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无痕写景作文

2024-05-06

秋水无痕写景作文(共5篇)

篇1:秋水无痕写景作文

秋水无痕写景作文

日子像是流沙,总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就像水面上偶尔滑过的翠鸟,就像星空中偶尔划过的流星,就像海岸边偶尔涌现的贝壳,只留下水面的波纹,星空的伤痕,海岸的残破,瞬间归于消逝,无痕。

曾几何时,学会了一点点的虚伪,一点点的逃避。不知是在欺骗自己,抑是在挣扎时间的枷锁.总感觉有一些叹息与遗憾悄然四方在黑夜中,与冥花的夜色共鸣.没有理由的心痛会突然袭来,是那样的猝不及防.又教我学会记忆,学会零乱地拾起那些散漫的曾经.但,我不敢,也不愿。逃避。掩饰。

风花雪月,潇洒青春.梦想与幻想,理想与憧憬.人生的欢乐与烦恼.成长的迷茫与执着.蓦然回首,一切都已定格,血泪的脚印走向的却是孤独的无奈.那些零乱的脚印已被风吹散,被沙埋葬。沉默,沉没.

席坐窗前,夜,静悄悄的,总让人感到漠然的`落寞;月,迷蒙蒙的,总让人有种莫名的伤感,在这弥漫着浓厚情思的夜,撩起我深远的思绪.不禁叹息道:时间像是淌在你手心的水,不管你是张着,还是握着,它总会从你的指间缓缓流走.透明的眸子里有的仅是水般的目光,细碎散乱地布满黛蓝色的天空,晶莹透亮.

一颗晶莹的泪珠划过我的脸颊,与我忧伤茫然的眼神形成一幅悲伤色调的画.逝去的已逝去,一切的一切已过去.就让一切的逝去在黑暗中埋葬.往事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风化,一点点的在星空中飘散.

一串串风铃随风摇曳,一株株小草埋入心底,一颗颗流星划破沉寂,一朵朵小花凋谢了,一片片红枫飘落了,一幕幕戏剧落幕了.

心静如水的遗忘和抛却.

“大江东去,逝者如斯。”一切已沧海桑田,而我依旧是曾经的那只孤雁,在广阔无垠的蓝天漫无目的的飞翔,荒芜着自己的青春韶华。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逝去的已逝去,流失的岁月不会回来。所谓“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过去的已过去,逝去的已逝去,逝去的时光不会倒流。

时光不复。秋水无痕。

年少无知的我们不想被时间束缚,总做自己所喜欢,弃自己所厌恶。所以,一次次的敷衍,也一次次的让时间流走。只顾体会那暂时的快乐与一点点的虚荣心。

昨日的时光已随风飘逝,今朝的花会开得更艳!

篇2:秋水无痕写景作文

时光蓦然已爬上了深秋的枝头,穿过那一抹残红,拎起心碎的过往,记忆的陌上开满了不知名的小花,逶迤成片片心事,兀自默守着一个桑葚年华,将那个姽婳的女子入画。

在那个古老的渡头,你是否还记得黛眉初颦衣香髭影的女子?眉梢上隐隐的轻愁能否盼得又一个花红蝶起的午后?帘卷西风,黄花满地后是一季萧萧的暮秋。细数着流年的日历,何时再赴一场前生约定的遇见!

晓风拂枝,抖落一地繁华,惊皱一波秋水。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倾诉,红尘旧事仍氤氲着爱的温度。手捧一卷余香的.辞赋,将平仄的韵律风雅成一曲独白,蒹葭苍苍的水滨,定有一位佳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你踯躅于诗行落寞的尽头,涉水踏石,步履铿锵,只因觅我茕茕孑立的瘦影。我依然是那个淡妆素衣的女子,拾捡梦靥的温存,用轻拢细捻的情丝为你拂去满目的风尘。

于是辨不清黄昏清晨,妄自留住刹那永恒,月影依依,秋水清寂,夜阑人静之时,两颗驿动的心卷起温润的段落,在缠绵的扉页里层层迭起。磋叹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你说待到黄草白叶你依然是我最美的一朵。

夜凉如水,望月寒噤,彳亍在窄窄的石子巷,夜风渐起,披衣觉露霜,香软的思绪只不过是一个怅惘。问君归期何日,月无语,夜未央,人不寐。

篇3:无痕引领夯实作文基础

教育也应“无痕”。当受教育者感觉到是在受教育时, 教育的效果已经减半。所以我们在有目的地进行作文训练时, 最好也能“润物细无声”。例如, 我在让一年级的学生用“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时, 这样引导:“天上的白云总喜欢和小朋友们玩‘魔法变变变’的游戏, 你能用上‘有的……有的’把观察到的现象说给大家听吗?比比谁说得最美。”一会儿, 包蕴丰富比喻色彩的句子层出不穷。如:白云在天上飘呀飘, 有的像芭比公主的纱裙, 有的像小天使的翅膀, 好美呀;白云有的像柔软的丝绸, 有时候像温暖的小棉毯, 我好喜欢啊……然后, 我又问学生:“夏天到了, 荷花池里会是什么样呢?”有个学生说“荷花开了, 小动物们都来庆祝, 有的弹琴, 有的敲鼓, 有的高歌, 真热闹啊。”另一个学生说:“荷花仙子们有的在低头摆弄裙子, 有的在翩翩起舞, 可美了。”学生们的原创发言, 真是精彩至极。并不是到此为止, 接着我则让学生们自创场景进行描述。学生们有的用该句式形容午休时同伴表现, 有的形容春天美景, 各不相同的内容, 人人说得兴高采烈。但是如果换成我直截了当地请学生造句, 他们的热情定然大打折扣, 效果也就截然不同了。

再如, 我在对学生进行“怎样描写才具体”的训练时, 我先出示一句话:夏天真热啊。然后用几句不带“热”字的话进行渲染:“骄阳似火, 气温越来越高, 一丝风也没有, 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火辣辣的太阳灼烤着大地, 水泥地都要冒烟了。母鸡耷拉着翅膀, 小狗不停地吐舌头, 蝉不知如何是好, 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 知了’, 就连往日里生机勃勃的狗尾巴草也无精打采地低下了头。平时热闹非凡的篮球场连一个人影也见不着。”学生们认真地倾听、检查后, 顿时把我佩服得不得了。而后我激他们也尝试练习, 我要求学生们把“冬天真冷啊”这句话说具体, 只许说冷的现象, 不许说出“冷”字。我先开个头:“冬天真冷啊!”有学生马上接口:“西北风呼呼地吹着, 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我立即进行表扬, 鼓励他们继续可以说冷景。于是又有学生说道:“河里冻上了厚厚的冰, 玻璃窗上结满了美丽的冰花。”说了写景的, 又有学生说人的穿着打扮了:“同学们都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 戴上了羊毛帽子和手套, 我还围上了柔软的围脖。”还有学生站起来说:“我的脸蛋冻得像个红苹果, 小明的手冻得像个胡萝卜, 我们一边往手上呵热气, 一边使劲地跺着脚。”还有补充道:“风吹在脸上, 像刀割一样难受。”也没带“冷”字!这样的练习, 学生们都觉得很有趣, 也很有意思, 练习的积极性很高。学生们后来说的“爸爸真高啊”的具体句子可一点儿也不比我说的逊色。这样的练习, 我们是经常性地进行的, 大部分由我起个头,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丰富内容。

另外, 给空间就是给发展。教学中,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要, 并多给他们创建自主活动的舞台,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不由想起那则耳熟能详的陶先生让鸡吃米的故事。1938年, 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时, 抱去一只公鸡, 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 按着鸡头逼着它吃米, 鸡只是啼叫不吃。他把掰开鸡的嘴, 把米硬塞进去, 鸡挣扎着还是不吃。后来, 他把手松开, 把鸡和米都放在讲台上, 不一会鸡就开始吃米了。陶先生以此批评了“强迫学生去学习”的做法, 强调要启发学生“自觉地学习”。教学就如喂鸡吃米一般, 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 当学习成为自身的需要时, 学生才会没有恐惧, 学习才能产生效果。例如, 绘本课《我爸爸》的教学, 学生们都感觉轻松愉快, 在课堂上即兴创作一幅作品让学生们意犹未尽。于是, 我趁胜出击, 设计了写作教学训练课。我找到了与《我爸爸》风格论调一致的绘本《我妈妈》, 欣赏完毕, 在学生们激情四溢、口欲言笔欲书之际, 发给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图画本, 告诉他们可以仿照两本绘本创作属于自己的图画书, 当一回小画家、小作家。学生们对于这样的作业, 没有丁点的排斥、恐惧, 个个非常喜欢。学生们创作出了诙谐有趣的《我爷爷》, 和蔼可亲的《我奶奶》, 高大勇猛的《我哥哥》, 温柔可人的《我老师》、《我姐姐》等。家长会上, 我把学生们的原创作品拿出来请大家欣赏, 大人们都激动不已, 都说想不到学生的想象力会那么多姿多彩。

尤其要注意的是, 我们不能把课堂教学看作是一个句号, 而应给学生一个充满遐想的省略号, 应留给学生一片未曾开发的滩涂, 让学生自由去耕耘。学习《蘑菇该奖给谁》这篇童话时, 当读到“清晨, 兔妈妈出门采蘑菇, 临走时嘱咐两个学生要好好练习跑步”时, 我请学生看着书上插图1、2想想兔妈妈走了以后, 小黑兔与小白兔是怎样做的。学生们通过观察、想象, 编出的故事合理动听, 为课文学习厘清了头绪。学完《蘑菇该奖给谁》, 我再请学生续编故事:“懂得了道理以后的小黑兔会怎样做呢?”随即在班上开展了“想象的天空———故事秀”, 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编出的故事令到场的家长为之兴奋, 看着那些神采飞扬的学生, 谁能说这里没有明天的王刚、杨澜呢?

篇4:无痕引领 夯实作文基础

教育也应“无痕”。当受教育者感觉到是在受教育时,教育的效果已经减半。所以我们在有目的地进行作文训练时,最好也能“润物细无声”。例如,我在让一年级的学生用“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时,这样引导:“天上的白云总喜欢和小朋友们玩‘魔法变变变’的游戏,你能用上‘有的……有的’把观察到的现象说给大家听吗?比比谁说得最美。”一会儿,包蕴丰富比喻色彩的句子层出不穷。如:白云在天上飘呀飘,有的像芭比公主的纱裙,有的像小天使的翅膀,好美呀;白云有的像柔软的丝绸,有时候像温暖的小棉毯,我好喜欢啊……然后,我又问学生:“夏天到了,荷花池里会是什么样呢?”有个学生说“荷花开了,小动物们都来庆祝,有的弹琴,有的敲鼓,有的高歌,真热闹啊。”另一个学生说:“荷花仙子们有的在低头摆弄裙子,有的在翩翩起舞,可美了。”学生们的原创发言,真是精彩至极。并不是到此为止,接着我则让学生们自创场景进行描述。学生们有的用该句式形容午休时同伴表现,有的形容春天美景,各不相同的内容,人人说得兴高采烈。但是如果换成我直截了当地请学生造句,他们的热情定然大打折扣,效果也就截然不同了。

再如,我在对学生进行“怎样描写才具体”的训练时,我先出示一句话:夏天真热啊。然后用几句不带“热”字的话进行渲染:“骄阳似火,气温越来越高,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火辣辣的太阳灼烤着大地,水泥地都要冒烟了。母鸡耷拉着翅膀,小狗不停地吐舌头,蝉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就连往日里生机勃勃的狗尾巴草也无精打采地低下了头。平时热闹非凡的篮球场连一个人影也见不着。”学生们认真地倾听、检查后,顿时把我佩服得不得了。而后我激他们也尝试练习,我要求学生们把“冬天真冷啊”这句话说具体,只许说冷的现象,不许说出“冷”字。我先开个头:“冬天真冷啊!”有学生马上接口:“西北风呼呼地吹着,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我立即进行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可以说冷景。于是又有学生说道:“河里冻上了厚厚的冰,玻璃窗上结满了美丽的冰花。”说了写景的,又有学生说人的穿着打扮了:“同学们都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戴上了羊毛帽子和手套,我还围上了柔软的围脖。”还有学生站起来说:“我的脸蛋冻得像个红苹果,小明的手冻得像个胡萝卜,我们一边往手上呵热气,一边使劲地跺着脚。”还有补充道:“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难受。”也没带“冷”字!这样的练习,学生们都觉得很有趣,也很有意思,练习的积极性很高。学生们后来说的“爸爸真高啊”的具体句子可一点儿也不比我说的逊色。这样的练习,我们是经常性地进行的,大部分由我起个头,学生们七嘴八舌地丰富内容。

另外,给空间就是给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并多给他们创建自主活动的舞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不由想起那则耳熟能详的陶先生让鸡吃米的故事。1938年,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时,抱去一只公鸡,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按着鸡头逼着它吃米,鸡只是啼叫不吃。他把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着还是不吃。后来,他把手松开,把鸡和米都放在讲台上,不一会鸡就开始吃米了。陶先生以此批评了“强迫学生去学习”的做法,强调要启发学生“自觉地学习”。教学就如喂鸡吃米一般,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当学习成为自身的需要时,学生才会没有恐惧,学习才能产生效果。例如,绘本课《我爸爸》的教学,学生们都感觉轻松愉快,在课堂上即兴创作一幅作品让学生们意犹未尽。于是,我趁胜出击,设计了写作教学训练课。我找到了与《我爸爸》风格论调一致的绘本《我妈妈》,欣赏完毕,在学生们激情四溢、口欲言笔欲书之际,发给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图画本,告诉他们可以仿照两本绘本创作属于自己的图画书,当一回小画家、小作家。学生们对于这样的作业,没有丁点的排斥、恐惧,个个非常喜欢。学生们创作出了诙谐有趣的《我爷爷》,和蔼可亲的《我奶奶》,高大勇猛的《我哥哥》,温柔可人的《我老师》、《我姐姐》等。家长会上,我把学生们的原创作品拿出来请大家欣赏,大人们都激动不已,都说想不到学生的想象力会那么多姿多彩。

尤其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课堂教学看作是一个句号,而应给学生一个充满遐想的省略號,应留给学生一片未曾开发的滩涂,让学生自由去耕耘。学习《蘑菇该奖给谁》这篇童话时,当读到“清晨,兔妈妈出门采蘑菇,临走时嘱咐两个学生要好好练习跑步”时,我请学生看着书上插图1、2想想兔妈妈走了以后,小黑兔与小白兔是怎样做的。学生们通过观察、想象,编出的故事合理动听,为课文学习厘清了头绪。学完《蘑菇该奖给谁》,我再请学生续编故事:“懂得了道理以后的小黑兔会怎样做呢?”随即在班上开展了“想象的天空——故事秀”,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编出的故事令到场的家长为之兴奋,看着那些神采飞扬的学生,谁能说这里没有明天的王刚、杨澜呢?

教师在起步作文教学中善于做到无痕引领,对夯实学生作文基础将会起很大作用,愿我们用心呵护好那一颗颗幼小心灵,做好他们基础作文的保驾护航者。

篇5:秋水游鱼嬉春韵写景散文

已经有好几个月,未在清晨的金色阳光里,行走于爱河河畔,感受那份清风拂面的优雅感觉了。今晨,特地利用冷气团即将来临之际,再次来一回旧地重游。

穿行于秋末初冬清晨的柔美晨曦之中,看着眼前那似曾相识的绿意树影,往日的悠悠情怀,立即又再度如旭日般的冉冉升起。只是,在今年秋季连续两次的强烈台风过境之后,这些记忆中的高耸雨豆树枝干,有些已经有所改变。

强台踪影已邈,折裂的树干残枝遗迹犹在;地表黄土未绿,锯断的树头见证过往树木风华。旧树仆倒,新树未植,让这个有如仙女彩带飞舞形状的河滨公园,明显空荡了许多。虽然,大地绿韵景致业已悄然改易,但是那段弧形流线的曲意运河,却依然静静地潺潺流淌。台风时节那万马奔腾的怵目景象,早已随着强风的离去而远扬,大地归于平静,心灵重回安宁。

这条河堤步道,有着上下两层的设计,各有三公尺左右的宽度。上层步道紧贴公园边缘而行,绿影婆娑、树荫铺地,是脚踏车和行人的专用道;下层的沿河步道,则系紧邻上层步道之侧,有着绿草植被斜坡以及两公尺多的高度落差,路面铺设着地砖,和上层的柏油路面不同。从这两种不同的路面设计而观,显然这条河畔步道,原本应是规划做为人行散步之用,并且于雨季来临时期,权充排洪之需的。

只可惜,人们似乎习惯行走于平坦的柏油路面,情愿与来往的脚踏车相互争道,却不愿意走下几步台阶,徜徉于水映蓝天的白云流水之畔。正因为有着这种人为的偏好,让我有缘更加亲近于河流之畔――悠闲漫步于红砖绿意之上,恣意润泽于流水晨岚之中,尽情欣赏白鹭鸶的水上飞行绝技,放纵观看圈圈涟漪下的水中游鱼风情。

这条蜿蜒于高雄市区里头的仁爱河,栏杆艺术特殊点妆,堤岸灯影流线布景。当夕阳隐没于连绵的寿山峰峦之后,日夜交替、景色更迭,整条河流诗情画意的夜景,便透过盏盏灯光的照映而呈现。水面灯影涟涟,虽不若秦淮河畔的桨声灯影,那般的喧嚣繁华、那样的诗意迎人,但却在另一种静寂清澄的自然意境中,彩妆绵绵无尽的.水韵风华。

这番的大地氤氲泼墨,这样的自然氛围写真,让这段绵长的仁爱河畔,以往就曾经成为无数情侣流连忘返、互诉衷情的地方。你侬我侬,旧情绵绵,也正因为有着如此特殊的人间风情,因此乃被重新赋予了一个比较具有罗曼蒂克情愫的芳名――爱河。河流固然依旧,思维显然有别,仁爱河与爱河之名,虽然仅是一字之差,但她整个的场景意境,却已经是完全不同了。

而就在爱河的西侧,那处比较接近繁华商业区域的黄金地段,曾经一度被有心人士辟建为具有欧洲特色的城市光廊,造就了数年人潮熙来攘往的风光岁月,只可惜韶华易逝、岁月无常,现在已经光芒褪尽悄然熄灯,徒然留下了空荡荡的河畔树影,以及匆匆而过的行人车辆,依稀见证着那一段花无百日红的世间浮沉场景而已。

不同于那曾经繁华一时的殊胜区域,我家附近的这一段爱河,从以前到现在,除了辟建一条犹如仙女彩带般宽窄不一的河滨公园之外,一直尚未受到有心人士另类的关爱眼光。也许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特殊因缘,所以才能让她免于遭遇人为的刻意涂脂抹粉,不致于跟随历史的长河兴衰起落,至今仍能保留着那一份原属于大自然应有的质朴与纯真。

依循着以往的散步轨迹,徜徉于晨间的悠然境界,我独自走下人迹稀少的河滨步道,静心体悟那种与河水亲近的临场感受。几番的风雨流沙,数度的雨水润渍,红砖缝隙已是满满的青草绿意,让这条原本鲜明的红砖步道,业已难现原有的平整有致与红韵光彩。眼前足下此一凹凸不平的河畔步道,与上层柏油小径的光溜顺畅场景,显然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存在,也难怪那些晨间的运动者,会有不同的抉择了。

放慢脚步,悠闲赏景,不与匆促而行的人们相互争锋。只是,这种慢行的抒情意境,显然与快步运动者的思维,彼此之间似乎有着相当大的心灵落差。出汗是那些人运动的目的,而我则是企求在与大自然心灵合一的薄岚晨曦境界里,撷取这幅来自大地风情画中的那份悠然宁静与喜悦。

昂首平视,远山朦胧依稀含翠;低头俯观,跨虹桥影倒映流连。在这心灵与大地逐渐融合,思维与景致难分难舍之际,几声鱼跃水面的自然天籁,竟然打破周遭的寂静氛围,轻盈的从附近平静无波的水面中,不断地飘荡传来。声音此起彼落,景致由远而近、由近及远,尤其是当一只白鹭鸶优雅掠过水面之际,场景更形热烈非凡。

声声余音萦绕,圈圈涟漪回荡,久不见的爱河鱼乐图景,就在这鱼跃演绎的一瞬之间,重新回到了平静的脑海之中,是那样的亲切,是那么的自然。远观涟漪朵朵,近探游鱼踪迹,就在侧身倚手石栏、俯瞰清澄河水之后,却不胜惊讶地发现,河水里头竟然有着无数的鱼群,正在结伴嬉戏、万头争游。在这秋寒的季节时分,在那记忆中的污浊水面,此一生动的鱼乐场景,着实令人堪觉不可思议。

面向此情此景,让我的思维迅速翻腾,不由得想起了庄子的〈秋水〉篇章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迎向秋风拂面的清晨时光,面对春暖惬意的心灵场景,我无意卷入这段庄子和惠子两人对鱼乐的论辩,对我而言,这番论辩着实意义不大。取景大地,着墨自然,虽然我不是鱼,但从那些鱼群的动作以及在水中跳跃回游的景象而观,我看得出它们的悠游自在,毫无一丝惊恐之情状,正和我在河畔漫步一样的愉悦、悠闲。

群群鱼儿欢欣跳跃,潺潺爱河生趣盎然,好一幅温馨的鱼跃人间春韵图景,正在这秋寒时分精彩上演,不禁让人有着一种时光错置、季节迷离的感觉。如果此时的高雄爱河沿岸,能够犹如杭州西湖一样长着莲花,那是否也会上演一出汉朝乐府〈江南〉的戏曲,在爱河清澄的水中不断回旋?不论此时是莲花灿烂,抑或莲蓬处处――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秋水无痕写景作文】相关文章:

《秋水》05-16

庄子秋水教案04-20

高中语文秋水04-27

秋水教学设计04-20

读庄子秋水有感04-21

秋水广场的喷泉05-15

秋水优秀实用课件05-16

秋水综合练习含答案08-22

《庄子秋水》读后感05-10

《秋水》的公开课教案05-17

上一篇:我的理想做一名老师作文下一篇:综合管理部稽核工作职责