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博客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2024-05-02

论博客传播中的伦理问题(精选5篇)

篇1:论博客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论博客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文章探讨了博客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博客传播带来的`伦理问题,分析了引发博客传播伦理危机的原因,并提出了消解博客传播伦理难题的对策.

作 者:张峰 ZHANG Feng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1刊 名: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9(5)分类号:B82-05 G206.2关键词:博客传播 博客伦理 网络伦理

篇2:论博客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伦理视角下的博客问题研究

被提名为近年来互联网上“最精彩的生活方式”的博客影响越来越广泛,博客现象火热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博客作为信息来源却造成虚假信息泛滥,博客的半公开化写作与隐私保护的冲突,博客共享本质造成博客知识产权维护难的问题以及博客作为互联网财富新增长点的潜力与空间浪费严重的`矛盾等.文章通过分析博客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博客现象带来的影响,并结合现实情况,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作 者:章慧 ZHANG Hui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北京,100876刊 名: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9(6)分类号:B824 G23关键词:博客 博客现象 伦理 自律

篇3:网络新闻传播伦理存在的问题

然而, 在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中, 引发了假新闻、新闻侵权等道德失范的伦理问题。这些问题扰乱了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 阻碍了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 值得我们关注。

一、虚假新闻泛滥, 破坏新闻真实性

新闻传播引发的诸多伦理问题中, 假新闻问题愈演愈烈。当今新闻媒体的竞争愈发激烈, 各种假新闻屡禁不止。这不仅破坏了新闻的真实性, 也大大降低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在每年《新闻记者》杂志的假新闻评选活动中, 网络假新闻都占有一定比例, 网络媒体从转载假新闻的辅助地位, 逐渐变为独立制造、传播假新闻的主体。

(一) 追求时效, 把关不严, 转载未经核实的虚假信息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网站之间的争夺战甚至以秒而论。当媒体过度追求时效性时, 对新闻内容的把关就会减弱, 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便很难得到保证。部分采编人员素质不高, 容易产生造假行为。在点击率就是生命的今天, 为了吸引更多读者, 不少采编人员不惜有意忽略一些细节, 甚至添油加醋, 使新闻变得“好看”。有的人甚至由于惰性和截稿压力, 采访环节偷工减料, 造成新闻失实。

随着网络技术和自媒体的普及, 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一些传统媒体通过网络获取信息, 不经核实便轻易发稿, 引起网络媒体的大量转载。此时, 网络媒体充当了放大镜的作用, 扩大了虚假信息的传播范围。如《新快报》陈永洲连续发表十余篇诋毁中联重工的新闻稿, 很多网站未经核实便争相转载。

(二) 媒体追逐名利, 炮制假新闻以求利益最大化

提高点击率是每个网站竭力追求的目标。一些网站为了迎合受众口味, 重点发布猎奇、低俗的新闻。在利益的驱动下, 新闻媒体忙于抢新闻、争独家, 以揭露、批评负面新闻扩大知名度。在急功近利心理的驱使下, 部分网络新闻媒体不得不炮制耸人听闻的“奇异”事件博取受众眼球。

除了由新闻媒介炮制的假新闻, 一些网络推手和公关公司有意制造骇人听闻的网络事件, 骗取点击率和关注度, 以达到炒作目的。在自媒体普及的今天, 一些博主、自由撰稿人, 充分利用低俗、猎奇的事件吸引受众, 使假新闻现象屡禁不止。

二、违背新闻职业道德, 侵犯公民权利

网络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分散、宽泛的渠道, 其庞大的信息承载量加快了信息交流, 言论自由得到增强, 随之带来的是大量网络新闻侵权问题。由于网络新闻数量庞大, 网络新闻侵权的表现是多样的。

(一) 侵权名誉权

名誉权, 是指公民或法人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 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

网络新闻对公民名誉权的侵害, 主要指网络媒体发表失实的报道、评论, 或者网民发表的侮辱、贬低他人人格的语言。由于网络新闻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侵害名誉权产生的后果比传统媒体更严重。

除了侵犯公民个人名誉权, 部分媒体对“法人”名誉侵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网络媒体, 由于采访环节的疏忽造成失误, 或者故意捏造事实, 诋毁报道对象。2013年6月, 中国商报记者带领非本报人员赴青海都兰县采访。随行人员途中向多家单位索要钱财。索要未成后, 中国商报记者及其随行人员将不实报道登载在网络上, 给被采访单位的名誉权造成了损失。

(二) 侵犯个人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网络新闻传播中保护个人隐私更加困难, 保护网络中的个人隐私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在网络新闻报道中, 由于一些新闻工作者的疏忽, 无意中将报道对象的身份信息、住址、电话等涉及隐私的信息报道出来, 给报道对象正常的生活带来不便和隐患。还有一些新闻工作者视职业道德而不顾, 为了争夺点击率, 不惜故意暴露新闻主人公的个人隐私。如某网站报道深圳福田扫黄的新闻, 将失足妇女日记拍照公之于众, 故意使用“卖淫女”“日记”等诱惑性的关键词讨好受众, 践踏了失足妇女日的隐私权。

侵犯他人隐私的现象, 更多地出现在娱乐新闻中。为了满足受众的好奇心, 娱乐媒体挖掘明星隐私几乎到了无底线的程度。娱乐记者为获取所谓的独家新闻, 采取暗访、跟踪、偷拍等不光明甚至违法的方式。报道内容从明星电话QQ号, 到男女星出双入对、共同出游, 再到女星到医院孕检, 娱乐记者深入到明星生活的方方面面, 费尽千辛万苦地爆料。这种报道不仅真假难辨, 也侵犯了明星的个人隐私, 会对其正常生活造成困扰。

(三) 侵犯著作权

著作权也称版权, 是指作者及其他权利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

在网络新闻传播中, 因特网是新闻传播的载体, 数字化和虚拟性使新闻作品极易被复制、改编和传播, 这对于原作者的著作权是一个极大的威胁。网络新闻侵犯著作权有多种形式:剽窃他人作品, 利用他人作品拼凑、编造新闻作品;将在网络上传输的作品下载并刻制成光盘, 公开传阅;未经许可将他人作品的原件或复制品, 提供到网络上进公开交易或传播等。

一些网站在非法转载新闻的过程中, 改变或隐藏被转载新闻作品的作者、出处, 直接侵害了版权人的著作权。如2014年1月, 财新网连续发表独家报道, 揭露前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谷俊山的贪腐问题。由于题材的重大性, 报道一经刊发, 引起媒体的大量转载。然而在转载过程中, 多家媒体篡改了报道来源, 使付出巨大财力、人力报道此事的财新网权益尽失。为此, 财新网发出了侵权公告, 维护自身著作权。

三、低俗化价值取向, 造成信息污染

随着网络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普遍应用, 部分网络新闻在市场化竞争和受众对娱乐的需求中逐渐显现出低俗化倾向。网络新闻报道过度煽情, 追求强烈的感官刺激, 使拳头、枕头、噱头, 逐渐成为哗众取宠的法宝。低俗化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 极度渲染暴力、血腥

长久以来, 网络社会新闻津津乐道于凶杀、抢劫等犯罪案件。一些媒体在报道中不反思事件原因, 不宣传法制, 反而详细描写作案过程, 描写夸张、富有戏剧化, 甚至贴出作案工具和犯罪现场的血腥图片, 给受众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这样的报道会对受众造成心理危害, 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甚至引起模仿, 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 漠视生命, 缺乏人文关怀

在网络社会新闻中, 时常出现死亡、疾病和灾难报道。一些报道似乎将死亡看作家常便饭, 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 漠视苦难, 轻薄死者, 缺少同情心和人文关怀, 甚至将死亡娱乐化。将他人的痛苦作为卖点, 是网络媒体的一大特点。如“病房里的婚礼”题材的新闻, 报道者将身患绝症的主人公推向受众, 对这种报道可能给其带来的伤害不以为然。

在灾难报道中, 网络媒体仍缺少人文主义关怀。如某汽车网站为盘点几款汽车的安全性, 网站首页登载的标题为“这里有你最想看到的”, 配图是一辆越野车撞在树干上, 车头严重变形的照片。以车祸作为吸引受众的噱头, 是对生命的不敬, 也是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在一些网络报道中, 死亡人数只是冷冰冰的数字, 而追踪大小官员的救灾行程, 才是报道的重点。灾难给人们带来的“悲剧”, 却成为救援抢险的“颂歌”。

(三) 忽视传统美德, 宣扬拜金主义

随着网络报道影响力的扩大, 网络新闻产生的后果不容忽视。当前, 物质条件大幅度提升, 社会生活中浮夸风、拜金主义泛滥, 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需要传统美德的规范。一些网络媒体带着艳羡的眼光炒作“土豪”们挥金如土的奢靡生活, 甚至作出奢华婚礼的专题报道, 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一些报道言语中带有对浮华生活的羡慕和向往, 这样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放纵生活推波助澜, 只会误导受众, 助长社会的不正之风。

(四) “色情新闻”大行其道

现实生活中, “丰乳”“翘臀”是美的表现, 但将其作为新闻吸引受众的噱头, 则有悖于道德。为了博取眼球和点击率, 多数网络新闻对受众的挑逗并不是赤裸裸的, 而是与“性”打擦边球。

这类报道往往与女性的“身材”相关, 文字露骨、挑逗, 配图火辣、暴露, 如车展上某某模特“真空上阵”、某某明星“走光”“露点”。在版面安排上, 这种露骨新闻常与挑逗性的图片编排在一起, 以便增加点击率。有些网站甚至将其置于严肃的政治新闻一侧, 以提供娱乐为由, 行哗众取宠之实。

(五) 追异猎奇, 使用“标题党”制造噱头

许多网络媒体充分利用受众的猎奇 (下转第103页) (上接第100页) 心理, 制造并传播八卦新闻。同时, 为获取点击率, 利用受众的“审丑心理”伺机炒作。从以丑为美的凤姐、小月月, 到以衣着暴露、言辞粗俗的干露露母女, 卖弄丑态的所谓明星在网络新闻的炒作下, 一次次冲击着大众的审美标准, 使社会主流价值观受到一定程度的动摇。同时, 在标题制作上, 许多网络媒体语言过于媚, 一些网站为了吸引受众, 通过文学手法加工出夸张、煽情的“标题党”。

网络新闻传播为受众带来了诸多便利, 却也引发了诸多伦理问题。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下, 如何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传播秩序, 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课题。

摘要:能否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 是衡量新闻媒体业务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之一。随着网络技术在新闻业的广泛应用, 网络媒体间的竞争可谓分秒必争。然而, 在信息膨胀的当下, 网络新闻传播出现了新闻造假、新闻侵权和低俗等伦理问题。随着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 这些问题愈演愈烈, 有碍于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 值得我们重视并采取应对措施。

篇4:论博客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摘要]网络传播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形式,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生活。网络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是双重的,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网络道德素质,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对社会伦理道德的积极影响,消除其消极影响。

[关键词]网络传播;伦理;道德

[中图分类号]B82-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1-0125-06

一网络空间及网络传播的特点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依托的网络也得到了飞速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原来只为军事、科研、教育服务的因特网,开始广泛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网络空间(cyberspace),构筑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网络社会,使人有了第二生存空间。

作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具有自己的特点,对于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从技术性和社会性两方面来把握。

从技术方面看,网络技术可以说是现代高科技的集大成者,它综合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等等。同时,网络的每个结点是一台台电子计算机,这些单独的电脑以“分组交换”方式链接起来,形成相互关联的分布式网络。由于采用了以上高技术和“分组交换”的链接方式,所以,网络作为信息传递活动的平台,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流向复杂、信息可以在网络中自动贮存和复制等特点。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网络的上述技术特点,导致了网络空间具有与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不同的“社会性”特点,这具体表现为:

首先是无权威、无中心性。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权威和中心,人们的生活常常受权威和中心的支配,服从权威、服从中心乃是人们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网络社会中,权威和中心都不复存在了。这首先是由网络技术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网络的结构是按照“分组交换”方式链接而成的分布式网络,不存在一个管理和控制中心,因此,它具有非中心化特点。在网络社会中,由于身份通过数字化处理而隐匿起来,因而,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权威,而这也就恰恰消解了权威,权威的消失同时就是中心的消失。所以,在网络社会中,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也不存在谁统治或支配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有人把网络社会称为“没有首脑、没有法律、没有警察、没有军队”的无政府社会。

其次,网络社会生活具有虚拟性。在网络空间中扮演各种角色身份的人并不一定要真正享有此种角色身份的权利,同时也不一定真正承担此种角色身份所固有的义务。我们知道,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具有一种角色或多种角色身份,而每一种角色身份都意味着相应的权利与义务,这些权利与义务构成了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一种角色的本质规定。例如,一个人在家庭生活中具有“父亲”这样一种角色身份,那么,这里的“父亲”就决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而是以“父亲”这一角色所具有的权利和必须承担的义务为实质内容的。然而,在网络社会生活中,具有某种“角色身份”的人并不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因为这一切都是虚拟的。“网婚”就是这方面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证。有调查资料显示:许多“网婚”男女都有自己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的妻子或丈夫,但他(她)们仍然在网上结成“夫妻”。有的甚至还同时拥有多个“妻子”或“丈夫”。这些“夫妻”在网络空间中购置“房产”、开办“公司”、“生儿育女”,但所有这些都没有实质性内容。

再次,网络社会中,人的活动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人们之间的交往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也突破了“社会的藩篱”,因而也使交往成为个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个人实现了对其交往关系的自由占有。在这个社会中,人们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若是觉得空间环境不好,可以自己修改、创造或者选择到满意的空间或社群中去,他们真正拥有了意志自由(除了技术原因而受到的制约)。

第四,具有更大的开放性。网络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每一个空间、每一种文化、每一种规则、每一个社团,知道的或不知道的资源似乎都平等地对每个人开放。信息可以从一个地方方便、快捷地传到另一个地方去。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价值观念和不同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网络传播是以电子为媒介、以网络空间为平台的信息交流活动。受网络的技术特点和社会特点的影响,网络信息传播有着鲜明的特点,这使得网络传播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单一的信息传播形式。

首先,从网络信息传播活动的两极即传播者和接受者来看,两者都存在多样化和难以确定的特点。在以往的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传者两者都是可以确定的,而网络传播与此不同,由于网络是一个开放的、无国界的空间,有来自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等等都可能极不相同的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播者,同样,也有其生活背景都可能极不相同的受传者,这就使得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即传播者和受传者呈现出多样化、难以确定的特点。网络传播的这一特点,使得它和以往的大众传播也不相同。大众传播是特定的组织向不特定的大众进行的信息传递活动,在大众传播中,虽然受传者是不确定的人数众多的普罗大众,但是,其传播主体却是确定的。

其次,从信息传播的方式看,网络传播同样有着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方式的特点。在以往的人际传播中,信息在特定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两者之间流通,传播者和受传者随时发生着身份、地位的转换,其信息媒介主要是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等,而在网络传播活动中,即使是与传统人际传播极为相似的网络聊天,也有着和传统人际传播的不同之处,如因为隔着电脑,聊天者可能连对方的性别都不清楚,更不用说对方的个性特征了;又如,网络聊天活动,传播者和受传者虽然也可能发生着身份和地位的互换,但这种互换却取决于双方的态度,因为面对着的是机器、是电脑,所以,肢体语言不能充当信息符号,这样,若受传者保持沉默,那么传播者就无法成为受传者,而在现实生活的人际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身份和地位的转换是必然的,它不取决于主体的意愿,除非终止这种传播活动。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中的人际交流,已经可以达到如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那样身临其境的效果,如网络视频聊天,但这仍然不可能像传统的人际交流那样亲近和密切。实际上,通过视频进行网络交流的双方都不过是在观看互为演员的电影或电视。况且,网络人际交流比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流的方式更多,可以选择视频方式,也可以不选择;可以选择言语交流,也可以选择非言语交流,而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其交流形式则是相当有限的,而且交流形式选择所受的制约也很多。

在传统的组织传播中,信息的传播有由组织结构所规定了的特定的渠道,如上行传播、下行传播、

平行传播等,而在网络传播中,就不可能存在上行传播或下行传播,而只有平行传播,而且,由于网络的开放结构,信息一进入网络,就很难对它的流向进行控制,而组织传播中的信息流向则是封闭的。

就网络传播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而言,两者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有一个信息的发送中心,其传播方式是信息经由印刷媒介或电子媒介由一个中心出发,向四面八方进行传送,它实际上是面向大众的传播,而不是大众在进行传播。而在网络传播中,由于没有中心,因而每一个网络用户都是一个中心,是一个信息的集散地,他(她)既是信息发送大军中的一员,又是信息接受大军中的一员,因此,在网络中,大众既是传播的主体,又是传播活动所指向的对象。相对于传统意义的大众传播而言,它更接近大众传播的真义,是真正的大众进行的面向大众的传播。

再次,从对信息传播活动的管理与控制来看,网络传播比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活动都难以控制。在非网络传播无论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还是大众传播中,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传播活动进行控制,从而把传播活动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例如,通过书报检查制和影视审查制,可以对大众传播中的信息生产和发布进行控制,从而控制信息内容;可以通过信息发布范围的限定来限定信息的接受范围;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由于传播活动往往在熟人之间进行,因此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都会对传播活动产生实际的制约。

但是,在网络传播中,上述情形发生了变化。首先,由于网络结构及其功能的独特性,网络没有权威的管理者,没有信息的集中地,网络活动的主体包括传播者和受传者是分散的同时又是不隶属于任何一个组织机构,因而,传统的控制机制在网络传播中基本失效了,社会组织既无法对传播者的信息生产和信息发送行为进行控制,也无法对受传者的信息接受行为进行控制;既控制不了信息的内容,也控制不了信息的传递过程;其次,网络传播的离群性、隐匿性,使网络传播活动者的外在压力包括法律、道德和群体性压力大大弱化,正因为如此,网络活动主体的自我控制力也大大弱化了。所有这些,都使得网络传播更容易引发法律和道德方面的问题。

二网络传播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双重影响

依靠高技术支撑起来的网络传播,对人类伦理道德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复杂的。这是因为,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必然改变人类的活动方式并引起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情感等方面的变化。若从性质上来考虑,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网络传播对人类伦理道德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

1.网络传播对伦理道德的积极影响

首先,网络传播拓宽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开辟了新的道德领域。道德从来就没有自己独立存在的领域,它始终是作为人的生活的“横截面”而存在的,即它渗透在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范围在不断地扩大,由此必然引起道德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网络传播是随着现代大众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它使人类传播活动的手段和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活动形式,与之相伴随的必然是相应的伦理道德的产生和发展,这就是现在人们称之为网络伦理的这一部分。可以设想,没有网络传播,也就不会有网络伦理的产生。

其次,网络传播需要人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并为培养人们高度的责任意识提供了契机。网络传播突破了传播的时空制约、提高了传播的速度,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传播活动。但是,网络传播主体的隐匿性、多样性及传播内容的难控制性,都可能使网络成为一个良莠不分、鱼龙混杂的场所,而资源的共享性,又使得其可能导致的危害远远大于其它形式的传播活动。这一切,都要求网络社会的人们具有高度的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意识。

再次,网络传播对人们的某些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自主与独立意识。网络是基于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网络社会公民必须自己决定自己干什么、不干什么以及怎样干,“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做主”、“自己管理自己”,做网络社会的主人。

奉献与共享意识。网络是基于资源共享建立起来的,网民要遵循如下共同原则:所有网的子网可以彼此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所有的子网和计算机也要为网络提供资源。因此,没有奉献精神,没有资源共享意识,就不存在网络,就没有网络传播。奉献精神是网络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原则。

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集合,它将世界上数以万计的计算机和网络互相联在一起,既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又相互独立,分散管理。它没有中心,没有领导管理机构,没有人比其他人享有更多特权,权力、阶级、阶层甚至地理位置、国家、民族、种族,在网络事实中都失去意义。每个网民都可能成为中心,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不再受等级制度的控制。个体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加强,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提高道德主体的创造性。

自由与民主意识。网络的核心是自由、开放。在虚拟化网络社会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有发言权,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自由地选择和取舍,无须服从他人命令。因此,网络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自由、民主意识得到了全方位的锤炼和提升。

最后,从网络对社会道德的运行机制来看,网络也提供了积极的作用:网络工具有利于道德观念的快速传播,特别是一些道德榜样和道德示范、道德宣传的传播十分迅速;有助于道德教育;网络有助于道德关怀的实时送达,没有时空的障碍;网络有助于道德评估机制的建立,节省建立的成本,提高评估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及时性;网络有助于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

尽管网络传播对人类道德生活具有以上积极意义,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我们在充分注意网络传播对人类道德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对于网络给人类道德生活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应高度关注。

2.网络传播对伦理道德的消极影响

网络传播对人类的伦理道德生活也有其消极影响,这些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首先,助长人们的无政府心态。我们知道,网络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无权威、无中心,因而网络社会就不存在一种对人们的言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体系,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言行往往因此而变得肆无忌惮,在现实社会交往活动中受到种种约束的言行,在网络社会中被彻底地“解放”。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人的某一行为不断重复进行,那么,它就会成为人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并深刻地影响人的心理。正因为如此,生活在无权威、无中心的网络社会中的人们,长期受到这种无权威、无中心的影响,就可能形成一种无政府心态,从而构成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严重威胁。

其次,网络社会也可能导致人们责任意识的淡化。网络传播之所以会导致人们责任意识的淡化,

其根源在于网络社会的特点。我们知道,网络社会具有虚拟化、隐匿性、无权威性等特点,所有这些,都存在着淡化网络主体责任意识的巨大可能性。虚拟化使得网络中具有某种身份的主体并不一定要承担与此身份相应的社会责任,这种虚拟的身份与责任相分离的特点会对网络主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主体在网络社会中的真实身份的数字化即其隐匿性特点,使网络社会交往中的责任难以落实到具体的、现实的主体身上,从而使网络社会中的交往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处于“虚悬”状态;网络社会的无权威性使网络交往主体缺乏承担责任的强有力的外在制约力量。所有这些,都有可能使网络主体淡化自己的责任意识。而当网络主体把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混为一谈时,这种可能就成为了现实。

再次,网络传播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因特网的突出特点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过去因为这些限制而无法建立的交往关系,借助网络可以建立起来,并因此而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是成为了现实。但人类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则是现实人际关系的疏远。在网络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存的第二空间的情况下,人们利用网络在家办公、购物、甚至旅游;人们利用网络发布自己的观点,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欲望,但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协调好这些分散在不同空间中的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仅仅使用电子联系的方式是难以构筑起足够令人信任的人际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是最古老也是最基础的信任交往方式,但由于面对因特网,人们可以伪装成自己想成为的一切对象,所以,因特网也成为躲避现实、宣泄情感、表达欲望的理想场所,使人们可以不再在直接的、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去寻求沟通和理解,这就使原本冷漠的人际关系更加疏远。

第四,网络传播导致人的主体性的削弱。尽管网络给人们提供了更为简便、快捷并且是突破时空制约的交往方式,尽管因特网作为巨大的信息资源库给人们的活动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发挥,但是,必须看到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力和渗透力也造成了人们对网络的极大依赖,长期生活在网络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习惯于通过因特网来解决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寄希望于在因特网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现成的答案,获取各种各样的现成的、甚至是不知真伪的信息;他们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欲望和各种各样的观点,通过网络来进行自己的活动,一句话,通过网络来表达和证明自己的存在,离开了网络,他们就变得惊慌失措。其结果是与现实社会生活越来越疏离;另一方面则是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网络作为人的创造物,反过来支配了人的存在和活动,人的本原意义上的主体性即人作为自觉自由活动的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都被异化为一种对网络的主动、积极的依赖性,形成了典型的“网络异化”。

第五,网络传播存在着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巨大可能性,构成对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念的巨大威胁。网络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它突破了种族、地域、民族、国家和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等的制约。在这个开放的社会中,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有着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人们都借助网络这个载体来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网络社会成了一个展示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等的平台,这也使得参与网络交往的主体同时受着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影响,并进而使网络交往主体的价值意识包括信仰、理想、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等发生结构性改变。我们知道,现实社会是一个由主流意识形态统御的有权威、有中心的社会,这种权威、中心正是社会能够有序而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但是,网络社会是一个没有权威、没有中心的社会,即使是现实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在进入网络社会后也必然丧失自己的“主流”地位,不得不以一种平等的身份作为多元意识中的一元而存在,并受到来自其他社会意识的批判甚至嘲讽,不同社会意识之间相互的批判、嘲讽的过程,同时也就是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解构过程。这样,作为现实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心地位,在网络社会中被削弱、被消解,这一情形反过来又作用于现实社会,使现实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心地位的削弱,不再停留于网络社会中,而是在现实生活的社会中成为事实。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出入的活动主体,处在有权威与无权威、有中心和无中心的剧烈的冲突之中,其结果是使得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盛行,现实社会中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与中心地位被削弱甚至被消解。

三结论与思考

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网络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是双重的。如何发挥其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而避免其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是网络文化研究和网络文明建设中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消除网络传播的消极影响当然是一个系统工程,如加强对网络的管理与控制、完善网络传播立法等等。但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还是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活动主体的道德素质。

就网络道德教育而言,也必须注意到网络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首先,网络道德教育主体的不确定性。我们知道非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一般来说是确定的,即家庭、学校、社会、企事业单位,在网络道德教育中,这些主体当然仍然是存在并起着重要作用的,但是,网络是个开放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活动着具有不同道德价值观念、不同意识形态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的人,在网络社会中,这些有差异的活动者都在通过自己的网络行为相互进行着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一个网络活动者到底受到多少不同类型的人的行为的影响,这一点是难以确定的。

其次,网络道德教育对象的多样性。笼统地说,网络道德教育对象是广大的网络用户,但是,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社会,这就必然导致网络用户的千差万别。从来源上看,网络用户既可能来自同一个地区、同一个国家或民族,也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从年龄结构层次上看,既可能是青少年,也可能是中老年;从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上看,有高也有低;从职业看,网络用户遍布不同的行业,凡此种种,都说明了网络道德教育对象具有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

再次,网络道德教育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是由上述两个特点决定的。从教育主体来看,由于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除常规的家庭、学校、社会、企事业单位外,还有大量不确定的千差万别的网络用户,这就决定了网络道德教育主体有着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价值标准。如发布、浏览色情信息,在某些西方国家是合法的,也不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甚至在某些地区还受到肯定,而在中国,发布并浏览色情信息,通常都认为是不合法、不道德的,这就会导致道德教育内容的相互冲突,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络道德教育的难度。从教育对象上看,由于网络道德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这就大大增加了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设置的难度以及教育对象接受和认同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的难度。

最后,网络道德教育具有国际性和民族性。这是由上述第三个特征引申出来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便捷,信息交流的范围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客观上要求网络道德教育必须考虑到民族性和国际性,并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网络是全球化的国际性的信息交流平台,在网络中活动的人虽然是千差万别的,但是,这些社会性的差别在网络中都因为虚拟化、数字化和符号化而被从表面上消除了,人与人的交流成了符号的互动。正因为如此,网络道德教育就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某一个民族或者某个行业的事,而是全球化的国际性的事业,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来维护网络的健康发展。这要求网络道德教育在内容和标准上都应具有国际性。当然,强调网络道德教育的国际性,并不以排斥网络道德教育的民族性为前提,相反,它必须以充分尊重民族性为前提。这是因为,国际性离不开民族性,它是对民族性的概括和提升,但这种概括和提升并不是对民族性差异的消灭。国际性只能存在于民族性之中,离开了民族性的国际性,只能成为无本之木,将会失去自己存在的基础和条件。这意味着,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国际性的教育内容和标准,只有得到民族性的认可,才可能为不同网络道德教育对象所接受和认同,才可能现实地转化为网络互动者的自觉的行为规范。因此,在网络道德教育中,无论是借口国际性来排斥民族性,还是借口民族性来排斥国际性,都是错误的。

篇5:高校校园网络传播伦理问题探析

高校校园网络传播伦理问题探析

校园网在高校的迅速普及应用给高校师生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引发了校园网络传播伦理问题,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应当针对用户群特点采取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完善管理制度等措施来弥补相关法律建设滞后带来的问题.

作 者:张相坤 ZHANG Xiang-kun 作者单位: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浙江,临安,311300刊 名:湖南科技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年,卷(期):30(3)分类号:G20关键词:网络 传播 伦理

上一篇:我安全我幸福作文范文下一篇:银行对公存款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