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读让语文课更具魅力

2024-05-04

范读让语文课更具魅力(精选10篇)

篇1:范读让语文课更具魅力

感悟使语文更具魅力-《绿》案例分析

结合语文课本中<绿>这一抒情散文,进行案例分析,提出感悟在语文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 者:陈丹 作者单位:永嘉县桥头镇第二小学,浙江,永嘉,3251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5)分类号:G63关键词:感悟 语文 《绿》 教学

篇2:范读让语文课更具魅力

感悟使语文更具魅力-《绿》案例分析

结合语文课本中<绿>这一抒情散文,进行案例分析,提出感悟在语文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 者:陈丹 作者单位:永嘉县桥头镇第二小学,浙江,永嘉,3251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9”"(5)分类号:G63关键词:感悟 语文 《绿》 教学

篇3:用好引读让语文课堂焕发多彩魅力

一、梳理引读———用理解促进表达

梳理引读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 通过教师提示, 引导学生读课文, 在读中领悟课文思路,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一种阅读方式。我们常用的有这两种形式:

1. 提示引读。

就是教师读课文中的某个语句的开头, 引导学生接下去读。例如, 教学《颐和园》一文时, 考虑到课文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了颐和园的美景, 可以这样引读:

师 (引读) :走完长廊, 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

生 (接读)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 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

师 (引读) :登上万寿山, 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

生 (接读) :葱郁的树丛, 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师 (引读) :“正前面”———, “向东眺望———”

学生便会分别朗读出课文中描写“正前面、远处”景物的语句。

通过引导读这些词句, 突出景物的方位, 巧妙地帮助学生领会了课文内容, 理清了写作顺序。对写景状物文章, 这种引读具有一定的实效。

2. 插问引读。

就是教师围绕一定的目标, 从课文内容中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用读来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引读, 以读代讲, 使学生既充分读懂了课文, 感受到了西沙群岛的特点, 又领悟了本文最重要的写法———总分总的表达方式。

二、设疑引读———以疑问引发思考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课堂教学中, 教师恰当地设疑引读,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而且能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课堂上设疑引读是多渠道的:

1. 题眼处设疑引读。

题眼是文章的窗口, 抓题眼设疑引读, 能让学生从整体入手, 可以快捷、深入地读懂课文内容。例如, 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一课时, 课题设疑:

师:那匹马在文中真实出现了吗?

生:没出现。

师:既然没出现, 那就是一个谎言。这是怎样的一个谎言?

生:善意的谎言。

师: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又是谁在参与制造着这一个善意的谎言呢?

前两问, 环环相扣, 答案看似简单, 无需深层次思考;然而第三问, 却以疑激起千层浪, 将读的思考点深入下去。这样层层推进地引读, 不仅激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挖掘出课文的思想内涵, 又达到了“问一句牵动全篇”的效果。

2. 重点处设疑引读。

围绕重点设疑引读, 能有效地突出重点, 让学生单刀直入地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文章的重点,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适时地将问题抛出。学生通过自读, 在读中思考, 在读中感悟, 既解决了问题又充分感受了课文的语言美, 意境美。

三、对比引读———借对比升华情感

对比引读来自于对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利用文本所呈现的情景, 利用认知的强烈反差, 在对比中升华情感。以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为例。在学生感知了卖书的年轻人善意的谎言后, 师生间形成了这样一段对话:

师:当“我”一次次把马草送给卖书的年轻人, “我”会有怎样的想法?

生:“我”会庆幸———还好, 他们家有一匹马。

生:“我”会欣喜———我终于又可以心安理得地看书了。

生:“我”仿佛看见那匹马正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呢。

……

师:但是, 真是这样吗?不, “我”错了!

接着是一组对比引读:

师:当“我”庆幸他们家有一匹马, “我”不用四处奔波为卖马草而绞尽脑汁时, 我错了———

生:“我已经走进他们家的后院, 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

师:当“我”欣喜, 又可以和书零距离接触, 可以心安理得地看书时, 我错了———

生:“我已经走进他们家的后院, 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

师:当“我”的眼前出现那匹正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时, “我”错了———

生: (再一次接读)

此时此刻, “我”的震惊、卖书的年轻人美好的心灵都跃然纸上, 悄然入心。情感的升华没有一丝讲解, 一切尽在“读”中。

四、主题引读———借回环加深感悟

在语文课本中, 越来越多的课文都有点明文章主旨或深化文章主题的语句。充分利用好这些语句, 引导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理解后一次次诵读, 会使学生加深感悟。这种感悟的表现载体是最平实的朗读。例如, 教学《难忘的启蒙》一课时, 教师将“漫长的岁月过去了, 经历的事情许多也已淡忘, 而少年时代生活的情景, 启蒙老师们的音容笑貌, 还不时地在我的记忆中浮现, 引起我的思念和遐想”作为理解课文的切入点和理解过程的升华点, 课上进行了四次引读。

第一次, 学生初读课文, 教师呈现这段话, 让学生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深情怀念;第二次, 在学生理解了文中老师组织“抗日演讲赛”, 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后, 教师用“多年后, 当我想起这一幕, 想起这紧张但记忆深刻的一幕, 老师们的形象就又浮现在眼前……”引导学生再次品味这段话, 在学生将事例和感悟相结合后, 教师紧抓不放, 用“岁月的增长, 我更加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引导学生再读;第三次, 在理解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后, 教师用迁移方法, 引导再读这段话, 学生读出的是文中老师的“宽严”给予作者的影响;第四次, 在学生理解全文后, 再读。

这四次读, 实际上是对同一段内容的回环反复。但由于理解程度的加深, 学生每一次读所表现出的神态、情感都有所不同。可以说, 在一次次诵读中, 不仅读懂了内容, 体会了思想, 更加深了学生的感悟。

五、体验引读———用内化激活语感

体验引读是学生与文本最直接的对话, 是一种情感的投入、角色的置换。体验引读, 可以借助对文本人物情感的体验, 激活语感。根据语感的情感特点, 教学时应创设情境, 激活学生贮存在脑中的相似经验, 引导联想, 在此基础上获得情感体验, 并把这种体验迁移到课文的朗读中。在教学写人记事类文章时, 教学的难点往往是体会人物内心的感受。这种感受有时候因为时代、生活背景的不同给学生的体会带来不少难度。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替换, 融入文本角色, 就是一种有效的引读方式。

篇4:范读,语文教师永恒的魅力

当前的阅读教学课堂中,很少听到老师自己亲自范读课文,有的老师用录音磁带范读,有的老师运用多媒体范读,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一种尴尬的场面:老师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后,该指导朗读了,总会这样引导:这段话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该读出什么样的语调呢?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朗读的技巧后,要求学生站起来读,学生开始纷纷举手,老师听了几个同学朗读以后,觉得学生没有读出自己想要的效果,接着继续鼓励、动员,谁能读得更好,可是学生读得还是不到位,老师也就算了,继续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

二、成因分析

课堂上教师不去亲自范读课文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有的老师认为,像多媒体、录音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用得越多,说明自己的教育理念就越新,课前准备也越充分;二是有的老师对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理解有误差,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亲自范读就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有人听课的时候更不敢范读课文,怕别人说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师范读课文的作用

1.课前范读,激发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阅读理解水平有限,有的课文让学生自己读,学生读不出文字背后的意思,所以对学习这篇课文不感兴趣。这时如果老师自己有感情地范读,文章经过老师这么一读,让学生觉得原来这篇课文这么有意思,于是学生就有了重新阅读的欲望。如,《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朗读小河清澈见底这一段时,要读出小河的宁静,小鱼顶着水游过来的有趣,当读到原野热闹非凡这一段时,语气由舒缓、平静而变得兴奋的、激动,而学生体会不到这一点。老师通过范读,把学生带进情境,令学生陶醉,激发了他模仿的欲望,这时再让学生练习、模仿,学生不仅朗读的兴趣高,而且读得好。

2.随文范读,突破难点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总是通过朗读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朗读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笔者现通

两个案例的比勘,浅释如何进行范读,突破难点。

如,《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片断:

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谁想读这一段?(指名生读)

师:请大家齐读这段课文。(生齐读课文)

师:你觉得小松树怎么样呢?

生:……(很多孩子发言,都没有回答到点子上)

生:小松树骄傲自满。

师:你说得真好!

(师板书:骄傲自满)

(这个孩子竟然能说出这个词,不简单,我在心里嘀咕着。)

师:谁能把小松树骄傲自满的语气读出来呢?

(很多小朋友纷纷举手想读)

(指名几个举手的小朋友朗读,读得总是不理想)

师:(老师继续鼓励)谁能读得更好?(又请一名举手的小朋友朗读)

师:这是骄傲自满的语气吗?(被老师这么一问,学生疑惑了,就不敢举手了)

师:哪个小朋友再来试试?(举手的孩子很少)

师:(老师有点着急了)你们今天怎么啦,平时在教室不是读得很好吗?

其实学生读不出老师预想的效果是正常的。首先一年级孩子年龄小,还没有骄傲自满的心里体验,其次是对于"骄傲自满"这个词,可能只有说出这个词的那个孩子懂得它的意思,可能是在家里家长教的,而其他孩子根本就不懂得这个词的意思,所以读不出骄傲自满的语气。因此老师在肯定这个同学说得真好的同时,应该让这个孩子说说“骄傲自满”这个词的意思,如果这个孩子说得不太好,老师可以补充举例讲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读看,如果老师觉得学生读得还不到位,老师就范读、领读,这样不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吗?

听完这节实验课,回到教室,正好我班今天也上这一课。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出示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谁想读这段话?(指名一生读)

师:请大家齐读这段话。(全班学生齐读)

师:小松树说了几句话?

生:小松树说了两句话。

师:齐读第一句话。(生齐读)

师:(师在"你"、"我"下方都用红色粉笔加上圆点)句子中的"你"指的是谁,"我"指的是谁?小松树说他自己长得怎么样?

生:“你”是大松树。

生:“我”是小松树。

生:小松树说他自己长得高。

(接下来我把小松树图片从山上移下来,跟山下的大松树图并排放一起)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底是谁长得高呀?

生:(齐)大松树长得高。

师:(引导)小松树明明没有大松树长得高,还夸自己长得高,你觉得小松树怎么样?(我在我班问了同样的问题)

生:小松树很骄傲。

师:你说的真好!(继续引导)小松树明明长得不高,还觉得自己长得高,这说明小松树能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生:(齐)不能。

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叫“盲目”,(师在小松树图旁边板书:盲目。“自己夸自己”,用一个词来形容就叫做“自满”,也就是刚才那个小朋友说的“骄傲”的意思,(师在“盲目”后面紧挨着板书“自满”)把这两个词合起来形容小松树更恰当,就叫做“盲目自满”。(教师手指着板书)请大家齐读。(生把“盲目自满”齐读两遍)

师:小松树盲目自满的语气该怎样读呢?谁愿意给大家做个示范?(生纷纷举手)(指名几生读)(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盲目自满”这个成语,对这个成语的意思还把握不准,所以读的效果也不理想)

师:听了你们读得这么带劲,老师也想读。

(师范读,语气自夸,觉得很了不起的样子,加上动作,边读边先用右手拍着胸脯,紧接着右手从胸脯移到头顶上方,掌心向下,右手的位置越高越好,表示小松树长得高。学生看到老师在台上读书就像演戏一样,非常感兴趣,眼睛都盯着我,一张张小脸都笑眯眯的。)

师:你们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紧接着就让全班学生起立,师在前面给孩子做示范。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一边朗读,一边做动作,这样学生不仅语气读得很到位,还有到位的表情、动作。)

师:(出示: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你呢?

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齐读这两句话。(生齐读)

师:读了这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能表达小松树看得更远?

生:“很远很远”表示看得更远。

师:读了“你呢”,你觉得小松树还怎么样?

生:小松树看不起别人 (师在“盲目自满”下面板书:看不起别人)

师:谁能读出小松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看不起大松树的语气?(学生有了读第一句的基础,读好第二句就很自然了。)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尤其是通过朗读理解一些重要的词语或者文章的意蕴,如对“盲目自满”的理解与感悟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差,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也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读。为此在教学中我极力避开那位老师的做法,力求通过自己的范读和点拨,缩短学生与词语、文本乃至是社会之间的差距。所以,我始终认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当然,教师范读时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使语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轻松入文,不带任何负担。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也并没有摒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只不过是在教学关系上强调教师对学生帮助和引导的作用罢了。新课程中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寻找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教的本质在于引导,这引导就是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要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这引导也是一种鼓励:当学生畏惧登山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拉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尽管这里把教师“教”的特点说成是“帮助”和“引导”,但这不过是教的方式变了一下,说到底学生的“学”还是离不开教师的“导”,也就是说,这教师的主导作用依然没有变。范读课文这个环节,或者说这项技能更不能改变、省略。

篇5:范读让语文课更具魅力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 感情朗读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朗读和说话不同, 它除了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读外, 还要求字音和语句方面都必须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而且, 它更高的要求是读者的朗读要“忠于作品原貌”, 能够“再现作品情境”。

忠于作品原貌, 就是要努力“还原作品”。朗读者要给听众展示一个近似真实的情境, 吸引听众悄然走进作品, 暂时忘却自我, 进而和作品、作者、主人公进行心灵的交流。而朗读者此时已化为虚无, 听众在欣赏作品时决不应该受到朗读者的任何个人因素的干扰。

在这方面, 播音员、主持人、影视演员等专职人员, 让我们欣赏到了这一绝妙的声音艺术。虽然老师不是演员, 但应该有演员的素质。

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 可以把学生引进文本。因此, 作为语文老师, 锤炼朗读方面的基本功, 就显得尤为必要。

笔者认为 , 感情朗读中的情感因素, 老师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得比较容易。对于学生来说, 揣摩作品的情感并且用语言表现出来, 有一定难度。在此, 笔者试图先从非情感因素出发, 即从朗读的技巧和方法入手来朗读文本。而老师一旦掌握了这种技巧和方法, 朗读时再融入情感, 就能让学生的心一下子贴近文本, 帮助学生提高理解文本的效率, 增添语文课的魅力。

一、把握作品的基调

阅读理解, 首先要熟悉作品, 从理性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只有透彻的理解, 才能有深切的感受, 才能准确地掌握作品的基调与节奏, 正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首先要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其次要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 这是深刻理解作品的关键;第三, 根据不同体裁作品的特点, 熟悉作品的内容和结构。对于抒情性作品, 应着重熟悉其抒情线索和感情基调。对于叙事作品, 应着重熟悉作品的情节与任务性格。总之, 只有掌握了不同作品的特点, 熟悉了作品的具体内容, 才能准确的把握不同的朗读方法。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朗读前老师先向同学们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从宏观上了解作品的写作原因。然后确定这首诗在朗读时是抑郁的基调, 语速舒缓。让学生感受到张继内心的郁闷、愁苦、思念之情。学生听了老师的这种示范朗读后, 在练读时自然不会读得欢快, 这比发生错误后再去纠正好得多。

老师通过语音的具体形象把原作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久之, 学生在朗读前也会斟酌一下语速和情感基调, 渐渐也会明白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朗读方案。比如程颢的《春日偶成》中“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一句, 让学生从“乐”字确定本诗愉快的感情基调, 语速自然稍快一些, 读出作者那种闲适、快乐、自在的心境。

当然, 语速、情感基调在一篇文章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有所变化, 但这种变化范围是有限的, 且不能与文章整体相冲突。

二、模拟人物的特点

小学课本中写景、记事的文章较多, 另外还有一定篇幅的古诗、寓言、童话等。学生感兴趣的是符合他们生活空间和想象世界的内容, 因此教师的朗读要做到绘声绘色, 让学生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如《云雀的心愿》一文, 当小云雀看到“地上黄沙漫天飞舞, 迷得它们睁不开眼”, 她就埋怨地说:“这里的风沙真讨厌!”读这一句时, 教师就要运用朗读的声音技巧:使用口腔发音, 稍稍挤压喉部, 让声音“浅而细嫩”, 再加上小云雀直率的性格、明显的爱憎情感因素, 一个活泼、可爱、初识世面的小云雀就展示在孩子们眼前。紧接着, 云雀妈妈回答说:“孩子, 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 树木越来越少……”云雀妈妈说这段话时, 无比“心疼”, 她既心疼森林的消失, 也心疼人们的不善之举, 更心疼它的小云雀遇上了这样糟糕的生活环境和时代。所以, 为了表现云雀妈妈的心疼, 朗读这一段时语速较慢, 情感压抑, 同时运用一点“喉音”, 让声音略显苍老, 再融进母亲的那种亲切, 这种声音、情感差异较明显的朗读, 容易让学生进入母子对话的情境。那么, 文本所要体现的“环保意识”, 孩子们在听读、练读中就由心底升起。

童话故事是孩子们喜欢的文体, 在他们眼里, 小动物都是会说会笑的可爱人物。老师朗读这样的文章, 在发音方法和技巧上要努力做到“逼真”。在学习《三袋麦子》时, 朗读小猪的语言时, 可以把舌头的两边翘起, 形成勺子形状, 并在口中左右、前后运动一番。然后再开始读小猪的语言, 每读一小句, 便重复刚才的口腔运动。这种模拟孩子们熟知的小猪吃食的声音, 让他们从听觉上认可小猪的角色。听起来就兴趣盎然, 很快进入文本情境。一旦学生的心灵贴近文本, 语句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便无需教者启发或赘述。

三、使用恰当的体语

老师的示范朗读绝不是老师的个体行为, 而是和孩子们的一种交流。除了追求语言的效果之外, 使用恰当的体态语, 更能促进这种交流的和谐, 同时也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体态语的总体要求是自然优雅。朗读时如果语言的效果不足以体现文本, 需要动作辅助时才能使用体态来补充和加强。但是动作不可过小、过大或过多。过大, 会让动作抢了语言;过小, 会让人觉得不自信……

课标指出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 加强对阅读方式的指导, 学会诵读, 以利于积累经验, 培养语感……”作为语文老师, 从自身做起, 自觉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和能力, 给学生起示范和引导作用, 是本职工作的需要, 也是一种责任。

摘要:作为语文老师, 从自身做起, 自觉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和能力, 给学生起示范和引导作用, 是本职工作的需要, 也是一种责任, 让范读在课堂上魅力四射。

篇6:有效教学让小学语文更具魅力

一、课堂要有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的教学环节,更应体现一个“趣”字,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谓“趣”就是课堂要上得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

如在教课文《海底世界》时,我从课题着手,让学生先谈对海底世界的了解,学生对这个内容马上就来了劲,争抢着要把自己知道的海底世界知识一吐为快。接着我为学生们播放一段录像,各种海底生物在海洋里川流不息,时而打斗,时而悠闲嬉戏。加上欢快激昂的音乐,一下把学生们带进了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接着学生在分组学习每种海洋生物的特点后,老师让他们研究研究:几种海底生物的名字与他们的特点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们逐一而解,兴趣盎然。学生对海底世界又有了更深的印象。最后老师出示各种海洋生物图片,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喜爱的来做个介绍,并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表达:“大家好,我是蓝鲸……”,孩子们可来劲了,边说边配上动作,把才学的数字说明、比喻说明的方法融于介绍之中。整节课情趣盎然,学生们在看一看、研一研、说一说、演一演中提高了听说读等语文能力。

学生在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激活了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真正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课堂教学的主题策略落实到实处。我们的语文课要有效,不在于是否书声朗朗,不在于热热闹闹,而在于是否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的发展。

二、训练要实效

在课堂教学中摒弃满堂灌的陈旧教学形式,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能在课堂上解决的作业,决不留在课后,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当场反馈,相机指导。做到课课清,提高作业效率。根据学习内容,学生原有水平我精心设计作业,做到精、巧、活。如在二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们并没有去布置简单和重复地抄写作业,而是挑选意思相关联的词语,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进行写话训练。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虽然是同一题型的训练,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最基本地要做到运用书中的词语,连成一两句通顺连贯的话,中等的学生要达到写两至三句意思连贯的话;更有能力的学生则要求连成一段意思完整,表达正确的话。这样的设计适合了不同学生的需要。这样的训练一方面巩固了字词的字形,并且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一步理解了词语的含义,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训练中强化了句子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连贯组句的能力。学生在组织句段的同时,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的作业并不复杂,并容易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多层次的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如教学有关冬天一课的识字,我让学生运用“寒流、北风、大雪、腊梅、翠竹、苍松、蚂蚁、刺猬、蟒蛇、滑雪、溜冰、跳绳”这些与冬天有关的词语写一段话。有学生这样写道:“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随着寒流的袭来,一场大雪从天而降。腊梅花迎着风雪勇敢的开放,翠竹和苍松也不怕寒冷还是那么翠绿、挺拔。蚂蚁很怕冷,早就躲到洞里过冬了,而刺猬和蟒蛇也开始冬眠了。我们小朋友不怕寒冷,他们有的滑雪,有的溜冰,有的跳绳,玩得高兴极了。”我把学生所写的优秀句段在班中进行交流,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并达到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目的,在讲评中渗透了句子教学,标点教学,并为今后的作文教学做好了铺垫。学生在评议中锻炼了听的能力,字、词、句运用的评判能力也有了提高。老师在批阅的过程中,从学生通顺连贯的语句,甚至是精彩的用词组句中得到愉悦。

三、辅导要起效

我们也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的差异当成资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收益。“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旨在使多数学生掌握学习的重要内容外,还要解决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较大的效益。在课堂教学以外,利用早读、中午、等时间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效的个别辅导,而不是拖着全班同学做重复性的作业。优生在轻松完成书本作业后,把时间还给他们,让他们在丰富的课外阅读中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把学生的潜力充分挖掘,使得优生更优。后进的学生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记忆型落后,有的是思维型落后,有的是习惯型落后,针对他们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和辅导使得班级整体水平上升。

我想说达到更高分数有很多途径,多做、反复做都会有短期效果。但真正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的一点,要求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训练,把目光放长远,把胸襟放开阔,不要过多地去考虑学生眼前的成绩。只有我们更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训练、辅导,才会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篇7:范读让语文课更具魅力

一自主散发魅力于暗示引发

在心理学上, 人在环境中从人或事物上不知不觉受到的抑或是在意识模糊之时受到的刺激, 我们将这种刺激影响称为暗示。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暗示, 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 让教材教学内容与心理活动相互结合起来,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以及需求, 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 获取明显的教学效果。

如初中教材中有《刻舟求剑》《郑人买履》等几篇浅显易懂的故事, 故事中包含了丰富的哲理。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故事的内涵有进一步的了解,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师可以摒弃普通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自主编导课文, 教师做一名引导者, 在学习过程中给予一定的点拨和启示,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成为一名“导演”, 成为一名“演员”, 当然其他学生也可以成为评论家。在这样的环境下, 才能够投入到快乐的表演中。在实际环节, 课本剧也是对课文的分析,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需要扮演相应的角色, 对于台词加以领悟, 分析人物形象;开展评议则能够对各项知识加以深化, 让作为观众的学生也能够积极学习, 这样也发挥了暗示的作用。

二自主散发魅力于引人入境

境, 指的是美好的情境, 那么如何才能够进入其中呢?这就强调了“引”, 也就是点拨, 不是牵拽, 也不是灌输, 它是一座桥梁, 让学生引起情感和心理上的共鸣, 达到思维的高度同步。教师点拨学生要懂得将路线校正, 循序渐进。将学生引入情境的方法有很多。

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于故乡的特殊情感, 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境, 就可以让学生选择大声朗诵的方式, 然后综合“读读讲讲”的点评, 让学生进入故乡的氛围中。这样, 在情绪上引人入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尤其是读到“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 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 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 因为我这次回乡, 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让学生从自身的实际去想象, 想象当自己面对故乡时, 又是怎样的想法, 是怎样的心境。在如此的牵引之下, 课堂氛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也能够逐渐地加深, 同时还可以实时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写作点拨。

三自主散发魅力于自我探究

1. 自主提取信息

提取信息要求能够了解作品, 掌握相关的知识。在这一步的操作中, 学生就能够初步地了解作者与作品, 这是对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一种训练。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获取信息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于书本中的知识不够满意, 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课外书籍等方式来获取更多与课文相关的信息。

如在《陈涉世家》的相关注释中, 通过以往的经验再配合阅读, 学生就可以对作家与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掌握本文是选自于《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通过阅读以及信息的提取, 学生在今后面对繁多信息资源的时候, 也能精确地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

2. 自主流利阅读

在初读课文时, 要扫清读音障碍。如现代文和古文存在差异, 所以古文学习必须依靠多读。这时, 可以借助字典与注释, 将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对于多音字的把握, 则需要教师更加留心指导, 在容易出错的地方给予一定的提醒。

如《天净沙·秋思》《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虽然我们可以理解其表面的意思, 但是无法从读的过程中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就可以在字典与注释的配合下, 较快地掌握, 如此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流利地进行阅读。

3. 检验学习成果

对学习成果的检验, 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逐一阅读, 如是古文, 可以让每位学生进行翻译, 让其他小组成员纠错。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可以当“老师”, 帮助其他同学改正错误, 这样的激励效果非常明显。

四结束语

初中语文阅读的自主学习教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只有不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才能让自主学习真正地融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冯艳萍.初中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激发与培养[J].学生之友 (初中版) , 2011 (7) :77~78

篇8:策略,让语文学习更具魅力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能够以其丰富的内容表达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为了让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跃,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从多个感官角度来刺激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这样的教学形式相比于之前的“黑板,粉笔”的时代要有趣的多,并且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可以准备好相关的电子课件,并且可以将一些有趣的内容插入到课件当中,起到吸引学生的作用。对于一些重点或是难点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改变字体或者是特殊效果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在比较难理解的地方还可以加入图片或者是文字解释,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的内容要有趣,并且能够成功地吸引学生,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蝉》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在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蝉,学生肯定会被这样的情景所吸引,想要知道这些美丽的蝉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在地下埋葬17年形成的,学生听了介绍更是急切地想要知道,于是在学生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了新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完全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激发学习兴趣。

二、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起到教学引导的作用,在课堂学习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已经没有吸引力,固定的教学模式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教师需要探索和开发全新的教学形式,以丰富新颖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来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将游戏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游戏能够给学生来带很大的乐趣,同时在娱乐的过程中还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不失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形式。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成语接龙”的游戏,由教师先说出一个成语“生龙活虎”,接下来下一个学生可以接到“虎背熊腰”,下一个“腰缠万贯”,以此类推,直到答不出来或者是想的时间过长,这个学生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表演一个小节目来作为惩罚,既能够让学生的才艺得到展示又能够让其他的学生欣赏节目,活跃课堂的气氛,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学生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大脑飞速地运转,搜索自己脑海中的成语知识,以便能够及时对应。通过这样的游戏,能够让学生形成较清晰的成语体系,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记忆也能够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学生也能学到更多知识。

三、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想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首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揮自身的作用能够让学生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形式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活动体验来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或是问题的时候及时地进行指导和帮助,适当的时候应该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这样才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开展“我是小老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小老师,在课堂中挑选出一位学生成为暂时的老师,转换视觉和角色,从学生成为教师,可以在基础复杂的阶段,让“小老师”发挥作用,带领着同学们进行课程的复习,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全部表现出来,假想自己真的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讲课、复习,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带领学生巩固知识,还能够展示学生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提高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语文学习应该是生动活跃的,充满了魅力,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注重策略的开发和实施,选择适合学生的正确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新颖有趣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策略的实施,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篇9:范读让语文课更具魅力

一、改变教材观

教师应通过提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景, 引起注意, 唤起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变传统的教师教教材为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创造教材。

六年级学生在校园里显得更为活跃, 他们有热情, 也显得任性、容易冲动。教师可以因势利导, 抓住学生的情感契机, 积极疏导, 把他们的心语得以外化, 由此激发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是有效的路径。恰逢学校创建, 校园面貌有了大改观, 可组织学生为新砌的花坛写温馨的宣传用语;为新建的大楼内部选择格言警句。在练笔、讨论、推敲中学生乐此不疲, 尊师爱校、友爱同学的美好情操得到提升。

二、改变问题观

学生提问是动态生成的课堂的主要标志, 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源泉。到了六年级, 学生渐渐成人化了, 开始接触成人世界的新鲜事物, 课堂上看到的是一张张故作深沉的小脸, 很难看到小手如林的热闹场面, 很难得听到独特的见解, 更多的是人云亦云。

在上第一课《我们爱你呀, 中国》时, 在预习充分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 给学生理清层次和文章的结构, 很多同学一下子就能看出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 给出的理由也是一样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意思大概相同, 他们说得没有错, 其实这首诗歌的结构也是独具匠心——文章第2~6自然段都是以“我们爱你啊……”引出下文, 我期望他们能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 于是我耐心地等。沉默了一会儿, 机灵的男生发现了:“老师, 它们的结构很奇怪, 第2~6自然段结构是一模一样的, 按照结构也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你是从诗歌的结构上说的, 很有创新。”我及时给予鼓励, 那孩子特别兴奋, 教室的气氛也活跃了些, 学生似乎松了口气, 如此一来, 他们在课堂上不会为找一个近似乎完美的答案而苦恼, 更不会猜想老师心中的标准答案, 因为答案可以有许多。只要有充分而合理的理由, 他们会快乐地思考, 快乐地回答, 那么学习将会是快乐的。教学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学生经历激烈思考后的精彩顿悟。让学生主动地提问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改变策略观

诗歌的语言特色是语言精练, 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包含了深刻含义, 在读以上教材的时候我也发现了这一特点, 尤其是诗歌第一段落: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

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

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

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了解中国行政区域的人一下就能明白, 作者想告诉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但是学生光凭借这些字词, 凭借自己的想象很难领悟其中的内涵, 幸好有中国地图, 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的图画, 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东海”“帕米尔高原”“北国”“南疆”, 再结合社会知识, 学生很容易体会到祖国地域辽阔;反复地读, 借助地图, 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骄傲之情, 甚至在看地图时学生已激起自豪之感。

四、改变作业观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性睡眠时期, 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 应该让他们接受大自然的教育, 接受感觉经验的教育, 接受实际事物、实际行动的教育。”长期以来, 我们的学生习惯于现成条件的作业, 习惯于做了就了了。条件的现成性、解决问题途径的单一性、结果的唯一性, 导致学生作业的机械性, 任务式, 思维的呆板性, 解决问题的依赖性、封闭性。

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学生的作业观, 让学生的作业似乎是完成一项活动, 一个需要亲自设计、构思、实践、反思的活动, 教师关注的已不再是作业的结果, 而更多的是学生内心的体验和心灵的碰撞, 让作业成为富有个性、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实践活动, 关注学生来自生理、心理层面的学习需要和表现欲望, 相信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从学生的眼中会看自己, 应有意识地和系统地从他们的立场来审视课堂教学和学习, 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实践证明, 在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课堂里, 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 六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会喜获“双赢”, 他们的情感会得到升华, 语文学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现。

篇10:让小学语文学习更具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4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64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让语文课堂变得生机勃勃、丰富多彩,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改善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进行培养的基础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由于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使得大多数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为了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具魅力,应该注重策略的实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高效地学习。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能够以其丰富的内容表达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为了让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从多个感官角度来刺激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这样的教学形式相比之前的“黑板+粉笔”的时代要有趣得多,并且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可以准备好相关的电子课件,可以将一些有趣的内容插入到课件当中,起到吸引学生的作用。对于一些重点或是难点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改变字体或者是以特殊效果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在较难理解的地方还可以加入图片或者是文字解释,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的内容要有趣,这样才能够调动其参与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在雪白的雪地上有一些梅花状的图案,并且弯弯曲曲地呈现出两排。学生肯定会被这样的情景所吸引,想要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小画家”在不经意间画出的漂亮的图画,学生听了介绍更是急切地想要知道这个“小画家”到底是谁,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了新课程的学习,并完全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到教学引导的作用,在课堂学习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已经没有吸引力了,固定的教学模式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教师需要探索和开发全新的教学形式,以丰富新颖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来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将游戏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游戏能够给学生来带很大的乐趣,同时在娱乐的过程中还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形式。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成语接龙”的游戏,由教师先说出一个成语“生龙活虎”,接下来下一个学生可以接到“虎背熊腰”,下一个“腰缠万贯”,以此类推,直到一位学生回答不出来,这个学生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惩罚形式可以是表演一个小节目,这既能够让学生的才艺得到展示又能够让其他的学生欣赏节目,活跃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学生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大脑飞速运转,搜索自己脑海中的成语知识,以便能够及时对应。通过这样的游戏,能够让学生形成较清晰的成语体系,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记忆也能够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想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首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能够让学生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教學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形式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活动体验来激发学习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或是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适当时应该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这样才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开展“我是小老师”的实践活动,在课堂中挑选出一位学生成为暂时的教师,转换视觉和角色,可以在基础复杂的阶段,让“小老师”发挥作用,带领学生进行课程的复习,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在能力,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全部表现出来,假想自己真的是老师,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讲课、复习,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带领学生巩固知识,还能够展示学生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提高综合素质。再如,我在《保护环境爱我家园》这次活动中,利用双休日带领学生到某河中游地带。这是全市有名的臭水河,在接近该河还不到一里的地方,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鼻而来,来到河边,一条黑水河由南而去,再观察河两岸的植被的成活、生长状态……旋即,许多有价值的治污设想油然而生。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多方出击获取大量信息,获得了丰富而真切的情感体验。而后,我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在多元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全面解读、筛选、整理、辩驳、释疑,促进学生信息加工能力、明辨是非和自我教育能力的不断提升。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在学生迫切需要时,才给予适当指点或协调,这也是课程自主性的需要。

上一篇:阳光教师快乐学生下一篇:东北林业大学环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