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4-05-05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精选10篇)

篇1: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论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挥语文情感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语文教学的突出特征.许多教育家都特别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他们把情感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通过中外古今的优秀名篇引导学生诵读、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读出文章的美感来.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劳动、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 者:于艳荣 作者单位:五常市双桥中学,黑龙江五常,150200刊 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英文刊名:CUTTING EDGE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33.3关键词:情感 中学 语文 教学

篇2: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陈先林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月峰瑶族乡中心学校

湖南

郴州

423023)

摘 要: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和目标。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深筑学生真情实感的导流渠,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捕捉教学内容中的“情眼”,结合课文中的情和理做好教学设计,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的学习中来,在真切自然的情境中获得知识。

关键词:情感 情感教育 课堂 学生 语文教学 设计

每一个语文教育者上好一堂语文课,最重要的莫过于达到二个方面的要求,即一方面要促进学生语文认知能力的自由发展, 另一方面又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良好发展。语文认知与情感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对于语文教育而言,情感教育不仅仅是手段,更为重要的价值是目标。

语文情感教育以情感为灵魂,以体验为本体,以言语实践为媒介,这是其重要特性。语文教育是情感的天地,无论是在教科书中,还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必须坚持情感教学。情感教育须在课堂上饱含热情和激情,深筑学生真情实感的导流渠。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中就突出了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他认为教师应用情感进行教育,而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有机的统一体,教师要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教育环境。语文教育教学建立在情感教育的基础之上应该是理所当 1 然的,没有情感的熏陶与融合,沟通是无法进行的。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要充满激情地引导,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做好学生情感的导流渠,学生的真情实感出来了,自然学生心理必然处在兴奋状态,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教师在课堂准备上,一定要按照教材要求有目的地把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按一定的程序进行设计,结合思想品德、审美创新等对学生进行教育。1.1设计情感性教学导语,以情动人。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导语设计中首先要立足于以情动人,使学生缘情而入文,披文以入情。情感性导入语,要求讲课者“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列夫·托尔斯泰语)如于漪老师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课堂上哀思如潮,学生难以自控。这就是因为她“自己的教案就是用泪水写出来的”。设计情感性导入语的关键在于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为此,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把握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情感脉搏,然后再依此设计出与作者感情一致的导入语。在实际导入课文时,教师还需注意自己的语速、语调及面部表情等感染因素,要把文章中的感情充分得展现出来,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打开学生的心门。但这一点往往被不少语文教师所忽视。许多语文教师的教案,甚至是所谓优秀教案里根本见不到导语设计这一项。这恐怕不单是疏忽所致,而是由于其本身教学观念的残缺。有经验的老师则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甚至是为设计好导入语而费尽心思。当然,在语文课堂上,只有一个富有深情的导语设计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调控课堂情绪氛围,方有可能使学生随课文的情境变化而或喜或怒,或哀或愤,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1.2运用饱满的情感性语言,以情营造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通过教师语言来营造课堂情感氛围。教师的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激发学生爱学语文的基本手段。课堂教学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简练、生动,是否有艺术感染力,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每篇课文的感情色彩不同,或欢乐,或悲伤;或热爱,或憎恶;或抑扬,或低沉„„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有时像战鼓催征,雄兵开拔;有时如绵绵春雨,滋润心田;有时像江河奔流,一泻千里。教师的语言是比投影仪、录像机、电脑等硬件更重要的软件。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美熏陶。让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语言成为语文教学中超越时代具有永恒价值的应用软件。

当然,无论是导语设计还是语言艺术,教师的倾情投入既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源于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与深切感受。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深钻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教师自己首先要能被课文的人情美、言辞美所感动。没有这种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情不动则辞难发。纵然言于声也非出于心,不是伪饰,就是矫情。正如于漪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所说:“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披文以入情。” 情感教育运用在教学中必须以“理”为根基,要善于捕捉教学内容的“情眼”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找到作品中所固有的“情感韵味”,捕捉到教学内容的“情眼”,在学生与作品之间进行心 灵接触创造条件,让情感教学为学生与作品中的“情眼”穿针引线,才能正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1结合文风和文体来设计教学程序促进“文、情”并茂

一堂课里的“情”与课文的情感韵味必须相统一。一堂课效果如何教学程序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学程序的设计必须抓住文章的特性和“情眼”来“生情”,情生则文章韵味生。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教学语言,还是教学手段;无论是朗读,还是分析都应该一切以文本情感为中心。

从文章风格而言:同样是朱自清的散文,《绿》与《荷塘月色》在情感上所表达的基调有区别,一个是通过文中的“情眼”体现对梅雨潭绿忘情的眷恋,一个是通过文中的“情眼”体现在月夜里那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教师朗诵时就不能基于一样的感情基调。前者需要轻快而深情的朗读,后者只能用缓慢而低沉的语调。朗读郁达夫《故都的秋》和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只能是单个的朗读,而决不能像朗读《风景谈》或《土地》那样一个组或是整个班的齐声朗读。

从文体特点而言:诗歌、散文、小说、戏曲都既是语言艺术,又各自具有其本身的文体特征。因而教学中教师在紧紧抓住都是语言艺术这个共性的同时,还必须根据其文体特征来组织课堂教学。诗歌教学主要是多读,适当引导学生抓住“情眼”体会分析其意境与韵味;散文教学主要是注重品味其“形散神聚”的特点,也要强调多读;小说教学主要是立足于情节、人物、环境的分析与鉴赏。因而它们从课堂教学方式上讲,教师不能采用一个模式、运用同一种手段、按照一样的程序。原因是它们的风格与文体特征不一。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必须立足于教材的风格与文体特征,抓住文中的“情眼”,才能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2.2吃透教材,以情感激发促学生乐学还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

根据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实际水平来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步骤,通过组织教学,铸造课堂中的“情眼”,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 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情绪不是单向地被动接收来自教师发出的知识信息,如果是这样的话学生的情感也必然是消极沉沦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有些知识的学习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自己,而将自己置于旁观者的位置。知识信息的传递可以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那样学生的情感有时才会来得更加真切自然,学生的真情实感的流露或激发才会更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应用文、诗歌欣赏、基础知识检测等教学内容上,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竞赛、抢答、表演、朗诵等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做好了精心设计,乐从教来,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既掌握了知识,还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

总之,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而语文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情感体验的教学,能涵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以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唤醒情感--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李秀伟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M],赵福祺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于漪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3: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教学应关注它的教育对象———学生的情感发展与丰富, 促使受教育者———学生形成健康的、美好的情感以及积极向上的态度, 指导学生学会认识自我, 认识社会, 认识自然, 从科学的、奋发向上的角度规划自己的人生。可见,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语文课程是初中阶段最重要、最核心的课程之一, 与其他的学科相比, 有其独特的人文优势, 在此课程中实施情感教育, 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影响更加深远。另外, 在语文学科里, 它更加强调情感性。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 它不仅仅只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认识活动, 同时也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活动。因为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 师生双方都是有感情的, 都是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活生生的人, 这种交流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流露、情感的交流与交汇。其次, 语文课本的教材也不仅仅是一篇篇文章, 每一篇都是作者情感的外化。在教学中, 是师生情、生生情、教材情三者的交融与交汇, 是和谐统一的过程, 也只有这三者达到了这种统一和谐的境界, 语文课才能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教学目的, 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然而, 在现实的初中语文课堂上, 情感教育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并没有按照上述的要求去做, 甚至是违背了教学初衷。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缺乏正确的语文教育观。某些语文教师只是对语文的工具性加以重视, 但对其人文性却视而不见, 重知轻人, 重术轻人, 对教育的其他方面如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存有严重的忽视倾向。

二是过去应试教育的残余影响。虽然国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 但学校、教师为了追求高升学率, 高分自然就成了教学的唯一追求、唯一目的。自然, 在这样的教学体系下, 语文教学活动也失去了其自身原有的特点, 变成应试教育的工具, 课文的学习也变成理科的例题一样被解析。

另外, 情感教育还受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影响。语文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 也要有情感教育的修养, 要有爱心、信心和责任心等。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认为初中的情感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一、从语文课本的内容上

在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中, 要抓住课堂这一教学途径, 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寻找机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 他们在理解和接受事物的能力上日益增长, 但他们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 对事物的本质还不能看清, 在接受事物时, 往往就直接凭着主观的意愿去评判事物的好坏。并且, 教材里的文章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的信息, 还蕴藏着很丰富的情感因素。如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艺术的美、道德的美、人生的美等。这些文章美感内容很多, 而且多是精粹。因此, 要抓住这一机会, 充分挖掘语文课本中的情感内容,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1. 教师课前要对文章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时的思想历程以

及写作背景等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和深入的分析, 进入角色, 找出作者写作时的意图, 争取把作者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

2. 要精心设计导入, 特别是导语的设计, 带领学生自然地进入角色, 深刻地体会作者呈现的意境、心境。

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移情”和共鸣, 从而促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 个性变得积极, 这样就可以把那些消极的情感抛弃掉, 把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吸收, 从而收获美的享受。

二、从教学方式上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学生, 这本身就要求教师的语言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 是真情实感, 这样才能打动学生, 才能成为传授心灵的使者, 听到心灵的回声。

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 应该在追求精准的基础上使用多变的、丰富的语言来进行, 因为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易于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 可以把课堂教学变得很生动、活泼。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可以运用比喻、象征、暗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变得更加形象, 这样更有利于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某种表象, 包括视觉的和听觉的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应该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来有意地创设情境, 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期许, 调动求知欲, 发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 在上课的前几分钟, 使用独特的导语引入文章;在课中可以借助有关的音乐, 来渲染气氛, 从而给学生呈现一种相似的意境, 使学生在这种意境中体会文章作者的感受、感慨。

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教学技术也随之革新换代, 新一代的教学手段给教师带来了方便的同时, 也给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技术。像播放电影, 可以以视觉的形式来呈现信息。这种方式可以打开多种接收通道, 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激发、情感表露、情感收益达到最大化。

总之,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要很好地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进行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进行情感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 具体的在某一次课堂上运用哪一个更好, 这还需要具体事情具体解决, 当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进行情感教育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 这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卢家媚, 《情感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2].韦志成, 《语文教学情境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篇4: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历史;运用;质量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期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情感、道德情操的教育,特别不能有效地利用历史学科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使学生不能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现状实在不利于我们的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近年来,通过初中历史教学,我深切体会出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魅力”。

一、以情施教,做到师生情感交融

以情施教是情感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情感可以传递信号,具有感染功能。要达到这点,教师首先要会用表情表现情感,感染学生。当教师带着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时,学生会倍感亲切、温暖,课堂上老师的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振奋的情绪状态,就能更好地感染学生,教师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愉悦的情感,所以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应是快乐的,充满激情的,这样才有可能营造一种轻松的情绪气氛,让学生在快乐——兴趣的状态下参与学习活动,吸纳新信息。反之,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气氛紧张,造成学生心理封锁,阻碍新信息的输入。教师只有以情施教,才能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生成”学习历史。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在学习《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时,我着重讲了邓小平的“一国两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一伟大构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好评。根据这一构想,中国于1997和1999年分别恢复对香港和澳门的行使主权,当中国国旗在香港、澳门升起时,许多中国人眼里噙满激动的泪花,欢庆港、澳回归。学生看完录相带时,相继发言,各抒己见,决心勤奋学习,要把回归后的港﹑澳建设得更好。在这一刻,每个人都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真正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三、以史为鉴,对学生进行竞争和忧患意识教育

古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改善,加上独生子女受家长"小太阳"教育影响,一些学生形成了经不起风雨,不善于与人合作的性格,缺乏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观察:大凡每一个朝代开国君主都能励精图治,使其统治下的封建王朝出现兴盛局面。其原因在于他们知道江山来之不易,只有励精图治,才能使其统治长治久安。而每一个朝代后期,统治者大都贪图享乐,政治腐败,最终灭亡。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后,再引导他们思考: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纪,如不具备新形势下的综合素质,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肯定受到淘汰。那么怎样才能避免遭到淘汰呢?学生自然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可见,这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许多人联合起来力量才大。当今世界,竞争日益激烈,单靠个人的努力是不能赶上时代快速发展要求的。国家与国家之间需要合作,部门与部门之间需要合作,人与人之间也需要合作。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常对学生进行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

五、运用多媒体创设历史情景,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以史为鉴” 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远为近,真实、形象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为学生提供丰富逼真的历史情景,把学生带到当时当地的情景中,增强历史的真实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如讲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因为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而引起的,学生可能不能理解当时人们的那种愤怒的心情,但如果通过播放影片《我的1919》片段,当学生看到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有理有据而又义正词严的讲述时,无不为之动容,感同身受,从而情感上产生共鸣,深切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原因,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总之,情感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价值,如果我们的课堂带给学生的只是一个个远离学生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的问题,学生受到的只是单调、枯燥、乏味的刺激,而他们也只会痛苦地学习,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更没有生活的激情,没有成功感和成就感,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难以落实。所以,我们的情感教育要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启迪学生的心灵感受,让学生在现实中谈历史,在体验中看规律,在生活中悟理想,享受学习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和乐趣,使学生获得的不光是理智上,更是从道德上、美感上、心理上获得的一种熏陶和沐浴。如今,世界的竞争已转入以国民素质为中心的人才竞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育学生,就要学好历史知识,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树立远大的理想,从小好学,长大为祖国多做贡献,做一个有志气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韩省.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究[J].成功教育,2012(07)

篇5:浅谈情感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多年来语文界对“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争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大纲与新教材的改革,这种改革,使语文的定性从过去更多的立足于语言至现在兼顾语言和文化,确立了人文性的地位。如何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使人文性进一步的体现,本文提议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发挥以情感人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培养学生用情感作文,浅析情感教育的意义和操作。通过介绍这种教学方法,强调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及素质教育的“育人”要求。

【关键词】:情感教育;作文教学

好作文要求内容充实、语言流畅,同时字里行间跳动着作者那真挚的情感。然而现在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内容贫乏、语言枯燥,让人读之如同嚼蜡,其中虽有文采方面的原因,但最关键的是缺少感情投入,从而导致所写的文章基本上是东拼西凑,这样必然是呆板乏味、没有滋味。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培养、激发、启迪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写作之前就具备了丰富的情感,这样在写作中才会以“情”驭文,以“情”蓄势,以“情”炼字,最终达到文情并茂。为此,我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以“情感心理学教学”思想武装自身思想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重视写作技法、技巧的传授,只要学生能按照教师传授的方法写出规范作文即可得高分。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可谓是“千人一面”,没有过多让人眼前

一亮、心灵一动的感觉。对于这种状况的产生,如果把责任都归结到学生身上,那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们教师也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是否应该有改进的地方。要在作文教学上有突破,首先在自己的思想认识上要有新突破,即要把“情感心理学教学”的精髓思想渗透入自己的思想中。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传统的作文教学课是比较枯燥、乏味的,经常是老师教得累,学生听得烦,关键是师生之间缺少了情感交流。在作文教学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因素后,就会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学生写作技法、技巧)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作文教学目标,增强作文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题,其情感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同时让学生在学中求乐、学中求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教学活动,并能引起师生见的思维共鸣,使作文教学课堂不再是“一言堂”,而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教师只有真正把情感心理学教学的精髓化为己有,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轻松驾驭课堂气氛,并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情感心理学教学”思想激活作文教学课堂

(一)创设情感体验情境,“虚”“实”空间结合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活学习兴趣首先必须是诱发情感。而在作文教学中,诱发学生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而教师自身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是“重要法宝”。夸美纽斯曾说过: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情感具有感染功能,以情施教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和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达到以情促知,知情交融的教学效果。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中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情绪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情感起着关键性的激发和调节作用。在这样的作文教学课堂中,正是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的思维在语音和声调的感染下畅想,情感在气氛和情境的熏陶中共鸣。学生们闭目静思的神情告诉我,这种情感的力量已激起他们内心的共鸣,此时洋溢于整个教室的,是一种与教师的心境完全协调一致的崇高的美。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活动,很多学生都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于是,一系列可写的作文话题呼之欲出:〈假如我是一颗种子〉(想象作文),成长是一件____的事(半命题作文,横线上要求学生填写表示情感体验的词语,如快乐、烦恼等)。

(二)参与生活的情感体验,“身”“情”有机融合

现在很多家长都抱怨,自己与孩子的隔阂越来越深。家长想关心孩子的学习,却往往被孩子拒之于门外:家长在书房门外干着急,不知孩子是否真在认真学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还在于平时父母与孩子交流太少,尤其是学习以外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学校围绕“感恩”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给妈妈的一封信”“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等活动。尤其是“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活动,更是在同学中间引起了不少反响。趁着同学们群情激昂的时刻,我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洗脚体会。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犹豫不决。等到吃完晚饭,我鼓足勇气走到妈妈面前,低着头,吞吞吐吐地说:“妈------我来帮你洗脚吧!妈妈喜出望外地答应了。我端来脚盆,轻轻地帮妈妈脱鞋、脱袜子,随后小心翼翼地捧起妈妈的脚,把它们放进水里。我低声地问妈妈:“水烫吗?”妈妈高兴地回答:“不烫,水温正好!”当我偷偷抬起头时,却发现妈妈的眼睛湿湿的------一系列朴实而真切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是小作者亲身体验的真实写照。孩子们以前只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服务”,从小到大,父母给孩子洗过无数次脚,有哪一次孩子会对父母说声“谢谢”呢?而自己的偶尔为之,却让父母感动地落泪,这份情感的震撼力肯定激起了孩子原本平静甚至冷漠的“心河”,情感的流露是喷涌而出。

没有这种生活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身”如何投入生活,他的“情”更加无法融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肯定是苍白无

力,更是“无情”的。要让学生做“有情人”,首先就要让他们做“有体验”的人,而这种体验更多地来自平凡而丰富的现实生活。

三、以“情感教学心理学”思想巩固作文教学效果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情感心理学教学原理,创设富有情感感召力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更有效地获得教师的指导,并使自身深埋内心的写作激情“喷涌而出”。当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教师应给予怎样的评价呢?我认为此时,情感的强化功能将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一贯写作出色的学生,教师当然不会吝惜表扬、赞美之辞,让这些学生继续保持高涨的写作热情。那么对于那些并不出色的文章、甚至有些词不答意的文章又该如何评价呢?我认为此时教师更应该慷慨大方地把赞美之辞赠给这些学生。在批阅这些学生的作品时,教师手中有笔,心中更应有一面“放大镜”,把他们不多的优点尽可能“放大”,并“大张旗鼓”地给予热情鼓励,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而且这种表扬与肯定不应是“流星”那样一闪而过,而应像“恒星”那样持久:在课堂上经常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在课后更应与他们多进行情感交流,让教师的热情鼓励像一把扇子,煽亮学生原本如萤火般微弱的自信之火,让它逐渐演变成熊熊大火,把对写作的热情融入到生活中的每时每刻。

四、以“情”激起千层浪

(一)紧扣时代脉搏,激发写作情感

我们要求学生应当多读报纸,多听广播,多看电视新闻。这样可

以让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在适当的时候将所积累的素材引入自己的作文中,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向社会,增强爱国责任感的良好素质,而且还可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的欲望。如可以让学生针对“申办奥运”、“希望工程”、“打工潮”、“追星族”、“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信息高速公路”“学生上网”等热点,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热烈的讨论。再比如,对于“希望工程”,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我们今天虽然还不算富有,但是比起贫困地区的孩子,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了,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学生,我们要珍惜自己今天的学习环境,不断地奋发努力,刻苦学习。”有的说:“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尽量节省开支,充实自己的‘小金库’,这样可以为我国的希望工程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呀!”有的说:“我国的希望工程不只是救助一部分失学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振兴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啊!请同学们团结起来,积极努力,共同为祖国的未来而出力吧。”通过学生讨论,既拓展了大家的思路,又统一了同学们的思想认识,同时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到了这个火候,老师就可以布置作文了。由于“情”注满于心,不吐不快,学生的写作热情也极高,他们不需老师点拨便可迅即动笔,写来得心应手。从此学生感到了作文并不神秘可怕,相反写作反而是一种享受和乐趣。如此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营造一定情境,激发写作情感。

学生在平常的写作练习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有时在写作中

思路中断,有时无法选材立意,有时文字艰涩、难以连缀成文。为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当创造与之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并自觉地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调动潜在情感,慢慢地进入最佳的写作状态。如在指导学生写作《2008年的一天》时,我们就可以向学生展示21世纪后的我国的科技蓝图,然后创设出一幅幅画面:假如你在这一年回乡探亲,农村变化将会使你耳目一新;假如你漫步在城市,现代设施会让你感到琳琅满目;假如你想遨游太空,科技将会帮你进入太空;假如你观看奥运,你会激情澎湃,为我们的健儿,为我们的祖国而自豪!假如你重返母校、同学聚会时,你一定会心潮澎湃„„茫茫的宇宙,五彩缤纷的世界,将由学生自己去装点描绘!

美妙的写作情境,这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必然会触景生情,从容动笔,一气呵成,如此必然会写出一篇篇“文通字顺、情真意切”的佳作来。唯有如此,学生定会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和聪明才智,张开理想的风帆,驶向那美妙而自由的王国!

(三)以爱心为铁水,铸造情感的堡垒。

作为老师,我们时常会忘记面前的学生也是有情之人,因而,老是板着面孔给他们讲概念、讲道理,忘了学生最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是形象;忘了他们在家需要父母的爱,在学校需要同学和老师的爱!我们知道这样一个规律:学生们常常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上了老师所教的这门课。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我们在平时的上课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应当向学生传达出自己的爱,给全体学生创造一个亲切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感到,老师是“爱

我”的,如此,才会使每一位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果让这种美好的情感伴随着他们的写作活动,再加上

一定水平的写作技巧,那还写不出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文章才是咄咄怪事呢。

优秀的作文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它洋溢着浓郁的个性色彩,激荡着生命的活力;而虚假的作文之所以令人厌恶,就是因为它失去了率直,背叛了自我,湮没了灵魂。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举手投足之间,闪现着生活的独特魅力,那么,在作文中,每个学生都应用真情,写真人,画真魂,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当前,学生的活动范围还不广阔,心里空间相对狭窄,学生尤其要重视表现自我、真我,用手中的笔描述自己的喜怒哀乐,倾吐自己的肺腑之言,说出自己的理想追求,刻画自己的卓然而立,用真话、真情打动人,使一个个血肉丰满富有个性,鲜活独特的“我”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具有丰富情感的教师,才会像火花一样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导火线,“引爆学生内心的” 情感弹药库,迸射出无穷的情感火花;教师只有努力拓宽学生的情感体验渠道,才能有效挖掘出他们深藏于心的写作资源;而只有真实有情的体验,才会“催生”一篇篇深情并茂的美文佳作。

总之,采取情感教学策略,注意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让他们获得真实的感受,学会用文章表达出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学生的学做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6: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用爱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农村学生大多性格内向,不善交流,但他们内心里同样渴盼着能得到师爱友情,期盼着同他人平等交流,也希望能得到老师同学的关注,他们同样有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情感交融,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因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亲切感,用师爱去感化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英语教学中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生刚上初一时,在教学生学完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后,鼓励他们适时适地的和我进行会话。让学生感觉我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从而消除他们的顾虑,这样学生一开始就回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将教师的个性魅力融入情感教育

教师活泼开朗,平易近人,具有幽默感,宽容体贴,严爱有度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示范作用。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只会敬而远之,望而生畏,又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跟你沟通交流;一位整天情绪低落,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做苦差事来对待,那也只能是让学生感到自卑,焦虑。就更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每当我心情不好时,我会尽量在课前做一些放松活动:深呼吸、听音乐。告诫自己坚决不把情绪带入课堂。以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去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划。自始至终平心静气,一丝不苟,热情饱满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种积极的心态回不知不觉地感染鼓舞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奋发图强,积极向上!

三、用无私的爱心倾注情感教学

对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个性迥异,这是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因此,教师的爱心不仅要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学困生的情感很脆弱、很敏感。教师更应该长期不懈地用爱心去呵护关心他们,为他们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尽量在教学中“抓两头、促中间”,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我所接任的初三毕业班一名学生:他,聪明,人缘好,集体观念强,但性格叛逆厌倦学习。因为他在校外住宿,经常抽烟、喝酒、逃学。经过反反复复多次谈心说教终于使他改掉了那些恶习,在初三后半学期重新投入到学习中。最终升入高中考取了一所理想的大学,并有了一份称心的工作。现在逢年过节总会给我发短信。我由衷地感到欣慰。也再一次验证了情感教育的巨大作用。

四、在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但课堂中师生交流时间毕竟有限,个体的情感教育不易进行。因此,课外的情感教育至关重要。通过课外与学生或者家长的共同交流,会发现许多课堂教学中忽视的问题,常常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如:同班级中小范围同学的沟通,他们的畅所欲言会让你意识到平时哪些言行不合适,班级中还有哪些同学需要去帮扶;同个别同学的沟通会使你深入地了解他的家庭、学习、思想等方面的情况。促使你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疏通心理障碍为今后的生活学习铺平道路。由此可见,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是对教学的充实和帮助。

篇7:浅谈情感因素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因素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大庆市肇源县三站中心校 杜海泉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写作更是一种苦差事,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忽略了情感因素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等都道出了语言的表达依赖于对事物的真情实感。因此,情感是作文教学的原动力,我们应从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入手,使学生喜欢作文,乐于作文。

一、挖掘课本,深入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作文是情感的表达,由于小学生正处在认知阶段,缺乏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想让学生有情可述,有感可发,我们必须注重利用多种途径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方面我们要利用好语文课本,充分挖掘课本中安排的作品。学生学习的课文,不仅是优秀的写作范例,还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能陶治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例如小学第十册语文课本中第一课《生命的意义》作者通过十五岁生日那天听父母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利用优美深情的语言使学生体会到了,要珍爱生命,要尊重热爱因爱而孕育的所有生命。读书课上还可适当增加一些贴近学生生活,易读易懂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学生常常是沉浸在其中,在读书笔记中真切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善于观察,善于体会。小学生的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亲情,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都是学生作文的重点,而这些都必须从生活中来,从亲身的观察和体验中来。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而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愉悦的情感氛围。

“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效果。善于营造合谐师生关系的教师,能沟通师生情感,使学生很好的接受他传授的知识。但有些老师认为不能给学生好脸,否则将会使学生肆无忌惮,把学生宠坏,所以上课时总是保持着一副冷面孔,令学生望而生畏,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情感处于封闭状态,又怎么能写出饱含情感的作文呢?所以课堂上教师要以微笑来面对学生,还要注重语言的艺术,用幽默的言语来调节气氛,用赞美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激情。在这种和谐愉悦的情感氛围中,学生会快乐,努力地做好学习中的每一件事。

三、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写作情感

“作文教学的艺术更多的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然地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地调动学生记忆中的情感经验,将它与写作内容所蕴含的情感对应起来,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佳境。因此,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由被动的写转为主动的诉,还必须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作文,创设出合理的情境。小学作文大致可分为写人记事、描景、状物等几类。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样的,如实物的演示,声像渲染,生活再现,现场表演等。写人、叙事的可用情景再现法等,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被唤醒,写作情感被激发,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充斥内心,不吐不快。

四、评改中赏识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可见成功的欢乐是一股巨大的情感力量,对激发学生情感具有催化作用。因此,在作文评改中应遵循常识鼓励原则。心理学中有一个“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期待效应。它启发我们对学生应该充满信心,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尤其对于学困生,不能报以放任不管的态度。为此,在评阅学生的作文时,不要以同一尺度去衡量,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和进步,针对每一个孩子的实际,真实地,恰当地给出由衷的赞美,并在对其进步的肯定中诚恳地指出需要改进之处。这样,对于原来那些作文水平低,不太喜欢作文的学生来说,在获得了老师及同学们的赞赏、鼓励后,有了成功的情感体验,也开始乐意作文了。

篇8: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英语,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广泛推进,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方式逐渐为教师所熟悉并实施运用。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师生互动感情较为冷淡,教师与学生显然已经形成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成绩。在我的英语课堂上,我不断注入我的爱心,这种情感教育在教学中产生了一些良好的效果。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情感教育和有效教学的关系

情感是学生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对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有重大影响。如果身为教师,带着自身情绪为学生上课,对后进生心存偏见,与学生之间相对生疏,这样一来,对教学效果肯定大打折扣。例如,教师表情冷漠或者怒气冲冲的去上课,教学水平即使再好,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神经时刻紧绷,害怕自己犯错会惹老师生气,带着这样的情绪,学生在学习中想的不是这节课学的是什么,而是怎么样不要惹老师生气。紧张、害怕等消极的情感将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这样上起课来学生的情绪会受到压抑,在精神上会对老师的教学产生抵触,这种消极的学习状态,何谈成绩提高?反之,利用情感教学,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待学生由偏爱转向博爱,即一视同仁,对学生有耐心,了解学生心中所想,用心的爱学生,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们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受英语教师爱的影响,他们对英语的喜爱也会越来越深,喜欢老师进而喜欢老师的授课,英语学习效果慢慢的就会越来越好。

二、课堂教学中关注情感,提高学生英语学习

1. 要用一颗童心对待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不管做什么事,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件事的情形,它的特征,它的影响因素以及它和外界相关事务的联系,就难以把握其中规律,做起事来会无从下手,最终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带着一颗童心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感受他们的爱好和烦恼。情感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断断续续,学生需要持续的接受教师的爱心灌溉,一个简单的微笑,一个温馨的抚摸,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是一种有力的情感教育,滋润学生的心田,进而激励他们学习。

2. 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进行德育渗透。

如果教师不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而是照本宣科,毫无情感,那么学生势必处于一种封闭压抑的状态。这样必然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挖掘趣味材料,尽量将一些抽象的、枯燥的学习活动转换为学生感兴趣的形式,不断向学生呈现教学信息。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情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获得真、善、美的思想教育。

3. 课堂教学中避免“灌输式”情感教育。

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问:Do you love it?学生回答:Of course!试问这样就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吗?这种灌输式的情感教育往往缺乏实际效果。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靠教师的一种教学意向:把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关注,当做一种内在的教学品质和自觉教学行为,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再加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去领悟,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这样的情感教育才会持续,才不会事半功倍。

三、讲究情感策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虽然只是英语老师,除了在课堂上改善教学方式之外,也要注意课下和学生的交流,在和学生交谈中,不要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使学生望而生畏。对学生,在学习上要严格要求,在课余时间就不妨与他们聊聊天,坐在教室里面,闲话家常是拉近师生关系的纽带,增进师生友谊,是老师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一个好机会,通过与学生交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了解学生的性格对其设计相应的学习方法,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果学生把老师当作朋友,那你的教育就成功了。特别是初中的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段,是学校的老大哥,似乎一下子长大,但心理却还没有成熟,思想和行为都较偏激。在对学生指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英语词汇、语法教学、短句分析、写作、生词分析,相对比较繁琐,又联系紧密。每一部分学习都很重要,一旦基础学习跟不上,后面学习也很费力,对于学困生切忌将其数落的一无是处。要肯定他优秀的地方,对学习不擅长的部分要及时辅导,并帮助学生找到相应的学习方法。多年来,我总是把微笑带进课堂,通过情感教育在学习中使学生慢慢克服了心理障碍,特别是对学困生,适时说一句:“Wonderful!That's great!”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会不断提高。

记得有人说过:“要想成为孩子的朋友,请蹲下来和他交谈,只要蹲下来,你才会看到和他们看到的一样的天空,只要蹲下来,你们的心才会贴得更近。”我们身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我们自己当成学生的亲人、朋友,用爱来对待他们,我们才能真正的从情感和心理上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理解他们的想法,在实际生活中对学生真诚无私的付出,让他们在老师的关爱下,发展情商,促进和提高智商,不断地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圆满完成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任务,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云婷.初中英语教学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N].学知报,2010-01-19.

[2]庞云旭.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2011,(9).

[3]么会玉,王鹏,唐树良.几种教学策略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08,(6).

篇9: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英语教学;运用;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204-0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进程的深入,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我发现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挖掘和调动教学中所有的情感因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养成、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情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一、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来体现情感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在课上要具备良好的仪态和教态,保持言行举止大方,教师还要利用自身温暖的表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身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注重英语素养的全面提高,不被传统的教学观念所限制,要以端正的教学态度和良好的教学行为去感染学生。由于当今的初中生倾向于个性张扬,教师正是要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喜好,来走入学生的内心,只有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才能让情感交融氛围充盈整个英语课堂。

二、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体现情感教育

1、以情引教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新课之前,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认识过程。对于一些不好理解的英语单词,教师要事先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背景,掌握好教学有哪些要求,这样才能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扫除障碍。教师可以将一些感性的学习材料提供给学生。比如说,在讲到新的单词:“ground”时,教师应该首先向学生提出疑问:“The students make sentences with the bright?这样才能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做好学习新课的充分准备,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只有时刻保持轻松、愉悦的学习态度,才能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2、创设情感融洽的学习氛围。在英语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必须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心,营造出师生之间情感融洽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之间和谐关系,来提高教学的质量。比如说,在学习重点句型时,我给学生列举了这样的例子:“He used to be an English teacher.”此时我将学生们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讨论,找出这句话中的重点句型,并说出它的否定式。之后每组学生开始进行讨论,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各个小组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说:“used to +动词原形,是一个重点句型,”还有的学生说:“这种句型表示过去经常性的动作或者是已经存在的状态,”有的学生说它的否定形式是:“usednt to do,”通过创设情感融洽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将情感交融到课堂上浓浓的学习气氛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力量,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通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参与来体现情感教育

1、在课堂上给开展多样化的英语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比如说教师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变换角色,在学习课本中对话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人物角色,例如,教学“This is me!时,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对话,之后让学生模仿对话,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英语情景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2、贴近生活,引导和鼓励学生要勇于讲英语。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学习和积累英语知识,会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通常,我会是挖掘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引导和鼓励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英语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比如说,通过以往学过的英语词汇和简单的英语句型进行英语练习,例如,当学生在学校遇到英语老师时,可以主动用英语和英语老师打招呼:“What classes do you teach?或者说:“I was wondering if could come to your class sometime?学生只有敢于讲英语,将英语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才能使情感教育有的放矢。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纸上谈兵,应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进行逐一落实,教师必须调动教学一切有利因素,来给学生创造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融洽的情感学习氛围,在课上建立师生件和谐、融洽的关系,保证情感教学方法实施的多样性,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素材,尊重爱护学生,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勇于创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师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对整个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会终身受益,是学生养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时期。

参考文献:

[1] 林嫣妮.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J].校园英语,2014(07).

[2] 樊艳春.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校园英语,2014(05).

[3] 秦 勤.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08).

篇10:浅谈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长岭一中

刘惠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过分侧重认知方面,忽视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作用。我们重视知识的本位价值和实用价值,教学目标只限定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再加上中考的竞争压力,教师的教学过程往往只注重学生认知系统的活动,而忽略了教学中情感的调动和情操的陶冶。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作为教师只注重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授课内容,而缺乏对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很少去观察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与学生之间仿佛有堵无形的墙,情感得不到沟通,教学效果的实质就很难得到体现。《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态度,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 在当前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下,教师只“走近”学生还不够,更应“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心灵深处。

一、理论依据

1.情感教学溯源

什么是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 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乐学善学。

我国古语中就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意思是学生只有在情感上去接纳教师,在人格上去尊重教师,才能听从他的教诲,模仿他的言行。早在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许多国外语言学者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把情感滲透到语言教学中,之后的许多语言教学的重大成果,都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教学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社团语言学习法、自然法、暗示法等。这些教学法都注重把情感因素融入到语言学习中,使其成为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著名教育家夏丐尊 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纵观西方当代理论,以及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进展,这些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文主义心理学及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成果,给关注课堂上情感因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能动作用,提高教学内容的情趣,引起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变苦学、厌学为乐学、好学。由于情感能得到发展,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即发展了智力,又掌握了知识。情感教学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情知并重。2 情感与语言学习的关系

美国语言教育学家Krashen的情感过滤学说认为:有了大量适合的语言输入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可能变成语言吸入,也就是说,在语言输入到达大脑语言习得机制的进程中,情感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一)、积极的情感对英语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1)乐观向上和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语言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2)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喜爱、感兴趣、积极接受,则情感过滤就少,学习效果就高。

(3)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消极的情感则抑制智力活动,影响学生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降低语言学习效果。新课程的理念

教师是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教育观是教师对教育的观点和看法。因此,教师的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是保证能否顺利开展情感教学的关键。

① 教学观

过去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只关注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进行。在课堂上搞满堂灌,学生成了被动的“吸收器”,这样就在学生中造成普遍的厌学情绪。而在新课程的理念中,要求教师明确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情知并重。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这是激发教师创造性、乐教的基础;同时在教学中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为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就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是学生乐学的关键。这一教学观念的贯彻落实,有助于情感教学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② 学生观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成绩好的、听话的就是优等生,而成绩差的、不听话的学生就是差生 , 这种学生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情感教育的学生观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只要给他们提供了适当的前提和当前的学习条件”。差生的形成是由于学习过程的失误积累而造成的,只要及时补救学习过程中的失误,逐步消除积累的失误,差生的出现是可以避免的,这一学生观表明:教师的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实质。因此,教师要注意情感因素的投入,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工作,给予每个学生恰当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学习,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和谐地发展。

③ 评价观

我们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 , 评价的多元化已逐步进入学生的评价体系 , 更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情感体验,而不在于优胜劣汰。在新课程理念的评价中,充分运用情感因素的功能就能真正地激励学生发奋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为后续学习增添了助推剂。恰到好处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使学生的模糊认识趋于明朗化,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把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在教学中多采用些激励性评价,给予学生学习成功的机会和体验。使学生看到前进的曙光,增强到达彼岸的自信心。

二、情感教学实践

在教学活动中,学习不再是训练学生机械和枯燥的记忆,而是享乐和愉快的发现。.倾情播撒情感的种子

俗话说,春雨润物细无声。情感因素的投入也应象春雨润物一样,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

① 关爱学生

教师要放下架子,真诚地沉入到学生生活的底层,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爱那些偏常生,教师要真心爱上这些同学的话,那在学生中的威信将会大大提高。我遇到一位大家认为智力有缺陷的学生,这个学生由于对形象记忆长期缺少训练,造成记过就忘的毛病,再加上同学间的讥讽,使他感到很自卑,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针对这些问题,我与他私下制定了记单词的计划,因为我每周要听一次整个单元的单词,借此机会让他在同学们中也扬眉吐气、挺直腰板做人。开始他很为难、感觉不爽,经过反复训练,他的单词巩固率达到 50%,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的表演,让他第一次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成绩也逐步提高,同学们对他也刮目相看了。教师只有爱学生,才有可能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的智力。

② 理解学生

教师要理解学生,当学生对教师有要求时,教师应设身处地的多为学生考虑。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比如,每次作业中出现了不该错的错误,我并不是一味地指责或埋怨,而是心平气和地进行分析,尽可能用激励的语言去开导、去鼓励。其中有位同学平时书写总是不规范,我就把中考中因书写不规范而被扣分的例子讲给他听,第二天,该生的书写大有长进,我及时给予表扬,每进步一次,就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上激励性的评价,后来他的书写在全班也排得上号了。

③ 信赖学生

教师要信赖每一个学生,信赖的前提是尊重。教师在对待不同的学生时,态度要保持一致,不厚此薄彼,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教学中,我常常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比如,一次小组间的合作,我事先让小组长把易于表达的内容,分给本组中语言表达薄弱的或胆子较小的同学,给他们创设表演的平台,找回学习的自信和感觉,结果显示,效果非常不错。情感教学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从中也告诉我们:教师的天职除了教书之外,更应担负起维护学生自尊的职责,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才能的。在教师相信的目光中,让学生乐学,在学生信赖的目光中,教师乐教。

.精心确定情感目标

如何确定教学中的情感目标?以及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是个复杂的问题。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把情感教育目标作为实现认知教育目标的手段。制定情感教育目标的内容、情感层次及评价指标,在教学中既考虑认知过程结构,又考虑情感过程结构,使智力活动与情绪感受统一,以情激情,以情引趣,以情育人。

1、联系课内,拓展课外,用课外的知识补充课内知识的局限。如在上 Book II Unit 3 Autumn festival 时,我在课件中引用大量精美图片由浅到深的引导他们加强对中秋节的认知外, 要求他们回家查找关于中秋节的来源和传说和在西方国家有哪个节日和中秋节相似, 并要求他们尽可能在家长的带领下亲身体验月饼等传统食品的制作过程, 从而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2、巧妙组织教学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努力探求一种融形象、情感、哲理与一体的模式。一堂课的时间有限而宝贵,教师要充分运用有限的课堂单位时间进行情感投资。尽可能创造情感氛围,让学生体验情感。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是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在某种程度上与情感教学的观念是不谋而合。在教学 Book II Lesson 18时,播放《两只老虎》的音乐, 从市场借了一些动物回来, 比如鸡、鸭、狗等特意留出独白让学生去填补,而每个学生对动物感受是不一样的,他们对“I love animals”的表述完全是真切的,3、创设和渲染情感气氛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点拨者、指导者、甚至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助手。一般而言,英语课上最关键的是调动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师要想方设法地驾驭一切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激情。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充分运用录音机的功能,但里面不是课文的原声带,而是课前学生自录的,每当学生听到自己的声音,那心情、那感受是空前的。同时,对教学内容涉及到的图片,由学生亲手来绘制,有时,通过电脑制作成 Powerpoint,或制作成 flash 动画。有时,根据教材内容,以课本剧、朗诵、游戏、知识竞赛等方式 , 有时,以英语表演的形式演绎中国的双簧,从满足学生求知需要的角度出发,教给学生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轻松乐意地接受教学内容。又比如,在教学中碰到一些比较难掌握的短语,我就利用实物投影仪的优势,结合表情动作进行演示,让学生较直观地把握所学内容,这些无一离不开情感教学的帮助。

总之,要尽可能创设和渲染情感气氛,使学生自然置身于教材的情感之中,在自觉不自觉中去看、去听、去感悟,通过情感的体验,达到掌握运用语言之目的。.信手营造学习的氛围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提出,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种 “ 诚实、理解和接受 ” 的人际关系的过程。现代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提出的“积极的情感背景原则”,它着重强调教学气氛的情感状态、学生的学习态度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情感的调控,如教师的喜怒哀乐在教学过程中,很自然地影响到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都将给学生的课堂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

首先,教师要加强师德的学习,提倡微笑教学。保持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积极的情感。一次出乎意料的理解、一句诚挚中肯的批评、一个催人上进的引导,在好学生当中,更应在后进生之间。说实在的,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的态度,通过调查:绝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先喜欢上了老师,而后才喜欢上这门学科的。的确,我对此最有感触,学生们常说,上我的课时间过得特快,心情特好。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处于满意、愉快和兴奋之中,对所从事的活动由衷地喜爱时,常常感知敏锐,思维开阔,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产生良好的记忆效果;反之,当一个人悲伤、抑郁,对学习或工作产生厌倦时,就会反应迟钝,思维狭隘,毫无创造性可言。

此外,我在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梯度的提问,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实践,对他们的回答,我根据不同程度的回答,恰到好处地进行评价性的鼓励,而不是滥用辞藻,讨好学生。这使得课堂上始终充满轻松愉快的氛围,不同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也为英语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快乐的,精神面貌必须是焕然的,其次,对所教的教材内容抱有的态度也应是积极的、热忱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一般在课堂上尽可能不直接点不专心同学的名,而是把他(她)周边同学的注意力及积极性给调动起来,用他们的激情去迁移、去矫正分心的同学,而一旦不专心的同学有微弱的进步,就及时加以肯定,也许只用了一声“ OK ”“ Very good ”或“ You are very clever.”但对被表扬的同学而言,胜过一顿美餐。另外,要依据学生发展现状,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难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使学生经过努力达到目标,提高其自尊、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不急于去解答学生的问题,而是放手让学生利用各种学习手段,尽可能自行解决问题,如运用从书籍、网上、咨询、情境等方式解决学习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我在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梯度的提问,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实践,对他们的回答,我根据不同程度的回答,恰到好处地进行评价性的鼓励,而不是滥用辞藻,讨好学生。这使得课堂上始终充满轻松愉快的氛围,不同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也为英语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情感教学的效应 .促进了学生认知的发展

由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培养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如:教单词是在教师肢体语言的形象而诙谐的表演中,掌握得又快又准,课文是在教师情感投入的点拨中,背诵得有板有眼,由此所产生的效应对其它学习也有触类旁通之功效,能举一反三地学习新的知识,学习上就会事半功倍,同时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努力地进行学习。.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开发

由于课堂教学的手段采用多种方法,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更在教学活动中开发了自己潜在的才干,如:有位学生胆子很小,不愿意开口发言,生怕同学嘲讽,通过情感教学的感召,他走出了阴影,现在能大声、流利地朗诵,像这样的学生已占到学生的 85%。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得到了综合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促进了学生更认真地学习知识。.促进了学生品德的养成

以前在课堂中总出现部分同学扮演的是局外人的角色,别的同学表演时,他们即不听也不模仿,有时还会捣乱。自从贯彻了情感教学,这些人提高了自控能力,并学会了尊重他人的习惯,开始能在学习交流中与他人合作。课堂教学中民主的氛围,教会了学生尊重他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又让学生学会团结他人,学会合作与竞争,产生时间效率观念,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4 .有利于学生社会化发展

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他始终认为自己不是一块学英语的料,甚至有放弃学英语的念头,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了解到,他的围棋下得不错,因此我以讨教学围棋的方式与他进行沟通,从中得知,他因为有口吃的毛病阻碍了他的英语表达,之后,我常常与他接触,积极鼓励他,最后,他能自觉地参与到英语教学的活动中来,成绩由原来的中下水平一跃到了男生中的第五名。情感教学冲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尽情表达情感,与人交往合作,积极参与决策,自觉参加活动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高多元能力的开发: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学生审美观提高

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宽松友好的人际关系等,无不蕴含着丰富审美因素,学生在其中提高了审美情趣。由于现行教材中有大量的内容与学生关系很密切的话题和课文。如:有体育类的、音乐类的、人文类的、地理类的等等,这样每次利用这些材料优势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在上课时自始至终能保持较高的激情,这些高涨的情感本身就是最好的情感效应。学生即体验了情趣美,又在和谐的氛围中完善了人际关系,生理和心理得到很好地调适,学习的潜力就更大了。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树立起美好的理想。

四、结束语

教师实际上本身也是学生,他们真正的进步与他们适当的进行反思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思是一种工具,既需要思考也需要感觉。情感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的反思能力:阻碍或促进。当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时,教师不能被自己的消极情感如自责、内疚、抱怨等所控制、困扰,因为在这些情感的支配下,教师无法平静地分析失败的原因,也不能积极地思考改进的方法,因而不能进行客观有效地反思。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反思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对课堂教学进行准确、客观地反思。反思的方法有多种,教师可以写教学日志,听课堂录音或观看课堂录像,与同事、学生沟通以协商解决办法等等。反思不仅有利于改进教学,而且可以建立起与学生及同事的良好关系。反思对教师个人的成长及职业素质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情感与语言教学是一种双边的互动的关系。关注情感可以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语言教学反过来又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由此可见,研究课堂上的情感因素对外语及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上一篇: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下一篇: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