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传播》读后感

2024-04-28

《博客传播》读后感(通用8篇)

篇1:《博客传播》读后感

《博客传播》读后感

我所阅读的传播书籍叫《博客传播》,它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刘津。偶然看到《博客传播》这本书,回想到自己通过博客的学习,觉得博客确实是一种很好的传播工具。博客作为一种互联网上新兴的传播形态,它的传播影响力越来越大,也正在一天一天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博客传播》这本书,对博客传播的特质、生态的揭示和中美博客传播路径的比较分析,都具有独到的简介。本书还从博客传播所具有的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多重范式入手,分别探讨了这三个方面已经和将要出现的趋势和影响,对人们深刻认识博客现象既有启迪意义。

博客主页实质上是借助简便易用的主页生成软件创建的个人网站,由于它突破了以往个人网站建设的技术和资金壁垒,因而以极快的速度在网上流行,并表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和旺盛的生命力。博客日志作为网络传播的新样式,它与当前流行的论坛和一些即时聊天工具又不同,它能够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可以从事面向多数人的,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因而又被称为“自媒体”或“个人媒体”。博客传播,这种同时具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性质的独特传播方式,必将深刻地改变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格局,给虚拟空间的社会交往带来深远的影响,《博客传播》这本书也从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此加以探讨。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通过建立博客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平凡人生活的立体展现是博客私人日志独有的传播特征。它能够满足个人倾诉、交往和共享信息的心理需要,以第一人称来抒写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寻求心灵的沟通。在现代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最方便快捷的平台。如果你想让外面的人了解你,知道你,而你又不是一个高调的外交型的人,你可以通过博客来实现,通过它,你可以记录自己每天发生的事,抒发自己的感想,分享自己的经验人生,留下自己的珍贵记忆。

近段时间对教育教学关注得比较多,经常到网络上学习一些相关的先进理念,了解一些最近的教育信息。而在这过程中,教师的博客是我浏览学习的最多的,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学习途径,因为我觉得很真实。那些博客日志都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们的真实感言,很亲切,自然也能让我从中汲取到我想要的营养物质。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博客通过传播故事的方法以及对话交流的方式为提升课堂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和环境。在那些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的博客中,我看到了一个一个生动的教育场景,聆听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智慧的教育故事,也逐渐“认识”了奋斗在教育一线的一位又一位教育前辈。她们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blog)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她们的知识和思想。每次看一个教师的博客,一边阅读里面的文章,也就一边认识这位作者,走进这位作者,甚至被他的思想所同化。我是一个即将走上讲台的普通师范生,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上,我觉得走进博客就像是走进这个作者的心灵之“家”,这个“家”里充满了博客作者的思想灵魂,从这个“家”里,可以看到它的内心世界和生活,里面的文字读起来很朴实。当然,因为我自己本身关注得较多的是教育博客,所以读完《博客传播》这本书,也让我对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传播及其效果有所感悟。

前段时间连续看了几本教育相关的书籍,阅读了很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们工作经历,它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成功“法宝”,就是阅读和反思,它们每天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就是写教学反思,她们利用现代科技,延续过去传统的纸和笔,每天在键盘上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而记录她们的精髓的正是博客这一新型的传播平台。如今,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很多优秀教师开通的博客,如果我们想要去认识一下哪位优秀教师,我们就可以通过他的博客去了解。我通过博客最先认识的优秀教师是李镇西老师,他在教育在线开通的“李镇西之家”,我觉得正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灵之家,在这里,我认识了李老师,感受到了他的教育理念。教师们的博客不仅是教育界的一个学习的平台,也是教育者之间的一个交流思想的平台,有时会看到博文后面的一些精彩回复,来自各地的陌生朋友或不知名的朋友各抒己见,这是一种很平等的交流。通过记录与阅读博客日志,我们能够从这种反思活动中获得很多。如果把博客当作一种学习的工具,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从中大有收获。

其实,博客在我们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教师的自我抒写和反思,还有很多。我所知道的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是用博客来作为学生学习情况的电子档案。这种博客常用于学生对于教学的反馈、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协作、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的汇报、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资源收集整理,学生社团的兴趣爱好活动的合作空间。这种方式可以让教师和家长更容易了解和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此外,博客还可以用来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相互协作的平台,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博客也为教师、家长和学生三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等的交流平台。

一些教师这样认为:让学生制作网站(用所见即所得工具,FTP等)的时间耗费与学生所得到的收获相比未必值得。编写HTML网页然后发布到网站上比申请一个博客账号发布文字要复杂得多。博客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一个已有的话题中而不必太多顾虑技术的限制。

我也即将毕业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我很喜欢博客这个传播工具,我想我将会充分利用它的传播特性和功能,来帮助我更好地走向教师发展的成熟之路。

随着网络在教育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博客,一定会成为现代教育技术新的利器。相信有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博客也会很快在教育这个领域充分展现自身的魅力。

篇2:《博客传播》读后感

网络公关传播:水军没落,博客上位

抱陶少女的网络公关路线

在某个论坛惊现一张美丽的青海藏族少女打水照。此照被好事者PS为抱陶少女油画(据说这是中国被PS最多的,最有名的一幅油画),一时跟贴无数,有的网民说“我跟妹妹回家喝水”啦,有的网民表示“妹妹回家喝水带上我啊”,有的网民直接改写歌词“带着百万钱财,领着你的水水,赶着那马车来”等,还有人冒充青海少女的家长、亲戚、邻居,一时间好不热闹,无数网络流行语被创造出来。

进一步,有人根据此事改写“达坂城的姑娘”民族歌曲为“青海打水姑娘”,并有人拍摄为MTV,MTV中反复出现青海、群山的美景和打水姑娘,并被不断被转载到各大网站、博客、论坛,网络火爆。网络新闻甚至平面媒体都关注到这个现象“最美丽的青海少女”,纷纷给予报道。

紧接着,一些网络名人在博客上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读。他们谈到现代社会,工业文明,高速城市化的中国,食物有问题,水源有问题,青海少女的走红,反映了人们对原生态的、清新的、自然的向往。随后,一些电视邀请到这些名博和青海少女,在电视对话栏目亮相。

――以上,都没有发生,只是某款水品牌的网络公关传播路线图。

那么在整个“青海抱陶少女”网络公关传播中,实现了哪些营销目标呢?

首先,我们都了解,水源地与水品牌息息相关。由于这款水品牌的水源地在青海海拨6000多米之上,首要的目标,就是要让人们关注水源地的重要性,关注东西部水质的对比,以突出本品牌水源地的优越之处。

很明显,在网络名博解读现象的同时,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现代社会,工业文明,高速城市化的中国,食物有问题,水源有问题”的观点,青海少女的走红,反映了人们对原生态的、自然的向往,也就接受了这款水品牌的水源稀有的优越性;同时,自然而然把青海少女,当成了对原生态、纯净、自然的代言人。

其次,在“青海抱陶少女”的话题运作过程中,这款水品牌是高频曝光的(在此为了避嫌将品牌隐去),无论是PS的图片、还是MTV,甚至是青海少女的命名,都是以品牌为核心的,因此,品牌的知名度得以大幅提升。

最后,以上活动可以是该水品牌上市之前的市场预热,之后紧接着进行大规模的上市发布会,同时邀请青海少女出任水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并向消费者发出邀请,组织消费者水源地环保行体验活动,为后续一系列的营销传播运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能继续保持媒体的关注。

我们仔细观察一些社会热点的新闻路径,就会发现,首先往往是一件事被网络新闻报道、或是论坛被很多人关注,再或是博客观点惊人,接下来就是被平面、电视转载,跟进报道,继而会有其他博主的关注、争论。这个观点冲突和碰撞的过程,就是对我们的价值模式调整的过程。我们就是要充分认识到这点,并利用这点,去影响舆论,去创造符合需要的观点冲突、碰撞,以实现商业价值。

与一般网络推手操作不同的是,“青海抱陶少女”重点放在了对事件的后续深度解读上,尤其是利用网络名博的社会影响力,提出重要的媒体议题,正是这种深度解读,才能吸引平面与电视进行深入的关注,

水军缺乏对事件的解读

一般的网络推手只会关注于美女本身,而对于事件的解读往往是放任自流的(主要是网络推手控制的资源不足,以及营销修养和策略性不够),像“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等网络事件都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后来往往会有不同的网络推手跳出来抢案例,就是因为一个网络事件需要调动的资源很多,网络推手力量不足,往往需要几家合作,而这些网络推手往往对事件整体缺少宏观的统筹,对事件的解读出现空白。

很多网络公关公司都是从江湖化的网络推手而来,现在都遇到了很大瓶颈:江湖草根的网络推手因其不具备战略思维,尤其是不具备营销修养,对品牌运作接触较少,只会简单的、直线式的爆炒。

比如,论坛就是发几张贴,博客就是找博主写篇软文,基本上发了就不管了,不少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只是对发贴三天左右的跟贴进行维护,之后就听之任之。完全没有整合,没有跟进。

网络推手公司搞炒作,大多利用论坛,其草根的特点使水军大行其道。但事实上他们把论坛搞坏了,看看今天论坛一片凄凉的样子就知道。

其实,博客也是一个网络推广的有力武器。

一知名网络推手对博客颇为困惑,他说:“博客的水搞不深,水不够浑,水不够大。在论坛里面,发一条帖,几分钟,十几分钟,就有很多回帖。”――但实际上,是网络推手能调动的资源极为有限,只靠草根靠水军,草根只能在论坛灌水,同时他们也策划不出能上得了厅堂的重大观点冲突,单靠噱头,对平面对电视的影响力极差,整合不了更多的资源。尤其是,网络推手不理解博客在传播中的巨大威力。

根据CNNIC对博客的专项调研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博客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81亿人,博客空间超过3亿;博客阅读更为频繁,每周阅读博客的读者占到了读者总数的72.4%,博客作者在表达观点时,选择发表针对“社会现象”的言论的博客作者达到了54.5%,网络热点事件频发,博客作者通过个人言论参与公共事件的热情高涨。

根据博客调研数据,我们发现,有关新闻评论、社会民生话题,这些博客的内容以及博主,占有博客平台绝大多数的内容。而我们选择看博客,更多的是看输出的观点,是不是有话题性。而且,现在的电视、报纸、网站,也大多从博客中去选择议题,这就让博客成了很多媒体选题的策源地,尤其是那些有社会焦点价值的观点。

基于此,观点以及与观点相应的冲突、争论,这才是博客以及博客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对社会价值的聚焦作用,有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博客作者往往与读者是同一阶层的,所以对网友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是网络代言人。

篇3:我国体育博客传播特征浅析

新浪、搜狐、网易、滕讯等各大门户网站都在较醒目的位置设有体育博客专区。在声势浩大的体育博客中, 有于嘉、苏群、杨毅、董路、李承鹏、郝洪军、马德兴这样的名人、专家型博客, 他们大都为常年从事体育新闻报道和评论的著名体育记者或评论员, 在体育迷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知名度。除此之外, 也有像刘翔、易建联、科比、巴蒂尔、杜威、刘炜、刘璇、唐莉、丁俊晖一样的国内外外体育明星博客, 他们依靠在各自专项运动领域的突出业绩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而拥有相当多的忠实粉丝。另外, 还有一批对体育题材情有独钟的体育写手博客, 如泰山东的东、唐寿锐、刘尔蒂尼、烟花妹妹等, 更有大量的默默无闻的草根型体育爱好者博客, 他们是体育博客的坚实后盾。

无疑, 体育博客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体育传播媒介, 它的魅力充分体现在其特有的传播特征。

1. 从传播模式来看:

体育博客是基于自我传播的人类多种传播模式的统一体, 传播主体具有明显的草根特质和普遍意义。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 博客带来了一种崭新的传播模式, 其传播主体的草根性、个体化打破了传媒对于信息的高度垄断, 是对话语权的重构与颠覆。其实, 博客之所以为博客, 其初衷是给每个普通人以平等的话语权。在各自博客里, 不管你是谁, 背景如何, 身份怎样, 都可以提供自认为有价值的信息, 供访客甄别、褒贬和取舍。按照一些研究者的话来说, 博客就是一个以搜索引擎为中心、24小时更新、和读者互动的无门槛网络媒体。在这里, 每个人都是编辑和记者, 广大的网民则通过网络搜索和互动链接, 选择自己觉得有价值、有针对性的博客持续关注。

与其他博客相比, 体育题材本身所固有的远离政治的特点, 使体育博客更能成为一个自由交流、抒发情感的平台。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 新浪网推出的《博客世界杯》和《名人博客世界杯》以及搜狐组织的“直击世界杯搜狐博客军团”活动, 都充分显示了体育与博客相结合而具有的魅力, 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体育博客的价值所在。可以说, 正是由于大规模的博客参与, 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才更有了一层全民狂欢的激情元素。

2. 从传播内容来看:

以评论性意见信息为主, 原创性内容占主流, 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众所周知, 由于政策的限制, 目前像新浪、网易、搜狐这样的商业性门户网站还没有享有与传统新闻媒体网站平等的新闻采访权, 因此对于它们来说, 大部分信息来自于对传统媒体的转载和整合加工, 缺少原创内容一直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但博客的出现对于网站的发展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目前, 博客已经成为互联网最大的信息生产群体, 也是网络媒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创内容源泉。留心观察新浪和搜狐的主流频道, 就会发现, 其原创内容大多采取个人博客, 而且其比例越来越大。由于博客基本上还满足于自我推荐阶段, 所以, 博客利用网站的系统, 源源不断提供免费内容, 而且自觉自愿。有了博客的存在, 互联网原创内容缺乏的缺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观。

就体育博客来说, 他们提供的信息以评论性意见信息为主。在信息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便、快捷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体育赛事的过程和结果。另一方面, 目前体育的最佳载体应该还是电视, 特别是各种电视体育赛事直播, 将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 体育博客作为体育赛事、体育事件报道的延伸, 其优势在于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它们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和评论。在新浪、搜狐等体育博客中, 那些访问量高的体育博客, 基本上都以及时、深刻的分析、评论见长。2006年6月27日凌晨1点, 世界杯意大利对澳大利亚争夺八强的比赛最后一刻, 央视转播解说员黄健翔突然使用声嘶力竭的方式高喊一连串的“意大利万岁”, 一下子遭来四面八方的指责,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第一时间撰写的博客《意大利万岁?》点击率增加了60万, 成为世界杯体育博客单篇点击率最高的一个。从这个看似神奇的例子, 我们也可以明白一点, 体育报道的生命力在于“声音”, 特别是在某一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的“第一声音”显得弥足珍贵。郑渊洁在黄健翔“疯狂解说”后的10分钟, 就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观点鲜明的评论, 引起关注也就不足为怪了。

目前, 体育博客已经日益成为互联网体育评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经常浏览新浪体育频道的网民来说, 不难发现该网站体育频道首页的版面编排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 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评论板块的调整。原来的体育评论板块由传统媒体评论、网络评论 (主要是网络体育论坛) 和体育博客 (包括微博) 三部分构成, 而且传统媒体评论, 特别是平面媒体的体育评论所占比重相对较多, 也位于网络评论和体育博客之前, 位置较为醒目。但现在传统媒体评论越来越边缘化, 被安排在首页的最底部, 而且只有零散的三四条评论, 基本上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与此相对应的是, 体育博客和网络评论无论是在量上, 还是在位置编排方面, 都增色不少。由此可以看出新浪网对于提供原创性评论信息的体育博客的青睐, 这也是网络体育传播与传统专业体育媒体抗衡的最重要砝码。

3. 从传播功能和效果来看:

个人表达与公共舆论的有机结合。博客起源于“网络日志”, 但网络日志并不等于我们平时所说的“日记”。日记具有明显的隐私性和排他性, 而网络日志却具有个人表达、情感诉求与公共交流的双重属性。那种认为“我的地盘我做主”, 在自己的博客中可以随心所欲发表言论的想法或做法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对于那些社会名人、明星来说, 他们在博客中的言论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现在, 体育博客已成为互联网表达舆论、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手段。当金牌教练王德显与几个弟子反目为仇后, 人们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谁对?谁错?包括新浪、搜狐、人民网、千龙网在内的很多大型网站充分利用博客的力量, 为网民提供了一个了解民意、透析问题实质的平台。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的中途退出事件, 2011年的姚明退役等, 都在体育界引起强烈反响, 这时的体育博客从不同角度对这些事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相对真实的舆论环境。

4. 体育博客的周期性。

除了以上所论述的几个传播特征之外, 体育赛事的周期性也使体育博客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点, 特别是像足球世界杯、奥运会、欧洲杯等大型体育赛事, 每逢它们到来之际, 肯定会迎来一个体育博客的高峰。此时, 体育博客群体将成倍增长, 也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因此, 我们所说得体育博客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自始至终基本以体育题材为关注内容, 偶尔涉猎其他领域的博客, 这是体育博客的主体。二是在特定时期集中写体育题材的博客, 如世界杯期间, 很多演艺明星也加入到体育博客的行列, 为体育博客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篇4:博客传播的辩证思考

思考之一:博客是个人传播工具也是社会舆论阵地。

表面上看,博客不隶属于具体的单位组织,具有明显的个人性。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开放的私人房间。博客可以在网上提供在各地未加过滤的目击报告;也可以作为自由撰稿人和评论员自由自在地谈论时事,针砭时弊;可以作为宣泄个人情绪的渠道,也可以展示那些本属于个人私密的东西。因此,博客纯粹是一个自由状态的人的自发行为。

但从另一方面看,博客又可以通过“超链接”等技术手段,将这些个人的信息“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而这些“个人”的信息一旦流入大众传播的渠道,它们就成为社会舆论的一部分,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对社会舆论产生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当年载有“克林顿绯闻案”的德拉吉博客网站能够压倒所有美国主流媒体的风头,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成为美国的“意见领袖”;这也是为什么像木子美、竹影青瞳、流氓燕、芙蓉姐姐等能够靠展示自己的隐私而引爆网络,成为“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网络明星。

通过对博客传播机理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博客既是个人传播的工具又是舆论的阵地,博客在享有法律赋予个人的自由的同时又必须承担社会赋予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的监督和管理。

思考之二:博客传播中“点”与“面”的重新组合。

网络传播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它集人类所有的传播方式于一体,也就是说在网上既有“点对点”的个人传播,也有“点对面”的大众传播。不同的是网络传播不像传统的个人传播和大众传播那样泾渭分明,而是两种传播方式常常交错在一起。从技术层面讲,网络传播无非是将世界范围内属于不同个人或群体的计算机及外设用网络联结起来,实现其相互间的通信。从这种意义上讲,网络传播就像书信、电话一样,是个人传播的工具。但网络传播的公开性和开放性又使它绝不是个人传播简单的回归。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同样是网络传播,博客与Email、BBS、ICQ相比,是一个更为完整、更为严肃的沟通工具。Email往往围绕某一问题进行“点对点”的告知或反馈;BBS提供的是网民们随意发言的聊天室;ICQ只是个人或小群体之间的对话,三者虽然都可构成交往的方式,但也仅此而已,其信息传播的结果只是一个个离散的点。博客则不同,它具有强大的超链接功能,使得“个人日志”在时间纬度上呈现一个完整的个体或者一个方面的完整形态。因此,博客传播表现出了“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复合方式。

从表面上看,博客似乎完全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外露或个人思想的宣泄。然而,博客精神的核心并非寻求自我娱乐,甚至不是个人表达自由。博客以自己独特的传播方式体现了一种互动中的利他共享精神。一个优秀的博客是不封闭自己的,他会不拒绝与他人的交流,而且乐于主动与他人沟通。在此意义上讲,博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体,其精髓不是主要表达个人思想,不是主要记录个人日常经历;而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自己互联网上看到的精彩内容,为他人提供帮助,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有人把博客喻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如同当年麦哲伦的航海日记一样,博客们将工作、生活、学习、研究融为一体,通过博客日记,将日常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并发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反馈信息,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思考之三:博客传播多元化与一元化的统一。

博客传播的特性,特别是对表达的主体、内容、方式没有限制,给大众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提供了各种声音博弈的场域,在各种声音的碰撞中,形成一种多元化的网络传播。博客传播的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体多元,博客的门槛很低,任何人,从草根到精英,从记者到政客,都可以成为拥有博客的个人;而各种各样的社会机构,比如政府和企业,也可以应用博客。内容多元,博客的内容十分丰富,有主要传播新闻的新闻博客,有提供专业知识的专业博客,也有专门抒发情感,记录个人生活的个人博客。有人做过调查,目前博客主要以感性生活为主,占调研中博客用户的81.3%,其次是娱乐休闲,其比例占调研中博客用户的34.4%。动机多元,无论个人还是机构,写作博客的目的存在着很大差异。有调查显示,77%的博客用户同意博客是表达自己情感的一个很好的方式;54%的博客用户同意“想要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一些资源”;一部分人同意“与其他博客进行交流”、“希望自己的观点获得别人的支持”;还有少数认同通过博客“辅助的研究工作学习”,而最少被选择的一项是“通过博客成为某圈子的焦点人物”。

然而,不同的博客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要通过网络传播向社会或他人公开自己。博客虽然突出了个人性,但也同时强化了自身的社会性。无论博客是什么身份,出于什么动机,传播什么信息,要达到自己博客的目的,就必须经过社会的验证,得到他人的认可。当然,博客可以忽视社会或他人的存在而随心所欲,但却未必能获取博客的社会价值。人们常说:“我的博客我做主”,但却未必能主宰自己博客的命运,“木子美”的博客能红得一时,却红不了一世,便说明这个道理。尊重社会的验证和他人的认可,是博客的生命所在。

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博客由于无把入关而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混乱,另一方面,社会对博客的必然验证和他人对博客的自觉认可,则形成了博客“游戏”的“潜规则”,为博客标明了生存的底线,这说明博客传播毕竟受到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的制约。尽管它不能作为一种制度规范博客,但却潜在地规定着博客的“优胜劣汰”。承认博客传播是多元化与一元化的统一,不仅会加深我们对博客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我们学会利用优势加强对博客的管理。

思考之四:博客在全民化传播中生根与在分化传播中的发展。

人们把2005年称为“中国博客元年”,博客以飓风式传播速度从边缘走向主流,从小众扩展到全民。全民博客化的运动掀起了中国互联网的一场革命,并造就了博客传播的辉煌。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经过各大网站艰难的草根式推介,目前,博客已从在全民化传播中生根而演变为在分化传播中的发展。

在今天,我们欣喜看到各大网站都在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博客社区”或“博客家园”,并在各自的旗帜下组织聚集起典型的博客群体。比如,“新浪网”的“明星和名家博客群”、“搜狐网”的“IT、财经博客群”,“网易”的“部落博客群”,“博客网”的“草根博客群”,“天涯网”的“人文情感博客群”,“人民网”的“主流文化博客群”等。

事实上,从全民博客到博客群的形成,不应该简单理解为是博客传播的分化,而应更准确地理解为是分化中的整合。整合的意义首先表现为博客在传播中有了较明确的角色定位。不同的博客群各负其责,发挥自身的优势,不仅巩固了博客传播的成果,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博客传播的主题,扩展了博客传播的范围,提高了博客传播的档次,为世人接受博客传播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

其次,博客群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规范了博客的传播。全民的参与虽然带来博客的兴盛,但过分的自由又使得博客传播陷入无序的混乱,表面的繁荣掩盖着潜在的危机。整合后博客群的形成,从主观上讲,树立了鲜明的博客意识;从客观上讲,形成了博客传播的新格局,促使了博客传播由无序走向有序,同时也为有效地管理博客传播创造了条件。

再次,博客传播的分化中的整合,彰显了博客传播的强劲的发展势头,并揭示博客传播的发展趋势。在不同的博客群中,明星和名家博客群”为实力雄厚的主力军;“草根博客群”组合成了推动博客传播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主流文化博客群”代表了未来博客传播的方向;“IT、财经博客群”和“人文情感博客群”表现出了博客传播与文化创造及消费的最佳结合,而“部落博客群”则展示了博客商业化的美好前景。

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博客传播由全民化到分化的过程,看作博客传播未来模式的探索过程或博客生态的选择过程。这种有意义的探索,表现出了博客传播的逐渐成熟和稳妥发展。当然,今天为博客传播而欢呼胜利还为时过早,但博客传播以博客生态群落的形成为标志迈上了新的台阶,开创了博客传播的新局面是毋庸置疑的。更为重要的是,它向人们昭示:博客传播也有规律可循,博客传播管理也要讲究科学。

思考之五:博客传播的“无人把关”与有意识的监管。

“无人把关”使得博客传播有了自己的特色,也使得博客传播由于缺少监管而混乱不堪。问题的关键是,“无人把关”不等于不应该监管,也不等于不能监管。

目前博客可以说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与此同时,侵犯他人姓名权、名誉权和人格权的违法乱纪的事件时有发生。博客传播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甚至有人开始否定博客的合理存在。人们渴望着博客传播能健康发展,渴望博客传播能有一个绿色的环境。

博客传播应该加强监管,博客传播却难以监管,看来这对矛盾在今后一段时间仍会继续困扰着我们,自然也会促使我们去努力探索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如何建立博客传播的正常秩序,规范博客传播的方式,努力做到“活而不乱”,不仅关系着博客传播的生存與发展,而且关系着互联网的生存和发展。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篇5:《博客传播》读后感

小包裹

大爱心

为响应市文明办号召,7月中旬,市疾控中心发动全体职工开展了“圆梦2013,让爱传递温情暨流动儿童学生六一关爱行动”,得到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大家纷纷伸出援手,你100、我200,短短的两周时间,就汇聚起7700元,于7月30日通过邮局向今年遭受7级地震的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灾区寄出了77个学生型美术包。

爱心包裹项目是在国务院扶贫办指导下,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全民公益活动,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综合发展问题。该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今年已是第五年,市疾控中心一贯给予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深化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每年作好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发挥疾控人的责任担当,积极奉献爱心,几年来累计捐款达32600元,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326名灾区和贫困地区学生圆了上学梦。

疾控中心卢敏腾讯微博传播节约理念

疾控中心卢敏腾讯微博传播雷锋精神

疾控中心卢敏新浪微博传播文明礼仪

疾控中心黄峰新浪博客传播文明出游理念

关注不文明出游行为公德意识

埃及千年神庙惊现“丁某某到此一游”的中文涂鸦,内地乘客抱小孩在香港地铁站月台撒尿,多名男子在北京颐和园绿地撒尿……

随着境内外旅游人数的年年增多,种种不文明的行为也越来越多地曝光,以致有些国家对中国游客的心情非常“纠结”,一方面欢迎中国游客来旅游消费,一方面对其不文明陋习感到头痛。

种种不文明陋习既暴露出少数中国民众良好习惯、个人修养的不足,更突显其公德意识的缺失。

何谓公德?公德是指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如遵守公共秩序、遵守法律、尊重他人、宽容忍让、勇于担当、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爱护环境等等。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可以为亲朋好友“两肋插刀”,但对待陌生人的态度则往往是“公事公办”,甚至漠然处之;谁都不会在自己家中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但有的人一到公共场所就毫无顾忌、为所欲为。

早在一个世纪前,梁启超就疾呼,“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时至今日,中国经济的繁荣早已非昔日可比,但国民道德素质——无论是私德还是公德,却并没有随之提升,否则,“国人出游十大陋习”就不会接二连

三、此起彼伏地“上演”。

对待陌生人的态度,更能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文明程度越高的国家,其国民公德素质自然也越高。

如何弥补我国民众公德意识的缺失、提升其公德素质?今日本版刊登的几篇读者来信从多方面给出了建议:既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又要出台具体的惩戒措施,并且要执行、落实到位。

2010年6月,新加坡警方发出全球通缉令,追捕一名英国涂鸦艺术家。他被指控在17年内不断在通勤列车车厢中喷漆。根据新加坡法律,这名英国涂鸦艺术家将被判处有期徒刑数年和被藤条当众鞭笞8下。根据香港法例,任何正在照顾或看管一名12岁以下儿童的人,不得在没有合理缘由下,让儿童在任何街道、公众地方或公众看得见的地方大小便,否则可对该儿童同行的监护人或父母采取检控行动,初犯者可被判罚款5000港元,再犯者可被判罚款1万港元。

而在我国内地,许多违反公德的行为得不到惩处,并不是没有相应的法规制度,而是因执行乏力形同虚设。因此,强化国民公德意识,必须举全社会之力严抓共管。

疾控中心黄峰文明网博客宣传文明常识

文明常识三字经

文明城,是家园,为公民,共创建。过马路,绿灯行,违反者,要喊停。人和车,互礼让,遵法规,保通畅。网络间,有文明,慎用语,要干净。伤人话,莫要谈,己遵守,他人赞。游景区,要警惕,怎么来,怎么去。扔垃圾,坏行为,遭人唾,败风气。盘中餐,要食尽,粒粒米,皆不易。是美德,须传承,节约者,最光荣。遵四不,守四让,文明城,大家创。行车间,莫抛物,严重者,出事故。轻者伤,重者躺,小行为,让人慌。城市路,如血脉,要运行,需除害。道路上,有垃圾,看到者,应处理。为城市,献份力,弯弯腰,练身体。看环卫,不容易,让他们,缓口气。文明城,要和谐,人与人,更体贴。和为贵,谐为上,道德高,多提倡。

疾控中心黄峰新浪微博传播讲文明、树新风的意义。

疾控中心黄峰腾讯微博原创文明评论

疾控中心李凯QQ空间博客传播文明出游理念

关爱生命,文明出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运输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这样一个庞大的运输体系必定需要一部合理的法规来调控,才能正常运作。这便是《交通法规》,一部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实际行动维护的法规。

随着经济的发展,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随时都有可能上演一幕幕惨剧,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消失在车轮之下,一阵阵欢声笑语就埋没在刺耳的喇叭声中,唯独剩下的是人类的痛惜!导致这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们缺乏交通安全知识,若是人们再多些这种意识,那么类似的交通事故就可以避免发生。

出行安全,不仅关系到自己的生命和安全,同时也是尊重他人生命的体现,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透过川流不息行驶的车辆,“关爱生命,文明出行”八个字显得更加突出。在日常生活中,交通安全总是围绕在我们身边。只要你一出行,便同交通安全打上了交道。行走时的一次走神,过马路时的一次侥幸,开车时的一次违章,仅仅是一次小小的疏忽,这一切都会使一个生命消失。发达的交通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许多安全隐患。因此,人们应当学会保护自己,要养成文明出行的习惯。良好的交通环境是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而和谐社会又为交通安全的建设撑起了一片蓝天。这便是双赢。

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交通知识的教育,每个人也严格按照交规出行。例如,德国的街道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大街小巷的红绿灯,大的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都是自动装臵,中小路口有指示先行或后行的交通牌。在学校、幼儿园或孩子集中的地区,路牌上会印有小孩的图案,提醒司机注意。

我国虽然也十分重视交通安全,但相比较其他国家做得还远远不够。每天,在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车辆比比皆是。例如,非机动车遇红灯时越线、行人不走人行道、任意跨越护栏等等。有时候会看见行人闯红灯,或者绿灯时汽车利用交叉路口时间差不顾过马路的行人加速冲过去等情况。没有信号灯的时候更甚。我国交通法规明确规定:“车辆行经人行横道,遇有交通信号放行行人通过时,必须停车或减速让行;通过没有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时,须注意避让来往行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交通信号的路口还好一些,没有交通信号的路口根本就是一片混乱的景象。在我们这个现代社会中,车辆依法行车,行人依法行路,是交通文明的一部分。另外,交警文明执法,也是交通文明一部分。这两部分同时展现,才能构成完整的交通文明。

同学们,让我们把平安的种子播撒向大地,等到它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之时,你收获的将是更多的幸福与安宁!

疾控中心李凯新浪博客宣传文明餐桌。

“文明餐桌,从我做起”倡议书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小餐桌,大文明,承载的不仅是人类的生生不息,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正在争创自治区文明县城的我们更应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自觉引领“文明消费、节约用餐”的良好风尚,倡导积极向上、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此,我们特向全县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传承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做到传承“礼仪之邦”的美德,号召大家踊跃参加到文明餐桌行动中来,积极打造温馨、文明的就餐环境,享受“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快乐。

二、做到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理性消费,按需点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三、倡导文明用餐。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规范,不肆意喧哗,注意他人的用餐感受;讲究用餐卫生,不带宠物进餐厅,不随意造成用餐环境污染;低碳环保,使用“公筷公勺”,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提醒家人开车不喝酒,酒后不驾车。

四、餐饮服务企业在餐桌上摆放“节约用餐”标识牌,酒店点菜人员做到主动提醒顾客适量点餐,引导消费者避免产生餐桌浪费;主动提供免费打包环保餐盒、袋,鼓励消费者将剩余饭菜打包带回。

疾控中心李凯腾讯微博传播文明和礼貌的意义。

篇6:博客读后感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般来说,正义就像圆一样,从自身出发,向外扩张。”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一般来说,自己做的事自己认为一定是正义的,从而向外发展,一旦有人要阻止你想达到的目的,他一般会被称为罪恶的。但其实对方在阻止你时,你只顾自己的目的,忽略了你对他的阻碍。这样说来到底谁是正义的?我们都以自己为中心,把所有阻碍自己的人敌视,把自己的当作是正义的,在自己正义的范围中,绝不允许有反对自己的人。你是不是这样?那所有人是不是都这样?

前苏联的领袖斯大林是最好的例子,在他的一生中,高度集中和自我为中心是他最为骄傲的东西。斯大林有伟大功绩,在他的世界里,他绝对是正义的,但是在二战期间,斯大林擅作主张与美国签下了对中国不平等的条约。这是正义的吗?在斯大林眼里,他得到了利益,这便是正义。再说现在的国际问题,哪一方是绝对的正义,又或是绝对的罪恶。正义的一方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阴暗,而罪恶的一方也有着鲜为人知的光彩。正义是难衡量的,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

我们现在的生活里,定会有阻碍你前进的人,你前进的路上出了绊脚石,踢走是本能。当你想要学习时,有人来和你请教问题,而问题正好是你也不怎么会的,你并没有听他讲话,而是把他轰走了。从中很难定夺公平的存在,很难说正义或罪恶。

篇7:强国博客读后感

应届毕业生读后感网带来一篇读后感铭文,请参考阅读;

近日,笔者在《强国博客》拜读了罗宗华撰写的《毛泽东何以让中国人活得踏实有尊严》一文。这是一篇不可多见的充分表达了民声民意的好文章,故一发表就得到万名以上读者的一致赞同,在广大网民中引起强烈的反响。足可见,毛泽东让人民活得踏实有尊严,这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历史事实。

该文作者本着尊重历史的求实态度,从毛泽东时代群众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全民享受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干群关系水乳交融、理想信念深入人心以及国家意志强大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毛泽东之所以能让中国人活得踏实有尊严的原因所在。窃以为,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最为关键的一条是,举国上下继承革命先辈的共产主义理想,有着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强大精神支柱。

毛泽东同志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尊严问题,说到底是精神层面的问题。一个人是否活得有尊严,不在于其物质上何等富有,不在于其从社会获取了多少,而是取决于其为社会付出多少的奉献精神。一个民族是否有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尊严,不是取决于他们的国家在经济上何等繁荣,而是取决于是否有一个伟大的理想与信仰作为精神支柱,取决于一个民族的工农大众在自己的国度里是否具有作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物质财富创造者应有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毛泽东时代,恰恰具备了让中国人活得踏实有尊严必须具备的这两个基本条件。而旧中国那几乎拥有全社会所有财富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他们最终被人民唾弃的历史证明,任何只拥有物质财富而得不到民众拥戴的统治者,他们除了骑在人民头上的淫威,绝无真正意义上的尊严可言。旧中国中华民族民不聊生的屈辱史证明,一个只有少数人富裕而大多数人贫困的民族,也同样不可能有一个民族的尊严。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之所以有理想、有信仰,有作为国家主人的自豪感,活得有尊严,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和与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所决定的。即便在改革开放后进入社会转型期,小平同志仍然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百年不动摇”。

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私有制是万恶根源。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他们的理论:消灭私有制”。以所有制为核心的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以至决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毛泽东时代坚持公有制经济基础,并有一个与其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消灭了产生剩余价值剥削的私人资本,废除了雇佣劳动剥削制度,同时在全社会倡导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集体主义的思想观念。在毛时代公有制条件下,彻底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真正实现了“让人民体面地劳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确立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在毛时代公有制条件下,执政党践行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守“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在毛时代公有制条件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继承为建立新中国流血牺牲的几千万革命先烈的遗志,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誓死将共产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制度,才能让中国人活得有尊严。这就是毛泽东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也是毛泽东让中国人活得踏实有尊严的根本原因。相反,在全面实行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必然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一切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和终极目的,因此,必然会造成极少数人拥有社会绝大部分财富,导致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必然会迫使劳工大众沦为替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奴隶,以至完全丧失劳动者应有的尊严乃至人身安全。

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强调的是,即便在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凡存在私有制下雇佣劳动剥削的地方,劳动者的尊严和人身安全仍然没有保障。人们没有忘记,这些年来由于官煤勾结敛财导致矿难频发,夺走了多少无辜矿工的宝贵生命;又有多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在超工时、超负荷的危险作业中发生工伤事故而死于非命;特别是震惊全国的富士康十三名年轻员工不堪忍受劳役折磨而相继跳楼自杀的悲剧,更是令人不寒而栗。这些血淋淋的事实,难道还不足以揭露资本的嗜血本性,说明私有制是万恶根源吗?试想,毛泽东时代会发生这样的人间悲剧吗?!

此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也告诉我们:当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基础完全蜕变为私有制后,其原先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上层建筑和没有阶级压迫剥削的生产关系,必然也会随之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工农阶级的社会地位也必然会由拥有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沦为受私有制雇佣劳动剥削的奴隶,更遑论有什么做人的尊严了。

以我之见,与其说是毛泽东时代让中国人活得踏实有尊严,不如说是毛泽东时代坚持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公有制经济制度让中国人活得踏实而有尊严。

篇8:微型博客与传播学

1 微博的起源与界定

微博是继博客后的一个新的信息传播平台, 最早来自于美国的Twitter网站, 它相对博客来说有言简意赅的特点, 因为一条微博只能容纳140个字。不过微博与手机短信等其它的传播媒介之间实现了互动, 因而微博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 加之它没有博客对语言组织能力的要求那么高, 只要你有只言片语都能表达出来, 对使用者的电脑技术水平的要求也相对比较低, 所以微博所能传达的信息量是相当丰富的。正如新浪微博的宣传语——“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一样, 微博是一个很随性的网络传播平台, 自由, 不受时间地点及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 什么时候突然有了想法, 看到了有趣的事儿, 就可以迅速地将你的心情与大家分享, 这样不但可以及时得到博友的互动回复, 也可以避免了回家上网发帖或者写博客需要克服的遗忘和懒惰, 方便快捷。

微博不同于博客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它“背对脸”的交流方式。打个比方, 平常我们关注某个人的博客, 需要进入他的主页, 才能查看他所更新的内容再回复评论, 这样相当于你与你所关注的人在进行一种“面对面”的交流。而微博则像是你站在众多人的身后, 可以看到他们在做什么, 如同过客一般, 不需要与他们直接交流, 就能满足你的好奇心。当然, 如果你对某一个人特别感兴趣, 就可以“关注”他, 他在微博上的动态都会出现在你的“信息墙”上, 这样就不会漏过关于他的点点滴滴。微博的创始人之一埃文·威廉姆斯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微博就像是一面墙, 所有的用户都能在墙上面任意涂鸦, 这些涂鸦是大家都能看见的。”平民化、简短易用、方便快捷、有很强的互动性这就是微博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之间的不同之处。这让我不禁的想, 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是否适用于微博呢?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微博

2.1 微博也属于第四媒介

我们知道, 作为第四媒介的因特网 (Internet) 因其信息量大、传播迅速、不受地理的限制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也有它的弊端。就是网络上很多的虚假信息会对我们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到我们的正常生活, 微博亦是如此。正如前一阵, 网上疯传这样的一条消息:金庸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时07分, 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事实上, 金庸先生依然健在, 而他莫名其妙的“被去世”的消息正是源自于新浪微博。此微博一发出, 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被无数人转发, 造成了金庸先生逝世的假象, 使得众人为他伤心缅怀。由此可见, 微博的传播速度之快, 传播范围之广, 作为娱乐消遣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是再好不过, 但还要明辨是非去伪存真。

2.2 多重的传播者身份

微博为什么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在微博这个平台上, 我们不仅仅是信息的生产者, 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 这样我们每个人既是传播主体又是传播媒介, 更是受众, 这样多重的传播者身份, 让我们乐在其中, 充满着积极性。信息传播也更个性化了, 而不再是传统媒介集中式的传播信息, 以便自己筛选, 选择感兴趣的信息进行关注。

2.3“沉默的螺旋”不再沉默

在传播学中有个“沉默的螺旋”理论, 说的是人们在表明自己观点发表见解的时候, 总是会先对周围的人的意见进行观察, 当发现自己的观点属于多数人拥有的“优势”意见的时候, 就会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反之, 就会服从周围环境的意见压力, 选择“沉默”或者是附和。这样, 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优势”意见, “劣势”意见的支持者就越来越少。最终形成“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说明了个人意见的表达其实是一个社会的心理过程, 大众传播会通过制造这种“少数服从多数”的意见环境来影响舆论, 人们会判断自己所处的社会群体的意见导向, 或通过大众传播来判断周围的意见, 再做出决定。

而微博是一个以“背对脸”的方式进行交流的平台, 其特有的多元化、匿名性的特点, 就会缓解这种“沉默”。“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个体对社会群体的意见孤立产生恐惧, 而在微薄的传播中, 你可以知道多数人的意见导向, 但在发表自己“劣势”意见的同时也不会收到舆论压力从而产生恐惧。在微博上, 人们反复的转发着同一条信息, 媒介范围的广泛、速度之快, 都使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识产生极大的影响, 即使是少数人支持的观点在微博上也可以独立鲜明地存在。所以微博是不是可以打破“沉默的螺旋”理论, 让这个螺旋不再旋转。

2.4 微博的“议程设置”

大众传媒报道一些“大事”也同样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媒体反反复复对其强调越多, 关注度越高, 公众对该问题也就越重视。这就是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就像新浪微博中, 姚晨的人气关注度一直处于第一位。其实不但是明星本人、还有新浪微博本身, 都在对她的人气、关注度进行炒作, 而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自然也会跟着一起“炒”。越是在排行榜上高居不下, 也就有越多的人在关注着她, 这样, 姚晨的关注度就会一直快速增长。当然, 随着狂热粉丝的宣传与转发, 名人微博的点击率一直都很高, 而且吸引着更多的人加入微博, 微博的队伍还在不停的人壮大之中。

2.5 微博理论上能使受众获得应有的权利

在大众传播理论中, 受众拥有传播权、知晓权、和媒介接近权。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毕竟传播资源有限, 受众几乎无法实现这些权利。例如知晓权, 其实大众传媒媒介已经在努力将最最真实完整的报道传播给大众, 但因常常会受到各方面的压力, 这样的知晓权就不可能完整的实现, 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或部分实现。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迫于压力不让报道的新闻, 这点已经不足为奇了。而微博作为一个匿名的大众传播媒介, 可以很好的改善这种情况。没有人限制你的言论自由, 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 信息主体越来越平民化, 而且在与日俱增。这就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集中地将较“权威”的信息传播给我们有很大的不同, 在微博上, 每个人都是一个传播中心, 可以说“处处有中心, 而又处处无中心”。就像在我的微博主页上, 我就可以形成一个以我为中心的信息网, 我可以发布自己的信息, 也可以转发我喜欢的信息, 而人人都可以拥有一张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息网, 当信息网互相纵横交错时, 就形成了一个多维的信息空间。理论上说, 只要你是微博的用户, 就可以利用微博这个“无障碍”平台来实现自己作为受众应该拥有的权利。

3 结语

微博以其便捷性、原创性和“背对脸”的匿名交流方式深得人们的喜爱。只言片语就能简单的满足你的表达需要, 也更贴近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可以说,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传播媒介, 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它有它的独特之处, 这也是微博会受到大众青睐的原因所在。人们需要更好地运用微博这个传播渠道, 才能把微博价值展现出来并造福全社会。而我们现在就可以预见的是, 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的成熟, 微博将会对大众传播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昌330031)

集体仪式是社会整合的一种核心媒介, 人类学家戴维·科尔泽认为, 没有仪式就没有民族。现代传媒介入到传统仪式概念中, 媒介仪式对我们内心集体意识的活化和价值体系的建构有重要作用, 媒介仪式成为国族身份建构和认同巩固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央电视台的春晚作为媒介仪式的典型, 怎样展示对国族认同建构和强化的魅力呢。

1仪式、媒介仪式、媒介事件、国

族认同等概念的界说

1.1仪式与传播的仪式观

广义上来说, “将所有由传统习俗发展而来、被人们普遍接受并按某种既定程序所进行的活动与行为都称为仪式”。仪式具有时空性与参与性、程式化与重复性、象征性与表演性等特点。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 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 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

1.2媒介仪式与媒介事件

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提出“媒介事件”:“即是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事件, 这些事件包括划时代的政治和体育竞赛。表现超凡魅力的政治使命, 以及大人物们所经历的过渡仪式——我们分别称之为‘竞赛’、‘征服’和‘加冕’……”把仪式人类学引入大众传播, 在“仪式”的基础上提出“媒介事件”概念。而媒介仪式, 就是“广大受众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参与某个共同性的活动或者某一事项, 最终形成一种象征性活动或者象征性符号的过程。”媒介事件是媒介仪式的基础, 媒介仪式是在媒介事件基础上进行“仪式化”表达的产物。

媒介仪式对国族认同的建构与强化

——以2011年春晚为例

文丨管文琦

摘要:国族认同的建构与强化是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任务, 媒介仪式是大众传媒和受众对特定情境、象征资源的共享性过程, 成为国族认同建构与强化的主要机构之一。笔者借鉴传播仪式观的研究思路, 从媒介的角度切入认同的研究, 以2011年春晚为例, 分析春晚如何作为媒介仪式, 探究春晚通过哪些途径实现对国族认同的建构与强化, 进而反思利用媒介仪式进行国族认同建构与强化的多层次原因。

上一篇:不害怕的新年下一篇:综合治税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