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教学设计

2024-04-20

秋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秋水教学设计

秋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2、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3、通过自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泾流、涘、望洋向若、少、轻、殆、大方之家”等词语。

2、整理和归纳“焉、于、而”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非……则……”和“见……于……”两种固定句式。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理解河伯对海神若的那番感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课文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宜于以读带讲。

2、问答法。以有针对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

3、探究拓展法。指导学生阅读《庄子》中有关篇目。开拓视野,更深入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需再登上一层高楼。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

二、介绍庄子:

1、介绍庄子生平。(借助幻灯片)

2、《史记》中记载庄子与楚威王使臣的对话(幻灯片),初步把握庄子这一人物形象,初步体会庄子精神。

三、研习新课;

1、齐读课文、正音释义。

时:时节、时令 灌:注入河:黄河泾:jīng畅通无阻的水流 两涘渚崖之间:sì水边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望洋向若而叹:仰视而望的样子 海神名少:小看。轻:轻视

难:nái难以、穷:尽

旋:掉转 殆dài危险

2、分析课文:

提问: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明确:“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为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

提问: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明确: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

提问: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明确:河伯先引用俗语“闻到百,以为莫己若”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继而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现在亲眼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目光的短浅,接着,发出了慨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的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3、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两层:一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二写河伯看到大海之后自叹不如。

用对比的方法写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借助幻灯片)

4、让学生找出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成语。

明确:(借助幻灯片)

古今异义:至于、河、面目、大方。

词类活用:时、东、面、少、轻。

特殊句式: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成语:望洋兴叹、见笑大方。

5、幻灯片展示:“焉、于、而”三个虚词的用法。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语气助词,放在句中表停顿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疑问代词当作“怎么、哪里”讲

焉今吾子又死焉兼词,当作“于此”讲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语气助词

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语气助词用作形容词词尾

于是焉河伯使旋其面目介词当作“在”讲

于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介词引出行为的对象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表比较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表被动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连词用在中心语与修饰语之间

而性贪而狠连词表并列关系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连词表转折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代词用“而”当作“你”讲

6、本文的写作特色:

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是设喻。在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时,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写黄河与北海的壮阔,前者是“百川灌河”,“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后者是“难穷”,“不见水端”。写河伯的认识,先前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

7、补充材料:海神若的回答(幻灯片展示)。稍作解释。

篇2:秋水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

2、学习对比的方法。

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4、背诵课文。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学过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鹳雀楼》。(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壮阔辽远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则十分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现实生活也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有所阐述,下面我们就学习选自《庄子》的《秋水》。(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投影)

庄子: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庄子的思辨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现存33篇。

《庄子》散文是战国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三、根据课文注释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投影)

1、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2、找出词性活用词语,并理解。

3、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4、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理解。

5、理解这则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小结:(投影)

(1)古今异义:古今

至于北海到了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百川灌河特指黄河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脸脸的形状,相貌。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深明大义的人,或①不吝啬

专通某种学问的人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2)词性活用:

秋水时至名词做状语,按时。

顺流而东行名词做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名词作动词,面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

(3)特殊句式:

闻道百定语后置

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4)成语

望洋兴叹: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见笑大方(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

补充:

1、通假字:

泾流之大。(“泾”通“径”,直流。)

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辨别。)

2、固定格式: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

四、课堂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耻近于勇

谦受益,满招损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自大由于无知有比较才有鉴别

五、课堂小结:

《秋水》这篇课文虽然仅仅节选了《庄子·秋水》的第一自然段,但我们同样领略到了庄子散文的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设喻巧妙,机趣横生的特点。不仅如此,还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只有开拓视野,不断创新,才能有所提高,顺应时代的潮流。同学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握机遇,超越自我,用我们的智慧、知识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板书设计

欣然自喜(黄河)天下之美尽在己

河伯(骄傲自满)人的认识山外有山

有限天外有天

(设喻)望洋兴叹(大海)见笑于大方之家

篇3:秋水教学设计

《秋水》一文非常短小, 看着也似乎浅显易懂, 教师一般都采取“一笔带过”的方式来处理, 学生也往往把它当做一则“知错就改”的寓言来读, 一笑了之。本人在之前的教学中也曾这样马虎过的, 甚至怀疑教材编者何以要把这样的一则寓言放到高中课本中来。经过一番研读之后发现, 这则寓言值得引导学生去深究, 更值得教师一教。我采取了阅读中让学生跨越障碍的方法,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相互碰撞, 触发共生, 思考生活, 体验生命的成长。

跨跃活动之一:质疑。在文本中寻找一个权威的或者看似定论的问题进行质疑, 激发学生的好奇与兴趣, 让他们在质疑中反思, 在反思中内化。

在《秋水》的教学中, 为了避免学生对于“浅文”的思维惰性, 我在导入时就设置了一个障碍———向名言质疑, 即对庄子的“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这一众所周知的名言的理解进行质疑,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再展示下半句“以有涯随无涯, 殆已”, 参照庄子的有关常识, 让学生进行反思。学生查资料、互相讨论, 显然饶有兴趣。当他们发现千百年来的“误解”, 以为终于真相大白时, 我却反问:为什么得以广泛流传的是前半句而不加后半句?这是一个值得学生去思考的问题, 也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这一障碍的设计, 目的是要让学生在碰撞与共生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下面引导学生探究《秋水》的主旨, 正确理解庄子思想打下基础。另一方面, 这一障碍又触发了学生的连锁反思, 即《秋水》中的成语“望洋兴叹”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这一反思很快让学生深入文本, 探究河伯由“欣喜”到“兴叹”转变的心路历程, 教学很快就走向了自主探究之路。兴趣和好奇心是自主探究最好的引导老师, 在质疑中反思, 在反思中内化, 这样的拥有生活与体验的阅读是由“障碍”生发的共生之花。

跨跃活动之二:突围。教学中教师故意设置一道坎, 让学生感到无助, 继而设法自助, 寻找学伴互助, 在协作共生中获得突围的快乐。

在教学中, 我故意抽去了原文的标点, 让学生在无标点状态下阅读。显然, 没有了标点的文章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他们在自己的杂乱无序中感到了困惑, 在反复的比较朗读中辨析, 在摇摆不定中寻求伙伴的支持。尤其是对“野语有之曰:‘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中的单引号、句号以及“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 始吾弗信;”中的分号进行了争论, 他们在协作中争论, 在争论中达成共识, 在认同中共同提高认识。这个由障碍引起的争论不仅仅训练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和断句标点能力, 更主要的是学生在标点断句的过程中明确句子的内涵及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 而这些则为下面的主旨探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跨跃活动之三: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大多数是横向的, 教师有意抬高阶梯, 让他们的思维进行跳跃, 在跳跃中提高思维层次;在挖掘中对文本、对生活乃至对生命进行思考。

在这个层面上, 我设置了两个障碍式跃进活动。第一个障碍是让学生探究一下河伯感到“吾非至于子之门, 则殆矣”的“殆”即“危险”在哪里?如何才能避免这些危险?这个活动不仅撬开了文本的核心问题, 也让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尤其是“如何避免”的问题让他们跳出自己的视野, 站到了河伯的立场上来, 站到了海神的立场上来, 达成了实际意义上的与文本的共生。“跳出局限, 拓宽视野, 才能正确认识自我, 认识世界”, 这不仅是河伯的认知, 更是学生在学生过程中收获的对于生活和生命的认识。第二个障碍是抛给学生一个“留白”。文中说“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始吾弗信”, 那么河伯最终信了吗?他究竟信了什么?这个问题很少有学生去想, 即便是教师, 也很少有触及的, 也是我以往的教学中缺失的、缺憾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探究的过程中, 我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了一个虚词“且夫”和“始吾弗信”后的一个分号去思考。在跨越这个障碍的过程中, 学生所表现的合作与共生是令人欣喜的, 经过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式的讨论, 最终他们甚至否定了自己原有的结论, 即河伯认为自己太狂妄了;继而他们有了一个崭新的想法, 即何伯认为“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是存在的, 而且根本不算狂妄。“这个惊天动地”的结论不仅让他们获得了对于文本理解的跃进, 更主要的是他们获得了思维品质上的跃进, 获得了在否定自我中前进的快乐。

跨跃活动之四:求证。在“留白”处的生发, 虽然有文本作为依据, 但有时这样的生发也许还不够严密。要让学生学会在辨析中求证, 在求证中拓展, 在拓展中深化。这不仅是思维的严谨问题, 也是为学的严谨, 更是为人的严谨。

当学生探求出河伯的“今吾信之”, 相信世上“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也算不得狂妄的时候, 当他们自喜难抑的时候, 我故意“刁难”他们:这样的推论正确吗?符合庄子的意思吗?有没有旁证呢?学生顿时哑然, 急于寻找答案。所谓“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说的就是这种状态, 我顺势提供了课文节选后面的部分内容, 让他们自己从中寻找答案。同学们当然兴致盎然, 拓展阅读也从课外变成课内, 由为难变得顺理成章。在求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证实了河伯的“山外有山, 人外有人”的想法, 而且他们进一步了解了庄子的“世界很大, 大不可知;人生很小, 小不可执;名利甚微, 微不可索”的返璞归真的无为思想, 甚至还了解了庄子对于孔子、伯夷依然“自多”、依然追名逐利的不屑态度:可谓眼界大开。

然而学生的自我探究往往是散发的、感性的、无序的、甚至是肤浅的, 此时更需要教师的引领, 引导他们如何辩证地看待庄子的观点, 引导他们如何正确地在生活中理解庄子的哲学, 引导他们怎样积极地面对生活, 激发生命应有的活力。

篇4:《秋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简单了解庄子的基本思想;理解本文寓意。

3.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漫画《井底之蛙》,请一位同学解读:漫画表现的是哪个成语,你有什么感悟?

(二)了解作者

成语“井底之蛙”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庄子·秋水》,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

1.看课文注解①,勾画要点。

2.学生补充自己查找的资料。

3.教师点拨:道家代表“老庄”指谁和谁?那么,儒家代表又是谁呢(孔孟)?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今天我们就自动找上门去,感受其文章的艺术魅力。

(三)展示学习目标

带着目标学习,事半功倍。

1.学生齐读学习目标:①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②学习对比的方法。

③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

2.教师指导学习步骤:学习文言文,要遵循“读——译——析——悟”的认知规律。

(四)朗读课文

1.同桌互读、互评。(要求从读音、节奏、感情等角度来评)

2.请一位同学朗读,先同桌点评,再让其他同学补充。

3.欣赏《秋水》的配乐朗读,根据录音内容配相应的图片。(要求特别注意节奏和感情的把握)

4.学生齐读。

(五)疏通课文

1.展示要求:根据课文注释完成下列问题:

①找出古今异义词,并理解。

②找出词类活用词语,并理解。

③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④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理解。

2.小组合作,翻译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小组比赛,抢答)

①古今异义:百川灌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②词类活用:顺流而东行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仲尼之闻

③特殊句式:闻道以为莫之谓也吾长大方之家

④成语: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情力量不够,无从着手,感到无可奈何。

例句:面对书店里浩如烟海的书籍,不禁望洋兴叹,这么多书什么时候才能看得完呢?

见笑大方:(贻笑大方)被内行嘲笑,耻笑。

例句:这算什么名菜,要是拿到宴会上去,难免见笑大方(贻笑大方)。

(六)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问题:①全文写了哪两层意思?

②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③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3.明确:①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第二层从“叫顷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②对比:自喜(百川灌河、不辨牛马)——自叹(不见水端、睹子难穷)

③主旨: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通过开阔视野加以比较,就能感觉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地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七)感悟课文

1.教师启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在座的同学一定也有自己不同的感悟。学了这篇文章,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来告诫自己或鼓励同学?

2.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归纳整理:①人贵有自知之明

②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

③谦受益,满招损

……

(八)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思路:①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②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③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2.学生自由背诵。

3.检查背诵:第③点较难,给出提示,引导背诵:

河伯先引用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来批评自己

“______________”的狂妄自大,既而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______________”,现在亲眼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的目光的短浅,接着,发出了慨叹“______________”。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九)课文小结

1.这篇寓言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出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2.运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人物内心的变化。

(十)课外延伸

填出下列名句:1.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使人落后,______________使人进步。

3.山外有山,______________。

(十一)课堂练习

说说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泾流

2.不辨牛马

(十二)课后积累:一词多义

若:1.望洋向若而叹曰

2.以为莫若己者

闻:1.闻道百

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之:1.泾流之大

2.我之谓也

3.仲尼之闻

于: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始:1.于是焉河伯始旋见面目

2.始吾弗信

(十三)结束语:

庄子是智慧的,他的《秋水》也洋溢着智慧,学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也会变得更聪明!

篇5:秋水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学过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鸛鹊楼》。(指名学生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壮阔辽远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则十分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现实生活也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有所阐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庄子在他的文章《秋水》中是如何阐述这个道理的。

二、简介《庄子》并解题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文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单看此文,寓意已经有了新的理解。

三、课文诵读

1、初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指名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学生纠正其读音不准之处)

诵读指导:“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文章开头的两句话写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小股水流无以计数,灌入黄河,浩浩荡荡,畅通无阻,无比壮观。作者在此仅用了22个字就把黄河的壮阔描写得淋漓尽致。诵读时语速要缓慢而有气魄,注意各分句之间的停顿。“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句中的“间”,读时声调要适当拖长,略作停顿后,再缓缓读出“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诵读时语速要稍快,要将河伯的骄傲自满之情读出来。“于是焉”的“焉”在此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河伯欣然自喜”诵读时重音要放在“欣然”二字之上。“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诵读时一定要注意“以天下之美”之后的短暂停顿,二要将重音放在“尽”字上。因为一个“尽”将河伯的踌躇满志,飘飘然描写得淋漓尽致。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出,语速适中。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是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面对大海的广阔,然后向海神若发出的由衷慨叹,是发自肺腑的自我批评。因此,诵读时语速要稍慢,要读出恳切的自悔之意,要处理好句子中的停顿,例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句,读出“且夫”后要稍作停顿,然后接着读“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1)给学生5分钟时间,反复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提问: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明确:“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

提问: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明确: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

提问: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小组讨论,交流看法)

明确:河伯先引用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继而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现在亲眼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目光的短浅;接着,发出慨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2)学生齐读课文后,思考下列问题。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②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③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④结合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分析,交流心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

①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②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通过开拓视野加以比较,就能感觉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地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③这篇文章通篇设喻,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在行文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黄河的宽阔与北海的壮观的对比;河伯的“欣然自喜”与“望洋向若而叹”的对比。在对比中情节得以推动,在对比中河伯大彻大悟,有了新的认识。

④学生甲:《秋水》一文使我认识到骄傲自满会束缚我们前进的步伐。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河伯就是顺流而东行,望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才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

学生乙:学习《秋水》一文后,我更深刻地意识到,在限定的环境中,人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就如河伯,他面对黄河,觉得天下美景全在自己这里,见到大海后,他才由衷地自叹不如。这就告诉我们,必须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

学生丙:学习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作为学生更应该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因为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攀登高峰。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准确,认识也极为深刻。本文虽短小,却寓有哲理,河伯面对海神的那番感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的自责与忧虑给予我们以深刻地启示:为了祖国的腾飞,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更应该开拓视野,勇于创新,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攀登高峰,创造辉煌。

3、三读课文,结合板书,尝试背诵。

(给学生5~8分钟时间,背诵课文,然后指名学生背诵,学生齐背诵)

四、文言文知识积累

(1)通假字

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

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

(2)古今异义词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至于”,是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意为“到达”。今仅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

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今指东边)

(3)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名词“时(季节)”作动词“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

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美”,作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美景)

(4)一词多义

(5)句式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判断句。“用……者,……也”表示判断)

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己”作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助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用“见……于……”表示被动)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固定形式,可译为“认为……是……”“觉得……是……”)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是副词“非”和连词“则”的配合格式,可译为“(要)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下段的开头,可译为“再说”“况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

(6)出自本文的成语

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亦作“望羊”,仰视的样子。

贻笑大方:留下笑柄给内行人,让内行的人笑话。贻,遗留。大方,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常用作谦词。

五、教学反思

今天下午上《秋水》一文,在导入新课阶段,我引用了南怀瑾的一句话“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介绍了道家思想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以及它对于心灵生活的滋润。又引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中的“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一句,指出了《庄子》著作的的艺术风格,学生感到很新鲜。然后又让学生试着介绍他们所了解的有关庄子的生平事迹以及《庄子》中的有关故事等,从学生的介绍来看,他们对庄子其人其书的了解是很有限的,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里是一级达标学校,是全市最好的生源;可见他们在初中时候的课外阅读是比较狭隘的)。

为了让学生对庄子其人其书产生点兴趣,我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扼要地概括介绍了庄子的生平与思想,介绍了《庄子》一书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基本艺术风格。然后选择了几个比较典型的能体现庄子个性风采的故事片段,如鼓盆而歌,拒不为相、路遇骷髅等介绍给学生,从他们的惊讶的反映可见出他们对庄子这个人是有点兴趣了。接着顺水推舟。转入对《庄子秋水篇》的全篇思想内容要点的介绍,强调原文全篇的主要意图是在于表达“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但是如果单独将其开头部分抽取(即课文的节选部分),它还给人以关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不能骄傲自大”“人贵有自知之明”“谦受益,满招损”等等的启示。上述启示在赏析中,学生基本上能说出。

本课计划用一节课教完,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我只用了30分钟多一点,前面近15分钟用以课前口语训练以及对第22课《寡人之于国也》一课的总结性复习问答。这学期文言文快要结束了,我想得告诉学生学会自己分类整理语言点,即按照易错读字、通假字、古今异义、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知识点来梳理,以便复习巩固,因此这节课在赏析的同时向学生提示、点拨了本课的重点的字词句,在黑板上板书了部分语例,并将此项工作布置为课后作业。

课后找了几个学生谈话,了解对这堂课听课的反馈。大部分学生表示听得懂,这篇课文比较浅易。这让我有点担忧:因为感觉浅易,觉得没有什么值得深究的问题了,可能只是知之皮毛。这篇课文是节选,只是原文《秋水》篇的一个开头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内涵在读者的阅读理解来看又会存在一些出入。

在〈1〉班讲这篇课文时,我把课文中的提到的伯夷与孔子这两个人的用意作了个具体的解释,介绍的了庄子的“知量无穷”的观点。指出文本中海若与河伯的象征蕴涵,如果说海若是庄子的自我写照,那么河伯则是儒家门徒之类的投影,孔子及其门徒们在这个文本中是一个被奚落和挖苦的对象,这是庄子的诡秘之处。(1)班的叶莹莹同学对“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一句如何理解提出了疑问,这是我事先估计到的。在讲解过程中,我对此也做了简要阐述:《秋水》的主体是河伯与海若的七次对话,对话的核心内容就是庄子的无限相对思想。河伯与海若在后面的对话中也曾提到孔子与伯夷,原文是“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与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意思是伯夷辞让君位以成就好名声,孔子大谈天下事以显示自己学识渊博,他们的自满,不就好像你刚才在秋水面前洋洋自得样子吗?通过这样的补充介绍,学生对节选部分的思想内涵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篇6:《秋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

1、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2、 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3、 通过自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重点理解“泾流、濉⑼洋向若、少、轻、殆、大方之家”等词语。

2、 整理和归纳“焉、于、而”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 了解“非……则……”和“见……于……”两种固定句式。

教学难点 :

1、 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 理解河伯对海神若的那番感叹。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课文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宜于以读带讲。

2、 问答法。以有针对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

3、 探究拓展法。指导学生阅读《庄子》中有关篇目。开拓视野,更深入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 导入  新课: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需再登上一层高楼。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

二、 介绍庄子:

1、 介绍庄子生平。(借助幻灯片)

2、 《史记》中记载庄子与楚威王使臣的对话(幻灯片),初步把握庄子这一人物形象,初步体会庄子精神。

三、 研习新课;

1、 齐读课文、正音释义。

时:时节、时令  灌:注入    河:黄河   泾:jīng 畅通无阻的水流                                  两邃狙轮间:   sì 水边  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望洋向若而叹: 仰视而望的.样子 海神名  少:小看。  轻:轻视

难:nái难以、穷:尽

旋:掉转 殆   dài危险

2、 分析课文:

提问: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明确:“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邃狙轮间,不辨牛马。”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为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

提问: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明确: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

提问: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明确:河伯先引用俗语“闻到百,以为莫己若”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继而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现在亲眼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目光的短浅,接着,发出了慨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的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3、 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两层:一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二写河伯看到大海之后自叹不如。

用对比的方法写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借助幻灯片)

4、让学生找出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成语。

明确:(借助幻灯片)

古今异义:至于、河、面目、大方。

词类活用:时、东、面、少、轻。

特殊句式: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成语:望洋兴叹、见笑大方。

5、幻灯片展示:“焉、于、而”三个虚词的用法。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语气助词,放在句中表停顿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疑问代词  当作“怎么、哪里”讲

焉    今吾子又死焉         兼词,当作“于此”讲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语气助词

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 语气助词 用作形容词词尾

于是焉河伯使旋其面目  介词 当作“在”讲

于    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介词 引出行为的对象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介词 表比较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介词 表被动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连词 用在中心语与修饰语之间

而    性贪而狠             连词 表并列关系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连词 表转折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代词 用“而”当作“你”讲

篇7:《秋水》教学课件设计

一、教材分析

《秋水》是庄子的名篇。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的思想与智慧非常人所能及,高中一年级学生在理解上会有困难,正因如此,课本将原有的《逍遥游》换成现在的《秋水》。课文仅仅节选了《秋水》前面的一小段,篇幅很短,文字也浅显,所表达的思想单独来看并不深奥。故此,教学过程中当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文风。

2、懂得形象化说理的方法。

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

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得出启示。

四、教学步骤设计

1、导入

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庄子中出现的成语导入。

(现代社会信息异常丰富,学生往往对文言文阅读缺乏兴趣和能力,但我们得实行“拿来主义”,从古文中汲取营养。庄子的文章一方面给我们以思想的启迪,另一方面也给我们以语言的滋养。)

2、朗读

以Flash课件营造朗读氛围。

教师范读。

学生集体或个别朗读,教师指导朗读。

3、分析课文

承接导入语中的成语话题来切入本文。

引导学生找出能帮助理解课文的关键成语:“望洋兴叹”,然后围绕该成语提出问题,一步步引导出翻译、层次、写作手法、思想等方面的学习。

1)“叹”的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会“叹”?

3)怎样写“叹”?

4)从“叹”中得到什么启示?

5)总结读书方法:对以上学习过程进行小结,总结出一种读书方法:“中心开花”分析法。

4、练习

堂上练习,及时检测学习效果。

练习涉及文学常识、字词理解、句式分析、课文理解等方面。

5、拓展

学习文言文并不是为学而学,应是“古为今用”,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庄子的文章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在对课文进行讨论后,可另从《庄子》中选择一则或两则较为熟悉的寓言小故事,引导启发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谈一谈。

篇8:秋水教学设计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自课改以来, 各类赛课、表演课、观摩课层出不穷, 做课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理解更加到位, 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更加熟稔, 对教材的处理更加新颖独特……面对这纷繁芜杂的语文课堂以及教师极佳的演讲口才, 笔者曾一度佩服得五体投地, 继而效之仿之, 却总感觉貌合而神离, 这让笔者开始探索怎样规范语文课堂的教学用语……

[点评:开篇引出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现象, 引发读者重新思考被我们熟视无睹的课堂语言。我们的教师总是想要展示自己的语言功底, 而忘了“简单, 其实也是一种美”!让课堂语言回归简洁而充满韵律, 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追求。]

回落——二月山城未见花

2008年2月29日, 我校开展了一次特殊的校本教研活动, 对开出的课堂进行了全方位的观察与诊断。这暴露了一些平时隐藏在课堂当中不易被察觉的弊端。此次观察的课堂是一年级的《松鼠与松果》, 我们年级组详细记录了“课堂教学时间分配”, 以下是我课后整理的观察记录表: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 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分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教师讲解用了大约14分钟, 而在“师生问答”这一块, 教师的导语、提问语加上评价语大约占了一半时间, 即12分钟左右。也就是说, 教师在课堂上的话就占了约60%的时间, 这个数据足够引起我们的深思, 教师在课堂中一刻不停地启发、引导、评价……是否都有必要呢?教师说的时间严重霸占了学生说、写、练乃至思考的时间……教师的“滔滔不绝”是否也是造成语文课堂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呢?

教学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凭借和手段, 其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那么, 我们该如何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点评:教学语言是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的纽带, 直接影响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但往往被教师们忽视。作者用校本教研中的一次课例来说明现在课堂语言存在的弊端, 确属常见, 说服力很强, 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潮平——云开雾散红日升

有了这样的认识, 笔者便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进行了一番观测, 聆听了其他一些语文教师的课, 并进行了分析, 发现语文教师的教学用语存在两大弊端:

(一) 繁琐, 泥水语言多

现下, 语文教师总喜欢在课上过度发挥自己的口才, 教师过度的“滔滔不绝”发挥在哪些地方呢?

1. 提要求不精练, 修饰语多

语文教师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师, 总喜欢把原本简单的东西说得过于复杂。语文课是学习语言的课, 教师自己的语言若也成为语言学习的一个范例, 那本无可厚非。然而, 小学生毕竟年龄较小, 在对他们提出学习要求时, 要简明扼要, 若加了过多修饰语, 反倒会混淆主次, 找不到主语, 抓不住要点, 学生就不明白你的要求了。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棉花姑娘》时, 提了这样一个要求:小朋友们, 棉花地里长满了棉花, 请你认真地看看这幅美丽的图, 雪白的棉花是怎样的, 碧绿的叶子又是怎样的?图上还有哪些东西?你看到了什么?这样的要求拖泥带水, 学生不甚了了。

2. 问答式教学, 无意义提问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提问无疑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考, 它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教师总喜欢问一些思维价值不大的问题, 使教师的教学语言显得琐碎,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语文课堂中的无意义提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问题零散, 主线不明;第二类是相当于过渡语的对答式提问。如教师在课堂上总喜欢问:“这样的景色美吗?”“你想读吗?”“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等等。

3. 重复学生语言, 废话多

现下的教师都有一个通病, 喜欢接学生的话, 更喜欢重复学生的话, 语文教师更甚。这种无意义的机械重复学生的话语, 既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一层次, 又容易养成学生不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习惯!教师的这种课堂语言容易给学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且使整个课堂教学繁琐不简洁!

(二) 枯燥, 缺乏诗意

中国是诗的国度, 我们执教的国语是诗的筋骨, 因此, 我们的教学语言应该充满诗意。充满诗意说的不是一种教学操作、一种方法, 而是一种教学观念、一种艺术境界。它追求的是:让我们的课堂像诗一样蕴涵丰富, 像诗一样意境优美。

有人说:诗意的语言就不简洁, 简洁的语言就不诗意, 这两者相互排斥, 无法融合, 其实非也。正因为诗词、经典语句的一种特性, 它们概括性强, 表达意境深远, 蕴涵的情感丰富, 才更具有表现力。诗意与简洁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使教师的课堂语言呈现无穷的魅力。

然而, 在当下的课堂中, 语文教师的授课语言庸俗平淡者比比皆是, 这样的语言缺乏感染力, 既不能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 又导致效率低下,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李渔在《闲情偶记戒浮泛》中道:“然一味显浅, 而不知分别, 则将日粗俗。”同一句话, 同一个词, 不同的教师说出, 其教学效果截然不同。

[点评:细细品味, 的确, 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着“繁琐”与“枯燥”两大弊端。作者对这两大弊端进行详细的论述, 用具体的事例指出存在的现象, 有理有据, 并且归结出这两大弊端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细化、实在。发现了问题, 才能解决问题。]

潮涨——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针对语文课堂中教学语言“繁琐”与“枯燥”这两大弊端, 笔者认为应对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作基本规范, 做到“简化”与“诗化”齐飞, 营造“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语文课堂!

(一) 简化——还语文教学清新的课堂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教师用语的繁琐现象,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化, 还语文教学清新自然的课堂!

1.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要求简明

巧用修饰语确实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煽动情绪、渲染气氛, 但多用、滥用就适得其反了。特别是低段学生, 理解能力较弱, 教师宜把要求提得简明扼要, 让学生一听了然。如上面的例子, 教师说了那么多话, 归结起来就一个要求。教师不如直接告诉学生:“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 棉花姑娘怎么了?”表述清楚准确的要求容易被孩子接受, 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 还能提高学生完成要求的效率。

2. 冗沉削尽留清瘦——精减提问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 它既是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变“被动”为“主动”的重要“拐棍”, 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方法。针对无意义问题中的第一类, 教师要精心设疑, 力求“以少胜多”、问得其所。每一堂课可设计几个有一定思维价值的提问, 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引起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或争辩。

如一位教师教学《妈妈的账单》时, 在出示了两份账单后, 一连提出了7个问题:彼得为什么想到给母亲开一份账单?彼得的账单里写了哪些内容?妈妈的账单里又是怎么写的?她为什么要在每一项款项后都写“0芬尼”?这两份账单有什么不同之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又想说些什么?学生在教师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轰炸”当中疲于回答, 试想, 还有多少时间是留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更别提主动参与学习了!其实, 我们细想之下, 上面这7个问题, 可以把它精减为两个问题:这两份账单有什么不同?你体会到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比较, 发现妈妈的账单中所蕴涵的无私、无价的母爱。像这样, 提问精当, 概括力强, 能以少胜多, 有较强的指向性, 宜于学生通过读文、思考, 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 针对无意义问题中的第二类, 教师应完全杜绝。例如“这句话写得美吗?你想读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完全可以改换成陈述句:“这句话写得真美,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这样一来, 不仅表达了你的意思, 而且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做好读文的准备,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删繁就简句句精——不重复学生语言

语文课堂上, 学生说得很多, 教师重复得也很多, 几乎每一位学生说完, 教师总会把他的话重复一遍, 再接着问:“还有其他的想法吗?”第二位学生说完, 他又接着重复, 乐此不疲。我们应该要求语文教师不随意重复学生语言。假如发言的学生说得很轻, 可以要求学生自己重复一遍, 这样一来, 学生既锻炼了胆量, 又重新整理了自己的思路, 表述起来一定更清楚。假如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 需要引起其他同学的重视, 可供其他同学学习运用语言, 有必要重复一遍, 我们既可以让学生本人重复, 也可以让其他学生重复, 这种形式既提醒了学生要认真倾听, 又能让转述的学生习得精彩语言, 可谓一举两得。

4. 此时无声胜有声——等待学生

我比较喜欢听数学课, 因为数学课上, 总留有时间让学生静静地思考, 扎扎实实地练习。曾有一位教师在手记中记下一节数学课 (新授课) 教师的全部用语, 也记下一节语文课 (新授课) 教师的全部用语, 比较发现,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几乎是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三倍。在语文课堂上, 难得有静的时候, 一节课总是热热闹闹。很多语文教师总是见不得课堂上的相对冷场, 在提出问题后, 学生一下子想不出答案, 就急着自己奉上答案, 或者一句接着一句地启发、引导, 直至得出答案。其实, 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我们在课堂上应该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 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二) 诗化———还语文教学灵动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说:“我一千次的确信,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的确, 充满诗意的教学语言, 就会有激情的飞扬, 就会有情感的磁场, 就会有创造的火花。

1.饱读诗书, 丰富储备

语文本姓“语”, 而语文教师就是以语言为载体来教育我们的学生。要使自己的课堂用语也能出口成章, 引经据典, 成为学生学习的范例, 教师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 只有“腹有经纶”, 才能运用自如。

我们总是以名师的课堂语言作为我们学习的范例, 何也?正因为他们的语言充满了诗意, 激动处, 激情飞扬;愤慨处, 扼腕长叹;悲怆处, 潸然泪下。殊不知, 名师的课堂语言之所以如此经典, 无一不是他们具有丰富而深沉的文化底蕴, 有底蕴才有底气, 有底气才有灵气。

2.提高意识, 精心设计

精心设计课堂中的一些关键导语、提问语等, 能有效避免课堂语言的随意性、零散性, 使之更简洁、精练, 并充满一种灵动的美。

王崧舟老师教学的魅力就是教学语言富有文采美, 他设计的课堂教学语言, 精练而又丰富, 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教《慈母情深》时, 他紧紧抓住一个“深”字, 用自己诗意化的课堂教学语言, 引领学生品悟“震耳欲聋”、四个“立刻”等语言文字背后所蕴涵的“深情”。在问答的应接上, 王老师的设计颇富匠心, 他善于用精妙的语言开拓学生的思路, 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如学习“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这一形象刻画时, 王老师引导学生把看到的母亲与记忆中的母亲形象联系起来:

师: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背?

生:僵硬的、瘦弱的、弯曲的背!

师:在你的记忆中, 母亲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背?

生:挺直的、坚实的背!

师:母亲转过身, 你看到了一张怎样的脸?

生:布满皱纹、蜡黄的脸!疲惫的、眼睛深凹的脸!

师:在你的记忆中, 母亲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脸?

生:白净、有光泽、溢满青春的脸!

师: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

生:布满血丝!疲惫不堪!

师:在你的记忆中, 母亲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眼睛?

生:炯炯有神!清澈的、会说话的眼睛!

师:母亲啊!母亲啊!你曾经挺拔的脊梁, 你曾经红润的脸, 你曾经水汪汪的眼睛到哪里去了?

生:消失在“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里了!消失在生活的重担下了!

是什么引起学生如此富有诗意的回答?是什么让学生如此深地解读了文本?是王老师精心设计的导语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是王老师富有诗意的教学语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让学生“脱口成诗”。

3.叩击心灵, 恰当运用

教学语言需要诗意化, 但许多教师曲解了诗意的内涵, 以为把课堂语言诗化、文学化、高深化就是对诗意语言的诠释。其实不然, 诗化课堂用语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能叩击儿童的心灵, 能激发儿童的情感, 使他们产生心弦的共鸣。若不能产生这种效果, 一味玩高深, 这样的诗意语言只能成为另一种程度上的“泥水”语言。

请看两位教师同上《她是我的朋友》一课的不同导入:

一位教师以这样一段语言来导入:朋友是琴, 演奏一生的美妙;朋友是茶, 品味一生的清香;朋友是山, 信赖一生的伟岸;朋友是水, 荡漾一生的清澈。毋庸置疑, 这段话很有诗意、很美。但仔细品一品, 我们不难发现, 要想理解朋友之间的友情与琴、茶、山、水的关系, 需要丰富的阅历与文化积淀, 而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 这样的语言他们听起来自然是一头雾水。上述导入中, 教师的语言诗意化得让学生不解其意, 怎么能唤起“学生心中能响应的那一隅”呢?

另一位教师的导入听起来就亲切、易懂多了:朋友是下雨天为你撑起的一把伞, 朋友是在你遇到困难时给予你的帮助, 朋友是病床前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同样是诗意的语言, 因为教师充分估量到了学生可以触摸的高度, 以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为背景, 用孩子们能产生情感共鸣的语言来表述, 孩子们的心自然会激荡起层层涟漪。

由此可见, 诗意化的语言不仅要准确、明晰、生动形象, 充满诗情画意, 而且要能真正拨动孩子的心弦, 走进孩子的心灵。

[点评:怎样让我们的课堂语言更加规范?作者针对现象中提出的两个弊端“繁琐”和“枯燥”——展开论述, 用生动的例子说明对策, 让人不觉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对策中的两大板块:简化和诗化, 并不是普通的并列式构段, 而是递进式呈现。“简化”是“诗化”的基础, “诗化”又是“简化”的提升, 步步剖析, 带给读者对课堂语言的重新认识。]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纽带, 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重要工具, 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 让繁琐的语言变得简洁, 让枯燥的语言充满诗意, 还课堂语言准确、简约的风格, 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条途径。让我们用精练的语言传授知识, 用诗意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 让课堂语言“简化”与“诗化”齐飞, 从而营造“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语文课堂吧!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秋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秋水》05-16

庄子秋水教案04-20

高中语文秋水04-27

读庄子秋水有感04-21

秋水广场的喷泉05-15

秋水优秀实用课件05-16

秋水综合练习含答案08-22

《庄子秋水》读后感05-10

《秋水》的公开课教案05-17

秋水读后感600字04-08

上一篇:择校申请书下一篇:最美的时光作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