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024-04-27

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精选13篇)

篇1: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培养审美的情趣”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审美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侧重引导,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籍,能让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书能提高人的修养,净化人的心灵,能让人从枯燥的工作和烦琐的生活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而阅读名著可让人摆脱平庸。青少年正处于认知世界形成、人文素质养成的重要时期,阅读名著对他们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因为名著是数千年文化的积淀。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自我阅读名著的习惯。中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科知识,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对各种文章也已学会了一般的阅读和分析,所以老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列出计划,明确每学期所需阅读的名著书目。对于精彩文段可运用精读方法,动笔圈点勾画,摘抄名言警句,加深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学习鉴赏。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主制定阅读名著的计划,同时养成摘抄、点评名著的习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根据必修课本中的名著导读部分规定的书目有计划的进行细心研读。并且要走近作家,加深对作家的感情,写出自己的体会。每半学期辑录一本读书随笔,每周针对自己喜欢的作品章节,自选角度,给予点评,文体不限,并由一名同学给全班推荐一篇自己欣赏的名著或名著片段,要求学生写出百字左右的推荐语,贴在班级宣传栏中供全班阅读等等。这样持之以恒,让学生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使名著阅读成为他们中学生活的一部分。

二、加强点拨,在名著阅读中提高语感能力

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名著精深博大,仅靠课外活动的引导是不够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经典名著,我们可以借课堂教学这一阵地,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提高课堂研究的质量,通过各种方式,唤醒学生对名家的关注和思考,强化他们的阅读意识与阅读行为,从而发现经典作品的生命价值和艺术魅力。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要注意在名著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可以让学生自设阅读目标,根据各必修课本的名著导读内容,定出每次阅读所要解决的问题,养成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所谓语感能力,就是阅读中能通过语言材料迅速感知问题的能力。它是阅读能力高低的具体表现。同学们通过有计划的,大量的阅读名著,无形中就会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根据研究表明:阅读感受能力的提高,阅读量是前提,而阅读的质则是语感培养的保障。所谓质,就是对典型的名篇,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一般字面意思,还要引导学生体悟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精义,以及掌握阅读所运用的知识技能。我们可以在名著导读课上,传授一些阅读法,比如可以运用传统的读书方法:熟读精思,熟读成诵。熟读精思是语言感受新图示而同化融解其他语言信息所不能缺少的过程,是获取阅读的金钥匙的途径。这样,培养了语感能力,也就提高了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提高了他们对名著的鉴赏能力。

三、重在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品读语言,鉴赏美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自主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朗读中体验美,我认为可以这样做:引导学生精读文本,品味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美;品读文本,认识语言形式美。

在精读课文时,还应认识品味语言文字表达形式上的美,如用词的精确、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式的变换,与所表达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内容美与表达形式美的统一,这也是一种美,是语言文字的美。

2.拓展思维,升华美

所谓的升华,就是在各种因素激荡下,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感情,感到自己的渺小、卑琐、平庸,从而强烈地要求净化自己的心灵,学习、赶上、超越对象,或者辨清对象的卑劣、愚鲁、丑恶,萌发出远离它、铲除它的迫切愿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感知的主要对象是语文教材中那些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就其思想内容讲,既有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对英雄的赞颂、对祖国的热爱,也有对谬误的批判、对现实的针砭、对邪恶的诅咒、对敌人的愤恨,师生共同浸润其中,心灵必然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感染,并相应地作出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贬的情感反映。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总是沉浸在一片深情的海洋中。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心理的催化剂和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语文教学就是要善于唤起学生心中的 “那种感觉”,并利用“那种感觉”所引起的“那种愉悦”去优化教学情境,逐步实现知能培养和人格教育的目的。怎么唤起“那种感觉”?没有想象和联想,便不能唤起特定的情感态度,不能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也不能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拓展。

总之,通过名著的阅读与理解,借助联想、想象使教材具体、鲜明、生动,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从而化学习过程为一个审美过程,化理性为感性的形象,凭借情感感染、触动学生,调动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以美导真,以美传情,以情导知,让枯燥的求知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才能激起学生的想象力、表现欲、创作欲,达到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

篇2: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是有定评的典范之作,大多文质兼美,有很强的美的感染力。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现有如下建议:

一、渗透知识认识差

有针对性地渗透美学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知美,是提高审美情趣的必要基础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的知识,有待开发和吸取。例如,同是岳阳楼的湖光山色,为什么“霪水霏霏”和“春和景明”两种阴阳景象会使迁客骚人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同是秋天景色,为什么峻青笔下的《秋色赋》绚丽灿烂,象征着繁荣和昌盛,郁达夫《故都的秋》却漫幽静淡雅于冷色之中,而欧阳修的《秋色赋》则肃杀可怖,凄凉阴沉……这里面蕴含着美学中的“移情说”。教师将“移情说”适当地渗透于教学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的情感交流,其结果必然是物暗则已悲,景明则已喜。

反之,人们的审美心境,情趣经验的差异,也会对审美客体产生不同的感受。这样,从美学角度分析作品的立意,无疑会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指导诵读,感受美

指导诵读,使学生感受到美,是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实践。对课本中的一些短文诗篇,精彩片断、名言佳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乃至背诵。由吐字清晰、准确、朴实、自然,不添字漏字,到辨明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感情色彩;从读出语势的跌宕起伏,语流的快慢疏密,到读出勿容置疑的逻辑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作品的美感也随之流露出来。例如,在诵读《白杨礼赞》时,在把握全篇高亢劲拔文调的同时,还要揣摩作者情感变化的波澜。在议论白杨树不是好好,却是伟丈夫时,一抑一扬,诵读的语调由沉稳低缓转为昂扬刚劲。之后的四个“难道”,以排比的句式,反诘的语气,层层深入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诵读的语气由较为缓和开始逐渐加强,形成一种盘旋上升,愈演愈烈的气势。如果不对诵读加以指导,任其漫读,学生就难以准确地把握,感受作者寄寓的深意和凝聚着的巨大情感魅力。

三、触发情感,热爱美

在语文教学中,触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对文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景油然而生发热爱,向往和追求的欲望,是提高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要根据课文题材,体裁、思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如《百合花》中,塑造了小通讯员这一美的形象,更描绘了新媳妇这一美的化身。教师通过借被子,两声“氨”、“补衣洞”、“用新被子葬通讯员”等细节描写,逐步展现了新媳妇的美好心灵和崇高品质,引导学生对新媳妇产生敬意,使学生认识到“人美在于心灵”,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真谛。在讲授《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救人的场面,讲授《路标》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和讲授《为了忘却的纪念》中五烈士牺牲的悲壮时等,教师都可以通过剖析词句,叩启学生心灵之门,引发学生昂奋动情,自觉地树立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同样,学生也会为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之美、天山景物的壮丽之美、南国风光的旖旎之美而心驰神往,自觉地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这样,学生美的心灵从中铸造,美的行动也由此萌发。

篇3: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阅读教学,审美情趣,欣赏品位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课堂时间的有限,教师们常常不会给学生们足够的时间来对阅读文本进行详细地品读, 这就使得学生们很难对阅读课上教师所讲的文本有一个主观上的认识。在很多情况下,他们甚至还没有搞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们就已经开始讲述其中的一些知识或是技巧,这对他们的阅读学习的有效性是十分不利的。

一、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一些学生们的思想水平的不够成熟以及知识水平的低下, 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他们看不懂的意象,再加之教师们可能给学生们思考问题的时间比较少,所以他们也很难对相关阅读文本进行深刻的思考。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

同时,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们讲课的方式和内容往往都比较保守甚至死板。他们一般都是根据相关考试要求来对学生们进行一系列的阅读考试技巧的培训,而很少会就阅读本身来让学生们加以相关问题的思考,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感受到阅读文本的一种趣味和美感。如此下来,学生们阅读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培养也就受到了限制。

二、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们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具体方式

(一)联系文本的背景故事

一个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掌握往往和他们对这个文本的背景的了解程度有很大关系,很多情况下,我们所遇到的一些阅读文本都是有其一定的写作背景的,它们或是一种乱世的背景,或是乡村悠闲生活的背景等等。但凡学生们能抓住文章的一个故事背景,他们就能对文章的一个概况做出一个揣测,这对他们进行相关文章的品读和审美是有很大帮助的。

例如,在我讲到阅读文本《邮差先生》的时候,我会将文本的一个大背景详细分析给学生们听。由于这是一个发生在宁静小城上的一个邮差的日常缓慢生活形态,所以故事就应该以缓慢宁静的小城生活背景,而不要去考虑一些其他的时代背景,如抗日战争的背景等等。在这样的分析下,学生们就能排除很多假想,而很好地感知文章的一种乡村的悠闲之美,从而有利于他们对文章欣赏品位的提高。

(二)以朗读的形式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探索

我们常常会发现,当我们认真并深情地去朗读一篇文章的时候, 我们的心思就会特别容易集中的这篇文章中去,我们的思维常常会随着朗读这一过程而在文章的内容和深意上不断地探索。所以,教师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们去尝试着大声朗读相关文本,这样他们就能很好地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从精神的领域上更容易达到一个审美的阶级。也就是说,朗读是一个能很好地让学生们投入文章的方式,而学生们越是投入,他们对文章就越能有发挥其审美的情趣和欣赏品味。

例如,在我讲到一些对话场景较多且文章人物形象特别丰富突出的阅读文本时,我常常会让学生们模仿文章说话人的一个语气来进行相关内容的朗读。在这样一个尝试着模仿的朗读过程中,学生们就能很好地去感受到文章中人物的一个心理状态和变化过程,这对他们提高对文章的阅读理解程度是很有帮助的,而对文章理解的深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就得到提升。

(三)掌握文章情境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 教师们还不得不去对文章的情境进行一定的分析。学生们只有学会感知文章的一个意境,这样他们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做一些遐想, 才能完美融入作者所讲述的一个环境中,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融入感。而当学生们对文章的情境相当熟知并产生自己的一些想法之后, 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及欣赏品味就能得到极大的感应并被诱发出来, 以至于达到一种忘我的阅读境地。

例如,在我讲到《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的时候,我会极力将文章中主人公所处的一个生命随时可能凋零的环境渲染出来, 学生们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后,就会产生一种怜悯和慌乱之感,他们会担心这最后一片的落叶会掉落下来。而随着文章的深入,担忧慢慢转变为苏珊成功活下来的喜悦,但主人公贝尔曼的付出和最后的死亡却又成功地将学生们的情绪带入低谷,让他们在文章悲伤的情境中沉思。

(四)把握文章内涵

当然,一篇文章最重要的还是其内涵的一个体现,教师们应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们去关注文章所要讲的一个深刻意蕴, 学生们之后将阅读文本的内涵看懂了,他们才有可能得到一些审美情趣的激发。可以这么说,文章的思想内涵是这一作品的灵魂,这一灵魂深刻与否是影响欣赏品位高低的关键因素。

三、结语

篇4: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侧重引导,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籍,能让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书能提高人的修养,净化人的心灵,能让人从枯燥的工作和烦琐的生活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而阅读名著可让人摆脱平庸。青少年正处于认知世界形成、人文素质养成的重要时期,阅读名著对他们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因为名著是数千年文化的积淀。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自我阅读名著的习惯。中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科知识,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对各种文章也已学会了一般的阅读和分析,所以老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列出计划,明确每学期所需阅读的名著书目。对于精彩文段可运用精读方法,动笔圈点勾画,摘抄名言警句,加深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学习鉴赏。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主制定阅读名著的计划,同时养成摘抄、点评名著的习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根据必修课本中的名著导读部分规定的书目有计划的进行细心研读。并且要走近作家,加深对作家的感情,写出自己的体会。每半学期辑录一本读书随笔,每周针对自己喜欢的作品章节,自选角度,给予点评,文体不限,并由一名同学给全班推荐一篇自己欣赏的名著或名著片段,要求学生写出百字左右的推荐语,贴在班级宣传栏中供全班阅读等等。这样持之以恒,让学生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使名著阅读成为他们中学生活的一部分。

二、加强点拨,在名著阅读中提高语感能力

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名著精深博大,仅靠课外活动的引导是不够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经典名著,我们可以借课堂教学这一阵地,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提高课堂研究的质量,通过各种方式,唤醒学生对名家的关注和思考,强化他们的阅读意识与阅读行为,从而发现经典作品的生命价值和艺术魅力。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要注意在名著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可以让学生自设阅读目标,根据各必修课本的名著导读内容,定出每次阅读所要解决的问题,养成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所谓语感能力,就是阅读中能通过语言材料迅速感知问题的能力。它是阅读能力高低的具体表现。同学们通过有计划的,大量的阅读名著,无形中就会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根据研究表明:阅读感受能力的提高,阅读量是前提,而阅读的质则是语感培养的保障。所谓质,就是对典型的名篇,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一般字面意思,还要引导学生体悟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精义,以及掌握阅读所运用的知识技能。我们可以在名著导读课上,传授一些阅读法,比如可以运用传统的读书方法:熟读精思,熟读成诵。熟读精思是语言感受新图示而同化融解其他语言信息所不能缺少的过程,是获取阅读的金钥匙的途径。这样,培养了语感能力,也就提高了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提高了他们对名著的鉴赏能力。

三、重在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品读语言,鉴赏美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自主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朗读中体验美,我认为可以这样做:引导学生精读文本,品味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美;品读文本,认识语言形式美。

在精读课文时,还应认识品味语言文字表达形式上的美,如用词的精确、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式的变换,与所表达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内容美与表达形式美的统一,这也是一种美,是语言文字的美。

2.拓展思维,升华美

所谓的升华,就是在各种因素激荡下,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感情,感到自己的渺小、卑琐、平庸,从而强烈地要求净化自己的心灵,学习、赶上、超越对象,或者辨清对象的卑劣、愚鲁、丑恶,萌发出远离它、铲除它的迫切愿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感知的主要对象是语文教材中那些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就其思想内容讲,既有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对英雄的赞颂、对祖国的热爱,也有对谬误的批判、对现实的针砭、对邪恶的诅咒、对敌人的愤恨,师生共同浸润其中,心灵必然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感染,并相应地作出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贬的情感反映。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总是沉浸在一片深情的海洋中。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心理的催化剂和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语文教学就是要善于唤起学生心中的 “那种感觉”,并利用“那种感觉”所引起的“那种愉悦”去优化教学情境,逐步实现知能培养和人格教育的目的。怎么唤起“那种感觉”?没有想象和联想,便不能唤起特定的情感态度,不能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也不能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拓展。

篇5: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地址:221300江苏省邳州市三汊河路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学校: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姓名:胡春媛

手机:*** 邮箱:chunyuanhu_123@163.com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应不遗余力地设法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张开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寻觅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和学习中出色地完成这一任务呢?我认为可以从诗歌教学寻找突破口,尝试着使用各种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出色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原因如下:

首先,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文学传统源远流长,历史上涌现出大量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浩如星辰的瑰丽诗篇,而这些文采斐然的诗歌作品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炎黄子孙,有必要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其次,诗歌是诗人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使用凝练精致的语言,注入充沛的情感,加以丰富的想象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本身就是美的载体和结晶,所以诗歌在培养学生的美感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诗歌高度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学生通过对诗歌的学习能够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内涵。

要做到在诗歌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反复吟诵,体味语言美。

诗歌尤其是古体诗讲究对仗工整,平仄押韵, 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具有一种音乐美和韵律美。吟诵是诗歌学习的非常有用的方法,不同风格的诗歌吟诵应有所差异,或慷慨激昂,或低沉舒缓,或悲愤难抑,或柔情万丈。南宋俞文豹在《吹剑续录》曾记载一个故事:“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说明了吟诵不同风格的诗需要不同的诵读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提示学生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采用多种吟诵方式:齐读、合读、领读、散读、配乐读„„

如杜甫的《登高》这首七律诗,朗读时要让学生读出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萧瑟孤寂之感,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阔辽远,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万千、思绪纷然之感,体会全诗洋溢的沉郁悲凉之气。戴望舒的《雨巷》可以让学生配乐朗诵,音乐应该舒缓缠绵而又浪漫,让学生体味蕴含诗中的淡淡哀愁和点点惆怅。

二、知人论世,把握诗歌主旨。孟子在《孟子·万章下》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文学大师鲁迅也曾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诗歌和诗人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只有通过“知人论世”,即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主张、创作意图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才能深入理解诗歌的主旨。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古体诗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谪仙人”李白坎坷不平的政治生涯,然后再品读诗歌,才能最终让学生深深体会到诗人所发出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由衷感慨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屈。

同样,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要向学生介绍诗人的主要人生经历和其被贬官的主要原因,要让学生明白白居易的“达则兼济天下”的伟大政治抱负和“穷则独善其身”的万般无奈。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要文学主张,这样,学生才能明白“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千古一叹的深刻内涵。

三、分析意象,体会诗歌内涵

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是经过诗人的心灵‘化’出来的艺术符号”,属于“第二自然”。意象是诗歌艺术创作的精华,是诗歌熔铸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情感性。在中国诗歌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固定的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众多丰富而又独特的情感,体现了诗歌深刻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在诗歌学习中,教师应对这些特定的意象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进行必要的归纳分析。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戴望舒的《雨巷》一诗时,应就诗中出现的一个主要意象“丁香”予以分析,提示学生“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高洁、美丽却难以把握,徒留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另外,教师还要指出“丁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忧愁、孤独和怅惘,并举例分析,如李商隐的《代赠》:“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又如南唐李璟的《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再如宋代王十朋的《点绛唇·素香丁香》:“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又如“流水”在中国诗歌里常与离愁别绪连结在一起,传达出岁月流逝、人生苦短的感伤和哀愁。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温庭筠的《梦江南》中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李煜的《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杨慎的《临江仙》中的名句“滚滚长江东似水,浪花淘尽英雄”„„

四、运用多媒体,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诗歌教学增添了勃勃生机和活力。教师运用多媒体教授诗歌,图文并举,声情并茂,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审美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呢?

首先,我认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或下载诗歌配乐配画朗诵,给学生一个示范的样本,可以克服教师自身条件的欠缺和刺激学生的多项感官,给学生美的感受,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深入理解。例如,我在教授现代著名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现代诗时,制作了许多美丽的flash图片,如浩瀚无垠的大海、迎风摇曳的花儿、青青草原、蔚蓝天空、朵朵白云„„同时,还有名家朗诵录音和用音乐旋律唱出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学生兴趣盎然,跟着优美的范读去读诗,伴着舒缓的音乐深情歌唱,抽象的文字成了一首拨动学生心弦的华美乐章,学生如何又能不陶醉其中呢?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扩大课堂容量、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在教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可以使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毛泽东的另外几首著名诗词,如《沁园春·雪》 《采桑子·重阳》 《忆秦娥·娄山关》 《七律·长征》„„,让学生对毛主席的诗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体会到一代伟人的宽广胸襟和气吞山河的宏大气魄。

五、发挥想象,主动创造美

学完一首诗,学生经历了一次美的洗礼,受到美的熏陶,与诗人有了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产生了情感的共鸣。这时,如果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仿照刚学的作品自己创作诗歌,学生一定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例如,在学习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歌后,我让学生仿照舒婷的语言风格写一首诗,有的学生这样写道:“我是你宁静的港湾里停泊的一条小船,等待着扬帆破浪。我是你舒畅的梦境中飞过的一只蝴蝶,栖息在你的窗口。我是你纤纤玉手里紧攥的一根长线,牵挂着无穷的思恋„„”

同样,在学习食指的《相信未来》时,也可以让学生仿写前三小节,寄托他们的情思,表达他们的人生追求。一个学生仿写如下:“当凛冽的寒风冷酷地冰封了干枯的田野,当浓密的乌云沉重地涂抹着明朗的天空,我依然坚定地矗立在天穹下,用挺拔的身躯写下:相信自己。当我的红玫瑰凋零为遍地落红,当我的星子的光芒闪烁在别人的眼眸中,我依然勇敢地拣起可怕的荆棘,在悲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自己。我要用头顶那倾泻而下的暴雨,我要用脚印那歪歪斜斜的足迹,紧扼住命运那呼吸急促的咽喉,用刚劲的声音喊出:相信自己。”

通过这样的“仿写”,学生对诗歌加深了理解,有了自己的深切感悟,对诗歌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创造,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了自己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诗歌的学习上有了质的飞跃。

篇6: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是一门育人功能非常强的学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去感悟文章中所蘊含的人物美、风景美、语言美等,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讲解《海上日出》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旭日、朝霞的色彩美;在讲解《观潮》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感悟到壮观奔腾的声势美;在讲解《桂林山水》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感悟到山水中的奇、静、清之美;在讲解《穷人》《一夜的工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感悟到文章所以表达的情谊美、人性美。总之,在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蕴含了很多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美,这些都值得小学生不断去探索与学习,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深层次去探究文章内容,无形之中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日后的写作、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积累更多的优秀素材。

二、创设优秀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好奇心与好动性比较强,注意力往往难以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物上,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设定教学方案,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从中真正有所感悟与理解。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语文知识用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拥有较为深刻的感官体验,仿佛置身于美好的知识海洋世界之中,感受到教材中元含的科学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同时,教师需要重视自身的语文教学艺术,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比如,在讲解《穷人》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感受桑娜与渔夫的善良,同时让学生对文章展开续写,不硬性限定标题模式、表达方式、规定题材,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想象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把语文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首先,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有感性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中的情感美与语言美,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比如,在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设定不同的朗读方式,在读到“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体会一下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然后让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激发学生保护、热爱大自然之情;在朗读《清平乐·村居》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带领学生感悟其中的诗意与诗情,让学生受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熏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想象诗中的画面,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美、表达美能力。

四、引入实际生活素材

小学语文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最终也会还原于实际生活中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开展生活化教学,把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素材联系起来,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比如,在讲解《月光曲》的时候,文章中结合情节描写来呈现出了贝多芬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了让学生拥有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多多为学生准备一些课外教辅材料,把贝多芬真实的人生经历、音乐作品搜集起来,让学生充分体会贝多芬独特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心灵。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部分教师还是习惯于采用“题海战术”“灌输式”教学模式来对待学生,导致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小学生只能够机械式、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这样既无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厌学心理,针对以上问题,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转变语文教学模式与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加深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为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

篇7: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措施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审美教育的效果就越好。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了,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所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的激发,关键是教师要把审美的因素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用生动有趣的形式或语言进行传授,充分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体验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课前教师可以收集一些与课业有关的儿歌、童谣、故事或编排一些有趣的游戏,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起来,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与想象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给学生上《吹泡泡》这一课时,我就采取了游戏教学法,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就引导学生做吹泡泡的游戏,然后,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在阳光的照射下,透明的泡泡呈现出的颜色,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吹泡泡的动作,在作画时,学生们抓住吹泡泡动作的特点把形象画得生动、逼真,同时在给泡泡涂色时,色彩变得丰富多彩,而不是只涂单一的颜色。在欢快热烈的游戏氛围中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而且还让学生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并在游戏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其次,引导学生欣赏高水平的美术作品。

俄罗斯杰出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将艺术视为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手段。美术不仅交流感情而且也交流思想,欣赏的过程不仅仅是以愉快的心情观看美术作品,而且还要了解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及作品的含义。学生通过欣赏美术不仅多角度地学习和认识了自然的美和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而且通过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还能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的能力和掌握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崇尚文明的思想感情。学生的美术欣赏可以是专题欣赏,也可以是进行随堂欣赏,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画展。教师引导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感受美术作品中的造型与色彩。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结束后,教师对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背景进行解释和分析。最后,让学生将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表达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学生的特点,由于学生的审美经验不足,容易在欣赏过程中出现偏差,这时就需要教师做适时的引导,使学生向正确的审美方向发展。例如在欣赏凡·高的《星月夜》,我先向学生展示作品,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画时的第一印象和感受用语言描述出来。然后向学生提出与画面有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当学生对作品有了初步的感受之后,我把有关作家的生平资料和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对画面进行分析,最后,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这个过程中,对于作品我并不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感受作品,再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做进一步的理解和分析,并以此来引导学生体验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三,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寻找和发现美,并学会欣赏美。

学生的审美教育离不开自然和社会生活,教师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游览活动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感受到自然中美的存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所见到的景象,如花朵五颜六色丰富的色彩,柳树的枝条随风摆动,如同小女孩儿穿着绿色的长裙在翩翩起舞。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特征的了解去领悟大自然的美感意蕴,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怀。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风俗人情,帮助学生全身心地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教学中,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一些如《我的家乡》等与自然社会有关的课业内容,引导学生用画笔描绘家乡的风土人情,如过年时逛庙会、放烟火、踩高跷等家乡特有的风俗。通过学生的细致观察去发现自然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美,并从中学会欣赏美,进而用自己的画笔去创造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育学生要将外在美和内在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表里如一,乐于帮助别人的人。永远保持一颗纯真的心,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的意义:

一定的艺术趋势和审美理想影响着青少年审美观念的形成,通过影响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制约着青少年审美发展的方向。因此,认识当代青少年审美发展的基本特征,加强当代青少年的审美兴趣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只有当人们征服某件事物时,他们才能感觉到某件美好的事物。在某种意义上,美学是人类征服力量的表现。因此,美学的提高有利于人们征服自己,征服山水会赞美山水。

审美情趣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以及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作出直接的、感性的审美评价和态度。

它主要表现为个人主观爱好的形式,从而表现出人们审美选择的倾向。人们审美趣味不同的原因不仅与每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社会实践有关,而且与他们自身的审美素养、审美观和审美理想有关。培养良好的审美兴趣是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篇8: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自觉地将美育渗透在平时的阅读教学活动之中, 因为智育与德育、美育总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在一起的”。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美是丰富多彩的, 关键是要教者善于开掘美点, 引导学生去欣赏、感悟, 从心灵深处受到美的熏陶。那么,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呢?

一、拨动学生心弦, 激发美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这是一切阅读活动的感性基础。如果在文本阅读活动中, 学生感觉迟缓, 就无法对文本进行审美感知。学生在阅读文本时, 必须充分调动视、听、嗅、触、味多种感官去感知文章的内容, 品味文章创设的意境, 体会文章所营造的美。

“审美感知就是建立在人的感觉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情感体验。”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去品味文章所蕴藏的美。将阅读文章时所唤起相应的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味觉表象、嗅觉表象、触觉表象综合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感知, 进入到文章创设的意境之中, 充分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 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经验, 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感知能力,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

二、借助想象联想, 品味美感

当学生审美情感被激发时, 教者就必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主要是想象力和感悟力) 。教者的任务是“在审美对象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巧妙地搭建一座桥梁”, 从而把学生带进审美情境中, 使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神以物游”。

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认为主要应借助于联想和想象来完成。没有联想和想象, 就没有文学作品;同样, “没有联想和想象, 也就没有阅读时的审美感受”。

特别是在诗歌教学中, 想象和联想的思维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诗歌语言简洁、凝练, 往往以一当十, 内容之间的跳跃性很大, 这就要求师生在阅读诗歌时, 必须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 来充实文章的内容, 使之或成为生动可感的画面, 或成为连续完整的事件, 在此基础上体会诗歌蕴涵的思想情感, 感悟诗歌蕴涵的深刻哲理。

三、发掘文本美点, 收获美感

在联想和想象的基础上深层感悟, 体验作品中的美, 其实此时美感也正在逐步形成之中。为了使学生获得更为稳定、持久、清晰的审美感受, 教者应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强化。一篇文章的美, 总是体现在很多方面的, 有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等。教者须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美, 对学生进行美的渗透、感染, 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审美创造, 努力使之成为自己的审美感受。审美感受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反映形式, 是学生个体心灵对客观的人与事的心灵态度体验。它始终与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审美创造相结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从文本营造的意境中, 可以获得诸如喜欢、悲哀、愤怒、恐惧、忧郁等种种复杂情感, 从而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阅历。

四、创设迁移情境, 升华美感

学生获得美感的过程, 其实就是赏析作品时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过程。教者在驾驭课堂的过程中在关键处不断地给予点拨强化, 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以升华, 进入审美的自由王国, 也就是说进入审美的化境。

知情意行本是相互渗透、互为因果的。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强烈的审美情感, 必定要迁移到类似的或具有某种联系的审美体验中。当然, 这种迁移并非都在学生自发的状态下完成, 有时它需要教者创造一些条件, 使得学生的情感迁移得以顺利进行。这种情感迁移的过程, 其实也就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过程。比如说, 教者在学生获得美感的同时, 可联系时代社会、学生自己或其他作品, 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 或有针对性地进行口头作文训练等。

阅读教学是师生双方借助文本能动地捕捉信息、获取审美情感体验的过程。只有将美育渗透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 注重美感体验, 才能更好地达到提高审美情趣这一预期目标。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育既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需要, 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美育内容。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具体措施为:一、拨动学生心弦, 激发美感;二、借助想象联想, 品味美感;三、发掘文本美点, 收获美感;四、创设迁移情境, 升华美感。

篇9:借助名著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一、明确理论基础,提高审美情趣

阅读是一种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客体的意图语境消失了,只能在信息载体中留下一些暗示,这些暗示犹如空白,有待读者在阅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去填充。作品的价值也只有经由读者的阅读才能体现出来。唯其如此,阅读中才有感、才有悟、才能思、才能创!因此,我们要重视“交流”,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在对文本的人文主义特质的发现上,关注阅读文本的整体感悟,注重个人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用人文审美的独到魅力纠正语文阅读中只重方法或技巧的偏颇,让人文审美的大旗高扬在阅读的广阔田野上,让语文阅读在审美的熏染中走上正确的路途,达到真正的平衡!“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论是从中外文化传统与教育的发展来看,还是从语文的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来看,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从实际情况看,学习一篇课文,学生不仅要感悟文章的要义和精微所在,还要欣赏作者的艺术匠心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及蕴含其中的情意、趣味,欣赏语言、结构的佳妙之处,鉴别艺术手法的优劣、得失。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实践的过程。语文学习何尝只有原原本本地用心把文章读一读,才能体味到美在哪里。叶圣陶先生曾把语文阅读活动中对课文的审美实践比作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可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让人获得回味无穷的美感,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二、粗读铺路,唤起审美感知

19世纪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育美学认为,青少年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他们认识事物总是从感性开始的。然而语文课文中的美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它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既不能像造型艺术那样具有直接的视觉效果,也不像音响艺术那样具有直接的听觉效果。它的美只有在了解文字意义的基础上,再经过联想和想象,才能在头脑中出现形象,才能从中受到感染。也就是说,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象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能直接感知,而需通过语言文字这一中介,调动人们的生活经验,并依赖人们的艺术修养,在自己的理解中去品味、感受它的美,这就需要以阅读为基础。

教师可以对有关文章背景和作者作一个简明扼要的介绍,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结构、内容和主题有个大致了解。再由学生粗读课文然后根据自己对文章的初步认识,抓住课文中优美的词语表达、生动形象的修辞以及对课文内容和所抒发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唤起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的欲望。

三、精读探究,培养审美理解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要引导他们对课文形式美的因素加以品味。这里不能单靠教师的讲解,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品味词语、欣赏句子去发现美、理解美、鉴赏美。

1.品读语言,鉴赏美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自主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朗读中体验美,我认为可以这样做:引导学生精读文本,品味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美;品读文本,认识语言形式美。

在精读课文时,还应认识品味语言文字表达形式上的美,如用词的精确、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式的变换,与所表达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内容美与表达形式美的统一,这也是一种美,是语言文字的美。

2.联系生活,创造美

美育的目的着重使人们审美感受的能力得到训练,鉴赏水平得到提高和创造力得到培养, 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说:“世界上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这就是说美是一种再创造。

纵观我们的语文教材,所有的内容来自生活,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偏离于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说的、写的不是他们心里想的。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渐渐消退,主体意识就会逐渐泯灭,创造美的能力自然也会逐渐消退。事实上,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美的自主创造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启迪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在引导学生作文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调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度,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这种发现的惊喜必定会激起学生强烈的主体感受,再去进行一个又一个新的发现。在引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同时,要珍惜学生偶尔露出来的智慧火花,及时予以表扬激励给学生以创造美的喜悦。

篇10:在阅读中激发学生写作情趣

笔者结合作文教学,设计了“缘文而发,一线连珠”的连词组句、连句组段的练习。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培养学生理性思考和形象思维,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描写能力,从而促进写作兴趣,由怕写变为爱写。每篇课文讲授后,学生普遍喜爱参与质疑思考,产生写作冲动,将自己的随想、感受写成诗文,虽很稚嫩,但却喜滋滋地拿来让老师评改。

连缀课文篇名成片段。起初,笔者采用在学生中流行的串联影视剧名、流行歌曲名的形式进行小作文。先让学生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把自己喜爱的歌曲、书名连缀成一个片段。这种作文形式,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活动开展的第二天学生就交来不少文章片段,其中有报刊上的,也有自己写的,挑出部分片段在班里交流、朗读,学生们兴奋不已。

让学生将学过的课文篇名加以有机地组合,用一条完整的中心意思线贯穿,连缀成一个有情节、有感受的文章片段。学生按写作能力搭配分组,共同商讨选择篇名,构思短文,并由一人执笔完成。课堂形成热烈讨论氛围,感染着每个同学,大家很快便完成了各组的片段写作。文章片段写得各有特色,不乏哲理,情感充溢: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忧郁,因为人生原本就是一条《未选择的路》,需要我们用青春的画笔描绘生命的《色彩》,不管前进的路上有急流险滩,有荆棘峭壁,都应坚定《我的信念》,用一往无前的勇气破浪扬帆、奋力登攀。”

“假如我是《一条小河》,渴望在我身边飘过的《纸船》能为远方的亲人寄去一片天涯游子无尽的《乡愁》。”(其中课文篇名均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3月修订本)

从课文选词、连词、组句。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挑出优美的词和富有哲理的词,分门别类做成词语积累卡片,然后确定一条思想主线,分类选择词语连缀扩展成句。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好,写美,写出情境,写出哲理,写成格言警句。

篇11:提高审美情趣的措施有哪些

提高审美情趣的措施

个人的品位与修养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的。

提高个人的品位,首先要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的素养,提高审美的眼光,提高鉴赏文化艺术的水平,在文化艺术的养分中熏陶,是从俗到雅的渐变过程。

提高个人的修养,其中已经包含了人的高品位,修养是人生的生活方法,生活策略,无论在意识和行动中,无论在顺境或逆境,始终贯穿有理,有节,含蓄,包容,诚信,热情,自信的美德。简言之一生都在“修身养性”。

何其善哉,何其难哉!

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能有助于他们形成高尚情操,愉悦精神,美化心灵和启迪智慧。将会使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人生,获得更多的幸福,达到更高的境界。

孩子们将通过审美的新角度,新视野,去发现自己,开垦自己,超越自己,同时去发现生活,开垦生活,创造生活。

审美素养包括认识美、评价美、感觉美、鉴赏美、享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等意识和能力。这些都可以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加以培养。

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五个阶段:

1.输入各种美的信息

家长可以简单传授一些审美的知识、理论和自己审美、饮赏美的经验等等,再在这些知识的指导下,引导孩子接触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初步培养认为美的能力,使他能对各种美的信息表示关注。

2.进入审美状态

孩子在审美过程中欣赏大自然美好,听一首乐曲,接触一个美的行为。一方面体验着审美的愉快感,培养了感受美的能力;一方面和自己的想像、情感和理解十分和谐地融合,成为一种审美享受,同时培养着鉴赏美的能力。

3.升华为审美意识,经常以审美的角度去看、去听、去想

审美状态反复出现,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自己的审美经验中留下深深的印痕,不断提高评价美的能力,接着就会向高层次升华,追求更为丰富,高雅的审美对象和产生更为高层次的审美要求。

4.完善审美心理结构

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也就是指审美素养的全面提高,表现为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全面增强这两方面。

审美感受能力包括审美的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其中,审美鉴赏能力形成的前提,则是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把握正确的审美标准,具有高度的审美修养。

创造美的能力是指”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能力。

5.提高全面素质,形成完善人格

提高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和身体素质,是美育的延伸阶段,也是完美人格塑造的最后阶段。

审美的意义

文化传播之于审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新形式下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更加速了文化传媒事业以及公民集体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人都对文化二字有了各自不同的理解与认识,无疑这是好的。

不过审美是无法彻底培养的,从无到有的审美是不存在的。虽然我们每个人自身都拥有天生的“自然审美意识”,但那是远远不够的。如同知羞耻懂礼仪,在各种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基本的“审美素质”是绝对不可以缺失的。在此基础之上,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正常途径去加强自身的文化发展,除了如今人人都重视的应用型技能型文化的学习,还要注重文化本身的学习。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有利于个人审美意识的发展和提升,有利于社会集体的审美以及公共道德意识的发展乃至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推动。

篇12: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渗透知识认识差

有针对性地渗透美学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认知美, 是提高审美情趣的必要基础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的知识, 有待开发和吸取。例如, 同是岳阳楼的湖光山色, 为什么“霪水霏霏”和“春和景明”两种阴阳景象会使迁客骚人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同是秋天景色, 为什么峻青笔下的《秋色赋》绚丽灿烂, 象征着繁荣和昌盛, 郁达夫《故都的秋》却漫幽静淡雅于冷色之中, 而欧阳修的《秋色赋》则肃杀可怖, 凄凉阴沉……这里面蕴含着美学中的“移情说”。教师将“移情说”适当地渗透于教学之中, 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的情感交流, 其结果必然是物暗则已悲, 景明则已喜。

反之, 人们的审美心境, 情趣经验的差异, 也会对审美客体产生不同的感受。这样, 从美学角度分析作品的立意, 无疑会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指导诵读, 感受美

指导诵读, 使学生感受到美, 是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实践。对课本中的一些短文诗篇, 精彩片断、名言佳句,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乃至背诵。由吐字清晰、准确、朴实、自然, 不添字漏字, 到辨明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感情色彩;从读出语势的跌宕起伏, 语流的快慢疏密, 到读出勿容置疑的逻辑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作品的美感也随之流露出来。例如, 在诵读《白杨礼赞》时, 在把握全篇高亢劲拔文调的同时, 还要揣摩作者情感变化的波澜。在议论白杨树不是好好, 却是伟丈夫时, 一抑一扬, 诵读的语调由沉稳低缓转为昂扬刚劲。之后的四个“难道”, 以排比的句式, 反诘的语气, 层层深入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诵读的语气由较为缓和开始逐渐加强, 形成一种盘旋上升, 愈演愈烈的气势。如果不对诵读加以指导, 任其漫读, 学生就难以准确地把握, 感受作者寄寓的深意和凝聚着的巨大情感魅力。

三、触发情感, 热爱美

在语文教学中, 触发学生情感, 使学生对文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景油然而生发热爱, 向往和追求的欲望, 是提高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要根据课文题材, 体裁、思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 采取相应的方法, 调动学生的情感, 产生共鸣。如《百合花》中, 塑造了小通讯员这一美的形象, 更描绘了新媳妇这一美的化身。教师通过借被子, 两声“氨”、“补衣洞”、“用新被子葬通讯员”等细节描写, 逐步展现了新媳妇的美好心灵和崇高品质, 引导学生对新媳妇产生敬意, 使学生认识到“人美在于心灵”,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真谛。在讲授《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救人的场面, 讲授《路标》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和讲授《为了忘却的纪念》中五烈士牺牲的悲壮时等, 教师都可以通过剖析词句, 叩启学生心灵之门, 引发学生昂奋动情, 自觉地树立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同样, 学生也会为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之美、天山景物的壮丽之美、南国风光的旖旎之美而心驰神往, 自觉地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这样, 学生美的心灵从中铸造, 美的行动也由此萌发。

篇13: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步入审美路径

情境是对话的场景,是师生交流、学习的环境,是丰富文本内涵、并使之形象具体感人的重要手段。没有一定的情境,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就无法形成真正的交流。文本是一个无限的召唤结构。文本的召唤需要一定的情境的营造。适合学生情绪生成的导语所营造的情境,会穿越文字的隧道不断逼近文本背后的丰富意蕴。从而诱导步入审美的路径。

在教学《春》之前,教师设计导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的,每个季节都有她独特的魅力,许多作家用他们的心灵记录下了他们心中的季节的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心中的春天。板书课题之后,引导学生说出想到的词语。然后板书:“春回地暖,万物复苏;雨润百花,姹紫嫣红;风剪杨柳,迭绿凝翠。”接着抒情:春天是多情的季节,春天是浪漫的季节,春天是令人心醉神迷的季节,春天是让人奋发有为的季节。古往今来,人们赏春、咏春、赞春,吟出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了多少情文并茂的篇章……

二、品词析句,引领学生探究言语形式美

文章有温度,字词知冷暖。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通过书面语有层次地表达出来的。字、词、句、段、篇章是教师阅读教学时关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表述倾向和表述风格。有的文章善于抒情,有的文章善于描述,有的文章善于说理,有的文章善于说事。有的微言大义,有的直抒胸臆,有的谈论古今。不同的文体会选择不同风格的言语形式。通过文章表述的形式,我们含英咀华,咬文嚼字,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字面意思到文字的背后的意思的研读、探究。从而咀嚼、品味、理解、欣赏,言语背后的美的规律才会逐渐明朗。

杨朔先生的《茶花赋》借描绘茶花来抒发赞美祖国的深厚情怀。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内容,通过文本的解读,感受作者对祖国的赞美之情;理解作者由花写到人的目的;从文章首尾的照应上理解散文的“形散而神聚”的言语形式美。

我们可以首先抓住一个“醉”字引发学生探究诸问题。即“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中的“醉”字。然后从“醉”字引发主问题:1、作者在描写茶花的同时,为什么还写了梅花、白玉兰等其他几种花?2、为什么说“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可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3、描写茶花的同时,为什么花大量笔墨写普之仁这为能工巧匠?4、说说“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学生通过自学、交流,探究文本如何通过文字来表达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的情感。从而理解反衬手法、借景抒情、象征手法、托物言志、首尾呼应、欲扬先抑等散文写作方法和形散神聚的特点。作者的审美倾向是通过散而有神的文字营造的意象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得到了诠释。

三、放飞想象,带领学生走进美的空间

想象是审美情趣实现的关键。人们借助于想象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创造自然。将自然形象化,在思想和文学上构成了审美基础。艺术家要创造作品,就必须自自在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创造生动、感人、奇特、形象的文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要通过对文本的还原,进行再创造,文本的意义才会通过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变得更加丰富、深厚、具体、感人。学生的思想才会随着作者的文本反应的情境自由地飞翔。

例如,学生对《荷塘月色》中淡淡的月色和月色下淡淡的荷塘有了较深的审美感受之后,将理性因素融入直觉,进行形象思维,并对其中的美作出相应的理性判断,继而引导学生表述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启发审美想象。《荷塘月色》中的多元形象为学生解读、感悟、表达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如作者的形象,妻的形象,荷塘的形象,荷叶的形象,月光的形象,树的形象,荷花的形象,采莲女的形象……进而引发学生的情思,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瑰丽的美的世界之中。

上一篇:写柳树的作文400字下一篇:田大小学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