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024-04-20

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精选8篇)

篇1: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白沙小学 诸葛文

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一个学期下来,参加过两次专家的该教材使用培训,回来后便怀着疑惑的心情投入到这个科研课题之中。按照“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培优辅差”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了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如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关心学困生,给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数学分层测试卡》培养了学生们的成就感,培养了他们的兴趣。

《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最大特点就是它能够找准每个孩子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性,从而充分调动各个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以前,很多时候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的水平,这样一刀切的衡量标准,切断了学困生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以至于有很多学生渐渐开始厌恶上数学课,甚至一提到数学就头疼。自从有了《数学分层测试卡》这种现象便不复从在了,这是数学教学的质的飞跃。因为它能切中每位学生的学习要害,进行分层教学。这样就能树立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渐渐的喜欢上数学课,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课堂的分层分类评价是反馈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的表现。小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老师的评价。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如用同一尺度去评价,不仅会扼杀后进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影响优秀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准确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评价,更好地推动优秀生精益求精,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课堂民主氛围。而分层分类评价尤为重要,如对同一问题的一般性解答,对优生来讲,给予适当点拔,做到完整、准确、有序地进行解答;而对后进生应及时地给予鼓励表扬,适当给予引导,力争解答较为完善,使他们自尊心得到满足,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总结经验,找准各个层面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掌握程度我都有不同的要求,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三、改变了师生间的关系

对于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为过去时常完不成作业,老师的态度慢慢变得生硬,他们惧怕、疏远老师。《数学分层测试卡》,使他们能够轻松地按时完成作业,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由疏远教师到亲近教师,密切了师生关系。比如有些学生擅长理性分析,但欠缺空间观念的建立;有些学生遇到难题时,分析思路敏捷,但基础题却屡屡出错;有些学生解题正确率较高,但口述能力较差。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老师应该做出一定的改变,如在学生口述能力有问题时,我会对学生说:“你们说,我写,也是你们做出来的。”孩子的兴趣一下就来了,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成功。反之,这个时候学生本来就有表达的困难,老师还一味的苛

求,那么这个时候老师会越来越着急,对于学生也更是难上加难,最后大家都不愉快。所以能否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

四、取得的效果:

在使用分层测试卡时,我重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学生各自的学习能力,做出了不同的要求,改变了原来“一刀切”的评价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转变,成绩一下提了上来。有学生这样写到“哇!三个100分!”、“我也得到了一颗星”、“下次我再加把劲,再拿一颗星”„„字里行间都透漏着学生们的兴奋与自豪,以及对于学习与成功的渴望。

有些学生已经很认真的学习了,但总是差一点得不到100分,于是,我就在他们所做的题旁边加注“再努力些,成功就在眼前”、“加油,你一定会成功”等鼓励的话语,激励他们向一百分冲刺。

实践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者的成功体验,往往是创造机会、追求卓越、继而走向更大成功。当学生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产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新动力。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优化,从而形成前进、再前进的良性循环。

总之,《数学分层测试卡》的使用,使我转变了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认识到教师要珍惜第一位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为他们创造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感到“我能行”“我要学”“我会学”的成功体验。教育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实现“更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了解学生,不断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促使素质教育的更加深入。

篇2: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借鉴一些先进的理念,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了“课堂差异分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实验,满足了学生个性差异发展中对因材施教的需求。现将个人尝试和心得总结如下:

一、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施教,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解透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我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都要使用一套难易适中的试题对班级进行测验,然后结合平时的调查,按3:5:2的比例分为“优”(A)、“良”(B)、“一般”(C)三个不同的层次,并将他们合理分组,编排座位,适当考虑男、女生比例,一般以四人(A组1人,B组2人,C组1人)前后桌较为恰当。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讨论,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问题意识的培养。由于学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各方面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时,再综合学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重新调整,做到“动态”分层。

二、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是指使用 “分类试学——分层指导” 的教学模式。分类试学是指学生在接受新的学习任务后的一种学生个体或组内群体的自主探究或合作研讨学习;分层指导则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试学情况,视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而轮流给予不同水平的指导。要着重训练学生如何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学、讨论、自查、订正、检测、互批、矫正等,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善于思考的习惯。

四、练习分层

在练习的设计中,有“基本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发展性练习”、要求C组的学生必须完成基本练习,鼓励做综合练习,B组的学生要求完成基本练习、综合练习,争取做发展性练习,A组的学生则全部完成或指导帮助B、C组同学做练习。他可为B、C的同学设置“选做题”。练习中,积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和突破,体现教学的弹性,与此同时,在不断进行的巡视中,及时把握反馈的信息并作个别矫正。

五、评价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必须对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改革,实行因人而异的评价方法。评价的基本要求是: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具体做法是,课堂练习、家庭作业、单元考察进行分层评价,各层次学生的测试卷面总分相同但是数量上有多少之分,程序上有难易之别,即使对同一学习内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的评价,体现了差异性和鼓励性,使每个学生都可以经常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喜悦,从而使学习的热情越来越高涨。

篇3: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分层教学,自信,自我效能感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高职教育的任务, 这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新的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自信是高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体现, 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不能够忽视学生自信心理的塑造。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职业技能和心理素质形成发展和逐渐趋于成熟的重要阶段。良好心理素质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业质量, 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观、事业观。高职学生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 又有其特殊性。由于我国传统教育观念、高职院校师资规模和部分用人单位渴求“高学历”人才等现实因素的影响, 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常常感觉“技不如人”, 自信心不足, 甚至存在自卑心理。而刚刚走出“高考”篱墙的大学生在充满期待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分层教育”的复杂心情。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

一、分层教学研究现状

我国长期奉行的“应试教育”思想是高职院校按学业成绩进行分层次教学的主因。因此, 有关按学业成绩进行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从已有的文献来看, 高职院校推行分层教学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教学领域:

分层教学的一个应用领域是英语教学, “从分层次考试入手, 通过大学英语分层次考试、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的层次设置、教学班的选择、‘走班制’的实施和分层次作业, 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较大提升”, 但同时也有研究指出分层教育导致低层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学习动力等负面因素, 提醒要保护学生的自尊。

并且也有学者尝试将分层教学引入到高等数学教育改革中, 指出以学生实际基础的不同, 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 但也有部分学者对分层教育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指出目前分层教育存在的问题, 并就分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解决办法进行论述。

分层教学的第三个应用领域是内分班教学, 有学者从社会人才需求、学生构成、培养目标三个方面分析指出可以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分别对基础层、求知层、努力层、渴望层和精英层的学生“因材施教”。

从以上文献梳理来看, 有关高职院校分层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生学业成绩方面, 没有完全脱离“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即使有部分研究人员指出当前分层教育需要改进之处, 但提出的措施仍然是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为中心的, 有关分层教学对大学生自信心理素质方面影响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二、分层教学情景下的学生自信心理状况

对我校市场营销专业部分同学的实地访问与调查, 发现分层教学环境的确给学生的自信力产生一定的影响。除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能够获得成就感之外, 大部分学生的整体自信度较低, 他们认为分层教学造成自信力不足, 甚至出现自卑的现象。主因如下:

(一) 分层教学导致学生学业自信不足, 自我效能感下降。

自我效能感是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分层教育导致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不受老师的重视, 得不到来自教师的赞扬与肯定, 这种负面的强化使学生产生不自信心理。充满否定的外界反馈造成学生的自我评价发生偏移。学业方面的挫败, 降低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对学业成绩失去兴趣和动机, 逐渐形成习得性无助感, 这种无助感、听天命的心态又影响其他方面的自我成就感, 进而导致自信心全面丧失。这又反过来限制了他们其他方面能力的正常发挥, 增加失败率, 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中。

(二) 分层教学对社交自信心理构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进入大学阶段之后, 大学生的社交作为学业以外的大学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成为影响学生整体自信的又一重要因素。调查表明, 分层教学造成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恋爱等方面自信心不足, 担心自己因在校低层次得不到别人的认可, 进而影响其对自我能力的正确判断。极个别性格开放、自我意识强的同学在人际交往、恋爱方面较为顺利, 这方面成功的经历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 对高职学生整体自信心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同时, 社会交往能力也是现代职场成功的必备利器, 在以工作应用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自信心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也不无依据。

(三) 分层教学导致部分学生自我定位模糊, 职业规划不清晰。

通过对部分学生的访谈, 部分学生反映分层教学降低了他们对自身职业能力的信心。大三级学生自信心低于大一、大二年级学生。由于部分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高职生职场定位模糊等因素使得刚走出校门的高年级学生更容易遭受挫折。进而对自身职业能力产生怀疑, 自信心下降。分层教学造成的职业定位模糊以及挫败感降低了学生对所学职业技能的自信。

三、提高高职生自信心的途径

专业成绩固然重要, 但学生自信心理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自信能够促进人能力的超常发挥, 增加成功的概率。相反, 没有自信甚至自卑会抑制能力的正常发挥, 进而降低成功的可能。因而, 大学生开展自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分层教育在注重专业成绩的同时, 也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目前已经开展分层教学的专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尽量减轻负面影响:

(一) 确立综合评定体系。

大学教育不能单纯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尺度。高职学生学业上的“失败”, 蚕食了他们本该拥有的自信、掩盖了他们难得的优点、长处。笔者以为, 高职阶段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学生从高考的阴影下解放出来, 树立自信, 正确评价自我。让学生从学习、生活、能力等全方位多层次的角度重新认识自我。这就要求分层教学管理者要努力挖掘学生的优势、提高学生自信心, 将学生心理健康作为培养的一项指标给予相应的权重。

(二) 挖掘特长, 搭建平台, 提高自信。

教师在分层教学中应根据高职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在同学中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如辩论、才艺比拼、职场模拟等活动, 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绚丽的舞台, 使学生都能在各种具体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特长的舞台。当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积累成功的经验的时候, 他们用这种体验强化自我效能感, 增强自信度, 提高自我评价准确性。

(三) 提供培养职业技能的平台, 培养职业自信。

侧重实践能力是高职学生的优势, 教师应该让他们感受到职业技能带来的成就。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等为学生提供运用专业技能的机会和平台, 学生从中也能获得一种成就感, 帮助提升职业自信。学校教师寻找职业与自身优势的最佳结合点, 提高职业适应力, 巩固职业自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测试、职场能力调查等活动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目标职业, 最终寻找自我与职业的最佳结合点, 为学生在求职中扬长避短提供了科学依据, 提高了求职成功率, 提高职业自信度。

参考文献

[1]朱山军.对高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 2005.1.

[2]贾红瑜.因材施教的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4.

[3]王新陇.建立高职院校数控专业英语分层教学模式[J].2011.7.

[4]王晓微, 张宝玉.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探索[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3.

篇4: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学生层次分层;习作内容分层;习作评价分层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和“分组教学”既有类似,又有差别。分层教学尊重学生能力分组,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构建立体互动的教学方式。

一、作文标准梯级设计——给学生一把量尺

一个班级有五六十人,我们常常整齐划一的提出我们的要求,比如六年级习作要求:有条理,有中心,有真情实感,字数500字以上。这样的要求太笼统、太粗糙,学生不是都一个水平线上,他们有的词句积累少,有的语言缺乏个性化,有的选材不典型,有的学生作文语病频出,有的不能正确使用标点……那么,我们是否能蹲下身子,给学生一些机会,倾听学生语言生成时拔节的声音。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把作文标准层级设计,不仅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还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写作情感与态度。只要学生认真去写,就会先得一个“优”,这是对学生写作态度的肯定。正可以把一篇作文按照选材,语言表达,篇章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巧妙给予学生三个赞、两个赞、一个赞的中肯点评,既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又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告诉他,学生在进行二次提高的时候有更清晰的目标和方向,也有信心进一步提高。

二、学生层次梯级组合——给学生一个机会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之间“互助共生”的理念构成的团体,在学习过程中彼此之间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个体是相对封闭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有限,体会不到习作的乐趣,止步于自己现有的习作水平。鉴于此,班级成立作文学习共同体,每小组6人,按1∶1∶1的比例分别吸纳习作优秀、习作中等、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小组内实施“循环批阅法”。在同一次作文批阅时,每位学生只选取一个点,比如甲同学关注“用词是否恰当传神”;乙同学重点关注“语句是否通顺”;丙同学关注“结构是否完整”……每位同学循环批改其他5位同学的文章。下次批阅时关注点循环,即乙同学关注“语句是否通顺”,丙同学重点看“内容是否具体”,甲同学只看“结构是否完整”……,每节课教师成为参观者,只在结束时分享他们成功的地方,也让习作困难的学生明白自己不足的地方,然后再进行“二次提升习作”。

班级分组、循环批阅以来,作文课成了孩子们的期待,大家认真评改组员文章,又是那么期待看到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一位学生在《习作终于不烦了》中写道:让我惊讶的是,张×同学以前常常一篇作文写不到一页,这次居然写了505个字……文中的词语运用得基本准确,真令我大吃一惊,所以我不能懈怠,要不断练笔,写出更好的文章。

另一位学生在《“懒老师”讲评课》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拿回了作文本,我看到了同学们的建议与精心的修改,同学的想法挺有新意,对我帮助很大。

三、作文评价分层——给学生一片阳光

为给每一个孩子都提供展示的舞台,班级每半月周推出一次“梦想成真”活动,每期在墙上展示25篇作文,一个月时间几乎每位学生的文章都能上墙。针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设计“我的推荐”“小荷初露”“沐浴阳光”三个板块。“我的推荐”板块主要为学困生设计,推荐优秀文章,写出推荐理由,或是几句话,或是一段文章,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只要是自己的独特感受,同样会受到重视。

张×是学困生,他推荐了一篇名为《自卑的我》的文章,他是这样写推荐语的:感觉这篇文章写得好,真实,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虽然寥寥数语,但是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已是难能可贵。他经常是文不成句,在班里也比较自卑,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他心中燃起的希望。

“小荷初露”主要为习作中等生设计,“小荷初露”板块发表三篇文章,可以晋升到“沐浴阳光”板块,体验成功的幸福。夏×之前对习作提不起兴趣,每次作文都是应付了事,现在特别期待“梦想成真”的更换。在日记中写到,经过度日如年的半个月,我们的“梦想成真”终于和我们再次见面了。他在“梦想成真”习作专栏上发表五篇文章了。有了这么一个评价平台。使热爱写作的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给其他有待进步的学生标明一个前进的方向。

看着学生写作态度越来越端正,渐行渐远的习作信心又回来了。我们由衷感受到:作文分层教学唤醒了学生沉睡的心灵,我们应该探索出更多适合他们成长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指导习作依然是任重而道远,且教且努力。

参考文献:

篇5: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王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

现在我所带的班级是第一次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学生对《数学分层测试卡》既陌生又新鲜,我也是第一次用《数学分层测试卡》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班里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没打好,对学好数学失去了信心。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尝试着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但收效甚微,为此我很茫然。

就在此时,学校派我去省城参加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的学习,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数学分层测试卡》,并对它的作用和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

培训回来后,我开始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通过几个月的使用,我发现《数学分层测试卡》让许多喜欢数学的学生更爱数学,让失去信心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找回了自信,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班上的王慧峰同学,很聪明,但上课不认真听讲,在我接手这个班的一年多里,几次考试,测试成绩都不及格,也不愿意完成作业。自从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后,他在基本练习部分得了几个100分。后来,我发现他每次得100分,就不自觉地站起来,昂起头,美滋滋地冲着其他同学笑。每当此时,我都会走到他跟前说:“怎么样?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讲,你就不会比其他同学差。只要你用心,下一层次你还能拿到100分,不信你就试试。”经过鼓励,他变得越来越爱举手回答问题了。果然,在以后的第二层次的练习中,他也拿到了100分。他高兴地跳起来,同学们也对他刮目相看。一天,他主动找到我,提出想和一个学习较好的学生坐到一桌,遇到问题时,同桌能帮他,我满足了他的要求。现在,他像变了一个人,愿意学习,爱提问题,成绩直线上升。

篇6: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无为县赫店初中 实验教师:丁少国 执笔:汪先武

一、前言:

为大面积提高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我校语文学科作为县级教改试点学科,从9月开始实验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1910月,该课题被立为县教研室确定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课题组的子课题,为使该课题的研究能深入地进行下去,通过省级验收并进行大面积推广。现就三年实验情况报告如下:

二、实验内容和目的:

(一)实验内容

l、运用“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基本模式(即“四阶六步”,“四阶”指:引读感知阶段,启读生疑阶段,研读演练阶段,运用迁移阶段;“六步”指:指导预习一同步教学一组织讨论一异步训练一课堂小结一课后练习)进行教学;2、运用“异步推进教学法”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实施异步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如。

4、搞好课内外辅导,对潜能生实施转化,力求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实验目的

l、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潜能,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革除传统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齐步走” “填鸭式”教学弊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2、尊重学生间存在的智力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异步推进,整体驱动,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三、实验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遵循“三个面向”的教育教学思想,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二)理论依据

以课题设计者盛书山同志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再探》、《三探》为理论依据。

四、实验的方法和条件:

方法:采取比较实验法。担任实验班的教师采用“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组织教学;对照班的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条件:精心选择两名教师分别担任实验班和对照班语文教学。这两位教师学历相同,工作经验都丰富,工作责任心相当。其次,学校从初一年级开始实验,并根据小学毕业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合理分配编班,分班时两组学生数及综合摸底考试成绩表:表一:编班摸底考试成绩

类型

分数

人数

班级

最高分

最低分 各分数段及人数分布情况

85以上 80

84 75

79 70

74 65

69 60

64 55

59 50

54 45

49 40

44 40以下

实验班 56 65.3 83.5 34 3 5 7 9 10 8 7 4 2 1

对照班 56 65.2 84.0 32 3 4 8 8 12 7 8 3 2 1

五、实验的措施与步骤:

l、合理划线分组,定出异步推进的层次。

实验前,充分了解学生,可通过观察、交往、调查、考试和民主的自我鉴定的方式,采取以学生自愿为主,教师辅之以审核和微调,进行合理分层。分层前,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使学生真正认识分层的目的,了解分层的必要性,防止由分层而产生负面影响.分层后,又逐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作些调整,合理地进行升降,保持动态平衡,让他们始终

处于最佳的层次之中.一般可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按差、中、优分成A、B、C三个层次,人数比例大致以2:4:2为宜.

学生层次划分后,再按A、B、C--个层次人数的比例,兼顾性格互补,性别搭配的方式合理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比如我校实验班有学生56人,A层次和C层次的学生各14人,全班分成7个小组,每组A、c层次的学生各二人,其余4人为B层次的,C层次的学生为组长,负责辅导A层次的学生和帮助B层次的学生解难释疑.这样既便于互帮互学,又能使学生的能力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得到提高。

2、针对学生层次,设制异步推进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备课时针对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各层次目标是在保证全体学生合格的基础上,让各类学生既能“吃到”、“吃了”,也能“吃饱”,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同时留有余地,充分考虑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制订向高层次过渡的递进目标。这样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到层,细化到人,有利于增强各类学生

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成各类学生都能达标。

3、实行因材施教,以单元教学为框架,灵活选择教法。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单元教学为框架,具体采用异步推进教学法,在课堂教学的每一阶段,都尽可能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收获.教学时,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分层指导、设疑解难、引导提问、讨论小结的方法,使优生学得充实,潜能生经过努力也能消化得了。对A层次的学生应多关注一分,厚爱一层。每一阶段的要求,难度小一点、问

题可简单点,采取一些“低起点、小台阶、快步走”的教育原则,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和B、C层学生的牵带下,克服困难,拾级而上。而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可放开走,设计的问题可灵活一些,难度大一点,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4、设计等级化作业,采用形式多样的批改方式.

为了调“众生”口味,使各层次学生都有题可做。在作业的设计中,根据教材的弹性、大纲的最基本要求、各层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量体裁衣”,设计等级化作业.对A层次的学生,练习作业难度可降低,并给予必要的提示,铺设坡度,切实减轻潜能生的学业负担,增强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并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纠错补漏。对于C层次的学生则可根据

教材的内容,设计要求较高,难度效大的选做题,让他们完成,培养他们综.合地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B层次介于两者之间,并鼓励他们选做C层作业。作业批改,形式多样,如面批、小组内互改、小组集体批改等等,评分可采取等级制、百分制、更要用评语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对学生作业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就要予以肯定,对见解独特、作业态度认真、正确率高的作业等,可加鼓励性评语,对出现了错误的作业,暂不评分,待学生订正后再重新评分,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5、采用异步测试,实施异步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手段是用一把尺子量所有学生。然后通过考分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等级,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分层评价采用个体差异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层次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在总分为100分的试卷中,60分为基础题,40分为层次题。基础题为各层次学生必做题,层次题指选做题,难易程度不一.各层次学生可做相应的题目,难易度不同,但各小题分值相同。这样使低层次的学生也能享受得“高分”的喜悦,同时也不会把优生考“骄”。对A、B层学生若选做高一层的题目,采用降低优秀等次的办法.如A层学生做A层题目,85分以上为优秀,做B层题目,80分以上为优秀,做C层题目75分以上为优秀;B层的学生做B层题目85分以上为优秀,做C层题目,80分以上为优秀,做A层题目,90分以上为优秀.依此类推.这样有利于调动各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向高一层次发展.在加大考试改

革力度的同时,我们还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综合考查,精心设计表格(《语文平时学习成绩记录卡》、《“双基”考核各类成绩评析表》、《语文学期成绩评价表》)其中对作文、口头表达训练,根据中考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纳入综合评价.这样一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评价环境,给每个学生都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发挥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功能.

6、关心爱护潜能生,进行有针对性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各层次学生在原有层次上得到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另1是对中差学生,教师在课堂要利用学生练习时间,进行有针对性地疏导:在课外给予必要的辅导,适当地“开小灶”,尽量缩小差距,最终达到A层逐步解体,B、C层学生扩大,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个目标.

六、实验取得的成效:

经过98-的研究探索,实验取得了初步成效。

l、构建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

(1)在相对的综合性和绝对的针对性的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对学生合理分层.综合性原则就是面向班集体,根据学生已有的语文水平和能力、智商和情商,甚至于家庭情况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来综合分析,以权衡划分出A、B,C(差、中、优)三层。但是,综合性原则有它相对的一面。拿语文水平和能力来说,它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两大方面.而语文基础知

识呈现多点化特征,语文基础本技能又包括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再细分,据大纲可知,听说读写又包括48个能力训练点。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综合状况最好的C层学生不一定时时最好,处处最优;反之,综合状况最差的A层学生也不是点点滴滴最差,方方面面最劣。有些学生虽然擅长理性分析,却拙于感性朗读;而有些学生虽然强于口头表达,侃侃而谈,却弱于静坐默想,缀文成篇。至于在读音、写字等方面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差异更显得丰富复杂。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这说明给学生划线分层还应该考虑到划线分层之绝对的针对性。

针对性原则是面向学生个体的,就是说对学生个体而言,又可以将其自身的各种能力划分层次.教师心目中不仅仅要有“集体”意义上的层的概念,不仅要有棋盘上的“楚河汉界”,而且要有“个体”意义上的层的意识,要意识到“车马炮”的能力各有千秋.在异步推进的具体操作上,特别是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提问时,我们既考虑到综合性原则下的A、B、C三大层

次的特点,又注意到三个层次中的每个学生在各个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上长短优劣状况.这样就能做到整体异步推进,又能做到让个体扬其长,补其短.比如学生甲,根据综合性原则,被划分为A层。但是他在“说话”方面却表现很好,能说普通话,语音清晰,意思明白,态度自然,胆大气壮。这样,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把他当作A层学生看待.我们根据针对性原则,适当地考虑在某个教学环节上把他划为C层或B层.而学生乙,综合状况为C层,却在口头回答时,羞答答,怯生生,胆小气短,吞吞吐吐,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将其划入A层。

(2)教学目标分层,注重与学生分层的对接。异步推进教学目标的课文(或课时)教学目标应是依据大纲教学要求的总目标、年级教学要求的阶段目标和单元整体教学的单元目标来设计,此外,教学目标还应该分层设计。分层设计时,我们既结合教材内容,又很好地与学生分层对接.一般来说,课文前和教参上都有关于该课的重点和难点的提示与阐释.但这只是编者的

看法,作为一般的参考意见把它拿来作为该课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可以的,不过,不能照猫画虎,生搬硬套。因为编者毕竟与学生互不见面,这种重难点的提示与阐释总带有一定的猜测成分,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具体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重点和难点,进而确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上述的对学生分层理应成为教学目标分层的又一个重要依据,我们力争做到教学目标的

分层与学生分层的对接.

(3)理清异步推进课堂教学中的“线”。异步推进课堂教学中的“线”,就是“四阶六步”的教学程序.

“四阶”指的是课堂教学的“引读”、“启读”、“研读”、“运用”四个阶段。“六步”指的是①指导预习②同步教学③组织讨论④异步训练⑤课堂小结⑥课后练习等六个步骤。“指导预习”属于“引读”阶段,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目标预习并

落实检查. “同步教学”属于“启读”阶段,启发学生完成大纲和教材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实施“保底教学”,“组织讨论” “异步训练”“课堂小结”则属于“研读”阶段,教师要根据异步目标实施异步推进教学。我们已经把性格、能力具有互补性的学生、成绩好中差C、B、A不同层次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各组内在异步目标下,对教师设计的由

浅入深、有梯度的问题先进行个别学习,并把个别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合作学习小组内共同讨论,合作解决。如果仍解决不了,教师则给予指导解决。这一阶段各组中的三层学生是处于异步同举状态之中,各层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是不同的;但是同时也是处于以“优”带动“中”,进而带动“差”的状况。各层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点上均有所前进,能取得异步

共振共进的效果,“保底”与“培优”均能得以落实.最后的一个步骤“课后练习”属于“运用”阶段,为巩固教学成果而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或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各自达“标”,品尝达标的成功快乐,获得必要的信心,激发求知的内在驱动力。

(4)设计层进性的问题,运作合作学习小组。

①问题设计遵循层进性的原则。课堂提出一组问题的深浅难易程度要以占大多数的中等生可接受为基本原则,浅易问题面对A层学生,深难问题面向C层学生,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均有事可做.②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把班级分割成若干“块”。建立合作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是异步课堂教学的一张王牌。打好这张牌,就能很好地实施“异步推进教学法”。我们将实验的班集体切割成7个学习小组,让每组C A、B、C层次的学生按照2:4:2比例搭配.一个一个的小组在课堂上便呈现出

“块”状特色,在每块合作学习小组中,面对教师提出的一组问题,A层学生在思考解决中,步子慢,花费时间长,而c层学生则在迅速解决浅易问题之后,便开始攻克深且难问题。B层学生介乎其间。等到C层学生解决了最后的问题,AB层学生也已经分别解决了浅易和深浅难易适中的问题,都品尝到了成功的甘甜.他们又开始满怀信心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正在各自的下一

个问题上逗留.这个时候,C层学生也不是无事可做,他们将利用时问或对刚才的某个问题再次进行深度上的开掘探究或者从广度上的联系、类比、发散.他们的活动可以说是既“拔出了萝卜”又“带出了”;或利用时间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对AB层学生当起了“小老师”,在“教”之中,让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更明晰,掌握更牢固,运用更自如。如此,A层学生经过个别努力,

更经过Bc层学生帮助带动或教师的点拔,对深且难的问题也会有所领悟,基本上能够跟上趟儿,能够做到“一个萝卜一个坑”式的把握.由于多数问题是面向B层学生的,所以他们理解、掌握、运用的速度和质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这样每块小组中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异步”状态中,异步同举,异步共振,异步共进,都会在过去的基点上向前迈开大步!同时,合作学生小组

能造成民主、活跃、轻松的学习气氛,这一点特别有利于A层差生。他们消除了学习上的畏难心理,感到学习不紧张,因为他们在攻克较深较难问题时,常常能在集体力量的帮助和启发下获得认知,取得成功。

2、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突出了创新教育。

(1)赏识涂鸦,欢迎怪论--教师以爱来呵护各层学生创新的幼芽。创新教育是以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基础的。没有个性的发展而只是强迫学生就范于某种唯一性,那是无所谓创新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把学生分为ABC(差、中、优)三层,各层学生在学习中均呈现出鲜明的特性,他们的个性化思考与教师的、教参的标准化解释会不完全相同。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处理了学生的“非标准化”。A层学生是最容易在回答问题中“涂鸦”,对他们不够准确到位的回答,我们从不恨铁不成钢的大泼冷

水,而是细心诱导他们虽然不够清晰流畅却已经活动开来的思维。相对来说,C层学生对事物和问题常常语破天惊,大发“怪论”,如《背影》中的父爱只是一种溺爱,不足称道,等等。我们在常规备课中未曾料到的,冷不丁地碰上.但是我们并不给予一声棒喝,斥之为“怪论”,或者不予理会。相反,我们表示欢迎,因为那常是打破定势的创造思维活动。我们也不一味地简单说好,而由此弓l领一次讨论,在讨论中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明确他们的认识,或者允许他们保留不同意见。

B层学生介于AC层之间,他们解决问题常常四平八稳,没有很大的偏颇,不过缺少一点新意.教师之爱,自然也有他们的一份。

除了自己热爱学生以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各层学生个性之间融洽合作。合作小组是一个集体,要创造出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民主、平等的环境.在这样一个没有冷言冷语、冷眼冷遇的环境里,ABC三层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突破自我,发展个性,培养各自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找准穴位,勤于点击-_教师要以智来激活各层学生的创新思维.异步推进教学中,不但要尊重学生个性,以爱来呵护创新的幼芽,还要发展学生个性,以智来点燃创新的火花。ABC层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差别,我们分析了各层学生特性来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①对思维活动比较滞后的A层学生,侧重于联系生活,或联系旧知,诱发其联想和想象,活跃其形象思维,来让他们努力寻找事物之间的新关系,发现新知.这样,就能在展拓想象力的基础上,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②B层学生,比较沉稳拘谨,他们甘于静观客观存在的事物,乐于识记现成的某种结果。他们的思考和发言常常力图指向“唯一的正确”,无意于“旁逸斜出”,不愿“越雷池半步”,因此,我们侧重训练其发散思维。

一种训练方法是选择有多种结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教范仲淹《岳阳搂记》,我让学生对文中第三四段写的文字分别拟定小标题,要求尽量与他人的不一样。教鲁迅(《孔乙己》,我让学生展开想象,为小说情节再续结局.

另一种训练方法是置换法,即再找一个好的字、词、句、段来代替一向被奉为经典的原文,如教议论文,置换其中的事实论据。又如教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结尾“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我让学生自己想个比喻来代替“一片紫色的阴影”。结果学生说了很多,如“一张阴郁的脸”、“一颗沉重的头颅”、“一只黑色的怪兽”、

“一丛衰草”等,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景,同样烘托了人物沮丧心情。

当然这些比喻,也许不及作者高明,却能让学生尤其是B层学生不再拘守现成的,让他们有了一个信念:我也能创造!

③C层学生喜欢求新冒尖,不过常不免局限于思维定势,依然顺着旧路走,新意难出。我们注重诱发和培养C层学生去打破思维定势,开启求异思维、创新思维。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着力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要在定论前怀疑起来.我们并不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引人现成的答案中,让学生在定论前毕恭毕敬,不敢质疑,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积极地培养他们求异思维能力,养成爱思考不盲从的好习惯。

其次,要于熟悉处陌生起来.因为熟悉,就不再思考;因为不再思考,就没有新的发现.我们善于把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起来,在看似无疑处设疑,让学生在翻新的事物面前很有兴趣地重新思考,从而不仅获得新知,而且培养了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教鲁迅的《藤野先生》其中一句tt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其中的“但”是人人皆知的一个词,然而,我们一旦让这个词陌生起来,让学生思索它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活

了起来,C层学生更是在品读之后,认识到这里的“但”并不表示转折关系,而是含蓄地表现了鲁迅对清国留学生的嘲讽之情。

3、改革单一的评价模式,科学的设计评价标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出“基础题+层次题”的异步测试卷,还摸索出“抑客观题,倡主观题”路子.客观题(选择题、填空题)一般只能考查学生的思维结果,而不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这对于AB层学生,尤其是对A层学生来说颇为不利,他们原本在思考的.速度和质量上就有欠缺,万一思考了,却没有与“标准答案”一样的结果,便一点收

获、一点成绩也没有了,无法获得必要的激励。比如某道客观题标准答案为A。而他们在思考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发生了一点点偏差,最终选择了B。于是他们会自感白白地思考了一回,一失足顿成千古恨!而对于C层及部分B层学生来说,客观题简直象镣铐一样束缚了他们的手脚,让他们无法自由地展现自己的独创性的见解,甚至因为见解的独特而在“选A选B”上无所适从,直

至失分。

客观题唯一答案的做法,不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它会导致语文教学的机械化,学生思维的僵化,一切失去灵气和活气。所以,在设计等级化作业(测试卷)时,应该除却客观题之弊,而以主观题为主。以主观题为主,其目的垂于鼓励A层学生尽力地思考,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鼓励其他层学生独辟蹊径思考,有话尽管说!其结果是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的.

做一些主观题时,A层学生的思考即便没有正确的结果,得不到满分,但我们可以根据其思维活动所能达到的高度,给予相应的评分,只要他们在原先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都得到我们的肯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一份收获都会给A层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和动力。C层及部分B层学生主观题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有话尽管说,大展身手,充分表现自我.教师在评判时

一定要注重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当他们有崭新的思路、有独创的见解,只要是言之有理有据,即便是与“标准答案”不一致,我们也要视其思维的质量给他们以一定的分数,甚至是不仅给予满分,而且还应另外给他们附加分.这些附加分是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褒扬,反过来又会更加激励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形成了良性循环。

4、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由于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是针对有差异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不仅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而且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三年六学期期末考试,实验班学生语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而且各层学生的成绩都有一定程度上升。

表二:初一年级成绩对照

类型

分数

人数

班级

数 权系

W

最低分 各分数段及人数分布情况

85

上 80

84 75

79 70

74 65

69 60

64 55

59 50

54 45

49 40

44 40

初一年级 实验班平时 56 0.3 61.5 89 49 1 2 1 4 6 8 21 10 3

上学期 56 0.3 67.3 93 32 8 3 3 10 10 6 8 2 2 2 2

下学期 56 0.4 63.4 84 33 2 9 5 8 8 13 4 3 2 2

总成绩 56 1.0 64.0 88 38 3 2 5 6 9 7 14 5 3 1 1

对照班平时 56 0.3 61.9 85 49 1 1 1 6 8 11 15 11 2

上学期 56 0.3 67.6 83 37 8 8 4 4 6 8 5 5 2 2 4

下学期 56 0.4 56.6 83 30 6 3 1 1 6 11 6 9 9 4

总成绩 56 1.0 61.5 84 38 3 5 3 3 5 8 10 7 5 4 3

表三:赫店初中初二年级成绩对照

类型

分数

班级

数 权系

W

最低分 各分数段及人数分布情况

85

上 80

84 75

79 70

74 65

69 60

64 55

59 50

54 45

49 40

44 40

初二年级 实验班平时 56 0.3 62.7 89 47 1 2 1 23 0 2 16 11

上学期 56 0.3 69.9 96 38 8 6 3 12 6 4 7 3 2 2 1

下学期 56 0.4 67.2 90 37 1 2 9 12 10 9 4 3 1 2 2

总成绩 56 1.0 66.7 92 40 3 3 5 15 6 5 9 5 1 2 1

对照班平时 56 0.3 62.5 85 51 1 1 1 6 8 13 15 11

上学期 56 0.3 66.9 85 34 2 6 4 7 5 7 9 3 2 2 2

下学期 56 0.4 64.5 86 37 1 9 3 4 9 3 5 2 4 4 6

总成绩 56 1.0 61.5 84 38 1 5 3 4 4 8 12 7 4 4 2

表四:赫店初中初三年级成绩对照

类型

分数

人数

班级

数 权系

W

最低分 各分数段及人数分布情况 备注

85

上 80

84 75

79 70

74 65

69 60

64 55

59 50

54 45

49 40

44 40

初三年级 实验班平时 56 0.3 65.2 95 41 10 2 2 4 7 6 8 4 7 6

上学期 56 0.3 71.1 92 50 11 2 4 10 10 6 8 4 1

下学期 56 0.4 74.6 94 52 10 3 3 10 11 7 8 3 1

总成绩 56 1.0 70.7 94 49 10 2 3 8 10 6 8 4 3 2

对照班平时 56 0.3 62.7 89 45 2 4 1 3 15 5 6 12 7 1

上学期 56 0.3 66.8 90 45 5 4 9 4 8 9 4 6 5 2

下学期 56 0.4 68.2 90 46 4 6 8 4 8 7 6 5 6 2

总成绩 56 1.0 66.1 90 45 4 5 6 4 10 7 5 7 6 2

5、促进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

科学的教育离不开教育的科研。走科研兴教之路应该是教育适应新世纪挑战的最佳选择。几年来,由于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参与教改的教师得到了回报,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积极性.过去我们认为,教育科研只能是少数高等院校和部分专业科研机构的专利,普教战线的教师只能排斥在外。教改实验使我们意识到中、小学教师有必要也有能力参加到教育科研

中来,教师是教育的实际工作者,最了解教育对象,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处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地位。只有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形成的教育理论才具有教强的生命力。

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不仅是事业的需要,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三年来,我们在研究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教改实践,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先后有三篇教育科研论文在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教改还使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有一人次获得县中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6、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由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应试教育中的老毛病--过重的课业负担得以切实减轻,有利于减负的落实。

7、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心理上的包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均能在原有的基线上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对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8、增强了学生的亲师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改中,我们关心爱护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对A层学生尤其呵护,所以增进了师生的情谊让学生们亲师信道,反过来更有利于学生端正语文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对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教改实验的思考:

l.“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少、慢、差、费的毛病。前些年有人竟然用“误尽苍生”, “屠宰场”来指斥语文教学.各地语文专家纷纷探寻语文教学出路,提出了各种理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不尽完善。值此,我县盛书山老师提出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疑难。它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其主要表现如下:

①本教学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分析了多种教学法,他们只是侧重于教材教法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的研究.而本教学法,既注重与教材、教法的联系,又注重对学生智商、情商、家庭

和社会关系的综合考虑,将教学目标的分层和学生的分层很好的对接在一起。

②本教学法在理论上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独为一体,自成强劲优势。本教学法具有开放性品质,吸收其他各教学流派的理论长处,如点拨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

③在理论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精神,不仅注重传授知识,而且注重激发情感,培养能力。

④在实践中,增强了教师的参与科研的意识,促进了农村初中语文教改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2.“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使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本教学法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要注意不能伤害A层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分层要兼顾综合性和针对性的原则.

②在分组时,要注重层次搭配,性格互补,性别兼顾.人数不宜过多,多了不便于正常开展活动,过少了不宜开发集体的智慧。

③分层目标的设定,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分层要很好的对接.

④想方设法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向高层次目标迈进。

⑤在研究和实践中,不能固步自封,应该开放性的吸收其他各种理论的精华.

附录:有关参考资料(略)

篇7:中学生如何提高自信心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中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自信心有着重要的意义。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阶段,教师应通过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自信心培养。

一、发掘潜力,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身价值

自信的秘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中国古谚:“天生我才必有用”,“一枝草,一点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和长处,值得看重和发挥。大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试着“改变自己的缺点,希望把缺点变为优点”,但他们却碰到了更多的困难和痛苦;而少数最快乐、最成功的人的秘诀是“加强自己的优点,并管理自己的缺点”。“管理自己的缺点”就是在不足的地方做得足够好,“加强自己的优点”就是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上,从而获得无比的自信。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拥有的巨大潜能和广阔的发展可能性,使他们深信:只要自己在某些领域的努力持久以恒,就一定能做也突出的成绩,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长处与短处,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和优势,帮助他们及早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用美好的前景激劢他们形成顽强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

二、建立合理期望值,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

人的天赋及后天条件存在着差异,所以对中小学生来说,不能期望人人都成绩优异。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建议自身发展水平的合理的成功预期,教育他们不能好高鹜远、眼高手低,避免因期望过高而难以实现,从而遭受心理挫折。

对于年幼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经历人生的坎坷和生活的磨砺,缺少韧性,往往经受不起大的挫折。过多的失败很容易摧毁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而导致其建立失败者的自我形象。而适度的成功体验往往会提高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成功者的自我认识,从而成为上进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要创设各种有利条件,使学生在早期经历中更多地体验成功。通过创设顺境,增强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积极美感,帮助学生构筑美好的自我形象。

三、运用榜样教育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利用青少年崇拜偶像,模仿力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生动事例介绍给学生,并注意引导,帮助他们得出正确结论。

央视节目主持人毕福剑。从部队转业后,待业在家,很偶然地看到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招生广告,就稀里糊涂地报了名。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在千余名考生中,他竟然有幸通过了最后一关。如今已是央视知名主持的老毕曾感叹:“做梦也没想到,这样幸运的事会落到我头上。当初要是知道只招一人,打死我也不敢报名啊!”做了才知道,不做肯定不知道。许多机会,往往会在犹豫不决中丧失。自信者未必成功,不自信的人注定失败。有时,拼一把是十分必要的。

运用榜样示范法,将一些抽象的教育理论的形象化,即可以举成功的正面事例,也可以举一些虽然有优越的天赋条件和良好的成才的外部环境,但是由于自信心不足而导致自己打败自己的反面事例,来证明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功或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多表杨、少批评

对于中学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来说,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建立在比较崇信的人对其评价的基础上。师长尤其是教师往往是他们心目中的“权威”,如果教师对其评价是积极肯定的,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就要好一些,从而对其取得成功的自信心也相对强些,反之就差一些。要保证教育成功,要使学生获得成功,要使学生获得坚强的自信心和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教师要表杨、鼓励、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尤其要关于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所到得的点滴进步。当然,有时对学生做适当批评也是必要的但千万不能用贬抑、否定的话语,更不能责骂学生是“笨蛋”、“不可救药”。

对于做事缺乏信心的孩子,特别是那些自卑感强的孩子,在不断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指出他们的闪光点的同时,要教育他们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我能行”,“我再努一把力就会做好的”,“我不会被困难吓倒”等。

五、通过适当的挫折教育,加强学生自信心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帮助他们正确地面对挫折与失败,以使其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致因为一次乃至数次失败而气馁。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品味”失败,引导他们在成功和失败的交织影响中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挫折和失败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后丧失斗志,一蹶不振。顽强的自信心,是在挫折和失败中磨炼出来的。只有那些能够不断超越和战胜自我,具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人,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篇8: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一、对学生进行调查摸底, 动态分层

首先, 对刚学电脑的新生, 可以先让他们填写一个调查表, 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家里有没有计算机、对学习哪些内容感兴趣等等。从整体情况分析, 学生往往存在着三种差异, 即学习基础的差异, 接受能力的差异和学习习惯的差异。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是客观存在的, 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课程。跟学生有没有接触过电脑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家庭、社会背景不同, 有的学生已是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小专家”了, 有的已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 一切要从零开始。

刚开学的时候不进行分层, 课堂中我主要留意并观察一些优秀的, 思维活跃的学生, 并记录在课后小结中。同时也注意上课过程中接受比较困难的学生。大约过了一个月 (4-5次课) 后, 基本了解了学生的情况, 然后初步给学生进行了分层, 主要分为三个层:好、中、差, 当然这个没有给学生讲明, 只是在排位置时进行了调整。学校机房共有6排电脑, 根据各班的人数, 最后确定分层情况。学生在分层后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种分层是动态的、可变的, 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进行调整。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针对低、中、高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低、中、高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必须明确哪一层次的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技能, 达到什么程度。比如, 低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重点在于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应用上要求能模仿完成相关的操作, 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 树立信心。在这前提下, 要求学生掌握好所学的知识, 理解教材内容, 掌握实践上机操作。中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对软件的功能能够进行进一步的自学和探究, 并在具体的应用或作业中加以体现, 还能举一反三。高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目标上能够透彻理解教材的知识点, 并在实践操作方面有较大的拓展和提高。在能力目标上, 能综合地使用相关知识、技能, 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即进行整合应用。

三、课堂教学的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 课堂教学中的讲授分层又是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程度, 授课内容按难易程度分成相应的几个层次, 分别对待, 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 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 给其提出教学任务后, 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完成任务。如在“文字编辑与排版”教学中, 教师讲解对文字进行修饰的方法后, 布置学生练习。此时, 要重点指导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如何在文章中设置出错落有序、富于变化的版式,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对学习兴趣很高的学生就可让其在掌握一般方法基础上,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制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分层教学的目标, 准备难易程度不同的课堂练习。可以这样具体操作:先按中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要求进行全班集体讲解, 然后安排中层次和高层次学生开始做练习, 教师再对低层次学生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和指导并相对地降低难度和要求, 安排做相应的练习。教师接下来去了解高层次学生的练习情况, 并根据情况不同进行适当的扩展和补充。低层次和中层次的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可由教师在学生进行课堂分层练习时进行个别辅导, 也可以请部分高层次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帮助辅导。一般情况下, 课堂练习每节课都有, 有师生共同完成的, 有学生独立完成的, 在练习的设计上要尽量分出不同层次, 从作业量上设计必做题、选做题, 使学生练习具有弹性, 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了”又“吃的饱”。总之, 通过练习让各层次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当然, 我们探讨的分层教学模式, 不能形成思维定势,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该因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对象的变化, 不断探索新的模式。

分层教学施教实质上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 将有效的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 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 有效的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 而这样的分层提高了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摘要:由于学生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同,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 这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表现尤为明显。本文从动态分层、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教学分层三个方面阐述了小学信息技术的分层教学, 使所有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个体差异

参考文献

[1]朱士成, 宋依芬.“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的尝试[J].教育艺术.2003 (4) .

[2]李秉德.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刘苏梅.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2009 (12) .

上一篇:我和我追逐的梦----大学生村官在奉献农村征文下一篇:大岗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考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