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2024-04-29

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精选14篇)

篇1: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我们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好的教育,能够有美好的前景。可以说我们提供了一切可以提供的条件来使自己的孩子成才。但我们是否这样想过: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吗?还是我们怎样做才能做的更好?孩子教育:我认为是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孩子最终的成长都是为了更好的进入社会,成长为一个有用之才。我们在家庭应该怎么做,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在如何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但我们都知道一点,每个人的人生道路是曲折的,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而这些困难和挫折往往是我们人生的转折点,如果我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越过这些困难,那就是另一片天空。我们的孩子何尝不是这样的吗?正所谓“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社会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而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虽然现在大家的物质生活都比较优越,但我们还是应该从小注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孩子将来面临的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降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也!”

但我们都做到了吗?都做好了吗?至少我认为自己做得不太好。就拿每次接孩子回家来说,每次我都是主动的把孩子的书包背在自己肩上,为什么?担心孩子累坏了,但仔细想想,自己真还不能这样做,我们不能24小时在他们身边,我们不能一直给他们背书包,书包是很沉,但如果他们连自己的书包都不能背,那以后更困难的事情他们能承担吗?还有一个更主要的现象,我们现在都是 独生子女,孩子除了父母的关爱之外,还有婆婆爷爷,外公外婆的疼爱,他们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真有点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记得中学时代学写议论文,老师要教我们找论据,就有一个故事,讲述的是美国的资本家洛克菲勒对待自己孙子的故事,他的孙子摔倒在地上了,洛克菲勒也不去扶他起来,而是自己叫他爬起来,这也反映了国外教育孩子的一些理念,虽然我们现在也在这样做,但我们感觉还是做得不够好,国外的对孩子的培养的一些好的理念我们还是应该好好接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我们已经在行动了,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离开父母就是对孩子的锻炼,训练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专家告诉我们:吃苦耐劳精神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让孩子自己去承担责任,去解决自己应该和可以解决的问题。这里就必须强调道德品质的教育,忽视道德品质教育就很难让孩子学会吃苦耐劳,一定要重视道德教育,因为良好的道德品质本身就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

道德教育过程中,家长应主要关心哪些方面?专家强调,家长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一定要重视以下几点。第一,尊重。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对父母、伙伴等要有礼貌,心中装有他人,随时为他人着想。第二,助人为乐。让孩子富有同情心,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善待他人。第三,和谐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和谐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前提和沃土。

我们应该怎样做?为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专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给孩子足够的表白和解释的机会,然后再表达自己的看法。二是要鼓励孩子从小事做起,给孩子做的机会。要求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个人卫生的处理到家务的责任分担,锻炼其劳动技能。在家里我们就要求孩子能自己收拾自己的床铺,自己上兴趣班时自己准备东西,但还是有2 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总是觉得她太小,很多方面都替她代劳,这方面还应该向其他家长请教。三是我们应该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坚持不断学习,给孩子营造一个书香氛围,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以下是我收集的收集的一些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孩子和大家交流。

一、重视吃苦耐劳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孩子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的。协同活动的过程,即兴趣、注意、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综合地构成孩子学习的求知欲、积极性、主动性和倾向性,不难看见,不少孩子低年级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缺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到了高年级,随着知识的不断深奥,难度增大,孩子渐渐不能适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不少事实证明: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过程是否高质高效地顺利进行,对个体的多方面发展乃至个人成就,都有直接正相关,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儿童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他们将进入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这就需要具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人,特别是吃苦耐劳、勇于拼搏、顽强不息的精神,它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我们一定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给予孩子正确的导向,才能使之健康成长。

二、全方位,多渠道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吃苦耐劳品质要从小培养,培养不单纯是家庭或学校某方面的义务,它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从而达到一致性的教育效果。孩子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具体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从生活入手,教给基本技能。

生活贯穿人的整个成长过程,也伴随整个人生。孩子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生存的基本能力,也是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品质的前提条件。我们应从孩子的生活入手,教给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使 之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不怕苦,不怕累的优秀品质。

(二)让孩子做他喜欢做和能做的事,尽量不要包办,不愿意做而该她做的,也要让孩子去做。遇到困难要鼓励她,这方面我们至少有些做得不太好,孩子以前一直在学跳舞,但后来她就是因为觉得太苦,不愿再跳,我们也没有在坚持,就放弃了,现在想来还是太过迁就孩子。

(三)从环境入手,提供练习机会。

孩子的良好品质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我们应充分发挥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这些事包括自我服务,也包括为他人服务,如搬椅子、送报纸、倒垃圾、抹桌椅等。

(四)要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这方面要和他们慢慢沟通交流。我觉得这是我们主要要注意的方面,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可能没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孩子的假期时间大部分时间和爷爷奶奶在一起,这得让我们的长辈不能什么都给孩子代劳。

(五)家长要主动和孩子一起吃苦。比如参加体育运动,一起打球,一起游泳,一起爬山,家长得参与进来,做孩子的表率。

(六)在集体的帮助下克服困难。这就要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团队的力量更容易让孩子克服困难。

意志是打开大门的钥匙。我们的前辈很多故事 “愚公移山”、“棒磨成针”、“卧薪尝胆”都讲的是吃苦耐劳、刻苦勤奋的意志品质。现实生活中一个成功的人,并不是学习最好的人,也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能吃苦耐劳,有坚强毅力的人。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我们除了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等方面之外,还应该关注其他方面,比如说吃苦耐劳的品质。

篇2: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如何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

现在的社会,对于人的要求甚高,竞争激烈,事业是天职,每个人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知识和才能,真正的成功是取决于自己的毅力和勇气。家长从小就要把孩子当成强者来培养,强者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吃苦的精神,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自立 坚强 进取的思想,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呢?(一)孩子要自立。也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在家里,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打扫自己的房间,清理自己的物品等,学习上,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心理上要独立,首先,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去考虑问题,要孩子自己去思考,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能独立思考问题,能有主见,从而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日本的孩子从小家长就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所以日本孩子出外自己背包裹,再重也要自己背,如要别人来帮忙,那是别人看不起的.。有的男孩从小就洗冷浴,一年四季洗冷水,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吃苦精神。在教育观念上,日本也从小灌输孩子,自己国家资源稀薄,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去生活。(二)设置生活挫折和障碍。在生活中,设置一些挫折,让孩子去面对。要孩子完成适当的家务,如打扫卫生,洗碗,清理房间等,可以物质和精神奖励,以调动积极性。也可以要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如卖报纸 农村生活体验,夏令营,与农村孩子交朋友等形式的活动。家长可以付费的形式来要孩子完成家务等,西方的孩子在十岁后就在家里或到外面打工,锻炼自己,接触社会,培养吃苦精神。(三)家长主动与孩子吃苦。由于现在的家长忙,与孩子的沟通少,造成父母与孩子的代沟越来越大,如何去弥补这个缺陷,那只有靠家长多与孩子在一起。所以家长可以与孩子参加晨跑,参加体育运动,如一起打球,一起游泳,一起旅游,这样可以增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同样让孩子得到了锻炼。孩子怕苦,就不会成功,就不会搞好学习,遇到困难就后退,悲观的对待生活,这样很难适应社会的竞争。

篇3: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培养问题研究

吃苦耐劳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自古就受到重视。目前,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养成艰苦奋斗的作风也正是现实社会所需要的。当今有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被辞退或主动请辞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机构在北京10个区县的2590名“80后”青年、500家用人单位中进行的相关调查报告《“80后”青年的职场状况调查报告》(1)显示:逐渐在社会各个领域成为主力军的“80后”青年欠缺吃苦耐劳精神、频繁跳槽、工作中“眼高手低”。

以上调查说明,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的品质不仅是历史的呼唤,更是现实的需要。而我们高校应该重视起来,并将大学生吃苦耐劳素质的教育从思想的重视落实到实践的行动中。

2 对在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中几种关系的重新审视

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是先人留给我们后辈的宝贵财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吃苦耐劳精神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而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是否具备吃苦的精神来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的更是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因此,强调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首先要正确认识几种关系:

2.1 重新认识吃苦耐劳品质与“时代”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整个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可是,生活条件的改善并不意味着可以丢掉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2.2 重新认识吃苦耐劳的品质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关系

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具有多种类型的素质,其中最基本的、也是几乎每一位新世纪人才都应具备的素质就是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素质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展,不仅要求大学生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掌握较完备的专业理论知识,社会的发展还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多元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面临多样化选择,在这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挫折。而如何战胜这些挫折,如何培养大学生全面的自然素质,这是我们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需要重新思索的重要问题。

2.3 重新认识吃苦耐劳品质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是社会的普遍共识。可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首先体现在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符合要求的人才。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大学生吃苦耐劳素质的欠缺。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企业规模扩大及企业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员工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定(下转第185页)(上接第155页)的意志品质逐渐成为公司在商海立足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要想成功的就业,不仅需要机遇等各方面充分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综上所述,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不再具有现实意义,相反,吃苦耐劳的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非常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 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教育对策

3.1 当前在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国内外各种思想对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传统产生了冲击。访谈中发现,很多大学生进入了大学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思想和行动都出现了偏差,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没有树立正确的健康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所腐蚀。

第二,高校没有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培养中的主导作用。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重视到培养吃苦耐劳品质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没有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有许多功利性的要求被过分强调,例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另外,现在高校很多课程都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缺乏实践锻炼的方面。

3.2 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培养的教育策略

(1)明确吃苦耐劳品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智力方面、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而吃苦耐劳精神贯穿于各个方面素质提高过程的始终,并且要通过大学生吃苦精神的发挥才能促进大学生自身及社会的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学生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大学生要注重自身在吃苦耐劳品质培养中的主体性作用。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大环境和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想观念无时不刻在影响着大学生,教师已经不再是大学生获得信息的唯一途径了,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大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的方式、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目的、学习的途径。因此,更应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起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的意识并逐渐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3)高校要创设有利于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形成的教育环境。通过访谈可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吃苦耐劳品质对自己来说很有意义。因此,我们更应创设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素质的环境。而这首先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吃苦耐劳品质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并在自己的工作中积极地向大学生展示其魅力。其次,倡导大学生走向实践,让大学生投身于社会环境之中进行锻炼,使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在生活实际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吃苦耐劳精神。

参考文献

[1]龚道贵.浅议青少年吃苦精神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3).

[2]彭汉庆.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3]李宝刚“.吃苦”—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立足点[J].兰州大学学报.

[4]赵树洲,吴佐旭,于毅清.发扬艰苦奋斗需要正确认识的几种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7(3).

篇4: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关键词】小学生; 吃苦耐劳; 学校教育【Abstract】the national competition is the talent's competition to the talent,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 is hard . While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is the key period of the formation of high quality, we must all-around, much channel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work hard will quality.

【Keywords】pupils hard schoo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169-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而现在的小学生是21世纪国家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为此,他们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与之相适应。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自身心理调节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国际激烈的竟争,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

1对本镇小学生吃苦耐劳意志品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上半年,我校开展了一次《小城镇小学生学习情意问题调查与研究》,对本镇800名小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怕吃苦、意志薄弱是目前小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调查发现:小学生中53%的学生偶尔做些简单家务,如洗碗、扫地;36%的学生不愿参加学校卫生扫除和值日活动;29%的学生认为学习很苦很累。再看每年的小学生体育运动会,象800m、1000m这样的耐久跑项目几乎无人问津;课堂中还可看到听课时靠墙的学生,问其原因竟是觉得舒服而已。这一系列现象更可以看出当前小学生不乏好逸恶劳、意志薄弱者。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一定的自制力,明知不可为,而又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二是缺乏学习的情感,不能主动做学习的主人。三是缺乏抗挫折能力,怕失败,遇到困难畏缩不前,受到挫折萎靡不振,遇到失败怨天尤人。四是缺乏坚持力,有了不良行为常下决心又常不改等。

结合小学生当前实际生活状况分析以上问题,原因可归纳为三大方面。

一是家庭小环境。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娇生惯养,甚至是溺爱。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有70%的家长会尽量满足。多数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及意志品质的培养。二是社会大环境。社会各方面给予儿童以很多关注与呵护,为儿童提供了优越的成长环境,使儿童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地成长。三是学校主环境。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日趋优越,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从学习到身心健康都很细致。所以,优越的学习环境、生活条件,孩子们轻而易举地就得到了,根本体验不到努力的艰难。可是,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不会是一帆风顺,会经历很多的考验与抉择,如升学、择业、创业等等,这其中难免经历淘汰、受挫。一贯平顺的他们能否经得起那些困难与考验、挫折与失败,恐怕是打个问号。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教育对他们意志品质的培养就起了最为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落实。

2全方位、多渠道落实培养小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2.1认清小学生意志品质发展的特点,找到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品质的理论保障。

意志是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自己行动去克服困难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意志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小学阶段,学习活动逐渐成为其主导活动,已有较复杂的意志行动,对其意志努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生不但要学习感兴趣的东西,而且也要学那些虽然无兴趣但也必须学习的东西。因此,要克服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各种困难,必须养成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2.2始终以学生为本,全方位多渠道培养小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首先,从日常生活入手,教给他们基本的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是生存的基本能力,也是培养小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前提条件。我们应从小学生的生活入手,教育他们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刷洗鞋袜,洗碗,个人卫生的清洁等等,使之迁移到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不怕苦不怕累的优秀品质。

其次,利用学科特点,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小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1)在心理健康课中培养。心理健康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它是通过一些与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小故事、小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心理常识,掌握一些浅显的心理保健知识。如在《培养你的意志》一课中,通过举例让同学们得出意志的三个特征——目的性、调节性和排难性,理解优良的意志品质即是能吃苦耐劳意志坚强的品质,而不良的意志品质即意志薄弱的品质。再通过案例如大家都知道的口吃者德莫克,舌头天生就比别人大,但凭意志、决心、信心、恒心,口含鹅卵石苦练了3000多个清晨和黄昏,终成妙语连珠、技压群雄的演说家。进而让学生明白:吃苦耐劳意志品质的形成具备三个环节——决心、信心和恒心,让他们相信只要做到这些,自己就一定能成功。

(2)在体育课中利用体育项目及团队的帮助培养。在培养吃苦耐劳品质上体育课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象耐久跑就是一种极好的培养吃苦耐劳品质的项目。但如果不在教学中增加趣味,学生大多不愿参加。如果在教学时设置成比赛性质的接力跑,那么,同学们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这样以来,便轻而易举地在争先恐后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首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提供生动,形象、新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其次,加强行为锻炼,培养学生的坚持力。比如每天让学生背诵一首诗歌或一段优美的语句。但一定本着不用花费学生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每个人都能轻松完成。这样日日积累,周周坚持,就会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养成一种习惯而坚持下来。再次,自我激励。让学生在平时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摘录一些名言警句,时常诵读,以达到自我激励的作用。第四,自我监督与自我批评。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时常与其对照,看自己是否能一一达到。还可以督促学生坚持写日记,我国教育学家杨杏佛曾说过:“日记虽小课,然作时多在深夜,追省一日所为无异衡其功过,防患未然,悬崖勒马皆在此时。若日日无间断,虽无意自省已尽自省之功矣。”可见,日记习惯的养成也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意志品质的极好途径。

再者,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现在有些孩子,肩不能担手无力提,干什么都想依赖别人,能偷懒的就偷懒,能省事的就省事,这样下去如何担当得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不是为了好玩,而是指真正的劳动生活——这是要流汗的,双手会磨出硬茧的……”真正的劳动是医治孱弱多病、怕苦怕累、弱不禁风的公子大小姐的良药。只有现在加强勤劳节俭教育,孩子经过劳动的磨炼,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才能承担重任,才能成为勤恳踏实、吃苦耐劳、尽职尽责的合格劳动者。小学阶段是形成孩子良好劳动习惯的关键时期,切不可错过。

篇5:如何培养孩子自信自强的品质

郭利芳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健儿幼儿园(528300)

【摘要】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是我们社会领域的目标之一。我们的祖先历来强调,凡是有志气、有道德、有本领的人,必定是自强不息的人。孩子不自强,不能怪孩子,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我们教育不当造成的,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从每一件要解决的事情中培养孩子自信自强的品质。

【关键词】独立;培养;自信;自强

篇6: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学龄前儿童的性格培养又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0-2岁、2-4岁、4-6岁,每个阶段的发展重点是不一样的。0-2岁这个阶段是培养信任感、安全感的关键期。如果发展得好,在性格中就能有希望、乐观、自信的品质;发展得不好,则会形成悲观、多疑、敏感、自卑的性格特点。2-4岁发展得好,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负责,自控与自豪感。发展得不好容易使孩子产生失控、害羞感、自我怀疑、苦恼,自尊低等…学龄前儿童的性格培养又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0-2岁、2-4岁、4-6岁,每个阶段的发展重点是不一样的。

(1)0-2岁

这个阶段是培养信任感、安全感的关键期。如果发展得好,在性格中就能有希望、乐观、自信的品质;发展得不好,则会形成悲观、多疑、敏感、自卑的性格特点。

(2)2-4岁

发展得好,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负责,自控与自豪感。发展得不好容易使孩子产生失控、害羞感、自我怀疑、苦恼,自尊低等。

(3)4-6岁

如果孩子表现出的主动探索行为受到鼓励,孩子就会发展出主动性,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有目标的人奠定基础。

怎样培养孩子好的好习惯、好品质?

0-2岁是培养孩子的信任感、希望感的关键期,母亲是最重要的教育者,不是靠语言,而是行动。孩子饿了,母亲能及时喂奶;孩子大小便了,母亲能及时更换;孩子想动了,母亲也跟着动。总之,此时的孩子能心想事成,不长时间感到痛苦,他就会信任世界、母亲和他人。如果他的需求总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渐渐就会产生绝望感、悲观感、多疑、自卑等。2-4岁培养自主性和主动性的方法原则一样,就是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任何事,同时设置底线,就是什么事可以做,做得什么程度可以被接受。让孩子为所欲为的目的是让他们的天性得到释放、潜能得到发挥、心情愉快、幸福,感到这个世界是美好而又可控的。当然,父母也要设置界限,哪些事是绝对不可以做的,如玩火、闯红灯,那些事是不能过度的,如吃东西不能吃太多、看电视不能看太久。于是,孩子们也学到了有很多事是不可以碰的,但大多数事情是可以干的,但必须有节制。如果对孩子限制过多,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孩子就会觉得这个时间很可怕,陌生人很可怕,以后注定是个宅男宅女;相反,对孩子的欲望如果没有任何限制,那他就不会尊重法律法规,不尊重长辈、权威,长大会遇到大麻烦。4-6岁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发掘兴趣和天份,培养孩子的能力感,为勤奋、韧性和自尊奠定基础。如果孩子的探索心、独创行为和想象力被家长笑话,那么孩子就会形成内疚感,逐渐失去自信心。如果孩子被管教控制得太严,孩子会逐渐失去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欠缺创造力和目标。

篇7: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朱静江

今天是进行军训的第二天,因为有了第一天的操练作铺垫,今天学生的整体情况有了革命性的变化——训练时动作更标准、迅速,食欲回归正常,宿舍休息更充分。当然,最重要的是思想层面逐渐呈现出了积极、刻苦的迹象,这是值得肯定的。当然,这也见证了教官与教师的付出是有价值的。而今天晚上在报告厅给学生播放的关于2009年国庆大阅兵的视频片段,对他们更是意义重大,在他们接下来的军训过程中会发挥巨大的激励作用。而我作为观众席上的一员,除了与周围的人一同欣赏影片之外,我还想再谈谈我个人的观后感,以下是本人的一些不成文的想法,不当之处还请读者多提宝贵建议。

因为陌生与稚嫩,所以学生在接受训练之初出现动作上的不到位是难免的,甚至很多学生身上还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陋习,这是客观事实。当然,这些学生背后往往会存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因素,但不能轻视与忽略。这样说并非是想要推卸什么责任或寻找何种借口,而是真实的建立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从现实当中寻找有效、切合实际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为此,在白天的军训中除了接受肢体上的考验与磨练外,选择在宁静的晚上给学生观看一些国防教育题材方面的资料显得尤为重要与必要。因为,宁静的夜间让心灵可以自由呼吸的更加自然、彻底,同时也可以领略到更多的新鲜想法,进而更好的提升自我的成长。所以说,看这段视频的意义非同小可。

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阅兵式中,我发现学生都挺直了腰杆坐在位置上凝神静气的注视着前方的视频画面,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我想那应该是民族自豪感使然。只要产生了共鸣,那么接下来的军训生活将会越来越精彩。尤其,在一个个如同被切割而成的方阵依次展示时,那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力度,甚至那嘹亮的口号无比激荡着学生的内心世界,我想那一刻学生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激动与羡慕啊,学生心中定会多一份思考与坚定,坚定自己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最关键的是个人品质会得到锤炼与夯实。另外,除了男的方阵外,其中显眼的女兵方阵也向世人发出了一声响亮的呐喊——女人同样可以优秀。十几个队伍方阵展示完毕之后,紧接着就是武器装备展示,想想那一排排武器装备的背后,会凝结着多少人的心血呢?中国从落后走向富强,可谓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霜雨雪,才换来了今天的成就。所以,我觉得学生在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之余,还应该有一种尊重历史、铭记历史并树立一种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这也是成长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合格公民而需要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的过程。

虽然,国庆现场离我们比较遥远,但一颗中国心却可以让自己身临现场。也许,我们完成军训之后在接下来的学习,甚至是以后的工作中依然显得无比平凡、默默无闻,但只要能将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与优良品质发扬广大,那么我们的人生就能在平凡之中彰显不平凡的一面。

篇8: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孩子 道德品质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4-001-01

1. 注重文明礼仪教育

父母要教育孩子衣着得体、朴素大方,与人见面打招呼,遇见长辈说“您好”;对他人提要求说“请”;给人添麻烦说“对不起”;得到帮助说“谢谢”;与人分手时说“再见”。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家长必须在待人接物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把自己当孩子的活教材,创造机会让孩子随时随地练习,逐渐形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孩子的行为举止,既显示出各人的修养,也反映出家庭教育水平。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特别重视并经常利用可能的机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作为家长,我时刻注重培养孩子道德品质,路上遇到熟人主动打招呼,告诉孩子这是一种文明举止,公交车上,看见老人我主动让座,使孩子知道这也是一种文明举止。孩子模仿最多的是父母,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做到慎言慎行。家长一句随便说出的话,一件小事的处理都能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品德的培养。很多年前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带我儿子去刚开放的世界之窗玩,兴致勃勃玩了一天的当时只有七岁的孩子,回家路上明显疲倦了,拉着我的手只喊累,公交车上好不容易等到一个靠后的座位我让他坐下,还只坐到一站路时,从前门上来一位老人,车上的人也许都累了,居然没人让座。这时我孩子连忙下位招呼老人就座。这件事我深有感触。我孩子的举动使我既心疼又欣慰。心疼的是我知道孩子其实已筋疲力尽了,欣慰的是他知道了要关爱他人,尊敬老人。说明我平时的话他记住了。身教胜于言教,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上再合适不过。

2. 注重关心爱护但不溺爱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应以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为前提,离开这个就与望子成龙背道而驰。父母对孩子的爱应是理智,有分寸的,绝不能溺爱。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变成了溺爱。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一味的偏爱和护短。比如孩子回家告诉家长今天同学打他手了,这下不得了啦,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气势汹汹找到学校,不问前因后果,质问“谁打了我孩子,我要打回来。”试问,这种教育方法如何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的恐怕就是娇气、蛮横无理、为所欲为的不良品德与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值得每位家长深思。家长要有理智,有分寸地关心爱护孩子,既要让孩子感到父母真挚的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又能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热情,关心父母和他人。父母应逐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好品德,又培养了孩子的智力和自理能力。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不能有求必应,过分地满足孩子需求容易引发过高的欲望,养成贪婪恶习。一旦家长无法满足,致使难以管教,容易走上邪门歪道。当然,对孩子合理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和家庭经济条件尽量满足。如买一些有利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丰富精神生活的书画及必要生活用品。

3. 注重严格要求与和谐相处

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对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习惯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家长认为严就是厉害,对孩子要给好心而不给好脸,孩子只有害怕父母,才能教育好。有的认为严就是不听话就要打骂,赞成“不打不成才”的说法。其实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对当今的孩子采取这些是难以奏效的。如果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孩子就不愿接近父母,对父母敬而远之,更不与父母交谈,就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所谓严格要求是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父母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孩子力所能及的。若要求过高,孩子经过努力无法达到,就会丧失信心。

4. 注重挫折教育,关注孩子全面发展

篇9: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哪些品质

性格是天生的,习惯是养成的。性格表现在人的内向和外向,习惯决定人的细节,而我们于要说的品质决定人的境界。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那些品质呢,三点:善良,坚韧,乐观。

一善良

人们总是善良会吃亏。那是因为我们把善良和回报等同在一起,善良是品质。他不是以回报为目的,他是以价值作为支撑点,当别人因为我们的善良获得幸福,我们的善良就是有价值的。当我们感受到别人因为我们而获得幸福,我们就是幸福的。这是一种内心的体验,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范畴。

二是坚韧

我有一个表哥特别的跟我说他为了培养孩子吃苦能力,把孩子送到清水河一个贫穷的人家住了20天,回来后孩子一下长大了,懂得了现在生活得来之不易。我听完以后,笑了笑,点了点头,表哥跟我说,无非就是要证明他很会教育孩子。其实磨练不是一时或一段时间,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表哥是把孩子送到想下了,但孩子很清楚,这就是几天的事情,他你不会长期再,他这马上就会回去。这回总锻炼有感受,但不会成为品质,坚韧是随时随地能培养的,比如每天上学要早起,早起都是很困难的,但我们要要求鼓励孩子每天做到早起,这就是坚韧的品质养成。比如说孩子每天坚持不出去玩耍而是要写一篇日记。这也是坚韧的培养。

让孩子坚持做他不想做但又必须做的事情就是坚韧。< >然孩子不做他想做但不应该做的事情也是坚韧

坚韧是对自己长期性的约束。坚韧往往是与天性在抗争,能够抑制天性,做自己理性决定的事情,这是非常搞得一个境界。

三是乐观

篇10: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家长:谢谢老师对孩子孜孜不倦的教导,谢谢大家在培养小孩提出的宝贵建议。下面就我的感受谈谈现在小孩该

怎么去陪养,让她们具有优秀的品质和好的情操。1.建立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首先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也不同程度影响到小孩的模仿和学习,所以家长自己的说话,言行,家庭的和睦相处直接会印象孩子的习惯和脾气性格。

2.品德地培养,让她们拥有善良的心和感恩的心,尊老爱幼。举个例子说:教会她们怎样去善良的对待一些有智障的人群,同时也要告诉如何回避这些人群一些不正常的举动。养成珍惜劳动成果,比如吃饭就应该吃的一颗不剩。

3.智力的开发与培养;这个问题家长只能说给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聪明与否取决与学校教育与孩子自己的勤奋等等。

4.让小孩自己学会去锻炼自己的身体,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提高自身体质。

5.不过多的给孩子增加课外任务和学习,让其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

篇11: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五种品质

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不是我们能限定的,也许父母最需要给予孩子的是足够的成长机会 适当的西方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儿童阶段,最应重点培养的5种品质是:自信心,热情,同情心,灵活性,充满希望。

自信心: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迎接各项挑战时,他才有可能战胜它。要做到这一点,父母首先要尽可能地去发现孩子的天资和才能,有意识地去诱导他们,鼓励他们抱有成功的信心。

热情:一个人如果缺乏热情,任何事业都不能成功。热情,对大多数儿童来说,是生而就有的。然而要使其不受伤害,继续把热情保持下去,却不容易。因为热情是脆弱的,很容易被诸如他人的嘲笑、接连的失败、考试的分数等挫伤,以至被摧毁。因此,父母要十分注意保护孩子的热情,千万不要随意伤害它。

同情心:大多数儿童对于有生命的动物所遭受的痛苦是很敏感的。如果一个家庭经常关心他人,那么,自然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同情的种子。

灵活性:无论是现今还是未来,灵活的应变能力都是适应社会必不可少的品质。怎样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呢?最好的方法是尽早用成年人的爱心和智慧去影响孩子,使他们能早日成熟,避免由于过分幼稚和脆弱而经不起来自社会的各种冲击。

篇12: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一、学会感恩

心怀感恩,珍惜拥有,是感恩教育的精髓。一个不知足的、贪得无厌的人,常常会觉得一切都不够:有八缺二、有九缺一……怎么能够感恩?反之,知足的人常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1. 感恩——身边的人、事、物。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一位妈妈每天都在晚上固定时间打电话给住校的女儿,女儿觉得很不耐烦,告诉同室的同学说:“真希望不要每天接到我妈妈的电话。”没想到那一年的中秋,她的妈妈在一次车祸中去世了。从此,每到晚上九点半,女生就会在宿舍里走来走去,期待一个永远也不会响的电话。

可以引导学生想想:是不是对身边的人熟不拘礼?处在顺境中觉得理所当然?不珍惜随手可得的物品?其实,感恩不须好高骛远,而是在每个当下,善待身边的人、事、物,珍惜所有。

2. 感恩——良知。良知有两种。一是对智慧有帮助有朋友,例如学习中有问题,他可以教你解决的方法;人际关系有问题,他可以提供意见;情感、人生路上遭遇挫折,他愿意静心倾听,并守口如瓶。还有一种属于“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类型,有时候会讲一些不中听的话,目的是引导你向善。

3. 感恩——逆境。没有经历苦难,人生的获得也就少。遇到困难时,可以选择面对,面对虽然艰苦,纵使解决不了,也比较没有遗憾。让孩子在生活中吃一点苦、经受些磨难,会更好地成长。

4. 感恩——天地。人要敬天爱地,才能和乐地生活在天地之间。因此,环保教育应列为优先,教导孩子从随身携带环保杯、环保碗筷,节省水电做起,进而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天地、爱生命。

二、学会尊重

尊重是谦卑、是智慧;放纵是冷漠、是私心。台湾的证严上人说过:“微尘人生,奈米良能。”意思是:当一个人能够尊重他人,就表示他肯缩小自己,小到不会碍到人家的眼睛、小到看不见。就像细菌看不见,却无所不在;正因为无所不在,最具影响力。

具体而言,就是教育孩子——

1. 尊重从事卑微工作者或学识能力不如自己者。很多人对于阶级比自己高或学识能力比自己好的人,就会毕恭毕敬;对从事卑微工作者或学识能力不如自己者,就会显露出高傲的心态。

一个真正高尚的人,会去尊重所有的人,对于弱者,会懂得以同情心来对待他们。

2. 尊重不同声音、不同见解的人。如果人与人之间都是我对你错,自然会产生摩擦:身体摩擦多了会受伤,心摩擦多了会存在许多芥蒂。学习尊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可以减少很多问题的产生。

3. 尊重少数,服从多数,以小我来成就大我。民主与法治,就是一种尊重的教育——多数要尊重少数。但是这个简单的观念,往往一遇到选举就可能会出现错误示范——多数漠视少数的声音、少数则大声去抗争。

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尊重不等于放纵”——尊重是谦卑、是智慧;放纵是冷漠、是私心。

家长对孩子放纵是私心,因为舍不得孩子吃苦,什么都帮孩子做好,甚至孩子在学校出了问题,还要出面“挺他”。老师对学生放纵是冷漠,由于家长说不能打、不能骂,就干脆放任不管。

每个人都希望被接受、被尊重,因此,我们应该要反求诸己,先去尊重、爱与接纳别人。

三、学会爱

自诩为充满爱的海绵垫,而不是拒绝爱的水泥地。如果水代表爱,心要像海绵一样,将源源不断的水通通吸住,使我们成为一个充满爱的海绵垫,而不是拒绝爱的水泥地。

“爱”有自爱、小爱与大爱。自爱是让自己变得可爱——给孩子爱的教育,是让他先学会自爱、学会当一个可爱的人,他才会获得别人的喜爱,也才有能力去爱别人。小爱是心量狭小、有私心的爱。大爱是心胸宽广、不求回报、没有分别心的爱。如果从小教育孩子自爱,并让他懂得付出大爱,那么他或许会有较多的正能量,会正确处理人世间的小爱。

感恩不是口说而是真心;谦卑不是自卑,而是自在;慈悲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希望感恩、尊重、爱可以充满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之中,成为教育的主流。

家庭教育,任重道远。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必须讲究方法,同时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收获幸福。

篇13:儿童诗教学中培养孩子优雅的品质

南泉中心小学

杨琴

诗歌绽放音韵节奏的美,创设意境的美,独特想象的美,真纯感情的美,哲理光芒的美„„儿童诗以它特有的文学魅力陶冶孩子们的道德情操,培养他们优雅的审美趣味,阅读童诗的过程是一个美育的过程。儿童诗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优雅的品质呢?

一、把儿童诗做成最美味的心灵鸡汤。

诗是灵魂之吟,是美的流淌,而儿童诗又是诗的宠儿,以形象的丰满,语言的质朴,情节的纯粹,情感的自然而甜美地生活在诗的家庭之中。儿童诗以心灵传递心灵,以心灵影响心灵,以心灵塑造心灵,让我们一起与孩子走进儿童诗,从诗的内容与形式上挖掘美的佐料,把儿童诗做成最美味的心灵鸡汤,滋补着孩子健康向上的成长。

1、浸润在诗海,借儿童诗点亮教师的童心。要让孩子爱上儿童诗,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就要首先和孩子们一起读诗、背诗,徜徉在儿童诗的天地里。

2、从诗的内容和形式中,引导孩子发现美、观察美

著名儿童诗人金波说:“儿童诗首先是美的诗。他发掘出人的心灵中丰富的普遍存在的美,去陶冶儿童稚嫩的心灵,诗是儿童感情上的营养品。”儿童诗应该让孩子们从小在美的享受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教育,犹如雪花在不知不觉中融化于大地,变成绚丽的色彩。

儿童诗形式多样,几乎所有的文学形式,都可以用诗的形式来表现,它有抒情诗、故事诗、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科学诗、讽刺诗等等。阅读儿童诗让孩子觉得很轻松,很快乐,每天推荐阅读一首诗也无需几分钟。日积月累,却能逐渐引导他们自觉地去发现美、观察美,捕捉美、感受美,从中不断形成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信念的追求。

3、从诗的艺术表现手法上,鼓励孩子探究美、想象美 诗人于之说过:“诗的一切都应当是美的——美的形体、美的衣衫、美的语言、美的灵魂。”学生一起赏析儿童诗,引导学生从诗的构思、想象、情感、意境、修改方法等各个角度去欣赏、理解、读懂每一首诗,去发现诗中的美,探索诗中的美妙意境,让他们浸泡在优美的、灵动的、充满智慧的诗歌作品之中。

儿童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儿童心灵的游戏,是潜意识的活动,是精神的自由创造。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儿童诗的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科学之美,欣赏儿童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乐美、意境美,引导他们去鉴赏诗人是如何通过鲜明的艺术形式美来表现丰富的内容之美的。儿童诗是一个很美丽的园地,走进去才发现它是那么引人入胜。领着孩子们从诗的内容到形式到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上去阅读,能为孩子们增加更多的精神财富,品尝最美味的心灵鸡汤。

二、用孩子最喜欢的方式收获诗的美

当今,人们把诗歌作为教育的第一粒种子,播撒在儿童的教室、孩子的心田。真正的阅读是需要沉下心来,用心灵去感受,用想象去补充,用思考去扩展。我们鼓励孩子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尽情地陶醉在儿童诗的海洋里,让人走进诗中,让诗走进心中。

1、充分地读

首先是要广泛地读。诗歌是体现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北京大学著名诗人臧棣直言不讳地说:“现在我们的周围不是缺少好的诗歌,而是缺少诗歌教育,这已经与我们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化相距很远了。”如今,从小学阶段开始进行儿童诗的教学已经引起文学界、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重视。让孩子多读诗、多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由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已成为小学语文课改的共识。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儿童诗有了一定的涉及,光第一册教材就有36篇儿歌、儿童诗。作为语文老师,多向孩子推荐好的童诗,多引导孩子走进童诗世界,多和孩子一起阅读童诗。鼓励学生借阅、购买冰心、圣野、柯岩、金波等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的儿童诗作品。让儿童诗在学生课外书队伍里有一席之地。

其次是要深入地读。让学生明白、了解诗的意境,体会诗的巧妙之处。通过查资料,了解作者的写作意识、写作背景,进一步深刻理解诗的含义,甚至可以仿写。第10 册有《儿童诗两首》,第一首《我想》,作家高洪波以儿童的视角,抒写了儿童春天里的想象,表达了儿童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第二首《童年的水墨画》,表达了儿童世界处处皆美景。读、赏、创结合教学,引导学生鉴赏性阅读和仿写儿童诗。

再则开辟多种渠道来读。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创造读儿童诗的氛围。开设儿童诗阅读指导课,教学生学会读诗;推荐与搜索相结合,培养图书馆意识,利用网络资源,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阅读结合。另外,摘抄与创作相结合,制作诗册,开辟诗歌专栏;开设交流平台,举办诗歌交流朗诵会等活动。

2、快乐地背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积累的最佳途径就是背诵,儿童诗琅琅上口,易于记忆。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安排布置孩子们的背诵,比如从每周背一首诗,到三天背一首诗,甚至达到每天背诵一首诗。对于不同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人人享受背诗的快乐,在大量的积累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孩子的语感。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奖星、评星等鼓励手段来激发学生背诵的乐趣。

3、大胆地演

儿童诗的形式包罗万象,它以孩子独特的视角来表现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和情感世界,将美丽纷呈的现实生活和大千世界展示在孩子们的眼前。所以,儿童诗不仅可读性强,可演性也强。我们可以把很多儿童诗用用儿歌、快板的形式来说唱,既有利于儿童诗的传唱,也有利于儿童诗的背诵。

篇14:如何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培育吃苦品质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吃苦奉献教育工程的实践

摘要:针对吃苦奉献精神已成为铁路企业用人的“第一准则”,而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对吃苦奉献精神的准确理解和充足准备这一问题,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下称“陕铁职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铁军精神,通过深化系统认知教育、坚持半军事化管理、实施震撼心灵教育、整合学生社团资源、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等系列措施,着力构建吃苦奉献教育“五个平台”,形成全面、系统的吃苦奉献教育体系。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培育了学生“苦得、累得、饿得、受得”——“四得”良好精神品质,铸就了以“吃苦奉献、拼搏争先”为核心内涵的陕铁职院精神,营造了浓重而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培养铁路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目标与思路

“吃苦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特别是青年人的基本素质和必备美德。但是,现在的高职学生普遍认为吃苦奉献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存在着不能吃苦、追求享乐、责任感不强、纪律观念差等诸多问题,缺乏吃学习之苦,吃生活之苦,吃心理之苦的精神,更缺乏到艰苦环境工作的思想准备,这成为制约他们成人成才的“瓶颈”。

陕铁职院围绕工程办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根植于铁路、公路等施工现场这一艰苦行业,工作地点流动,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毕业生多在偏僻落后、穷山僻壤的地区奉献青春。工程一旦开工,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根本就没有节假日,下大雨时成了他们唯一的休息时刻;有些工序如水下混凝土灌注等必须是24小时连续不间断作业,材料试验要求在固定的时间点进行监测,无论这个时间点是白天还是晚上;测量时都是顶着烈日、迎着风沙,一个工程下来,全都成了非洲黑人。工作性质决定了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施工单位把学生是否能吃苦奉献作为用人“第一准则”,甚至优先招聘来自农村的学生,认为农村的学生能吃苦、肯奉献。这就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吃苦奉献精神,否则将导致毕业生有业不就、有业难就、就业不稳。

基于此,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铁军精神,传承“严字当头,铁的纪律”的优良传统,通过深化系统认知教育、坚持半军事化管理、实施震撼心灵教育、整合学生社团资源、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等系列措施,着力构建吃苦奉献教育“五个平台”,形成全面、系统的吃苦奉献教育体系,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培育了学生“苦得、累得、饿得、受得”的良好精神品质,铸就了陕铁职院特有的精神风貌——以“吃苦奉献、拼搏争先”为中心内涵的“陕铁职院”精神,培育了浓郁而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深化系统认知教育,构建思想教育平台

报考铁路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际上对自己所选的铁路专业和未来所面对的职业没有准确的理解和充足的准备,若不做好吃苦奉献精神的教育,毕业生将难以适应施工一线艰苦的环境。为此学院从入学抓起,实施全方位的教育方案,让学生尽早认知铁路建设,感受铁路建设的艰辛和荣耀。

一是营造校企融通的文化氛围。校徽、校训、校歌、学院精神的凝练,彰显铁路特点;学院道路、建筑以铁路专家、铁路干线命名;建立青藏铁路精神展、校友风采长廊、校史校情展览馆,宣传优秀校友在施工一线不畏艰险、吃苦奉献的品质。

二是把职业素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职业素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单独计算学分。每年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将吃苦奉献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加以实施,并体现在学生素质的综合测评中。

三是狠抓军训、专业教育和认识实习。使学生在为期四周的军训中锻炼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在一周的专业教育中了解专业特点和职业道德;在两周的认识实习中,深入工程施工现场亲身体验工地生活,接受铁路文化的熏陶。四是将“两课”作为主渠道,将吃苦奉献教育融入课堂教育中。大力宣传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模范人物不怕吃苦、不计回报、为祖国人民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以各个历史阶段著名的学者、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的成才故事和成才理论,使吃苦奉献理念深入人心。

五是发挥全员育人作用。学院每年组织新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和素质拓展训练,组织专业教师下现场锻炼,让教师感受施工一线艰苦的工作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渗透吃苦奉献精神教育。

(二)坚持半军事化管理,构建制度保障平台

学院坚持半军事化管理,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将吃苦奉献精神教育渗透到制度建设中,使吃苦奉献精神教育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坚持从严治校的半军事化管理已经成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张品牌。

一是制定了半军事化管理的核心制度——《一日生活制度》,对起床、早操、内务整理、就餐、上课、午休、课外活动、就寝、晚点名、着装、集体活动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得每周一升国旗、每天做早操、每天上晚自习、每晚查寝查铺、离校必须请假成为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

二是落实半军事化管理要求。实行院、系、班三级值周制度,每天通报检查结果,每周一汇总,每月一小结,并将检查结果作为评定先进集体与个人的主要依据之一。

(三)实施震撼心灵教育,构建典型引领平台

深入开展“学典型、争先进”主题活动,以先进模范、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深切体会吃苦奉献、爱岗敬业是干成事业的唯一法宝。

一是深入开展学习青藏铁路精神活动。学院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学习青藏铁路精神、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青藏线上接见并回信05届毕业生王江为精神等系列活动,在全院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学院的部分毕业生在青藏铁路工地顶岗实习期间,接受了艰苦环境的磨练,印证了“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青藏铁路精神。

二是办好“校友大讲堂”和先进模范报告会。定期邀请事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母校介绍他们的奋斗经历,校友们都认为吃苦奉献是成功的基石,以此激励学生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勇气和信心。邀请先进模范、优秀知识分子来校作报告,让大学生以先进的模范人物为榜样,学习先进,克服自身在人生价值观取向上的错误观念。其中,全国劳模、优秀校友窦铁成来院作报告,学院还专门下发文件《关于深入开展学习窦铁成同志先进事迹活动的通知》,把学习窦铁成活动作为全院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来做。

三是开展青春榜样评选活动。挖掘学生身边“吃苦奉献”模范人物,评选年度吃苦奉献“十佳学生”,大力表彰和宣传,带动广大学生向先进典型看齐。同时对校园内一些奢侈浪费以及学生中拖拉懒散的现象进行旗帜鲜明地反对和处罚,形成“以吃苦奉献为荣、以骄奢懒散为耻”的校园风气。

(四)发挥学生社团作用,构建自我改造平台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学院加强社团骨干的培训,划拨社团活动专项资金,在社团活动中渗透吃苦奉献精神教育,凸显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改造、自我提高。

例如:陕西省优秀学生社团——护校队。体能训练中,做到“冬练三

九、夏练三伏”,通过练武摔打、不怕疼痛对学生意志品质进行锻炼;校园执勤时,学院各项大型活动都有护校队的身影,提升无私奉献意识。青年志愿者协会利用公益劳动、帮助老弱残、义务植树等各种志愿活动对学生进行组织、宣传和管理。大学生艺术团全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遇到重要节假日,更是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在提高艺术表演能力的同时锤炼了吃苦奉献品质。

正是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学生有机会为社会贡献自身的才学、能力,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和优势,满足了“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不但为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弘扬了吃苦奉献的新风气、新风尚,而且学生的人生价值也在志愿活动当中得到体现,学会“吃苦奉献”的自律性。

(五)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构建身体力行平台

说吃苦容易,愿意吃苦难,乐于吃苦更难,吃苦奉献贵在身体力行。要培养大学生吃苦奉献精神,就必须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寓教于乐。

一是开展以校园环境建设为重点的校园公益劳动。学院每位学生都要进行一周的公益劳动,由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卫生打扫,清理学院内部及周边的环境卫生,一周以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成绩评定,计入学生的学分。

二是强化为期两周的“五公里徒步测量”实训。学生每天早出晚归,顶着烈日,携带十几公斤重的测量仪器和干粮,徒步行进五公里到测绘实训基地进行测量实践。

三是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以服务社会为重点的社会公益劳动。如参加渭南市南塬绿化义务植树活动、火车站铁路沿线卫生清扫劳动、关爱残疾人公益活动等活动。

四是定期组织学生党员到延安、渭华起义纪念馆进行红色教育,召开“忆苦思甜”主题班会。

五是定期组织学生代表参加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参加穿越缅甸桥、合作走钢丝等素质拓展项目,培养学生相互信任、团结协作、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团队精神。

三、工作成效与经验总结

(一)工作成效

学院通过系统正面教育,使学生知道了解吃苦;通过先进典型引领、制度保障健全,使学生明白必须吃苦;通过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吃苦实践,使学生乐于吃苦。学生们充分认识并切实重视培养自己吃苦的宝贵品质,学习时能刻苦不懈,劳动中能自觉磨练,学生职业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学院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高。学院招生就业呈现出“两旺”态势,毕业生因“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而备受企业欢迎和厚爱,就业率连续七年保持在96%以上。近年来,学院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陕西省文明校园”称号,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被确定为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申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已经教育部公示。

1.通过突出吃苦奉献精神的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有效提升。学生对居无定所、环境艰苦、任务繁重的施工一线岗位的艰辛有了充分认识和思想准备,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专业志向、学好专业技能、服务铁路、报效祖国成为学生的普遍、自觉的追求。以中铁五局兰(州)新(疆)二线二期铁路项目而言,在戈壁滩修路,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近三年引进大学生63名,在其他学校的毕业生违约流失大半的情况下,甚至有到岗不到一周就离岗的,而我院25名毕业生无一“外逃”,一直坚守岗位。

2.通过突出吃苦奉献精神的培养,企业高度认可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在用人单位调查和毕业生回访时我们得知,所有企业领导无一例外的都对学院毕业生“能吃苦、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大加赞赏。连续三年带着300多个招聘计划而来的中铁四局人力资源部部长汪石洲这样评价我院毕业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选择陕铁职院的毕业生,我们放心”。

3.通过突出吃苦奉献精神的培养,增强了学生身心健康,促进了学风建设。学生较好的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娇生惯养意志力弱、心理素质和挫折承受力差、学习工作中常当逃兵等心理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生存能力,有效提高了养成教育、传统教育、爱国爱校教育的效果。从近三年来看,学生违纪现象明显减少,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奖学金获得率提高了15.3%。

(二)基本经验

1.吃苦奉献教育关键在于氛围营造。学院将铁路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努力营造校企文化融通的氛围,校园内伸手可及的铁路元素、随处可见的反映简陋的生活条件、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宏伟的竣工建筑等施工现场图片,让学生在校园内到处体会铁路文化,理解铁路施工的艰苦。

2.吃苦奉献教育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学院领导要高度重视,出实招求实效,学院为此成立了由院长担任组长的吃苦奉献教育领导小组,年年出台实施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了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有奖惩,有效防止了吃苦教育口号化、一阵风等倾向的发生,努力做到吃苦教育在定位、定型上抓出特色和经验。

3.吃苦奉献教育必须找准突破口,选准结合点。要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吃苦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吃苦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吃苦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吃苦教育与实践劳动相合,要使学生感同身受,身体力行,否则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

4.吃苦奉献教育必须以全员育人为基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牢牢把握两条主线:一是院领导、各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师、学生这一主线;二是学管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学生这一主线。只有把握住这两条教育和实践主线,才能实现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立体化工程。

上一篇:包水饺_难忘的一件事作文300字下一篇:护士节的内容演讲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