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主协商工作方案

2023-02-27

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社区民主协商工作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社区民主协商工作方案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的现实困境与化解路径

摘要:城市社区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建设过程中会遇到来自社区主体之间,社区主体与政府、社区主体与社会之间,由于不同的利益诉求所产生的各种矛盾。社区协商民主的实践在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区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社区协商民主实践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困境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6-0040-02

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并且提出要开展广泛多层次的协商。在此基础之上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不同层面发展的制度依据。社区从群众自治组织的这个角度,在实践居民自治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推动了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在社区中的这些实践已经成为吸纳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决策,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基层特别是社区协商民主实践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解决社区协商民主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一、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的现实困境

城市社区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在自治过程中,会遇到来自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利益诉求会产生各种矛盾,成为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所以,需要将协商民主引入社区这个自治组织中,解决社区发展中产生的各种利益冲突。社区协商民主是在社区中的居民之间,为了消除与其利益分歧,通过相对理性的商议,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来维护居民个人权益的民主形式。这种民主形式在社区中的发展具有强化社区监督、提升决策质量、培养公民意识、解决社区矛盾等作用,但是在实践中,社区协商民主在协商主体、协商过程、协商范围、协商效率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社区主体的参与意识不强

社区主体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社区居民、驻区单位和社会组织。社区居民是社区自治的最主要力量;社区内的驻区单位包括社区内行政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社区内的社会组织主要指一些居民自发组织的志愿组织,它们通常以社区为活动范围,目的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在社区协商民主实践中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是被动应付。一些社区成立居民代表会,在代表选举时,很多居民直接放弃选票,或者随意填写选票。驻区单位也长期存在有事、没事别找我的心态,他们认为社区找驻区单位就是为了经济上的援助资金。这种偏见也导致驻区单位共驻共建意识薄弱,甚至出现口头承诺,过后拖延的情况。有些社区主任反映,即使亲自邀请相关单位派人参与社区的相关议事活动,驻区单位也会借故推辞,不愿参加。社区中的社会组织也存在不关注社区事务的情况,社区中的社会组织除了志愿组织以外,其它的社会组织几乎都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组成的,在这些组织中离退休人员居多,他们更多是关心一些自己感趣的活动,对于社区其他事务不愿意参与。

(二)相关的协商程序不完善

社区协商民主实践中经常存在程序不完善的问题。例如,在一些社区中的居民议事会,议事程序不完善,使议事效果大打折扣。主要表现在:第一,议题范围不确定,通常议题都是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临时确定,没有将社区中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归类划分,制定相应的议事程序。第二,代表选举随意性较强,没有根据议事会的需要限定具体人数,以及对议事人员自身能力有哪些具体要求,遇到需要找开议事会的情况临时找人凑数,很难使议事会取得预期效果。在一些社区中也存在选熟人的情况,社区主任比较倾向平时接触多,不多言、不乱来的社区居民做代表,选出这样的代表后也不再换届更新,以保证议事顺畅,不出现不听指挥的情况。第三,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做保障,没有考核机制会出现议与不议一样,议事结果有效、无效都一样,使社区居民对于议事会失去信任,对社区协商民主实践失去信心。

(三)协商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

社区协商民主的发展要基于解决社区问题的需要,失去了解决现实问题的功效,社区协商民主实践只能流于形式。虽然在社会治理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要更多的发挥社区自治功能,但是,我国曾经长期实行政府管理社会的模式,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日常事项都经由政府机构包办,形成了公民对政府的人身依附和心理依附的观念。所以,即使我们现在推动社区居民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导致对这样的参与并不热衷。同时,由于社区的行政化色彩越来越重,许多居民觉得即使遇到问题通过议事会协商,但是怎么解决最终权力还在行政机关。所以,在议事过程中很多议事代表都觉得即使议出结果也多数实现不了,不如减少麻烦少走形式。目前,人们对于社区功能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社区的自治功能被削弱,它的行政功能不断加强。所以很多居民认为社区已经不是居民的自治组织,而成为代表政府行使职能的部门。社区自治功能的不断缺失,使其在协商民主实践中做出的努力已经对社区居民失去了吸引力,对于社区推动下开展的协商民主实践也多数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城市社区协商民主摆脱困境的路径选择

目前,在社区协商民主实践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其根源就在于,大多数社区存在协商意识弱、协商制度缺失、以及协商方式不能满足需要的问题。我们要实现通过社区协商民主的实践来推动社区自治,进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就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社区协商民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协商意识

社区居民协商意识淡漠和协商能力缺乏已成为社区协商民主发展的主要障碍,所以,要着手从培养居民的协商意识,提高参与协商的能力入手,来推进社区协商民主发展。培养社区居民的协商意识,就是为社区协商民主发展准备了具有理性思维的合格协商主体。但是传统的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需要政府通过各种媒介特别是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社区每个居民都可以对协商民主及其意义有深刻的了解,对协商民主是维护其权益的重要方式这一认识要扎根人心。社区居民基于理性基础上这种协商意识的养成,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其参与社区自治的热情。社区居民具备协商意识是社区协商民主实践得以有效进行的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篇:突出协商民主 注重协商成效

--襄阳市襄州区政协探求新形势下基层政协工作新作为

郑国元

近年来,襄阳市襄州区政协紧扣政协职能,切实探索创新,始终坚持把协商民主贯穿于政协履职的各个方面,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广泛协商议政、实施民主监督,取得新的成效。

一、谋大局,出实招,精心组织专题协商。政协常委会议什么、怎样议,关系到协商民主的质量和成效,对此,襄州区政协认真选题、精心组织,着力抓好专题协商。一是围绕培植经济发展的坚实后劲深入协商。“四大园区”是我区的重要增长极,承载着跨越发展的厚望,针对制约“四大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深层次问题,2014年一季度,我们组织了50多名政协常委、委员,集中一个多月时间,对双沟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伙牌纺织服装产业园、洪山头机电加工产业园和朱庄国际物流园进行深入调研和广泛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体制机制、改善发展环境等22条意见建议,形成的《关于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建议案》被区委《领导参阅》转发,协商意见促进了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助推了“四大园区”建设在宏观经济形势趋紧的大环境下获得了超出预料的新发展。二是围绕区委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深度协商。2013年底,区委三届四次全会出台《关于创新机制、优化环境,进一步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意见》

1 后,区政协高度关注,及时跟进。2014年6月,区政协组织了60多名政协委员,由主席会议成员带队,兵分三路,分别对“一主”“两翼”“三重六特”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视察,深入分析改革利弊,研究论证实施路径,提出了统筹协调分类强力推进,强化监管规范“两权”运行等14条意见建议,在二季度的常委会议上与区委专题协商。视察报告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区委随后召开了镇域经济发展专题推进会,围绕镇域经济发展的7大支持政策相继出台,集镇建设管理基金和镇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到位,考评激励机制初步建立,释放和激发了镇域经济发展活力,“一主两翼三重六特”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三是围绕涉及群众利益的民生工程深切协商。为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2014年初,区政府向全区人民郑重承诺承办的“十件实事”,涉及医疗、教育、交通路网、饮水安全等工程。在前三个季度即将过去的时间节点,十件实事的进度如何、质量怎样,人民群众十分关注。为此,襄州区政协把十件实事细化分解为22个具体项目,组成6个调研视察小组,逐一深入建设现场,了解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提出建议,在三季度的常委会议上与区政府专题协商。区政府针对我们提出的宣传不够、主体不明、投入不足等问题,责成政府督查室、治庸办、电子政务中心和广播电视台组成两个督查小组,加大督办和推进力度,22项任务除两项因体制变化因素外,其他20项都能如期完成。

二、建平台,求实效,创新推进监督协商。一是创新提 2 案办理机制,推进协商民主。一年来,共收到提案260件,立案163件。2014年的提案办理创新举措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领办包案上层次。重点提案由上年的8件增加到20件。重点提案的办理方式,由过去的主席会议成员包案,扩大到区委书记、区长,区委常委、副区长,政协主席、副主席共同包案。其次是督办机制重联动。由过去单纯依靠政协一家督办,强化为区委督查室、政府法制办、政协提案委三家联合督办。再次是办理过程全公开。由过去的“文来文往”改进为“三见面”“三协商”。通过创新机制、改进方法,全年提案办理的见面率、办结率都达到100%,满意率达98%。提升了办理效果,体现了协商价值。二是组建民主监督团,推进协商民主。2014年,襄州区政协学习借鉴浙江仙居县的经验,挑选了25名政协委员,组建民主监督团,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监督。8月份,召开了“城区物业管理民主监督专题协商会”,促进了小区居民与房管、物价等管理部门交流沟通、现场解决了一些久拖未决的问题,进而还把小区物业管理提升到小区社会管理的综合层面。初步尝试证明,组建民主监督团,聚集了监督资源,汇集了多方智慧,提升了监督效果,省政协网站、《襄阳日报》以“民主监督团为民办实事”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三是坚持常规视察和特约监督相结合,推进协商民主。发挥政协监督政治性强、包容性强的优势,搭建规范的协商平台,推动协商民主的广泛深入。2014年共组织12次常委和委员视察活动,围绕食品药品监管、《人防法》 3 贯彻落实、粮食储备、图书管理等问题进行视察,与被视察单位当面交换意见,推动部门工作。同时,先后选派100多名政协委员担任了特约监督员、政风行风督查员、作风建设监督员,对推进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相关部门改进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讲分寸,重时机,灵活开展多层协商。在会议协商、提案协商的基础上,襄州区政协不断拓展协商方式,注重广泛性,增强实效性。一是对部门重点工作开展对口协商。一年来,各专门委员会围绕全民健身活动、城乡低保工作、农业气象服务、畜牧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义务教育高位均衡等议题,开展对口协商10多次,形成各类调研考察报告36篇、社情民意信息20篇、建议案5篇。一批调研报告、建议案和社情民意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签批。二是对政协重要工作实行书面协商。协商议题的选取、调研视察的建议、常委会协商的意见,都与区委、区政府进行书面协商。2014年全会的协商议题,从各政协联络处、各民主党派及各专门委员会征集了53个选题,经主席会议讨论,筛选出10个选题,与区委、区政府书面协商后,最终确定了6个课题。形成的调研视察报告,在2014年12月下旬召开的政协全会上进行了大会建言。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在大会上充分肯定了6大课题建议的价值,并明确强调区委区政府及政府相关部门要抓好意见建议的转化与落实。三是对事关全区发展稳定的紧要事项进行高层协商。在解决招商引资的核心要素、排解项目建设的重大障碍、消除影响稳定

4 的苗头问题上,政协主席及时地、适时地与区委书记、区长直接进行协商,建立了高层对接沟通机制。

四、畅渠道,提质量,广泛开展民意协商。2014年以来,围绕民意协商,全面加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取得了地市以上采用数量多、省市领导签批多、解决实际问题多的好成绩。一是强化力量,挖掘潜力。在发挥政协机关传统渠道作用的基础上,着重调动了政协联络处、委员活动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辟民意资源,拓宽信息渠道,为开展民意协商提供了宽厚基础。一年来,共征集信息线索300多条,既有对国家立法、香港普选、反恐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的看法,也有截断“地沟油”、规范纸巾市场、完善交通标志牌、调整公交车票价、银行卡免费换芯等诸多生活问题的呼吁。全年编发《襄州政协信息》《社情民意》《政协委员建言》98篇,比上年增加43篇。二是注重质量,提升层次。通过信息笔会集体点评、邀请专家专题辅导、骨干信息员集中研讨等方式,打造了一批质量高、针对性强的社情民意精品。2014年市委办《襄阳信息》第一期刊发的《进一步扩权强镇,促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城乡养老服务工作的建议》全是襄州区政协编报的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加快我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立法工作的建议》上报后,得到省领导签批,专报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春明同志,省人大已初步安排列入湖北省2015年立法计划。2014年区政协上报的98篇信息被省市采用95篇次(含多次采用),比上年增加18篇;领导签批19篇,比上年增加7篇。三是领导带头,

5 萃取民意。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在专题视察、提案督办、调研座谈工作中,注重捕捉民意线索,汇集升华民情民意,提升民意协商价值。2014年,各位主席会议成员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均在市级以上采用或被领导签批。通过社情民意协商通道,反映了一些诸如唐河跨省大桥、罗岗溢洪道绕库区公路及太山庙大型泵站机电配套等重大而长期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历史遗留问题,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都得到了相应的安排和较好的解决。

(作者: 襄阳市襄州区政协主席) 联系:杨起平(区政协副秘书长)电话13387218721.13886269369. 6

第三篇:界别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政协界别不是一种固定的组织形态,它是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是政协履行职能、开展活动的基本单元。

政治协商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党和政府广纳民言、广集民智、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而界别协商是政协进行政治协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把某个或多个界别的委员作为协商主体参与政治协商的一种民主协商形式。根据协商主体的不同,界别协商可分为界别内部的协商、界别之间的协商以及政协界别与党政部门之间的协商。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能,界别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特色,开展界别协商是政协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重要形式。政协的协商民主与界别优势结合,使界别协商在政协履职过程中尤其是在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协商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政协工作的一种创新。探索并创建界别协商机制,积极发挥界别协商的作用,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促进政协政治协商创新、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界别协商

协商,就是共同商量以便取得共识。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形态和民主决策机制,具有协商、平等、合法等重要特征,具有对话、磋商、交流、听证、沟通等多种形式。民主协商已经成为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寻求共识、协调行为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为人类社会处理政治问题和社会矛盾的一种基本方法。

界别协商就是以界别为单位组织政协委员开展的各类协商建言、协调关系的履职活动。界别协商作为一种正在实践、探索中的民主协商形式,明确其内涵十分重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

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可根据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提议,举行有各党派、团体的负责人和各族各界人士的代表参加的会议,进行协商,亦可提议上列单位将有关重要问题提交协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各党派参加人民政协工作的共同性事务,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以及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重要问题。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唯一由界别组成的政治机构。政协的界别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个党派、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人士在人民政协组织中的具体划分形式,也是政协会议的基本组织形式。政协界别不是一种固定的组织形态,它是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是政协履行职能、开展活动的基本单元。

政治协商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党和政府广纳民言、广集民智、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而界别协商是政协进行政治协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把某个或多个界别的委员作为协商主体参与政治协商的一种民主协商形式。从一些单位的实践来看,根据协商主体的不同,界别协商可分为界别内部的协商、界别之间的协商以及政协界别与党政部门之间的协商。

二、界别协商的特点和优势

界别协商是人民政协界别的智力优势和组织优势与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的结合点和交汇点,这些优势的叠加可以使界别协商在政治协商中发挥更独特的作用。

1.制度优势。界别协商是有其制度依据的。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2

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以平等对话、协商交流的方式去化解分歧、解决问题,既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又照顾少数人的意愿,成为选举民主的有益补充,在我国已经成为决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协商是政协委员政治参与的一种途径和手段,界别协商作为民主协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这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扩大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进一步拓展了人民民主的范围,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当家作主权利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平台和形式。

2.组织优势。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组织最显著的特色,是人民政协区别于我国其他政治组织的显著特征。它几乎涵盖了社会上各阶层的人和组织,不受地域和人口比例的限制,充分体现了“大团结、大联合”的方针和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性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巨大的包容性。政协的每个界别,都广泛联系和代表着各自界别的群众,代言本界别的利益,以界别的形式把群众中分散的、个别的意见和呼声汇成系统的意见,提出共同的意志和主张。人民政协的界别设置,为社会各界充分表达其利益,就重大政治问题进行协商提供了组织保障。政协委员不仅来自界别,也常常以界别为单位开展活动,界别是委员履职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这也使得界别协商在积极反映所联系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协调各方关系上具有重要而有效的渠道作用。

3.智力优势。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汇集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各界别中的委员一般都是在某一领域中拥有较大影响力、较高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具有一定参政能力并能代表本界别大多数群众利益的代表人士。而一些由社会分工和职业形成的界别,如文艺界、经济界、科技界、农林界、教育界、体育界等,其委员更是熟悉本专业领域情况的专家,因此观察问题比较准、分析问题比较深、协商建言的针对性也比较强。这使得界别协商在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时,拥有强大的智力优势和专业优势,特别是能对一些事关长远的根本性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重要的意见建议。

界别是政协最显著的特色,政协有着界别的天然禀赋和界别协商的独特优势,界别协商是政协智力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的结合点、交汇点,理应成为政协推进协商民主的立足点。应着力突出界别特色,组织带有界别特点的履职协商活动,全面提升政协的履职水平。

一、认识到位,有力营造界别协商的氛围

在党政领导层面,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应从本地大局出发,将界别协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相关议事规则,纳入党政职能部门有关工作规则,明确开展界别协商的内容,积极支持、主动参与界别协商,敢于、勤于和善于通过界别协商,倾听界别声音,重视界别协商成果的运用,切实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以促进科学决策。党政职能部门应主动加强与政协及界别的沟通联系,建立制度化联系,开展经常性协商,为界别协商活动提供更宽广的空间、更便利的条件。

在政协组织层面,应注重加强界别建设,适时调整界别设置和委员构成,把新的社会阶层吸纳进来,增强界别的代表性。注重发挥政协专委会和机关协调、组织和服务功能,有的放矢组织引导开展界别活动,强化界别协商的基础性作用。新一届常州市政协每年都组织一次“委员界别月”活动,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界别加强调查研究,以便把委员个体智慧提升为集体智慧,进一步提高提案的质量。在今年初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经济、民进等6个界别联合提出《关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三改”工程步伐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建议》的“一号提案”,建言推进危旧房、城中村、低洼地改造工作,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此提案引起了各方面高度关注,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先后作出批示,市政府还将政协“一号提案”作为今年办理工作的重中之重。7月初,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常州市市区三改工作实施意见》,吸纳了界别委员的意见建议。

在政协委员层面,要增强委员由界别推荐、代表界别群众的意识,切实解决好“不能代表”、“不会代表”、“不敢代表”问题,从而把界别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界别协商的现实优势。去年换届后,常州市政协以界别及委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相继建立了8个“委员之家”,鼓励委员利用“委员之家”平台,加强与所代表的界别群众的沟通联系,力争形成常态化、长效性的工作机制。还与辖市区 4

政协联合互动,在乡镇、街道建立“委员工作室”,在社区及相关场所建立“社情民意工作室”,探索建立“界别+社区”的界别活动模式,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规范到位,有序探索界别协商的方法

要有顶层设计。今年来,常州市政协围绕推进地方政协协商民主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调研。调研中,不少辖市区政协主席、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都谈到,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崭新内容,一方面需要地方基层政协的探索实践,但更需要有顶层设计,需要对界别协商与政治协商及其他民主协商方式的概念、内容、形式和方法作出统一规定。特别是应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的意见或制度,尽快推动政协章程的修订完善工作,用以指导地方的实践活动。

要有制度保障。各地党委和政协可根据上级规定,提出本地的具体实施意见,重点要明确的是:界别协商的主体是哪些、界别协商有哪些形式、经过哪些程序,哪些内容可以纳入界别协商,用制度的刚性来确定界别协商基本模式和方式,实现协商从随机到常规、从政策性到制度性、从“可以协商”到“应当协商”的跨越。我们建议,围绕政协的协商民主工作可在省及地市级层面形成规范性的制度文件,先试点再全面实施推进。

要有健全体系。界别协商与政协其他形式的协商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需要有统一的规范以体现“共性”,又需要有符合自身特点来突出“个性”,就是要在制度建设中注重其系统性。从当前实践来看,可采用“1+X”模式,来推进界别协商制度化建设。“1”即由各级党委推出政协界别协商工作制度或办法,“X”即由党委或政协推出政协主席、副主席联系界别,政协常委联系界别委员、专委会联系界别、界别对口联系党政部门、界别小组召集人等若干具体制度,形成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制度体系。

三、把握到位,有效提升界别协商的水平

要突出计划性。界别协商是政协履职工作的重要内容,应与其他协商民主工作统筹谋划、计划实施、各有侧重。在年初确定全年工作要点时,在全面把握党政工作中心和重点决策部署的基础上,精选优选界别协商议题,并纳入政协全年

重点协商计划,明确界别协商的各项具体安排,积极有效地组织实施界别协商活动。

要注重开放性。界别协商应尽可能坚持公开化,做到协商议题公开、协商过程公开、协商结果公开、党委政府采纳情况公开,还可以吸收部分界别群众代表参与协商。根据不同的议题确定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运用座谈协商会、工作交流会、政情通报会、专题咨询会等多种形式,使得界别协商主体多方参与,各方意见建议能够充分表达,实现交融交锋,达成共识,扩大政协界别工作的影响。

要体现实效性。开展界别协商,可以有效汇聚各界别的智力资源,有利于形成一些重大的决策参考意见,特别是行业性、领域性的决策参考意见。在协商履职中,应注意把界别协商与政协其他形式的履职活动衔接起来,增强履职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今年,常州市政协着力围绕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镇老街古村落保护利用等重点议题开展调研协商,多次组织相关界别针对议题的特定内容进行协商建言,提出了许多有思想深度、可操作实践的建设性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促进了相关重点工作。

第四篇:民主协商

日前,冷轧厂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召开一季度民主协商对话会,让职工享受对企业生产建设的知情权与参与权,提高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充分发挥企业主人翁作用,共同为企业谋发展献计出力。

劳资双方,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有对立面,也有共同利益所在。员工不努力,公司没效益;公司效益上不去,员工福利也不能提高。

为使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企业的部署,公司坚持每月开一次共同早会,集中全公司员工,由总经理通报上月经营状况及本月公司安排。为切实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工会定期组织员工座谈会,分别听取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员工对公司经营的建议和意见,并在劳资恳会上向公司反映解决。

民主协商内容丰富

据介绍,该活动旨在引导各级工会紧紧围绕为广大职工营造一个“物质逐渐富、智慧能用武、文化在满足、生态有进步、幸福挡不住”的创业创新环境,以民主协商制度完善、职工工资合理增长等为重点,动员、组织和代表职工,与对应协商主体开展民主平等协商。

具体内容为:镇总工会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代表和组织职工,通过镇政府联席会议、镇总工会代表大会年会等形式,就全镇经济社会协调推进、企业健康发展和职工合法权益维护等重大问题,进行镇级层面的民主协商;各村(社区)、行业性联合工会,就本区域、本行业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民主协商;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围绕本单位健康发展大局开展民主协商,保障职工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权益等落到实处。

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企业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厂务公开、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平等协商等制度。

企业还可以采用民主恳谈会、劳资协商会、职工议事会等形式,开展民主管理活动。

关于建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江苏工人报》(2012年10月17日 03版)焦霞

南京某企业由于在出卖土地过程中未能告知职工,而是想通过成立新的公司,使职工身份平移到新公司,从而达到出让原国有企业土地的目的,结果引起职工的强烈不满。职工为争取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而自发集体停工,造成职工堵厂门、堵马路的群体事件。近年来,职工群体事件的频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些企业不重视职工民主管理,职工缺乏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而引起群体事件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因素。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实践也证明,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是促进企业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实践,企业民主管理已是形式多样、制度健全、内容丰富。如何促进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化,有效促进企业职工政治、经济、劳动和文化权益的落实,有效整合企业民主管理的各种制度资源,从而最大化、最优化地发挥企业民主管理的综合作用,是我们面临的现实课题。

为了更好的贯彻今年年初中共中央纪委、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察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联合下发的《企业民主管理规定》,结合江苏省总工会提出的建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以厂务公开、集体协商、职工董事监事等为重要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制度联建、实施联动、功能互补、效果叠加”的工作思路,从进一步深化企业民主管理的发展要求出发,结合基层实际,笔者试就建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体系作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建构制度体系要突出职代会的中心地位

职代会作为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要在民主管理制度体系中发挥基础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要始终坚持把职代会制度作为维护职工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的重要制度,作为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平台,作为职工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的畅通渠道,作为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维权工作的程序保障,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一是在职代会建制上,要突破所有制界限,明确所有企业都应依法建立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二是在职代会职权上,要坚持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规章制度、分配办法不经职代会审议通过不执行。如:“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方案”提交职代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三是在职工代表作用发挥上,要创新活动载体。如建立职工代表监督检查制度、职工代表特派观察员制度、职工代表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职工代表厂长助理制度、职工代表物价监督员制度、职工代表与总经理对话制度等,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四是在职工代表组成上,要强调一线职工代表不得低于50%的代表组成要求,职工代表中农民工代表的比例要与企业职工成正比。五是在对职代会管理上,要强化职代会的规范化程序,强化对基层职代会报告制度的管理,形成会前、会中、会后督察、督办的监督制度。使职工参与权、共决权、知情权、审议权、监督权真正得到落实。

二、建构制度体系要突出厂务公开与职代会的互动实施

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知情是前提。要以推进各类基层企事业单位普遍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为目标,以职工关注的企业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以制度创新带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运作水平。一要畅通渠道明确公开内容。坚持把职代会作为厂务公开的主渠道,把公开栏、集体协商作为厂务公开的重要渠道。明确企业规章制度、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职工收入分配、职工社会保险费缴纳、安全生产、职工奖惩及解除劳动合同等六个方面情况必须提交职代会,并实施公开。二要着力构建厂务公开机制建设。重视各级厂务公开领导小组的组织建设,建立起领导小组成员替补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工作分工制度、经费保障制度。促进企业坚持厂务公开工作责任制,实行目标化管理,坚持厂务公开工作考核制,激发公开内动力;坚持厂务公开责任追究制,推动真公开;坚持工作报告制度,提升监督程度。使厂务公开有程序、有过程、有结果,保证了厂务公开的真实性、有效性和严肃性。

三、建构制度体系要坚持集体协商与职代会的互动实施

重视集体协商制度与职代会制度建设的互动实施,是提高企业民主管理质量和成效的关键。一要建立职工协商代表公推公选制度。明确职工协商代表必须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选举产生。二要建立集体协商议题征询制度。规定职工协商代表可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职工、分(子)公司工会负责人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不同岗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职工意见,据此确定集体协商的重要内容、目标和策略。三要建立协商情况通报制度。规定在工资协商准备阶段、在协商过程中以及对原定协商方案做出重大让步或重大调整的,都应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向职工通报,说明情况。四要健全集体合同(草案)经职代会审议制度。规定集体协商取得一致后,工会要认真筹备和组织召开职代会,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对集体合同草案进行审议表决。五要实行合同公布与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职工代表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向职工公示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每年至少向职代会报告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

四、建构制度体系要突出职工董监事与职代会的互动实施

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是职工源头参与管理、参与决策和监督的重要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在与职代会制度互动实施中,一要坚持职代会选举制度。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必须依照《公司法》规定,由本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获得应到会职工代表的半数以上同意才能当选。二要坚持征询制度。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应当经常或者定期深入到职工中听取意见和建议,在董事会、监事会研究决定有关工资、奖金、福利、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变更劳动关系、裁员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和事项前,要广泛征求职代会代表的意见,同时请职代会代表分头召开职工座谈会,让职工们建言献策。三要坚持述职制度。职工董监事每年至少一次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其履行职责的情况,报告内容或者提纲并提前一周告知职工(代表)。四要坚持评议制度。在职工代表听取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述职的基础上,并对职工(代表)提出的质询予以答复后,职工董事、职工监事接受职工(代表)的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形成书面材料。五要坚持奖惩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对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进行考核,实施必要的奖惩。对履行职责好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给予表扬奖励;对不称职或者有渎职行为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进行撤换或者罢免。

区总周远青:浅谈非公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内容和形式

发表时间:2005-10-27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非公企业发展迅速,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连续四年排名全国百强县(市)之首。今年1-6月,顺德实现工业总产值936.53亿元,增长28.3%。非公企业已成为顺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顺德常住人口115万人,非公企业从业人员近90万人,这部分职工在职工总数中已占三分之二。在非公企业从业的职工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的劳动权益受法律保护,他们参与企业管理的民主权利同样需要依法得到尊重和保护。

企业要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就必须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点不论是公有企业还是非公企业都是一致的。但不可忽视,在一些非公企业中劳动关系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在工资、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和人身保障等职工的合法权益上存在着侵权现象。一些非公企业经营者民主意识差,企业没有民主管理的渠道,职工的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利益和权利时常受到损害和侵犯。如果这些职工的利益和权利得不到应有的维护,一方面与顺德经济建设不相适应;另一方面也将影响职工队伍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非公企业民主管理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由于非公企业在资本构成、领导体制、管理方式、分配形式、运行机制等方面与公有企业不同,决定了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在形式、内容及程序上,必须符合非公企业的特点,形成一套具有特色、方法灵活、内容丰富的民主管理工作格局。

一、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形式

在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形式上,应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实行民主协商会议制度与职工代表联合大会制度、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相结合。非公企业民主管理,与公有企业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有所不同,在借鉴公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同时,要积极创新其它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既有单一,又有复合并存的形式多样的民主管理方式。就顺德而言,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有两类:

一类是工会代表型。即民主协商会议制度,企业工会代表职工定期或不定期与企业经营者就员工权益、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重大问题进行平等协商,实行民主协商会议制度。会前选举好职工代表,征集协商议题,召开工会委员会议确定协商议题,提前与经营者约定协商会议的时间和要求,做好准备工作。召开会议时,双方就收集的议题进行平等协商,做好会议记录。经双方协商一致的,会后向全体员工公布,工会监督落实。民主会议协商制度任期与基层工会同步,企业工会每年至少召开3-4次民主协商会议。顺德企业转制较早,到1996年已基本完成。为进一步完善转制企业、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工作,1997年顺德工会制定下发了《顺德私有经济为主体企业民主管理暂行规定》,实行民主协商会议制度。这一制度实施以来,企业经营者较能接受,企业工会也容易操作。到目前为止,顺德已有7861家非公企业建立起民主协商制度。实践证明,在非公企业实行民主协商制度,有利于稳定劳动关系,共谋企业发展。

二类是职工参与型。即区域性职工代表联合大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主要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达到企业经营者与全体职工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的目的,从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增强企业凝聚力。目前,顺德伦教霞石村、容桂容山居委已建立起有区域性职工代表联合大会制度,100多家非公企业实行民主管理过程中推行职工代表联合大会、厂务公开工作。

二、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内容

在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内容上,应坚持职工利益与企业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实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相结合。非公企业民主管理要做到企业发展与职工利益相互兼顾,一方面要照顾职工情绪,侧重职工的经济利益和人格尊严,把职工民主管理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紧密结合起来。非公企业的厂务公开是公开有关职工权

益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企业制订的规章制度;辞退和处分职工的情况及理由;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金的缴纳情况;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情况;集体合同及工资集体协议的签订、修订、续订、履行情况;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其他事项;企业经营者和工会经过协商同意公开的其他事项。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职工代表通过一定的形式,定期听取和了解企业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包括企业的发展规划、计划、重大改革、重大技术改造方案、经营方向以及实行厂务公开和履行集体合同情况;协商并审议通过涉及职工劳动时间、工资分配、休息休假、保险福利、职工技能培训、劳动安全卫生等事项的规章制度、集体合同草案;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活动等。充分发挥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稳步发展。

三、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程序

在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程序上,应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非公企业在资产运营、企业管理、劳动用工等方面均与公有、集体企业不同。因此,民主管理也应考虑其特殊性,做到既依法办事,又简便易行。在非公企业实行民主协商会议制度、区域性职工代表联合大会制度要把好三个环节:

一是会前准备。要通过各种形式来征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把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民主管理的重点,为召开民主协商会议、职工代表联合大会奠定基础。

二是开好会议。非公企业职工代表联合大会不能简单照搬公有企业职代会的做法,在会议中要行使好职权:①知情权。包括对企业资产变更、经营方向调整等重大决策在内的触及职工根本权益的内容,职工享有了解、提出咨询建议、与经营者沟通的权利;②共商权。包括对涉及职工工时、薪酬、休息休假、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劳动保险、技能培训、职工聘用和解聘等重大决策,职工享有听取职工代表意见以及举行民主协商,共同决策的权利;③监督权。包括对由法律、法规、政策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其它事项职工享有审议、通过和决定的权利。

三是会后落实。非公企业职工民主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产物,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因企制宜,注重实效。对于在民主管理工作中职工提出符合政策法律规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意见和建议,要通过职工代表巡察、厂务公开栏等形式抓好落实、整改和反馈,以激发广大职工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职工民主管理的效应。

在非公企业开展职工民主管理,其目的在于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共谋企业发展,实现劳资双方互利“双赢”。

第五篇:天王社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社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努力提高社区基层自治组织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根据永清街道办事处“五五”普法工作规划的精神和要求,我社区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一、重要意义

“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是深入推进社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有效措施,加强社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社区是基础,社区基层干部群众是主体。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调动社区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增强其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社区自治机制,对于规范社区事务管理,维护社区社会稳定,促进社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标准: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要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努力实现以下要求:

(一)社区自治组织健全,社区干部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民主选举规范有序,社区干部能依法选举或推行产生,选举程序规范,选举秩序良好,选举结果群众满意;

(三)民主决策切实落实,社区会议或者社区代表会议制度健全,重大事项都能由居民讨论决定,“一事一议”制度能较好地发挥作用;

(四)民主管理扎实细致,社区干部依法实行民主管理,社区自治章程和社区民约健全,社区公章、财务帐目、集体财产、用人制度等管理有序;

(五)民主监督推进有力,社区干部依法接受村民监督,定期报告工作,社区公开制度健全,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没有发生因社区级帐目不清,社区务不公开而引发的群众上访案件;

(六)法制宣传教育深入人心,社区居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素质不断增强,社区干部遵纪守法,依法依章办事,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七)居民能够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八)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社区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

(九)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三、创建活动安排

按照“积极稳妥、扎实推进”的原则,认真搞好创建活动,社区基层法治化管理,要进一步规范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四、组织领导

成立创建工作机构,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认真调查研究新形势下开展社区民主法治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索“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的形式和途径。

天王社区

2010年3月

上一篇:社区退管月度工作计划下一篇:社区书法比赛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