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识字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024-04-25

在识字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精选6篇)

篇1:在识字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浅谈在字理识字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之一。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应当把审美教育寓于识字之中,在训练过程中利用字理中丰富的美育因素去诱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提高识字质量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一、注重字理分析寻找美 “汉字字有字理”。

这个字理就是汉字组成的规律,就是汉字形与义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充分运用字理根据儿童的认识能力,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进行识字教学,并引导学生欣赏汉字的形象美激发他们的直觉美感。我们的身边并不缺少美,只是学生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在分析字理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活动,而审美往往是从景物的外在形象开始,因为形象美显得明确、具体,不仅给人以突出的印象,而且给人以愉悦的心情。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还学生一双寻找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现汉字的形象美,激发他们的直接美感。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的重要特点是通过溯源图教学象形字;通过“分解——组合”教学会意字等。这就是把象形字还原成图画,把会意字变成一个个小故事。如教学“山”字可通过展示群山图 群山抽象图、古体 和楷体“山”,表现出“山”字的大体演变过程。在教“休”字时,把它演绎成一个人赶集累了,靠在树旁休息的小故事。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再造想象,先让他们在头脑中把汉字还原成景物形象,再恰当运用图片、幻灯、录相等手段把大脑中的景物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使学生觉得生动、真实、身临其境的感知汉字的形象美。最后,教师可做示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给生字扩词,如“山川”、“山水”等等这样应用性的理解字义,进一步深入感知汉字形象,强化发现美的效果。

二、了解字理渊源理解美。

在字理识字中,通过对汉字的字理分析,不仅提高了识字效率,而且在了解汉字负载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汉字文化的熏陶,感受到汉字内蕴的博大精深,逐渐认识到汉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如教学“象”字,我依次出示侧面向左的大象图、甲骨文 “象”字、篆体“象”字和楷书“象”字,并一一为学生讲解这些“象”字的象形意义演变过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发出惊叹。我知道那是学生们理解字理的同时,从心底由衷地钦佩华夏民族的聪明才智。此时,一股对祖国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从我们师生心底油然而生。通过这一课例,我们更能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切实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字理,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丰蕴的文化,这样就能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决心更好地去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又强化了为民族为国家贡献一生的学习目的,更好地将自己的才华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人类,将爱国之情升华为报国之志。

三、运用字理知识创造美。

由于字理识字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的心理动力,使学生产生了对识字的需要,因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同时,随着知识的增长,学习的成功,使学生有意注意较快地向主导地位发展。此时,通过字理知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因素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帮助学生在识字中创造美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通过反复的指导和训练,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从理性层面上看问题、想问题的好习惯。看到一个生字,首先不是去记它的形、音、义,而是问这个字为什么这样写。他们是站在理性的高度去审视汉字的规律。在用字时,遇到把握不大的字,也会联系它的语音环境去思考应该用什么字,为什么要用这个字。正如学生们自行分析的汉字:“人”字就像一个人迈开双腿走路;“尖”字即上小下大;“尽”就是把坛罐口向下,水滴完了等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些枯燥乏味的汉字变活了,使之成为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在创造的过程中牢记了字的音、形、义,这未尝不是一项伟大的创造。他们在锻炼思维的同时,也提高了审美能力。这也验证了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是啊,只有将美融于我们的教学,才能产生更大限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教师自身的思想修养和爱美的情趣有着密切关系。教师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得自己心里有。”我将在字理识字教学中进一步挖掘一切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寻找更多的美,理解更深层次的美,不停地创造美。

篇2:在识字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陌上桑》一文的审美教育

曲江区白土中学 刘翠凤

语文教学应有意识地渗透审美教育,这样才能凸现语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在《陌上桑》一文教学中,我将美育渗透其中,教给学生如何欣赏美女,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分辨美与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般情况下学生会认为,相貌好、衣着华丽的女人是美女,很多人都会从外表去看一个人的美与丑,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人的真正美,在于形与神的统一,在于真与善的统一,通过《陌上桑》这篇文章的学习教育,告诉学生什么是真正的美女——那就是美貌与智慧的完美统一,文中的罗敷,就是美女的代表。

为什么说罗敷是美女呢?首先是她有美丽的外表:头上梳着云朵般的发髻,耳朵上佩着明珠宝饰,下身穿着浅黄色带有花纹的丝绸裙子,上身穿着紫色的短袄。罗敷的美,打动着路边的人:挑担路过的男士,见了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须;年轻的少年,见到罗敷,摘下帽子只戴纱巾;耕田的男士,见了罗敷,忘记了把住犁耕田;锄地的男士,见了罗敷,忘记了握住锄头锄地;见了罗敷的人,回家之后都相互嗔怨,只是因为见了罗敷。课文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刻画了一个美貌的女子,她让所有见到她的人忘记了自我,忘记了所做的事情,人人都被她的美貌陶醉着。当我们学完这段时,我们只能 说她只是一个外表美丽的女子,我们还不敢说她是一个美女。因为,美,当看外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得通过她的内心看她是否美丽善良。

作者接着着重刻划罗敷的内心美。面对使君的调戏,她是如何表现她的人格魅力的呢?使君凭着自己的权势,自以为能打动罗敷,能占有罗敷,没想到却被罗敷不动声的嘲讽一翻,最后只弄得狼狈不堪,逃之夭夭。我们看看罗敷是怎么用智慧拒绝使君的无理要求的。

使君自认为他条件好,身为太守,有“五马”拉的车,所以敢问“宁可共载不?”,在他心里,可能会这样想,以我的权势,还弄不到你这样一个村妇吗?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个小小的村妇,竟然对他不屑一顾:“使君你是多么的愚蠢,你有你的家室,我有我的丈夫”一口拒绝了他,还让他遭受斥责和嘲讽,令他自取其辱,知难而退。

那么,罗敷是用什么方法使自己免受侮辱而脱身的呢?罗敷是用盛夸自己丈夫的权势、智慧和美貌,让使君深知不如而知难而退的。罗敷告诉使君:用什么标志来辨认我的丈夫呢?我的丈夫他骑着白马.白马的后面跟着小黑马,尾巴上系着青丝,头上用金色的络头笼着。接着罗敷盛夸自己丈夫的官级:十五岁时做了小吏,二十岁时做了大夫,三十岁时做了侍中郎,四十岁时做了一城的长官。最后,罗敷盛夸自己丈夫的美貌:我的丈夫长得白白净净,须发疏密得体,步履从容,落落大方,好几千人都说我丈夫人才出众。

罗敷这样盛夸丈夫,言下之意就是让使君知道自己的丈夫比他好一千倍一万倍,让他知难而退,不要再对她有非份之想。也是用这种 方法,罗敷摆脱了困境。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罗敷的勇敢和智慧,正直和善良,美丽和纯真。她不畏权势,不贪图富贵,用机智地击退一个无耻之使君。摆脱了困境,赢得了胜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思想的正直,人格的高尚,心灵的美丽,如果说罗敷的外表令人倾慕,那她的人格更让人敬佩。她可以说是外表与智慧集于一身的真正的美女。她懂得用智慧和勇气来拒绝无耻使君的非份之想。严辞拒绝使君就是对自己尊严的尊重和维护,盛夸自己的夫君就是对使君的嘲讽和鄙视,赞美自己的夫君就是对使君的批评与揭露,同时也是对爱情的忠贞与维护。读了这篇文章,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对罗敷的智慧和勇敢倾佩和向往。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表,更重要的是有美好的心灵,有不可侮辱的尊严,有不图富贵的高尚品德,有不受利诱的坚定信心,她用智慧和力量赢得了胜利,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罗敷是古代美女的代表,也是我们现代女性学习和向往的美女。

篇3:在美术欣赏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是一种通过美的教育来促进人性发展和完善的活动, 审美更多的是一种感性能力, 以自身沉淀的理性去确证自身的存在, 也是一种更深刻的人生意义的直觉。美术的审美教育就是教师通过美术作品传达的审美经验, 培养学生从新视角新立场来观察、理解、体悟生活和生命。学生通过认识美的形式, 了解比例、对称、对比、调和、节奏、韵律、构成方式等, 体会作品形象与色彩的美, 这样才能懂得一幅绘画作品的真正含义。在中学美术鉴赏课程中实施审美教育,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观念

在中学美术鉴赏课程中,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是极其重要的。审美观念是连接美与美感的桥梁, 是生成美感的理论基础。例如, 因为我们了解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事件, 了解大屠杀中日本人的残暴, 了解大屠杀中死难者的悲惨, 形成这样一个认识后再来欣赏吴为山先生所创作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题雕塑”, 欣赏者的思绪立马被作品所表现的人性深深震撼, 作品高超的艺术表达把欣赏者带到了那个让世人心痛的历史事件中, 是对军国主义的控诉, 也是对战争中国人体现出的人性美的赞扬。很显然, 一个没有受过审美教育的学生在这幅作品前是感受不到美的。当然, 人与人之间对于审美的观念也是有差异的, 涉世未深的学生、事件的倾听者、事件的当事人, 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审美能力和情感。

在培养美术审美能力时, 必须以一般的认识能力、想象能力、直觉能力为基础。审美能力不是简单地对事物美丑、真假、善恶的直觉判断。教师要通过美术的审美教育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审美态度, 对美术作品的形式、结构、语言特征、风格样式的感受力, 以及对美术作品丰富的审美经验。从理论上讲, 对美术的审美态度, 就是对美术作品产生的一种超功利的审美趣味, 是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看到的对象是什么和它有什么用途之上的一种审美趣味, 也是对对象表现形式的领悟和感受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领悟能力

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力反应, 包括人的审美感受、情趣、经验、观点和理想等。

美术作品的形式是指作品的材质、肌理、构图、色彩、线条、明暗、风格样式和表现技巧等。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比美术作品中包含的相关知识更为重要。比如, 即使我们很熟识《清明上河图》中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了解作品中出现的所有建筑和人物的名称, 也不能证明我们在审美意义上认识了这幅作品。我们只有把这些知识与美术作品的形式联系起来进行感受和领悟, 才能把这些知识转换成审美经验。这就意味着, 在中学美术的审美教育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 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 选用多种样式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 以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形式的感受力和领悟力。

例如, 在欣赏达·芬奇和丁托莱托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时, 两件作品都是耶稣和十二门徒, 但是因为不同的构图、造型, 所以透视给观赏者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达芬奇的作品采用了对称构图的形式, 透视焦点居中, 空间装饰也是平板的处理, 作品整体给人一种平静的、稳定的感觉。在这种平静之中, 那一点点的骚动在人物的内心萌芽, 在静止的画面中, 我们能感受到事态发展和人物内心的不安;丁托莱托的画, 采用了纵向透视的形式, 把观赏者的位置放于门口或场面一侧的高处, 成组的摆放所有人物, 繁忙的、富有叙事性的。人物的前俯后仰、相互重叠, 画面上方飞动的小天使, 都给画面带来动荡不安的感觉。对作品内容形式的认识是学生审美评价的基础, 了解作品内容形式能帮助抓住绘画的精髓。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象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 有形的东西, 可用想象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 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美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教师在分析时, 需要以推测性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 使学生觉得教师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终极的。于是, 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 丰富自我感受, 从而提高审美的想象力, 实现教学目标。

画家路德维希·李希特曾和他的三个朋友同画一处风景, 并约定以写实的形式描绘所看到的对象, 但是结果四个人画出了四幅不同的风景画,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 艺术家对绘画对象的色彩、线条、明暗的处理, 都受到艺术家个人的气质、领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影响, 也正是由于艺术家的创造力, 才会诞生各类艺术品, 进而丰富我们的视觉经验。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 不仅会反映现实生活, 还会对其做出评价, 并提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表达自己对人生与世界的感悟, 因此美术具有教育作用。但是美术的教育功能并不是以概念化的说教方式来实现, 因为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象不是披在某种道德观念和真理上的一件外衣。

篇4:在识字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关键词】 阅读 领略美 品味美 感受美 抒发美 体会美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9-062-01

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必不可少的素养。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图文结合,领略自然美

随手翻开语文课本,一幅幅色彩鲜明,人物传神的插图跃然纸上,当中有很多是写景状物类的文章,作者们通过不同的描写方法描绘着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其中有描绘民族风情的《草原》;有“山水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山水》;有美丽无比的《富绕的西沙群岛》……这些文章字里行间都浸润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美丽景色的热爱。而对于我们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借助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进行认知、概括、分析,由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因而借助课文优美的插图,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感受画面的美、领悟语言的美。

二、品词析句,品味语言美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选编了许多的名家名作,而在这些文章中,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练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其独特的语言,根据学生的阅读感受去引导学生揣摩精彩语句、品味感受语言的魅力。教学中,在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我会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文中那些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词句,让学生学会品词析句,不但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更能提升学生美的感受力。

三、剖析人物,感受形象美

审美的主要对象是形象,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课文都是靠形象来表达思想,去感染和教育学生的,离开了形象,学生的认知就失去了重要的感知源,脱离了形象,语文课也就失去了它特有的光彩。美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的,它是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人格得到完善、灵魂得到净化的催助剂。我们的教材中也不乏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针对这点,我们不妨从形象上去挖掘文本亮点,以形象独特的审美价值来感染、感动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如《桥》这篇文章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教学本文时,我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从感情上对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个初步印象;接着通过课件,把学生带入那个山洪暴发的村庄,然后再来感受语言文学,同时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抓住重点句子如“老汉像一座山”等语句,感受老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忠于职责,临危不乱,舍己为人的崇高形象。抓住此亮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人物形象,从而在学生心中树立那种为社会、祖国贡献自己力量的崇高形象。

四、加强朗读,抒发情感美

“阅读是解决语文所有核心问题的钥匙。”《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读为本,以读促思,让学生带着个人情感去读,在读中感悟文章的内涵,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和审美熏陶。这就需要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抽象的文字变为真实的情感;让学生在深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体验情感,从而加深对课文中人物、语言、行为等方面的理解,产生心灵的共鸣,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目的。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中,我指导学生以感情朗读法,使学生“沉浸”于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之中。如在指导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不,永远不会。”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志愿军和朝鲜大娘离别时的情景,去体会志愿军对朝鲜大娘深深的敬意和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这就把军民间依依惜别的情感读出来了。在指导学习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时,我要求学生读的语速稍慢一些,要用呼唤的方式来表达,像自己也在场那样,沉重地挥手与朝鲜人民的告别之情,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中朝人民亲如家人、难舍难分的情感。

五、用心感受,体会生活美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更是美好的。体现生活美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随处可见。这些文章所反映的生活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具有很大的认识、欣赏、审美作用。因而,语文教材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美,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如《祖父的园子》一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面,这是作者童年生活的乐园。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这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充满梦幻色彩的,从而让作者感受到在园中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童年的乐趣,感受到童年美好的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体会生活的美!

篇5: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正确地培养学生审美观点、从而提高民族优秀文化审美的情感和能力。让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和认识民族艺术文化,与世界人民共同交流,共同发展。

关键词:审美

培养

民族艺术文化

在今天素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完善人的素质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社会所认识。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素质教育,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根据国家部教育改革的要求,美术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等,形成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美术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教育的奠定基础工程,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是面向未来的教育,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意识。什么叫审美意识?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美丑属性的反映,包括人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鲁迅先生曾将中国艺术中的民族审美意识称之为“中国向来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审美文化),是这个国家和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振兴民族文化,富民强国的动力。失去民族文化,也就失去了民族的灵魂。”另外,审美意识对人的世界观、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审美心理诸方面有着相互制约和影响,并且对学生心理健康,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审美心里的完善也有积极作用。如何去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呢?

一、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情感和能力

美的本质属于社会,在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只有当他们和人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成为人的审美对象时,它们才有可能是美的。美既是教育的神圣目标,也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巨大力量。审美观是人们对美丑的基本看法,是一种美的感知、欣赏、判断和评价能力,也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一定的审美观念的应用,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育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传授的知识过程,同时也是美的熏陶的过程,是学生对教师教学由感知、感受、感动到形成一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能力的过程,是进行由表及里的是判断获得美享受的过程。美术学科之所以从过去的“图画”改称为“美术”,说明其涵义也广了,内容也更为丰富。美术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绘画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负有指导活动、指导学生对自然美、社会、艺术美的鉴赏,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精神获得某种满足和享受的情感,从而自觉接受教育,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活动。

二、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是应用、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激情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优秀的美术作品是按照美的原则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它以美的形象,色彩和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以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唤起人们的美感和对美的追求,起到开阔眼界,丰富感知领域、陶冶情操、净化精神境界、提高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和日常生活相关的意义,而是要从审美心理出发去感受艺术作品中与人生相对应的形式,体验作者的审美经验,获得艺术表现形式中的象征意义。如初一美术课本中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中:公牛象征残暴的德国法西斯、受伤的马象征格尔尼卡无辜的成千上万的人们、画面上中间那个灯泡象征光明和希望等,进而达到观赏者个人审美经验与艺术家所创造的的带有普遍性审美经验的交融。在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总是扮演着知识传播者这一单一的角色,却忽略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应该被动地教授知识的灌输,而是应通过教师的正确的指导和引导,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自己的体会。在作品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住优秀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引导学生去认识美、感受美,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绘画特有的“以线造型”,如:丁绍光、陈崇平、赵宋生等一些有名的重彩画画家们的表现形式以及“希腊化时期”的艺术风格。让学生在具有了一定审美素养的基础上去把握艺术作品中的真、善、美。我认为,一般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方法有两种: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多疑的心理特征,通过造型一定的悬念来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第二、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挖掘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重要手段。

三、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能力

正在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社会主义中国,能否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年积淀的审美文化之精神,以自己独特的东方民族审美文化同世界各民族审美文化对话和交流,无疑是我们的改革开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我们现在搞素质教育成功与否大胆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长期生活在共同的地域,过着统一的政治生活,形成统一的生活习惯,教授共同的语言和文化,历史形成了浑厚的民族共同性,因而造成审美意识的民族性,保持和发扬民族文化特点,即将成为我们今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承担起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去挖掘、整理、继承、发扬、探索一条使民间优秀的传统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道路,为弘扬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工作作出的自己贡献。在“欣赏•评述”教学时可以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涵养人文精神。平时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可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重视对民间美术的挖掘、研究、让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到现代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如我们身边的彝族阿细文化:阿细祭火、阿细跳月、阿细服饰、阿细音乐、阿细习俗和阿细绘画等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们在思想上认识到民族艺术是我们本民族先祖几千年积累遗留下来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把民族艺术继承和发扬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满怀激情地挖掘和研究民间艺术。另外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生学习环境条件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精神的民间美术艺术作品来。弘扬民族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彝族文化。通过介绍激情学生对彝族阿细民族艺术文化的浓厚兴趣,有不少学生以绘画、手工等形式创造出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有的并在县级、州级、省级各种比赛活动中获奖。使学生既感受到家乡的旖旎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和品德。

总之,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们绘画造型能力和提高绘画技巧,更应该重视学生们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即美术教育的本意并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画家,而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挥民族艺术优势,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素质与和谐人格的人。我们作为知识指引者、传播者,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模索与自我学习,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具备良好的美学修养,丰富的美术知识,及对学生“传道授业”的能力。要认真钻研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突出学科特点,因材施教,使课堂气氛活动生动有趣,以新颖的艺术构思,新奇多思的教学方法,真正使美育教学在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作用。

参考文献:《美术教师培训资料汇编》江西美术出版社

篇6: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初中时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学校美术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都日益丰富。素质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清了学校美术教育对提高与完善学生的素质上起到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课标彻底打破了传统的美术教育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过于关注的学科知识体系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的视野下,以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将美术课程教育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大大加强了美术学习的综合性与探索性。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强化了美术与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学生在主动体验情感的活动中,充分激发想象力、有效地激活创造力;另一方面强化了美术课程的陶冶高尚情操的功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对社会、对自然的热爱。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在生活中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在成长中体验美、热爱美、创造美。

一、创设审美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一般地说,美术学习主要分为欣赏和创作两个方面。欣赏是创作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能力。通俗地说就是要能“看懂”一幅美术作品。课堂教学是审美教育的主渠道,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审美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美,感受美。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展示美术作品的实物和图像,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审美环境中接触实际事物,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多抽象的符号和文字比,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优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当前,多媒体广泛应用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学科,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多媒体更是可以大显身手。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美术十五册第一课《在绘画中永生》时,可以连接互联网,让学生观看欣赏到大量的西方古代肖像画经典的代表作经典美术作品。如中世纪古罗马《庞贝少女》,文艺复兴《蒙娜丽莎》《雅典学院》,18、19世纪《国王四世一家》,19世纪《马拉之死》等。在欣赏古典美术作品的同时,还可以配上经典西方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典雅的音乐韵味中欣赏名画,感受画家当时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转入对美术欣赏基础知识的学习。美术是视觉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两者一旦珠联璧合,就可以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

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浩如烟海。在中学美术教育的讲堂上,教师要深入挖掘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艺术品进行有品位、有层次的欣赏活动。全面实施美术课程新标准,使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等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联系自然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术新课标要求“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育。”美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在教学实践中,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让学生会用自己“审美”眼光,去观察和感知客观世界。

例如,苏教版初中美术十六册第三课《变迁中的家园》是学习“造型?表现”。通过对透视、视角等美术知识的系统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园的美好情感。先在屏幕上播放昆山形象宣传片,欣赏家园的旖旎风光:周庄古镇,小桥流水;玉峰佳处,昆山三宝;昆曲、奥灶面、青团子、大闸蟹;科博馆、大戏院、图书馆、体育馆。美轮美奂的镜像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欣赏了自己家乡的美,发现自己身边的文化与自然美。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园的美好情感。最后将重点落在现代建筑和古典建筑的欣赏与创作上,将水彩、速写的双桥等写生作品与风光图片进行对照,让学生在互相对比中体验自然生活和艺术作品美的不同之处。初步了解用铅笔线描建筑风景的作画技能和表现方法,体会在生活中进行美术创作的乐趣。

再如,针对学生中出现的种种审美偏差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什么是“真、善、美”的讨论活动。用历代画家刻苦勤奋的求学经历、美术作品刻画的美丽动人的画面、“感动中国”真实鲜活的事例,对学生实施“真、善、美”的洗礼,使他们知道一个人的美有内在美与外在美之分,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使他们知道违背真理与社会发展的美,不是真正的美;从而使他们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三、丰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美术课程新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与视觉经验,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教学原则,强调创造意识与动手能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美术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才能有效地培养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将美术的欣赏与创造活动与学生现实活动密切联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的美和艺术的美。

例如,苏教版初中美术第十五册第六课《打开的喜悦》这课是让学生学习立体贺卡的制作方法。这堂课的进度安排大约是在12月,正好可以结合年底的圣诞、与元旦两大节日,让学生设计贺卡。如果授课时间过早或过晚,可以适当调整一下。这样可以让学生美术教育的创造成果可以立即在生活中得到真实地运用。让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收到贺卡,打开后美妙神奇的立体图形立现眼前,使人产生惊奇的喜悦。真切体会自己的爱给大家带来的温馨和喜悦。可以有效增进学生人际间的交流,联络感情,向亲朋好友传递美好的祝福。

鼓励学生把美术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学到的审美情趣、审美技巧和综合创造能力得到实际的运用。对全面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怡情”的审美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学让美术学习回归生活,让社会生活成为美术教育天然大课堂。让初中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设计,促进正确的审美观养成;以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美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日常言行举止。以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和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去拥抱祖国优秀传统美术文化,去拥抱世界艺术宝库的璀璨文化。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初中观察摇篮草日记下一篇:合规岗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