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2024-05-16

《秋水》(精选十篇)

《秋水》 篇1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 从哪里或如何能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 从哪里或者又如何能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呢?”

惠子说:“是的, 我不是你, 也就不能了解你知道你, 那么你不是鱼, 你也不可能知道鱼了解鱼, 这个道理不是很完整很清晰地已经展现在这里了吗?”

庄子说:“让我们从头捋起:你问我, 你哪里会知道鱼儿的快乐, 你这样问, 就是已经承认我是知道了鱼儿的快乐的了, 知道了我知鱼, 你才会问我从哪里知得鱼嘛。很简单, 我就是从我们脚底下、从濠水之上知道的。”

同游于濠上, 同谈论鱼的快乐, 这本身就够快乐的了;庄子的辩才, 庄子的花言巧语, 庄子的从来不会理屈词穷, 是令人快活的。其实讲究一下白话文, “鱼之乐”也许应该译成“鱼儿的快活”, 用快活一词比快乐更生动。

当惠子质疑庄子, 说是你不是鱼, 如何能知道鱼儿的快活呢?庄子显然有点急不择语, 他立马用惠子的论据搞一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游戏, 就是说你不是我, 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活呢?这样一来, 可就进入了循环论证的怪圈: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底下惠子完全可以说, 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子不知鱼之乐?庄则可以继续说,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不知、我不知鱼之乐?然后如此循环下去, 以至于无穷。当然, 这是诡辩。

其实当惠子说到我非子, 故不知子, 而子亦非鱼, 固 (自是、自然是、本来也就是) 不知鱼之乐, 而且是全矣 (齐啦) , 庄子已被驳倒了。庄子所以能咸鱼翻身全靠死讹与诡辩。惠子讲你不是鱼就不一定能够知晓鱼儿的快活, 这是假定物种的不同会成为相知的障碍。庄子匆匆中急不择语地用同样的论据回答, 说是你不是我你也就不知道我, 那就不仅物种不同是相知的障碍, 个体不同也会不相知。反过来更证明了他的鱼乐说并无客观根据与判断真伪的可能, 反过来证明了惠施说他非鱼, 不知鱼之乐是无法驳倒的论断。

这时, 庄子异军突起, 说是请循其本, 请溯其源。你问我怎么会知道鱼之乐。从哪里知道鱼之乐, 说明你已经承认我知道了鱼之乐。此话本来无理, 因为所谓知道鱼之乐是庄周自己宣布的, 惠施不认同, 才提出“安知”的质疑, 这哪里是什么“既已知我知之而问我”呢, 这明明是“不相信我知之而问我”嘛。好一个庄周, 绝处求生, 硬辩强求, 先说是你知道我知道了鱼之乐了嘛。好一个庄周, 嘴硬嘴快, 直如变魔术一般, 手急眼快, 先把惠施坐实, 令惠施只剩下了翻眼的份儿, 转瞬间着了庄周的魔术的招子, 却不知道自己是在哪里落入了陷阱。

庄子这里的对答能说明庄的机敏利落, 却不能说明他的在理。庄周的核心手法在于利用古汉语中“安”字的多义性, 进行概念的偷换。安知, 就是哪里会知道, 从哪里知道, 怎么会知道, 如何能知道, 岂能知道;用英语来说, 就是“Howcould youknowthat……”这里的“哪里会知道”、“从哪里知道”, 仍然是“如何可能知道”的意思, 而不是“从何地何处知道”的意思。这是汉语“安”的含义宽泛的一个特点, 安既是“哪里”, 也是“如何”;既是“where”, 同时又是“how”。而惠子说的安知, 哪里知, 正是如何可能知的意思而不是何处何地知的含义。正如那个关于没有学好英语的故事, 说一个讲英语的人对一个华人说:“你太太真漂亮呀!”华人说:“哪里哪里。”翻译给翻成了“where, w he re”?即何处何处呢, 当然只能闹笑话。这里的华人对于自己妻子形象的谦词“哪里哪里”, 含义是“怎么会呢, 不可能吧”之意。正是惠子质疑于庄周的。而庄周,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立马将惠施的话解释为何处何地知道了鱼之快活, 并自搭台阶, 自行滑落, 说是我就是从这儿, 濠水之上、桥梁之上知道的嘛。好一个巧舌利齿的庄周!

然而, 这样说是不是老王有点得理不让人, 有点过于偏执, 有点乘机卖弄非压庄老师一头不可了呢?请想想看, 本章名为秋水, 秋水宜人, 两个学问家同游于濠梁之上, 看到了白条鱼出出入入、上上下下, 快乐欢愉, 被秋天的大自然所感动, 信口一说, 鱼儿是何等地快活呀。有何不可?有何不妥?倒是惠施, 没事找事, 没茬找茬, 意图用机锋压庄周一把。在全无准备的情况下, 庄周顺手绰起葫芦就是葫芦, 绰起瓢儿就是瓢儿, 一阵抵挡, 一阵忽悠, 哈哈一笑, 至少没有当场认输, 举起白旗, 也就行了。这是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啊, 这是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呀, 这是同学少年或非少年、叫做同学中年、同学老年……风华正茂, 或风华犹茂、风华未凋啊, 老王又没有受到惠施的委托, 惠施的那一套又从未引起老王的迷恋或敬意, 何必那样起劲地驳斥庄周呢?让我们放庄周一马, 共同欣赏这个千古佳话, 这个秋水与知鱼的美丽而又胡涂的话题, 共同欣赏濠上的秋天风光, 共同欣赏名嘴斗嘴逗嘴的快乐吧。即使是嘴皮子的智慧, 也比愚蠢更美好更可贵, 更何况庄子的通盘智慧, 硬是比惠子那一套强多了呢?是的, 大智慧者也可能有借重耍嘴皮子的时候, 而只会耍嘴皮子的人, 是永远达不到大智慧的。这同样是鹰有时飞得与鸡一样低, 但是鸡永远不可能飞得与鹰一样高。

如果编导生产一部以庄子为题的电视连续剧, 《秋水》肯定是最美丽的一章, 知道鱼的快活是美丽的, 不知道鱼是否快乐而假设它们是快活的, 也是美丽的。驳倒鱼儿不快活, 或人们、包括我们无法断定鱼儿是否快活的断言也是美丽的。两个思想者斗嘴, 凭空讨论一个鱼儿是否, 即你是否能确知它们的是否快活, 这也是美丽的。知、安知、乐、不乐, 这本身就充满了灵性、充满了生活气息、充满了神性, 因为它们无法用计算、实验、解剖、挖掘、考证与严格的逻辑论证来证明或证伪, 它们是如此生活、如此世俗, 又如此空灵而且神秘。似争非争, 似议非议, 似谈鱼与庄非谈庄鱼。庄周与惠施在濠上讨论鱼儿的快乐, 这比蒙娜丽莎的微笑更雍容, 比李白的邀月饮酒更俏皮, 比英国的爵士贵族还要高贵, 比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诗) 更挥洒自如, 甚至于我要说, 比宗教膜拜还要与天合一、与神合一、与圣合一, 直达最高最全能最永远最根本。为什么要从濠上得知鱼儿的快活呢?为什么要有个什么途径、什么逻辑的依据去了解、去评估鱼儿是否快活呢?普天之下, 普地之上, 哪里的秋水不明洁?哪里的野生的鱼儿不快活?哪里的人士见秋水与白条鱼或别的品种的鱼而不赞美?哪里的辩论、机锋不有趣?它们互争高下而并无赢输。这就是生命的快活、天地的快活、自然的快活、大道的快活, 这是先验的与不需要证明、不需要制图、不需要列出式子的知———论断。包括惠子能对庄子的鱼乐说提出可爱的质疑, 这也是美丽的、空灵的、放松的与享受的。是为艺术而艺术、为快活而快活、为辩论而辩论, 因而也是不需要论辩的, 不需要结论与不必分胜负的。这是不争的快活, 是永远的与绝对的对于秋水的享受啊!

老王说:秋江秋海, 浩浩汤汤 (读商) , 言道论天, 一片汪洋。无内无外, 宇宙玄黄。千姿千态, 文理辞章。大小贵贱, 沧沧茫茫。哀乐鱼我, 熙熙攘攘。俯拾尽是, 何必端详?纵横捭阖, 势如流光。庼雏腐鼠, 神龟吉羊?讳穷求通, 夫子主张。妙哉庄周, 共舞堂堂!

附原文 (选自《庄子》外篇《秋水》)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秋水》有感 篇2

读了庄子的《秋水》,我不禁为其超凡脱俗的哲理思辨所震撼,奔放肆虐的理想色彩如同海神若般庞大无涯,游曳于天地间的清灵洒脱的思想却极其巧妙地以“个人”为切入点。我蓦地想到了《红楼梦》里“空云洁白”的妙玉最爱读的也是老庄,自比为“樫外人”的她是否像庄周一般对人世冷眼旁观?

《秋水》中“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的,在庄子看来不过是“犹小石小木在大山也。”尘世间功名利禄变得可笑,诸公衮衮像红尘的丑态嘴脸成为社会的主体,叫庄周如何不幽愤?但他将对现实的失望化为木简上嘲讽激昂的文字和思想中案例剖析的材料,让文以载道,从社会的泥滓中飞出悠然的蝴蝶,于是濮水曳尾,漆园傲吏,终成了南华如诗的篇章。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庄子《秋水》中河伯很符合当下一些炙手可热的人的形象,自负狂妄,目中无人;而海若虚怀若谷,有容乃大的精神是理想中完美人格的化身。对比之下不仅感慨,当时离我们是多么远,又是多么近啊。受现代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濮水边拒绝楚王的庄子很容易被看做不思进取消极怠慢的自由主义者——可我们是多么需要自由的心灵世界啊,现实的实用是一缸水泥,凝固了,就会永远冷下去。几千年前,庄子拜见惠施却反被搜捕,几千年后,有人证明嫉妒者的本质是恐惧失去;然而庄子早就用鹓鶵栖梧的寓言告诉世人什么是真正的高贵,不是富贵名利,而是保持自我。濠梁之鱼的故事充满了喜剧的辩证色彩,虽然照唯物论的观点谁也不能窥探心灵。如果撇开哲学,从诗意一点的角度看,庄周看到鱼儿高兴,仅仅是因为天朗气清,游目骋怀,河面碧波粼粼,河岸郁郁芊芊,庄子的心境替外物涂了一层明丽的光辉——鱼儿乐不乐不是我能指认的,但我看着它就觉得它很快乐。若干年有个叫王国维的替这种把感情加给生物的意境起名叫“有我之境”,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秋水》是庄子哲学思想方面的一篇论述,包括了他寻求个人自由“全性保真”的处世态度,和他辩证的宇宙观两个方面。

秋水的畅想 篇3

首次走进与滕王阁隔江相望的红谷滩秋水广场,还没来得及欣赏她的全貌,就被一柱柱形态各异、神采飞扬的喷泉所吸引。喷泉将广场妆扮得美若仙子,随着五彩缤纷的焰火升腾,广场上灯水相映,光照天地,又显得气势恢宏,浑然一幅锦绣图画。

“秋水共长天一色”,当年的王勃,恐怕怎么也想像不出,今天的“秋水”,真的从文章里走了出来,以她那绚丽多姿的风采,走进百姓的生活空间,展示着英雄城美化亮化更加壮丽的风姿。

随着音乐的奏响,看那错落有致的水柱冲天而起,时而热烈奔放,时而温柔婀娜。有的翩翩起舞似天鹅展翅,有的如银弦轻颤竖琴弹唱,还有的弯向彼岸像银河鹊桥,向游人表达团圆的喜悦。即使是一丛小小的低涌,也欢快地跳跃着,与高高的水流相映成趣,恰似那红花绿叶相辅相成。

最值得称道的是中间那柱主喷泉,水喷高达128米,飙然凌霄,直冲云天,看得你的心随着那磅礴的一冲而疯狂,全然忘却已是人在老年,禁不住孩童般欢呼起来。广场沸腾了,人们都陶醉在这美丽的瞬间。

是开明而睿智的领导者凝聚了集体的创造力,是勤劳而奋发的建设者将蓝图化为神奇。秋水广场,多么好听的名字。她不仅是南昌人向往的休闲胜地,也是做大做强南昌的神来之笔,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宣言。

秋水·秋波 篇4

秋水:

一、实指秋天的水(或雨水,或江水、湖水等)。如《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陆厥(南朝·齐)《中山王孺子妾歌》“:岁暮寒飙及,秋水落芙蕖。”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其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王安石《散发一扁舟》诗“:秋水泻明河,迢迢藕花底。”王士祯(清)《樊圻画》诗: “芦荻无花秋水长,淡云微雨似潇湘 。”峻青《黎明的河边》“:你听,哇——哇——,秋水下来就是这么响。”

二、比喻明澈的眼睛(多指女子的)。如白居易《筝》“: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李贺 《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 一双瞳人剪秋水。”韦庄《秦妇吟》“: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赵雍(元)《人月圆》词“:别时犹记,眸盈秋水, 泪湿春罗。”王实甫《西厢记》 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望穿秋水,不见还家,潸潸泪似麻。” 成语“望穿秋水”,意思是把眼睛都望穿了,形容殷切盼望。

三、比喻清朗的气质。如杜甫《徐卿二子歌》“:大儿九龄色清彻,秋水为神玉为骨。” 苏轼《次韵王定国得颍 》之一“:仙风入骨已凌云,秋水为文不受尘。” 赵细琼《木兰花慢·〈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词: “怎秋水文情,春山媚妩,都属氤氲。”

四、形容冷峻的剑光。如韦庄《秦妇吟》“: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风吹白虎。”《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剑横秋水,靴踏狻猊。”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明世宗《送毛伯温》诗“: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五、比喻明净的镜面。如鲍溶(唐)《古鉴》诗“:曾向春窗分绰约,误回秋水照蹉跎。”

六、特指琴曲的名称。如耶律楚材(元)《弹秋水》诗“:信意弹《秋水》,清商促轸成。”

秋波:

一、实指秋天的水波。如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诗“:秋波落泗水 ,海色明徂徕。”温庭筠《苏武庙》诗“: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辛弃疾《菩萨蛮》词“:不似远山横,秋波相共明。”

二、比喻美女的眼睛(美女的眼睛像秋天的水波一样清澈明亮)。如李煜《菩萨蛮》 词“: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苏轼《百步洪》(其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那娘子和丫鬟舱中坐定了,娘子把秋波频转,瞧着许宣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 ( 吕 ) 布欣喜无限 , 频以目视貂蝉。貂蝉亦以秋波送情。”叶圣陶 《倪焕之》十“:女郎的步子该怎样把两腿交互着走咯,拈着手帕的那只手该怎样搭在腰间咯,眼光该怎样传送秋波咯……他们都一丝不苟地陈说着,监督着。”成语“暗送秋波”,常比喻女子暗中以眉目传情。

秋水广场散文 篇5

虽然秋水广场建成多年了,我也到过多次南昌,可直到夏天,我才到了一次秋水广场游玩。

秋水广场,那是水的世界。每到傍晚,秋水广场那千百个喷水装置就开始工作。当这些经过巧妙安装的水龙头打开的时候,形成的图画分外壮美。那是水的舞蹈,那是水的绘画,堪称叹为观止,阶梯形的,圆球形的、灯泡型的,莲花型的,酒杯型的、花瓶型的,两头拥抱型的,迎风杨柳型的、礼花型的,冲天鞭炮型的,实在是美极了。喷泉以线条来分,可分直式喷泉和曲线喷泉,直式喷泉又分多种。五色的喷泉,动听的歌曲,以中国之大,有如此美丽喷水的广场应该是凤毛麟角的。

在江边徜徉,吹着和煦的江风,听着美妙的音乐,欣赏着如画的喷泉,也许是人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赵秋水诗选 篇6

这样的美呈现另一种意义的玄学

犹如木纹之火对于水波

你知道水的燃烧是另一种意义的寂静

因此木纹倒立 木纹回首呈现水之书

犹如燧石对于柴木

被舀起的水犹如无数颗泪的汇聚

因此木的分离是一种痛哭

因此木纹是一次缅怀

水的美在于水的坚不可破

除非你用一只杯子让水死亡

否则水的灵魂总是大于它的翅膀

水的弱软在于它无比坚强

有时木使水更多地死亡

而水呼喊 挣扎在木的内部

因此你不难理解木头的骨骼

原来是水的灵魂

木头的燃烧涅磐了水的凤凰

把木头置于水木更多地趋向腐烂

因此木躲藏于土中 而土总是在

水的最外边才构成世界的秩序

由此对于美的理解必须由第三者完成

而土的沉默只是美的消亡和凤凰的再生

——原载于《黄河》2012年5期

夜使思想者暗淡

光在其间耀跃

七点是深刻的

思想使思想者

暗淡下来

烛火是另外的欢乐

星光是另外的宴席

夜把这一天归纳总结

我一整天的劳作演化为

梦的荒诞

梦和一个人的奋斗

谁更真实?

啊 夜是一个思想者

它也把我考虑在内

它用黑一层层把我们覆盖

让我们消失

仿佛告诉我们

有生命的东西都会结束

光是其中的复苏

光是其中的新生

白天是另一片更大的欢呼

但黑暗的预言是那么真实难忘

让活着的灵魂时时不忘记躯体的毁灭

——原载于《雪莲》2012.1

《庄子·秋水》中的几点存疑 篇7

一、“秋水时至, 百川灌河。”

此句翻译为:“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 众多的河流注入黄河。”为什么在庄子的时代秋天发洪水呢?这不符合自然规律啊!细细查找一下发现, 庄子在文中用的是周历, 周历中的初秋季节相当于夏历 (大致和我们现在的农历相符合) 中仲夏五月份, 提早了两个月, 所以洪水一说也就不奇怪了。

春秋战国时代有夏历、殷历和周历, 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 所以又叫做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为岁首, 殷历以建丑之月为岁首, 夏历以建寅之月 (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 为岁首。在汉代的太初历制定以前, 人们对历法的使用很是随意, 尤其是周历和夏历的使用显得很混乱。如:《春秋》和《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 其中《小雅·四月》用夏历, 《豳风·七月》则是夏历和周历并用, 凡言“七月”指夏历, “一之日”等处指周历。我们在阅读时, 不可不知。 (见下表)

二、“两涘渚崖之间, 不辩牛马。”

教参上提供的翻译为“从两岸或者从河中沙洲到水边的高岸隔水望去, 分不清是牛是马”, 来形容洪水涨后河面极宽阔。这里, “两涘”指两岸, “涘”, 水边、岸;“渚”, 水中的小块陆地;“崖”, 高的河岸。有人认为分开来解释错了, “涘渚崖”三字同义, 这句话就这样翻译:“从两岸隔水望去, 分不清是牛是马。”我认为这样的翻译失于简单, 综合一下, 应当是“从两岸甚至从河中沙洲到水边的高岸隔水望去, 分不清是牛是马”更为贴切。

三、“河伯始旋其面目”中的“旋其面目”

多本教参将其翻译为“调转脸”。事实上许多文章对此都提出了异议:联系上文, 这根本不合事理, 河伯“顺流而东行”, 到“北海”, “东面而视”, 按理河伯的前面是海神, 没有必要转过脸来。不知道我们的教参为什么多年来不吸纳这样的见解。

当然, 理论界在否定这种说法之后, 又提出了另外几种说法, 让人莫衷一是。李勉《庄子总论及分篇译注》说:“河伯始旋其面目”应解作“河伯方才转变其面目”。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译为:“河神才改变自得的脸色”。陈寿昌《南华真经正义》认为该句是河伯“敛惭恧之状”。河伯因“百川灌河”, 河面开阔, “不辩牛马”而沾沾自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及见“北海”浩瀚无边, 自感浅陋无知, 才改变了他自满的神情, 这也合乎情理。因此, “旋”应注作“改变”, “面目”应理解为“神情”。“旋其面目”可译为“改变他的神情”。徐厚广以为, “旋其面目”就是“眩目”;徐山指出, “旋其面目”指河伯摇头晃脑的动作, 表示恍悟自得之义。

郭剑英认为, “面目”一词, 多用来指与尊严有关的面子、脸面, 或用来指与神情有关的面容、面貌, 没有简单地用作表人身之部件——面 (脸) 或首 (头) 的。《盗跖》篇:“ (盗跖) 面目有光, 唇如激丹, 齿如齐贝。”这里的“面目”是指面容, 指眼神。《史记》“面目”一词出现八次, 其中七次均为与尊严有关的面子、脸面之义。由通常的“面目”, 到“欣然自喜”, 这是“面目”的一种改变;由“欣然自喜”的“面目”, 到不再“欣然自喜”, 回复到原来的“面目”, 这自然又是“面目”的一种改变。所以, 有些学者将“始旋其面目”译为“才改变自得的脸色”。

还有学者认为, 这里断句断错了, 应为“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 目望洋, 向若而叹曰”。依据之一是《孔子家语》:“ (孔子) 近而黑, 颀然长, 旷如望羊。”这里“旷如望羊”是指庄重、严肃、深思的神态。因此, 《秋水》中的“目望洋”用得极有神韵, 不仅勾勒了河伯仰视之状, 而且描绘出他在对海神若诉说自己悔恨时的那种郑重、严肃的神态, 反映了他深深悔恨的心情。

我认为,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 应该以简便通俗为主, “在这个时候, 河神才改变了自己原来的脸色, 抬头仰望着海神感叹道”这个解释较易为大家所接受, 因为许多典籍中公认北海之神若是一个人面鸟身的形象, 这里用“抬头仰望”也就并不为过了。

四、北海之神为何是“若”

《山海经》中描述了四个海神, 即东海神禺虢, 南海神不廷胡余, 西海神崦兹, 北海神禺疆。《山海经》约成书于春秋末到汉初, 在汉初由刘向父子校刊而成, 书中主要内容是由原始社会末期酋长兼巫师的禹、益口述, 继而世代流传, 作者并非一人。那么, 作为战国中后期的庄子为什么不称北海神为禺疆呢?况且, 《庄子·应帝王》中记述了南海之神“倏”和北海之神“忽”, 就是它们两个使得中央神混沌七窍成而身死;为什么在他自己的作品中也出现两个不一样的北海之神呢?

首先, 海神若的原型来自于楚国的先祖颛顼的形象, 《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妻雷祖, 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 生韩流。韩流……取淖子曰阿女, 生帝颛顼。”《淮南子·天文训》:“北方, 水也, 其帝颛顼, 其佐玄冥, 执权而治冬。”颛顼生子穷蝉, 是舜的高祖。据说颛顼在位七十八年, 活到九十八岁逝世, 葬于濮阳。而春秋战国时的楚王为其后裔, 屈原在《离骚》中自称为帝颛顼之后, 屈原与楚王为同族。

其次, 中国神话里的海神大多是可怖的, 《山海经》中描述禺疆等四个海神相貌是人的面容鸟的身子, 耳朵上挂两条蛇, 脚踏两条蛇, 可见其恐怖。庄子描述的“倏”和“忽”也具有某些可怖之处, 因为“倏”和“忽”这两个词语, 在汉语之中的意思都是骤然来去、飘忽不定, 其实就体现了大海变化无常、不可捉摸的特性。而北海神若却有其可爱的一面, 河伯感叹海神若的浩大, 而若却给河伯讲了一番等贵贱同大小的道理, 这里就好似一个自然浩大、平和睿智的圣哲。楚辞中还有“使湘灵鼓瑟兮, 令海若舞冯夷”的记述, 跳舞的海神若, 也体现了北海神若可亲的一面。

五、河伯对仲尼和伯夷的态度前后是否有变化

《秋水》 篇8

感伤情调无异于悲剧色彩。唯其感伤, 才拥有那么一份迷惘意象、缺憾心扉, 一份美丽而错位的甜蜜。

感伤意味着企盼渴慕之失落与焦虑, 因而痛苦冲动, 因此黯然销魂。其本质意义在于:客观或理想美如射线般渐离本我而去, 幻化时又不觉频频回首含笑而来, 却终因无可逾越之距离所隔仅仅可望但永不可及, 所以感伤, 难免绝望。中国爱情诗最早最充分浓烈表现此种境界与神理者, 当推《诗经·蒹葭》。诗云: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 白露未晞 (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水边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水中的小沙滩) 。

诗凡三章, 一唱三叹, 一咏三叠, 变化入微, 机理复出, 具有“伊人”之美丽迷茫, “道阻”之无奈缺憾, “溯回、溯游”之执著感伤。究其由,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矣。“伊人”即心中之美人, 概而广之, 就是美之化身、美之大成。“在水一方”, 隔也, 美在彼而不在此, 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不即也不离。“不即”则新鲜有趣, “不离”则心存希冀。同时, 由于心愿与美好的错觉所致, 美之所在又处于动态与不确定中, 似可即而终不可即:“可即”则生向往心, “不可即”则生惆怅意。虽然能够产生丰富的审美想象, 却到底无法沉浸客观的审美“禁果”。希望从此而生, 失望从此而起。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当是心存美人隔水抛莲之企盼, 因为“欢乐常在河之彼岸”, 于是“望对岸而引领向往”, 然而终究无奈无望于“在水一方”。

凝神以盼在水一方之伊人, 竟然不觉物态已变、半日已过;然而恰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难盼难至, 故生迷蒙意象、焦虑情怀;也正是“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故执着追求不觉万苦千辛:溯洄、溯游百折不挠, 道阻且长、且跻、且右难灭苦恋之心。伊人之形象渐出水之一方、之湄、之涘, 又缓缓现于水中之央、之坻、之沚, 忽然觉得所谓伊人正姗姗楚楚、含情脉脉地渐次缓缓飘来!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当是神理之至, 又是境界所本。它不仅意味着距离同时意蕴着差别, 更潜藏着危机。距离即是审美主体与对象相隔之距离,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凡人皆欲缩短它;差别即是理想与现实、表现与实质、枝节与主干、此岸与彼岸、低下与高尚、贴近与飘渺、凡与圣、形与神等等的差别, 凡人皆欲缩小它;危机即是美之欲隐欲失、审美主体无力无能把握彼此、从今后渺茫音讯沉之危机, 凡人皆欲消除它。如此三种, 可逼近而不可遇合, 可隐损而不可化一, 可追寻而不可拥有。于是酝酿出一幕幕凄然含泪而带笑的美丽。

《秋水》 篇9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十六载, 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史鲜于仲通讨南诏蛮, 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 ……军大败, 士卒死者六万人, 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 仍叙其战功, ……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 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 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 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 父母妻子送之, 所在哭声振野。”《兵车行》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统治者不顾百姓死活, 强征兵讨伐, 连年征战, 致使百姓死伤无数, 百姓闻战争色变, 但仍然被抓充军, 于是就出现了文中叙述的送者、被送者哭声震野。

且不说作者浓彩重墨渲染骨肉惨别的场面中送行者那种无奈、眷恋、悲痛、愤懑的情态, 单以“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这一句话说开来就令人震撼与悲悯。

这幅图景扩展开来, 可以想象得出那是一个怎样的场景:两军对垒, 厮杀, 硝烟弥漫, 厮杀声、马嘶声、呻吟声等等交织在一起震响天际。当硝烟散去, 军旗偃倒, 呈现在眼前的是“军士折臂断足, 血流偃地, 令人目不忍睹”的情景。每个人似乎是血的泉眼, 汩汩的流出“血泉”, 汇成涓流、大河以至成漂橹的血海, 映在天边, 白云都成了彤云……这十四字的背后, 是多少让人心碎的故事。统治阶级连年征战, 频繁地发动非正义战争, 造成了千千万万百姓家破人亡, 妻离子散, 田园荒芜, 陷入极端悲痛的境地。这些征战的后面是李白笔下“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 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的一去不复返的永别, 是一种沁到心底的思念与绝望。当战士们为了家庭的平安无奈伤心地踏上征程, 意味着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有时, 侥幸生存, 也只有与风沙雨雪、寒冷饥饿、孤独愤恨、思念伤心为伴。活着的勇气并非从对他人掠夺带来快感得到, 而是在对亲人的思念中获取。而另一边则是高楼思妇的苦苦盼望, 有时明知道亲人走上不归路, 仍愿意相信他们勉强而顽强地活着, 即便望断天涯路, 还要望穿秋水地等待, 甚至每天都要到送别的路上等待丈夫的归来, 从青丝到白发, 有时只能从孩子们的相貌中隐隐地想象丈夫的形象。这种无声却伤感的爱又有谁能体会呢?战火把人们推向死亡, 没有宁静的日子, 没有欢笑的脸庞, 人们的神色一生处在紧张之中, 一切梦想和希望化为绝望, 在不习惯中无奈地习惯。那种男耕女织、琴棋书画、歌舞生平的日子如海市蜃楼般飘渺, 这真是一场苦难的感情。

当战争暂告一段落, 史官们轻描淡写地记下这段历史———某某战役, 死伤无数。但留给死难者家属的是“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地啾啾”的森冷、凄凉的场景;是“黄尘足今古, 白骨乱蓬蒿”的惨烈画面;是“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的萧条、残破、荒凉。这些文字的背后是亲人们无尽的哀思和痛苦, 是面对日夜思念的亲人竟成了客死他乡之人、成了一堆白骨的现实那种刻骨铭心的哀伤和绝望, 不难想象他们对战争是怎样的痛恨。“可怜无定河边草, 犹是春闺梦里人”轻轻荡开了思妇们虚掩的门, 在年轻的妻子们的梦里, 这些枯骨还是活生生的心上人。

统治者挑起事端, 策划战争。连年征战, 穷兵黩武, 只图一人之快或炫耀自己的虚荣时, 无数天性善良的人们在送走他们一个又一个至亲的亲人后, 又开始为下一场愚蠢的政治游戏受尽情感的折磨, 战争留给他们的是无边的思念和痛楚。一场又一场流血战争导致无数无辜百姓的死亡, 当两个战争敌手开始为不值得流血牺牲的事端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并为和解大肆庆贺时, 那些死难者的亲人们也能轻轻地抹去心中的伤痛并举杯欢颜吗?

不辜和苦难是份高贵的礼物, 死难者和他们的亲人用血与泪铸成一段历史, 我们能如灰尘般轻轻地掸去吗?我们应像供奉神灵一样虔诚守望。

百姓, 并不是任人驱使的羔羊。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篇10

我们每个人都是那条北冥之鱼, 我们可以通过放下身外之物, 充实自己的内在, 从而使生命发生质的飞跃, 达到内心真正的快乐, 于是“乘天地之正, 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其一, 这种精神有最远大的目标。文章说大鹏“徙于南冥也”, 极言其志向的高远。不仅如此, 实际上它的目标不是固定的、有限的, 而是无限的。“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此语预示了这样一个意思:求道, 与道为一, 是一个不断超越有限的价值、没有终结的无穷过程, 是精神无限飞升的过程。

其二, 精神凭借无比巨大的动力向着自由飞升。庄子意识到“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 水浅而舟大也”, 因此以非凡的想象力极其夸张地描绘鲲鹏之硕大无比。他称鲲鹏是由几千里大的鱼———鲲变化而来的, 而其本身又是几千里大, 背若泰山, 翅膀若天边的云。这就预示了超越的精神有深厚博大的内涵, 而求道者也不是等闲之辈, 而是超群绝伦的, 有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追求的巨大的内心冲动和精神力量, 否则是不可能开展逍遥游这一非同寻常的精神历程的。

其三, 精神的求道和飞升, 要排除世人的非议和嘲笑, 鄙弃世人所珍视的价值观念, 挣脱他们的束缚。文章以蜩、学鸠和斥鴳指那些目光短浅、志趣低下的世人。不仅如此, 还拿他们来比喻那些才能胜任职务的官吏、乡中品行非常卓越的人士, 道德为国君所赞赏、人格为国人所信任的人。甚至鄙视上述人士的价值观念的宋荣子和御风而行的列子仍未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因为他们仍然“有所待”, 即仍然依靠某些观念或事物, 还没有完全摆脱束缚。作者竭力夸张大鹏形象的宏伟, 以衬托那些昆虫鸟雀的渺小, 目的是为了贬低和鄙弃世人所推崇的价值, 即功名、利禄、地位、财富、狭隘的道德观念等。在庄子看来, 这些都妨碍逍遥游, 即人们的精神飞升。庄子认为只有达到“无几”“无功”“无名”的境界, 才能得道, 才能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可见, 精神的飞升是精神解放的过程, 是主观精神排除外来的压力和世俗的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四, 精神的飞升, 气势磅礴, 锐不可当, 能冲破一切障碍和束缚。文章说“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其气势是何等的宏伟!李白曾这样描绘这种气势:“一鼓一舞, 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 百川为之崩奔”“簸鸿蒙, 扇雷霆。斗转而天动, 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 雄无所争。”鼓舞人们积极努力, 奋发向上, 以无所畏惧、毫不退缩、一往无前的气概, 斩断牵累, 抛弃烦恼, 化解痛苦, 挣脱束缚, 破除蔽障, 突破障碍, 去攀登并且去占领精神领域中的一座座高峰。庄周没有孔子的拘谨。孔子凡事都讲求“礼”, 而庄子则敢于打破世俗, 不因外事而束缚自己, 不因他人而影响自己的情趣。庄子就是大鹏, 愿在万里长空展翅高飞。

普天下之人谁不想升官发财?可偏偏庄子这位奇才不, 别人请他都谢绝;试想伟大诗人陶渊明、李白、苏轼等, 哪一个没有做过官呢?哪一个没有为做官而努力呢?他们都曾踏进官场, 而庄子这位奇才却早已看破滚滚红尘, 淡化功名利禄, 追求绝对自由———“无所待”。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秋水》】相关文章:

庄子秋水教案04-20

高中语文秋水04-27

秋水教案设计06-04

高二语文秋水06-08

秋水教学设计04-20

读庄子秋水有感04-21

秋水广场的喷泉05-15

秋水优秀实用课件05-16

秋水综合练习含答案08-22

《庄子秋水》读后感05-10

上一篇: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下一篇:钻井液技术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