度促执行”活动,要求每个社区工作人员必须熟知制度规定的程序,以及运用和操作方法。通过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广泛宣传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居务公开和居务监督制度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程序和要求,同时,利用社区宣传橱窗、板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居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公开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消除社区居民的疑虑和误解,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增强民主管理意识,为制度的落实、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组织会议,研究事务,依照程序,民主决策 全市14个城市社区居委会共有常住居民57000多名居民,居民代表427名。由于全体居民不易集中,容易出现人数不足,难以形成决议等客观因素,在实施民主决策中,大多采用居民代表会议的方式进行。据不完全统计,近两个月来,全市各社区认真执行居民代表会议制度,表决各类事务31项,其中,通过并形成决议18项,否决13项。每月召开一次村务监督汇报会,对社区事务,特别是居民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如:财务支出、捐款捐物、收取垃圾卫生费、治保费的发放情况等向居民通报。会议决策均按照制度依照程序进行,居民代表参与决策率达到95%以上,在会议上代表针对决策事项,踊跃发言,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制度的落实和民主决策程序的规范实施,广大居民关注社区事务,“我爱社区,社区为我”的观念普遍增强,私下议论社区事务、上访咨询的居民少了,理解社区、参与社区、服务社区的居民多了,社区建设与服务得到推进,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的关系更加融洽,更加和谐。

三、借鉴经验,结合实际,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居务公开,以居务监督促进民主管理

结合“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的实施,在各社区推广了我省邓州“4+2”工作法经验,在运用居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的同时,对决策事项进行了公开,接受居民监督。各社区指定专人负责居务公开日常事务。按照“多样、规范、实用、明了、方便”的原则,把居务公开工作同社区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公开形式:其一,在居委会附近设置相对规范的居务公开栏;其二,通过召开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党员代表会议、民间组织团队负责人座谈会等形式来通报居委会的各项工作和要求;其三,以分片包户为单位,各片主任征求居民对居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记录收集。设立居务公开意见箱,指定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定期开箱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把公开办事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推动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定期以传单的形式向居民公开社区事务,让广大社区居民了解情况,以此增强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民主决策的积极性。监督措施到位:对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和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社区居民关心的事项、社区居民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捐款捐物情况、社会救助情况等的公开情况,均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审查,监督居务公开按照程序严格实施,确保真正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三、落实制度,深化和规范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效果明显,居民认可,居民自治得到推进

通过社区“三会”制度的落实,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得到全面推进,居民自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一是通过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决策,使广大居民深层了解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职责、届期规划、社区居委会成员职责分工、办事程序等内容,极大提升了社区服务质量。

二是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深化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过去社区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矛盾也迎刃而解

三是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机制的实施,加强了社区的民主法制建设,维护了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赢得了民心,取得了信任,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居民关心社区、支持社区建设的热情,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的自治水平。

篇3:xx社区民主决策制度

高校虽然不是一级政府, 但是其决策仍需践行协商式民主的要求, 积极吸纳民主党派参与高校管理, 不断拓宽高校治理的新形式。

民主党派参与高校决策的意义

1.预防腐败

当前一个时期, 高校的基建、人事、招生等领域发生了较多的腐败现象。高校也成了腐败的“重灾区”, 严重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也玷污了高校作为“社会的良心” (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语) 这一圣洁的净土。高校应在作出决策前, 自觉、主动地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 并对其及时予以反馈;在决策执行过程中, 邀请民主党派人士作为纪委或审计特邀监督员, 全程监督决策的部署、执行情况, 对其中存在的问题, 民主党派有权提出整改建议和追究责任的动议。将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 可减少权力寻租、腐败的空间和土壤。

2.增强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可行性

民主党派参与高校决策, 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决策的群众基础, 提高了决策的民主性。高校是民主党派较为集中的场所, 其成员的高层次性决定了其有较高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民主党派成员对党委决策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分析和论证决策方案存在的问题, 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民主党派参与高校决策存在的问题

1.民主党派参与高校决策没有法律制度保障

邓小平同志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法律制度建设对保障民主党派参与高校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

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是阻碍民主党派参与高校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第10段明确规定了我国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在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以下简称“1989年意见”) 中, 将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定性为:“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以下简称“2005年意见”) 中, 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定性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强调:“政治协商……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 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 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 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后者将民主党派的参与视为决策科学民主化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并明确提出政治协商是决策程序需要坚持的原则。民主党派的参与提高了决策的民主合法性基础, 而这也为高校党委和行政决策提出了实体和程序上的要求, 也为其参与决策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虽然上述规定有其积极效果, 但是只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了较为原则性的规定, 对高校党委和行政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也未规定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及其保障措施。而大多数高校都未制定民主党派参与决策的范围、程序, 民主监督的监督组织、监督内容、监督方法、监督结果反馈等方面的实施细则, 这就造成领导的开明态度决定了民主党派参与高校决策的程度。

2.民主党派自身的劣势决定了其不可能有效参与高校决策

高校是民主党派存在的空间。民主党派成员的职务晋升、职称评聘、住房等各种福利均由高校党委和行政控制, 这就造成了民主党派与高校存在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监督者的人财物均被被监督者控制, 民主监督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将大打折扣, 民主党派成员参与党委决策的积极性也将大大降低, 甚至认为参与决策的过程只是“走过场”而已, 不可能有效果。

民主党派参与高校决策的保障制度构建

现阶段民主党派参与高校决策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主要是缺少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因此, 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有效参与高校决策的作用, 必须确定民主党派的知情权、参与权的性质和内涵, 构建必要的保障制度。

1.构建民主党派知情权、信息公开的制度

知情权又称为知悉权、资讯权、信息权, 是指公众从官方或非官方的渠道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公法上的知情权是指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知情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本文所说的知情权是指民主党派对所参与决策的内容、背景、数据及其他信息等事先知晓的权利, 是其有效参与高校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获取了足够的信息, 参政议政时才能有理有据、切中要害, 有针对性, 做到有的放矢。

信息公开是保障知情权的基本方式。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 规定了高校应当主动公开及不应当公开的信息范围、公开的方式和方法等。高校应根据该规章的规定, 及时、全面地公开信息。涉及不应当公开的信息时, 应及时向民主党派通报有关情况, 并且作一定的说明。

2.构建民主党派参与权、听证的制度

民主党派的参与权, 是指民主党派能够以高校主人的身份, 依照法律的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参与管理高校事务, 以推进高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民主党派参与权来自宪法所规定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来自民主党派成员作为学校主体的地位。高校党委和行政部门应将民主党派行使参与权视为民主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实施高校治理的一种有效手段、体现政治文明程度的一种新形式。

第一, 参与权表现为一种实体权利, 其包括:一是参政权, 即参与高校制定重大决策。高校主管部门应制定民主党派参与决策的范围, 以便民主党派行使参与权有法可依。笔者认为, 高校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如基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职称评聘、重大人事调动等, 都应吸纳民主党派参与。二是监督权, 表现为对高校管理者的批评和建议权, 对失职违法行为的控告、检举权等。三是职务豁免权。民主党派成员在履行职责时的言论不受追究, 这是言论自由的体现。高校应完善管理制度, 对民主党派成员的合理建议应给予一定奖励, 并对检举、揭发者的个人信息予以严格保密。

第二, 参与权表现为一种程序性权利。由于履行实体性权利需要法律程序, 因此程序性权利对实体性权利的实现具有关键性意义, 这是“程序先于实体”的应有含义。现行民主党派参与权的形式主要有通报会、党外座谈会等。这些形式大多不正式、随意性较大, 大部分只是向民主党派通报某些事项, 对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也不能作出正式反馈。

为此笔者认为, 可引进听证制度以保障参与权。听证的范围很广, 包括行政听证、司法听证 (庭审) 、立法听证等。行政听证可分为:具体行政行为中的听证, 如行政处罚中的听证;抽象行政行为中的听证, 如出租车涨价听证。吸纳民主党派成员参与重大项目的可行性听证, 要求在听证前将有关事项告知民主党派成员, 由重大项目的起草者对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进行论证和说明, 听证参与人可以提出问题, 并要求起草者予以回答。

3.构建有效的信息反馈制度或说明理由制度, 以保障民主党派的参与权

对民主党派成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 应及时受理, 并予以备案;其次, 应及时、全面地作出反馈, 合理的予以接受, 不能采纳的应说明理由。只有这样, 才能保障民主党派参与高校决策不会流于形式。

篇4:xx社区民主决策制度

关键词:民主视阈;城市社区;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很关键,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此,而对于一个基层自治组织也是如此。早年,罗马史学家波里比阿透过罗马的强大军事,将帝国的崛起归因于优良的共和制度的安排。今天,许多研究大国兴衰的学者也特别强调制度同化力的重要性。像俞可平教授说,“民主是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把整个国家的民主制度比作一栋高楼大厦,那基层民主应该是这栋大厦的地基,没有基层民主这个地基,那高楼大厦就成为空中楼阁,没有了根基。因此,对于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发展,制度建设非常重要。

1、制度建设的环境基础:经济、社会和国家等基础性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在政治制度建设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基础建设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社区经济水平,提高居民收入,没有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居民就不会有谋生以外的时间、精力和兴趣关心和参与政治活动。二是努力培育社区的中产阶级。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政体以“中庸”为原则,以中产阶级为基础。[1]中产阶级相对于位于贫富两端的人来说最为稳定,这有利于社区的社会稳定。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自由平等原则也是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市场经济也会培养公民的政治参与精神。

城市社区自治制度建设的社会基础性建设,要求大力培育公民社会,保持社会的秩序和平衡。公民社会对于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建设尤为重要,政府与公民社会积极合作,共同管理社会政治生活,扩大公民自我管理的范围,提高社会自治的程度,是民主自治的方向。公民社会有利于具有民主价值内涵的公民文化的培育,有利于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更加有利于社会的秩序和平衡,从而為民主制度的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城市社区自治的制度建设中,基层民主建设要适应和符合国家层面的民主建设总体要求,做到由下及上和由上及下双向互动、双向建设。基层民主的建设需要国家和政府在政策和法治方面的有力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同志就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指出:“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2]十八大报告中讲“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没有党内民主,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将是一句空话。因此,通过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全社会的民主,包括基层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

2、我国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制度建设

民主选举,普选制作为社区选举制度的基础。选举制度从来被当作民主制度的一大基础。选举是民主的直接体现,是民主最基本和重要的实现形式,人民的统治只有通过选举才有可能实现。但是若保证民主的实现,必须保证选举本身的民主性,也就是普选制。城市社区自治作为一种城市居民直接管理社区事物的民主形式,普选制是社区居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合法性来源。城市居民选举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权利要遵循普遍性原则、直接性原则、透明性原则和自由性原则。

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直接民主、多数民主和协商民主的统一。直接民主在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现实实践中还没有完全实现,有时要以间接民主加以补充,但是有学者已经论证过在我国城市社区自治中实现直接民主的可能性非常大,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被萨托利称为“民主原教旨主义”的直接民主形式将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方向。在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过程中,总会有不同的意见,而多数民主是我们处理这个问题的关键。但是多数民主不代表“多数人的暴政”,民主是代表多数人的意志,但是也要保护少数人的权利。协商民主理论对我国的城市社区自治的制度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人民主权不再集中于一个集体之中,不再集中于联合起来的公民的有形的在场,或者他们的聚集起来的代表,而是实现于具有理性结构的协商和决策之中。”[3]哈贝马斯称这种协商为交往行动,所有人能够平等的参与对话,体现了人们的参与和人民主权。我们城市社区自治组织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也需要这种协商的对话,形成一种民主协商决策和管理的方式。社区协商议事会议的建立是协商民主的体现。

民主监督,权力制约和法治的统一。在我国的城市社区自治的实践中,社区居民委员会行政化的倾向普遍存在,甚至有的已成为政府的下属单位,居委会的组成人员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显然与社区自治的本质相悖。当居委会滥用职权,侵害到居民的权利时,居民会议有权“用强力对付强力”重新选举居委会。居委会有权就一般日常事务进行决策和管理,但是涉及社区的重大事务当然是由居民会议全体决定,多数人的意见会获得通过。要发挥议事会议的作用,既对居委会的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又要避免居民会议的决定对少数人的权利造成侵害。而议事会议归根结底是由社区内不同身份的居民代表组成,自然会受到居民会议的制约。法治原则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支柱。此外,在城市社区自治的制度建设中,要始终坚持法治的原则,做到“依法治社区”。

3、政治价值的培育:城市社区自治制度建设的精神层面

民主价值是民主制度的精神层面,在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制度建设中需要培育哪些民主价值呢。

自由。“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4]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自由是城市社区的民主自治制度不可或缺的价值因素。平等。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开篇就提出一个振聋发聩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5]。在社区自治中,居民都是生而平等的,有着同等的人权和政治权利,有权实行自我统治和自我管理。当然,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法律之下的自由,过度的崇尚自由和平等会导致自由变成放纵,平等走向极端。参与。在城市社区自治中,政治参与是个尤为重要的因素,社区自治的程度与政治参与的程度成正相关,政治参与程度低也就意味着自治程度低。宽容。城市社区协商议事会议很好体现了宽容的民主价值,不同身份的居民代表通过协商讨论,以更好的管理本社区的共同事务。责任。在城市社区自治中,责任意味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居委会的组成人员对自己行为的负责程度,二是居民自己对自己行为的负责性。

以上是蕴含于民主制度中的价值因素,这些价值因素对于民主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这些价值因素,也就不能称其为民主制度了。

4、结语

当然,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还要走很长的路。我国的城市社区自治的民主制度也正处于建设阶段,还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在以后的建设过程中,民主制度建设应该和政治教育与动员的程度协调一致。因为根据塞缪尔·P·亨廷顿的理论,政治动员如果超前于制度建设,人们的政治参与欲求与日俱增,但是体制却无法容纳,这样会造成政治不稳定和动乱。⑥这是我们建设城市社区自治,推进基层民主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特别警醒的一点。(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页

[3][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68页

[4][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9页

[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页

篇5:胜利社区民主决策与管理制度

为推进我社区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保障居民群众在社区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保障居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按照建设和谐社区的要求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行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促进我社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和谐安定的社区,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居务公开

(一)公开内容:按《贵州省村务公开条例》规定的内容进行公开。具体内容是:

1.居民委员会的计划和三年目标规划、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使用,社区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社区干部报酬、土地征用补偿及使用,集体土地流转、社区集体债权债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种粮直接补贴等。

2.上级财政到社区到户的优惠政策和资金,社区各界支持的建设资金和项目。

3.重大居务、“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社区财务收支明细帐目要专项公开。

(二)公开的时效及内容

1.年初公开:居民委员会计划和发展计划,上年社区集体的收益及收益分配使用情况,年终资产和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情况。(1月5日前)

2.每季度公开:公益建设项目支出情况,协助上级部门开展工作情况,土地、社区物业承包(租赁)租金收缴情况、居务公开监督委员会监督结果情况。(次季度前月5日前)。

3.及时公开: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情况,“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居民申请宅基地建房情况,国家补贴农民、奖励集体的资金及发放,社会各界支持社区建设的资金项目,救灾救济扶贫助残、拥军抚属款物的发放情况等。

对公开的内容和时效规定,要及时听取居民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居民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三)公开形式

坚持实际、实用、注重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以方便群众观看、有利于群众知情为目的,确定公开形式。

1.设立公开栏。社区在(办公楼下)处,设立一块固定公开栏,居务公开的所有内容都在这个公开栏里公开。

2.社区干部述职。每年年底(12月下旬或次年1月上旬),结合民主评议,社区干部向居民会议述职,居民委员会主任总结报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居务公开实施情况。

(四)公开程序

1.提出:居民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要公开的事项和内容,在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研究的基本上,提出居务公开初步方

案。

2.审查:居务监督委员会对居民委员会所提方案内容进行审查、核对、补充和完善。

3.确定:社区党支部召集“三委”联席会议对经审核的居务公开方案进行讨论,表决通过正式公开方案。

4.实施:居民委员会对公开方案的内容,按规定的形式和时间实施公开。

5.跟踪:公开后,居民委员会和居务监督委员会要注意收集和听取居民群众对公开内容的意见,对有疑问的,居民委员会要及时作出解释和答复;对合理化的建设意见,要加以吸收和完善。

二、民主管理

(一)民主议事

民主议事主要有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两种基本形式。

1.居民会议。居民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有十分之一以上的居民提议或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民代表提议,应当在5日内召开特殊情况或有重大事务时及时召开。居民会议由居民委员会召集并主持,居民会议是社区的最高决策组织形式,依照本社区居民自治章程规定,居民会议可委托居民代表代行决策权。

2.居民代表会议。居民代表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经三分之一以上居民代表提议应当在5日内召开;特殊情况或重要居务事项待议时应及时召开。居民代表会议的议事范围依照居民

会议授权确定。居民代表会议由居民委员会召集并主持。

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必须有会议记录,参加会议人员要签名存档,要在5天内在居务公开栏上公布。

(二)财务管理

1.建立健全社区财务管理制度。居民委员会要登记法人代码,开设居民委员会集体帐户,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依章理财。社区的会计要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履行职责,使用统一票据,严格审核审批程序,禁止违章越权审批。

2.建立民主理财日制度。每月5日为民主理财日,社区监督委员会要对上月的收入支出情况进行逐单逐据审核,对符合规定的开支及核准的票据签字,对不合理的开支权提出质疑,并可以否决不合理的开支。财务报表经社区监督委员会审核后及时由居民委员会在公开栏公布。

3.严格实行居帐镇管,按照规定时间报帐。

(三)考评奖励

1.居民委员会成员和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每年年底应接受居民民主评议。民主评议在社区居民党支部的指导下,由居民委员会召集居民会议进行,按上级制订的评议样式实施。考评为优秀、良好的居务人员,应进行适当奖励。

2.结合民主评议社区干部,对被评为不合格的居务管理人员,应向居民代表会议、居民会议作出改进承诺,是居民委员会干部的扣发1个月补贴;连续两年被评为不合格者,应提出

辞职,若不辞职,要启动罢免程序进行罢免。

3.在居务公开工作中,对消极对待公开或搞假公开的有关责任人,经监督委员会核实,是社区“两委”成员的,从当事人当月补贴中扣发100元;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或弄虚作假的其他人,属初犯的,责成在居民代表会议上作检讨并作出改正承诺,故意重犯的,由居民委员会提请居民代表会议进行罢免。

(四)档案管理制度

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居民委员会的居务档案应包括居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居民委员会会议、“三委”联席会议记录,文书(含通知、决议、政策法规文件、治安、民兵、计生、人口管理、居民管理等类型),会议(含财务报告、帐簿、凭证),基建(含报建手续、设计图纸、预决算表、验收证明等),经营(含各种经济合同),土地管理(含土地征用、转让、承包、买卖、交换、房屋租赁等)、地籍管理、科技信息、声像、实物设备、谱牒以及在社区经济建设和居务决策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对有关档案资料实行分类管理、分册保存。居务档案由居民委员会分管文书的成员负责管理。设立专门档案资料保管室,用统一规格的档案柜存放档案,档案室和柜要防火、防潮、防蛀,确保档案资料完整安全。

三、民主监督

1.居务监督委员会依照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对居务

公开方案及各项内容进行审核签名。

2.居务监督委员会每月对社区财务的收支及财务往来中的票据进行审核签名;每季度对居民小组的业务财务情况进行一次审核。

3.及时向居民委员会转达居民对居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并监督落实改进措施。

(二)居民代表及居民的监督

居民代表和居民可以随时向社区“三委”成员成员反映意见和提出质询,“三委”成员要认真听取意见并给予答复,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及时在居务公开栏上作出解释或答复。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在居民委员会办公楼或社区主要道口设立居务公开意见箱,意见箱由居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定期开箱收集。居民委员会要对居民的建议及时作出回应。居民委员会在居务管理中的工作失误要及时纠正,并在公开栏上公开。

本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是我社区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操作依据,是今后一段时间指导我社区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依据。

篇6:xx社区民主决策制度

一、社区组织机构健全,有效发挥作用。

1、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健全配套。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社区党组织健全,并成为“五好”社区党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民委员会组织法》,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小组及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下属单位在内的社区自治组织体系。按照有关规定,共青团、妇女、民兵、工会等组织健全。

2、社区组织依法组成,其成员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3、社区居民委员会能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开展社区居民自治工作。

4、社区民组织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并能认真执行各项制度。廉洁奉公,热心为社区民服务。

二、有完善的民主选举程序,社区民主选举制度健全。

1、选举工作制度健全,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2、社区居民能充分行使法律法规和政策赋予的民主权利,不受非法干涉。

3、选举程序规范、合法、公开,并严格执行,选举秩序良好。

4、选举结果群众满意,真正做到了把那些坚持依法办事、廉洁奉公、公道正派、勤劳实干、热心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人选进社区组织。

5、对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罢免,依法定程序和条件实施。

三、有完善的民主议事程序,社区级民主决策制度健全。

1、把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起来。建立健全社区事务,特别是社区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制度。决策过程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2、社区民会议和社区民代表会议依法组成,制度健全,并能较好地发挥决策作用。

3、社区重大事务经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再交由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4、社区重大事务的范围明确。主要是涉及社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尤其是与社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并能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5、社区重大事务的决策程序明确。作出的决议、决定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并能严格执行。

四、有完善的社区民自治章程,社区民主管理制度健全。

1、依法制定社区民自治章程和社区居民公约,内容全面、合法,没有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相抵触,不含有侵犯社区居民合法权利的内容,并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

2、严格执行以社区居民自治章程和社区居民公约为基础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民主渠道畅通。

3、社区各级组织之间关系明确,工作协调。社区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功能发挥较好。

4、能组织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公共事务。社区居民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社区民会议,并有不少于半数的社区居民参加;每季度至少应当召开一次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并有不少于三分之二的社区居民代表参加。

5、社区居民委员会印章的制发使用和管理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印章保管人的确定,须经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建立印章使用的审批、登记和备案制度。社区委会换届后能及时办好移交手续。

五、有完善的公开办事程序,社区民主监督制度健全。

1、社区干部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和行为规范公开化,能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2、建立健全完善的社区干部管理制度,包括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离任审计制度、过失责任追究赔偿制度、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和责令辞职制度。

3、建立健全规范的居务、财务公开制度。凡社区重大事项和与社区居民密切相关的事项,都按时公开。

(1)公开的范围应当包括:社区居民会议或者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事项的实施情况;社区财务收支情况;优抚、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情况;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情况;社区干部工作目标执行情况;以及涉及社区居民利益普遍关心的和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

(2)社区事务、财务公开的时间应当固定统一,做到每月定期、及时公开。重大事项随时公开。时限长的事项,可以每完成一个阶段,公布一次。

(3)社区事务、财务公开的形式应当方便社区民实行民主监督,做到场所固定,面向全体社区居民。一般通过社区务、财务公开栏进行公开,必要时可通过社区居民会议进行公开。

4、建立社区民主监督小组。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没有发生因社区账目不清,社区务、财务不公开而引发的群体性上访案件。

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人员、有阵地、有措施。

1、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能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社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按照普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实施。

2、成立法制宣传教育领导机构,有专人负责。社区有法制宣讲组,社区民小组有法制宣讲员。

3、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全面,能结合社区实际学习宣传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4、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多样,有固定的宣传阵地。

5、法制宣传教育做到与依法治理实践相结合,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社区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素质不断增强。社区干部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七、积极开展社区法律服务,社区能够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基层组织能正确引导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的开展,采取有力措施,帮助、指导社区民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社区居民具有依法维权的意识,懂得寻求法律帮助的渠道。

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制度化,社区治安稳定。

1、治保、调解组织体系完善,人员配备到位,工作制度健全,能充分发挥作用。

2、社区居民遵纪守法。连续三年无重大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上访事件,无违反计划生育的行为,无失学儿童以及无其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3、连续三年无因民间纠纷激化转化为刑事案件、无因民间纠纷引起的非正常死亡。民间纠纷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不低于本镇的平均水平,做到一般民间纠纷不出社区。

4、安置帮教工作到位,连续三年无归正人员重新犯罪。

5、对本社区的暂住人口管理有效,教育有方,其合法权益得到平等的保护,违法犯罪占暂住人口总数比例低于本镇的平均水平。

九、社区经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社区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1、干群关系融洽,政令畅通。

2、基础建设得到加强,社区风貌显著改变。

上一篇:关于重阳节的象征意义下一篇:以责任为主题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