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4-04-07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精选11篇)

篇1: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总结和创新引入了各种新式教学法,而任务型教学法是在对以往各种教学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同时,这一教学法对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并以学习为中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加强合作与交流并履行一系列教学任务,最终实现“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教学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顾名思义多指以互动或交际方式进行的合作性活动。生物教学即科学教学,对于生物这样一门兼具探究性与实验性的学科而言,“做”的过程即履行任务的过程是生物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而任务型教学法将在其课堂教学中发挥自身不可比拟的优势。下面我就“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了解任务型教学法,把握其理念和特点

要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充分认识并了解任务型教学法,全面把握其教学理念和自身优势,将其贯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环节中。初中生物内容丰富,涉及的一些概念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述很难彻底理解,因此要借助实验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这就需要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任务型教学法的六大基本要素分别是目标、内容、程序、输入材料、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及情景,教师实施任务型教学法时要立足于这六个基本要素,合理规划教学环节。其次,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时要遵循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即真实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功能原则,教师应将任务型教学法和初中生物这一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发挥其优势,通过各种任务的设置,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在履行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与操作进行合作与交流,调动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思考,最终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对于任务驱动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根据实际学习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任务。具体来说,我认为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合理分组,科学设计任务。由于生物这门学科具有密集的知识点,涵盖内容很广,而初中生刚刚接触生物这一学科,要通过个人完成教室布置的任务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建立要由教师统一规划,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学习特点等方面,实现合理、互补的分组,并由小组成员推荐出小组长。教师在以小组为单位发布任务时,要求各小组再将任务分离开来给各成员,确保各个成员都有参与任务的机会并科学地设计任务。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单元时,当学生研究“植物的细胞的吸水”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将蔫了的青菜放到清水、盐水中,进行对比观察实验,过一段时间观察变化,这一实验过程中包括材料的选择和观察结果的记录等环节都可以具体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小组成员,实现任务的分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小组的分解任务之间要有连接和递进关系,便于保证总任务的质量,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明确目标,发挥引导作用。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学环节实施的先决条件,教师应该根据本学期整体教学计划调整任务教学内容,确保课程规划的可行性和教材内容的配合力度。生物学习讲究贯穿性和连接性,教师对任务的设计应该以本节学习内容为基础,为上节内容简单回顾和下节内容简单预习做好链接,充分发挥任务的串联作用,并对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以此作为下节课任务设计难度、范围的参考。其次,教师要在学生履行任务的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如在进行各类生物实验时,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操作过程,可以准备记录本将学生的表现情况记录下来,当学生在履行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帮助。

3.合理评价,开展课堂总结。在传统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往往以单调的终结性考试为检阅标准,测试结果仅仅是对单一知识内容的体现,违背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同时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合理地进行任务评价,讲究评价艺术是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任务评价是检验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最佳方法之一,目的是激励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记录对各个小组和组内成员进行点评,提高个人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并为小组合作提供动力,可以通过设置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奖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评价的重点内容,教师要通过任务评价尽量避免学生的低效和无效学习。此外,通过任务评价,教师可以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总结课堂教学具体开展情况。可以说,进行课堂总结是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步骤,通过课堂总结,评价课堂开展效果,为下次生物课堂教学实施提供借鉴,这也是回顾课堂、完善课堂的有效形式。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中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时间较短,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进行任务选择、需要分析和任务等级评定时存在的不完备地方都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此外,在学生履行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方式有待研究。任务型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的这些不足之处,还有待广大教师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教师要针对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为学生的生物学习奠定基础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伶俐.浅谈任务型教学法的任务设计原则[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10).[2]王明红.论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0(04).

篇2: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初中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任务型教学方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英语老师,在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的同时,注意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英语语言积累,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在英语写作学习中取得较大的进步。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而逐渐兴起的创新式教学模式。它是指教师通过布置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根据目标设置任务,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并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任务型教学模式来源于欧美国家,经过10多年的传播,如今成为国际上英语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方法。

一、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任务型教学具有其他形式教学所不具备的积极因素。首先,它能够在课堂上转变学生与老师的传统地位。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任务的完成为依托,来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任务型教学极大的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英语写作的学习中老师通过任务的设定,使学生在任务完成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这种将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主要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遵循了“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保障了学生的自身能动性,从而促进英语水平的提升。

2.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表达能力。在以往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对于作文题目中所呈现的其他形式都不太关注,对于图表的解析、作文题目的分析以及作文提纲的凝练等都是经过老师在课堂中的解说来完成,而对学生参与讨论能力的培养比较少。然而,任务型的英语写作教学,老师通过事先布置任务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对作文的理解与构思都有自己的见解,通过资料的收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沟通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二、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英语写作前的任务。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幼儿园开始就已经接触英语,但是接触英语和学习英语是不一样的概念。在小学,我们的语文写作业仅限于看图写作,或者是写写自我心得,并没有系统的认真地学习过写作。而写作是需要思维和逻辑的,若是连自己的“母语”都不能用很好地逻辑表达方式表述出来,那么英语写作自然也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于初中生而言,英语写作还是有一点难度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求不能太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步步完成教学任务,不能一蹴而就。以下将介绍两种教学方式:(1)英语写作前做好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写作是需要培养情感的,在叙述的过程中,除了要表明中心思想以外,还要增加个人情感。因此,为了能在写作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要多点阅读。任务型教学在英语写作上的应用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做到多阅读。而阅读也能一定程度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并且增加他们的词汇量。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外国名著,最好是双语版本的,那么学生在阅读和欣赏的时候就能更投入,进而更能吸收精华。(2)英语写作前,加强学生的英语背诵。由于我们从小习惯用语文的模式进行描述,但是中午的表达和英文的表达式不同的,例如中午当中的“我和你”是将“我”放在前面。但是在国外,别人是将对方放在一个比较高的地位,因此用英语表达“我和你”是“You and I”。因此为了加强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增强学生的英语背诵能力,加强学生的语感和让学生熟悉英语的表达方式。那么,背多了相应的句式之后,自然的就会在写作中把背过的句子运用出来。

2.英语写作中任务。目前在教学中,题海战虽然存在弊端,但是也有一定的好处,因此写作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反复训练能让学生在写作中越写越顺畅。因此首先教师要做到的是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而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开始接触的写作方式就是“看图说话”,或者是“情景对话”。那么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3.不断扩展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语言输入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英语写作的能力,首先就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有不断地输入知识,才能将知识通过大脑有效输出,使学生写作能力不断提升。通常状况下关于语言的学习重点,无非就是两个方面,即听和读。只有在对学生大量的听和读的训练之后,才能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想到更多的内容,将语言通过写作的方式有效地输出。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语言及结构,掌握写作的基础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作业,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英语知识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话题或相关的英语阅读资料学习,并且学生要独自总结阅读心得体会。同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和分享,不断锻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课外资料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要充分挖掘资料中有用的知?R,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研究,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4.教师要时刻利用现代化技术。由于目前已经是多媒体的时代,那么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用一些学生较为习惯并且较能接受的模式上课。例如:要想先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一开始先播放一些英语视频和电影,让学生的注意力先集中到多媒体上。然后当一小段视频播放完毕以后,就让学生以这个视频或电影为题材,自己用英语来简单评价一下观后感。然后再根据这些题材,进行写作,写一段话之类。这样,虽然不能百分百地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评价,但是最起码的是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听完一段英语视频,这样可以有助于他们提高听力,并且在讨论和发言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然后再结合大家的想法,训练写作。这样的做法也是比较科学有效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好英语作文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它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在新教材内容多、写作训练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的情况下,初中英语教师更加不能忽视任务型的教学,而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策略,备教材、备学生,鼓励和指导学生多写、多练,坚持不懈。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再加上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艳平.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2):40-42

篇3: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型教学法概述

(一) 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特殊的新型教学模式, 最初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开始逐渐形成, 不断推广。该模式倡导以学习者为核心, 以在完成某种任务中学习和掌握某种技巧为目的, 将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转为“主动”, 使学习者达到“意识与形式协调统一”, 获得预期的效果。

(二) 任务教学法的特点

较之传统的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1. 任务的开放性。

在这种学习模式下, 学习者以最终目的为导向, 采取的方式具有多样性, 这在教学中除了可以达到预期获取知识的目的, 还可以使学习者拓展思维、摆脱固定模式的束缚。

2. 任务的互动性。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今, 无论是生活、学习或是工作中, 无不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闭门造车”即使技术再高超, 能力再强大也不再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培养更是如此, 互动的沟通学习交流方式可以让每位学生取他之长, 补己之短。

3. 时间观念的培养。

任务教学除注重任务完成外, 还伴随时间限制。这种模式给任务接受者产生非语言的效果, 对于其责任心、时间观念的培养都极其有意义。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中职院校学生自身特点、对于生物化学课程学习的需求以及任务教学法的独特性, 将二者结合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 任务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其实早在2007年, 赵凤琴就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她以152例学习生物化学课程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均分, 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课前一周就将任务布置。实验组学生依据布置的任务进行上课发言, 组间讨论。课程结束后, 采取调查问卷和期末成绩相综合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评估, 结果显示, 实验组学生的均分远远高于对照组, 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014年蔡玉华也开展了相关研究, 她以220例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生物化学课程选修者为研究对象, 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取任务型教学法, 将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分解给每个学生, 让学生以自行学习, 上台授课的方式开展第二学期的学习。反之, 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教学模式, 学习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模式开展。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发现, 干预组在学期末实验技能、期末考试成绩都显著高于对照组。

实践证明, 任务教学法突破了生物化学传统教学模式, 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变, 但是否适用于中职院校是本文接下来要讨论的重点。

(二)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生物化学知识零散、枯燥、概念繁多、极易混淆, 在中职院校学生生物化学的学习中, 任务教学法给学生学习制订计划, 以小组讨论、上台授课等方式, 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也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转为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趣味授课, 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

生物化学学习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知识基础性强, 点扩散面的扩散范围广。比如对于单纯的蛋白质结构而言, 可扩展到基因、酶工程、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而传统的授课方式时间极为有限, 教师的知识也无法完全在课堂上让学生收获学习。这种任务型教学模式, 学生在获取知识时, 无意识地就会获取很多相关的知识, 这在一定角度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 中职院校学生以自己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其他同学, 以同龄人独特的视角更易于所传播知识的快速融合。

任务型教学法以开放性强、互动性高、知识面广的特点是近期教学模式探讨的研究热点。且众多研究也表明, 任务型教学在生物化学学习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较好的实用性。针对中职院校学生而言, 以任务型教学法传授知识更易于接受, 符合中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中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因而, 本文研究提出可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中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蔡玉华, 杜江, 胥振国.任务驱动与PBL教学法在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4 (10) :1410-1412.

篇4: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教学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顾名思义多指以互动或交际方式进行的合作性活动。生物教学即科学教学,对于生物这样一门兼具探究性与实验性的学科而言,“做”的过程即履行任务的过程是生物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而任务型教学法将在其课堂教学中发挥自身不可比拟的优势。下面我就“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了解任务型教学法,把握其理念和特点

要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充分认识并了解任务型教学法,全面把握其教学理念和自身优势,将其贯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环节中。初中生物内容丰富,涉及的一些概念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述很难彻底理解,因此要借助实验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这就需要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任务型教学法的六大基本要素分别是目标、内容、程序、输入材料、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及情景,教师实施任务型教学法时要立足于这六个基本要素,合理规划教学环节。其次,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时要遵循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即真实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功能原则,教师应将任务型教学法和初中生物这一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发挥其优势,通过各种任务的设置,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在履行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与操作进行合作与交流,调动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思考,最终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对于任务驱动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根据实际学习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任务。具体来说,我认为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合理分组,科学设计任务。由于生物这门学科具有密集的知识点,涵盖内容很广,而初中生刚刚接触生物这一学科,要通过个人完成教室布置的任务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建立要由教师统一规划,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学习特点等方面,实现合理、互补的分组,并由小组成员推荐出小组长。教师在以小组为单位发布任务时,要求各小组再将任务分离开来给各成员,确保各个成员都有参与任务的机会并科学地设计任务。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单元时,当学生研究“植物的细胞的吸水”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将蔫了的青菜放到清水、盐水中,进行对比观察实验,过一段时间观察变化,这一实验过程中包括材料的选择和观察结果的记录等环节都可以具体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小组成员,实现任务的分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小组的分解任务之间要有连接和递进关系,便于保证总任务的质量,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明确目标,发挥引导作用。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学环节实施的先决条件,教师应该根据本学期整体教学计划调整任务教学内容,确保课程规划的可行性和教材内容的配合力度。生物学习讲究贯穿性和连接性,教师对任务的设计应该以本节学习内容为基础,为上节内容简单回顾和下节内容简单预习做好链接,充分发挥任务的串联作用,并对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以此作为下节课任务设计难度、范围的参考。其次,教师要在学生履行任务的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如在进行各类生物实验时,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操作过程,可以准备记录本将学生的表现情况记录下来,当学生在履行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帮助。

3.合理评价,开展课堂总结。在传统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往往以单调的终结性考试为检阅标准,测试结果仅仅是对单一知识内容的体现,违背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同时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合理地进行任务评价,讲究评价艺术是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任务评价是检验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最佳方法之一,目的是激励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记录对各个小组和组内成员进行点评,提高个人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并为小组合作提供动力,可以通过设置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奖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评价的重点内容,教师要通过任务评价尽量避免学生的低效和无效学习。此外,通过任务评价,教师可以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总结课堂教学具体开展情况。可以说,进行课堂总结是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步骤,通过课堂总结,评价课堂开展效果,为下次生物课堂教学实施提供借鉴,这也是回顾课堂、完善课堂的有效形式。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中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时间较短,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进行任务选择、需要分析和任务等级评定时存在的不完备地方都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此外,在学生履行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方式有待研究。任务型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的这些不足之处,还有待广大教师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教师要针对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为学生的生物学习奠定基础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伶俐.浅谈任务型教学法的任务设计原则[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10).

篇5: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它提倡我国英语教学尽量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提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然而任务型教学模式理论体系形成于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国家,这有别于我国英语作为外语的国情。因此,我们应当结合在国外发展的理论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中国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的任务型口语教学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开放力度扩大,中国教师和学生更加意识到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的必要性。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使得任务型教学模式得到外语教学权威的和广大英语教师的肯定。但在缺乏必要语言环境、教师口语水平偏低、班级学生人数过多等因素的影响下,以致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表达却不完整;在交际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想法不错,而需要口头表达时,表达就不完整。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任务型教学模式认识缺乏系统性,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此外在实践中还存在对任务型教学法不熟悉,课堂教学活动不够丰富,操作不够灵活等问题。有在概念上误解的现象:比如,目标不明、任务脱离目标,任务极端等等;也有不切学生和教学的实际,为任务而任务的现象。同时,教学实际中还存在着学生实际情况、课时受限制、应试压力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因此,对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就显得迫切而有意义。

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提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任务型口语教学模式应用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梳理了任务型教学模式产生背景和发展情况,分析了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国内英语教学中的研究现状、实施现状和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文章的研究内容。

第三部分是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思考,阐述该模式的定义、特征、基本模式、方法步骤和实施原则等。任务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能比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任务型教学模式不但适用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也适用于学习语言技能和知识的活动;不但可以独立操作,也有利于合作学习。它强调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真实性原则、形式与功能原则、连贯性原则、小组合作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的三个任务阶段。前任务阶段——教师要呈现和带领学生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积实施任务的步骤。任务环阶段——由任务、计划,以及报告三部分组成。主要由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师可设计一个或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则以个人、伙伴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完成任务,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关注语言点阶段——即学生主要处理语言、词汇和短语、重点句型和语言知识等。这三个阶段是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师生都应明确自己在不同阶段的任务与要求,并按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任务的意义,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第四部分对初中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探讨,通过教学实例和教学实验分析该模式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对策。在实践方面重点进行了初中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将构建的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基本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以检验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随机选取两个班级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班和对照班一学年教学结束,参加PETS考试进行后测,然后对比两个班的测试成绩,明显可见实施了任务型教学班级学生的英语口语成绩跟同层次的学生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文章用实验的方法论证分析初中口语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的结果,分析了初中口语任务型教学体现出的优势及其不足,着重探讨了完善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对策。

篇6: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阅读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现状却让人担忧。很多阅读课还停留在朗读课文,讲解语言知识点的传统教学方法上,这让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笔者根据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方法,尝试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并且从阅读方面论述如何在英语阅读理解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兴趣,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任务,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积极倡导新型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并且主动地运用所学语言于实践之中,在使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语言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特点及阅读分析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围绕特定的语言项目,设计出明确且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交流等多种形式完成任务。任务具备以下特点:①以意义为中心,而不只是操练语言形式。②焦点是解决某一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的交际问题。③任务的设计和执行要注重任务的完成。设计的活动要有任务的结果,从而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得学习经验。

阅读能力是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体现,阅读课要完成语言输入,学习文化背景知识等方面的综合指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很好途径。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先领读课文,然后讲解新的语言知识点;最后老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这让学生感到阅读课枯燥,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二是教学理念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没有认识到阅读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

任务型阅读教学几点思考

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内容生活化 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用英语做事情,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背诵比赛、英语演讲等活动提高记忆力和语言使用能力。在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要将课堂延伸至课外,扩大了英语的使用范围。

注重培养学生记忆力 扩大词汇量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一些英语单词、短语需要反复记忆,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指导学生采取技巧记忆,就能使学生主动轻松地记忆单词,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词汇量。记忆包括意义记忆、理解性记忆、按音标记忆等。

营造活跃的英语阅读理解课堂 教学氛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初中生比较活跃,组织能力较强,如果能在阅读理解教学中较好地运用这一特点,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的英语阅读理解教学需要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心理特征和学习习惯,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改革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任务型阅读教学促进师生角色关系转变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特征,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对英语阅读感兴趣。

在任务型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 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英语的任务型教学法也需要科学技术的参与。我们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科技教学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活跃的阅读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任务型教学采用丰富的英语阅读理解内容 初中的英语阅读理解,在阅读的内容上必须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重视基础教学,适当地拓展学习范围。一方面,教学内容要生活化,这可以扩大英语知识的运用范围;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思考一下学生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哪些经验可以作为阅读教学的资源,这样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英语阅读课堂的活动要频繁化,这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阅读理解的积极性。英语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用英语进行交流,多举办一些英语活动,不仅符合初中生的特点,又能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丰富他们的阅读内容。在任务型阅读教学中还可以实施“合作学习”策略,将学生分组,每组成员之间平等、合作、交流、讨论,给每个学生发言、表现自己和感受成功的机会,组员都力争为自己的小组做贡献,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阅读理解的兴趣,因此,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与学习习惯,使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并且对发展智力、提高学习能力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任务在教学中运用实例分析

预习性任务 这一任务主要布置泛读任务,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和整体结构。首先教师用多媒体出示阅读目标,要求学生带着所给任务在3-5分钟之内快速浏览全文,了解其整体结构。文中有图表的,应提醒学生注意,它们会对文章的意义提供暗示。

基础性任务 这一任务主要布置浅层次阅读任务,指导学生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主题句是指概括段落大意的句子,它通常位于段首和段末,偶尔也出现在段中。如果段落中没有主题句,就要学生通过寻找关键词并且归纳段落大意。问题形式类似What is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展示性任务 这一任务主要要求学生完成深层次阅读任务,目的是引导学生重新理解课文,整体把握篇章结构和文章的宗旨和内涵。任务的设计要难度适中,使学生能感受到成功。具体的做法有:布置学习任务,目的是让学生更加关注细节,弄清所读文章结构和各种信息的逻辑关系。任务形式:找出文章中所出现的代词并联系上下文说出每个代词指代的内容。教师给学生提供Yes/No或类似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堂中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在任务的驱使下,有选择地获取信息,通过自主参与各种活动,合作学习,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感受成功。

产出性任务 这一任务要求学生再次研读课文,进行语言输出。其目的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各种语言活动,即真正把语言当作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布置作业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巩固,它可以帮助学生对本节阅读课所学内容形成一个整体印象,使所学知识进入长时记忆。布置课后作业的方法有:一是改变文体,要求学生把所阅读的内容改写成不同体裁的文章;二是发挥想象,改变文章部分内容进行续写;三是拓展性阅读,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一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文章。

注意事项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在设计任务时,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首先,教师要了解学情,考虑到所设任务的“可完成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在任务进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最后,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性,要调整任务的难易程度,使起其呈现由简单到难的趋势。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既能帮助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在学习中不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习阅读理解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7: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教师的教学目标决定所采取的教学法及相应的教学形式。本文阐述了任务型教学法思想在课堂中的应用方法、原则、可能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以人为本 教学目标

所谓好老师,简尔言之,就是能教好书育好人的老师。教书和育人是同一过程的辨证统一的两个方面,教好书的同时,塑造好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智力和品行的发展。

这样,以什么样的思想或计划去上课,到底要把学生培育成什么样的人至关重要。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起码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树立他们的学习生活目标,改变他们的生活认知坏习惯,然后,教他们如何去做,以怎样的生活学习态度去做。学生自己做了,才能真正学到想要的东西。这样,明确了教学目标,再去设计课堂,就有的放矢。

鉴于以上教学思想,本人在设计课堂时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的思想:“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在分析了解学习者认知能力和习惯的基础上,为其设计目标和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鼓励他们以独立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或反思复习时,老师再做必要的引导,阐述自己的思维、思想、逻辑,让学生潜移默化养成好的习惯,认识自己的学习生活目标。简而言之,任务型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完成某些任务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经过认真充足的备课,总能给学生们提出很多的问题,精心安排好各种活动或任务。这些问题,不是像讲课那样直接就告诉或者灌输给学生。学生必须要用脑子去想,然后试着努力去做。无论是上课刚开始的口语报告(由学生课下准备,报告结束后,任何学生都可以对报告人提问,这样,全班的气氛都会调动起来),还是课文中的词汇辨义比较,文化背景典故,以及课后的练习,都要作为一种任务的形式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哪怕课程稍微慢点,但效果却远比一般的灌输式好。学生是主体,是课堂的中心;老师是舵手,是引导者,同时也是课堂的创造者和示范者。

一、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

1.让学生自己去做。上课不是老师去想去做,而是让学生怎样去做。自己口若悬河,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学生应该是“历史的创造者”。

2.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这里的好习惯不仅指良好的学习认知习惯,还有生活中的好习惯。要让学生养成好习惯,自己必须养成好习惯,不仅向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学术能力,还包括不要养成随地吐痰等恶习。你的言行举止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3.教师要有计划有目标。每一年,每一学期各阶段要有全局和阶段性计划。自己都六神无主,更不用说学生了。只有计划和目标做好,并尽力去实行,学生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本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针对学生特点及学科要求,每学期目标都非常明显。学生无意中已学到每个阶段应该学到的东西。

4.教师要做好充足准备。因为学生随时提问,任何问题都有可能。这就要求老师提前做充足的准备,对教材要了如指掌,对语法、词汇、文化等知识面要更宽,理解更深,更熟悉。同时,还要反应敏捷。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1.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为本。更加重视学生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本人曾经做过实验,期末考试时,考学生没有上过的五个单元的课文和练习。考试的结果丝毫不亚于以前上过的课程。这说明,学生能完成老师代替他们完成的任务,他们可以从懒惰中变得主动和勤快。

2.所有任务都具有真实性,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所有的话题和任务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学生具有完成任务的能力和材料。各种任务都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节课在相互提问,解决问题中完成。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3.最能提高学生各种语言能力以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在完成任务时,谁也不会料到会发生什么情况,别人会有什么疑问,所以这一过程往往会变得非常真实,最后,情景交融。学生不会再去背自己已经写好的稿子,他们需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这时候的英语更加真实。最终,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肯定会增强,语言交流能力也会在不经意间得到改善。4.更能展现老师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为年轻老师展示人格魅力和才华提供了一个舞台。应用任务型教学法,课堂往往没有定格,气氛非常活跃,老师在创造和引导学生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自己的见识和才能。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变得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障碍也自然而然地消除了,师生之间的感情甚是融洽。

三、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碰到的问题

1.所安排的任务难度较难把握。容易了,学生就不能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无异于浪费时间。本人在我校某一商贸英语班就碰到类似问题。当时,为了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他们在课下尽最大努力找到离我们学校最近的三家编织袋生产商,并且获取有关编织袋的规格数据,以及厂家尽可能多的信息。本人曾经暗示他们可以通过电话查询,公司黄页,熟人,使用编织袋的厂家,或是到市场上去获取信息。但经过一个星期,没有一个人完成。除了学生固有的惰性之外,任务的难度可能确实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2.课堂转轨困难。学生已经习惯了灌输式教育,习惯老师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讲,他们在底下悠闲地听课,这种惰性使得他们不愿去接受任务。有位同学曾经跟我这样说:“我们上课跟不上差不多”。她的意思是说,我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按部就班地把课文、习题细致入微地讲解,所以她感觉老师明明就没有上课嘛,自己没有学到东西。这其实是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课堂的变化。老师教的是方法和习惯,而不是那些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完成的练习,单词。

3.对任务型课堂组织形式适用范围的理解。任务型课堂组织形式更适合基础较好,年级较高的学生。如果基础太差,还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无法纠错、矫正错误,则此形式会适得其反。

四、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的方法

设计任务时要有一定弹性。只要了解学生的基本知识水平和能力,就可以对任务进行挑选,使这些任务更加适合学生,同时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使他们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任务时有种成就感。

学生的思想也是可以塑造的。首先,要想让他们接受这种课堂教学,必须要做一些说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意图,共同的目标。其次,是课堂设计要有想象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真实而又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溶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地去设计课堂。

任务教学法不像灌输式教学那样注重细节,可能容易错过一些语言点,一些细节的东西。另外,完成任务时间有限,琐碎的知识就不能逐一细说。这就要求老师时刻注意学生缺少的部分,鼓励学生在课下做充足的准备,并在课堂活动或任务中尽量引入利用新知识点,语言点。

篇8: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的设计目的要明确

任务的设计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 学生要能用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也要避免教师单纯地为了表现任务而去设计任务。设计任务一定要有助于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发展基本技能、培养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发展学习能力。

例如, 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谈论自己喜爱哪些球类运动, 不喜欢哪些球类运动, 其中一个任务可要求学生在课前设计制作自己的课外活动安排表。What do you do after school?Do you often play football?这样学生就可自然而然地使用本课的目标语言了。最后让学生思考从同学的活动安排表上, 你可以了解到什么情况, 有什么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也就是说任务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注意引导学生发掘出深层次的东西。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先要思考、设计自己的课外时间, 然后通过调查交流, 了解其他同学的状况, 再通过头脑分析处理所得到的这些信息, 最后得出结论。哪些时间安排比较合理, 哪些地方有所欠缺, 还应改进;哪些同学的课外生活安排的丰富多彩, 值得学习;教师还可针对第5单元中心话题设计另一项课堂教学任务:叙述自己的周末活动,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英语短文等。

以上任务都是围绕日常体育生活这一中心话题的。既紧扣教材内容, 又联系学生实际生活, 因此学生可以在明确的语言目标指导下使用语言。

二、任务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任务的设计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 要考虑到课堂这一呈现的载体,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既不能过于简单, 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 又不能过于复杂, 让学生难以完成。任务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要有层次和梯度, 要让学生时时能体验到成功。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调查、观察、发现、思考、实践、讨论、分析、探究并与他人分享其成果。

如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 中心话题是谈论喜欢或不喜欢的食物, 并且要学习一些有关食物名称的单词。因此, 老师可以这样导入新课。老师课前做好一盘水果沙拉, 放到一次性餐盘上, 带到教室来, 然后举着问学生What’s this?Do you like salad?Can you make salad?由此, 引导学生共同学习本单元所需掌握的词汇。然后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 做一个适合大家口味的水果沙拉。那么不用老师再多说, 同学们也知道下面应该进行调查, 询问牵头同学对不同水果的喜好, 并且会很自然地使用本单元的目标语言, Do you like bananas?然后把调查的结果汇总, 就不难知道大家都喜爱哪种口味的水果了。最后教师既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分组制作本组的沙拉, 也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份水果沙拉。这样, 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本单元的目标语言。

三、任务的设计要有区分度

任务的设计有难有易, 学生认识程度也有所差别, 因此完成任务的程度也会有好有坏。对能力要求较高的任务, 可以要求学生集体完成。对能力要求一般的任务, 可以要求学生单独完成。但要注意的问题是,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允许学生出现个体差异, 允许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教师应给他们一个自我纠正的时间, 让他们学会从错误中学习。教师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及时地给予鼓励, 让学生体验成功, 看到希望, 并帮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为了避免学生出错过多,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 应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因人而异, 分门别类, 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任务设计要形式多样。

在七年级上册学习第5单元时, 它的中心话题是谈论自己喜爱哪些球类运动, 不喜欢哪些球类运动, 为什么?针对这一话题, 就可设计一个简单的任务, 如让学生填写学校各个球类俱乐部会员卡, 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参加这个俱乐部。

采取如下形式, 先两人一小组活功, 一人扮演俱乐部工作人员, 向想入会者询问。另一个扮演入会者来回答工作人员的提问, 然后互相交换角色。问: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What class are you in?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go?同学们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填写自己的入会卡片。填完卡片以后, 同学们先在组内自我介绍, 然后各组派代表在全班面前说, 当然也可以让同学们自由发言。然后, 教师可依靠这个任务做铺垫, 再设计一个较为复杂的任务。

篇9: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教学

高中生物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121

一、任务驱动型教学概述

任务驱动型教学是指通过设计一系列的任务,并将教学内容巧妙融入一个个的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成建构知识的目标的教学。在任务驱动型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合适的情境,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和任务。这样一来,学生要想完成学习任务,就必须先想方设法地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否则将不知从何处人手。提出待解决的问题之后,学生充分利用教师所提供的资源,分析和设计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案,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主动探究,积极交流。因为教学目标已经融入教学任务,所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任务驱动型教学的应用

1.新课引入——创设合适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在新课引入环节中,教师可先展示成龙与其儿子房祖名的照片,并设问:“请大家看看这张照片,你们认识他们吗?”得到学生肯定的答复后,教师紧接着问:“他们长得很像,大家知道他们长得像的原因吗?”学生很自然地想到遗传的问题,教师顺势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生物大分子——核酸。”

点评:通过学生熟悉的明星照引人新课,能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任务一——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在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任务时,要充分分析学生已有的社会经验和兴趣爱好,巧妙设计问题和活动,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本节课中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特别注意开放性,首先出示任务一:“现在大家亲手制作的‘核苷酸已经贴到黑板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想一想如何能把核苷酸的示意图记住。组内交流讨论,比比哪一组想出的办法好。”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说出了很多精彩的答案,如核苷酸的示意图就像一只螃蟹,扛着两个大钳子;像一个人,一只手拿着一个锅,另一只手拿着一个勺子;中间的五碳糖像一间红色的小房子,左边的黄色磷酸像一个太阳,右边的碱基像院子中一个蓝色的游泳池(因为展示的图片是有颜色的)。

教师趁机补充:“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好,受你们的启发,老师也有了一个想法。我们可以把一个核苷酸看成一个人,右手握成拳头,代表磷酸,屈臂举起;左臂向左伸展开,代表碱基。(教师边描述边做出相应的姿势)这样,老师身体的躯干部分就代表五碳糖,五个碳原子的部位分别是头部,两个肩膀的部位和腰部的左右两侧。”这样进行任务设置为下一个任务做好了铺垫。

点评:这样的问题是开放的,学生只要充分展开想象,都会有话可说,这也要求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只要给学生充分讨论和思考的时间,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另外,让学生在课上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3.任务二——游戏驱动任务,展示探究成效

在任务驱动型教学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就是将教学内容天衣无缝地嵌入教学活动中,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本节课的第二个任务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设计的。教师在学生学习了DNA的平面结构之后,出示任务二: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每个人扮演一个核苷酸,每个小组成员组合成一个DNA分子。注意小组分工合作,并积极展示。

学生热情高涨,有序分配好角色,并排成两排,一个一个连起来,手掌上的碱基也进行了互补配对。学生在游戏的過程中很好地掌握了碱基互补配对、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以及DNA双链的反向平行等问题。

点评:这一次的任务是比较难的,但是学生经过讨论探究,完成得非常好。我们看到了学生智慧火花在课堂上闪耀,整个课堂和谐、融洽,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4.课堂拓展——再现科学历程,升华思想情感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情感教育。比如,教师可展示DNA双螺旋模型的发现的漫长历程和多位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畅谈他们的想法,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精神,从而达成情感教育目标。

篇10: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基本情况

我校与时俱进,并积极实施此课题。为了做好这一工作,我校一方面成

立了领导小组,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课题组组长,并安排5个班级为实验班

级,并逐渐在全校普及。另一方面,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到上海、南京、山东、江苏等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并多次参加市课题组组织的会议。概括起来,我们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课题研究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

建构“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将素质教育切实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在这样的

指导思想下,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强化教育观念的更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遵循语言的习得性规律,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

和创新意识的开发和培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任务型”教学模式的

研究。实验之初,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方案中就“任务型”教学模式 的建构提供思路,就这一模式的基本原则、特点、内涵进行了阐释,并强

调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动态的、变化的、丰富多彩的,这就为实验老师课堂教

学的操作提供了研究的便利,为进一步研究开拓了思路。

(二)结合新课标,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

我们都知道,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是成功进行课程改革保障条件之一,新的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育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

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

现任务的目标。上学期我们教研组集中学习了“英语课程标准”。我们认为,任务型教学不但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方式,而是一种教学模式;任务性教

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差异在于它注意信息沟通任务,活动具有真实性而且

活动量大。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一任务;学生在

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从而学习语言。我们在这近两年中,就充

分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为今后实施新课程标准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初步成效

(一)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后,初步调整了学生认知结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的程度提高了,他们不再是学习的“被动客体”,而开始成为学习的“主人”,并由此产生了内在的推动力。多次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同

程度地调动了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以往“硬着头皮

学”“索然无味”的局面,初步实现了“厌学”到“乐学”,从“学会”到“会

学”的转变。

(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各实验班根据“任务型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过程中培养了学

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连续五年荣获“质量优胜学校”称号,并且期中、期末测试实验班的成

绩要比其它对比班的成绩明显要好。

(三)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程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改善,理

论水平得到了提高,许多教师积极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优

质课”比赛,部分教师获得区域初中英语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其他教师也踊

跃开设公开课,进行全校课堂讲赛活动,寻找不足,弥补差距,整个校园里

充满了浓厚的教学氛围。

三、体会与思考

经过教学实践,我们真正体会到,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起着语

言习得的促进者、答疑者和向导作用。任务型教学要求我们教师从一个规定 的教学大纳和一定的教学方法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一个自己课堂教学材料和

课堂活动的主动创造者;从一个现成的理论或他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转变成

一个以自己课堂教学为主要对象的研究者和理论探索者。教师是从“学”的

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的,学生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具体的操作要求。

在各项活动中,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

趣,整个学习过程都是积极、主动的。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他们获得 的不仅仅是现在现成的知识点,还有语言运用的能力,而是随着教学任务的

不断深化,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越趋自动化和主

动化。学生越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不少局限性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长期的研究过程

中,我们发现要真正体现任务型教学的优点,就一定要设法避免以下几个主

要的问题:

1. 缺乏严密的组织和适当的激励机制而导致场面虽热闹,实效却

很低。

2. 小组活动总是几个老面孔,好的同学积极主动,而其余同学却

是随便应付,态度马虎,不能体现合作意识。

3. 难度过大,学生不知所措,导致冷场。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我

们通过两个对比班的试验,总结出以下一些应对的策略。

(1).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现在的学生却普遍缺乏合作意识。为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对任务的设计,要让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体会到语言的运用能力有赖

于与他人的不断交际,从而增强合作意识,主动在小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

干。

(2). 活动组织要细致周到

由于一个班内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的等方面差异很大,教师在全面了

解学生的基础上安排好每个学生,否则会使一些学生脱离小组活动,降低任

务活动的实效。小组的组成因任务的不同而不同,同时要注重异质性,即

成绩、歌星、能力、家庭背景、文化背景、性别不同的学生在同一小组内合

理搭配,是每个学生在组内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实现可合作性。

总之,组织的活动一定要多样性,否则学生很快就会产生厌倦感。

另外,在完成某项学习活动任务时,可能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教师如

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如何正确处理能力培养和考试成绩的关系,都是值得

篇11:任务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因为符合新课改理念,并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受到英语教学的青睐。对此,我市有不少英语教师将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有专门的立项课题。在此,收集了3篇(其中兼有理论和教学实践)有关任务型教学的论文,与大家共享。

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儿个核心问题的探讨 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贾志高

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也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但任务教学法中什么是任务?任务的本质是什么?任务是否等于普通的课堂练习?任务在课堂上怎样组织?任务的设计原则是什么?任务教学法的特点是什么?要使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外语课堂l几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应用,作为中学外语教学实践者,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因而也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人探讨。

一、什么是“任务”

“任务”(task)一词进人应用语言学文献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它不仅仅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引起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的兴趣,同时,„它也和大纲设计、教材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尽管“任务”在语言教学文献中是一个流行词,但使用者对这一术语的理解或解释却不尽相同。如Green认为,有助于达到语言学习整体日标的所有课堂活动都可看成是任务,包括简单短暂的语法练习以及复杂耗时的集体课堂活动。而Krahnke则将任务限定为为语言学习而进行的具有非教学目的的活动,也就是说,Krahnke将课堂任务看成类似课堂之外(即真实生活中)的社会交际实践,具有交际目的而非教学目的的活动才能称之为任务。笔者认为,Green和Krahnke对任务的定义从教学理论和实践上看都欠妥当。如果任务只是“活动”或“练习”的代名词,其间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这就掩盖了任务这一概念的积极属性,使课堂教学不能反映任务教学法的特点和先进理念。而如果我们把任务仅仅局限在具有真实生活中所反映的交际目的的课堂活动,就会削弱任务教学法的包容性,同时降低它的可操作性。Candlin将任务定义为“一组涉及学习者的认知和交际过程,以集体的形式对已和新信息进行探究,在社会语境中完成某一预期或临时目标的可区别的、相互关联的问题指向活动”,这一定义反映了任务的本质特点,但似乎又太学术化。笔者认为,外语课堂上任务这一概念可概括为:学习者应用目的语所进行的促进语言学习的,涉及信息理解、加工,或解决问题、决策问题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具有目标指向的课堂交际或互动活动。

二、“任务”及任务型教学法的本质

任务与传统的“练习”(exercise)或通常意义L的“活动”(activity)究竟有什么样的本质 差别呢?首先,任务具有目的性。这里的“目的”具有两重性,一是任务本身所包含的非教学目的,二是任务设计者所期望任务参与者达到的教学目的,而练习通常只具有教学目的。其二,任务通常会产生非语言性结果,而练习总是产生语言性结果。比如,根据所听天气预报的信息,决定怎样安排野炊;或根据火车和汽车时刻表,选择哪几趟车能方便准时地赶到某地开会,任务完成后所得到的结果是非语言性的,而课堂练习,如用短语造句、用介词填空等,其结果总是语言性的。第三,任务具有开放性,也就是说,任务的履行并非有一套预定的模式或途径,或者会达到统一的结果,完成任务的途径,包括应用的语言是可选择的、不固定的、非限制性的。第四,任务具有交际性或互动性。任务通常是集体性和合作性活动,任务的履行通常以交际或互动的方式进行,这种互动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输人材料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互动。

对任务和任务型教学法本质的认识还可从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的应用语言学家Kumaravadivelu对语言教学方法的=分法中得到启发。克氏认为,绝大多数语言教学方法都可根据其关注焦点分为三大类:一是以语言为中心的教学法(language-centered approaches);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learner-centered approaches);三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es)以语言为中心的教学法·(如听说法)着眼于语言结构练习,其课堂操作程序表现为向学习者提供以形式为主的、预先选择并分级分序的语言结构练习,学习者通过使用具体的语法和词汇项目,以模仿、重复、操练的力一法进行语言学习,在此过程中,学习者注重语言的外在形式,其语法和词汇项目预先规定在大纲中,教学沿着预定的途径,期望达到预定的目标。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如交际教学法)则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习者需要,努力为学习者提供课堂交际机会,通过交际活动对预先选择并排序的意念和功能项目进行实践,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应用这些功能来完成课堂外的,即真实生活中的社会交际需要。其在课堂操作上可表现为一系列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关注语言的功能特征,学习者利用预先选择和排序的目的语形式、意念和功能特点,参与这些交际活动,通过既定的教学途径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

而任务型教学法则属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此类教学法主要关注二语教学的认知过程和心理语言学过程,力图为学习者提供机会,通过课堂上以意义为焦点的活动,参与开放型的交际任务。其课堂操作程序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在任务履行过程中,学习者注重语言交际的意义,充分利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目的语资源,通过交流获取所需信息,完成任务,其学习过程是沿着开放的途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克氏认为,这三类教学方法所表现的课堂操作程序具有内在的层级关系,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交际活动涵盖了部分以语言为中心的结构练习,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任务(pedagogical tasks)则涵盖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交际活动。因此,从教和学的角度看,教学任务比交际活动更具综合性和包容性。克氏的这一观点为任务型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具有非常积极的实践意义,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任务及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

三、任务的构成要素

作为任务型教学法中的课堂教学任务,至少应包含以下六个基本构成要素。

(一)目标。如同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任务一样,教学任务首先具有目的性,也就是说,它应该具有较为明确的日标指向。如前所述,这种目标指向具有两重性,一是任务本身要达到的非教学目的,二是利用任务所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目的。如在“案件侦破”任务中,其非教学目的便是根据不断增加的线索进行讨论推理,直到最后找出罪犯。但设计任务所期望达到的教学目标则可能是通过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语言交流感受语言,增强语言意识,提高交际能力,并在交际过程中应用诸如表示假设、因果关系,或“肯定”“可能”“也许”等目的语表达形式。作为促进学习的教学任务,教师更多地关注它的教学目的。

(二)内容。任务的这一要素可简单地表达为“做什么”。任何一个任务都需赋予它实质性的内容,任务的内容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需要履行的具体的行为和活动。

(三)程序。指学习者在履行某一任务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怎样做”。它包括任务序列中某一任务所处的位置、先后次序、时间分配等。

(四)输人材料。所谓输人材料是指履行任务过程中所使用或依据的辅助资料。如前面提到的“案件侦破”任务,就需要打印在若干张纸条上的一系列线索,任务就从第一条线索的推理和讨论开始,在不能得到肯定的结论时.依次增加线索,直到真相大白。输人材料可以是语言的,如新闻报道、旅游指南、产品使用说明、天气预报等;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如一叠照片、图表、漫画、交通地图、列车时刻表等。尽管有些课堂任务并不一定都要使用或依据这样的输入材料,但在任务设计中,通常提侣准备和提供这样的材料,使任务的履行更具操作性,更好地与教学结合。

(五)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任务并非都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任务履行中的角色,但任务都会暗含或反映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特点。教师既可以是任务的参与者,也可以是任务的监控者和指导者。在任务设计中,设计者也可考虑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明确的角色定位,促进任务更顺利有效地进行。

(六)情景。任务的情景要素指任务所产生和执行的环境或背景条件,包括语言交际的语 境,同时也涉及课堂任务的组织形式。在任务设计中,应尽量使情景接近于真实,以提高学生对语言和语境之间关系的意识。

任务的这六个基本要素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任务的本质。任务本身只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它本身不是内容,不是目的,但通过它,可以促进学生的互动,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促进学生思维、决策,为他们提供在真实或接近于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和用目的语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使语言学习摆脱单纯的语言项目练习,而成为有语境的、有意义的、有交际目的的语言实践。

四、任务设计的原则

任务型教学法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怎样进行任务设计.任务设计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概括起来,有六条原则需要遵循。

(一)真实性原则。此原则是指在任务设计中,任务所使用的输人材料应来源于真实生活,同时,履行任务的情景以及具体活动应尽量贴近真实生活。当然,“真实”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任务设计的真实性原则也不完全反对非真实语言材料出现在课堂任务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要尽量创造真实或接近于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加工真实的语言信息,使他们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同样能得到有效的应用。

(二)形式/功能原则。传统语言练习的最大不足之处便是语言脱离语境,脱离功能,学生可能知道不同的语言形式,但不能以这些形式得体地表达意义和功能。形式/功能原则就是在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将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明确化.让学习者在任务履行中充分感受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以及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增强学习者对语言得体性的理解。

(三)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涉及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以及任务在课堂上的实施步骤和程序,即怎样使设计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教学上和逻辑上的连贯与流畅。任务型教学并非指一堂课中穿插了一两个活动,也并不指一系列活动在课堂上毫无关联的堆积。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学通过一组或一系列的任务履行来完成或达到教学目标。在任务型教学中,一堂课的若干任务或一个任务的若干子任务应是相互关联、具有统一的教学目的或目标指向,同时在内容上相互衔接。Hunan曾提出过“任务依属原则”(task de-pcndcncy principlc)}“,即课堂上的任务应呈“任务链”或“任务系列”的形式,每一任务都以前面的任务为基础或出发点,后面的任务依属于前面的任务,这样,每一课或每一教学单元的任务系列构成一列教学阶梯,使学习者能一步一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任务的顺序可多种多样,如从接受性技能到产出性技能,或从预备性任务向目标性任务过渡等。

(四)可操作性原则。在任务设计中,应考虑到它在课堂环境中的可操作性问题,应尽量避免那些环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的课堂任务。必要时,要为学生提供任务履行或操作的模式。

(五)实用性原则。任务的设计不能仅注重形式,而不考虑它的效果。课堂任务总是服务于教学的。因此,在任务设计中,要避免为任务而设计任务。任务设计者要尽可能为学生的个体活动创造条件,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互动和交流的机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六)趣味性原则。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之一便是通过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在任务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考虑任务的趣味性。机械的、反复重复的任务类型可使学生失去参与任务的兴趣,因而任务的形式应多样化。需要注意的是,任务的趣味性除了来自任务本身之外,还可来自多个方面,如多人的参与、多向的交流和互动,任务履行中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后的兴奋感、成就感等。

五、影响任务难度的因素

对于选择任务型教学法实施课堂教学的教师(包括大纲设计者和教材编写者),最实际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任务的难度适合于学习者当前的语言程度和水平。要把握和调整任务的难度,就不得不分析影响任务难度的种种因素。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这些因素并非都是语言性的,换句话说,语言因素并不是任务设计中确定难度的唯一因素。

以听力任务为例,我们知道,除了语言因素外,不少非语言因素,包括听话人的内部因素,如注意力、动机、对主题及相关知识的了解、对主题的兴趣等,都可能对听力理解的成功与否产生影响。Brown和Yule就曾提出影响听力难度的四大因素。其一是说话人因素,包括参与说话的人数多少,说话人的语速、语音是否标准,是否使用方言等;其二是听话人因素,包括听话人的角色(是否为参与者,或只是旁听,甚至偷听)、要求回答的信息涵盖量、听话人对主题的了解等;其三是内容因素,包括所听语篇的类型、语篇涉及的语法、词汇及信息结构的复杂度、所涉及的背景知识等;其四是辅助因素,即在听的过程之中,是否提供可以促进理解的辅助手段,如图表、关键词汇或短语等。

实际上,在Brown和Yule所列举的这些大项中,如对所包含的子项进行进一步分析,还可找出更多的影响听力理解难度的因素。仅举“语篇”这一子项为例,就包括:1.语篇信息组织和结构的复杂度;2.所提供信息的明确和充分程度(是否需要通过推理才能获得信息);3.所涉及的主题的普通程度,比如是日常生活中广为熟悉的,还是较专业或生僻的;4.语篇在信息组织中使用衔接手段的类型,是以指代为主,还是以词汇衔接为主;5.语篇是描写静态关系还是动态事件。

另外,在反映听话人目的的任务要求上也可表现任务的不同难度。所谓听话人目的,是指听话人根据任务需要对语篇进行理解和加工的方式和程度。如识别、定位、重点理解、细节理解、全面理解、推理等。如要求全面理解,或理解需要建立在推理信息的基础上,则任务的难度显然要增大;而如果只要求识别,即判断或指出语篇中的人名、地名,或某一事物的名称、广告篇章中所使用的形容词,或描述某种产品特征的词汇.则难度要小得多。对于同一听话人,由于任务要求不同,任务的难度也会有所不同。如听力任务中的定位(即确定篇章中的基本事实),确定篇章主题、篇章的体裁(是通知、新闻,还是演讲、广告)或事件参与者,就比确定篇章的感情色彩、事件发生的整个背景,或参与者的角色关系难度要小。由此可见,在任务设计中,影响任务难度的因素多种多样。任务设计者应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不同任务中影响难度的不同因素,选择搭配,同时利用或提供必要的辅助手段,将任务难度调整到适当程度,以使任务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六、结语

任务这一概念不仅仅是任务型教学法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整个语言教学、乃至许多非语言学科课堂教学理论的重要概念。教师对任务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目标、学习进行的方式、学生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甚至学习成果的表现和评价方式。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有效教学途径,包含了先进的教学原则和理念,但要将它有效地应用于外语教学课堂中,认识和了解任务及任务型教学法的本质,以及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则是我们中学英语教学实践者必须首先做到的。(摘自《课程·教材·教法》)

任务型教学教师作用初探 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 裘敏

在“二期课改”将全面铺开的形势下教法创新成为教师需要研究探讨的一个主要课题。于是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注重学用结合的新型教学途径日益深入人心。任务型教学途径是指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自我表达的任务通常以小组为单位r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从而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这种教学形式让英语课堂教学全方位开放气氛活跃适用于听、说、读、写各个环节。真正做到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由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由注重教育成果转向注重教育过程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这一理论有三个主要特点:1相对于语言的形式结构.它更侧重语言的内容含义,使课堂语言活动更接近于自然习得。2.执行任务和任务的结果都离不开表达技能,即说和写的技能。3.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习者提供自我评价的标准并能使其产生成就感。但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不同的做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本人在任务型教学的探索中,通过摸索得出一些体会。

一、任务的设定必须符合教材实际

现在我发现有的教师在探索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设置任务太多太高。

例如有的教师在新课开始之前的预习工作中会要求学生预习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殊不知,一些有关科技或人物的背景知识的收集与表达对学生而言是非常困难的。而有的教师设置任务又太低.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例如,在语法练习中一味地机械操练学生不需动脑只需换几个单词就可以得出答案。这两种情况造成的后果是:无法让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保持好奇心以及高昂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任务的设定必须到位。何谓到位呢?就是说任务的设定必须符合教材内容,切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设定任务之前,教师必须非常认真地备教材备学生。要根据教材内容充分理解教材中所渗透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都有较为止确的了解。设定的任务应该略高于学生的水平可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地习得语言。这样设定的任务既从教材出发,又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这一类的任务最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例如在定语从句的学习中,我曾经布置过这样一个任务:请同学用定语从句写一篇Biopoem(自传体诗歌)诗歌的结构是我设定的: Name A student of Luwan High School Who is(use 3 adjectives to tellothers what kind of person you are)Who is loved by(Iist 3 persons)Who is intrested in(list 3 things)Who is afraid of(list at least 3persons or things)Who I ikes(list at least 3 things)Who hates(list at least 3 persons or things)Who needs(list 3 things)Who feels(use 3 adjectives totell others how you feel now)Who wants to see(list 3 thingsthat you want to see with your own eyes)Who hopes for(list at least 3 things)Resident of Shanghai Signature 在学生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为它完全不同于以往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做的自我介绍。首先.它的体裁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诗歌这种形式在我们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从未涉及,更别提让学生自己写。其次我所设定的内容也与以往的自我介绍有很大不同它更侧重于让学生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一些条文式的介绍。最后,在学生一起交流他们的作品时因为运用了很多的排比句读起来琅琅上口,确实有几分诗歌的味道。因为设定的任务符合学生实际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使原本枯燥的定语从句的语法教学变得生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空前高涨。

二、教师是学生完成任务的向导

我们强调英语教学中以学生的语言实践为主要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就弱化了。相反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他的作用反映在任务的设定、任务的分配、任务完成的评价等各个环节。有的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后就把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但对学生的讨论缺乏必要的指导。这样的任务型教学就收不到好的效果。教师的向导作用首先反映在分配任务的时候.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材料。这一点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尤为重要。例如在高三的课本中有一课Pollution。在学生经过调查研究.完成了一系列简单的任务后他们进入到任务Pollution is the product of civilization or non-civilization对于这样一个难度较高的任务,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我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事先为他们准备了一组图片。在图片中,学生可以看到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便捷、舒适的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而如今一些人为的不文明行为也加剧了对地球的污染。这样的图片给了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抓手让他们在图片的启发下进一步地去思考、讨论.从而得出较完善的结论。

向导的作用也反映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并非无事可做。教师应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倾听学生的讨论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用词与语言表达的问题让他们的讨论得以顺利进行。所以在任务型教学形式中,教师虽然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仍旧是任务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和对学生语言知识的帮助都是学生能完成任务的前提和保证。决不能随便设定任务任由学生去自由讨论一旦任务太难或太易学生并不感兴趣.那么接下来的自由讨论就是浪费时间。最后的结论也不会精彩.整个任务草草收场,这样的现象是我们教师要尽量避免的。汽、要形成一个适合本班实际的评价体系 学生完成了思考、讨论以后要在全班范围内交流他们的结论。这是学生展示他们集体智慧和讨论结果的过程需要教师对他们的成果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如果教师仍采用比较陈旧的、传统的评价体系和评语,也许无法收到理想的效果。如果老师仍旧用简单的“Very good”“, ”“just-so-so”“, ”“not very good”„来评判学生的成果显然是不够的。我觉得这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自我评价(self一evaluation)、学生相互评价(students}evaluation)、最后教师评价(teacher s evaluation)的方法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综合评价。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每一位学生仔细倾听其他人的发言不会有同学窃窃私语。另外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应当切合本班实际。例如,有的班级比较活跃,师生关系比较融洽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评语也可以比较轻快,比较直接;有的班级比较含蓄学生对教师比较尊重也比较有距离。这样的话.教师的评语要以肯定为主这样可以极大地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以采用一些感情比较丰富的词句拉近师生间距离。每个同学和老师的评语写在小纸片上,最后交给发言者学生在阅读了同学和老师的评语后感觉一定非常兴奋。

下面我例举一些简单的评语: *Well done.What impressed me most is your excellent pronunciation.„Good job, excellent ideas.*Very logical.Step by step.Quite good.*Very clear speaking.*Easy to understand.另外,我也非常注意鼓励学生使用非常感性的评语,因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应该有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运用这样的评语对于促进感情非常有效学生看后感觉更亲近。例如在一次有关自我介绍内容的课上,我就看到了许多这样的评语: *I like your presentation very much, I like dogs, too.Maybe we can walk our dogs together some days *Your presentation is really very interesting.You said you were crazy sometimes, I wonder what you are crazy about *Very brave boy.I would like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以上是我在任务型教学途径运用上的一些心得体会。经过实践我认为这种任务型教学形式较好地解决了英语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高尤其是不愿开口实践等问题,从而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现在英语教学强调以学生的语言实践为目标,在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任务型教学通过集思广益知识互补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实践中的语言畏惧感,学生之间发扬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调查研究.交换观点,语言组织等一系列步骤,最终得出解决任务的答案。它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方式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感受成功。有利于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摘自《课程与教学》)

任务型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实效性 浙江宁波市北仑区华山小学 胡小芬

任务型教学指在教学活动中设定一定的任务,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知识, 进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它是以具体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体现教学成就的教学活动。如何使任务设计具有实效性呢?

一、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应紧密联系教学目的,促使学生的注意力直接指向教学目标。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就应该钻研教材, 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景。[ 案例“]What are you doing? I‟m drawing pictuers”的任务设计 教材依据: PER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4 A Let‟stalk 任务名称: 实话实说。

任务要求: 教师多媒体出示5种职业的人物图片: teacher、driver、base-ball player、farmer、cook。图片下写有动词词组:driving a car, cooking, planting vegetables, playing base-ball,planting fruit trees, having class。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写下来, 采访3位好朋友并完成表格。S1: Excuse me, S2: What are you doing now? S2: I‟m planting fruit trees now.S1: Ha…ha…I see.You are a farmer.S2: Yes, you‟re right.教师设计此任务目的性非常明确, 为了完成调查表格,学生必须会说句型 “What are you doing? I am drawing pictures”。而且因为询问的是自己的好朋友, 学生在使用这些新学句型时不会感到紧张拘束, 反而会更加的自信 ,更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 ,学生间的友谊在完成此项任务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英语课堂的情感目标由此也有了很好的体现。

二、任务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和能力特征 ,三年级学生和六年级学生相比 ,好胜心、表现欲就更强。因此 ,教师就可以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这一特点 ,设计教学任务。[案 例“]Happy birthday”的任务设计

教材依据:P 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6 A Let‟stalk 任务名称: 动物王国生日晚会。

任务要求: 教师在教完本课句型“This is for you.Happy birthday!Let‟s eat the birthday cake”后 ,引导学生四人小组编排一个小动物过生日的小短剧。例如 ,叮咚!叮咚!(门铃响)S1: Come in, please!S2,3,4: Thank you.S2: Hello!Rabbit.Look at the cake.It‟s for you.S1: Thank you!S3,4: Happy birthday!S1: Thank you!Let‟s eat the birthday cake.S2,3,4: Great!本任务的开展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 ,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任务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

所谓面向全体学生是指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吸引全体学生参加 ,而不仅仅是让能力强和水平高的学生参加。教师还可以让成绩、个性、能力、文化背景、性别不同的学生在小组内合理搭配 ,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都能找到自己最佳的角色位置 ,争取让每个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有着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升。[案 例“]Is this your skirt? ”的任务设计

教材依据:P EP小学英语(四 年级下半册)Unit3 A Let‟s learn 任务名称: 小小作画家。

任务要求: 每大组选派一位画画最好的学生上台代表本组进行作画比赛,教师台上发令:Draw a white sweater.在台上学生进行绘画的过程中, 台下学生进行chant: Draw, draw, draw asweater.Colour, colour, colour it white.这项任务的设计 ,充分体现了任务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要求。台上、台下学生均有各不同的学习任务。前者侧重于听、画的训练 ,后者侧重于听、说的训练。

四、任务设计要难易适当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 ,不要降低教学要求 ,也不能超过学生的正常语言能力。如果任务太简单了 ,学生就会随随便便 ,草草完成 ,就会觉得老师对他的能力做出的是较低的评价。如果任务要求过高了 ,一方面 ,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达不到预期目的 ,另一方面, 还会严重打击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如何把握这个度呢? 让学生“蹦一蹦 ,摘果子”才是最佳的难度设计。[案 例]“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的任务设计

教材依据:P 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2 A Let‟stalk 任务名称: 邀请函。

任务要求:引导学生根据Sarah的邀请信来写一封邀请函。这个任务的设计是十分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能力要求的。如果教师仅仅是让学生以填充式的形式来完成邀请函 ,那么要求显然太低了, 学生会认为这像是单词或词组的听写。当教师最后还要求学生能用语言朗读一下自己设计的邀请函时 ,这个任务的难度就有了一定的提升, 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时 ,不但要运用新学的单词和句型 ,他们还需顾及邀请函的正确格式及内容。对于此类的成果学生在取得之后会很珍惜。

五、任务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

教师设计任务时 ,要充分考虑到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 ,包括自然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生活经验。学生对于贴近他们生活经验的任务, 会很积极、很自信地投入其中, 并享受其中,能取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 例“]What are you doing?”的任务设计

教材依据:P ER小学英语(五 年级下册)Unit4 B Read and write 任务名称: 小侦探柯南。

任务要求:Smith家里的电脑在下午2点钟左右被偷了 ,警察锁定了四个犯罪嫌疑人。同时呈现四人的工作、身份等资料,课件出现警察审问四人的对话。主要句型为:What do you do? What are you doing at 2∶00?Where are you at 2∶00?学生根据阅读后获得的信息进行判断谁是真正的小偷。

上一篇:六年级班务工作总结以及工作计划下一篇:铁血忠魂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