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语文魅力无限——观校级青年教师语文赛课有感

2022-09-10

多媒体阶梯教室里, 一百多位语文同行们正怀着盎然的兴趣观赏着青年教师们的一堂堂精彩展示。这是本校一年一度的语文赛课的热烈场面, 由每个年级初赛竞选出两位精英的青年语文教师参与。连续几堂语文课, 精彩纷呈, 高潮迭起, 师生们在这种浓浓的语文氛围中情绪高涨, 激动不已。

自从2005年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以来, 已有十年了。在这十年中, 我们付出了很多, 我们一直在努力地思索并实践着如何把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尽快转化为教育教学的新行为, 怎样在课堂上更好地展示语文课的魅力和风采。于是, 这次赛课在课型的选定上, 我们力求做到多样化, 力争多角度地展示语文课的魅力。基于这点, 我们确定了作文课, 综合性活动课, 阅读课。

大家都知道, 作文课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也是一个难点。一提到作文, 许多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头疼。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作文需要抒写真性情, 要投注真感情, 反而还一味地认为, 作文嘛就是编, 于是乎, 假、大、空的文章比比皆是。老师呢, 可能认为作文训练起来头绪多, 费时费力见效慢, 于是就教学生“走捷径”, 什么仿写抄写美名曰“取长补短”, 这类仿制品文章在作文考试中出现就不足为奇了。殊不知, 这是别人的文章, 抒写的是别人的情感, 你没有亲自体验过, 这份情在你的笔下也会走样变味, 变得忸怩而又虚假。作文创作、作文教学需要投注真情, 因为, 真情实感的文章最动人。如何上好作文课, 怎样才能让学生说真话, 抒真情是众多语文老师共同思索的一个问题。青年教师刘老师的这堂“真情流淌, 精彩无限”的作文课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课前, 刘老师播放了一首舒缓柔美的轻音乐, 在这舒缓的音乐声中刘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着冰心的《纸船》。舒缓的音乐、深情地朗读营造了浓浓的气氛, 师生们在无声中享受着真情的感动。我不得不佩服这位青年教师的用心良苦, 切入之妙。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老师把内容分为了三大块:1.赏析精彩文段;2.寻找真情;3.抒写真情。三大块衔接自然, 可谓水到渠成, 整个过程都流淌着款款真情, 精彩不断。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第二个环节中一个女生的发言 (这个环节, 老师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去感受这份真情) :

爸爸妈妈外出打工, 把我丢给了爷爷。爷爷整天忙着做事, 似乎忘记了我的存在, 对我说话也不冷不热的。明天又到中秋节了, 看见邻居家热闹地打着糍粑做着过节的准备, 自己家却冷冷清清的, 爷爷依然忙着地里, 我告诉自己, 我没有中秋节, 那天晚上, 我早早地去睡了。第二天起来, 爷爷又出去忙地里了。走近饭桌, 看见桌上摆着几个还冒着热气的糍粑, 旁边还有我最爱吃的用芝麻、黄豆面做成的芝麻糖, 要知道, 爷爷一个人做这一切需要好几个小时呢, 我哭了, 因为我知道, 爷爷是爱我的……

质朴的人物、质朴的语言, 却总是涌动着感人的情愫。

在第三个练笔环节中, 一个学生的片段让在场的许多师生泪流满面, 这个学生在哽咽中读完了片段, 她的妈妈在生下她后因抑郁而患上了精神病, 被送到了外婆家, 从小缺失母爱的她对母爱尤其渴望。文段写的就是她十几年来第三次去外婆那儿看母亲所见的情景:

茂密的荔枝树下, 一对目光淡然无神, 头发蓬乱, 衣服很脏又穿得不整齐, 一边吃着荔枝一边胡乱地说着什么……您就是这样进入我的记忆。

爸说:“你去叫她妈妈吧!”

我的心里翻滚着, 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心里想着小说故事里的情节:您看着我, 因爱听我叫您“妈”, 然后您就会神智清醒突然抱着我。

……童话毕竟是童话, 哪有这么多美丽的奇迹。

站在您身旁, 您目光没有片刻停留。母爱虽然很温暖, 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得到。叫您“妈妈”的时候, 我喊得很别扭, 您转过头对我慈爱又莞尔一笑。那一刻, 我好震撼, 可这却是瞬间, 您那淡定的神情让我知道您并不认识我, 然后又转身背着我。而我却把这份似假非真的母爱紧紧珍藏。

这位学生内心渴望母爱的情感感人至深, 使听课的师生无不动容。最后, 老师充满真诚而激情的结束语将整堂课的情感推向高潮, 直到下课。

第二堂综合活动课《走进端午节》更是别开生面。一上来老师就播放孩子们与家人一起话端午、包粽子、吃粽子的视频。同学们特激动地看着视频, 因为视频上正还原着前几天他们与家人一起过端午节的情景。原来这个老师别出心裁地借端午节这个契机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 让同学们把与家人一起过节的情景记录下来, 最后老师进行剪辑制作。看完了视频后, 同学们的情绪还处于亢奋之中, 这时, 老师说:“孩子们,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节日, 因为你们真正地参与了其中, 难道你们不想说点什么吗?”顿时, 教室里气氛热烈, 有的说, 看似简单的粽子太难包了, 但我一定要学会, 不然, 我的后代可能就吃不上粽子了 (同学们大笑) 。有的说, 我了解一些端午文化, 还收集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诗歌……然后老师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思索讨论, 一步一步非常巧妙地把学生对端午节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了理性层面, 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 为什么要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这节课不正体现了语文新课标中的一些教学理念吗,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学习;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资源, 这不是我们正在尝试的大语文观吗?这样的课堂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之, 课改是漫长而艰辛的, 需要我们不断尝试, 付出心血, 但课改的过程却是快乐而美丽的。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的电力信息通信预警技术研究下一篇:如何做好工商与市场监管工作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